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机操作流程图
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处理流程图
![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处理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8603162ca1c7aa00b42acb65.png)
麻醉过程中的意外及并发症处理预案(十三项)(一)、局麻药毒性反应↓↙↘(二)、高平面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阻滞及全脊麻高平面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阻滞及全脊麻停止应用局麻药面罩吸氧快速补充血容量检测生命体征呼吸心跳停止必要时气管插管心肺复苏(三)、脊麻后头痛脊麻后头痛去枕平卧口服止痛药静脉补液静脉用苯甲酸钠咖啡因硬膜外腔注射生理盐水硬膜外腔填塞硬膜外腔注射自体血(十)、误吸综合征综合误吸综合征综合头偏向一侧, 充分吸引 气管插管呼吸支持检测生命体征纤支镜下吸引和冲洗大剂量抗生素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九)上呼吸道梗阻上呼吸道梗阻托起下颌,头偏向一侧插入喉罩置口咽或鼻咽通气道必要时气管插管呼吸心跳停止心肺复苏(十二)严重低氧血症严重低氧血症暴露胸部、手控呼吸、吸入100%氧检查麻醉机确认气管导管位置寻找漏气或通路梗阻抬高双下肢静脉肾上腺素静脉补液保持循环稳定纠正低血压严重左向右分流SVR降低(十三)拔管后喉痉挛拔管后喉痉挛轻提下颌面罩加压给氧停止一切刺激操作加深麻醉环甲膜穿刺高频通气必要时司可林80毫克静脉注射气管插管(四)、硬膜间隙血肿和截瘫(五)、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感染或脓肿椎管内感染、血肿、脓肿椎管感染 脓肿抗生素全身抗感染治疗硬膜间隙血肿、截瘫硬膜外腔穿刺抽血椎板切开血肿清除脓肿切开引流椎管探查 椎管切开冲洗(六)、气管插管操作损伤气管插管操作损伤口唇、粘膜损伤出血牙齿脱落声带损伤声门水肿立即取出,防止滑入气管或食道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压迫止血肾上腺素棉球压迫。
(八)、呼吸暂停呼吸暂停面罩人工呼吸置入鼻咽通气道插入喉罩插入气管导管人工呼吸(七)、神经、脊髓损伤1、神经、脊髓损伤退出穿刺针避免进一步损伤。
应用神经营养药糖皮质激素针灸、电疗锻炼,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十一)心跳停止。
胸外科麻醉标准操作流程
![胸外科麻醉标准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003827b52b160b4e777fcf65.png)
麻醉实施
3.麻醉诱导 (1)全麻诱导: 1)镇静药:咪达唑仑 0.05mg/kg。 2)麻醉性镇痛药:舒芬太尼 0.2~0.4μg/kg。 3)静脉麻醉剂:丙泊酚 1.5~2mg/kg。 4)肌松药:罗库溴铵 0.6~0.9mg/kg
麻醉实施
(2)全身麻醉联合连续硬膜外麻醉: ▪ 连续硬膜外麻醉穿刺点选择 T8~T9或T7~T8间隙。按椎管内麻醉常规
胸外科主要手术麻醉
2.肺叶及全肺切除麻醉 ▪ 肺叶或全肺切除术的对象主要为支气管扩张、肺囊肿和肺恶性肿
瘤,或是肺部严重感染者。麻醉前应了解患者的肺功能,麻醉时 要防止分泌物肺内扩散。 ▪ 术中输液输血的原则是适量,输血量不得超过出血量。手术结束 时,以 3~4kPa(30~40cm H20)压力将塌陷的肺组织吹张后方可关胸。
麻醉实施
(2)支气管封堵器: ▪ 支气管堵塞法是将支气管堵塞囊通过单腔气管导管送入支气管实
现肺隔离的一种技术。由于手术操作的影响,尤其是在右侧支气 管堵塞时易发生堵塞囊移位。
麻醉实施
(3)单腔气管导管: ▪ 将单腔气管导管通过一定手法送入支气管达到肺隔离的目的。右
侧支气管内插管较容易,左侧支气管插管在患者头右转 90°的情况 下较易成功。
湿肺、大咯血、支气管胸膜瘘、单侧支气管肺灌洗等;相对指征 是指为方便手术操作而采用肺隔离技术的情况,包括全肺切除、 肺叶切除、肺楔形切除、支气管手术、食管手术等。
麻醉实施
2.肺隔离技术的禁忌证 ▪ 肺隔离技术并无绝对禁忌,但有些情况使用肺隔离技术时可能会
增加风险,如主动脉瘤、前纵隔肿瘤等,此外插入双腔管时误吸 的可能性会增加。
麻醉前准备
4.麻醉设备 (1)麻醉机: ▪ 麻醉前对麻醉机、呼吸回路和监护仪及相关抢救设备进行严格检查。 (2)插管用具: ▪ 喉镜、单腔气管导管/双腔气管导管/支气管封堵器、导管芯、牙垫、润
麻醉药物的使用流程
![麻醉药物的使用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7a13dd09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2d.png)
