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类活用(用)

合集下载

词的活用(全面)

词的活用(全面)

文言文“词类活用”的类型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作乙类词用,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

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词类活用的类型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㈠判断方法在汉语中,名词不能带宾语,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如果名词带宾语了,说明它临时具有动词的性质,就是词类活用。

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果两个名词连用,二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成了动词;又因为能愿动词只能修饰动词,所以,如果名词前紧接能愿动词时,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

㈡活用形式1.名词十名词(组成主谓结构、动宾结构或动补结构,其中一个名词用作动词。

前一个名词用作动词,属于动宾结构、动补结构;后一个名词作动词的,属于主谓结构)例1 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廉颇蔺相如列传》)例2 晋军函陵(军,驻扎.驻军)(《烛之武退秦师》)分析例1中“舍”本是名词,用在宾语“相如”前,活用为动词,是“安置(相如)住宿”的意思,“舍相如”是动宾结构;例2中“军”本是名词,用“函陵”前,活用为动词,是“驻扎”的意思,“军函陵”是动补结构。

2.副词作状语十名词(组成状谓结构,名词活用为动词)例3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效法.模仿)(《屈原列传》)例4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称王,此处指统一天下)(《寡人之于国也》)分析例3中“祖”本是名词,这里用在副词“皆”后,活用为动词,是“效法.模仿”的意思。

例4中“王”本是名词,这里用在副词“不”后,活用为动词,是“称王,此处指统一天下”的意思。

3.能愿动词+名词(组成状谓结构,名词活用为动词)例5 左右欲刃相如(忍,用刀杀)(《廉颇蔺相如列传》)例6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水.游泳)(《劝学》)分析例5中“刃”本是名词,这里用在能愿动词“欲”之后,宾语“相如”之前,活用为动词,含有“杀”的意思,“欲刃相如”就是“想用刀杀掉相如”的意思。

词语的活用(通论11)

词语的活用(通论11)

这都是兼类,不是活用(活用属临时变用) 但是活用与兼类又有联系,当一种活用经常 化、约定俗成、被认可,就变成了兼类。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语义的变 化比较特殊,只是偶然这样用,没有经常化,这算 是临时‘活用’,不同于永久性的词类转 变……‘别这么近视眼’里面的‘近视眼’也是临 时活用作动词。这种活用如果经常化了,就成了词 类转变。例如‘别废话’里面的‘废话’就应算是 正式动词。”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副词 助动词 介词结构 动词性成分+而 名词 所
名词
代词“之”
介词结构 而+动词性成分 名词
(二)使动用法: 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不是主语施行的,
而是主语使宾语施行的,主语对宾语含有“使它 怎样”的意思。(包括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 动用法)
1.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是动词本身的一种特殊法, 指的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不是由主语所代 表的人物发出,而是在主语的影响下使宾语所代 表的人物发出。动词的使动用法并不改变动词本 身的词性,但是使动宾之间的语义关系发生了变 化,主谓之间的语义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因而使
古汉语中用为使动的及物动词,常见的有: (A)“行、走、进、退、出、入、归、反(返)、
来、往”等表“行走”义的动词: 吾欲辅重耳而入之晋。(《韩非子·十过》) 卫人出其君,不亦甚乎?(《左传·襄公十四
年》) 成王发府,见周公祷书,乃泣反周公。(《史
记·鲁世家》) (B)“起、立、坐、伏、居、寝”等表起居义的
2.名词的意动用法: 外黄富人女甚美,庸奴其夫。(《史记·张耳 陈馀列传》) 今我在也,而人皆藉我弟。令我百岁后,皆鱼 肉之矣。(《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四)名词作状语 陈涉首难,豪杰蜂起。(《汉书·陈胜传》) 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2. 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在古代汉语中,及物动词有时也能用作使动。 例如: ①晋侯饮赵盾酒。(左传· 宣公2) ②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孟 子· 公孙丑上)
“饮” 在句中是使动用法,“赵盾”是“饮”的使 动宾语,“酒”是“饮”的直接宾语。“赵盾”和“酒” 不是偏正关系,而是并列关系,都作“饮”的宾语。 “朝”不同于“诸侯将朝王”的“朝”。
丽姬谓太子曰:“往昔君梦见姜氏。”太子 祠而膳于公,丽姬易之。公將尝膳,姬曰:“所 由远,请使人尝之。”尝人,人死;食狗,狗死。 故诛太子。(吕氏春秋· 上德)
从句中的“使人尝之”和“尝人”对比可知,使动 用法是用一种特殊的动宾结构表达了递系结构的内容。
教材举例: ①齐威王欲将孙膑。 (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 ②齐使田忌将而往。 (同上)
(一)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①陈思王曰:“寒者不贪尺玉而思短褐,饥者不愿千 金而美一食。”(贾思勰《齐民要术· 序》) ②上奇其才,擢为尚书令。(汉书· 张汤传) ③是是非非谓之是,非是是非谓之非。(荀子· 修身) ④人之将疾,必先不甘粱肉之味。(文子· 微明)
(二)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看作这个用作意动的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如:
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时,后面的宾话有时可以省略:
①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略而动 罕,则天不能使之全。(《荀子· 天论》) ②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资治通鉴· 赤壁之战》) ③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论语· 季氏)
“天不能病”与“天不能使之全” ,使动用法同递 系结构形成对照 ;“病”和“走”后面都可加上宾语 “之”。
2.单一性和兼容性的表意差异
兼类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只具某一类词 的意义而不具备另一类的意义。活用则不同,当 某词活用为其他词类时,除了增加了新的意义之 外,与原词类词的词义往往仍有联系。 这两方面的差异,只能差异显得更为重要一 些。因而可以把是否临时改变职能作为区分词类 活用和词的兼类这种现象的标尺。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①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 三代不同礼而王 五霸不同法而霸。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 衣冠而之市 ②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
名词用“ 名词用“而”同动词或动 宾词组连接时, 宾词组连接时,便活用为 动词。 动词。
名词活用作动词规律小结 宾语前的名词 状语后的名词 补语前的名词 谓语部分的名词
1、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鱼腹中。 鱼腹中。 2、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 、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 3、食吾之所耕,而衣吾之所蚕。 、食吾之所耕,而衣吾之所蚕。
名词用在“ ”“者 结构中, 名词用在“所”“者”结构中, 便活用为动词。 便活用为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七
名词作状语(二 名词作状语 二)
1、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3、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乎? 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上赏。 上赏。 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 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 凭借和方式 。
表处所。 表处所。译时在名词前加介词 ”“到”“由”“从 “在”“到”“由”“从”等。
2、表示工具或依据。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柳宗元《黔之驴》) 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战国策·秦策》)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 于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世家》) 吾义固不杀人。(《墨子·公输》) 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史记·陈 涉世家》)
形容词 吾妻之美
认为
我者
认为我美 认为我美
意动用法
动词谓语对于宾语含有“认为它怎么样” 的意思的叫做意动用法。 结构方式: 【动+宾】=【以】+宾+【为】+动 译为: 译为:“以……为……”、“认 为 、 当作……” 为……是……”、“把……当作 是 、 当作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

