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课程-昆经济学原理(上)微观部分-练习题答案(修改版)

合集下载

北大课程-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微观部分-练习题答案(修改版)

北大课程-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微观部分-练习题答案(修改版)

练习题1、任何一个所得税表都体现了两种税率——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

(题中的表见课本12章)a、平均税率定义为支付的总税收除以收入。

对表12—7中的比例税制来说,赚5万美元、10万美元和20万美元的人,其平均税率分别是多少?在累退税制和累进税制中相对应的平均税率是多少?答:从表12—7中很容易看出,赚5万美元、10万美元和20万美元的人,其平均税率都是25%。

在累退税制中,赚5万美元、10万美元和20万美元的人,其平均税率分别是30%,25%,20%。

在累进税制中,赚5万美元、10万美元和20万美元的人,其平均税率分别是20%,25%,30%。

b、边际税率定义为额外收入支付的税收除以增加的额外收入。

计算比例税制下,收入从5万美元增加到10万美元的边际税率。

计算收入从10万美元增加到20万美元的边际税率。

计算累退税制和累进税制下相对应的边际税率答:(1)比例税制。

当收入从5万美元增加到10万美元时,税收量增加了1.25万,因此边际税率为1.25/5=0.25,即25%。

当收入从10万美元增加到20万美元时,税收量增加了2.5万,因此边际税率为2.5/10=0.25,即25%。

(2)累退税制。

当收入从5万美元增加到10万美元时,税收量增加了1万,因此边际税率为1/5=0.2,即20%。

当收入从10万美元增加到20万美元时,税收量增加了1.5万,因此边际税率为1.5/10=0.15,即15%。

(3)累进税制。

当收入从5万美元增加到10万美元时,税收量增加了1.5万,因此边际税率为1.5/5=0.3,即30%。

当收入从10万美元增加到20万美元时,税收量增加了3.5万,因此边际税率为3.5/10=0.35,即35%。

c、描述这三种税制中每一种的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某人在决定是否接受工资比目前工作略高一点的工作时,哪一种税率更适用?在判断税制的纵向平等时,哪一种税率更适用?答:在比例税制下,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相等,且都不随收入变动而变动。

北大课程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微观部分第一次作业答案修订稿

北大课程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微观部分第一次作业答案修订稿

北大课程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微观部分第一次作业答案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第一次作业答案一、你在篮球比赛的赌注中赢了100美元。

你可以选择现在花掉它或者在利率为5%的银行账户中存一年。

现在花掉100美元的机会成本是什么呢?解: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

同样,一种选择的机会成本是执行这种选择所必须放弃的其它选择。

更确切地说,一种选择的机会成本是除这种选择之外,其它所有选择中的最大收益。

古人常说“有一得必有一失”,实质上就包含了机会成本的含义。

就本题而言,100美元存在银行里,一年后的收益是5美元,因此,现在花掉100美元的机会成本是5美元。

如果你还可以用100购买彩票,且期望获利是110美元,那么本题的答案就会变为:消费(方式1)的机会成本是10美元,(方式2和3中的最大收益);储蓄(方式2)的机会成本是10美元,(方式1和3中的最大收益);购买彩票(方式3)的机会成本是5美元,(方式1和2中的最大收益)。

显然理性的消费者是不会马上消费或储蓄,他最好的选择是购买彩票。

(注:本题只是考虑机会成本,忽略了其它一些因素,如果考虑彩票收益的不确定性等因素,答案会不一样)二、一个经济由Larry、Moe、Curly这三个工人组成。

每个工人每天工作10小时,并可以提供两种服务:割草和洗汽车。

在一个小时内,Larry可以割一块草地或洗一辆汽车,Moe可以割一块草地或洗两辆汽车,而Curly可以割两块草地或洗一辆汽车。

a、计算在以下情况(即我所标的A、B、C和D)时,各能提供多少每种服务:·三个工人把他们所有的时间都用于割草。

(A)·三个工人把他们所有的时间都用于洗汽车。

(B)·三个工人都分别把一半时间用于两种活动。

(C)·Larry分别把一半时间用于两种活动,而Moe只洗汽车,Curly只割草。

(D)b、画出这个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Aofafcs北大课程-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微观部分--期中试题参考答案

Aofafcs北大课程-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微观部分--期中试题参考答案

Aofafcs北大课程-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微观部分--期中试题参考答案七夕,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

吾生虽晚,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

情也成空,且作“挥手袖底风”罢。

是夜,窗外风雨如晦,吾独坐陋室,听一曲《尘缘》,合成诗韵一首,觉放诸古今,亦独有风韵也。

乃书于纸上。

毕而卧。

凄然入梦。

乙酉年七月初七。

-----啸之记。

经济学原理期中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资源是稀缺的”是指()A、资源是不可再生的B、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C、资源终将被消耗殆尽D、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2、小强星期六下午决定学习三个小时,而不是去打网球。

