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海版 品德与社会 第1课时 地球的烦恼
辽海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地球的烦恼教案设计3
![辽海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地球的烦恼教案设计3](https://img.taocdn.com/s3/m/dd29fcfc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86.png)
辽海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地球的烦恼教案
设计3
活动五:专科门诊——资源科
1、展现教材P25的图片和师生收集到的有关森林被破坏、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图片或漫画。
2、让每组学生选择其中的三幅漫画或照片(分别表达人类破坏资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三个方面),先在组内讨论。
(1)当你看到这些照片或漫画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
(2)结合有关资料对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3、让学生摸索自然资源的破坏一短缺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阻碍。
活动六——专科门诊——环境科
1、预备几组对比鲜亮的图片:蔚蓝的天空——漫天黄沙;清亮见底的湖泊或河流——又臭又黑且浮着垃圾的河流;绿茵茵的草地和森林——被垃圾覆盖的大地;……
2、让各学习小组负责一组图片,围绕图片展开讨论。
小组内部的成员再一分为二,让一部分人一辈子活在好的环境中,另一部分人一辈子活在坏的环境中,并让学生认真观看各自的生活环境,尽量让自己置身其中。
(1)让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学生分别描述他们可能的感受和心情。
(2)让学生交换图片(交换生活环境),再说说现在可能的感受和心情。
3、我们都期望自己生活在没有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中,然而我们当前的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组织调查环境的小组展现他们收集到的资料,说说当前环境爱污染的状况、缘故及其后果。
4、老师朗诵《安静的春天》中的杰出片段,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及其带来的后果。
教学反思:
教师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关心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小学品德与社会辽海版六年级下册《1 地球的烦恼》优质课公开课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
![小学品德与社会辽海版六年级下册《1 地球的烦恼》优质课公开课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80c1dc69b89680203d825b3.png)
1、水是生命之源。 2、人人节水,共抗缺水。 3、节约用水,关‘住’点滴。 4、保护水资源,人人应尽责。 5、珍惜每滴清水,拥有美好明天。
的不 最要 后让 一人 滴类 水的 。眼 泪 , 成 为 地 球 上
为什么缺水?
从宇宙来看, 地球是一个蔚蓝 色的星球,地球 的储水量是很丰 富的,共有14.5 亿立方千米之多, 其72%的表面积 覆盖水。
讨论:为什么缺水?
水少
费
污
?
地球上水的组成
96.53% 0.94% 2.53% 海洋水 陆地咸水 陆地淡水
在余下的2.5%的淡水中, 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 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 带的冰雪。人类真正能够利 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 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 量的0.25%左右,
•
中国最缺水的5大城市
第五名:天津市
第四名:北京市
第三名:河北石家庄市
第二名:陕西延安市
第一名:甘肃武威市
辽宁水资源现状
• • • 辽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 全省31个县级以上城市中,有19个城市不同程度地缺水,大连、沈 阳已列入全国40个严重缺水城市。
凤城水资源现状
凤城的自然概貌是“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 路和庄园”。境内有爱河、大洋河、草河等大小 河流270多条。水资源总量33.64亿立方米/年, 人均占有量5831立方米,占辽宁省地表水资源的 5.5﹪。凤城的水资源并不丰富。
地球水资源的分布
•
约65%的水资源集中在不到10个国家。按水资源量大小排 队,前几名依次是: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 亚、中国、印度。
第四届世界水论坛提供的联合国水资源世界评估报告显示,全世界 每天约有数百万吨垃圾倒进河流、湖泊和小溪,每升废水会污染8L淡 水;所有流经亚洲城市的河流均被污染;美国40%的水资源流域被加工食 品废料、金属、肥料和杀虫剂污染;欧洲55条河流中仅有5条水质勉强 能用。
六下品社第三单元《地球的伤心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小学 品德与社会
![六下品社第三单元《地球的伤心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小学 品德与社会](https://img.taocdn.com/s3/m/04b3fe5943323968011c92a8.png)
六下品社第三单元《地球的伤心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
2、能够对于环境的做法进行具体的判断。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多种途径收集相关资料的能力。
2、了解资料的多种表现形式。
3、能够对于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整合的能力。
知识目标:1、认识地球污染的具体表现,它们分别有事件和数据。
