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阻滞麻醉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神经阻滞麻醉PPT课件

神经阻滞麻醉PPT课件
神经阻滞麻醉
四肢组
1
定义
神经阻滞麻醉亦称传导麻醉,是将局麻药注射到神经干旁,暂 时的阻断神经传导功能,达到手术无痛的方法。是在患者保持 意识的情况下施行麻醉,麻醉前患者要有充足的思想准备,术 前给予充足的镇静剂。
2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取决于手术范围、手术时间以及病人 的精神状态及配合程度,只要阻滞的区域和时 间能满足手术的要求,神经阻滞可单独应用或 作为辅助手段。
7
上肢神经阻滞分类
颈神经丛阻滞 臂神经丛阻滞
8
一、颈神经丛阻滞
解剖部位
颈丛为颈1~4脊神经的前支组成,每一根神经出 椎间孔后,经过椎动脉之后的前支到横突尖,位 于横突尖前、后节间的沟内。离开横突后,分为 上、下两支,与邻近的分支相互联合组成网状的 颈神经丛。
9
10
适应症
颈丛麻醉适用于甲状腺、枕部头皮的手术和疼痛 治疗,也用于锁骨及肩部手术的辅助麻醉。
18
肌间沟阻滞法
体位:去枕仰卧,头偏向对侧
锁骨上约1cm处可触及细条横走向的肌肉,即肩 胛舌骨肌,与前、中斜角肌构成一个三角,该三 角靠近肩胛舌骨肌处为穿刺点。穿刺成功后注入 25~30ml局麻药,可阻滞尺神经。
19
锁骨上臂丛阻滞法
定位:仰卧位患肩下垫一薄枕,头偏向对侧,上 肢紧贴身体并尽量下垂,锁骨中点上方1~1.5cm处 为穿刺点。穿刺成功后注入20ml麻醉药,由于臂 丛在此处神经干最粗大,因此神经阻滞很完善但 起效慢。
16
麻醉药物准备
1%~1.5%利多卡因可提供3~4小时麻醉,若手术时 间长,布比卡因或罗哌卡因可提供4~8小时麻醉, 若加入副肾,麻醉时间可延长至8~12小时。臂丛 神经阻滞药物不必用太高浓度,50ml1%利多卡因 或0.5%布比卡因是成人可用最大量。

下肢神经阻滞麻醉PPT课件

下肢神经阻滞麻醉PPT课件

生殖股神经 L1-L2
大腿前内侧表面皮肤和部分 生殖器
股外侧皮神经 L2-L3 大腿前、侧、后表面的皮肤。
股神经
L2-L4
大腿前面肌肉(缝匠肌,股四 头肌);大腿内收肌(耻骨肌和 髂腰肌),大腿前内侧面皮肤
闭孔神经 隐神经
L2-L4 L2-L4
大腿内收肌(大、长、短内 收肌),股薄肌;大腿内侧表 面皮肤
神经阻滞的优势
术前术后镇痛好
术中出血少,心血管情况稳定
恶心呕吐谵妄发生少
降低对免疫的干扰
有利于术后早期活动
不影响胃肠道道功能
减少深静脉血栓
不影响尿道功能
不宜全麻或椎管内麻醉的高危患者
神经阻滞的劣势
缺点
禁忌
操作繁琐,起效慢
局麻药中毒
神经损伤
阻滞失败 (超声可以减少失败率)
患者不合作 有出血倾向 感染和休克 周围神经病变
• 神经阻滞的现代趋势
• ◆新型局麻药罗哌卡因 的应用、穿刺针及导管的不断更新 • ◆定位技术的进步:神经刺激器,超声定位技术的临床应用 • ◆区域阻滞麻醉价值的再认识:循证医学证明神经阻滞能有效阻断损伤刺激的
上传通路,在老年患者中采用区域麻醉恢复更好。 • ◆麻醉和外科的新发展:微创,可视化,ERAS方向,术后有效镇痛,术后恢
神经阻滞定位方法
解剖学标志定位 异感定位 血管旁神经定位 神经刺激仪定位 B超引导下定位 X线,CT,MRI定位
目前趋势
超声引导
神经刺激仪
多普勒超声
高频线阵探头
7-14MHz 波长→短 穿透力差 分辨率高
低频凸阵探头
2- 5MHz 波长→长 穿透更深 分辨率低
神经刺激仪
➢机制:脉冲电流→神经去极化→肌肉收缩→定位

