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孔灌注桩断桩处理方案

合集下载

灌注桩断桩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案

灌注桩断桩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案

灌注桩断桩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案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由于操作失误设备不良及水文地质条件等的影响,极容易发生断桩现象,造成重大工程事故。

一、常见的断桩形式常见的断桩形式有以下四种:1.混凝土桩体与基岩之间被不凝固的混凝土软件充填。

原因是,由于导管下距孔底过远,混凝土被冲洗液稀释,使水灰比增大,造成混凝土不凝固。

2.桩身中段出现混凝土不凝体。

原因是受地下水活动的影响或导管密封不良,冲洗液浸入使混凝土水灰比增大。

3.桩身中岩渣沉积成层,将混凝土桩上下分开。

原因是由于在浇注混凝土时,导管提升和起拔过多,露出混凝土面,或因停电、待料等原因造成夹渣。

4.桩身出现空洞体。

原因是未采用“回顶”法灌注,而是采用从孔口直接倒入的办法灌注混凝土,产生离析造成凝固后不密实坚硬,个别孔段产生疏松、空洞现象。

二、断桩的常用处治方法:1.原位复桩:对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超声波检测出的断桩,采用彻底清理后,在原位重新浇筑一根新桩,做到较为彻底处理。

此种方法效果好、难度大、周期长、费用高,可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地质条件、缺陷数量等因素选择采用。

2.接桩:为确保工程质量,停止混凝土的浇筑并提前拔出导管。

确定接桩方案,首先,对桩进行声测确定好混凝土的部位;其次,根据设计提供的地质资料确定井点降水-开挖-20#素混凝土进行护壁,护壁内用钢筋箍圈进行加固。

第三,挖至合格数处利用人工凿毛,按挖孔法混凝土施工方法进行混凝土的浇注。

3.桩芯凿井法:这种方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即边降水边采用风镐在缺陷桩中心凿一直径为80cm的井,深度至少超过缺陷部位,然后封闭清洗泥沙,放置钢筋笼,用挖孔混凝土施工方法浇筑膨胀混凝土。

此方法日进度缓慢,如果遇到个别桩水处理不好、降不下去,更是困难重重,导致质量、工期和经济上的重大损失。

4.补送结合法:当打入桩采用分节连接,逐根沉人时,差的接桩可能发生连接节点脱开的情况,此时可采用送补结合法。

首先是对有疑点的桩复打,使其下沉,把松开的接头再顶紧,使之具有一定的竖向承载力;其次,适当补些全长完整的桩,一方面补足整个基础竖向承载力的不足,另一方面补打的整桩可承受地震荷载。

冲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的缩颈塌孔及断桩的质量问题和处理措施

冲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的缩颈塌孔及断桩的质量问题和处理措施

冲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的缩颈塌孔及断桩的质量问题和处理措施1.缩颈问题:缩颈是指桩身下部直径明显减小或形成颈部的现象。

造成缩颈的原因可能是钻孔灌注过程中土方中颗粒物经过钻孔灌注桩而向外泄出,导致桩身下部土方密实不均匀,从而形成缩颈。

处理措施如下:1)做好灌注桩的设计,合理安排灌缩颈;2)采用有效的施工工艺,尽量减少土方堆积在桩身附近;3)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缩颈问题。

2.塌孔问题:塌孔是指施工过程中孔壁上灌注桩灌注混凝土时,周围土层坍塌导致孔口附近孔壁塌陷的现象。

可能的原因包括土壤力学性质不均匀、孔土层次组合不合理、施工操作不规范等。

处理措施如下:1)在施工前进行现场勘察,了解土壤情况,并安排合适的施工工艺;2)选择合适的孔筒和套管,以提高孔壁稳定性;3)控制灌注混凝土的流量和速度,避免对周围土体施加过大的压力;4)在施工过程中及时监测孔壁的位移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断桩问题:断桩是指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或者后期使用过程中出现断裂现象。

可能的原因包括原料质量问题、混凝土质量问题、施工工艺问题等。

处理措施如下:1)确保灌注桩的设计充分考虑桩身的强度要求,合理选择桩径和壁厚;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符合规范要求,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搅拌、浇筑和养护;3)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断桩的问题;4)定期进行桩基的检测和维护,及时处理出现的裂缝等问题。

总之,对于冲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的缩颈、塌孔及断桩等质量问题,需要从施工前的设计和勘察、施工过程的控制和监测,以及后期的检测和维护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处理,确保其质量和安全。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冲孔灌注桩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钻孔灌注桩断桩预防及处理

钻孔灌注桩断桩预防及处理

钻孔灌注桩断桩预防及处理钻孔灌注桩是一种常见的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广泛应用于桥梁、高层建筑、港口码头等工程领域。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出现断桩这一严重的质量问题,给工程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

因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合理的处理方法至关重要。

一、钻孔灌注桩断桩的原因1、地质条件复杂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地质条件复杂的情况,如地下溶洞、流沙层等,可能会导致桩孔坍塌,从而引起断桩。

2、施工工艺不当(1)清孔不彻底:如果孔底沉渣过厚,在灌注混凝土时,沉渣会混入混凝土中,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和桩身的整体性,容易导致断桩。

(2)灌注时间过长:混凝土灌注时间过长,会使混凝土的流动性降低,甚至出现初凝现象,从而导致灌注不畅,形成断桩。

(3)导管堵塞或拔出混凝土面:导管堵塞会导致混凝土无法顺利灌注;而导管拔出混凝土面则会使混凝土混入泥浆,造成桩身质量缺陷,引发断桩。

3、混凝土质量问题(1)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如果混凝土的配合比不当,如水泥用量过少、水灰比过大等,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容易出现断桩。