请问他学习的机会成本是()A、学习三个小时后,学习成绩的提高B、学习成绩的提高减去打网球带来的快乐C、从打网球中得到的快乐和锻炼D、没有机会成本3、以下哪一项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内容:()A、政府管制对民航机票价格的影响B、农民决定今年种植多少粮食的决策C、加入WTO对中国汽车企业的影响D、中国的高储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4、以下哪一种表述是实证而非规范的表述:()A、我国政府应该调高人民币汇率B、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理应得到保障C、印度去年的GDP增长率为9%D、我们必须要遏制经济过热的势头5、以下哪个概念不能用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现出来?()A、效率B、公平C、权衡取舍D、机会成本6、假定在某个市场中,消费者用于购买正常品的收入减少,而生产该物品的投入品的价格下降。

那么,我们可以预期:()A、均衡价格将上升,但对该市场均衡数量的影响则是不确定的。

B、均衡价格将下降,但对该市场均衡数量的影响则是不确定的。

C、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都上升。

D、均衡数量将上升,但对该市场均衡价格的影响则是不确定的。

7、当禽流感到来时,鸡蛋的销量下降了,但价格却没有太大的变化。

对此解释最为合理的是:()A、鸡蛋的供给曲线呈完全水平状态,而需求曲线左移B、鸡蛋的需求曲线呈完全水平状态,而供给曲线左移C、鸡蛋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都发生了左移D、这种现象违背了供求理论,属于异常现象8、某月内,某种商品的替代品的价格上升,其互补品的价格也上升,分别引起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动50单位和80单位,则在它们共同作用下该月这种商品的需求数量()A、减少30单位B、增加30单位C、减少130单位D、增加130单位9、某商品的价格上升了2%,其需求量下降了12%,以下哪个陈述最适用该商品?A、该商品几乎没有相近的替代品。

《经济学原理》部分练习试题参考题答案1(可编辑修改word版)

《经济学原理》部分练习试题参考题答案1(可编辑修改word版)

《经济学原理》部分练习题参考答案(微观部分)一、名词解释: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而言,人的需求具有无限增长和扩大的趋势,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就需要更多的物品和劳务,从而需要更多的资源,而在一定时间与空间范围内资源总是有限的,相对不足的资源与人类绝对增长的需求相比造成了资源的稀缺性。

2、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

3、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4、需求:指市场上的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每一可能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

5、供给:是指市场上的卖方在一定时期内,在每一可能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出售某种商品的数量。

6、需求函数:是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7、供给函数:把影响供给量的所有因素作为自变量,把供给量作为因变量,则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供给量和这些影响供给量的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这种函数被称为供给函数。

8、需求定理: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某一商品的价格下降,需求量就增加,而商品的价格上升,该商品的需求量就减少,商品的需求量和其价格之间的这种关系称为需求定理。

9、供给定理:某一商品的价格越低,商品的供给量越小,商品的价格越高,该商品的供给量越大,这就是供给定理。

10、供求定理: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11、均衡价格:就是当商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恰好相等时的价格。

此时,价格既不上升也不下降,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12、最高限价:也被称为限制价格,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高价格;最高限价总是低于市场均衡价格。

13、最低限价:也称为支持价格,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低价格。

最低限价总是高于市场均衡价格。

北大课程-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微观部分--期中试题参考答案

北大课程-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微观部分--期中试题参考答案

经济学原理期中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资源是稀缺的”是指()A、资源是不可再生的B、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C、资源终将被消耗殆尽D、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2、小强星期六下午决定学习三个小时,而不是去打网球。

请问他学习的机会成本是()A、学习三个小时后,学习成绩的提高B、学习成绩的提高减去打网球带来的快乐C、从打网球中得到的快乐和锻炼D、没有机会成本3、以下哪一项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内容:()A、政府管制对民航机票价格的影响B、农民决定今年种植多少粮食的决策C、加入WTO对中国汽车企业的影响D、中国的高储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4、以下哪一种表述是实证而非规范的表述:()A、我国政府应该调高人民币汇率B、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理应得到保障C、印度去年的GDP增长率为9%D、我们必须要遏制经济过热的势头5、以下哪个概念不能用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现出来?()A、效率B、公平C、权衡取舍D、机会成本6、假定在某个市场中,消费者用于购买正常品的收入减少,而生产该物品的投入品的价格下降。

那么,我们可以预期:()A、均衡价格将上升,但对该市场均衡数量的影响则是不确定的。

B、均衡价格将下降,但对该市场均衡数量的影响则是不确定的。

C、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都上升。

D、均衡数量将上升,但对该市场均衡价格的影响则是不确定的。

7、当禽流感到来时,鸡蛋的销量下降了,但价格却没有太大的变化。

对此解释最为合理的是:()A、鸡蛋的供给曲线呈完全水平状态,而需求曲线左移B、鸡蛋的需求曲线呈完全水平状态,而供给曲线左移C、鸡蛋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都发生了左移D、这种现象违背了供求理论,属于异常现象8、某月内,某种商品的替代品的价格上升,其互补品的价格也上升,分别引起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动50单位和80单位,则在它们共同作用下该月这种商品的需求数量()A、减少30单位B、增加30单位C、减少130单位D、增加130单位9、某商品的价格上升了2%,其需求量下降了12%,以下哪个陈述最适用该商品?A、该商品几乎没有相近的替代品。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课后习题详解第1篇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课后习题详解第1篇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课后习题详解(第1篇)第1篇导言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一、看法题1.稀缺性(scarcity)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件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应老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实用性与有限性。