《神经阻滞疗法》课件

《神经阻滞疗法》课件

神经阻滞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适应症
神经阻滞疗法常用于骨科、妇产科、神经科等 手术和病症治疗,比如术后疼痛管理、分娩镇 痛等。
应用实例
临床中的应用实例包括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 腹股沟疝气手术中的局麻等,可有效提高手术 和治疗的效果。
结束语
神经阻滞疗法的优势和发展前景
神经阻滞疗法在减轻疼痛、提高手术效果方面具 有显著优势,未来将有更多新技术和应用进一步 推动其发展。
3
操作注意事项
确保麻醉药物注射准确,监测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神经阻滞疗法的禁忌症和并发症
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神经阻滞疗法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某些病人可能有禁忌症,如出血凝血障碍,感染等,医 生需慎重评估适应症。
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尽管神经阻滞疗法是相对安全的,但可能出现并发症,如注射部位感染、神经损伤等,医生 应及时处理并提供必要的支持。
《神经阻滞疗法》PPT课 件
神经阻滞疗法是一种用于麻醉和疼痛管理的有效治疗方法。它通过阻断神经 信号传递,帮助患者减轻疼痛和不适。
疗法介绍
1 什么是神经阻滞疗法?
神经阻滞疗法是一种通过注射药物或使用电流等方法,暂时性阻断神经传递的治疗技术。
2 神经阻滞疗法的作用和优点
神经阻滞疗法可减轻患者的疼痛和症状,提供长时间的疼痛缓解,并且相对较安全,避 免了使用药物的系统性副作用。Fra bibliotek谢谢收听
感谢您对《神经阻滞疗法》的关注。如有任何问 题,请随时向我们咨询。
3 神经阻滞疗法的类型
常见的神经阻滞疗法包括硬膜外阻滞、腰麻、尺神经阻滞等,每种类型都有其适应症和 特定的使用方式。
神经阻滞疗法的步骤
1
麻醉前准备

疼痛诊疗学神经阻滞培训课件

疼痛诊疗学神经阻滞培训课件
疼痛可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 ,通过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性 质、部位等,为治疗提供依据。
疼痛的生理机制
疼痛的产生与神经系统的传导密 切相关,了解疼痛的生理机制有 助于更好地理解神经阻滞的作用

疼痛的治疗方法
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神经 阻滞等,每种方法都有其适应症
和禁忌症。
疼痛诊疗学在神经阻滞中的应用技巧与注意事项
神经阻滞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神经阻滞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疼痛,包括慢性疼痛、急性疼痛 、神经性疼痛等。同时,对于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如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等,神经阻滞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禁忌症
对于一些患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以及患有凝 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应避免使用神经阻滞治疗。此外,对于 一些对药物过敏的患者,也应避免使用神经阻滞治疗。
疼痛诊疗学在神经阻滞中的未来发展方向
神经阻滞技术的改进
01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阻滞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未来将有更多的创新技术应用于临床。
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02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和患者的满意度。
多学科合作
03
疼痛诊疗学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未来需要加强多学科合作,共
02
03
04
局部麻醉药过敏
由于个体差异,部分患者对局 部麻醉药产生过敏反应。
神经损伤
在神经阻滞过程中,可能因操 作不当导致神经损伤。
血管损伤
穿刺过程中可能损伤血管,导 致出血或血肿。
感染
操作过程中未严格遵守无菌原 则,可能导致感染。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血管损伤的预防
神经损伤的预防