麻醉药物的使用流程1. 麻醉药物的定义和分类•麻醉药物是在医疗过程中用于产生麻木、沉睡和失去意识状态以进行手术或其他治疗操作的药物。
•麻醉药物根据其作用机制和使用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全身麻醉药物、局部麻醉药物和表面麻醉药物。
2. 麻醉药物的使用前准备在使用麻醉药物之前,医务人员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 确认病患的病史和体格检查结果,评估麻醉风险和安全性。
- 安置合适的监测设备,如心电图监测、无创血压监测、脉搏氧饱和度监测等。
- 准备麻醉器具和药品,包括麻醉机、吸入麻醉药、静脉输注药等。
3. 麻醉药物的给药途径和技术常用的麻醉药物给药途径包括以下几种: - 静脉输注:通过静脉注射药物,迅速产生药效。
- 吸入给药:将药物蒸气通过麻醉机和麻醉面罩或气管插管送入患者呼吸道。
- 神经阻滞:通过注射麻醉药物到周围神经或神经丛,阻断痛觉传导。
4. 麻醉药物的剂量选择和调整在给予麻醉药物时,医务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剂量,并在手术过程中进行调整。
- 对于全身麻醉药物,剂量选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手术类型等。
- 局部麻醉药物的剂量选择要考虑药物浓度、体积以及注射部位的特点。
5. 麻醉药物的监测和管理在麻醉药物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详细的监测和管理,以确保麻醉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等。
- 定期评估麻醉深度和患者的镇痛程度,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和配方。
- 注意并发症的发生,如呼吸抑制、低血压、过敏反应等,及时处理并监测患者的恢复情况。
6. 麻醉药物使用的风险和安全注意事项•麻醉药物使用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医务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并做好过敏测试和监测。
•麻醉药物使用对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有一定影响,需要特别注意高危患者的选择和使用。
•麻醉药物使用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药物代谢和排泄功能,避免药物在体内蓄积导致毒性反应。
7. 麻醉药物使用后的护理和监测•麻醉药物使用后,患者需要在恢复室进行护理和监测,包括观察呼吸、心率、血压、意识状态等。
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处理流程图
![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处理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eb07e90fcf84b9d528ea7a66.png)
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处理预案(十三项)(一)、局麻药毒性反应↓(二)、高平面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阻滞及全脊麻高平面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阻滞及全脊麻停止应用局麻药面罩吸氧快速补充血容量检测生命体征呼吸心跳停止必要时气管插管心肺复苏(三)、脊麻后头痛脊麻后头痛去枕平卧口服止痛药静脉补液静脉用苯甲酸钠咖啡因硬膜外腔注射生理盐水硬膜外腔填塞硬膜外腔注射自体血(十)、误吸综合征综合误吸综合征综合头偏向一侧, 充分吸引气管插管呼吸支持检测生命体征纤支镜下吸引和冲洗大剂量抗生素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九)上呼吸道梗阻上呼吸道梗阻托起下颌,头偏向一侧插入喉罩置口咽或鼻咽通气道必要时气管插管呼吸心跳停止心肺复苏(十二)严重低氧血症严重低氧血症暴露胸部、手控呼吸、吸入100%氧检查麻醉机确认气管导管位置寻找漏气或通路梗阻抬高双下肢静脉肾上腺素静脉补液保持循环稳定纠正低血压严重左向右分流SVR降低(十三)拔管后喉痉挛拔管后喉痉挛轻提下颌面罩加压给氧停止一切刺激操作加深麻醉环甲膜穿刺高频通气必要时司可林80毫克静脉注射气管插管(四)、硬膜间隙血肿和截瘫(五)、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感染或脓肿椎管内感染、血肿、脓肿椎管感染 脓肿抗生素全身抗感染治疗硬膜间隙血肿、截瘫硬膜外腔穿刺抽血椎板切开血肿清除脓肿切开引流椎管探查 椎管切开冲洗(六)、气管插管操作损伤气管插管操作损伤口唇、粘膜损伤出血牙齿脱落声带损伤声门水肿立即取出,防止滑入气管或食道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压迫止血肾上腺素棉球压迫。