人类花费各样物件的欲念是无穷的,知足这类欲念的物件,有的能够不付出任何代价而任意获得,称之为自由物件,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部分物件是不可以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含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类有限的、为获取它一定付出某种代价的物件,称为“经济物件”。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念与需求的无穷性之间的矛盾。

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怎样进行决断,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样商品,并把它们分派给不一样的社会成员进行花费。

”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经济学(economics)答:经济学是研究怎样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互相竞争的用途,以令人类的欲望获取最大限度知足的科学。

时下常常有诸国内报刊文件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词,大多也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自从凯恩斯的名著《就业、利息和钱币通论》于1936年发布以后,西方经济学界对经济学的研究便分为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作为花费者的单个家庭或个人,作为生产者的单个厂商或公司,以及单个产品或生产因素市场)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风光对既定的资源拘束时怎样进行选择的科学。

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公民经济为研究对象,主要着眼于对经济总量的研究。

3.效率(efficiency)答:效率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之比值,或许是效益与成本之比值,假如比值大,效率就高;反之,比值小,效率就低。

效率与产出或许利润的大小成正比,而与成本或投入成反比,也就是说,假如想提升效率,一定降低成本或投入,提升利润或产出。

(NEW)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NEW)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第2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第3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第2篇 市场如何运行第4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第5章 弹性及其应用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第3篇 市场和福利第7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第8章 应用:赋税的代价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第4篇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10章 外部性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第12章 税制的设计第5篇 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第13章 生产成本第14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第15章 垄 断第16章 垄断竞争第17章 寡 头第6篇 劳动市场经济学第18章 生产要素市场第19章 收入与歧视第20章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第7篇 深入研究的论题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第22章 微观经济学前沿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一、概念题1.稀缺性(scarcity)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

”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经济学(economics)答: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时下经常见诸国内报刊文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词,大多也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曼昆微观经济学1-9单元重点习题答案整理

曼昆微观经济学1-9单元重点习题答案整理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问题与应用2.你正想决定是否去度假。

度假的大部分成本(机票、旅馆、放弃的工资)都用美元来衡量,但度假的收益是心理的。

你将如何比较收益与成本呢??答:这种心理上的收益可以用是否达到既定目标来衡量。

对于这个行动前就会作出的既定目标,我们一定有一个为实现目标而愿意承担的成本范围。

在这个可以承受的成本范围内,度假如果满足了既定目标,如:放松身心、恢复体力等等,那么,就可以说这次度假的收益至少不小于它的成本。

3.你正计划用星期六去从事业余工作,但一个朋友请你去滑雪。

去滑雪的真实成本是什么?现在假设你已计划这天在图书馆学习,这种情况下去滑雪的成本是什么?请解释之。

答:去滑雪的真实成本是周六打工所能赚到的工资,我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去工作。

如果我本计划这天在图书馆学习,那么去滑雪的成本是在这段时间里我可以获得的知识。

4.你在篮球比赛的赌注中赢了100美元。

你可以选择现在花掉它或在利率为5%的银行中存一年。

现在花掉100美元的机会成本是什么呢?答:现在花掉100 美元的机会成本是在一年后得到105 美元的银行支付(利息+本金)。

6.你的室友做饭比你好,但你打扫房间比你的室友快。

如果你的室友承担全部做饭工作,你承担全部打扫工作,那么你所要花费的时间比你们平均分摊两种家务时花费的时间多了还是少了?试举一个类似的例子,说明专业化和贸易如何使两个国家的状况变得更好。

答:我们俩各自承担自己擅长的工作比我们平均分摊两种家务时,我要花费的时间少了,因为娴熟的技巧使工作效率提高。

举例:假设A 国比B 国擅长生产丝绸,而B 国生产皮毛制品的效率比A 国高,如果A 国专门生产丝绸,B国专门生产皮毛制品,由于它们各自在相关生产上的优势,会使两种商品的生产率提高,有更多的丝绸和皮毛制品在市场上供应。

这样,A、B 两国间的专业分工和相互贸易使两国消费者有更多的丝绸和皮毛制品可供消费,两国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

7.解释下列每一项政府活动的动机是关注平等还是关注效率。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精编版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精编版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1篇导言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稀缺性(scarcity)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

”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经济学(economics)答: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时下经常见诸国内报刊文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词,大多也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自从凯恩斯的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于1936年发表之后,西方经济学界对经济学的研究便分为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或个人,作为生产者的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或生产要素市场)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的资源约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答案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答案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答案1. 市场经济体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市场经济体系的基本特征包括:- 私有产权:个人或企业拥有并控制资源和生产要素。

- 自由交易:由供求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进行交换。

- 自由进入与退出:个人或企业可以自由地进入或退出市场。

- 价格机制:通过供求关系形成合理的市场价格来指导资源配置和决策。

- 竞争机制:个人或企业在竞争中追求自身利益,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 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和决策。

2. 边际效用是什么?边际效用递减法则是什么?边际效用是指每增加一单位消费或产出所带来的额外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递减法则是指当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或产出量逐渐增加时,其边际效用逐渐减少。

