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乙二醇单丁醚msds

合集下载

乙二醇单丁醚-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乙二醇单丁醚-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乙二醇单丁醚化学品英文名:2-butoxyethanolCAS号:111-76-2分子式:C6H14O2分子量:118.17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吞咽有害。

皮肤接触有害。

造成皮肤刺激。

造成严重眼刺激。

吸入有害。

GHS危险性类别:急性经口毒性类别4急性经皮肤毒性类别4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急性吸入毒性类别4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性说明:H302吞咽有害H312皮肤接触有害H315造成皮肤刺激H319造成严重眼刺激H332吸入有害防范说明:•预防措施:——P264作业后彻底清洗。

——P270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80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61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1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

•事故响应:——P301+P312如误吞咽: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P330漱口。

——P302+P352如皮肤沾染:用水充分清洗。

——P312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P362+P364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P332+P313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P305+P351+P338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P337+P313如仍觉眼刺激:求医/就诊。

——P304+P340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安全储存:——无•废弃处置:——P501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和化学危险:无资料健康危害:吞咽有害。

皮肤接触有害。

造成皮肤刺激。

造成严重眼刺激。

吸入有害。

环境危害:无资料第3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4部分急救措施急救: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乙二醇丁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乙二醇丁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其他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禁忌物:
强氧化剂、强酸、酰基氯、酸酐、卤素。
灭火方法:
干粉、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包装与储运
危险性类别:
第6.1类毒害品危险货物包装标志:11包装类别:Ⅲ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不宜大量或久存。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
毒性危害
接触限值:
中国MAC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未制定标准;苏联MAC:未制定标准;美国STEL:未制定标准
美国TWA:ACGIH 25 ppm,121mg/m3[皮]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
属低毒类;LD50:2500 mg/kg(大鼠经口);1200 mg/kg(小鼠经口)
健康危害:
吸入本品蒸气后,导致呼吸道刺激及肝肾损害。蒸气对眼有刺激性。皮肤接触可致皮炎。
爆炸下限(V%):
1.1(170℃)爆炸上限(V%):10.6(180℃)
危险特性:
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件下可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稳定性:
稳定聚合危害:不能出现
急救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

MSDS-乙二醇丁醚-CAS 111-76-2

MSDS-乙二醇丁醚-CAS 111-76-2

乙二醇丁醚第一部分化学品标识中文名: 乙二醇丁醚英文名: ethylene glycol monobutyl ether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主要成分: 纯品CAS 号: 111-76-2 相对分子质量: 118.17分子式: C6H14O2化学类别: 醚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 第6.1类毒害品危险性综述: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吸入本品蒸气后,导致呼吸道刺激及肝肾损害。

蒸气对眼有刺激性。

皮肤接触可致皮炎。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燃烧性: 可燃闪点(℃): 71(O.C) 引燃温度(℃): 244爆炸下限[%(V/V)]: 1.1(170℃)爆炸上限[%(V/V)]: 10.6(180℃)最小点火能(mJ): 无资料最大爆炸压力(MPa): 无资料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在空气中或在阳光照射下容易生成爆炸性的过氧化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乙二醇丁醚MSDS

乙二醇丁醚MSDS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61592?
UN 编号: 2369 包装方法: 小开口钢桶;薄钢板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花格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
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 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
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时运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在空气中或在阳光照射下容易生成爆 炸性的过氧化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 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LC50:无资料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其它有害作 空气中嗅觉阈浓度:0.35ppmBOD5(五天生化需氧量):0.71g(氧)/g(样品)(河兰标准)COD(化学需 用: 氧量):2.2g(氧)/g(样品)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 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 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 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乙二醇丁醚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乙二醇丁醚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乙二醇(单)丁醚化学品英文名称:ethylene glycol monobutyl ether企业名称:东莞市柏百顺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地址:东莞市樟木头镇柏地管理区旗岭工业区邮编:电子邮件地址:传真号码:企业应急电话:技术说明书编码:生效日期:年月日国家应急电话:(0532)83889090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 混合物化学品名称:乙二醇丁醚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乙二醇丁醚111-76-2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6.1类毒害品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吸入本品蒸气后,导致呼吸道刺激及肝肾损害。

