管理会计标准成本法练习答案

合集下载

管理会计的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管理会计的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管理会计的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管理会计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管理会计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供财务报告B. 支持管理决策C. 遵守会计准则D. 审计财务记录答案:B2. 成本-体积-利润(CVP)分析中,固定成本不变时,销售量增加会导致:A. 利润减少B. 利润不变C. 利润增加D. 无法确定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直接成本?A. 原材料B. 直接人工C. 制造费用D. 管理费用答案:D二、判断题1. 管理会计信息只对内部管理层有用,对外无用。

(错误)2.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分析是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

(正确)3. 管理会计中的预算编制是一次性的工作,不需要定期更新。

(错误)三、简答题1. 简述标准成本法的作用。

答案:标准成本法是一种成本控制方法,它通过预先设定的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帮助企业发现成本偏差,分析原因,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以提高成本效率和利润水平。

2. 什么是预算管理?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有何重要性?答案:预算管理是企业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经营活动、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预测、规划和控制的一种管理活动。

预算管理对企业管理至关重要,它有助于企业明确经营目标,合理分配资源,提高经营效率,控制成本,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四、计算题1. 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其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为50元,包括直接材料20元,直接人工15元,变动制造费用10元,固定制造费用5元。

本月实际生产1000件产品,实际成本为52元/件。

请计算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成本差异。

答案: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 (实际单位成本 - 标准单位成本)× 实际产量 = (52 - 50) × 1000 = 2000元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 (实际单位成本 - 标准单位成本)× 实际产量 = (52 - 50) × 1000 = 2000元2. 某公司预计下个月的固定成本为100000元,变动成本为每单位产品20元,预计销售量为5000单位。

管理会计第9章标准成本法答案

管理会计第9章标准成本法答案

管理会计第9章标准成本法答案第一篇:管理会计第9章标准成本法答案六、计算与核算题1、A材料的标准用量=单位产品的标准用量×实际产量=10×1000=10 000(元)A材料的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200-210)×9 000=-90 000(元)为有利差异。

A材料的用量差异=(实际用量-标准用量)×标准价格=(9 000-10 000)×210=-210 000(元)为有利差异。

A材料成本差异=A材料的实际成本-A材料的标准成本=200×9 000-210×10 000=-300 000(元)或:A材料成本差异=价格差异+用量差异=-90 000+(-210 000)=-300 000(元)为有利差异。

2、(1)计算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预算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工时=5000÷2000=2.5(元/工时)(2)计算三种成本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5600-5000=600(元)为不利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1400-2100)×2.5=-1750(元)为有利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预算工时-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2000-1400)×2.5=1500(元)为不利差异。

(3)计算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标准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标准工时=2.5×2100=5250(元)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固定制造费用=5600-5250=350(元)或: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开支差异+效率差异+生产能力差异=600+(-1750)+1500=350(元)3、(1)月末对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的核算。

直接材料的实际成本=实际价格×实际用量=200×9000=1 800 000(元)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标准价格×标准用量=210×(10×1000)=2 100 000(元)结转直接材料的实际成本:借:生产成本2 100 000贷:材料1 800 000材料价格差异90 000 材料用量差异210 000(2)月末对固定制造费用差异的核算。

管理会计本科第八章标准成本法作业

管理会计本科第八章标准成本法作业

第八章标准成本法一、关键概念1.标准成本2.理想标准成本3.价格差异4.有利差异5.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二、分析思考1.分析预算和标准成本之间的区别。

2.材料用量差异永远是生产主管的责任。

你是否同意这句话?为什么?3.分析标准成本法在企业实践中的控制作用?三、单项选择题1.以资源无浪费、设备无故障、产出无废品、工时都有效的假设前提为依据而制定的标准成本是()。

A.基本标准成本B.理想标准成本C.正常标准成本D.现行标准成本2.下列各项中,经常在制定标准成本时被采用的是()。

A.理想标准成本B.稳定标准成本C.现实标准成本D.正常标准成本3.出现下列情况时,不需要修订基本标准成本的是()。

A.产品的物理结构发生变化B.重要原材料价格发生变化C.生产技术和工艺发生变化D.市场变化导致生产能力利用程度的变化4.在标准成本差异分析中,材料价格差异是根据实际数量与价格脱离标准的差额计算的,其中实际数量是指材料的()。