词类活用是指一部分实词(也有个别虚词)在一定的条件下临时改变原来所属那类词的语法功能而作另一类词用的现象。

识别词类活用主要根据上下文,从语法角度去分析。

词类活用的类型1、名词活用作动词2、名词活用作状语3、动词活用作名词4、使动用法5、意动用法6、形容词活用作名词7、形容词活用作动8、数词活用作动词(一)名词活用作动词1.名词+宾语籍吏民,封府库。

以其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

2.副词作状语+名词汉水又东。

3.能愿动词+名词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4.名词+补语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5.“所”+名词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6.名词充当联合式或连动式谓语组成部分之一。

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7.从前后相同结构的比较中确定名词活用为动词.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

8.在复句中充当一个叙述性独词分句,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总结规律:。

1.朝歌夜弦《阿房宫赋》2.晋军函岭,秦军氾南。

《烛之武退秦师》3.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4.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归纳:5.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寡人之于国也》)6.今王鼓乐于此(《孟子》)归纳:。

9.云青青兮欲雨《梦游天姥吟留别》10.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1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归纳:。

12.范增数目项王。

(《鸿门宴》)1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齐桓晋文之事》)14.江水又东(《水经注》)归纳:。

15.衣冠而见之《冯谖客孟尝君》16.扣弦而歌《赤壁赋》归纳:。

总结下列几种情形中的名词常用作动词:1.用在代词前的名词2.用在介宾短语前的名词3.用在兼词前的名词(兼词即一个词具有两种词性)4.用在副词后的名词5.用在能愿动词后的名词6.用在所字后的名词7.用在疑问代词后的名词8.两个名词连用时的其中一个名词9.两个重叠使用的前一个名词(二)名词活用作状语现代汉语里,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作状语的,而古代汉语中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