(2)混凝土搅拌不均匀:混凝土搅拌不均匀会使混凝土的性能不稳定,影响桩身质量。

4、钢筋笼上浮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如果钢筋笼上浮,会使钢筋笼与混凝土的粘结力降低,从而影响桩身的承载能力,严重时可能导致断桩。

二、钻孔灌注桩断桩的预防措施1、做好地质勘察工作在施工前,应详细了解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对于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应采取必要的预处理措施,如注浆加固、钢护筒跟进等。

2、优化施工工艺(1)严格控制清孔质量:在清孔过程中,应多次测量孔底沉渣厚度,确保沉渣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2)合理安排灌注时间:根据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和灌注量,合理安排灌注速度,确保混凝土在初凝前完成灌注。

(3)加强导管的管理:在灌注前,应对导管进行严格的检查和试压,确保导管无堵塞和漏水现象;在灌注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导管的埋深,防止导管拔出混凝土面。

灌注桩断桩处理方案

灌注桩断桩处理方案

灌注桩断桩处理方案1工程案例某工程采用钻孔灌注桩在施工,桩孔φ0.8,桩长43~47m,浇筑完成后用小应变检测其桩身连续性,发现在地面以下17m处发生断桩现象,该桩周围无成桩桩基无建筑物,地质较差,为围堰鱼塘填土进行施工的场地,主要为:淤泥层、淤泥质黏土层、强风化岩层、弱风化岩层。

拟采用扁担加固法处理措施:在原桩基的两侧各增加一根基桩,加大该部分区域所能撑担的荷载。

2钻孔灌注桩断桩形成原因分析通过对该工程和其他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断桩的现象分析,总结断桩形成的原因有:(1)灌注混凝土过程中,测定已灌混凝土表面标高出现错误,导致导管埋深过小,出现拔脱提漏现象形成夹层断桩。

特别是钻孔灌注桩后期,超压力不大或探测仪器不精确时,易将泥浆中混合的坍土层误为混凝土表面。

(2)在灌注过程中,导管埋深过大、灌注时间过长、混凝土初凝过快所导致已灌混凝土流动性降低,从而增大混凝土与导管壁的摩擦力,在提升时连接螺栓拉断或导管破裂而产生断桩。

(3)由于人工配料随意性大,责任心差,造成混凝土配合比在执行过程中的误差大,使坍落度波动大,拌出混合料时稀时干。

坍落度过大时会产生离析现象,使粗骨料相互挤压阻塞导管;坍落度过小或灌注时间过长,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缩短,加大混凝土下落阻力而阻塞导管,都会导致卡管事故,造成断桩。

(4)因工程地质情况较差,施工单位组织施工时重视不够,钻孔速度过快致使泥浆护壁较薄,或是钻孔速度过慢致使土层扰动过大,因而在灌注过程中,井壁坍塌严重或出现流砂、软塑状质等造成类泥沙性断桩。

(5)导管漏水、机械故障和停电造成施工不能连续进行,突然井中水位下降等因素都可能造成断桩。

3钻孔灌注桩断桩的处理措施3.1原位成桩对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超声波检测出的断桩,采用彻底清理后,在原位重新浇筑一根新桩,做到较为彻底处理。

此种方法效果好、难度大、周期长、费用高,可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地质条件、缺陷数量等因素选择采用。

施工中发现的采用将孔内回填土经沉淀后用冲击锥或回旋钻二次成孔、重新浇筑,成桩后检测出断桩的则采用冲击锥对坏桩进行冲击二次成孔,重新浇注。

灌注桩断桩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案

灌注桩断桩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案

灌注桩断桩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案灌注桩是在土层中形成的一种桩基,通过浇注混凝土对地下水位、土层坚固性和承载力等进行改善。

但在实际工程施工中,断桩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本文将对灌注桩断桩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案。

1.灌注桩的设计参数不合理。

设计人员在进行桩基设计时,可能没有充分考虑到地下土层的力学性质和承载能力,导致桩身和桩底部过于薄弱,在承受荷载时发生断裂现象。

2.施工质量不达标。

灌注桩施工时,可能存在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振捣不充分、围护桩筒方式不当等问题,导致桩体质量不达标,无法承受设计荷载。

3.土层力学性质异常。

地下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是灌注桩承载能力的基础,当地下土层存在异常情况,如软弱夹层、水位深、含砾土等,都可能导致灌注桩断裂。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方案:1.加强设计和勘察阶段。

在进行桩基设计之前,需要充分了解施工地的地质情况和土层力学性质,合理确定桩基的参数,并进行必要的地质勘察,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2.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在灌注桩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混凝土配合比合理、振捣充分、围护桩筒方式正确等,保证桩体质量达标。

3.增加测试和监控手段。

在施工过程中,可以使用相关的测试和监控手段,如静力荷载试验、应变测试等,及时发现桩基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4.合理选择加固措施。

当灌注桩断桩问题出现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加固措施,如增加桩的直径、采用钢套管加固等,提高桩的抗断能力。

5.及时处理异常土层。

当地下土层存在异常情况时,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灌浆加固、排水降水等,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综上所述,灌注桩断桩是一个常见但可以预防和治理的问题。

通过加强设计和勘察、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增加测试和监控手段、合理选择加固措施以及及时处理异常土层等,可以有效地预防和解决灌注桩断桩问题,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服务相关产业链提供了从设计勘察到施工监测等一系列的机会,缓解施工带来的危机感,对相关行业的发展势头也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断桩的预防与处治措施