(八)、呼吸暂停呼吸暂停面罩人工呼吸置入鼻咽通气道插入喉罩插入气管导管人工呼吸(七)、神经、脊髓损伤1、神经、脊髓损伤退出穿刺针避免进一步损伤。
应用神经营养药糖皮质激素针灸、电疗锻炼,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十一)心跳停止。
麻醉科常用设备操作规范与操作规范(整改) (2)
![麻醉科常用设备操作规范与操作规范(整改) (2)](https://img.taocdn.com/s3/m/35e7e2fcda38376baf1faeb2.png)
会议记录会议名称:麻醉科常用设备操作规范与流程规范管理会议时间:2017年8月21日参加人员:麻醉机一、使用前准备1.开机前首先应检查麻醉机各管路的连接是否正确、可靠,包括麻醉机与钢瓶或中央供气口连接的进气管以及病人回路等。
2.打开氧气钢瓶或中央供气阀门,将供气压力调至0.4MP左右3.接好电源,打开麻醉机电源、气源总开关,仔细检查整机各部分是否有漏气;确认麻醉机能正常工作后再使用。
二、开机操作程序1.按病人的实际情况,麻醉师应调整好各项参数,如流量、潮气量、呼吸频率、呼吸比以及上下限报警值等,然后气体控制器上的手动/机控开关切换到机控位置。
用快速充氧将有机玻璃罩内的呼吸皮囊升到顶部,接上模拟肺,开启呼吸机试运行。
观察呼吸机工作是否正常,检测出的各项数据是否准确,若无误则可关闭呼吸机,使麻醉机处于待机状态。
2.使用时将管路接到病人身上,开启呼吸机,析开蒸发罐开关,实施手术病人麻醉。
3.在麻醉过程中,注意观察麻醉监护仪中所得到的各项测量数据,必要时作相应的参数调整。
4.麻醉结束后关闭呼吸机和蒸发罐开关,如有接台手术,应更换经过消毒的病人呼吸管路,并使麻醉机处于待机状态;如无接台手术,则关闭总电源开关和气源开关。
三、操作要求:1.麻醉机应由有资格的麻醉师负责使用,无资格人员不得操作使用。
2.出现各类报警时,应分析报警原因。
如因麻醉机本身故障引起的报警,而无法排除的应马上更换备用机,并通知工程师维修;如属病人生理参数变化引起的报警,应马上采取必要措施或关机处理。
3.麻醉机使用中,未经麻醉师同意,其他人员不能任意改变设置参数与报警上下限。
四、维护保养要求:1.每日手术结束后,需卸下流量传感器模块及病人呼吸管路做维护保养。
建议使用高温高压方式对硅胶吸管路进行消毒。
2.使用中性洗涤剂擦拭主机各表面的污垢。
3.尽可能用多个流量传感器,轮流在不同的病人之间或长时间手术中更换使用,以延长传感器的寿命。
流量传感器,需使用低压流量的纯氧氧将其吹干,以保持干燥。
麻醉科常用设备操作规范与流程
![麻醉科常用设备操作规范与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162a93719ec3d5bbfd0a74e3.png)
麻醉科常用设备操作规范与流程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麻醉科常用设备操作规范与流程麻醉机一、使用前准备1.开机前首先应检查麻醉机各管路的连接是否正确、可靠,包括麻醉机与钢瓶或中央供气口连接的进气管以及病人回路等。
2.打开氧气钢瓶或中央供气阀门,将供气压力调至左右3.接好电源,打开麻醉机电源、气源总开关,仔细检查整机各部分是否有漏气;确认麻醉机能正常工作后再使用。
二、开机操作程序1.按病人的实际情况,麻醉师应调整好各项参数,如流量、潮气量、呼吸频率、呼吸比以及上下限报警值等,然后气体控制器上的手动/机控开关切换到机控位置。
用快速充氧将有机玻璃罩内的呼吸皮囊升到顶部,接上模拟肺,开启呼吸机试运行。
观察呼吸机工作是否正常,检测出的各项数据是否准确,若无误则可关闭呼吸机,使麻醉机处于待机状态。
2.使用时将管路接到病人身上,开启呼吸机,析开蒸发罐开关,实施手术病人麻醉。
3.在麻醉过程中,注意观察麻醉监护仪中所得到的各项测量数据,必要时作相应的参数调整。
4.麻醉结束后关闭呼吸机和蒸发罐开关,如有接台手术,应更换经过消毒的病人呼吸管路,并使麻醉机处于待机状态;如无接台手术,则关闭总电源开关和气源开关。
三、操作要求:1.麻醉机应由有资格的麻醉师负责使用,无资格人员不得操作使用。
2.出现各类报警时,应分析报警原因。
如因麻醉机本身故障引起的报警,而无法排除的应马上更换备用机,并通知工程师维修;如属病人生理参数变化引起的报警,应马上采取必要措施或关机处理。
3.麻醉机使用中,未经麻醉师同意,其他人员不能任意改变设置参数与报警上下限。
四、维护保养要求:1.每日手术结束后,需卸下流量传感器模块及病人呼吸管路做维护保养。
建议使用高温高压方式对硅胶吸管路进行消毒。
2.使用中性洗涤剂擦拭主机各表面的污垢。
3.尽可能用多个流量传感器,轮流在不同的病人之间或长时间手术中更换使用,以延长传感器的寿命。
日间手术麻醉流程
![日间手术麻醉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c5d3981b376baf1ffc4fad47.png)
生工作站、随访处等,所有手续一站式服务,使患者免
受劳顿之苦。 3. 出院后的电话随访。
19 xx
如何保障日间手术的医疗安全?