蒸气对眼有刺激性。

皮肤接触可致皮炎。

环境危害:燃爆危害: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在空气中或在阳光照射下容易生成爆炸性的过氧化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单丁醚安全资料表MSDS

单丁醚安全资料表MSDS

单丁醚安全资料表MSDS标识中文名:单丁醚;乙二醇丁醚英文名:ethylene glycol monobutyl ether 分子式:C4H9OCH2CH2OH分子量:118.3CAS号:危规号:61592理化性质性状:无色液体,微有香味。

溶解性:溶于水、丙酮、苯、乙醚、甲醇、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熔点(℃):沸点(℃):170.2相对密度(水=1):0.901临界温度(℃):370临界压力(MPa):3.9相对密度(空气=1):燃烧热(KJ/mol):最小点火能(mJ):无资料饱和蒸汽压(kPa):6.665(94℃)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燃烧分解产物:闪点(℃):61聚合危害:爆炸下限(%):1.1稳定性:爆炸上限(%):12.7最大爆炸压力(MPa):无资料引燃温度(℃):244禁忌物:强氧化剂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强氧化剂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在空气中和阳光照射下容易生成爆炸性的过氧化物。

能放出刺激性蒸气,并能经皮肤吸收。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灭火;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毒性急性毒性:LD501480mg/kg(大鼠经口)3400mg/kg(兔经皮)毒物的麻醉作用是引起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

对人体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刺激和麻醉作用。

滴入眼内可引起疼痛、结膜刺激和角膜的轻微损伤。

蒸气能刺激眼睛和皮肤。

急救眼睛受刺激用水冲洗,严重者就医诊治;皮肤接触先用水冲洗、再用肥皂彻底洗涤;误服立即漱口,急送医院救治。

防护泄漏处理首先切断一切火源,戴好防毒面具与手套;用水冲洗,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

贮运包装标志:毒害品UN编号:2369包装分类:Ⅲ包装方法:玻璃瓶外木板箱内衬垫料或铁桶。

储运条件:储存在阴凉、通风仓间内。

远离火种、热源,避免阳光直射。

与氧化剂、食用原料隔离储运;本品不宜久存,以防变质。

乙二醇单丁醚msds

乙二醇单丁醚msds

乙二醇单丁醚HS:2909430000【中文名称】乙二醇一丁醚;丁基溶纤剂;2-丁氧基乙醇【俗名】防白水、化白水【英文名称】ethylene glycol monobutyl ether编辑本段物化性质【性状】无色易燃液体,具有中等程度醚味,低毒。

可溶于水和醇,与石油烃具有高的稀释。

乙二醇单丁醚【比重】0.9019(20/4℃);【闪点】60(闭式),开杯73.89℃;【自燃温度】472℃。

【分子式】C6H14O2【分子量】118.17【CASNo】111-76-2【结构式】C3H7CH2OCH2CH2OH【熔点(℃)】-40【沸点(℃)】171.1【蒸气压(Pa)】97.33(20℃)【粘度mPa·s(20℃)】6.42、【折射率】1.4198【溶解情况】能以任意比例与丙酮、苯、四氯化碳、乙醇、正庚烷和水混溶。

编辑本段质量指标外观无色透明液体,无可见机沸程(馏出量95%时>/169~172℃械杂质游离酸(以醋酸计) ≤0.01%乙二醇单丁醚的质≥99.5% 不挥发物≤O.005%。

量分数水分≤0.03%[1]编辑本段用途是优良的溶剂。

也是优良的表面活性剂,可清除金属、织物、玻璃、塑料等表面的油垢。

广泛用于油漆、油墨、皮革、印染、医药、电子工业。

用作硝酸纤维素、喷漆、快干漆、清漆的溶剂,用作油漆、油墨的溶剂及染料分散剂的原料。

[2]1,用作油漆、油墨的溶剂、金属清洗剂组分及染料分散剂的原料2,主要用作硝酸纤维素、喷漆、快干漆、清漆、搪瓷和脱漆剂的溶剂。

还可作纤维润湿剂、农药分散剂、树脂增塑剂、有机合成中间体。

测定铁和钼的试剂。

改进乳化性能和将矿物油溶解在皂液中的辅助溶剂。

3,用作测定铁和钼的试剂及溶剂,也用于分离硝酸盐中的钙和锶编辑本段制备或来源由环氧乙烷与正丁醇作用而得。

丁醇与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混合,再于25~30 °C通入环氧乙烷并升温至80 °C进行反应。