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断桩的预防与处治措施

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断桩的预防与处治措施1 常见的断桩形式及影响因素1.1 常见的断桩形式从目前情况看,常见的断桩形式一般有以四种:⑴混凝上桩体与基岩之间被不凝固。

由于导管下孔距孔底过远或混凝上被冲洗液稀释,使水灰比增大,造成混凝土不凝固而出现断桩现象。

(2)桩身中段出现混凝土不凝体。

受地下水活动的影响或泞管密封不良,冲洗液浸入使局部混凝土水灰比增大,也能产生断桩现象。

(3)桩身中岩渣沉积成层,将混凝土桩上下分开。

在浇注混凝上时,泞管提升过多,露出了混凝土面, 或因停电、待料等原因造成夹渣, 这些问题也是产生断桩现象的重要原因。

(4)桩身出现空洞体。

原因是未采用“回顶”法灌注, 而是从孔口直接倾倒的办法灌注混凝土,产生离析,造成凝固后不密实,个别区段产生疏松、空洞现象。

1.2 影响断桩的因素断桩是由于桩基混凝土的某一部分和全部端面段泥浆浸入,破坏了桩的整体性受力形态, 形成废桩。

影响断桩的因素是各种各样的,但主要是由于材料、工艺不当造成的,归纳起来,这些产生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⑴水泥初凝时间过短; ⑵骨料粒径偏太,砂粒中有大卵石;⑶水泥混凝土的和易性差,流动性差;⑷清孔工作不彻底;⑸导管埋得过深或过浅;⑹导管进水了;⑺由于机械故障、施工机具配置、劳动力组织不合理,致使灌注时间过长。

2 产生断桩的原因分析断桩作为产生严重质量事故的重要原因。

对于诱发断桩的因素,我们必须在施工初期就彻底清除其隐患,同时又必须准备相应的对策,预防事故的发生。

一旦发生事故,就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分析起来,断桩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2.1 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由于测定已灌混凝土表面标高错误,导致导管埋深过小,出现拔脱提漏现象,形成夹层断桩。

特别是钻孔灌注桩后期,超压力不大或探测仪器不精确时,易将泥浆中混合的坍土层误认为是混凝土表面。

因此,必须严格按照规程规定的测深锤测量孔内混凝土表面高度,并认真核对,保证提升导管不出现失误。

钻孔灌注桩断桩原因分析与处治

钻孔灌注桩断桩原因分析与处治

钻孔灌注桩断桩是在桩基工程中常见的一种问题,它给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因此,对于钻孔灌注桩断桩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处治措施,对确保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钻孔灌注桩断桩的原因分析1. 土层沉降不均匀:在桩灌注过程中,如果土层存在不均匀的沉降现象,会导致桩身承受不均匀的荷载,从而造成桩身发生断裂。

主要原因可能包括土层本身的均质性差异、土层的差异沉降速率等。

2. 桩身内部缺陷:钻孔灌注桩在注浆灌注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注浆不均匀或者灌注压力不足等问题,导致桩身内部出现缺陷,如空洞、裂缝等。

这些缺陷会削弱桩身的承载力,从而引发断桩事故。

3. 配筋不足或者错位:钻孔灌注桩在施工中,需要进行钢筋的布置和固定。

如果配筋不足或者错位,会导致桩身的梁式刚度不够,无法承受设计要求的荷载,从而发生断桩的情况。

4. 桩端的作用力超过承载力:钻孔灌注桩在使用过程中,受到来自地表和地下的各种荷载作用,如地震、侧向力等。

如果这些作用力超过了桩身的承载力,就会导致桩身发生断桩。

二、钻孔灌注桩断桩的处治措施1. 强化桩身检测:针对钻孔灌注桩的断桩问题,可以通过对桩身进行无损检测,如超声波、射线等,来寻找桩身的内部缺陷或者损伤。

通过检测结果,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2. 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在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注浆灌注的均匀性和灌注压力的充分。

同时,对于配筋的布置和固定也要注意细节,以避免配筋不足或者错位的情况。

3. 增加桩身的刚度:为了增强钻孔灌注桩的承载能力,可以通过增加桩身的刚度来提高桩的稳定性。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在桩身内部加入钢筋筋束,以增加桩身的刚度和抗弯能力。

4. 再注浆加固:对于存在桩身内部缺陷的情况,可以采用再注浆的方式对桩身进行加固。

通过注浆材料的渗透和填充作用,可以修复桩身的缺陷,提高桩体的整体承载能力。

5.合理设计桩基承载力:在设计钻孔灌注桩工程时,需要充分考虑桩身的承载能力和所处地下土壤的力学特性。

灌注桩断桩处理的几种方法

灌注桩断桩处理的几种方法

钻孔灌注桩基础由于其施工设备简单、易于操作而被广泛应用于桥梁建设中,目前已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施工技术。

但是由于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受多种因素影响,处理不好容易引起断桩,因此对断桩的预防是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断桩原因断桩是指钻孔灌注桩在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泥浆或砂砾进入水泥混凝土,把灌注的混凝土隔开并形成上下两段,造成混凝土变质或截面积受损,从而使桩不能满足受力要求。

常见的断桩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由于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由于石料粒径过大、导管直径较小,在灌注过程中堵塞导管,且在混凝土初凝前无法疏通好,不得不提起导管,形成断桩。