1. 对医生、麻醉医师、护士提出更高的要求,一
般要求中级或中级以上
2. 严格执行对病人的筛选标准
3. 做好术前的检查和评估工作 4. 制定严格的出院评估制度及严密的随访计划 5. 建立完整的应急预案 6. 每个病种制定单独的临床路径(可参照卫生部
术前保持愉快的心情等待手术
16
日间手术的安全性
经选择后开展的日间手术是非常安全的 死亡率: 手术死亡率很低,约1/66500 并发症: 严重并发症发生率( 如心肌梗死) 为1/1455 感染率: 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住院病人
17
日间手术流程
专科门诊确诊
术前检查 异常
正常
专科评估 术前准备
20
临床路径、医保中的单病种管理)
xx
日间手术麻醉流程
21
(一)设备要求
• • • • • • • • 麻醉机 供氧设备(中心供氧、氧气瓶、面罩) 监护仪(心电图,血氧饱和度,血压) 人工气道(口咽通气道、鼻咽通气道、喉罩、 气管导管等) 喉镜 吸痰器(或负压吸引器)、吸痰管 心脏除颤器 具有术后康复室或术后观察室
日间手术麻醉治疗规范
L/O/G/O
1
内容
• 日间手术基本流程 • 日间手术麻醉流程 • 全身麻醉并发症及处理
2
日间手术基本流程
3
xx
日间手术【ambulatory(day)surgery】
现代定义
国际日间手术学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麻醉机的维护保养及消毒
![麻醉机的维护保养及消毒](https://img.taocdn.com/s3/m/44f19506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69.png)
现代麻醉机已经发展成为集多种功能 于一身的医疗设备,能够提供全面的 麻醉和呼吸支持,并且具有高度自动 化的监测和安全保障功能。
发展阶段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麻醉机逐渐增 加了更多的功能,如气体加湿、过滤、 监测等,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舒适 性。
02
麻醉机的日常维护保养
麻醉机的基本结构
01
麻醉机由气源、麻醉呼 吸机、麻醉蒸发器、过 滤器、麻醉残气清除系 统等组成。
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
01
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麻醉机的技术和功能将更加先进和多样化。
需要不断关注技术创新,及时更新和维护麻醉机,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医
疗需求。
02
环保与安全要求
随着社会对环保和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于麻醉机的维护保养和消
毒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关注环保材料的使用和废弃物的处理,确
04
特殊情况下的处理
突发故障的应急处理
电源故障
备用电源应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确保在主电源故障时能自动
切换。
呼吸器故障
应定期检查呼吸器,确保其正 常工作,并备有备用呼吸器。
气源故障
应定期检查麻醉气源,确保其 供应稳定,并备有备用气源。
传感器故障
应定期校准传感器,确保其准 确测量麻醉气体浓度。
特殊病人的处理
02
麻醉呼吸机是麻醉机的 主要组成部分,用于提 供呼吸支持。
03
麻醉蒸发器用于产生麻 醉气体,过滤器用于过 滤吸入的空气中的尘埃 和细菌。
04
麻醉残气清除系统用于 清除患者呼出的麻醉气 体,以减少对医务人员 的危害。
日常检查项目
01
02
03
04
检查气源压力是否正常,确保 气源供应稳定。
常用医疗设备的使用规范培训课件ppt
![常用医疗设备的使用规范培训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04feab23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5c.png)
监护仪的使用规范
添加标题
操作前准备:检查 设备是否完好、电 量是否充足等。
添加标题
患者准备:确保患 者身体平稳、舒适, 避免移动或受到外 界干扰。
添加标题
连接设备:将监护 仪与患者连接,确 保线路正确、紧密。
添加标题
开始监测:设置监 测参数,启动监护 仪开始监测。
添加标题
记录数据:及时记 录监测结果,分析 数据并作出相应处 理。
注射泵流量不准确:检查注射泵的流量调节器是否正常,检查注射器是否正确安装。
注射泵漏液:检查注射泵的密封圈是否完好,检查注射泵的接口是否松动。
01
总结与展望
培训总结与反馈收集
培训内容回顾:简要总结本次培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知识点
学员表现评估:对学员在培训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估,包括参与度、学习成果等
反馈收集与整理: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收集学员对培训的反馈意见,并进行整理 和分析
启动输液:按下开始按钮,输液泵开始 工作,输液速度和量根据设定的参数自 动控制。
开始操作:将输液袋挂在输液泵的支架 上,插入输液器,并将输液管连接到患 者的静脉。
监控与调整:在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 患者的反应和输液情况,根据需要调整 输液速度或暂停输液。
设置参数: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要 求,设置输液速度、输液量等参数。
监护仪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电源故障:检查电源插头、电源线是否松动或损坏,如有需要更换。 显示异常:检查各连接线路是否正常,重新启动监护仪。 报警故障:检查报警设置是否正确,如有问题调整报警阈值。 传感器故障:检查传感器是否清洁、干燥,如有需要更换。 连接问题:检查各连接线路是否牢固,如有需要重新连接。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EBUS-TBNA操作流程参考幻灯片