乙二醇单丁醚安全技术说明书

乙二醇单丁醚安全技术说明书
ACGIH:
检测方法:
工程控制:
呼吸系统防护:NIOSH/OSHA 50ppm:装药剂盒防有机蒸气的呼吸器、供气式呼吸器。125ppm:连续供气式呼吸器、动力驱动装有机蒸气滤毒盒的空气净化呼吸器。250ppm:装药剂盒防有机蒸气的全面罩呼吸器、装有机蒸气滤毒盒的空气净化式全面罩呼吸器(防毒面具)、动力驱动装有机蒸气滤毒盒面罩紧贴面部的空气净化呼吸器、自携式呼吸器、全面罩呼吸器。应急或有计划进入浓度未知区域,或处于立即危及生命或健康的状况:自携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供气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辅之以辅助自携式正压呼吸器。逃生:装有机蒸气滤毒盒的空气净化式全面罩呼吸器(防毒面具)、自携式逃生呼吸器。
食入:吸入、食入或皮肤接触该物质可引起迟发反应。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
闪点(℃):60(闭式),开杯73.89℃;
引燃温度(℃):
爆炸下限(%):1.1%
爆炸上限(%):127%
最小点火能(mJ):
最大爆炸压力(MPa):
危险特性: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与强腐蚀剂和强氧化剂接触发生剧烈反应。腐蚀某些涂料、塑料和橡胶。在高温下,能腐蚀金属铝。
主要用途:优良的溶剂。也是优良的表面活性剂,可清除金属、织物、玻璃、塑料等表面的油垢。广泛用于油漆、油墨、皮革、印染、医药、电子工业。
三、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皮肤接触、眼睛接触及食入
健康危害
可引起贫血,肝、肾损害,导致皮炎。IDLH:700ppm嗅阈:0.001ppm OSHA:表Z—1空气污染物健康危害(蓝色):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并隔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对少量皮肤接触,避免将物质播散面积扩大。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

乙二醇丁醚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乙二醇丁醚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甲壳纲动物:EC50:>1000mg/L (48h)
藻类/水生植物:ErC50:>1000mg/L (72h)
慢性水生毒性:
鱼类:无资料
甲壳纲动物:NOEC:>100mg/L
藻类/水生植物:NOEC:130mg/L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资料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资料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资料
其它有害作用:
无资料
在正确的使用和存储条件下是稳定的。
禁配物:
无资料
避免接触的条件:
不相容物质,热、火焰和火花。
聚合危害:
无资料
分解产物:
在正常的储存和使用条件下,不会产生危险的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经口):470mg/kg(大鼠)
LD50(经皮):220mg/kg(兔子)
LC50(吸入):2.175mg/L(大鼠)
环境危害:
详见第十二部分。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用大量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皮肤。如有不适,就医。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如有不适,就医。
吸入:
立即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畅通。如果呼吸困难,给于吸氧。如患者食入或吸入本物质,不得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如果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立即就医。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
灭火时,应佩戴呼吸面具((符合 MSHA/NIOSH 要求的或相当的))并穿上全身防护服。在安全距离处、有充足防护的情况下灭火。防止消防水污染地表和地下水系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乙二醇单丁醚安全技术说明书