(2)由于运输或等待时间过长等原因使混凝土发生离析,又没有进行二次搅拌,灌注时大量骨料卡在导管内,不得不提出导管进行清理,引起断桩。

(3)由于水泥结块或者在冬季施工时因集料含水量较大而冻结成块,搅拌时没有将结块打开,结块卡在导管内,而在混凝土初凝前不能疏通好,造成断桩。

(4)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发生坍孔,无法清理,或使用吸泥机清理不彻底,使灌注中断造成断桩。

(5)由于检测和计算错误,导管长度不够使底口与孔底距离过大,首批灌注的混凝土不能埋住导管底部,从而形成断桩。

(6)在提拔导管时,盲目提拔,将导管提拔过量,使导管底口拔出混凝土面,或使导管口处于泥浆层,形成断桩。

(7)在提拔导管时,钢筋笼卡住导管,在混凝土初凝前无法提起,造成混凝土灌注中断,形成断桩。

(8)导管接口渗漏,使泥浆进入导管,在混凝土内形成夹层,造成断桩。

(9)处理堵管时,将导管提升到最小埋置深度,猛提猛插导管,使导管内混凝土连续下落与表面的浮浆、泥土相结合,形成夹泥缩孔。

(10)导管埋置深度过深,无法提起导管或将导管拔断,造成断桩。

(11)由于其他意外原因(如机械故障、停电、材料供应不足等)造成混凝土不能连续灌注,中断时间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致使导管无法提起,形成断桩。

由此可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灌注前应从各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尽可能避免意外情况发生。

施工中断桩的原因以及处理方法

施工中断桩的原因以及处理方法

断桩的原因及处理方法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钻孔灌注桩基础由于其成本适中、施工设备简单、易于操作而被广泛应用于桥梁建设中,目前已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施工技术。

但是由于钻孔灌注桩属于隐蔽工程,施工时受人、机、料、法、环诸多因素影响,其中只要任一环节处理不好都可能引起断桩。

一旦断桩对工程的工期影响较大,处理的费用较高。

因此下面结合多年的施工经验,对钻孔灌注桩断桩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原因,提出有效预防措施和在桩基施工中处理断桩的几种方法。

1 引起断桩的原因1.1 导管原因引起的断桩①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导管口不慎挂住钢筋笼或在浇筑过程抽拔导管引起导管接头断裂,使导管脱离混凝土面引起断桩。

②灌注首批混凝土时,导管底埋入混凝土中,导管下端为封闭状态,导管上部四周要承受井孔内泥浆压力,另外,导管下端封闭,首次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内原有空气无法排出,因而要承受混凝土下落时引起的气压。

水压或气压过大,都可能将导管压扁或接头漏水、漏气,导致断桩。

因此,导管使用前应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拔试验。

③在灌注过程中,未能及时提管、拆管,导致导管埋深过深、摩擦力过大而拔不动或拔断导管。

因此,要求测量人员及时探测,控制最大埋深不大于6m。

1.2混凝土质量原因引起的断桩水下混凝土坍落度一般要求为18cm~22cm,因此要求混凝土应有良好的和易性,在运输和灌注过程中无明显离析,灌注时保持足够的流动性,否则容易卡管,引起断桩。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检查砂、石料的级配,控制好水灰比,保证混凝土有良好的易和性。

1.3初灌混凝土量过少引起的断桩混凝土的初灌量应保证导管埋深不小于1m,因为埋入深度过小,不能保证混凝土完全埋住导管,可能会使导管进泥或进水,灌注过程将不能继续。

因此,混凝土灌注前,应先计算初的灌量,使导管埋深不小于1m。

1.4 导管埋深过小引起的断桩①在灌注后期,混凝土表面的泥浆沉淀增厚,有时甚至有少量坍土,若导管埋深太小,特别在灌注过程中,在探测混凝土表面深度不准确的情况下,容易造成导管提漏、进水,造成夹层、断桩。

灌注桩断桩处理方案

灌注桩断桩处理方案

××大桥灌注桩处理方案一、概述:××大桥6—3灌注桩在检测中发现AC 面5.35—5.7m ,BC 面7.1—7.8m 超声波信号严重减弱,判定该桩为Ⅲ桩(详见附件桩基检测结果中间报告)。

6—3桩直径1.5m ,桩长30m ,存在缺陷部位在距桩顶5—8m 处。

二、处理方案:针对该桩直径大的一些特性,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对该桩的处理会同项目经理、总工、一起对该桩进行了论证,大家一致认为可以进行技术处理。

处理方案如下:在桩中心用风镐沿中心往下凿直径90cm 孔道,一直凿至缺陷部位下50cm ,凿出的残渣用人工清理出来,凿到位置后,在缺陷部位周围砼孔壁上用冲击钻钻直径2cm 压浆孔,穿过砼孔壁直达桩身外面泥层,压浆孔间距按30c m ×30c m 布置,钻好后对需要凿除的缺陷部位桩身外面进行压浆,在桩身外表面形成浆体止水层,浆体配置采用防水剂与42.5微膨胀水泥按照1:1比例配置,水灰比0.45 压浆完成后将压浆孔塞死,以防浆体回流,全部压浆完成后,放置3到5天,待浆体凝固有一定强度后再用人工凿除缺陷部分砼。

全部工作完成后,将所有凿除的杂物清理出来,对新鲜完整的砼体进行清洁,确保所浇注的砼与原有的砼能很好的完整的结合。

砼接触面清洁工作完成后进行砼浇注。

砼浇注采用导管引料至所浇筑位置,振动棒人工振捣密实的施工方法进行浇筑作业。

在浇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加强分层浇筑与振捣工作,严防出现漏振与振捣不实的情况发生。