A.采购数量B.入库数量C.领用数量D.耗用数量5.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人工标准工时组成内容的是()。

A.由于设备意外故障产生的停工工时B.由于更换产品产生的设备调整工时C.由于生产作业计划安排不当产生的停工工时D.由于外部供电系统故障产生的停工工时6.标准成本是一种()。

A.机会成本B.历史成本C.重置成本D.预计成本7.固定制造费用的闲置能量差异,是()。

A.未能充分使用现有生产能量而形成的差异B.实际工时未达到标准生产能量而形成的差异C.实际工时脱离标准工时而形成的差异D.固定制造费用的实际金额脱离预算金额而形成的差异8.本月生产甲产品8000件,实际耗用A材料32000公斤,其实际价格为每公斤40元。

该产品A材料的用量标准为3公斤,标准价格为45元,其直接材料用量差异为()。

A.360000元 B.320000元C.200000元D.-160000元9.下列变动成本差异中,无法从生产过程的分析中找出产生原因的是()。

成本管理会计习题及答案.doc

成本管理会计习题及答案.doc

成本管理会计习题及答案.doc第一章第一章成本会计流程(二)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成本的经济实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

()2.在实际工作中,确定成本的开支范围应以成本的经济实质为理论依据。

()3.成本预测和计划是成本会计的最基本的任务。

()4.成本会计的对象,概括的讲,就是产品的生产成本。

()5.以已经发生的各项费用为依据,为经济管理提供真实的、可以验证的成本信息资料,是成本会计反映职能的基本方面。

()6.制定和修订定额,只是为了进行成本审核,与成本计算没有关系。

()7.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也可能绝对正确地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限。

()8.产品成本项目就是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核算的项目。

()9.生产工资和福利费是产品成本项目。

()10.直接生产费用既可能是直接计入费用,也可能是间接计入费用。

()11.为了尽可能地符合实际情况,厂内价格应该在年度内经常变动。

()12.“基本生产成本”科目应该按成本计算对象设置明细分类账,账内按成本项目分设专栏或专行。

()13.企业生产经营的原始记录,是进行成本预测、编制成本计划、进行成本核算的依据。

()14.生产设备的折旧费用计入制造费用,因此它属于间接生产费用。

()(三)单项选择题1.成本会计的任务主要决定于()。

A、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

B、成本核算C、成本控制D、成本决策2.产品成本是指企业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项()。

A、生产费用之和B、生产经营管理费用总和C、经营管理费用总和D、料、工、费及经营费用总和3.成本会计最基本的任务和中心环节是()。

A、进行成本预测,编制成本计划B、审核和控制各项费用的支出C、进行成本核算,提供实际成本的核算资料D、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4.成本的经济实质是()。

A、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生产资料转移价值的货币表现。

B、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C、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D、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5.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

管理会计学习题及答案

管理会计学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成本性态和变动成本法一、简答题1、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2、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3、完全成本法的优缺点。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项目中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的是( D )。

A、保险费B、房屋及设备租金C、电费D、职工培训费2、下列项目中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是( A )。

A、照明费B、广告费C、职工教育培训费D、业务招待费3、在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是指( B )。

A、固定生产成本B、变动生产成本C、全部生产成本D、变动生产成本加变动推销及管理费用4、企业从年初开始由完全成本法改为变动成本法,不会影响( C )。

A、年末存货成本的计价B、今年营业利润的计算C、今年销售量的计算D、今年销售成本的计算5、下列各项混合成本中可以用y=a+bx表示的是(A)A、半变动成本B、半固定成本C、延伸变动成本D、阶梯式变动成本成本6、管理会计为了有效地服务于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必须(D)A、反映过去B、反映现在C、表述历史D、面向未来7、变动成本计算法下,某期销货成本包括(D)A.变动成本B.固定生产成本C.制造成本D.变动生产成本8、假设每个质检员最多检验1000件产品,即产量每增加1000件就必须增加一名质检员,且产量一旦突破1000件的倍数时就必须增加。