一、词类活用

一、词类活用
《聊斋志异·促织》
十名” 译“用……十名” 十名
返回本章目录
5、处所或方位:表达行为动作的发生地 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腊相遗以水。 居而谷汲者,膢腊相遗以水。
表示 处所 方位 舜勤民事而野死。 舜勤民事而野
《韩非子·五蠹》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国语·鲁语》
返回本章目录
第二节 实词活用
22
返回本章目录
一、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用作动词 二、形容词用作动词 形容词用作动词 三、数词用作动词
23
一、名词用作动词
1、普通名词用作动词 • ①策蹇驴, 囊图书,夙行失道。 蹇驴, 图书,夙行失道。
• 马中锡《中山狼传》
• ②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左传·成公七年》 左右, 使立于后。 • ③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百姓孰敢不箪 以迎将军者乎?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一天天地
返回本章目录
表示时间-3
“日”在句首或主语的前面,表示追溯过去 日 在句首或主语的前面,
日君以骊姬为夫人。 君以骊姬为夫人。
《国语·晋语》
用于句首。 用于句首。
3. 表示 追溯
时公兵不满五万。 公兵不满五万。
《三国志·武帝纪》
译为:
往日、从前、 往日、从前、
3、怎样判断名词用作动词
(1) 代词前边的名词往往用作动词,因 为代词是不受毁己,皆共目
(《后汉书·张衡传》) ·
②左右欲兵之。 左右欲兵 驴不胜怒, ③驴不胜怒,蹄之。 活用 为动词
(《史记·伯夷列传》) (柳宗元《黔之驴》)
名+代 代
(2)副词后边的名词活用作动词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实词运用现象,它主要有以下几类:(1)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一般情况下是两个名词连用,必有一个名词作动词;副词后面直接带名词,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而已。

如“一狼洞其中”(《狼》)中的“洞”,原为名词,洞穴,转化为动词“打洞”之义。

(2)一般名词作状语①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如“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狼》)中的“途”,原意为道路,这里作状语,是“在道路上”的意思。

②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

如“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中的“法”,原意是“法律”,这里作状语,修饰动词“斩”,表示行为的依据,是“按照法律”的意思。

③表示行为的身份或对待的方式。

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项羽本纪》)中的“兄”,本为名词,转化为状语,是“用对待兄长的礼节”的意思。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

如“其一犬坐于前”(《狼》)中的“犬”,本是名词“狗”,在这儿作状语,意思是“像狗一样”。

(3)方位名词作状语方位名词直接作状语,这种语法现象在古汉语中很多,往往用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表示动作的趋向。

如“潭西南而望”(《小石潭记》)中的“西南”,是“向西南”的意思,用来修饰“望”,限制其方向。

(4)时间名词作状语时间名词用于动词前作状语,表示行为变化的时间。

如“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中的“朝”“暮”,就是典型的时间名词作状语。

它们往往用“而”或“以”同动词相连接。

(5)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时它就活用作名词。

如“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中的“奔”,本是动词,“奔驰、奔腾”,此处为名词,意为“快马”、“奔驰的骏马”。

(6)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在句子中,形容词如果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身份的特征和意义,形容词就转化为名词。

如“无鲜肥滋味之享”(《送东阳马生序》)中的“鲜肥”,就是形容词转化为名词,作“新鲜肥美的东西”讲。

词类的活用

词类的活用

古汉语通论(十一)词类的活用在古代汉语里,某词属於某一词类还是比较固定的,各类词在句中的职务也有一定的分工。

例如名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用作谓语,形容词经常用作定语、谓语和状语(《战国策赵策》:“赵太后新用事”,“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又:“齐湣王已益弱”),等等。

这种情况,古今是相同的。

但是,在上古汉语里,词类活用的现象比现代汉语更多一些,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

古书中比较常见的是名词用如动词,形容词用如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动词用作状语,等等。

由於仿古的关系,在后世古文家的作品里,还常常可以见到这类活用的情况。

在这一节里,我们准备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名词用如动词,(2)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3)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4)名词用作状语,(5)动词用作状语。

(一)名词用如动词[1]这里所讨论的只限於用如一般的动词。

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见下文。

①古代汉语名词可以用如动词的现象相当普遍。

例如:晋军函陵,秦军泛南。

(左传僖公三十年)从左右,皆肘之。

(左传成公二年)晋灵公不君。

(左传宣公二年)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战国策·齐策)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

(战国策·赵策)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史记·项羽本纪)夫子式而听之。

(礼记·檀弓下)曹子手剑而从之。

(公羊传庄公十三年)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劝学)左右欲刃相如。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师遂东。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汉败楚,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

(史记·项羽本纪)上面所举的例子可以分为两类:前九个例子是普通名词用如动词,后两个例子是方位名词用如动词。

我们怎能知道某一名词用如动词呢?这是由上下文决定的。

我们鉴别某一名词是不是用如动词,须要从整个句子的意思来考虑,同时还要注意它在句中的地位,以及它前后有哪些词类的词和它相结合,跟它构成什么样的句法关系[1]这些,同样适用於观察名词在句中是否用如使动或意动,见下文。