换句话说,随着消费或产出的增加,每单位增加的效用越来越少。

3. 需求曲线的斜率代表什么?需求曲线的斜率代表商品价格相对于商品数量的变化速率。

通常来说,需求曲线的斜率为负数,表示价格上升时,需求量下降的幅度。

斜率的绝对值越大,表示需求的价格弹性越高,即消费者对价格变化更为敏感。

4. 供给曲线的斜率代表什么?供给曲线的斜率代表商品价格相对于供给数量的变化速率。

通常来说,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数,表示价格上升时,供给量增加的幅度。

斜率的绝对值越大,表示供给的价格弹性越高,即生产者对价格变化更为敏感。

5. 市场均衡是如何形成的?市场均衡是指市场上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时的状态。

在市场均衡状态下,商品的需求与供给量相等,不存在过剩或短缺。

市场均衡的形成是通过价格的调节和供需双方的互动实现的。

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供给量会超过需求量,导致过剩;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需求量会超过供给量,导致短缺。

通过价格的自由调整,市场上需求和供给逐渐趋于平衡,最终形成市场均衡。

北京大学微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北京大学微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北京大学微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2008年春微观经济学习题注意:作业严禁抄袭!作业分数取决于写作业的认真程度,与是否正确无关,如有发现作业雷同者,作业成绩全部为0分。

1、(第一章)假定某消费者关于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Q 与收入M 之间的函数关系为M=100Q 2。

求:当收入M=2500时的需求的收入点弹性。

2、(第一章)假定需求函数为N MP Q -=,其中M 表示收入,P 表示商品价格,N(N>0)为常数。

求: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和需求的收入点弹性。

3、(第一章)利用图阐述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大小与厂商的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并举例加以说明。

4、(第二章)假定某商品市场上只有A 、B 两个消费者,他们的需求函数各自为P Q d A 420-=和P Q d B 530-=。

计算市场需求函数。

5、(第二章)、假设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x x U 5.025.01=,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 1,P 2,消费者的收入为M 。

分别求该消费者关于商品1和商品2的需求函数。

6、(第二章)用图说明序数效用论者对消费者均衡条件的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对需求曲线的推导。

7、(第三章)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K L Q 3132=,劳动的价格2=ω,资本的价格r =1。

求:1) 当成本C =3000时,企业实现最大产量时的L ,K ,Q 值。

2) 当产量Q =800时,企业实现最小成本时的L ,K ,C 值。

8、(第四章)已知某企业的短期总成本函数是5108.004.0)(23++-=Q Q Q Q STC ,求最小的平均可变成本值。

9、(第五章)已知某完全竞争行业中的单个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101521.023++-=Q Q Q STC 。

试求:(1)当市场上产品的价格为P =55时,厂商的短期产量和利润;(2)当市场价格下降到多少时,厂商必需停产;(3)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

10、(第五章)已知某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函数为D =6400-400P ,短期市场供给函数为SS’=3000+1500P ;单个企业在LAC 曲线最低点的价格为6,产量为50;单个企业的成本规模不变。

《经济学原理》练习题、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经济学原理》练习题、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经济学原理》练习题、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经济学原理》总目录第一篇导论第一章导论第二篇微观经济理论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第四章生产者行为理论第五章产品市场理论第六章生产要素理论第七章微观经济政策第三篇宏观经济理论第八章国民收入的核算与决定理论第九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第十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策第十二章开放经济第一章导论一、单项选择1、作为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A.互相对立的B.没有任何联系的C.相互补充的D.部分联系的2、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所谓的“看不见的手”是指()A.技术B.信息C.价格D.行政命令3、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A.生产什么B.如何生产C.为谁生产D.以上都是4、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A.世界上的资源最终会由于人们生产更多的物品而消耗光B.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资源的绝对数量很少D.由于存在资源浪费而产生的稀缺5、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A.资源配置B.资源利用C.市场出清D.完全理性6、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失业理论B.通货膨胀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经济增长理论7、关于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说法正确的是()A.两者并不是绝对相互排斥的,而应当是相互补充的。

B.规范经济学是以实证经济学为基础,而实证经济学则是以规范经济学作为指导的。

C.一般来说,越是具体的问题,实证的成分越多,而越是高层次的、决策性的问题,就越具有规范性。

D.以上说法都对二、多项选择1、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A.体格决定理论B.消费者行为理论C.生产者行为理论D.市场理论和分配理论等2、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有()A.宏观经济政策B.经济周期与增长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3、下列关于资源稀缺性的正确的说法有()A.资源稀缺性是相对于欲望的无限性而言的B.地球上的资源本来就少C.资源稀缺性存在于世界各地D.资源稀缺性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三、判断题1、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资源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不会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

北大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北大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北大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长期均衡时,价格等于:A. 边际成本B. 平均成本C. 总成本D. 固定成本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消费者剩余的来源?A. 产品价格低于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B. 产品价格高于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C. 产品多样性D. 信息不对称答案:B3. 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指的是:A.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对额外单位商品的满意度增加B.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对额外单位商品的满意度减少C. 消费者对所有商品的满意度都是相同的D. 消费者对额外单位商品的满意度保持不变答案:B4. 以下哪项是外部性的例子?A. 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支付的价格B. 工厂排放的废气对周围居民的影响C. 工人的工资D. 政府对企业的税收答案:B5. 以下哪项是公共品的特征?A. 竞争性B. 排他性C. 非竞争性D. 可分割性答案:C6. 机会成本是指:A. 做出选择时放弃的最低价值选项B. 做出选择时支付的货币成本C. 做出选择时支付的时间成本D. 做出选择时支付的机会成本答案:A7. 以下哪项不是市场失灵的原因?A. 外部性B. 公共品C. 完全竞争D. 信息不对称答案:C8. 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表示:A. 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B. 价格上升,需求量增加C. 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D. 价格与需求量无关答案:A9. 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关系是:A. 边际成本总是高于平均成本B. 边际成本总是低于平均成本C. 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关系取决于生产阶段D. 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无关答案:C10. 以下哪项不是生产要素?A. 土地B. 劳动C. 资本D. 产品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解释什么是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案:边际成本是指生产额外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