那么,该质检员的工资成本属于(B)A.半变动成本B.半固定成本C.延伸变动成本D.变动成本9、将成本区分为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的分类标志是(A)A.经济用途B.成本性态C.可追踪性D.可控性10、在应用历史资料分析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必须首先确定a(固定成本总额),然后才能计算出b(单位变动成本)的方法是(C )A、直接分析法B、高低点法C、散布图法 D 、回归直线法11、当本期产量小于销售量时,按变动成本法与按完全成本法所确定的净收益相比,前者较后者为(B )A、小B、大C、两者相等D、可能大也可能小12、变动成本计算法,将固定成本(D )A、在已销售产品、库存产品之间分配B、在已销售产品、库存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C、结转到下期D、全额直接从本期销售收入中扣减13、延期变动成本属于( B )。

成本管理会计练习题带答案

成本管理会计练习题带答案

第 7 章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核算一.单项选择题1.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且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产品中各成本项目费用的比重相差不多 的产品,其在产品成本计算应采用 ( ) 。

A .定额成本法 B. 定额比例法 固定成本法正确的定额资料的企业, 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的产 。

定额比例法 固定成本法3. 采用约当产量法, 原材料费用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数量分配时应具备的条件是 ( )A.原材料是陆续投入的 B. 原材料是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C. 原材料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大D.原材料按定额投入4. 在定额管理基础较好, 消耗定额准确、稳定, 而且月初、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条件下,在产品成本计算应采用( ) 。

A.定额成本法B. 定额比例法C. 约当产量法D.固定成本法5. 分配加工费用时所采用的在产品的完工率是指产品 ( )与完工产品工时定额的比率。

A .所在工序的工时定额 B .前面各工序工时定额与所在工序工时定额之半 的合计数 C .所在工序的累计工时定额 D .所在工序的工时定额之半6. 如果某种产品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 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 产品成本中各项费用的 比重相差不大,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应采用的方法是( )。

A .不计在产品成本法B .约当产量比例法C .在产品按完工产品计算方法 D. 定额比例法7. 某企业产品经过两道工序, 各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 30 小时和 40 小时, 则第二道工序的完工 率为( )。

A . 68% B. 69%C .70%8. 下列方法中不属于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是( ) A.约当产量比例法 BC.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D.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料D.各项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10.某产品经过两道工序加工完成。

第一道工序月末在产品数量为C. 约当产量法D.2. 定额基础管理较好, 各种产品有健全、 品,在产品成本的计算应采用 ( )A. 定额成本法B.C. 约当产量法D.7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定额比例法9. 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数量比例,( )。

成本管理会计考试题及答案

成本管理会计考试题及答案

成本管理会计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成本管理会计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计算产品成本B. 制定产品价格C. 帮助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决策D. 以上都是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直接成本?A. 原材料费用B. 直接人工费用C. 租金D. 制造费用答案:C3. 成本-体积-利润(CVP)分析中,哪一项不是关键因素?A. 成本B. 销售量C. 利润D. 存货周转率答案:D4.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比较,主要用于:A. 产品定价B. 成本控制C. 财务报告D. 市场分析答案:B5. 以下哪个是变动成本的特点?A. 与生产量成正比B. 与生产量成反比C. 与生产量无关D. 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答案:A二、简答题1. 简述成本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作用。

答案:成本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作用主要包括帮助企业进行成本控制、成本预测、成本决策和成本分析。

通过成本管理会计,企业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2. 解释什么是固定成本,并举例说明。

答案: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不论生产量或销售量如何变化,其总额都不会改变的成本。

例如,企业的租金、折旧费用等,这些成本在短期内不会随着生产量的增减而变化。

三、计算题1. 假设某公司生产一种产品,其标准成本为每单位50元,包括直接材料20元、直接人工15元和制造费用15元。

本月实际生产了1000单位产品,实际成本为每单位55元,包括直接材料22元、直接人工16元和制造费用17元。

计算本月的成本差异。

答案:本月的成本差异为:- 直接材料差异:(22 - 20) * 1000 = 2000元- 直接人工差异:(16 - 15) * 1000 = 1000元- 制造费用差异:(17 - 15) * 1000 = 2000元总成本差异:2000 + 1000 + 2000 = 5000元四、论述题1. 论述成本管理会计在企业战略规划中的重要性。

答案:成本管理会计在企业战略规划中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成本管理会计能够为企业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其次,通过成本分析,企业可以识别成本控制的关键点,优化资源配置;再次,成本管理会计有助于企业进行长期投资决策,评估不同投资方案的成本效益;最后,成本管理会计还能帮助企业进行风险管理,通过成本预测和控制,降低经营风险。