![EBUS-TBNA操作流程参考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1fce8c4883c4bb4cf7ecd1d9.png)
注:如果穿刺道软骨环时,将穿刺针退回支气管腔内,再次快速进针(突刺法),或微调上移穿刺点 ,再次穿刺
2020/2/5
31
2020/2/5
32
• 6.操作者固定内镜,助手拔出探针,连接穿刺针的注射器并施以负压 ,注射器回抽20ml。
2020/2/5
33
• 7.助手再次固定内镜,操作者在超声图像引导下,在目标病灶内反复抽 吸10-20次;注:穿刺时助手需注意是否有较多血液吸入注射器,如有 ,助手应及时提醒操作者停止穿刺。抽吸时快进慢出。
2020/2/5
51
2020/2/5
52
#11RiLN超声探头进镜至右下叶支气管内侧壁,与中叶和内基底段相邻处 ,可探及该组淋巴结。
2020/2/5
53
2020/2/5
54
将超声探头于基底段支气管开口近端贴近下叶支气管,可以看到12R组淋巴结及其周围叶间肺动 脉,多普勒区分淋巴结及血管。
2020/2/5
• 丙泊酚单药泵入 • 丙泊酚单药泵入+芬太尼间断静注 • 丙泊酚+瑞芬太尼联合泵入 • 右美托咪定单药泵入 • 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联合泵入
镇痛不足 镇痛不平稳 容易呼吸抑制 镇痛不足
最为常用
2020/2/5
15
• 麻醉诱导 • • 麻醉维持 • • 紧急措施 •
2020/2/5
常用组合
利多卡因雾化吸入15-20min 右美托咪定1ug/kg,10-15min内完成 右美托咪定0.4-0.7ug/kg/min,持续泵入 瑞芬太尼0.1ug/kg/min,持续泵入 瑞芬太尼0.05ug/kg/min+-,丙泊酚静注 麻醉机面罩辅助通气,备喉罩通气
16
麻醉科工作手册
![麻醉科工作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8c610ff7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f8.png)
麻醉科工作手册目录一01手册使用说明质量是医院的生存之本;为了提高本科室的质量管理水平;树立良好的医疗形象;本科室参与医院推行IS0900l:2008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工作..为确保本部门的各项工作满足患者、法律法规和医院自身要求;特编制本手册..本手册阐明了本科在全院所承担的质量目标;识别了相关的医疗服务或工作过程;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与操作规范;是本科室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作业指导书;科室全体员工必须认真贯彻并严格遵守执行..科主任二ОО九年七月三十一日02手册使用管理1.手册编写审批手册由本科室负责人主持编写;由科室负责人审核;管理者代表审批..2.手册的发布和实施本手册与全院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统一发布实施..3.手册的使用、修改和换版3.1每个职工应严格按本手册要求和规定进行操作;手册使用期间如有修改建议;可向科室负责人提议..3.2科室负责人可结合本科室的具体情况;对手册的符合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进行评审;提出修改意见进行修订..手册的修订执行文件控制程序有关规定..3.3修订后的手册应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发布实施..4.手册保管手册应统—保管;借阅时应办理借阅手续;按期限归还;借阅期间应妥善保管;不得损坏、丢失或随意涂抹..5.其他要求本手册是医院的受控文件之一;是为全科职工使用的有效版本;未经院长批准;任何人不得将手册借给院外人员..03手册修改控制页手册修改控制页1业务流程图1.1临床麻醉工作流程图接到手术通知单术前访视病人选择麻醉方法麻醉前医嘱;履行知情同意书的签字手续麻醉前准备麻醉操作麻醉监测麻醉清醒送入抢救室术后24小时随访麻醉总结2质量目标2.1麻醉成功率:全身麻醉99%、椎管内麻醉98%、各种神经阻滞95%..2.2患者满意率:≥95%3职责与权限1麻醉科职责2麻醉科主任岗位说明书3麻醉科医生岗位说明书4管理制度4.1麻醉科工作制度4.1.1麻醉医师必须严格遵守各麻醉无菌操作规程..4.1.2麻醉医师应在接到手术及治疗室通知单后;30分钟内到达指定区域;查看病人、病历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并与临床医师协商;确定麻醉方式;同时做好向病人或家属交待、签定知情同意书等事项..4.1.3麻醉前要认真检查;核对麻醉药品、器械是否完备..做好各项急救措施的预防准备工作;做到安全、实用..4.1.4麻醉期间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的变化;随时作出对症处理方案;认真做好各项麻醉记录;如有异常情况;及时与术者商讨;妥善处理..4.1.5做好随时参加抢救心跳、呼吸突然停止等危重病人的各项准备工作..4.1.6手术结束;麻醉终止;麻醉医师应及时要将整理好麻醉记录单存入病历..