(五)词类的活用

(五)词类的活用

2、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充当谓语,含义是主语把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 物看作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就是“使动用法”。 《战国策· 齐策》:“孟尝君客我。” 《赤壁赋》:“侣鱼虾而友麋鹿。” 《封建论》:“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 《谷梁传· 僖公八年》:“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 现代汉语中的意动用法: 不远千里 是古非今 自惭形秽 不耻下问 我高兴见到他。 他骄傲自己曾经是一位反法西斯战士。 改革开放,我们应乐于与外商打交道。 老王是一个重农业轻工业的领导干部。
《愚公移山》:“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中山狼传》:“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
《史记· 陈涉起义》:“失期,法皆斩。” 《史记· 魏公子列传》:“(如姬)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
3、表示行为动作的身份或态度
《史记· 屈原列传》:“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史记· 鸿门宴》:“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战国策· 赵策三》:“彼秦者……虏使其民。”
7、名词用“而”连接
《荀子· 天论》:“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 《盐铁论· 相刺》:“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冯谖客孟尝君》:“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八、关于词类活用 1、认定词类活用的理论基础
词有定类,类有定用。 现代汉语的语法观念
军 鼓
《鸿门宴》:“沛公军霸上。” 《曹刿论战》:“齐人三鼓。” 曾 侯 乙 鼓
活用:非固有、临时、偶然
二、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即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 思。 《左传· 宣公二年》:“晋侯饮赵盾酒。”
《鸿门宴》:“项伯杀人,臣活之。” 使动用法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是用动宾关系表达了现 代兼语式的内容: 《史记· 孙膑》:“齐威王欲将孙膑。 ” “齐使田忌将而往。”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四、有关词类活用的几个问题
(一)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
活用和兼类从理论上好理解,实际辨认起来不 容易,需要有一个量化统计的过程。一般说来, 词典上已经确定为一个义项的,就不宜当作活 用。
如:“食”兼有名词动词两种词性。 “甘其食,美其服。” “公赐之食,食舍 肉。”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二)一般动宾关系与特殊动宾关系的区别
1.译为“认为(觉得)……(是)……”,形 容词意动有一部分可采用这种译法。如“吾妻 之美我者”、“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 小天下” 。
2.译为“把……当作……”,名词意动基本上 都可采用这种译法。
3.译为动补结构或状中结构,如“轻齐”译为 “轻视齐国”(状中结构),“贵谋”译为看 重谋略(动补结构)。
三、特殊活用之二——意动用法
(一)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臣闻帝王之兵,以全取胜,是以贵谋而贱战。
(二)名词的意动用法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 我!” 秦王师君,天下莫不知。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侣鱼虾而友麋鹿。
(三)意动用法的翻译
3.名词活用作动词后,要结合具体的语境, 通过引申,才能得出恰当的意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限制) 籍吏民,封府库。(登记)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说及,提 及) 布囊其口。(填塞)
(二)动词活用为名词
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 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 问其名居,不告而退。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
张苍德王陵,……及苍贵,常父事王陵。 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
3.表示行为的工具或凭借,含有“用……”或 “按……”“根据……”的意思。

词类的活用

词类的活用

词类的活用词类的活用: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而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种现象就叫作词类活用。

如“从左右,皆肘之”。

句中的“肘”是名词,在此临时用作动词,意为“用肘撞”。

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看作什么”的意思。

(一)词类活用的类型:1、名词的活用:(1)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如:“范增数目项王”中“目”是“用目光示意”的意思。

(2)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指名词用作动词时,使它的宾语成为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或者发生与该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

如:“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

”“腊”原义为“干肉”,动词。

在此句中用作使动用法“使(之)成为干肉”。

(3)名词的意动用法:就是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如“友风而子雨”意为“把风当作朋友,把雨当作儿子”。

(4)名词用作状语,在古代汉语中相当普遍,本不属于活用范畴,只是为了叙述方便,在此介绍。

名词作状语的类型:①表示处所。

如“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

”“道”意为“在道路上”作“苦”的状语。

又如“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

“廷”意为“在朝廷”。

②表示行为的工具或依据。

如“失期,法皆斩”,“法”意为“依照法律”。

③表示对人的态度。

如“秦军降诸侯,诸侯多奴虏使之。

”“奴虏”译为“象对奴虏一样”。

④表示比喻。

如“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句中,“蛇”译为“象蛇一样”。

再如“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句中“云”“响”“景”是名词作状语。

分别译为“象云一样(聚集)”“象回声一样(应和)”“象影子一样(跟从)”名词作状语的识别:名主+ 名状+ 动2、动词的活用:(1)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如果带上宾语时,一般是用作使动,表示主语使宾语发生该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行为。

如:“庄公寤生,惊姜氏。

”中的“惊”意为“使……惊”。

词类活用(上课用)

词类活用(上课用)