平均成本是指生产所有单位产品的总成本除以产品数量。

在生产初期,由于固定成本分摊到较少的产品上,平均成本较高。

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习题与参考答案

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习题与参考答案

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习题与参考答案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会觉得经济学离我们很远。

可事实上,通过认真观察就会发现,经济学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在生活、工作中,激励无处不在。

从经济学角度出发,激励指的是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人们会对激励做出相应的反应。

这里的激励既可以是正向的奖励,也可以是负向的惩罚。

不同的激励机制会产生不同的激励效果。

如果某种行为能够给你带来奖励,那么人们就会做得更多、更拼尽全力;如果惩罚某种行为,人们就会在最大程度上去避免这种行为。

一般而言,当商品价格下降时,都会引起人们需求量的增加。

以每年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为例,“双十一”最普遍的营销手段是低价、折扣,这些活动会让消费者觉得购买更加划算,他们会因为大幅的降价而囤积许多的生活用品,导致需求量迅速增加。

服装店“以旧换新”的手段同样是运用了激励理论。

“以旧换新”是在消费者购买新的商品时,如果能把同类型的旧商品交给店铺,就能享受一定的折扣,其实旧商品对商家来说没有多大的经济价值,只是发挥着抵值券的作用,从而激励消费者发生购买行为。

那什么是惩罚的激励呢?关税就是惩罚的激励,所谓关税指的是引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其引进出口商所征收的税收。

随着国与国之间的发展,贸易战是不可避免的,而贸易战采取的主要手段就是关税,通过提高关税极大地可以减少某国的出口额,影响这个国家的国内生产和就业。

最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是2009年的“轮胎事件”。

2009年4月20日,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以中国对美轮胎出口扰乱美国市场为由,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对中国产乘用车轮胎发起特保调查。

6月29日,美国贸易委员会建议在现行进口关税(3.4%—4.0%)的基础上,对中国输美乘用车与轻型卡车轮胎连续3年分别加征55%、45%和35%的特别从价关税。

另外一个与大家息息相关的例子是交通违规的罚款,通过这种负向激励可以提高车主开车的谨慎程度,更加遵守行驶的规章制度。

04531《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各章节答案

04531《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各章节答案

《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各章节答案第一章导言基本概念1.稀缺性2.经济学3.实证分析4.规范分析5.机会成本6.生产可能性边界答案1.稀缺性:稀缺性是指社会提供的东西少于人们想拥有的。

2.经济学:经济学是关于人们和社会怎样处理稀缺性的研究。

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分支。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这些个体经济单位包括了任何参与经济运行的个人和实体。

宏观经济学着眼于经济总量和经济的总体运行的研究。

3.实证分析:实证分析是根据一定的假设,分析世界是什么,涉及解释和预测。

4.规范分析:规范分析是企图描述经济体系应该如何运行。

5.机会成本:某物品的机会成本就是为了获得它而放弃的另外选择的最高价值或收入。

6.生产可能性边界:对于给定的固定数量的土地、劳动和其他投入品,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国家能够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最大数量称为它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选择题1.经济学可定义为(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B.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C.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问题D.学习变得更无私以解决稀缺性问题2.“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A.资源是不可再生的B.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C.资源终将被耗费殆尽D.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3.失业问题反映在生产可能性边界图上,表现为( )A.生产可能性边界内的一点B.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一点C.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外的一点D.不在该平面直角坐标系上4.一个经济体系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是(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B.如何生产C.为谁生产D.以上都包括5.下面哪一句是实证的表述( )A.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有利B.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不利C.只有控制货币量才能抑制通货膨胀D.治理通货膨胀比减少失业更重要6.下面哪一句是规范的表述( )A.由于收入水平低,绝大多数中国人还买不起小轿车B.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拥有小轿车的人会越来越多C.鼓励私人购买小轿车有利于促进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D.提倡轿车文明是盲目向西方学习,不适于我国国情7.“富人的所得税税率比穷人高”是( )A.规范的表述B.实证的表述C.否定的表述D.理论的表述8.小王的时间既可以听一次经济学讲座也可以打一场网球。

微观经济学习题答案曼昆

微观经济学习题答案曼昆

微观经济学习题答案曼昆微观经济学习题答案曼昆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家庭、企业)的经济行为和市场的运行机制。

在学习微观经济学的过程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复杂的问题和难题。

而曼昆(N. Gregory Mankiw)的《宏观经济学原理》和《微观经济学原理》是许多经济学学生的必读教材。

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微观经济学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益?为什么边际原理在经济学中如此重要?在经济学中,边际成本指的是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产量或消费量所增加或减少的总成本。