2、引发学生进行自主的研究环境污染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
2、认识地球污染的具体表现形式。
学情分析:学生在上一个主题活动中,已经认识和了解地球母亲为人类的发展提供的丰富的物产和美丽的环境,课前对于各种环境污染的资料进行了收集和整理。
课前交流:一、我为地球委屈——了解地球的哭泣1.同学们,最近老师看到一组图片,很有感触,分享给大家。
(播放视频)2 这组图片为我们描述了这个美丽的地球,那么这位无私的母亲给予咱们人类什么呢?学生说:(衣、食、住、行等)3. 师小结:评价:是呀,地球就像一位无私的母亲为我们奉献了很多很多,怪不得,人们称地球为母亲呢!(板书:地球)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地球了解多少呢?谁来说一说?(学生说)学生展示交流资料。
4. 是呀,地球母亲是那么的美丽富饶,她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可是地球也有她的伤心事(板书:伤心事)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地球都有哪些伤心事,最近一段时间,地球妈妈好像生病了,她在哭诉着,大家请听:教师课件出示:(伤痕累累的地球、生活中到处乱扔乱放垃圾、烟囱冒出的黑烟、河面上漂浮的死鱼和垃圾等图片并找学生配音)。
出示三幅图片,每副四张(1)从上面的资料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了到了什么呢?(2)请同学们小组内交流、然后分小组汇报:(3)适当的评价:()过渡语:同学们说的真好!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看出了“地球妈妈受到了伤害”,她都受到了哪些伤害?让我们一起走进地球去去看一看吧!二、我为地球“号脉”——探究地球的伤心事1. 我发现了地球的伤心事。
《地球的烦恼》优秀教案
![《地球的烦恼》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e08c8ba98271fe900ef9cb.png)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地球的“烦恼”》教学目标:1、认识地球是人类美丽家园,人类美好生活的建设基于地球丰富的自然资源。
2、知道地球这一美好家园正遭受着因为人类不合理生产,生活方式引起的许多“烦恼”。
3、对地球的“烦恼”已经产生原因产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究地球“烦恼”产生的原因,增强关注地球环境问题的忧患意识教学难点:认识地球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教学过程:一先导活动我们常听说:“地球,是我们的母亲。
”为什么这么说呢?(母亲为我们衷心服务,为我们慷慨解囊。
)是啊。
人类有史以来,利用自己的智慧开创了美好生活,然而这美好生活根本上是依托于地球母亲的丰厚资源基础。
比如,我们读书,那书的原料是什么?从哪里来?你还知道我们哪些日常生活用品都来至地球的什么资源吗?自由交流举例说明:{陆地上重要的自然资源有六种,它们是:1)淡水、2)森林、3)土地、4)生物种类、5)矿山、和6)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和天然)}集体讨论交流汇报。
二中心活动地球母亲,提供人类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
可是你你感觉到了吗?我们的地球母亲生病了!那么我们的地球母亲生什么病了呢?下边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收集的资料,加以整理,并准备多种形式的汇报:地球母亲生什么病了:沙尘暴,全球气候变暖,现在的天气反常,天空不再清澈湛蓝……(人口问题,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水资源问题,大气污染,生物资源问题,森林资源问题),三深化活动小组讨论,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地球母亲的烦恼?人类的过度开发地球。
水资源问题,城市污水排放人类用大笔的钱财建立了许多工厂,污水没地方排,就干脆排进河流、大海,河水被油、污笼罩,失去了清澈的面孔;大海那湛蓝的衣裙也变得污脏不堪了……被污染的水能喝吗?当然不能。
从而导致2021人口难以获得健康饮用水。
据推断,2021年2/3的人口也将面临供水困难。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穿越山林的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的建设,农村耕地占用,森林资源问题:人类为了能使自己生活富足,居然去破坏沙尘暴的克星——树木。
地球的“烦恼”
![地球的“烦恼”](https://img.taocdn.com/s3/m/e4502c0e312b3169a451a4d2.png)
题目: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与互联网搜索的整合——地球的“烦恼”与互联网搜索的整合的教案设计单位:辽宁省调兵山市第九小学撰写:程岩时间:2011年12月26日题目: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与互联网搜索的整合——地球的“烦恼”与互联网搜索的整合的教案设计调兵山市第九小学程岩参赛教师简介教学工作9年,工作认真努力,是一名合格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师。
一、教案背景1、面对学生:小学六年级2、学科:品德与社会3、课时:一课时二、课前准备【教师课前准备】在设计教案前,先阅读网上大量有关地球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造成的后果以及造成这种后果原因的文字以及图片、视频资料等相关资料,并参阅了不同版本的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关于地球环境保护方面的教案设计,以便更好的理解教材,进行更有效的教材重组。
参考的网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百度搜索】/view/ut-tICigY-Y/isRenhe=1地球你好吗视频【百度搜索】/detail_2011_12/19/_0.shtml盘点2011年地球自然灾害【百度搜索】//000265.htm#p=1图集【百度搜索】/5.html保护地球【百度搜索】/1.html如何保护地球三、教学课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辽海版)品德与社会小学六年级下册《地球的“烦恼”》四、教案设计理念互联网的优势不仅在于为人们提供各种各样的简单而快捷的通信与信息检索手段,更重要的是为人们提供巨大的信息资源和服务资源。