名 词
名词 活用为 动词
名词 活用作 状语
名词活用作状语
现代汉语里,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作状 语的,而古代汉语中普通名词直接作状 语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动词前面有名 词,如果此名词不是句子的主语,一定 活用作状语。
自学生疑
阅读P88—89名词作状语,思考: 名词作状语的形式有哪些?各种形式应该 怎样翻译?
译成“主语使/让宾语怎么样”
巩固拓展
1、焉用亡郑以陪邻? 使……灭亡 2、臣请完璧归赵 使……完整 3、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 让……做丞相 4、齐威王欲将孙膑 任命……为将 5、春风又绿江南岸 使……变绿 6、令诸君知天亡我 使……灭亡
意动用法
形 容 词 的 意 动 用 法 名 词 的 意 动 用 法
5、下列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D ) A、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C、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D、请略陈固陋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 是: ( D ) A、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C、范增数目项王 D、则虽好游者不能穷也
探疑解惑
名词作动词的特点
1、能愿动词(如能、欲、可等)后面的名词活用 为动词。 2、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3、名词与名词连用,前面没有动词,那么其中第 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4、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5、名词带有宾语,常常活用作动词。
6、名词前后用“而”与动词连接,这个名词一般 活用为动词。探疑解惑名词源自用作状语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
译为:像……一样。
第一、表示动作行为的特 征状态。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第二、表示对待人的态度。 译为:像对待……一样。

词类的活用

词类的活用

词类的活用在古代汉语里,一般说来,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类各有其分工。

名词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一般作谓语;形容词一般作定语、谓语、状语(如“赵太后新.用事”,“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这种情况,在古今一般是相同的。

但是,在上古汉语(先秦散文)里,词类活用的现象很多,比如:名词可以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词类活用的主要几种情况:(一)、名词作动词古汉语中,名词用作动词的现象相当普遍。

例如:(举例不限于先秦散文)从左右,皆肘.之。

《左传成公二年》(肘,本义为“胳膊肘”,此处指“用肘推”)沛公欲王.关中。

《史记•项羽本纪》(王,本义是“大王”,此处指“称王”。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左传僖公三十年》(军,本义是“军队”,这里指“进军”)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战国策•齐策四》(衣冠,本义是“衣、帽”,这里指“穿衣戴帽”)左右欲刃.相如。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刃,原义是“锋利的刀口”,这里指“用刀杀”)秦师遂东.。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东,本义为“东方”,这里指“向东进军”)一般说来,代词前面的名词多用作动词(“肘之”),因为代词不受名词修饰;还有一种辨认方法,比如说,肯定了宾语以后,就会知道宾语前面的名词用作动词(“军氾南”,“王关中”)。

作业:找出下列句子中名词用作动词的词,并解释。

1、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2、驴不胜怒,蹄之。

3、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

4、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5、曹子手剑而从之。

6、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7、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8、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9、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二)、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1、动词的使动用法:顾名思义,就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

06(五)词类的活用

06(五)词类的活用

• 例如:车同轨,书同文字。(《史记·秦 始皇本纪》)“轨”,名词,指两个车辙 之间的距离。 • 又引申为遵循、合乎,成了动词。如:
• “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行必 果。”(《史记·游侠列传》)。这个就 是词的兼类现象。
(四)词类活用跟词的兼类有以 下主要区别
• 第一,造成的原因不同 • 词类活用,是由一定的语言环境造成的, 即上下文造成的。是临时的,一旦离开了 上下文,这个词就会恢复到它原来的词性。 • 而词的兼类,是词的引申造成的。它是永 久性的,任何时候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词性,不受环境的影响,只是在一定的语 言环境中,它只表示某一种词性。
• 第一,活用是临时的用法。即它必然在某 个语境中才出现,随着语境的丧失,这种 活用的语法功能也就丧失了。 • 第二,活用前的词和活用后的词在语法意 义和词汇意义上都有密切关联。 • 例如:尔欲吴王我乎?(《左传·定公十 年》)
(三)词类活用跟词的兼类不同
• 词的兼类,是指一个词兼有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词类的性质,是固定的用法。 • 词的兼类反映的是一词多义、一词多性。 它不是临时的,是词本身所具有的。 • 而词的活用是由特定的语言环境造成的, 是词义、词性的临时改变。
• 表示方位或处所 • (1)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山海经·夸父 逐日》)(往北) • (2)大月氏复西走。(《汉书·张骞传》) (往西) • (3)范雎至秦,秦王庭迎。(《战国策·范雎 说秦王》)(在庭中) • (4)蜀太守以下郊迎。(《史记·司马相如列 传》)(在郊外) • (5)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 (《汉书·高帝纪》)(在途中)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 (1)今媪尊长安君之位。(《战国策·触 龙》)(使长安君之位尊显) • (2)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之)(《荀 子·天论》使本强;使之贫) • (比较: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 富。) • (3)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贾谊《过 秦论》)(使秦弱) • (4)春风又绿江南岸。 (王安石《泊船瓜 舟》)(使江南岸绿)