麻醉者要将病人亲自护送到病房;并向值班人员交待手术麻醉的经过及注意事项..4.1.7麻醉结束后要及时清理麻醉器械;妥善保管;定期检修;麻醉药品应及时补充..4.1.8麻醉后应进行术后24小时随诊;检查有无麻醉后并发症;应作相应处理;并做好记录..4.2麻醉前访示、讨论及知情签字制度4.2.1无论急诊手术还是择期手术;麻醉医师必须术前访示病人;做到心中有数;是保证病人安全的前提..4.2.2遇特殊病例;参加患者所在科室的讨论;讨论由该科室主任主持..4.2.3负责麻醉医师应详细听取科室对病人的疾病诊断、拟行手术步骤及要求、病人的全身情况等汇报;从而估价病人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力..4.2.4讨论选定麻醉方法;制定麻醉方案;讨论麻醉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相应的处理措施..4.2.5如发现术前准备不足;应向手术医师建议补充术前准备和商讨最佳的手术时机..4.2.6对危险性较大或麻醉处理复杂的病人;应有麻醉科主任签字..4.2.7无论择期手术还是急诊手术;麻醉前一定让病人或家属知情下签字;这有助于避免纠纷..4.2.8对危重病例;麻醉科主任要向医务科、主管院长汇报..4.3麻醉科药品管理制度4.3.1麻醉科实行急用药品与非急用药品及贵重药品分开管理..4.3.1对常规麻醉急用药品;实行套餐盒管理..4.3.3对毒麻药品实行封闭式管理..4.3.4对非急用药品实行开放式管理..4.3.5用药一律保留安瓶;做好登记;便于核对..4.3.6麻醉用药由药房提供;定期核对..4.3.7对国家要求的特殊毒麻药品;要严格登记;不得外流..4.4麻醉准备室工作制度4.4.1麻醉科应设专用的麻醉准备室;并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4.4.2麻醉准备室的工作人员具体负责麻醉药品和器械的准备、清理、消毒、管理、请领与维修工作..4.4.3每日下午根据次日麻醉工作安排;麻醉准备室按常规进行药品与器械的准备..对于特殊需要的药品和器械;麻醉者可根据麻醉科的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安排..4.4.4麻醉结束后;麻醉者应把所有的药物、器械和处方交还到麻醉准备室;麻醉准备室要仔细核对验收;并做好再次打包、消毒等处理工作..4.4.5无条件独立设置麻醉准备室;麻醉准备工作应由手术室护士承担..4.4.6监测仪器、呼吸机以及贵重麻醉设备如全能麻醉机的准备亦应按上述制度要求进行管理..设备与仪器要配备专人负责;建立使用登记卡;做好保养、维修、报废和采购等工作..4.5麻醉科医生值班制度4.5.1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4.5.2麻醉值班医师每日接班时必须提前30分钟到岗;做好当日手术病人麻醉前的准备工作..4.5.3主班负责24小时急诊;副班配合;但必须随叫随到..4.5.4交班前要对当日手术病人进行随访;同时要把次日的麻醉工作做好相应的准备..4.5.5麻醉值班医生必须当面交接班;不得擅离职守;不得脱岗;认真填写值班记录.. 4.5.6一名麻醉医生不得同时开两台以上手术..4.6麻醉事故的预防和报告制度为了麻醉安全;保障麻醉医疗质量;麻醉科各级专业人员;必须强调遵守岗位职责;工作认真细致;技术精益求精;在麻醉科工作的运转中则应注意以下事项:4.6.1安排麻醉应根据各级医师的职责和实际技术水平..4.6.2麻醉前正确判断病情;根据病情选择正确的麻醉方法;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4.6.3麻醉期间要集中精力;坚守岗位;密切监测病情;随时记录病人各种生命体征的变化;并迅速判断其临床意义;疑有意外发生;立即妥善处理;无论何种麻醉方法均应由两人共同实施;明确分工与责任..4.6.4麻醉医师在工作中遇到技术困难时;应及时请上级医师协助处理;对危重疑难病例、新开展的重大手术、新药、新技术或新方法的使用;必须经科主任同意;并在周密讨论后按预定方案实施;新药首次临床试用则应经药品管理部门批准..4.6.5严格执行各种麻醉方法的操作常规..4.6.6严格执行用药时的核对制度;麻醉期间常使用多种剧毒药品;且多有静脉注射;用量也较大;麻醉医师必须熟悉各种药品的性能、使用方法及其相互作用;使用时医嘱要准确;护士执行医嘱时要严格核对;安瓿要保留至病人送出手术室;以便复查..4.6.7定期检修各种麻醉器械和仪器;手术前要严格检查;排除故障;术中使用多种电器时应严防触电和爆炸事故发生..4.6.8凡术中术后发生重大问题;均应向上级医师和主任汇报;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医疗事故或差错;麻醉意外和严重并发症;均应在全科进行讨论;医疗事故或重大差错要及时向医务科报告..4.6.9为减少麻醉事故的发生;对每台麻醉机及监护仪制定操作常规手册;并配备在机器上;做到随用即取..4.7麻醉会诊制度4.7.1麻醉科参加院内各临床科室会诊;主要涉及麻醉处理、生命复苏、呼吸管理、休克抢救以及无痛检查、治疗等范围..4.7.2接到邀请科室的会诊单;应尽快安排麻醉医师会诊;急诊可用电话约请;会诊由麻醉科值班医师负责安排..4.7.3择期手术病人需要会诊;麻醉科主任参加并提出会诊意见..急诊会诊由值班医师负责会诊;如遇困难可请示上级医师进行指导..4.7.4院外会诊需经医务科同意;统一安排..5工作检查方案6附录6.1质量记录清单6.2法律法规清单。
麻醉苏醒室日常工作流程2
![麻醉苏醒室日常工作流程2](https://img.taocdn.com/s3/m/bf91ea2d4b73f242336c5ff7.png)
麻醉苏醒室日常工作流程一﹑进入麻醉苏醒室注意事项:1.麻醉科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理﹑进修医生﹑实习医生﹑麻醉护理)必须熟练操作麻醉苏醒室内的麻醉机﹑监护仪﹑吸引器,必须在患者进入前使其进入备战状态(排查机器泄露﹑钠石灰更换﹑检查电源氧源负压吸引)。
2.熟悉恢复室内工作环境(喉镜﹑气管插管﹑吸痰管﹑抢救药品放置)。
3.为预防院内感染,医务人员与患者接触需佩戴口罩帽子手套;为预防交叉感染,拔出病人气管插管需更换吸引装置,感染病人使用麻醉机前需接人工鼻,每检查一个病人前后均应正规洗手。
4.常规准备抢救药品(阿托品0.5mg/5ml﹑多巴胺20mg/20ml﹑肾上腺素50μg/20ml﹑利多卡因100mg/5ml﹑硝酸甘油5mg/500ml)﹑拮抗药(新斯的明﹑阿托品﹑氟马西尼),具体药品使用由麻醉苏醒室值班医生负责。
5.为确保病人安全,接送病人由麻醉苏醒室值班医生统一安排,病人进﹑出苏醒室前必须先经麻醉苏醒室值班医生同意,若有病人出现特殊情况值班人员不能同时围观,值班医生必须组织有效抢救同时确保其他病人安全,实习医生﹑麻醉护理需在值班医生指导下拔出病人气管插管。
二﹑接病人流程图病人拔管了吗?潮气量够吗?意识清醒吗?肌力够吗?有呼吸吗?潮气量够吗?是常规吸氧﹑监护﹑拮抗保持体温﹑清理气道处理急性疼痛否是常规吸氧﹑监护﹑拮抗保持体温﹑清理气道插喉罩的注意气道通畅等待意识恢复﹑肌力恢复特殊病人不拔管需脱氧观察﹑保证耐管处理急性疼痛否机械通气根据病人调节呼吸参数;若为插喉罩病人,做机械通气时需气道通畅(观察胸廓起伏)等待呼吸恢复常规监护﹑保持体温﹑清理气道处理急性疼痛。