《九年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资源不仅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的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教师尽可能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有条件的地方尽量开发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
正因为互联网中存有大量数据,包括教学案例、课件、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教学资源,这些资源能科学、准确、快速地为每一位教师和学生解决一系列知识上的问题。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神奇的地球》教案【冀教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神奇的地球》教案【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f38bb54910ef12d2bf9e760.png)
《神奇的地球》教学设计万木乡中心小学校袁亚雄神奇的地球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了解海洋与陆地的比例,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能力:能从地图上判读大洲、海洋。
态度:通过了解和学习感受得球的巨大与美丽。
教学重点: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
教学难点:从地图上判读大洲、海洋。
教具准备:地球仪。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以前的学习,可以知道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那么你可知道地球家园上分布着哪些东西呢?(学生自由发言)太多了。
大家想不想知道关于地球更多的知识呢?那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索地球。
板书:神奇的地球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环绕地球赤道一周约4万千米。
请你计算一下,如果我们每天走50千米,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走完?学生计算(800)。
这么长时间,我们不可能亲身去每一个地方观察探索,那么就借助其它资料来了解。
二、地球上的海洋与陆地1. 认识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展示课件图片:我们观看这些图片谈一谈你的感受(学生发言:大、美)。
这些图片可分为陆地图片和海洋图片。
同学们看地球仪,大家看是陆地的面积大还是海洋的面积大(海洋的面积大)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2%而陆地的面积仅占28%,同学们看图片,(指导同学看图)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人类第一个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苏联宇航员加加林说: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它应叫做“水球”因为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十分美丽的星球,(见地球卫星照片)同学们看地球的表面大部分被海水覆盖着。
2.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可分为大洋与大洲。
请你在《世界大陆分布图》上分别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
(学生动手找)看图片共同回答。
用不同的颜色在地图上将它们区分出来。
(学生动手涂画)请将它们分别填入相应的表格中。
(学生填表格)根据相关资料认知七大洲和四大洋的面积。
(学生观看资料)请你按面积的大小给大洲和大洋排序。
(学生比较大小)引导学生做游戏。
辽海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地球的烦恼教案设计1
![辽海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地球的烦恼教案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3e282036a26925c52cc5bfe6.png)
保护绿色的地球第一课地球的烦恼教学目标:1、认识到地球为类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培养热爱地球、关爱地球、感激地球的情感,体会“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
2、初步了解环境恶化、人口剧增、资源匮乏是当前地球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初步树立环境忧患意识。
3、了解并关注家乡的生态环境,初步学会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了解地球所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
学习者分析:本单元从各个方面介绍地球的资源的减少等,六年级学生已经了解了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所以这单元更加具体的介绍了如何利用。
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教学1、同学们,去年冬天,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只有一个地球》,你还记得宇航员在太空遨游时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吗?(学生思考回答)是啊,我们生存的地球实在是太可爱了,它无私地为我们提供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像一位伟大的母亲,为我们这些儿女奉献了自己的一切。
那么我们这些做儿女的,应当如何来报答地球母亲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只有一个地球》。