乙二醇单丁醚安全技术说明书
灭火剂:二氧化碳、化学干粉、酒精泡沫
六、泄漏应急处理
七、储运注意事项
ERG指南:152 ERG指南分类:毒性物质(可燃的)
八、防护措施
车间卫生标准
中国MAC(mg/m3):
前苏联MAC(mg/m3):
美国TVL-TWA
OSHA:50ppm;240mg/m3
ACGIH:25ppm;121mg/m3
美国TLV-STEL
食入:吸入、食入或皮肤接触该物质可引起迟发反应。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
闪点(℃):60(闭式),开杯73.89℃;
引燃温度(℃):
爆炸下限(%):1.1%
爆炸上限(%):127%
最小点火能(mJ):
最大爆炸压力(MPa):
危险特性: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与强腐蚀剂和强氧化剂接触发生剧烈反应。腐蚀某些涂料、塑料和橡胶。在高温下,能腐蚀金属铝。
主要用途:优良的溶剂。也是优良的表面活性剂,可清除金属、织物、玻璃、塑料等表面的油垢。广泛用于油漆、油墨、皮革、印染、医药、电子工业。
三、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皮肤接触、眼睛接触及食入
健康危害
可引起贫血,肝、肾损害,导致皮炎。IDLH:700ppm嗅阈:0.001ppm OSHA:表Z—1空气污染物健康危害(蓝色):
眼睛防护:据报告属可引起眼睛刺激或损伤的物质,需眼部防护。
身化性质
熔点(℃):-40
沸点(℃):171.1
相对密度(水=1):
饱和蒸气压(kPa):97.33(20℃)
临界温度(℃):
相对密度(空气=1):
临界压力(MPa):
燃烧热(kJ/mol):

阴极电泳助剂-乙二醇丁醚MSDS

阴极电泳助剂-乙二醇丁醚MSDS

L-阴极电泳助剂II1、成分/组成信息乙二醇丁醚(20 ppm (97 mg/m3))2、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警告!6.1类有毒液体。

误服、吸入、经皮肤吸收有害;可引起眼、皮肤和呼吸道刺激;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血液和造血系统、肝肾和淋巴系统;可燃。

侵入途径:吸入、皮肤、眼、误服。

健康危害:眼接触:可引起眼睛刺激、发红、流泪、视力模糊。

吸入:可引起上呼吸道刺激,出现喉咙痛、咳嗽、头疼、恶心、气急。

高浓度吸入有麻醉作用。

皮肤:可引起皮肤刺激、发红和疼痛。

可经皮肤吸收引起全身毒性(同误服)。

误服:可引起胃肠道刺激、恶心、呕吐、腹泻。

有毒,可引起全身中毒(同吸入)。

慢性影响:持续或反复接触可引起肝、肾、淋巴系统、血液和造血系统的损害。

接触后会加重的现患疾病:皮肤病、眼病、肝、肾、血液、呼吸和淋病系统疾病。

3、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就医。

误服:在医务人员指导下催吐,昏迷者禁食,就医。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和肥皂水或专用洗涤剂冲洗。

眼睛接触: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如仍感刺激,就医。

4、消防措施闪点:61.1℃(乙二醇丁醚)自燃点:238℃燃烧极限:1.1~12.7% 灭火剂:干粉、抗溶泡沫、二氧化碳。

有害燃烧产物:COx灭火注意事项:用水喷雾冷却火场中的容器。

消防员必须佩带正压自给式呼吸器。

5、泄漏应急措施对泄漏区进行通风,排除火种。

防止静电。

佩戴必要的个人保护用具。

使用无火花工具,用砂土等惰性材料吸收,按环保部门的要求处置。

6、作业与储存操作处置注意事项:采用合理的通风;避免眼和皮肤接触;空容器禁止动火切割;远离火种。

储存:紧闭容器,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区;防止物理损坏。

7、接触控制/个体防护作业场所职业接触限值主要成分:乙二醇丁醚(20 ppm (97 mg/m3))工程控制:全面通风或局部排风;尽可能减少雇员的接触;一般宜使用局部排气来控制污染源头,防止扩散。

乙二醇单丁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乙二醇单丁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物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名称:2-丁氧基乙醇俗名或别名:乙二醇单丁醚, 乙二醇(一)丁醚,丁基溶纤剂英文名称:2-Butoxyethanol, Butyl cellosolue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成分/组成:2-丁氧基乙醇产品外观/性状:无色、微有香味的液体。

主要用途:仅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作为溶剂。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概述:高浓度下麻醉。

皮肤干燥。

引起中枢神经系统衰退。

爆炸危险:易燃。

使用时,可形成易燃爆炸性蒸气-空气混合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应用肥皂和水清洗皮肤。