边际效益则是指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产量或消费量所带来的总效益。

边际原理认为,个体应该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效益的情况下做出决策。

边际原理在经济学中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个体在面对有限资源时做出的最优决策。

通过比较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益,我们可以确定是否继续增加产量或消费量,以及何时停止增加。

这种理性决策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个体的需求,同时也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

2. 什么是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它们是如何影响市场价格和数量的?需求曲线是描述消费者在不同价格下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关系的一条曲线。

需求曲线通常呈现出向下倾斜的形状,即价格越高,需求量越低;价格越低,需求量越高。

供给曲线则是描述生产者在不同价格下提供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关系的一条曲线。

供给曲线通常呈现出向上倾斜的形状,即价格越高,供给量越高;价格越低,供给量越低。

市场价格和数量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确定。

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供给量超过需求量,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价格会下降。

相反,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需求量超过供给量,市场出现需求过于供给的情况,价格会上升。

只有在市场价格等于均衡价格时,供给量和需求量达到平衡。

3. 什么是弹性需求和供给?它们对价格变化的反应有何不同?弹性需求是指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昆经济学原理课后答案

昆经济学原理课后答案

昆经济学原理课后答案第一题:需求和供给1.定义需求和供给的概念。

需求指的是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意愿和能力,它受到价格、收入、个人喜好、替代品价格等因素的影响。

供给指的是生产者愿意出售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意愿和能力,它同样受到价格、生产成本、技术、预期收益等因素的影响。

2.解释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关系。

需求和供给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当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上升时,需求通常会下降,因为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减少;而供给则通常会增加,因为生产者希望以较高的价格出售更多的商品。

当价格下降时,需求通常会增加,而供给通常会减少。

在市场均衡状态下,需求和供给达到平衡,即供给的数量等于需求的数量。

这个平衡价格被称为市场均衡价格,对应的数量被称为市场均衡数量。

3.列举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因素。

影响需求的因素包括价格、收入、个人喜好、替代品价格、预期未来价格等。

影响供给的因素包括价格、生产成本、技术、预期收益等。

4.画出需求和供给曲线,并解释曲线的图示。

需求和供给曲线需求和供给曲线上图展示了需求和供给曲线的典型图示。

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表示价格上升时需求减少,价格下降时需求增加。

供给曲线向上倾斜,表示价格上升时供给增加,价格下降时供给减少。

需求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即为市场均衡点,对应的价格和数量被称为市场均衡价格和市场均衡数量。

在均衡价格下,供给等于需求,市场处于稳定状态。

第二题:弹性1.定义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

价格弹性指示了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它可以通过需求或供给的数量变化与价格变化的比率来衡量。

收入弹性指示了需求对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

它可以通过需求的数量变化与收入变化的比率来衡量。

2.解释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的数值表示。

–当价格弹性大于1时,需求或供给对价格的变化非常敏感,被称为弹性的。

这意味着需求或供给的数量会随着价格的变动而较大地变动。

–当价格弹性等于1时,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不敏感,被称为单位弹性。

–当价格弹性小于1时,需求或供给对价格的变化不敏感,被称为缺乏弹性的。

微观 曼昆经济学原理-课后答案

微观  曼昆经济学原理-课后答案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复习题4.为什么决策者应该考虑激励?答:因为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如果政策改变了激励,它将使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当决策者未能考虑到行为如何由于政策的原因而变化时,他们的政策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6.市场中的那只“看不见的手”在做什么呢?答:市场中那只“看不见的手”就是商品价格,价格反映商品自身的价值和社会成本,市场中的企业和家庭在作出买卖决策时都要关注价格。

因此,他们也会不自觉地考虑自己行为的(社会)收益和成本。

从而,这只“看不见的手”指引着千百万个体决策者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社会福利趋向最大化。

7.解释市场失灵的两个主要原因,并各举出一个例子。

答: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是外部性和市场势力。

外部性是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当一个人不完全承担(或享受)他的行为所造成的成本(或收益)时,就会产生外部性。

举例:如果一个人不承担他在公共场所吸烟的全部成本,他就会毫无顾忌地吸烟。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的规章制度来增加经济福利。

市场势力是指一个人(或一小群人)不适当地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

例如:某种商品的垄断生产者由于几乎不受市场竞争的影响,可以向消费者收取过高的垄断价格。

在这种情况下,规定垄断者收取的价格有可能提高经济效率。

9.什么是通货膨胀,什么引起了通货膨胀?答:通货膨胀是流通中货币量的增加而造成的货币贬值,由此产生经济生活中价格总水平上升。

货币量增长引起了通货膨胀。

10.短期中通货膨胀与失业如何相关?答:短期中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着权衡取舍,这是由于某些价格调整缓慢造成的。

政府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会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人们可用于支出的货币数量减少了,但是商品价格在短期内是粘性的,仍居高不下,于是社会消费的商品和劳务量减少,消费量减少又引起企业解雇工人。

在短期内,对通货膨胀的抑制增加了失业量。

问题与应用7.社会保障制度为65岁以上的人提供收入。

如果一个社会保障的领取者决定去工作并赚一些钱,他(或她)所领到的社会保障津贴通常会减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题1、任何一个所得税表都体现了两种税率——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