讲课稿:周围神经阻滞麻醉PPT课件

讲课稿:周围神经阻滞麻醉PPT课件
讲课稿周围神经阻滞麻醉ppt课件
目 录
• 引言 • 周围神经阻滞麻醉基础知识 • 周围神经阻滞麻醉操作流程 • 周围神经阻滞麻醉并发症及处理 • 临床应用与案例分析 • 问题与解答环节
01 引言
主题介绍
01
周围神经阻滞麻醉是一种局部麻 醉技术,通过将麻醉药注射到神 经干或神经丛周围,阻断神经传 导,使相应区域产生麻醉效果。
定义
周围神经阻滞麻醉是一种局部麻醉方 法,通过将麻醉药物注射到神经干或 神经丛周围,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 使该神经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效果。
分类
根据注射部位的不同,周围神经阻滞 麻醉可分为颈神经丛阻滞、臂神经丛 阻滞、股神经阻滞等。
适用范围与优缺点
适用范围
周围神经阻滞麻醉适用于手、足、臂、 腿等外周手术,尤其适用于精细手术 和需要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的手术。
展望
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周围神经阻滞麻醉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精准。未来 可以进一步研究神经阻滞麻醉对术后恢复的影响,以及与其他麻醉方法的联合 应用,以提高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06 问题与解答环节
学生提问
总结词
学生积极参与
详细描述
在讲课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提问,提出自己对周围神经阻滞麻醉的疑惑和问题 ,增强课堂互动性。
麻醉方案
选择左踝关节周围神经阻滞麻醉。
操作过程
在超声引导下,对左踝关节周围的神 经进行准确定位,并注入麻醉药物。
麻醉效果
麻醉效果迅速且稳定,手术进行顺利,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经验总结与展望
经验总结
周围神经阻滞麻醉具有操作简便、效果稳定、对全身影响小等优点,是临床上 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但操作过程中需注意神经定位的准确性,避免损伤神经。

神经阻滞治疗培训课件

神经阻滞治疗培训课件
其他:美兰、石炭酸、阿霉素等 营养神经的药物: VB12:
促进核酸合成和糖代谢,是有效的神经营养药
甲钴胺:
促进培养大鼠组织中卵磷脂的合成和神经元髓鞘形成, 适用于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阻滞治疗
19
八、并发症
1. 毒性反应 2. 全脊髓麻醉 3. 气胸或血气胸 4. 神经损伤 5. 局部及全身感染 6. 出血或血肿
7.其他 用17G硬膜外穿刺针刺破硬脊膜后,年轻人发生头 痛的几率超过75%。有凝血障碍的患者可发生硬膜外血肿。 无菌操作不严格时可发生硬膜外间隙脓肿等严重感染。
治疗后观察严格平卧位观察1小时。主要观察病员双
上肢活动度、呼吸情况以及有无药物后反应等。
神经阻滞治疗
28
常见阻滞治疗并发症
星状神经节阻滞:
5%~10%酚甘油:7%酚甘油比重为1.25,比脑 脊液比重(1.006)重,常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椎旁体 神经阻滞、交感神经阻滞、末梢神经阻滞、脑下垂体阻 滞,偶尔用于硬膜外阻滞
神经阻滞治疗
18
95%~99%乙醇。95%~99%乙醇在38℃时的比重为0 .78~0.79,比脑脊液比重轻,常用于腹腔神经丛阻滞, 脑下垂体阻滞、肋间神经阻滞、蛛网膜下腔阻滞、交感神经 阻滞。
神经阻滞治疗
22
十一、局部阻滞疗法的局限性
1.医生、患者或其他人员应首先了解局部阻滞疗法并不是万 能的,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疼痛性疾病。
2.应用诊断和预后性阻滞时需结合所获得的所有临床资料, 仅根据1次或2次阻滞就做出最后的结论会助长错误,并且 造成无意义的破坏性过程。
3.对患有急性疼痛的患者采用治疗性阻滞疗法虽极为有效, 但不可作为唯一的治疗方法,而需通过其他治疗(如镇静、 抗焦虑、其他麻醉性药物等)得以完善。