中级管理会计试题及答案

中级管理会计试题及答案

中级管理会计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在管理会计中,成本中心是指:A. 负责成本控制的部门B. 负责收入控制的部门C. 负责利润控制的部门D. 负责资产控制的部门答案:A2. 标准成本法中,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是由以下哪项决定的?A. 实际价格B. 标准价格C. 实际用量D. 标准用量答案:B3. 以下哪项不是变动成本的特点?A. 成本总额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B. 单位成本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C. 单位成本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保持不变D. 成本总额与业务量成正比例关系答案:B4. 管理会计中,预算编制的目的是:A. 预测未来B. 控制成本C. 制定计划D. 所有以上答案:D5. 以下哪项不是平衡计分卡的维度?A. 财务B. 客户C. 内部流程D. 人力资源答案:D6. 成本-体积-利润分析中,盈亏平衡点是指:A. 销售收入等于变动成本B. 销售收入等于固定成本C. 销售收入等于总成本D. 销售收入等于总成本加上利润答案:C7. 在管理会计中,作业成本法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生产效率B. 降低成本C. 提高产品质量D. 确定产品成本答案:D8. 以下哪项不是管理会计的职能?A. 决策支持B. 规划C. 控制D. 审计答案:D9. 以下哪项不是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B. 可靠性C. 可比性D. 可理解性答案:C10. 以下哪项不是管理会计的报告?A. 财务报告B. 成本报告C. 预算报告D. 利润报告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管理会计的职能包括:A. 决策支持B. 规划C. 控制D. 审计答案:ABC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成本-体积-利润分析?A. 销售价格B. 固定成本C. 变动成本D. 销售量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A. 相关性B. 可靠性D. 可理解性答案:ABD4. 以下哪些是管理会计的报告?A. 财务报告B. 成本报告C. 预算报告D. 利润报告答案:BCD5. 以下哪些是管理会计的分析方法?A. 标准成本法B. 作业成本法C. 成本-体积-利润分析D. 平衡计分卡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主要区别。

管理会计第八章标准成本法

管理会计第八章标准成本法

管理会计第八章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经常在制定标准成本时被采用的是()。

A.理想标准成本B.稳定标准成本C.现实标准成本D.正常标准成本2.固定制造费用的实际差异与固定制造费用预算金额之间的差异称为()A.效率差异B.耗费差异C.闲置差异D.能量差异3.在日常实施成本全面控制的同时,应有选择地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抓住那些重要的、不正常的、不符合常规的关键性成本差异作为控制重点,该项成本控制原则是指()。

A.全面控制原则B.责权利相结合原则C.讲求效益原则D.例外管理原则4.在下列各项中,属于标准成本控制系统前提和关键的是()。

A.标准成本的制定B.成本差异的计算C.成本差异的分析D.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5.根据一般应该发生的的生产要素消耗量,预计价格和预计生产能力制定出来的标准成本()。

A.理想标准成本B.稳定标准成本C.现实标准成本D.正常标准成本6.与预算成本不同,标准成本是一种()。

A.总额的概念B.单位成本的概念C.历史成本D.实际成本7.无论是哪个成本项目,在制定标准成本时,都需要分别确定两个标准,两者相乘即为每一成本项目的标准成本,这两个标准是()。

A.价格标准和用量标准B.价格标准和质量标准C.历史标准和用量标准D.历史标准和质量标准8.成本差异按其性质的不同可划分为()。

A.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B.纯差异和混合差异C.有利差异和不利差异D.可控差异和不可控差异9.由于特定成本项目的实际用量消耗与标准用量消耗不一致而导致的成本差异称为()。

A.价格差异B.价格差C.数量差异D.用量差10.在标准成本控制系统中,成本差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

A.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差B.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差C.预算成本与标准成本之差D.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之差11.标准成本法下,采用直接处理法进行成本差异的期末结转时,本月发生的各成本差异,应转入()。