详细施工方法见流程图:第四步:砼浇注桩身桩身第三步:凿除缺陷部分第二步:砼壁钻孔注浆桩身桩身第一步:凿孔至要求部位三、安全措施:在进行凿孔过程中,空口不能离人,在空口周围用防护网围护,并挂上警示标语牌。

配电箱要有漏电保护装置,空压机尽可能采用以柴油机为动力的空压机,孔内照明装置用直流12伏电照明,当孔凿至一定深度时,在孔内布置管道,用鼓风机送风到下面,以保障下面空气的对流与充足,在进行施工前对所参加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交底。

钻孔灌注桩断桩处理方案

钻孔灌注桩断桩处理方案

钻孔灌注桩断桩处理方案清理现场,确保施工区域无杂物、无积水,保证施工安全。

3、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保养,确保设备运转正常。

4、准备好所需材料、工具,如钢筋、混凝土、水泥、砂石等,以及施工用具、安全用具等。

5、制定施工计划,明确施工进度、质量要求、安全措施等。

三、处理方案实施1、进行原位复打,用冲击钻对已浇成型的桩基进行二次冲击成孔,清理孔内杂物。

2、安装钢筋笼,确保钢筋笼的位置准确、笼子内钢筋连接牢固。

3、重新浇注砼成桩,控制浇筑过程中的坍落度,防止出现堵管现象。

4、进行后续的养护工作,确保桩基的质量和稳定性。

四、施工效果经过施工人员的努力,该钻孔灌注桩断桩处理方案顺利完成,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新浇筑的桩基质量稳定,满足了设计要求。

同时,施工过程中也注重了安全措施,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为了确保钻孔灌注桩的质量,需要做好泥浆的维护管理工作。

每6-8小时需要测量一次泥浆的稠度和相对密度,并根据泥浆成份的变化分析孔内、护筒脚等部位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在钻孔过程中,需要连续进行钻孔,保持泥浆稠度和孔内水位,以防坍孔。

钻孔完成后,需要提升钻头距孔底10-20cm进行清孔。

清孔采用换浆法,以相对密度较低的泥浆将钻孔内的悬浮钻渣和相对密度较大的泥浆换出。

清孔后,泥浆各项指标需要符合规范要求。

在砼灌注之前,需要用导管进行二次清孔,清孔时要保持孔内水头,防止坍孔。

在砼输送车到达孔口后,应立即停止清孔并进行灌注。

钢筋笼制作与吊放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钢筋的力学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钢筋必须按不同钢种、等级、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存,不得混杂,且应立牌以资识别;钢筋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应避免锈蚀和污染;焊接时,需要有适当的防风、雨、雪、严寒设施,并且环境温度在5℃以下焊接需要采取技术措施;对加劲钢筋圈接头采用搭接电弧焊时,接头双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5倍钢筋直径;钢筋笼在钢筋加工场区内集中分节制作,制作好的钢筋骨架应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分段编号,并对钢筋接头的连接顺序、对应关系做出明确的标示;制作完成后用拖盘运至现场进行吊装,钢筋笼的主筋竖向连接采用滚轧直螺纹机械连接方式;沿钢筋笼长度方向按2m间距设置混凝土定位滑块,每个横截面处沿钢筋笼四周设置4个;钢筋笼箍筋内圈采用十字形钢筋加强,保证钢筋笼吊放时有足够的强度不变形。

桩芯凿井法——修复钻孔灌注桩断桩的创新方法

桩芯凿井法——修复钻孔灌注桩断桩的创新方法

桩芯凿井法——修复钻孔灌注桩断桩的创新方法
钻孔灌注桩断桩是一种常见的工程质量问题,而桩芯凿井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以下是关于钻孔灌注桩断桩桩芯凿井法的详细描述:桩芯凿井法是解决钻孔灌注桩断桩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断桩内部凿井,清除断桩内的混凝土,然后在清理干净的孔中重新浇筑混凝土,以达到修复断桩的目的。

首先,需要进行现场勘查和资料收集,了解断桩的具体位置、深度、原因以及周围环境情况。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可靠。

在施工前,需要准备必要的设备和材料,包括钻机、空压机、凿岩机、水泵、钢丝刷、水泥、砂石等。

同时,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确保他们具备相应的技能和意识。

施工时,首先需要确定断桩的位置和深度,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钻孔位置和直径。

钻孔时需要采用适当的钻头和钻进参数,控制钻进速度和深度,确保钻孔质量和安全。

钻孔完成后,需要清除孔内的残渣和积水,然后使用凿岩机或人工方式清除断桩内的混凝土。

清除时要控制力度和深度,避免对周围土层和相邻桩造成影响。

最后,在清理干净的孔中重新浇筑混凝土,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养护和检测。

浇筑时需要保证混凝土的配合比和质量符合要求,同时控制浇筑速度和振捣方式,确保混凝土密实度和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综上所述,桩芯凿井法是一种可行的钻孔灌注桩断桩修复方法。