神经阻滞疗法ppt课件

神经阻滞疗法ppt课件

在手术过程中,神经阻滞疗法能够阻 断手术区域的神经传导,使手术部位 失去痛觉,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
神经阻滞疗法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神经阻滞疗法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初,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 发展,神经阻滞疗法在理论和操作技术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
发展
目前,神经阻滞疗法已经从简单的疼痛治疗发展到了涉及多 个学科的综合性治疗方法,如介入神经放射学、超声引导技 术等,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治疗效果。
神经阻滞疗法的常用技术
周围神经阻滞
将药物注射至神经干、 神经丛或神经节周围,
阻断神经传导功能。
中枢神经阻滞
硬膜外阻滞
星状神经节阻滞
将药物注射至脊髓或脑 内,阻断疼痛信号的传
导通路。
将药物注射至硬膜外腔, 通过扩散作用达到阻断
神经传导的效果。
将药物注射至星状神经 节周围,阻断交感神经
传导功能。
神经阻滞疗法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特点
神经阻滞疗法具有起效快、副作 用少、操作简便等优点,广泛应 用于疼痛治疗、手术麻醉、神经 性疾病等领域。
神经阻滞疗法的重要性
疼痛治疗
对于各种疼痛性疾病,如颈椎病、腰 椎间盘突出、关节炎等,神经阻滞疗 法能够快速有效地缓解疼痛,提高患 者生活质量。
手术麻醉
神经性疾病治疗
对于一些神经性疾病,如神经痛、神 经炎等,神经阻滞疗法能够调节神经 功能,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神经阻滞疗法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神经阻滞疗法在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 展,包括新型药物的研发、治疗方法的改进以及 临床试验的开展等。这些研究为神经阻滞疗法的 应用提供了更科学和有效的依据。
神经阻滞疗法的疗效
研究表明,神经阻滞疗法对于缓解疼痛和改善神 经功能具有良好的疗效。通过阻断神经传导,可 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生活质量。

神经阻滞麻醉 ppt课件

神经阻滞麻醉  ppt课件

PPT课件
6
臂丛神经阻滞
PPT课件
7
臂丛解剖
臂丛的解剖可概括为“五根、三干、六股、三束、五支”。 (1) 五根:即臂丛神经由颈5~8和胸1 神经根的前支组成,位于斜角肌间 隙内。
(2) 三干:由颈5~6 合成上干,颈7 单独为中干,颈8 、胸1 合成下干,位于
锁骨之上和第一肋骨表面。 (3) 六股:上、中、下干各自分为前、后两股,位于锁骨后。 (4) 三束:上、中干前股组成外侧束,下干前股组成内侧束,三干的后股组 成后束
◆定位可靠、简便 ◆不引起气胸 ◆不阻滞膈N.、迷走N.等 ◆不会出现高位硬膜外或全脊麻
缺 点
◆局麻药中毒发生率高
◆不能阻滞肌皮神经和肋间臂神经,
不适合肘部以上的手术
PPT课件 26
臂丛阻滞常见并发症
气胸 出血或血肿 局麻药中毒 膈神经麻痹 喉返神经麻痹 高位硬膜外或全脊麻
PPT课件 27
存在的问题
超声扫描可精确定位神经 可提高操作成功率和麻醉质量 可缩短药物起效时间和降低局麻药用量 操作时病人更舒适、适应范围更广
• 克服解剖变异带来的穿刺困难 • 适用于小儿,意识不清,已经部分神经阻滞或全身麻 醉病人
PPT课件
39
超声引导的神经阻滞并发症更少
• •

目前无严重并发症报道 可以成像神经和血管、胸膜和其他组织,避免神经损 伤、误穿血管和胸膜造成局麻药中毒和气胸等严重并 发症。 注意 操作时可出现异感,应注意避开神经。
PPT课件
临床已少用
22
腋路法
◆体位: 平卧、头偏对侧 上肢外展90O 屈肘90O 手背贴床
呈“举手礼”状
◆定位:
腋动脉搏动最高点