管理会计练习题B及答案

管理会计练习题B及答案

管理会计练习题B一、名词解释1,标准成本法:2,经济订购批量3,酌量性固定成本4.经济批量5.重置成本二、填空1.全部成本按其性态可分为固定成本、和三大类。

其中,固定成本又可进一步细分为和两大类。

前者又称,后者也有人称之为。

2.当一个公司出现销量上升、收益反而下降的现象时,就成本计算方法而言,问题根源在于采用成本计算法。

3.安全边际率在以上表示企业经营很安全,以下则表示很危险。

4.机会成本是指在经济决策中应由方案负担的,按方案潜在受益计算的那部分资源损失,又叫。

5.与长期投资有关的资金支出在会计上又叫支出。

在尚未完全收回投资之前,长期投资的合理存在形式必然是项目。

6.标准成本制度包括:、和三方面内容。

7.编制全面预算的关键和起点是,它是在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年度确定的数额来编制的。

三,判断题1,回归直线可以使各观测点的数据与直线相应各点的误差的平方和实现最小化。

()2,单一品种情况下,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随贡献毛益率的上升而上升。

()3,产品成本与产品产值之间客观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比例越大说明消耗越小,成本越高。

()4,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的区别是绝对的。

()5,只要亏损产品能够提供贡献毛益额,就一定要继续生产;凡不能提供贡献毛益额的亏损产品,都应予以停产。

()6,货币的时间价值,指的是货币经过一定时间的投资后,所增加的价值。

()7,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等其他预算的编制,要以现金预算的编制为基础。

()8,材料成本脱离标准的差异,人工成本脱离标准的差异,制造费用脱离标准的差异,都可以分为“量差”和“价差”两部分。

()9,一项对于较高层次的责任中心来说不可控的成本,对于其下属的较低层次的责任中心来说有可能是可控成本。

()10,一般讲,当库存存货量降到采购间隔期的耗用量加上安全库存量的总和时,就应再次订购货物。

四、选择1.财务会计按完全成本进行成本核算的基础是指成本按()分类A.可辨认性 B.经济用途 C.可盘存性 D.核算目标2.管理人员薪金属于()。

管理会计: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习题与答案

管理会计: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企业要想应用标准成本法,要求处于()的环境。

A.产品需求弹性较大,价格敏感度高B.市场竞争激烈,需要频繁进行短期经营决策C.比较稳定的外部市场经营环境,且市场对产品的需求相对平稳D.比较成熟的买方市场环境,且产品性能、设计、价值等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多样化特征正确答案:C解析:企业应用标准成本法,要求处于较稳定的外部市场经营环境,且市场对产品的需求相对平稳。

2、A公司是制造业企业,生产W产品,生产工人每月工作22天,每天工作8小时,平均月薪14300元,该产品的直接加工必要时间每件6小时,正常工间休息和设备调整时间每件0.3小时,正常的废品率10%,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是()。

A.568.75元B.511.875元C.541.67元D.487.5元正确答案:A解析: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14300/22/8)×[(6+0.3)/(1-10%)]=568.75(元)。

3、正常的标准成本从数量上看()A.它应小于理想的标准成本,也小于历史平均成本。

B.它应当小于理想的标准成本,但大于历史平均成本。

C.它应当大于理想的标准成本,也大于历史平均成本D.它应当大于理想的标准成本,小于历史平均成本。

正确答案:D解析:理想的标准成本是指在最理想(最佳)的经营状态下的成本。

它是在排除一些失误、浪费、低效率的情况下制定的。

所以应该是最小的。

历史的标准成本时根据企业过去一段时间实际成本的平均值,剔除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异常因素,并结合未来的变动趋势而制定的标准成本,所以偏大。

现实的标准成本也是正常的标准成本,它是在现有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正常生产经营能力的前提下应达到的标准,所以现实的标准成本是最合理的一种标准成本。

4、下列成本差异中,无法从生产过程的分析中找出产生原因的是()A.直接人工成本差异B.材料价格差异C.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D.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正确答案:B解析:材料价格差异主要由采购部门负责5、作业成本法下,每项作业消耗的资源费用是根据()分配的。

2019年10月全国自考《管理会计》习题9章

2019年10月全国自考《管理会计》习题9章

《管理会计》习题2019年8月第九章标准成本法一、名词解释标准成本控制标准成本成本差异价格标准数量差异二、判断题1、标准成本制度不仅可以用于制造类企业,也可以用于服务类企业。

()2、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和固定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三者形成的原因是相同的,只是程度不同。

()3、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和变动性制造费用分配率差异属价格差异。

()4、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和变动性制造费用分配率差异属价格差异。

()5、固定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是指单位产品耗用工时差异对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影响。