第9讲 词类的活用

第9讲 词类的活用

2)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古汉语中少见)。 )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古汉语中少见)。 晋侯饮赵盾酒。(左传宣公二年 。(左传 宣公二年) 如:①晋侯饮赵盾酒。(左传 宣公二年)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②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论语微子 微子) (论语 微子)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本纪) ③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史记 项羽本纪) 3)宾语未出现的使动用法(古汉语中少见)。 )宾语未出现的使动用法(古汉语中少见)。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如:①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②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论语季氏 季氏) (论语 季氏) ③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荀子天论) 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荀子 天论) 。(荀子 天论
二.词类活用的类型: 词类活用的类型: 1、使动用法:谓语具有“使宾语怎么样” 、使动用法:谓语具有“使宾语怎么样” 的意思。 的意思。 (1)动词的使动用法:比较: )动词的使动用法:比较: ①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张中丞传后叙) 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张中丞传后叙) 。(张中丞传后叙 庄公寤生,惊姜氏。(郑伯克段于鄢) 。(郑伯克段于鄢 ②庄公寤生,惊姜氏。(郑伯克段于鄢) 1)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古代汉语中常 )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见) 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鸿门宴 如:①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捕蛇者说 ②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陈涉起义) 。(陈涉起义 ③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陈涉起义)
2、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 1)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宾语+看作+名词” 宾语+看作+名词” )名词的意动用法: 孟尝君客我。(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战国策 冯谖客孟尝君) 如:①孟尝君客我。(战国策 冯谖客孟尝君) 友风而子雨。(荀子赋 云 。(荀子 ②友风而子雨。(荀子 赋云)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认为+宾语+形容词”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认为+宾语+形容词”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如:①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下 尽心下) (孟子 尽心下) 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②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韩非子说难 说难) (韩非子 说难)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动词的使动用法。表示 “(主语)使(宾语)怎 样”,活用为有“使”“令” B、可烧而走也。 B\走:使(之)逃跑。 意义的动词。动词和它的宾 (《赤壁之战》) 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 C\使……来。 C、故远人不服,则修 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表示 的人或事物产生这个动词所 文德以来之 . 表示的动作行为。翻译时要 《季氏将伐颛顼》 采用兼语式的形式。一般来 说,凡是不及物动词带宾语 总结:以上为动词 的,多属使动用法。
形容词 活用为 动词
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 带了宾语(有时也不带),而又 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活 用为一般动词。 译为:善待。 译为:说坏话。 译为:穷尽。 译为:善于。 译为:变小变弱。
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活用的两种情况。
13、追亡逐北,流血漂橹 《过秦论》 动作名,逃亡的人。 14、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过秦论》 动作名,收藏的珠宝 15、翩翩两骑来是谁? 《卖碳翁》 动作名:骑马的人 动词作名词的规律:动词活用为名词,就是 动词跑到了主语和宾语的位置上。
形容 词的 活用
形容词 活用为 名词 形容词 活用为 动词
吏于土:在地方上做官。 后带补语。 芽:发芽。前有副词 “已” 。 花:开花。在谓语位置。 事:做,从事。 水:游水。前有能愿动词 “能”。 目项王:向项王使眼色。 本义为鱼网,这里用作 “用网捕捉”。前有结构 助词“所”。 王:为王,称王。读wàng (去声)。 籍:登记。 侯:封侯。
练习: 1、邹忌朝服衣冠 2、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驴不胜怒,蹄之 4、其疾病而死。(《五 人墓碑记》) 5、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 路。(《桃花源记》)

词类的活用(形容词活用)

词类的活用(形容词活用)

06
总结与展望
形容词活用的意义和作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丰富语言表达
形容词活用可以增加语言的表达力,使语言 更加生动、形象。
增强情感表达
形容词活用能够更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和 态度,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提高语言交流效率
形容词活用可以使语言更加简洁明了,提高 交流的效率。
促进语言发展
形容词活用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它 反映了语言的演变和进步。
“他”由于失误而导致了比赛的失败。
形容词+v自动用法
要点一
总结词
描述形容词作为自动用法的情形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形容词在句子中充当自动用法,表示主语具有某种性质或 状态,并且这种性质或状态是自发的、自然而然的。这种 用法常见于自动结构,如“自动调节”、“自动控制”等 。例如,“天气很热,我出汗了”中的“热”就是形容词 “热”作为自动用法的表现,表示主语“天气”具有“热 ”的性质,而这种性质导致了宾语“我”出汗的结果。
词类的活用(形容词活用)
• 引言 • 形容词作名词 • 形容词作动词 • 形容词使动用法 • 形容词意动用法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什么是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词语在特定语境中临时改变其原有的词性、功能和意义的现 象。
在古代汉语中,由于缺乏明确的词类标记和语法规则,词类活用是一种常 见的语言现象。
02
形容词+v构成动词,如“甘 苦”,“甘”为形容词,“苦” 为动词,意为“感到甜或苦”。
03
形容词+v构成动词,如“轻 重”,“轻”为形容词,“重” 为动词,意为“重量的大小”。
形容词重叠后作动词
1

词类活用课件(完整)

词类活用课件(完整)