《神经阻滞麻醉》课件

《神经阻滞麻醉》课件
2023 WORK SUMMARY
神经阻滞麻醉
REPORTING
目录
• 神经阻滞麻醉概述 • 神经阻滞麻醉的原理与技术 • 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应用 • 神经阻滞麻醉的并发症与处理 • 神经阻滞麻醉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PART 01
神经阻滞麻醉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神经阻滞麻醉是一种局部麻醉方法, 通过注射麻醉药物到神经干或神经丛 周围,暂时阻断神经传导功能,使相 应区域产生麻醉效果。
需要经验丰富的医师操作;对于肥胖或畸形患者,可能存在定位困难;
对于某些特殊手术,如颈部手术,可能不适用。
PART 02
神经阻滞麻醉的原理与技 术
神经阻滞麻醉的原理
神经阻滞麻醉是通过阻断神经传导,使特定区域的疼痛感消失或减弱,从而达到麻 醉效果。
神经阻滞麻醉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注射麻醉药物到神经周围,使药物与神经末梢结合 ,从而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
PART 04
神经阻滞麻醉的并发症与 处理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局部麻醉药中毒
由于注射入血管或注射过量所致 ,表现为头晕、耳鸣、口舌麻木 、呼吸困难等。处理方法包括立 即停止注射,给予吸氧、抗过敏
药物等。
神经损伤
由于注射部位不准确或药物刺激 所致,表现为相应神经支配区域 的感觉和运动障碍。处理方法包 括给予神经营养药物、物理治疗
神经阻滞麻醉与其他技术的结合应用
01
神经阻滞麻醉将与区域麻醉、全 身麻醉等其他麻醉技术相结合, 实现多模式联合麻醉,提高手术 的安全性和效果。
02
神经阻滞麻醉将与疼痛治疗技术 相结合,如神经调控、物理治疗 等,为慢性疼痛患者提供更加有 效的治疗方法。
神经阻滞麻醉在特殊领域的应用前景

神经阻滞麻醉培训课件

神经阻滞麻醉培训课件
能使用;
上臂阻滞效果较差,不适用于肩关节手术及肱骨 骨折复位等;
局麻药毒性反应发生率较高。
神经阻滞麻醉
50
锁骨上阻滞法
优点:定位简便,对肌间沟摸不清的病人适用。 缺点:气胸发生率较高,临床上多已被肌间沟阻滞法
取代。
神经阻滞麻醉
51
臂丛神经阻滞的适应症
上肢及肩关节手术(锁骨骨折)或上肢 关节复位术,腋径路仅用于前臂和手的手术。
23
神经阻滞麻醉
24
神经阻滞麻醉
25
神经阻滞麻醉
26
颈浅丛阻滞法
定位:病人仰卧位、去枕,头偏向对侧,在胸锁 乳突肌后缘中点作标记,即为穿刺点。
操作:由标记点垂直刺人皮肤,缓慢进针,遇一 刺破纸张样的落空感后表示针尖已穿透肌膜,将 局麻药液注射到肌膜下。也可以在颈阔肌的表面 再向乳突、锁骨和颈前方向作浸润注射,以分别 阻滞枕小、耳大、颈皮和锁骨上神经,一般每侧 用药量lOml左右。
神经阻滞麻醉
33
四、臂丛神经阻滞
神经阻滞麻醉
34
人们不断地使用他们的胳膊和手, 结果就使胳膊和手不断暴露而容易受损 伤;人们也不停地吃,人的胃从来就没 有真正空过。人们的动手倾向和他们不 屈不挠的食欲,造成了上肢损伤和饱胃 的病人像潮水一样,不停地涌入医院的 急诊室。这就是为什么麻醉学家如此偏 爱臂丛神经阻滞的原因。
是中等效能和时效的局麻药。 组织弥散性能、粘膜穿透力好,可用于各种局麻
方法,但使用的浓度不同。 最适用于神经阻滞和硬膜外阻滞。 成人一次限量:表面麻醉为 l00mg;
局部浸润麻醉和神经阻滞为 400mg。 反复用药可产生快速耐药性。
神经阻滞麻醉
69
4.布比卡因(bupivacaine)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课件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课件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概述 •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解剖学基础 •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操作方法 •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与并发症 •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应用 •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研究进展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01
概述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定义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是一种局部麻醉技术,通过将麻醉药物注 射到臂丛神经周围,暂时阻断臂丛神经的传导功能,使手臂 区域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受到抑制,为手术提供无痛环境。
02
适用于颈部肿块切除、甲状腺手 术、胸部手术等,能够减轻患者 的痛苦,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特殊病人的麻醉
对于一些特殊病人,如高龄、心肺功能不全、脊柱畸形等,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具 有独特的优势。
可以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减轻对患者的生理干扰,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率,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注意事项
注射时要避免损伤神经和血管,注射后应观察患 者的反应,确保麻醉效果良好。
腋路法
01 总结词
适用于上肢手术
02
详细描述
腋路法是通过腋窝的腋动脉和 臂丛神经的解剖关系,将麻醉 药物注射到腋动脉周围,使臂 丛神经所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 效果。适用于上肢手术,特别 是前臂和小臂的手术。
03
适用范围
04