()6、在成本差异分析中,数量差异的大小是由用量脱离标准的程度以及实际价格高低决定的。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在标准成本控制下的成本差异是指()。

A、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B、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C、预算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D、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差异2、下列选项中,属于标准成本控制系统前提和关键的是()。

A、标准成本的制定B、成本差异的分析C、成本差异的计算D、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3、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实际金额与预算金额之间的差额称为()。

A、预算差异B、能量差异C、效率差异D、闲置能量差异4、标准成本控制的重点是()。

A、标准成本的制定B、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C、成本控制D、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5、实际工作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标准成本是()。

A、理想的标准成本B、宽松的标准成本C、现实的标准成本D、正常的标准成本6、下列属于用量标准的是()。

A、材料消耗量B、小时工资率C、原材料价格D、小时制造费用率7、在标准成本制度下,分析计算各成本项目价格差异的用量基础是()。

A、标准产量下的标准用量B、实际产量下的标准用量C、标准产量下的实际用量D、实际产量下的实际用量8、本月生产A产品8000件,实际耗用甲材料32000公斤,其实际价格为每公斤40元。

该产品甲材料的用量标准为3公斤,价格标准为45元,其直接材料用量差异为()元。

管理会计:标准成本法习题与答案

管理会计:标准成本法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在最优生产条件下,利用现有的规模和设备能够达到的最低成本称为()。

A.基本标准成本B.正常标准成本C.理想标准成本D.理想标准成本正确答案:D2、某公司本期生产A产品4,000件,实际耗用工时18,000小时,直接人工成本总额为378,000元。

标准工时为5小时/件,标准工资率为20元/小时。

本期的直接人工效率差异是()元。

A.42,000不利差异B.42,000有利差异C.40,000不利差异D.40,000有利差异正确答案:D解析:标准工时4000*5=20000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18000-20000)*20=40000(元)(有利差异)3、某企业本期生产甲产品400件,实际耗用工时5000小时,本期预算固定制造费用为42000元,预算工时为6000小时,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为39000元,每件产品标准工时为12小时。

固定制造费用总成本差异是多少?()A.5400不利差异B.3000不利差异C.3000有利差异D.5400有利差异正确答案:A解析: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小时费率=42000/6000=7元/小时实际产量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400*12*7=33600元固定制造费用总差异=39000-33600=5400元(不利差异)4、标准成本法下,计算成本项目价格差异的数量基础是()、A.标准产量下的标准数量B.实际产量下的实际数量C.标准产量下的实际数量D.实际产量下的标准数量正确答案:B5、某企业1月份实际生产100件甲产品,耗用工时2100小时,变动性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4.8元,标准分配率5元,标准工时20小时,变动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为()。

A.400有利差异B.420有利差异C.400不利差异D.420不利差异正确答案:B解析:变动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费率-标准费率)*实际工时=(4.8-5)*2100=420元(有利差异)二、多选题1、下列差异中,一般应主要由生产部门承担责任的有()。

《管理会计实务》习题答案

《管理会计实务》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D2.B3.A 4.C5.D6.C7.C8.D
二.判断题
1.×2.√3.√4.√5.×6.×7.√
项目三 营运管理
任务一 营运管理的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B2.A3.D 4.D 5.D6.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2.ABCD3.ABD 4.ABC5.BD
6.ABC7.ABD8.AB9.ABCD10.ABCD
11.ABCD12.ACD
任务二 本量利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B2.C3.A 4.D5.A6.B7.B8.B9.A
二.多项选择题
1.BCD2.ABD3.ABCD 4.BCD5.ABC
6.BD7.ABCD8.BD9.CD10.ACD
任务三 敏感性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择题
1. BCD 2.ABCD3.ABC 4.ABC 5.ABD
6.ABCD7.ABCD 8.ABD9.AB
二.判断题
1.√2.√3.√4.√5.√6.×7.√8.√
11.√12.√13.√
任务五约束资源优化
一.判断题
1.√2.×3.√4.√5.√6.√7.√8.√9.√10.√
11.√12.√13.×
1.ABD2.ABD3.ABCD 4.ABC5.ABC
任务三 零基预算
一.判断题
1.×2.×3.√4.√5.×6.×7.√8.√9.√
二.单项选择题
1.A2.D3.A 4.A 5.A
三.多项选择题
1.ABD 2.ABCD3.AB 4. CD5.ABCD
6.ABC
任务四 弹性预算
一.判断题
1.√2.×3.√4.√5.×6.×7.√8.√