注意区分词类活用与常规用法
避免将常规用法误认为是词类活用。
注意语境的适应性
在使用词类活用时,要确保其符合语境需求。
3
注意表达的准确性
在使用词类活用时,要确保其表达准确,避免产 生歧义。
2023
PART 05
词类活用的常见错误与纠 正方法
REPORTING
常见错误类型
词义混淆
学生可能对某些词的词义理解不 准确,导致在具体语境中无法正
修辞条件
有时为了修辞的需要,如 比喻、借代等,也可能发 生词类活用。
2023
PART 02
词类活用的具体表现
REPORTING
名词活用
名词作状语
指名词在句子中起到状语的作用 ,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等 。例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 己”(荀子《劝学》)。
名词作动词
指名词在句子中起到动词的作用 ,表示动作行为。例如:“晋军 函陵,秦军氾南”(《左传·僖公 三十年》)。
如“壮志难酬”中的“壮志”,原为 动词“树立壮志”,在此用作名词“ 壮大的志向”。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如“欲穷千里目”中的“穷”,原为 形容词“穷尽”,在此用作动词“使 ……穷尽”。
词类活用的条件
01
02
03
语境条件
词类活用通常发生在特定 的语境中,如古诗词、成 语、文言文等。
语法结构条件
词类活用通常发生在特定 的语法结构中,如主谓结 构、动动词的作用, 表示使宾语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例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 泊船瓜洲》)。
数词和量词的活用
数词活用
指数词在句子中起到动词或形容词的作用,表示数量或次序 。例如:“六王毕,四海一”(杜牧《阿房宫赋》)。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夜缒而出。/坐而假寐。/咏而归。/子路拱而立。
3.动宾词组作状语,有时加‚而‛或‚以‛,有时不 加。这种情况更多。例如:执刃而立/登高而招 / 弃甲曳兵而走/触槐而死/老妇恃辇而行。 再如:先帝知臣谨慎,故临终寄臣以大事。(诸葛亮 《出师表》) 注意:动词(或动宾词组)作状语与连动式的区别。 二者词序相同,但意思上不同。连动式一般表示一 先一后的行为,不分主次,例如‚公入而赋‛, ‚右援枹而鼓‛;动词(或动宾词组)作状语,是 修饰动词谓语的,有主有次。我们必须细玩文义, 加以区别。



会天大雨,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史记· 陈涉世家) 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史记· 项羽本 纪) 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史记· 屈 原列传》 刘豫臣事丑奴,南面称王。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 鸿门宴) 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 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史记· 循 吏列传) 少时,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聊斋志异· 狼)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吾日三省吾身。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 刀,折也。 淫侈之俗日日以长。 鸾鸟凤凰,日以远兮。



日我先君共王引领北望,日、 月以冀。
日计之而不足,岁计之而有余。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习题:找出并分析下列句子中作状语的名词



山居而谷汲者,膢腊相遗以水 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寓言· 黎丘丈 人》 舜勤于民事而野死。(国语· 鲁语) 童子隅坐而持烛。(礼记· 檀弓上)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山海经· 夸父逐日》) 大月氏复西走。(汉书· 张骞 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史记· 商君列传) 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三国志· 华佗传)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

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

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判断方法词类的活用一一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个有固定属类的词临时改变它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充当别的词类使用,就叫作词类的活用。

词类活用分类: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一般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2、名词作状语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2、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2、形容词作动词(一般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数词的活用1、数词作名词2、数词作动词3、数词作副词名词的活用:1、活用为一般动词:①、名词+名词。

前后两个名词之间既不是偏正关系,也不是并列关系,就把它们看成是主谓关系或动宾关系,也即后一个名词或前一个名词活用作动词。

如: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沛公军霸上。

(〈〈鸿门宴》)金块珠砾。

(〈〈阿房宫赋》)绳枢之子(〈〈过秦论》)验证:纨笺子弟一诺千金轻车熟路车水马龙身体力行②、名词+代词”之、其、尔、汝、我”。

"之"作代词,大多作宾语(有时作兼语,但不作主语),名词带了宾语"之",这个名词就要活用作动词。

如:买五人之腹而函之。

(〈〈五人墓碑记》)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名之者谁?(〈〈醉翁亭记》)③、副词+名词。

副词是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它一般不能修饰、限制名词。

如果名词用在副词之后,那么这个名词就活用作动词了。

如:范增数目项王。

(〈〈鸿门宴》)不蔓不枝。

(〈〈爱莲说》)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成语验证:不毛之地莫名其妙不胫而走先礼后兵不翼而飞观望不前未雨绸缪④、能愿动词+名词。

助动词是能用在一般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意愿和可能、必要等的动词,如能、会、应、肯、要、愿、须”等。