神经刺激器技术
通过神经刺激器定位神经,减少 操作时间和并发症。
新型技术发展
研究新型技术如机器人辅助臂丛 神经阻滞等,提高操作精度和效
率。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研究
临床应用
研究臂丛神经阻滞在各种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安 全性,如上肢手术、肩关节手术等。

疼痛诊疗学神经阻滞培训课件

疼痛诊疗学神经阻滞培训课件

疼痛诊疗学神经阻滞培训课件xx年xx月xx日•神经阻滞概述•神经阻滞在疼痛诊疗中的应用•神经阻滞药物的分类及选用•神经阻滞操作技术要领•神经阻滞在疼痛诊疗中的优势及局限性•常见疼痛诊疗疾病的神经阻滞疗法•神经阻滞培训总结与展望目录01神经阻滞概述神经阻滞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使神经干、神经丛、神经节和神经根等部位受到药物阻滞,从而产生阻滞神经传导功能,达到减轻或消除疼痛的目的。

特点对神经本身无损伤,无痛、无创、副作用小、恢复快。

神经阻滞的定义局部神经阻滞、区域神经阻滞、全身神经阻滞。

神经阻滞的分类按作用范围分类激素类神经阻滞、非激素类神经阻滞。

按使用药物分类短暂性神经阻滞、长期性神经阻滞。

按作用时间分类神经阻滞的作用机制通过阻断疼痛的传导通路,使疼痛信号无法到达大脑,从而减轻或消除疼痛。

阻断疼痛传导抗炎作用营养作用抗癫痫作用神经阻滞可以抑制致痛物质的释放,缓解局部炎症反应,从而减轻疼痛。

神经阻滞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从而缓解疼痛。

神经阻滞可以抑制癫痫病灶的异常放电,从而控制疼痛的发作。

02神经阻滞在疼痛诊疗中的应用神经阻滞可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迅速缓解疼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

神经阻滞还可以用于诊断不明原因的疼痛,确定疼痛的来源和性质,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神经阻滞是一种有效的疼痛治疗方法,可用于治疗多种疼痛疾病,包括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炎、神经痛等。

等。

神经阻滞可用于诊断不明原因的疼痛,确定疼痛的来源和性质。

神经阻滞还可用于镇痛分娩、术后镇痛以及癌痛治疗等领域。

神经阻滞在疼痛诊疗中的禁忌症神经阻滞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存在一定的禁忌症。

对于有严重心、肝、肺、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以及存在感染、结核、肿瘤等疾病的患者,应禁止使用神经阻滞。