(题中的表见课本12章)a、平均税率定义为支付的总税收除以收入。

对表12—7中的比例税制来说,赚5万美元、10万美元和20万美元的人,其平均税率分别是多少?在累退税制和累进税制中相对应的平均税率是多少?答:从表12—7中很容易看出,赚5万美元、10万美元和20万美元的人,其平均税率都是25%。

在累退税制中,赚5万美元、10万美元和20万美元的人,其平均税率分别是30%,25%,20%。

在累进税制中,赚5万美元、10万美元和20万美元的人,其平均税率分别是20%,25%,30%。

b、边际税率定义为额外收入支付的税收除以增加的额外收入。

计算比例税制下,收入从5万美元增加到10万美元的边际税率。

计算收入从10万美元增加到20万美元的边际税率。

计算累退税制和累进税制下相对应的边际税率答:(1)比例税制。

当收入从5万美元增加到10万美元时,税收量增加了1.25万,因此边际税率为1.25/5=0.25,即25%。

当收入从10万美元增加到20万美元时,税收量增加了2.5万,因此边际税率为2.5/10=0.25,即25%。

(2)累退税制。

当收入从5万美元增加到10万美元时,税收量增加了1万,因此边际税率为1/5=0.2,即20%。

当收入从10万美元增加到20万美元时,税收量增加了1.5万,因此边际税率为1.5/10=0.15,即15%。

(3)累进税制。

当收入从5万美元增加到10万美元时,税收量增加了1.5万,因此边际税率为1.5/5=0.3,即30%。

当收入从10万美元增加到20万美元时,税收量增加了3.5万,因此边际税率为3.5/10=0.35,即35%。

c、描述这三种税制中每一种的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某人在决定是否接受工资比目前工作略高一点的工作时,哪一种税率更适用?在判断税制的纵向平等时,哪一种税率更适用?答:在比例税制下,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相等,且都不随收入变动而变动。

在累退税制下,平均税率高于边际税率,且都随收入增加而下降。

在累进税制下,平均税率低于边际税率,且都随收入增加而上升。

一般来说,某人在决定是否接受工资比目前工作略高一点的工作时,边际税率更适用,因为边际税率能告诉这个人增加的收入需要交多少税收。

在判断税制的纵向平等时,平均税率更适用,因为平均税率很容易看出收入高的人是否多交了税。

2、给规模经济下定义并解释为什么会产生规模经济。

给规模不经济下定义并解释为什么会产生规模不经济。

答:规模经济是指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减少的特征。

规模经济的产生是因为较高的产量水平允许在工人中实现专业化,而专业化可以使工人更精通自己的业务。

规模不经济是指长期平均总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增加的特征。

规模不经济的产生是由于任何一个大型组织中固有的协调问题。

企业生产的产量越多,管理团队变得越庞大,管理者压低成本的效率就越低。

3、化肥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市场上的企业在生产产品,但它们现在有经济亏损。

a、与生产化肥的平均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和边际成本相比,化肥的价格如何?答:化肥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上的企业根据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价格)来确定产量。

现在它们有经济亏损,说明价格低于平均总成本,但它们并没有退出市场,说明价格大于平均可变成本。

P PP0 q1 q2 产量0 Q2Q1 数量图14—11 典型企业的成本曲线图14—12 整个市场的供求图b、并排画出两个图形,说明一个典型企业和市场上现在的状况。

答:图14—11和14—12分别为典型企业的成本图和市场的供求图。

由图14—12可知,市场处于均衡状态。

就典型企业而言,此时存在亏损。

c、假设需求或企业的成本曲线都没有变动,解释长期中化肥的价格,每个企业的边际成本、平均总成本、供给量以及市场总供给量会如何变动。

答:由于企业存在亏损,所以部分企业会离开该行业,这导致行业的总供给减少,于是供给曲线向左上方平移,如图14—12所示。

市场价格一直上升到P2为止,此时边际收益(价格P2)与边际成本相交于ATC的最低点。

因此,在长期中,化肥的价格上升,每个企业的边际成本及平均总成本不变,典型企业的供给量增加,市场总供给量减少。

4、Larry、Curly和Moe经营镇里唯一的一个沙龙。

Larry想在不赔钱的情况下尽量多卖饮料,Curly想让沙龙带来尽可能多的收益,Moe想使利润尽量多。

用一个该沙龙的需求曲线和成本曲线图形说明每个合伙人各自赞成的价格和数量的组合。

解释原因。

答:ATCP0 Q M Q C Q L数量图15—11 沙龙的成本和需求曲线由图15—11所示,Larry想在不赔钱的情况下尽量多卖饮料,则他会根据平均总成本定价,此时的价格为P L,产量为Q L ;Curly想让沙龙带来尽可能多的收益,则他会根据MR=0来确定产量及价格,因为当MR=0时,收益达到最大,此时的价格为P C,产量为Q C;Moe 想使利润尽量多,则他会根据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来确定产量及价格,此时的价格为P M,产量为Q M。