如疼痛持久,马上就医。

眼睛接触:用清水冲洗眼睛,马上就医。

吸入:转移伤者到空气新鲜处。

如伤者不能迅速恢复,马上就医。

食入:不要诱发呕吐,如伤者清醒可给水喝。

如不能迅速恢复,马上就医。

第五部分燃烧性与消防措施燃烧性:产生有害燃烧产物。

蒸气比空气中重,可沿地面扩散,引致远距离着火。

闪点:61(阿贝乐尔试验)引燃温度:244℃(ASTMD-2155)爆炸极限: 1.1%~12.7%灭火剂:耐醇泡沫、洒水或雾。

化学干粉、二氧化碳,砂或土只能用于小面积着火。

灭火要领:洒水保持附近的容器冷却。

穿戴全身防护衣服和自给式呼吸器。

禁止水枪喷水。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应急行动:避免和皮肤、眼睛接触。

彻底通风污染地。

不呼吸蒸气。

杜绝明火。

隔离火源。

禁止吸烟。

避免产生火花。

撤离非有关人员。

如在无人身危险时,关闭泄漏。

应急人员防护:戴聚氯乙烯、氯丁橡胶或腈类橡胶手套、穿聚氯乙烯整体套装带连体帽,至膝橡胶安全靴、戴有机气体滤毒罐NPF400的全面罩呼吸器。

在密封空间,配戴开放循环型NPF2000的自给式呼吸器。

消除方法:转移到有标记的密封容器以回收或处置。

处理残留液用少量泄漏清除办法。

用砂、土或泄漏控制物包围或吸收液体,铲除并放在有标记的密封容器以便随后安全处理。

把泄漏的容器放入有标记的桶或用桶套装,用大量水清洗污染地面,保留污染废物清洗液。

乙二醇单丁醚MSDS

乙二醇单丁醚MSDS

乙二醇单丁醚MSDS1. 产品标识•产品名称:乙二醇单丁醚•英文名称:Ethylene Glycol Monobutyl Ether•化学式:C6H14O2•CAS 号:111-76-22. 成分信息乙二醇单丁醚的主要成分是乙二醇单丁醚。

它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较低的挥发性。

乙二醇单丁醚可溶于水和多种有机溶剂。

3. 危险性概述乙二醇单丁醚具有一定的毒性,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以下是它的一些主要危险特性:•眼刺激性:乙二醇单丁醚可能会对眼睛产生刺激作用,接触眼睛后应立即冲洗。

•皮肤刺激性:乙二醇单丁醚对皮肤有刺激作用,接触后应彻底清洗。

•吸入危害:长期或大量吸入乙二醇单丁醚可能导致头痛、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

•长期作用:乙二醇单丁醚可能对生殖系统和发展有潜在的不良影响。

4. 急救措施•眼部接触:立即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保持眼睑张开。

•皮肤接触:立即用肥皂和水彻底清洗受污染的皮肤区域。

•吸入: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中,保持安静。

如有呼吸困难,立即就医。

•食入:立即就医,并将产品包装或标签带给医生。

5. 灭火措施•爆炸危险:乙二醇单丁醚具有较低的闪点,可能在火源附近发生火灾。

•灭火剂:使用干粉灭火剂,二氧化碳或喷雾水雾灭火剂。

•气体和蒸气扩散:使用水雾抑制蒸气形成,远离火源。

6. 泄漏处理•个人防护措施:佩戴适当的防护手套、护目镜和防尘口罩。

•操作者防护:尽量避免乙二醇单丁醚进入水体和地下水。

•泄漏处理:将溢出的液体收集起来,尽量避免其进入下水道和排水系统。

7. 防护措施与个人防护•工作场所通风:确保操作环境通风良好,防止乙二醇单丁醚的蒸气积聚。

•个人防护装备:在必要的情况下,佩戴适当防护手套、眼镜和呼吸器。

•工作环境控制:禁止吃、喝和吸烟,提供洗眼设备和紧急淋浴设施。

8. 储存和运输•包装:乙二醇单丁醚应该使用密封良好的包装进行储存和运输。

•温度要求:避免乙二醇单丁醚在高温下储存,最佳储存温度为 15-25°C。

乙二醇丁醚-MSDS

乙二醇丁醚-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乙二醇丁醚化学品英文名:ethylene glycol monobutyl ether分子式:C6H14O2CAS号:111-76-2相对分子量:118.17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乙二醇丁醚111-76-2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6.1类毒害品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吸入本品蒸气后,导致呼吸道刺激及肝肾损害。