成本管理会计习题参考答案

成本管理会计习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参考答案(成本管理会计)习题一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单位:千万元直接材料:年初直接材料存货 15加:本期直接材料采购 325减:年末直接材料存货 20本期耗用直接材料 320直接人工: 100制造费用:厂房和设备折旧 80车间办公费用支出 35机器设备维修费 10动力费用 30车间管理人员薪金60 215制造成本总额635加:年初在产品存货 10减;年末在产品存货 5完工产品制造成本640完工产品制造成本=本期发生制造成本+年初在产品存货-年末在产品存货=(本期发生直接材料+本期发生直接人工+本期发生制造费用)+年初在产品存货-年末在产品存货习题二⑴原材料的采购成本=585000元(元)⑵生产耗用的直接材料=64500+585000-58500=591000(元)⑶当年发生的生产费用总额=40500+1333500-33000=1341000(元)⑷生产中发生的直接人工=1341000-591000-441000=309000(元)⑸完工产品成本=1333500(元)⑹主营业务成本=142500+1333500-180000=1296000(元)⑺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存货总额=58500+40500+180000=279000(元)习题三⑴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分配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在产品定额成本(直接材料)=2000×5×4=40000(元)在产品定额成本(直接人工)=2000×80%×2.5×3.2=12800(元) 在产品定额成本(制造费用)=2000×80%×2.5×1.1=4400(元)在产品定额成本=40000+12800+4400=57200(元)完工产品成本=(28000+12000+4000)+(164000+60000+20000)-57200 =288000-57200=230800(元)⑵定额比例法(分配标准:定额耗用量(工时)或定额成本)直接材料分配率=(28000+164000)/(8000×5+2000×5)=192000/50000=3.84(元/千克)直接人工分配率=(12000+60000)/(8000×2.5+2000×80%×2.5)=72000/24000=3(元/小时)制造费用分配率=(4000+20000)/ (8000×2.5+2000×80%×2.5)=24000/24000=1(元/小时)完工产品成本=8000(5×3.84+2.5×3+2.5×1)=2336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192000+72000+24000-233600=54400(元)习题四⑴第一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24×50%/(24+30+6)×100%=20% 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24+30×50%)/(24+30+6)×100%=65%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24+30+6×50%)/(24+30+6)×100%=95%⑵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加工费用)=200×20%+400×65%+120×95%=40+260+114=414(件)⑶直接材料分配率=(4500+37590)/(2086+200+400+120)=42090/2806=15(元/件)直接人工分配率=(2070+12930)/(2086+414)=15000/2500=6(元/件) 制造费用分配率=(1242+8758)/(2086+414)=10000/2500=4(元/件) 完工产品成本=2086×15+2086×6+2086×4=31290+12516+8344=52150(元)在产品成本=42090-31290+15000-12516+10000-8344=10800+2484+1656=14940(元)习题五⑴分工序投料程度和约当产量计算表⑵原材料费用分配率=(5220+9780)/(3720+2280)=15000/6000=2.5(元/件)甲完工产品应负担原材料费用=3720×2.5=9300(元)甲月末在产品应负担原材料费用=15000-9300=5700(元) 习题六产品成本计算单(加权平均法)产品名称:甲产品 2009年8月 单位:元直接材料的约当产量=210+80=290(件) 直接人工的约当产量=210+80×50%=250(件) 制造费用的约当产量=210+80×50%=250(件)产品成本计算单(先进先出法)产品名称:甲产品 2009年8月 单位:元直接材料的约当产量=40(1-100%)+(250-80)+80=250(件)直接人工的约当产量=40(1-40%)+(250-80)+80×50%=234(件)制造费用的约当产量=40(1-40%)+(250-80)+80×50%=234(件)月末在产品成本(直接材料)=119.2×80=9536月末在产品成本(直接人工)=26×80×50%=1040月末在产品成本(直接材料)=16×80×50%=640完工产品成本(直接材料)=34800-9536=25264完工产品成本(直接人工)=6500-1040=5460完工产品成本(制造费用)=3920-640=3280案例题完工产品成本=(905000 –230000)+550000+850000 –157500=1917500 (元)单位产品成本=(1917500/10000+3000)=147.50 (元)利润=[3053000 - (1917500 - 442500 )-353000-660000] ×(1-30%)=395500(元)从上述的计算可以看出,约翰关于公司没有盈利以及单位成本远高于竞争对手的说法是错误的。