5、一家出版公司面临一位著名作家的下一部小说的以下需求表:价格(美元)需求量(本)100 090 100 00080 200 00070 300 00060 400 00050 500 00040 600 00030 700 00020 800 00010 900 0000 1000 000向作者支付的稿酬是200万美元,印刷一本书的边际成本是不变的10美元。

a、计算总收益、总成本和每种数量时的利润。

出版社选择的利润最大化产量是多少?它收取的价格是多少?答:表15—1列出了每种数量的总收益、总成本、利润、边际收益及边际成本。

从该表可以看出,出版社选择的利润最大化产量是500 000本,它收取的价格是50元每本。

表15—1价格需求量总收益总成本利润边际收益边际成本(美元)(万本)(万美元)(万美元)(万美元)(美元)(美元)100 0 0 200 –200 ––90 10 900 300 600 90 1080 20 1600 400 1200 70 1070 30 2100 500 1600 50 1060 40 2400 600 1800 30 1050 50 2500 700 1800 10 1040 60 2400 800 1600 –10 1030 70 2100 900 1200 –30 1020 80 1600 1000 600 –50 1010 90 900 1100 –200 –70 100 100 0 1200 –1200 –90 10b、计算边际收益。

(回想一下,MR=ΔTR/ΔQ。

)然后比较边际收益与价格?解释原因。

答:在表15—1中列出了每种数量的边际收益,它们小于所对应的价格。

该出版社是一个垄断者,它面临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

当增加销售量时,它不仅将降低对所销售的每一本书收取的价格,而且,这种价格下降减少了它已经卖出的各单位的收益。

因此,垄断者的边际收益小于其价格。

c、画出边际收益曲线、边际成本曲线和需求曲线。

在哪个数量时边际收益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相交?这一交点表示什么?答:图15—3画出了出版社的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及需求曲线。

在500 000本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交,这一点表示利润最大化。

0 500 000 1 000 000 数量(本)图15—3 出版社的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及需求曲线d、在你的图中,用阴影表示无谓损失。

用文字解释该阴影代表什么。

答:图中阴影部分是垄断造成的无谓损失。

垄断者根据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确定产量和价格,从图中可以看出,垄断者收取的价格高于边际成本。

此时,一些潜在的消费者对物品的评价高于其边际成本,但低于垄断者的价格,于是,这些消费者最终不购买物品。

因为这些消费者对物品的评价大于生产这些物品的成本,所以这个结果是无效率的。

因此,垄断定价使一些对双方有益的交易无法进行,从而产生了无谓损失。

e、如果向作者支付的稿酬是300万美元而不是200万美元,这将如何影响出版社关于收取的价格的决策?答:如果出版社向作者支付的稿酬是300万美元,虽然总成本增加了,但这并不影响出版社关于收取的价格的决策,因为此时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都没有发生变化。

唯一的变化就是,出版社的利润减少了。

f、假设出版社的目标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关注经济效率最大化。

那么它对这本书收取的价格是多少?在这种价格时能获得多少利润?答:如果出版社关注经济效率最大化,那么它会以边际成本定价,即对每本书收取10美元。

在这一价格下,出版社的需求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

根据表15—1,出版社亏损200万美元。

6、解释为什么垄断者的产量总是在需求曲线富有弹性的范围内。

(提示:如果需求缺乏弹性,而且企业提高价格,总收益和总成本会发生什么变动?)答:因为企业的总收益为TR=P⨯Q所以其边际收益MR=dPQ PdQ⨯+=(1)dP QPdQ P+⨯=1(1)Ped-(*)其中e d=dQ PdP Q-⨯(点弹性公式)根据(*)可知,当0<e d<1时,MR<0当ed>1时,MR>0当ed=1时,MR=0价格0 Q1 C 数量图15—13根据上图可知,当0<Q<Q1时,MR>0,也就是说,需求曲线BA部分的弹性大于1;当Q1<Q< C时,MR<0,也就是说,需求曲线AC部分的弹性小于1。

因为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的点是根据MR=MC来确定的,也就是说,MR与MC的交点E一定在BQ1上,此时MR是大于零的,所以对应的弹性是大于1,即垄断厂商选择的产量在需求曲线富有弹性的范围内。

7、假设你和你的同学被分配到一个项目组,你们将根据该项目得到一个共同的分数。

你们每个人都想得到一个好成绩,但你们还想尽量少干点活。

具体情况如下:你的决策工作偷懒工作你:15 你:30同学的决策同学:15 同学: 5偷懒你:5 你:10同学:30 同学:10·如果你们俩都努力工作,就都得A,这给你们俩每人40单位幸福。

·如果你们俩只有一个人努力工作,就都得B,这给你们俩每人30单位幸福。

·如果你们俩都不努力工作,就都得D,这给你们俩每人10单位幸福。

·努力工作的代价是25单位幸福。

a、在以上的决策方框中填写结局。

答:结果如上。

b、最可能的结局是什么?解释你的答案。

答:最可能的结局是(偷懒,偷懒)。

以你为例,如果同学选择工作,你最好选择偷懒;如果同学选择偷懒,你最好也选择偷懒,因此,不论同学做出什么决策,你的最优决策都是偷懒。

同样的分析,同学的最优决策也是偷懒。

c、如果你把这位同学作为你一年中一系列项目的合作者,而不只是一次合作者,你预期b 部分的结局会有什么改变?答:如果我把这位同学作为我一年中一系列项目的合作者,我将和这个同学商量一起努力工作,因为这样我们得到的幸福比都偷懒所得到的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