蒸气对眼有刺激性。

皮肤接触可致皮炎。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在空气中或在阳光照射下容易生成爆炸性的过氧化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乙二醇单丁醚111-76-2

乙二醇单丁醚111-76-2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无数据资料 国际海运危规 : 无数据资料 国际空运危规 : 无数据资料
14.5 环境危害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预防
无数据资料
15 法规信息
15.1 专门对此物质或混合物的安全,健康和环境的规章 / 法规
危害类型
信号词 危险申明 H227 H302 H312 H315 H319 H332 警告申明 P280 P305+P351+P338
P210 P261 P264 P270 P271 P301+P312 P302+P352 P304+P340 P312 P322 P330 P332+P313 P337+P313 P362 P370+P378 P403+P235 P501 RS Hazard symbol(s) R-phrase(s) S-phrase(s)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保证充分的通风。移去所有火源。防范蒸汽积累达到 可爆炸的浓度,蒸汽能在低洼处积聚。
6.2 环境预防措施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火灾特征 无数据资料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乙二醇丁醚 MSDS

乙二醇丁醚 MSDS

江苏天音化工有限公司MSDS乙二醇丁醚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中文名:乙二醇丁醚、乙二醇单丁醚英文名:ethylene glycol monobutyl etherCAS号:111-76-2生产商:地址:电话:传真:应急电话:上海化学事故应急咨询服务电话: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咨询电话:2 成分/组成信息主要成分:纯品主要用途:用作溶剂。

3 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6.1类毒害品侵入途径:吸入、误服、眼、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可能致命。

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高浓度可能造成头疼、恶心。

更高浓度可能造成意识丧失甚至死亡。

动物实验中,可能损害生殖系统。

皮肤接触:轻度的刺激.眼接触:其蒸气会刺激眼睛,其液体会造成刺激、疼痛、发红及持续几天的角膜伤害。

误服:可能造成刺激与吸入时造成之相同症状。

燃爆危险:蒸气及液体可燃。

4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20分钟以上。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误服:切勿催吐或经口喂食任何东西。

立即就医。

5 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安全情况下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6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

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对该区进行通风换气。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适当防护装备。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少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乙二醇丁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乙二醇丁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爆炸下限(V%):
1.1(170℃)爆炸上限(V%):10.6(180℃)
危险特性:
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件下可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稳定性:
稳定聚合危害:不能出现
主要用途:
用作溶剂和测定铁、钼的试剂。
熔点(℃):
-74.8沸点:170.2
相对密度(水=1):
0.90相对密度(空气=1):4.07
溶解性:
溶于水、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饱和蒸汽压(kPa):40.00/140℃
燃烧爆炸危险性
避免接触的条件:
接触空气。燃烧性:可燃建规火险分级:丙
闪点(℃):
71(O.C)自燃温度(℃):244
禁忌物:
强氧化剂、强酸、酰基氯、酸酐、卤素。
灭火方法:
干粉、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包装与储运
危险性类别:
第6.1类毒害品危险货物包装标志:11包装类别:Ⅲ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不宜大量或久存。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
乙二醇丁醚
标识
中文名:
乙二醇丁醚
英文名:
Ethylene glycol monobutyl ether
分子式:
C6H14O2分子量:118.17
CAS号:
111-76-2RTECS号:KJ8575000UN编号:2369

防白水-乙二醇单丁醚

防白水-乙二醇单丁醚

防白水一、产品标识:中文名:防白水;乙二醇单丁醚CAS号:111-76-2英文名:2-butoxyethanol;butyl cellosolve化学类别:醚分子式:C6H1402相对分子量:105.36结构式:HOCH2CH2O(CH2)3CH3危险性类别: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二、主要组成与性状:主要成份:纯品。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中等程度醚味。