成本管理会计习题及答案

成本管理会计习题及答案

成本管理会计习题及答案成本管理会计习题及答案在企业管理中,成本管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合理的成本管理,企业可以控制成本、提高效益,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成本管理会计是成本管理的核心工具之一,通过对企业成本的核算、分析和控制,为企业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成本管理会计习题及其答案。

习题一:企业A生产一种产品,每个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为10元,直接人工成本为8元,制造费用为5元。

该产品的销售价格为30元。

请计算该产品的成本率和毛利率。

答案:成本率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成本占销售收入的比例。

根据题目中的数据,该产品的成本率为(10+8+5)/30=0.43,即43%。

毛利率是指销售收入减去直接成本后的利润占销售收入的比例。

根据题目中的数据,该产品的毛利率为(30-10-8-5)/30=0.57,即57%。

习题二:企业B生产一种产品,每个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为15元,直接人工成本为10元,制造费用为8元。

该产品的销售价格为40元。

请计算该产品的成本率和毛利率,并分析该产品的盈利能力。

答案:根据题目中的数据,该产品的成本率为(15+10+8)/40=0.83,即83%。

毛利率为(40-15-10-8)/40=0.375,即37.5%。

从成本率和毛利率来看,该产品的成本率较高,毛利率较低。

这意味着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较高,利润空间较小。

需要进一步分析和优化生产过程,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习题三:企业C生产一种产品,每个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为20元,直接人工成本为15元,制造费用为10元。

该产品的销售价格为60元。

请计算该产品的成本率和毛利率,并分析该产品的盈利能力。

答案:根据题目中的数据,该产品的成本率为(20+15+10)/60=0.75,即75%。

毛利率为(60-20-15-10)/60=0.58,即58%。

从成本率和毛利率来看,该产品的成本率较高,但毛利率相对较高。

这意味着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较高,但仍有较大的利润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成本法练习
练习一
某企业使用A材料生产甲产品,其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资料如下:
1、本月实际耗用材料4600千克,材料实际成本19320千克。

2、本月实际用工6400小时,人工成本33600元。

3、本期购进的材料全部用于生产,共生产甲产品2000件。

4、标准成本资料如下:
1.计算本月份的材料数量差异与材料价格差异。

2.计算本月份的人工工资率差异与人工效率差异
解:1、材料数量差异=(4600-2000×2)×4=600×4=2400(元)(不利差异)材料价格差异=(19320/4600-4)×4600=(4.2-4)×4600
=920(元)(不利差异)
2、人工工资率差异=(33600/6400-5)×6400
=(5.25-5)×6400=1600(元)(不利差异)
人工效率差异=(6400-2000×3)×5=400×5=2000(元)(不利差异)
练习二
某企业生产B产品,实际产量4000件,使用工时8400小时,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5208元,单位产品标准工时为2小时/件,标准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为0.6元/小时。

要求:
1.计算B产品变动制造费用的总差异。

2.计算B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开支差异和效率差异。

解:1、变动制造费用总差异=5208-4000×2×0.6
=5208-4800=408(元)(不利差异)
2、变动制造费用开支差异=(5208/8400-0.6)×8400
=(0.62-0.6)×8400=168(元)(不利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8400-4000×2)×0.6=240(元)(不利差异)
练习三
某企业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为15000元。

该企业正常生产应完成机器小时为10000小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为1.5元/小时。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发生额为15500元,其他有关资料见练习二。

要求:
1.用二因素法计算固定制造费用的预算差异与能量差异。

2.用三因素法计算固定制造费用的耗费差异、能力差异和效率差异。

解:1、二因素分析法: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差异=15500-15000=500(元)(不利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1.5×(10000-8000)=3000(元)(不利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总差异=预算差异+能量差异
=500+3000=3500(元)(不利差异)
2、三因素分析法: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差异=15500-15000=500(元)(不利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1.5×(10000-8400)=2400(元)(不利差异)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5×(8400-8000)=600(元)(不利差异)固定制造费用总差异=预算差异+能力差异+效率差异
=500+2400+600=3500(元)(不利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