通过严格控制施工过程和材料质量,可以有效地解决钻孔灌注桩断桩问题,提高工程质量。

冲孔桩断桩处理实践

冲孔桩断桩处理实践

冲孔桩断桩处理实践○黎向平(广东省基础工程公司)摘要:因机械失灵拔管过长,造成断桩。

针对地质情况结合实际对断桩进行处理,处理后满足桥梁使用要求。

关键词:冲孔灌注桩断桩处理一、工程概述我司在揭普高速公路榕江南河特大水上桥施工中,H20 — 4桩在浇注水下混凝土时,因机械失灵拔管过长,造成断桩。

H20 — 4冲孔桩,桩顶设计标高为-0.5m,桩径为ф1.80m,砼设计强度为C25,摩擦桩。

桩位于河中间,水上搭设钢平台作业。

此桩施工中施打钢护筒总长11.5 m,埋入河床底7.5 m。

地质条件显示该地层以中粗砂、亚粘土、粗砂砾层为主,桩底为全风化花岗岩(详见地质柱状图)。

H20 — 4桩处于主航道,榕江南河桩基施工受潮汛影响,通航最低水位—3.744 m,水文资料显示潮汛最大高差2 m。

二、检测结果2002年5月4日灌注砼,5月16日由清远市公路工程质量监理检测中心检测,采用RS-UT01C型检测仪,超声波透射法检测。

超声波检测,结果发现在设计桩顶以下8.0 m ~11.0 m之间出现局部离析现象,设计桩顶以下21.5m~25.0m之间出现严重缺陷。

未被评定等级。

后经研究决定对其进行抽芯检测,抽芯位置在AC和BC中点,共两个孔(见图),抽芯深度到设计桩顶以下26.0 m止。

抽芯砼样结果显示a c中点位置下9.1m处有一直径为5cm的泥块,20.31m~20.61m 出现砼局部含泥浆固体,粘结力差,22.06m~22.16m有离析现象;b c中点下8.73m~9.08m 处出现砼含泥浆固体、粘结力差,21.96~22.28m处出现离析。

检测结果说明:一、根据实测声速离散系数分四级评定桩身砼均匀性施工水平:二、主要根据桩身砼存在缺陷的性质、位置和程度、结合砼施工的均匀性水平,将桩身的完整性按四类划分:Ⅰ类桩:桩身完整或基本完整,为优良桩。

Ⅱ类桩:桩身存在一般性缺陷,为良好桩。

Ⅲ类桩:桩身存在明显缺陷,但为合格桩。

断桩处理的几种方法

断桩处理的几种方法

断桩处理的几种方法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钻孔灌注桩断桩预防及处理方法钻孔灌注桩基础由于其施工设备简单、易于操作而被广泛应用于桥梁建设中,目前已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施工技术。

但是由于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受多种因素影响,处理不好容易引起断桩,因此对断桩的预防是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断桩原因断桩是指钻孔灌注桩在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泥浆或砂砾进入水泥混凝土,把灌注的混凝土隔开并形成上下两段,造成混凝土变质或截面积受损,从而使桩不能满足受力要求。

常见的断桩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由于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由于石料粒径过大、导管直径较小,在灌注过程中堵塞导管,且在混凝土初凝前无法疏通好,不得不提起导管,形成断桩。

(2)由于运输或等待时间过长等原因使混凝土发生离析,又没有进行二次搅拌,灌注时大量骨料卡在导管内,不得不提出导管进行清理,引起断桩。

(3)由于水泥结块或者在冬季施工时因集料含水量较大而冻结成块,搅拌时没有将结块打开,结块卡在导管内,而在混凝土初凝前不能疏通好,造成断桩。

(4)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发生坍孔,无法清理,或使用吸泥机清理不彻底,使灌注中断造成断桩。

(5)由于检测和计算错误,导管长度不够使底口与孔底距离过大,首批灌注的混凝土不能埋住导管底部,从而形成断桩。

(6)在提拔导管时,盲目提拔,将导管提拔过量,使导管底口拔出混凝土面,或使导管口处于泥浆层,形成断桩。

(7)在提拔导管时,钢筋笼卡住导管,在混凝土初凝前无法提起,造成混凝土灌注中断,形成断桩。

(8)导管接口渗漏,使泥浆进入导管,在混凝土内形成夹层,造成断桩。

(9)处理堵管时,将导管提升到最小埋置深度,猛提猛插导管,使导管内混凝土连续下落与表面的浮浆、泥土相结合,形成夹泥缩孔。

(10)导管埋置深度过深,无法提起导管或将导管拔断,造成断桩。

(11)由于其他意外原因(如机械故障、停电、材料供应不足等)造成混凝土不能连续灌注,中断时间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致使导管无法提起,形成断桩。

钻孔灌注桩断桩预防及处理方法

钻孔灌注桩断桩预防及处理方法

钻孔灌注桩断桩预防及处理方法钻孔灌注桩断桩预防及处理方法一、引言钻孔灌注桩断桩是施工过程中常见的一种问题,如果不及时预防和处理,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钻孔灌注桩断桩的预防及处理方法,以供参考。

二、预防断桩措施1. 完善的工程设计在钻孔灌注桩的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地质条件、土层情况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桩身参数和施工工艺,确保桩体的整体稳定性。

2. 钻孔施工前的勘察工作在进行钻孔施工前,应对地质情况进行详细勘察,了解地质情况,如存在特殊地质问题或预警信息,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 施工人员的素质培训施工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且应加强对钻孔灌注桩断桩预防和处理方法的培训,提高其意识和能力,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4. 施工监控和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应进行全程监控和质量控制,确保施工符合工程要求和规范,防止出现松散、空洞等情况,从而减少断桩的发生。

三、断桩处理方法1. 判断桩体断桩的原因对于发生断桩的钻孔灌注桩,首先要通过对断面的观察和分析,确定断桩的原因,如土层坚硬、桩身出现缺陷等。

2. 断桩后的处理措施如果发现桩体断桩,应立即停工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重新钻孔、拆除断桩部分并进行补桩等方式,确保桩体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3. 断桩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对于发生断桩事故的工程,应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的原因和责任,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四、附件列表1. 钻孔灌注桩设计图纸2. 钻孔施工勘察报告3. 施工人员培训资料4. 施工监控记录表5. 断桩处理措施汇总表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筑法:是指那些规范和调整我国建筑行为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总称。