麻醉设备学3麻醉设备学讲义123
![麻醉设备学3麻醉设备学讲义123](https://img.taocdn.com/s3/m/b84faf44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a0.png)
11/9/2023
3
一、麻醉回路的基本概念
1、回路:物质或能量流经 的路径系统。
2、复吸入:呼出气体再次 被吸入肺内的过程(无论其 中的二氧化碳是否处理)。
3、无效腔:是指吸气末滞 留吸入气体的气道空间(人 工或解剖)
不参与气体交换。
越小越好。
无效腔:终末细支 气管以上的部分
11/9/2023
开放装置 无复吸入活瓣回路 气流冲洗回路(Mapleson回路) 二氧化碳吸收回路
11/9/2023
7
二、开放装置
定义:指患者呼出气自由排到大气中的一种麻醉
方法,又称开放麻醉。以金属丝网面罩绷以纱布 扣于病人口鼻上,将挥发性麻醉药滴于纱布上,病 人吸入麻醉药的蒸汽逐渐进入麻醉状态.以往主要 用于乙醚麻醉。
波纹管
无复吸入活瓣
空气入口
图12-40 无复吸入活瓣回路
11/9/2023
9
各种呼吸活瓣: P190图12-41、
42
吸气
吸气
Leigh 无复吸入活瓣
呼气
Stephen-Stater无复吸入活瓣
呼气
图12-41 自主呼吸无复吸入活瓣
11/9/2023
10
四、气流冲洗式回路
定义:借助新鲜气流定向冲洗呼吸管道,将大 部或全部呼气排出麻醉回路。复吸入量受新鲜 气流控制。又称Mapleson回路。
储存呼吸气体,缓冲气道压,观察自主呼吸 和手工管理通气的部件。
11/9/2023
22
5、排气阀
功能:手术结束或回路 压力过大时排出多余气 体。 类型:三种,放气阀、 溢流阀和可调压力限制 阀(APL)。
pop-off阀
Overflow阀
靶控吸入(TCI)麻醉
![靶控吸入(TCI)麻醉](https://img.taocdn.com/s3/m/9d238d31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2c.png)
研究新的吸入麻醉药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如阿片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等,以提高麻醉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个体化麻醉方案的制定
基因检测与麻醉
通过基因检测技术,了解患者的基因型,为患者制定个体化 的麻醉方案,以提高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老年患者麻醉
针对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和疾病特点,制定个体化的麻醉方 案,以降低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循环波动与低血压
循环波动
靶控吸入麻醉药可引起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等循环波动,尤其在老年、儿童及 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更易发生。
低血压
麻醉药对心肌的抑制作用可导致心输出量减少,进而引发低血压。低血压可能 导致器官灌注不足,引发一系列并发症。
术后疼痛与恶心呕吐
术后疼痛
靶控吸入麻醉药可能对术后疼痛产生影响,尤其是手术创伤较大时。术后疼痛可 能导致患者恢复期延长、生活质量下降。
眼科手术
眼科手术对眼压和血流动力学要求较 高,TCI麻醉能够维持稳定的眼压和 血流动力学状态。
耳鼻喉科手术
耳鼻喉科手术涉及呼吸道,TCI麻醉 能够提供更好的呼吸道管理。
TCI麻醉与其他麻醉方式的比较
01
与传统静脉麻醉相比,TCI麻醉具 有更精确的麻醉深度控制和更稳 定的呼吸循环功能。
02
与吸入麻醉相比,TCI麻醉具有更 高的可控性和精确度,能够根据 手术需要快速调整麻醉深度。
麻醉深度监测有助于避免麻醉过深或过浅的情况发生,减少手术风险, 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呼吸循环监测
在TCI麻醉过程中,呼吸循环监测是必 不可少的环节,通过监测患者的呼吸 和循环功能,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可 能出现的问题。
呼吸循环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 呼吸循环系统的异常情况,如低氧血 症、通气不足、心律失常等,保障患 者的安全。
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的制度及流程图
![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的制度及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1682c13ab9d528ea80c77982.png)
新增(修订)制度、流程、预案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的制度(修订)1、定位放置:各种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等放在易取放的位置,并定位放置、标识明显,不得随意挪动位置。
2、定人保管:各抢救仪器有专人负责保管,所有护理人员均应具备识别主要报警信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3、定期检查:(1)每班专人清点记录,开机检查保持性能良好呈备用状态。
(2)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
4、定期消毒:监护仪表面每日由主班以250-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电缆、传感器和仪器的所有附件每次使用后需要250-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