对于有出血倾向或正在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也应慎重使用神经阻滞。

03神经阻滞药物的分类及选用糖皮质激素包括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具有抗炎、抗过敏、抗疼痛等作用,常用于神经炎性疼痛的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缺点:气胸发生率高
临床已少用
腋路法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适应证与禁忌证
➢适应证:取决于手术范围、手术时间以及 病人的精神状态及合作程度.只要阻滞的 区域和时间能满足手术的要求,神经阻滞 可单独应用或作为辅助手段.
➢禁忌症:小儿或不合作的病人;穿刺部位 有感染、肿瘤、严重畸形;局麻药过敏者。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优点
◆易于掌握 ◆小容量可阻滞肩部和上肢 ◆气胸的发生率较低 ◆临床最常用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臂 丛 的 神 经 走 行
肌间沟
腋窝
锁骨下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臂丛的神经支配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前言
➢任何外科手术都可以在全麻下进行,但麻 醉医生掌握了外周神经阻滞并在临床上灵 活选择应用,可使麻醉处理更加灵活合理, 使患者术中术后更加舒适。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简称臂丛麻醉)不仅适 用于手术麻醉,也可用于某些疾病和术后 疼痛的治疗。
(3) 六股:上、中、下干各自分为前、后两股,位于锁骨后。 (4) 三束:上、中干前股组成外侧束,下干前股组成内侧束,三干的后股组 成后束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5) 五支:各股在喙突平面分成神经支,即上肢五大神经: ①腋神经:主要来自颈5 神经根,支配三角肌,功能为外展肩关节。 ②肌皮神经:主要来自颈6 神经根,支配肱二头肌,功能为屈曲肘关节。 ③桡神经:主要来自颈7 神经根,支配上肢伸肌群,功能为伸直肘、腕和 指关节。 ④正中神经:主要来自颈8 神经根,支配前臂屈肌群,功能为屈曲腕和手 指关节。 ⑤尺神经:主要来自胸1 神经根,支配手部内在肌群,负责手的精细动作
0.25-0.5
175/225
丁卡因
0.15-0.25 100/200
罗哌卡因
0.25-0.5
175/225
起效时间 (min) 10-20
15-30
15-20
15-30
作用时间 (min) 120-240
360-720
120-180
240-400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局部解剖的体表标志、动脉搏动 ➢针刺感觉异常 ➢神经刺激器探查定位技术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常用神经干阻滞局麻药的临床特点
局麻药(1:20 常用浓度% 万肾上腺素)
利多卡因
1-1.5
最大剂量 (mg) 400/500
丁哌卡因
缺点
◆常有尺神经阻滞不全 ◆有损伤椎动脉可能 ◆可有高位硬膜外或全脊麻 ◆低位穿刺仍有气胸可能
锁骨上法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定位:锁骨中点 锁骨上1~1.5cm
◆操作: 向内、向后 触及第一肋骨 寻找异感
◆优点: 定位简单
C5~T1 部分C4 部分T2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臂丛神经自椎间孔发出后直到腋窝远端一直被椎前筋膜及 延续的筋膜环绕,臂丛N就处于筋膜的间隙中,并与血管 伴行,形成血管神经鞘,在腋窝的部分称为腋鞘。如果从 腋鞘注入局部麻醉药即可以扩散到臂丛的神经根,这就证 明它是一个相互连通的潜在的腔隙,也就是说无论在哪个 部位,只要把局部麻醉药注射进入这个潜在的腔隙中麻醉 就会成功。这就演生出临床上的6种臂丛阻滞入路,经颈 路、肌间沟、锁骨上、锁骨下、喙突下和腋路阻滞。
肌间沟法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体位:
去枕平卧
头偏向对侧
手臂贴体旁
◆标志:
出现异感
Hale Waihona Puke 2cm触到横突定位可靠
◆20~30ml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肌间沟阻滞法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常用臂丛神经阻滞法
➢肌间沟阻滞法 ➢锁骨上阻滞法 ➢腋路阻滞法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概念
➢神经阻滞亦称传导麻醉,是将局麻药 注射到神经干旁,暂时地阻断神经传 导功能,达到手术无痛的方法。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传统神经阻滞方法
臂丛神经阻滞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臂丛解剖
➢ 臂丛的解剖可概括为“五根、三干、六股、三束、五支”。 (1) 五根:即臂丛神经由颈5~8和胸1 神经根的前支组成,位于斜角肌间 隙内。
(2) 三干:由颈5~6 合成上干,颈7 单独为中干,颈8 、胸1 合成下干,位于 锁骨之上和第一肋骨表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