主要用途:用作硝酸纤维素、喷漆、快干漆、清漆、搪瓷和脱漆剂的溶剂。

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使用本品除引起粘膜刺激和头痛外,未见急性中毒病例。

四、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燃烧性:易燃闪点(℃):61.1爆炸下限(%):1.7爆炸上限(%):15.6引燃温度(℃):472最小点火能(mJ):无资料最大爆炸压力(MPa):无资料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件下可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六、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灭害。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乙二醇丁醚MSDS

乙二醇丁醚MSDS
LC50:无资料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其它有害作 空气中嗅觉阈浓度:0.35ppmBOD5(五天生化需氧量):0.71g(氧)/g(样品)(河兰标准)COD(化学需 用: 氧量):2.2g(氧)/g(样品)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 应与氧化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配备相应品种 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TLVTN: ACGIH25ppm,121mg/m3[皮]
含量
CASNo. 111-76-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第 6.1 类毒害品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吸入本品蒸气后,导致呼吸道刺激及肝肾损害。蒸气对眼有刺激性。皮肤接触可 致皮炎。?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 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 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 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61592?
UN 编号: 2369 包装方法: 小开口钢桶;薄钢板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花格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ection 1 - Chemical Product
Section 2 - COMPOSITION, INFORMATION ON INGREDIENTS Section 3 - HAZARDS IDENTIFICATION
Section 4 - FIRST AID MEASURES
Section 5 - FIRE FIGHTING MEASURES Section 6 - ACCIDENTAL RELEASE MEASURES
Section 7 - HANDLING and STORAGE
Section 8 - EXPOSURE CONTROLS, PERSONAL PROTECTION Section 9 -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Section 10 - STABILITY AND REACTIVITY Section 11 - TOXICOLOGICAL INFORMATION
Section 12 - ECOLOGICAL INFORMATION Section 13 - DISPOSAL CONSIDERATIONS
Section 14 - TRANSPORT INFORMATION Section 15 - REGULATORY INFORMATION
Safety Phrases:
S 36/37 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and
gloves.
S 46 If swallowed,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and show this container or label.
WGK (Water Danger/Protection)
CAS# 111-76-2: 1
United Kingdom 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
United Kingdom Maximum Exposure Limits
Canada
None of the chemicals in this product are listed on the DSL/NDSL list.
CAS# 111-76-2 is not listed on Canada's Ingredient Disclosure List. Exposure Limits
CAS# 111-76-2: OEL-AUSTRALIA:TWA 25 ppm (120 mg/m3);Skin
OEL-AUSTRIA:TWA 20 ppm (100 mg/m3);Skin
OEL-BELGIUM:TWA 25 ppm (121 mg/m3);Skin
OEL-DENMARK:TWA 25 ppm (120 mg/m3);Skin
OEL-FINLAND:TWA 25 ppm (120 mg/m3);STEL 75 ppm (350 mg/m3);Skin OEL-FRANCE:TWA 25 ppm (120 mg/m3);Skin
OEL-GERMANY:TWA 20 ppm (100 mg/m3);Skin
OEL-HUNGARY:TWA 100 mg/m3;STEL 200 mg/m3;Skin
OEL-THE NETHERLANDS:TWA 20 ppm (100 mg/m3);STEL 4 ppm;Skin OEL-THE PHILIPPINES:TWA 50 ppm (240 mg/m3);Skin
OEL-POLAND:TWA 100 mg/m3
OEL-RUSSIA:STEL 5 mg/m3
OEL-SWEDEN:TWA 20 ppm (100 mg/m3);STEL 50 ppm (25 mg/m3);Skin OEL-SWITZERLAND:TWA 20 ppm (100 mg/m3);STEL 40 ppm;Skin
OEL-TURKEY:TWA 50 ppm (240 mg/m3)
OEL-UNITED KINGDOM:TWA 25 ppm (120 mg/m3)
OEL-UNITED KINGDOM:TWA 25 ppm (120 mg/m3);Skin
OEL IN BULGARIA, COLOMBIA, JORDAN, KOREA check ACGIH TLV OEL IN NEW ZEALAND, SINGAPORE, VIETNAM check ACGI TLV
US FEDERAL
TSCA
CAS# 111-76-2 is not listed on the TSCA inventory.
It is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use onl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