5、仪器不得随意外借,经相关部门领导同意后方可出借。
6、定期保养:(1)主班次每日清洁保养一次。
(2)保养人每周清洁保养一次并记录。
(3)设备科定期检修。
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流程使用前应先检查仪器、设备、物品等是否正常仪器设备运行期间,不得擅自离岗仪器用完,将设备归位及时做好清理工作, 填好使用记录管理员检查仪器设备是否完好,签字常用仪器、设备使用应急管理预案1、心电监护仪突然出现故障应立即更换,必要时用手动血压计测量血压,立即通知设备科维修并做好标记,已坏或有故障的仪器不得出现在仪器柜。
2、除颤仪突然出现故障应立即更换,并立即通知设备科维修并做好标记,已坏或有故障的仪器不得出现在仪器柜。
3、中心吸痰装置突然出现故障应立即更换电动吸痰器或改用注射器抽吸吸痰法,不得中断病人抢救,并立即通知设备科检修,已坏或有故障的仪器标记明显不得出现在仪器柜。
4、简易呼吸器使用中若呼吸囊出现故障、漏气等应立即更换呼吸囊,已坏或有故障的仪器标记明显并通知设备科检修,已坏的抢救仪器不得出现在抢救车。
5、输液泵使用中出现报警等故障,应立即检查报警原因,必要时更换输液泵同时通知设备科检修,已坏或有故障的仪器不得出现在仪器柜。
6、若麻醉机使用出现问题时,用简易呼吸器代替,并立即更换麻醉机。
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新增)一、不良事件的定义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的跌倒、坠床、压疮、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
日间手术麻醉流程
![日间手术麻醉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bad996c8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8f.png)
活动指导
鼓励患者尽早进行床上活动, 逐步过渡到下床活动,以促进
血液循环和肠蠕动恢复。
用药指导
告知患者术后用药的名称、剂 量、用法和用药时间,并强调
按时按量用药的重要性。
伤口护理
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护理伤口 ,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
感染。
异常情况识别及应对措施
疼痛加重
如患者疼痛持续加重, 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 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况发生。
保暖措施
对于手术时间较长或患者体质较弱 的情况,应采取保暖措施,如使用 保温毯、加热输液等。
控制室温
手术室温度应控制在适宜范围内, 避免过高或过低影响患者体温。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恶心呕吐预防
在麻醉前给予患者抗恶心呕吐 药物,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
生率。
苏醒期躁动处理
对于苏醒期躁动的患者,应给 予镇静药物或采取保护性约束 措施,确保患者安全。
监测循环功能
通过心率、血压、中心静 脉压等指标监测患者的循 环功能,确保生命体征平 稳。
容量管理
根据手术需求和患者情况, 合理补充晶体液、胶体液 或血液制品,维持有效循 环血容量。
血管活性药物应用
在必要时,可给予患者血 管活性药物,以调节血压 和改善循环。
体温保护策略实施
监测体温
在手术过程中,应持续监测患者 的体温,避免低体温或高热等情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确保患 者呼吸顺畅。
疼痛评估与处理
疼痛评估
采用疼痛评分量表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
镇痛药物使用
根据疼痛程度给予相应的镇痛药物,如非甾体类 抗炎药、阿片类药物等。
非药物镇痛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醉机操作流程图
检查氧压是否正常、 钠石灰变色 情况及挥发罐吸入药是否足够
检查 流量 表旋钮
正确连接回路部件并检漏。手控状态下, 新鲜气体流量调到 0.12L/min ,并快速充 气至 25~30cm 水柱, 15 秒压力不下降。
选定呼吸模式: MAN 或 IPPV 模式, 并把 APL 阀开关调节到相应位置。
Nur f ü r den pers?nlichen f
ü 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 é tude et la rechsonnelles; pas
连接病人,监测 机器运行情况, 并做好相关记录
设置相应 的报警限 制
手术完后待机后关机。并断开电 源和气源
开机,机器自 检通过
MAN 手动时根据 病 人 情况 设 置 合 适的 APL 值。
IPPV 机控模式根 据病人情况正确 设置潮气量等相 关参数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 ü r den pers?nlichen f
ü 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Pour l ' é 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 длял юдейко, торыиес пользуюдтлсяоя б ученияссл, едоваин нией д олжны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 длял юдейко, торыиес пользуюдтлсяоя б ученияссл, едоваин нией д 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