2. 《建筑结构设计规范》: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规定了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技术规范。

3. 《施工安全生产法》:是我国专门规定和管理施工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旨在保障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防止事故的发生。

基坑支护灌注桩断桩处理方案及流程

基坑支护灌注桩断桩处理方案及流程

基坑支护灌注桩断桩处理方案及流程
1. 确认灌注桩断裂的原因,首先需要对断裂的灌注桩进行检查,确定断裂原因。

可能的原因包括施工质量问题、设计不当、地质条
件变化等。

2. 报告相关部门,施工单位应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或设计单位报
告灌注桩断裂情况,提交相关资料和检测报告。

3. 制定处理方案,根据断裂灌注桩的具体情况,结合施工现场
的实际情况,由专业技术人员制定灌注桩断桩处理方案。

这可能包
括修复断裂部位、更换灌注桩或其他支护措施。

4. 实施处理方案,经过相关部门批准后,施工单位可以按照处
理方案进行修复或更换灌注桩。

这可能涉及到挖掘、清理断裂部位、重新灌注桩等工序。

5. 监督验收,在处理完成后,应由监理工程师或相关部门进行
验收,确保处理效果符合要求。

6. 纠正措施,根据验收结果,如有需要,施工单位应采取纠正
措施,确保灌注桩的质量和安全。

总的来说,灌注桩断桩处理方案及流程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确保处理过程安全、合理、有效。

同时,对灌注桩的质量控制和施工过程中的监督管理也至关重要,以避免灌注桩断裂等质量问题的发生。

冲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的缩颈、塌孔及断桩的质量问题和处理措施

冲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的缩颈、塌孔及断桩的质量问题和处理措施

冲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的缩颈、塌孔及断桩的质量问题和处理措施冲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的缩颈、塌孔及断桩的质量问题和处理措施摘要:在工程建设的施工中,经常会应用到冲孔灌注桩技术,进行预防和解决工程质量问题,相对于解决桩基施工中的疑难具有很大借鉴意义。

通过对某工程施工中出现的冲孔灌注桩的质量问题分析,论述了常见缩颈、塌孔及断桩的质量问题的形成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处理的方法和解决的措施.关健词:灌注桩;质量问题;处理措施通过对某工程施工中出现的冲孔灌注桩质量问题的分析,介绍了一些冲孔灌注桩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法.无论在何种地质条件下,冲孔灌注桩技术都有极强的适应性,由于设备简易,操作方便,占地小,承载力大,因此被广泛应用。

冲孔灌注桩是一种地下成桩工艺,这就使得施工中不能进行观察,在成桩后自然也无法实施开挖验收。

所以在工程施工中如果出现任何一个问题,就会对整个工程造成影响,不但会降低工程质量和进度,还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形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本文通过某工程项目的一些具体施工情况介绍,总结出冲孔灌注桩在施工过程出现缩颈、塌孔及断桩的质量问题的形成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处理方法和解决措施,以供同行参考.1 工程概况及施工情况1。

1 工程概况笔者负责某项目的施工管理工作,该工程施工工期紧,为了确保工期和工程质量,在施工前编制好专项施工方案,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该工程的基础设计类型为桩基础,桩长范围为15m,45 m,桩径为0.9m、1。

2m,桩基根数共560根,混凝土采用c35水下,施工工艺采用冲孔灌注桩,入岩深度为入弱风化1.0m或中风化2.0m。

地质情况为:杂填土、粉质粘土、中砂、淤泥、粉质粘土、凝灰熔岩残积粘性土、全风化凝灰熔岩、强风化凝灰熔岩、中风化凝灰熔岩、弱风化凝灰熔岩。

1。

2 施工情况1。

2.1 该工程所在地地质情况较为复杂,通过施工前桩位超前钻探及地勘报告的资料显示,桩所遇到的地质情况不一:有的遇到岩层厚度达到4.2m,而且有斜坡岩;有的遇到小溶洞深度达到 15m左右;有的桩基底须有42m深才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完整岩层,其中有2根桩位在原路基边坡上,该位置路基回填片石有7米深左右,冲孔桩在冲孔时,泥浆会渗漏,造浆困难,泥浆无法做到护壁的作用,故经常会塌孔,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后经研究讨论决定采用边冲孔边下钢护筒的做法,且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求不断往孔内添加澎润土及水,还每隔1小时监测泥浆比重、粘度等各项指标一次,泥浆比重控制在1。

混凝土灌注桩施工中的断桩成因和处理措施

混凝土灌注桩施工中的断桩成因和处理措施

混凝土灌注桩施工中的断桩成因和处理措施混凝土灌注桩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种地基基础隐蔽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常造成断桩、夹泥等质量缺陷,本文就施工中的断桩的成因和处理的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断桩成因;处理措施在桥梁结构中,钻孔灌注桩作为一种基础形式,以其适应性强、成本适中、施工简便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公路桥梁及其他领域。

由于桩基工程属于地下隐蔽工程,施工工序较多,工艺流程相互衔接紧密,环环相扣,切主要工序大部分都是在水下或地下进行,不便监视;同时,影响正常施工和桩身灌注质量的因素较多,难以全都预见,因此会诸如桩身缩径、夹泥、断桩和沉渣过厚等各种形式的钻孔灌注桩质量缺陷,影响桩身的完整性和单桩的承载能力。