(板书课题)二、教学活动活动一:感悟地球的奉献1、播放《只有一个地球》课文视频,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地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和资源。
2、以教材上的水、森林、矿产资源为范例,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衣食住行和休闲娱乐生活,来说说地球给我们提供了什么。
(1)我们身上穿的衣服离不开哪些资源?(2)我们每天吃的食物离不开哪些资源?(3)我们的住房离不开哪些资源?(4)我们的交通离不开哪些资源?(5)我们喜欢的自然风光有哪些?3、引导学生对上面提到的资源进行分类:(1)有哪些资源除了直接给人类提供生产生活的材料外,还具有生态价值?(2)有哪些资源是用一点就少一点?4、同唱《我们的田野》,通过歌词和旋律来进一步感受地球的奉献,并从心底由衷地感激地球母亲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活动二:论证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1、活动准备:收集一些有关其他星球基本概况(温度、水分、氧气)的资料,分发给学生,为课堂讨论做准备。
六年级下册 品德与社会 第一课 可爱的地球
![六年级下册 品德与社会 第一课 可爱的地球](https://img.taocdn.com/s3/m/4888c560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9c.png)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一课可爱的地球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对材料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的能力。
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和能力。
3通过收集材料,展开主题活动,使学生能从中发现并体会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苦和漫长的过程。
重点难点: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
教学准备:1.在课前收集有关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相关报道和资料。
2.让学生收集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有关材料。
3.地球的图片,地球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看看说说,认识地球1.出示杨利伟的图片资料。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有关报道和资料。
2.从卫星上看,地球是什么样子的?3.看书上插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天地对话——“我看到咱们美丽的家了”。
4.提出疑问:杨利伟从神州五号飞船上看到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组织小组讨论,得出地球形状的初步结论。
二、探究学习——地球的形状与面貌1.我们现在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那么古代人类如何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球体的呢?时至今日,我们能在自然界找到那些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2.学生交流。
3.对比实验:模拟“海边看船”。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地球是一个球体。
4.出示地球仪: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学生观察总结,教师补充。
引导学生说说地球仪的主要构成。
学生发言后,简介地球仪上的地轴、经线、纬线、赤道、北极、南极。
5.地球表面真实的原貌是怎样的呢?读加加林的描述,讨论。
6.小组比赛:在地球仪上找大洲大洋。
三、知识拓展——复习与巩固活动:《科学畅想,遨游太空》分若干小组,每小组模拟乘坐一架飞船,飞船名称由各组自定。
辽海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说课稿 大气“生气”了
![辽海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说课稿 大气“生气”了](https://img.taocdn.com/s3/m/d9e8ea71336c1eb91a375dcb.png)
辽海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说课稿大气“生气”了
《大气“生气”了》说课稿
大家好,我是来自,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辽海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地球的“烦恼”》中的第五框题《大气“生气”了》。
一、教材处理:
结合教材我们可以看出本单元的主题是保护绿色的地球,提倡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与发展。
针对本课教材涵盖的知识点比较丰富但拓展内容相对较少,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我将教材进行如下处理,通过从玩中学在学中悟,做到既尊重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
二、学情分析:
有利因素:
根据我校学生的具体特点,我用“三个一”定义了学生的学习优势。
即一种理念,一个平台,一次交流。
在我校生本教学的开展中,我采取了BB交流平台,
通过将前置性的小研究分享到共享平台,让学生提前搜集感兴趣、易收集的资料,平台的建立方便了学生与教师在课前的沟通,促进了教师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不利因素:
关于大气污染,即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又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那幺如何搭建学生认知局限性与实际生活需要性的桥梁呢?