助动词后不带名词,如果带了,这个名词就活用作动词。

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劝学》)沛公欲王关中。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常以身翼蔽沛公 (2)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思考讨论:辨析古汉语中名词作动词与名 词作状语
A名词用作动词,其后面没有其他谓语动词 。 B名词用作状语则其后面还有其他谓语 动词。
①合流屈曲而南。 ②斜削东下,与东山 夹溪南流。
(三)名词的使动用法
A、有些名词带宾语后,表示“使(让)宾语怎 么样(做什么)”[主语使宾语成为(或产生)谓语 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或使宾语具有名词的性 质)],这就叫做“名词的使动用法”。
(二)动词的使动用法
A、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 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表示主语使宾语产生某种动作
行为,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一
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但有些及物动词也可以活用为使 动。
B、翻译方法:“使……怎样”“让……怎样”。
1、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项伯杀人,臣活之
①“动词”是不及物动词,不能直接带宾语,那
么该动词一定活用成特殊动词(使动或为动) ②否则活用为名词。
三、形容词活用
(一)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A、活用为名词的形容词一般位于主语和宾语的位置上,有 时它前面有“其”字、“之”字或数词。活用的词在句中
不是表示某一性质状态而是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 物。
(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A、形容词用在状语后或宾语前,句中又无其他动词作谓 语中心语(也即处在谓语的位置上),而又没有使动、意 动的意味,这个形容词就活用为动词 。
6、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并说明其用法。 (1)或师焉 规律六:名词处在谓语的位置。 主语+ 名词
(二)名词活用为状语
A、判定名词是否作状语: 名词与其后的动词不构成主谓 关系,即偏正则作状语。
B、翻译作状语的名词,多数需在前面加一个恰当的介词 (如表比喻“像……”、表使用工具“用……”、表处所和 时间“从……”“在……”等)。
②李牧连却之
③则修文德以来之 归之
④卒廷见相如,毕礼而
2、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③序八州而朝同列。
(三)动词的为动用法
A、文言文中,有些动词不是直接支配宾语而是 表示为宾语或对宾语施行某一动作,即“主语为 宾语怎样”,这就是“动词的为动用法”。
B、翻译方法:“为……怎么样”。 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2、祭祀必祝之 3、既泣之三日 规律总结: 动+名(代)
B、翻译方法: “把……当作……”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2、吾从而师之。
3、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五)名词的为动用法
A、有些名词带宾语后,表示“主语为宾语做什 么”,这就叫做“名词的为动用法”。
B、翻译方法:“为(替、给)……怎么样(名 词换为动词)”。
B、翻译方法: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词(名词),而以 这个形容词作定语,“形容词+人或物”。
1、将军被坚执锐,伐无道。 。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4、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 子。
5、小学而大遗
6、不能容于远近
7、是故圣益圣,愚亦愚 8、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9、亦以明死生之大
B、翻译方法:“使……怎么样(名词换成动词 )”“让……怎么样”
1、齐威王欲将孙膑。(《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 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3、阙秦以利晋
4、越国以鄙远
(四)名词的意动用法
A、有些名词带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 是什么”[主语把宾语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 物(或认为宾语具有名词的性质)],这就叫做“ 名词的意动用法”。
1、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2、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3、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二、动词活用
(一)动词活用为名词
A、动词作主语或宾语时,动词活用为名词,表 示与这一动作有关的人或事,有时又受“其”“ 之”等词语修饰限制。
B、翻译方法:“动词(作定语)+人或物” 1、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2、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3、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一、名词活用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翻译方法:一般情况下名词原意加动作。 1、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并说明其用法。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左右欲刃相如。 规律一: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能愿动词 +名词 ( ★“ 能、欲、愿、足、可”) 2、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并说明其用法。 (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2)今王鼓乐于此。 规律二: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 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名词 + 介词结 构 名词+ 代词 3、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并说明其用法。 (1)吾师道也…… (2)藉吏民,封府库。 规律三:名词与名词连用,前面没有动词,其中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 词。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
1、表方位、处所、时间的名词常常活用为状语。
(1)朝济而夕设版焉。
(2)既东封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
2、表动作行为的根据、方法或工具
(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事不目见耳闻 (2)间至军中。
(3)辇来于秦
(4)失期,法皆斩
3、表示对人的态度 (1)吾得兄事之 (2)人皆得以隶使之 4、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频率、趋向。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2)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3)复前行,欲穷其林。 5、表示比喻,这往往是形容某些动作行为的情 态、方式。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分类:
名词:(1)名词活用为动词(2)名词活用为状 语 (3)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
动词:(1)动词活用为名词(2)动词的使动用 法/为动用法
形容词:(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2)形容词活 用为动词(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数词:(1)数词活用为动词(2)数词活用为形 容词 (3) 数词活用为名词
4、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并说明其用法。 (1)范增数目项王。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江水又东 规律四: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副词+名词( ★“不、弗、数、皆、已、未”)
5、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并说明其用法。 (1)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规律五:所字结构,所字后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所+ 名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