因此,在施工中如何控制钻孔灌注桩的质量,预防钻孔灌注桩断桩事故的发生及如何对灌注桩缺陷进行有效处理等问题进行经验总结就显得十分重要。

1.常见的断桩形式混凝上桩体与基岩之间被不凝固。

由于导管下孔距孔底过远或混凝上被冲洗液稀释,使水灰比增大,造成混凝土不凝固而出现断桩现象。

桩身中段出现混凝土不凝体。

受地下水活动的影响或泞管密封不良,冲洗液浸入使局部混凝土水灰比增大,也能产生断桩现象。

桩身中岩渣沉积成层,将混凝土桩上下分开。

在浇注混凝上时,泞管提升过多,露出了混凝土面,或因停电、待料等原因造成夹渣,这些问题也是产生断桩现象的重要原因。

桩身出现空洞体。

原因是未采用“回顶”法灌注,而是从孔口直接倾倒的办法灌注混凝土,产生离析,造成凝固后不密实,个别区段产生疏松、空洞现象。

2断桩产生的各类原因分析众所周知,断桩是产生严重公路桥梁质量事故的重要诱因,对于导致断桩的种种原因,我们必须结合工程具体状况,在施工开始阶段进行认真分析,彻底清除其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应的对策,预防事故的发生,但如果发生事故,就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断桩产生的原因有:在灌注混凝土时对已灌混凝土未能标高正确,使导管埋的过浅,拔脱提漏现象导致夹层断桩出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冲孔灌注桩断桩处理方案
省道333泌阳县城至驻南交界改建工程小刘中桥3-1#礅灌注桩,直径1.5米,桩长23m,桩底标高129.8m,桩顶标高152.8m。

浇筑至148.6m米高程的时候,由于混凝土车辆遇路堵供应滞后,致混凝土桩出现接头缝断桩,钢筋笼也提不出来。

一、处理方案:
1、现状如下图:
2、设计施工图纸如下:
3、成桩过程中的断桩原因
后续混凝土车到达时,已灌注混凝土入孔超2小时,泥浆沉淀致两车混凝土成桩不连续,,引起断桩。

即混凝土供应不及时,引起断桩。

4、断桩的处理
断桩按其中断位置分为深层断桩和浅层断桩。

中断灌注时,若混凝土面距孔
口较远,称为深层断桩。

据孔口较近,称为浅层断桩。

本次断桩为浅层断桩,应采取沉井接桩法。

已用混凝土填充钻孔,以不影响附近的施工,待混凝土完全凝结后进行处理。

沉井是用钢护筒或钢筋混凝土制成的井筒构造物。

(1)河道引流。

河中墩有三排:分别为1#、2#、3#墩,处理前先把其他墩位桩的桩基施工完成后,为防洪排涝不受影响,水流从1#2#墩间开水槽。

清理桩基产生的泥浆,搭便道,满足水流量,机械通行等要求。

(2)拆除桩基施工期间填土平台。

打桩前为保证机械通行、护筒高度、水头压力,填筑1.8m厚山皮土。

此平台填土为后填土,压实度差,易失稳,拆除清理该部分后填土。

(3)开挖基坑与破桩头。

为保证施工人员操作的空间与基坑边坡的稳定性,基坑底部直径不小于4.5m,即作业面不小于1.5m。

边坡放坡系数不陡于1:1,为保证施工期间不受影响采用潜水泵集水坑内收集渗水。

为保证修桩不受影响,同时破除桩头至设计标高。

(4)断桩位置清理。

采用人工与风镐相结合,2人2机对称拆除断桩位置混凝土及泥浆,确保上平面、下平面凿出质地均匀、强度达标的混凝土。

(5)补充浇灌断桩。

准备直径1.55-1.65m钢模板,安装固定到断桩位置,保证足
够的支承力。

工艺流程按钢筋混凝土接桩:再次对已经凝固的混凝土凿毛面与钢筋表面,清洗干净后。

本设计桩基采用C30混凝土,因为断桩补强,需采用C35混凝土,掺微膨胀剂,连同混凝土管浇筑成一体。

浇筑过程中注意采用振动泵振捣密实。

(6)养生与后续清理。

5、桩基检测。

处理完成后组织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桩基相关技术参数进行检测。

二、安全保证
1、作业人员岗前安全教育与注意事项交底。

2、为保证桩基处理期间安全,专职安全员24小时现场监控边坡位移。

3、边坡放坡满足现场土质稳定性要求且不陡于1:1。

4、严格控制操作人员工作时间,不疲劳施工。

5、挖掘机械现场等待,防范土方坍塌。

三、资源配置
1、人员,凿桩期间采用有丰富经验的破桩、拆混凝土人员,保证施工期间的工作连续与清理质量。

浇灌混凝土采用振捣经验丰富的混凝土工。

2、材料,采用商品C35混凝土,并掺微膨胀剂。

3、机械,两台5m3的空压机及相应风镐,并配一台备用。

挖基坑时采用两台220现代挖掘机,凿桩期间待命,未完成前禁止离场。

四、质量保证
1、人员,采用有丰富经验的相关人员。

2、材料,质量能稳定且供应及时的C35商品混凝土,并掺微膨胀剂。

浇灌期间留置试块。

3、机械,5m3的空压机及相应风镐,确保镐凿面平整与坑槽均匀。

4、工艺方法,严格按本施工方案处理,确保每道工序经质检与监理检验。

5、环境,白天施工,满足安全相关措施的实施,混凝土浇灌利用气温较低的早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