我通过白板资源的运用将生活中大量的图片引入资源库,出示图片的随意性与随机性有效地帮助学生来理解、感悟。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目标。
品德与社会教育科学六年级下册《地球累了》教案3
![品德与社会教育科学六年级下册《地球累了》教案3](https://img.taocdn.com/s3/m/345ba0e4a1c7aa00b52acb55.png)
《地球累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的重要问题之一,了解人口膨胀给人类生活造成的影响。
2、让学生了解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无节制地开采,必须导致资源枯竭的恶果。
3、引导学生爱护资源。
二、教学重点、难点:了解人口膨胀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课件四、教学课时:两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让地球喘喘气一、了解地球的重担1、出示课件:地球落泪的样子。
2、问:你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3、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
4、读81页提示文中的问题并思考。
5、分小组互相讨论,再集体交流。
二、探究活动1、整理课前搜集的有关世界人口方面的资料。
2、分析世界人口的膨胀对地球有哪些影响?3、学生互相交流。
4、读82页小资料。
三、讨论交流1、交流:人口急剧增长对我们个人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分小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从吃饭、穿衣、住房、用水、用电、就学、就业等方面去思考。
3、老师小结。
4、指名读书上的两封信。
四、布置作业为今年的世界人口日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第二课时我们并不拥有无限一、评选最佳宣传标语1、学生互相交流自己设计的宣传标语。
2、评选最佳标语。
二、了解自然资源1、读84页主题文。
2、问:这段话说明了什么?3、学生交流。
4、分小组整理自己所了解的自然资源。
5、学生讨论交流。
6、将自然资源分类。
7、教育学生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
三、保护资源1、问:怎样合理利用资源?2、学生讨论交流。
3、问:如何保护资源?4、学生交流。
四、布置作业设计一个开发新能源的构想。
板书设计:地球累了让地球喘喘气利用资源保护资源。
2024年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美丽的地球第1课《蓝色的星球》教案粤教版
![2024年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美丽的地球第1课《蓝色的星球》教案粤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e0b412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85.png)
1.例题1:地球的形状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
答案: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椭球体。
2.例题2:地球的表面积约为多少平方千米?
答案: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010万平方千米。
3.例题3: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小时?
答案: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
4.例题4:地球的公转周期是多少?
答案:地球的公转周期是365.25天。
3.教学实际应用拓展:
-结合学校或社区的活动,开展一次地球知识的宣传活动,如制作宣传海报、举办知识讲座等,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组织一次地球科学参观活动,如参观地质博物馆、水厂等,让学生实地了解地球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展一次地球知识的主题征文活动,让学生通过写作的方式,表达对地球的认识和保护地球的决心。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组织一次地球知识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课后了解到的地球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
-开展一次地球保护的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清洁、节水宣传等,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布置一次地球知识的研究报告作业,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采访专家等方式,深入了解地球知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学情分析
考虑到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我对学生的学情进行了以下分析:
1.学生层次: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地球的基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在之前的的学习中,已经学习过关于地球的相关知识,如地球的结构、地理位置等。因此,在学习本节课时,他们能够较快地进入学习状态,理解新知识。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辽海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地球的烦恼
![辽海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地球的烦恼](https://img.taocdn.com/s3/m/be2d90ba84868762caaed582.png)
地球的烦恼【课时安排】7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人口问题【教学目标】1.认识到人口过快增长对地球资源需求增加,对地理环境产生过重压力的状况,这是造成地球母亲烦恼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2.学会阅读人口增长图表,能读图说出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
3.关注身边的人口问题,认识中国人口政策的积极意义。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到人口过快增长对地球资源需求增加,对地理环境产生过重压力的状况,这是造成地球母亲烦恼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难点:关注身边的人口问题,认识中国人口政策的积极意义。
【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收集相关人口问题材料。
【教学过程】(一)教授新课1.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漫画,地球不堪人口重负,以及世界和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讨论卡通人所说的问题,人口一直这样增长的话地球能养活这么多人吗?在读图时,关注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及其人口增长的绝对量两方面的基本信息,结合单元引言讨论以下内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地球资源,而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人口的过快增长会造成地球环境的过重压力。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文字,通过具体的数据了解世界和我国人口的增长状况,讨论世界和我国的人口增长的大致趋势。
3.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中人口问题产生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景观图片——拥挤的住房、水体污染、饥饿的非洲儿童等,说说这些环境问题的产生为什么和人口有关?并阅读教材文字,说说这些环境问题与人口数量过多之间的关系,了解人口问题的严重程度。
4.在人口问题和环境问题之间关系讨论的基础上,讨论说说:我们可以怎样应对这些问题?说说自己知道的国家计划生育政策。
5.假设并计算:自己这一代都是独生子女,而自己的父母等都有许多的兄弟姐妹的情况;假如自己和父母两代人平均每代养两个儿女,自己所在班级的同学父母和他们的子孙们,三十年后可能会有多少人?如果自己和父母一代都只生一个,30年后的人数可能是多少?通过数字的比较,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数量控制的作用。
6.阅读教材人口政策文字内容,分析中国人口的计划生育政策对世界人口增长控制方面的巨大贡献。
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生活的地球》的第二课时《蔚蓝色的星球》教案
![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生活的地球》的第二课时《蔚蓝色的星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5cfeca9b89680203d825f7.png)
《蔚蓝色的星球》教学设计—————《品德与社会》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互动课堂教学浅尝牧牛镇木古小学孙东魁一、教案背景1、小学五年级。
2、学科:品德与社会。
3、模式三环境下的教学。
二、教材分析《蔚蓝色的星球》是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生活的地球》的第二课时。
是在初步了解宇宙、银河系、银河心中的太阳系的、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地球上路地域和海洋所占比例,以及古今中外前人对地球人士和探索的历程。
激发学生对进一步认识和探索地球的兴趣和愿望。
三、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了对宇宙、银河系、银河心中的太阳系的、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初步认识的基础,具备了利用互联网进行搜索简单问题的基本能力,产生了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本节课为他们提供相关探索问题,为他们创设搜索平台、充足的时间,创造和谐的氛围相信他们会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习新知。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进一步认识地球上路地域和海洋所占比例,以及古今中外前人对地球人士和探索的历程。
培养学生利用互联网自主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自主搜索、合作处理、交流互启、质疑评价系列活动过程中体验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科学的兴趣,探索过程中乐于合作分享的精神。
五、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地球上路地域和海洋所占比例,以及古今中外前人对地球人士和探索的历程。
培养学生利用互联网自主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科学的兴趣。
六、教学难点:古今中外前人对地球人士和探索的历程及相关理论学说的理解。
七、教学方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八、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播放《美丽的地球》视频同学们,多少年来,古今中外的先人们都在不断的对我们所居住的星球进行着不懈的探索与发现,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美丽的家园,共同探索认识这美丽蔚蓝色的星球。
板书课题:《蔚蓝色的星球》(二)、探究互动一:地球的大小1、看课题质疑:1、为什么说地球是蔚蓝色的呢?2、地球到底有多大呢?……2、以问题为关键词自主搜寻资料3、汇报交流4、教师点拨小结过度:今天,地球的形状早已被人们所熟知。
六下品社课节题
![六下品社课节题](https://img.taocdn.com/s3/m/f3d6b1e5eff9aef8951e06c1.png)
辽海版六年下品社第一单元课节复习题第2单元保护绿色的地球第1课地球的烦恼《1、人口问题》1、人口迅速增长,带来了哪些严重问题?答:粮食危机、水资源供应不足、住房拥挤、生活垃圾增多、环境污染更加严重等。
2、联合国人口专家认为:降低(全球人口增长率),防止(人口大幅膨胀)是现代人留给后代人的“最珍贵的礼物之一”。
3、我国自202170年代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增长,使世界60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四年。
4、1971年,国务院正式提出“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计划生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在2021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5、我国是人口大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有(人口老龄化)、(劳动就业问题)、(独生子女问题)等。
6、造成地球母亲“烦恼”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人口过快增长对地球资源需求增加,对地理环境产生过重压力。
(√)《2、土地荒漠化》1、(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人们把荒漠化的土地比喻为大地母亲肌肤上的“癌细胞”。
2、土地荒漠化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
3、1994年,包括中国在内的100多个国家签署了(《防治沙漠化公约》),第49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从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沙漠化和干旱日”)。
4、目前,地球荒漠化的速度不断加快,面积不断扩大,平均每分钟有10公顷,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变成沙漠,如果照此发展,人类迟早要被(沙漠)这个“死亡之海”吞没。
5、我们生活的地球被称为(水球),地球村就是(水上人家),但是水的行星现在却出现了“干裂的肌肤”,大地为此痛苦地呻吟着。
《3、水土流失》1、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面积达到367万平方千米,每年流失约50亿吨表土,够用来建造四五十座万里长城。
2、水土流失会对生活造成哪些影响?答:使土地生产力下降甚至丧失;淤积河道、湖泊、水库;污染水质影响生态平衡;《4、干裂的大地》1、地球闹水荒的原因?答:淡水本来就不多、我们用了太多的水、很多的淡水被污染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地球的烦恼
教学目标:
1、认识地球是人类美丽的家园,人类美好生活的建设基于地球丰富的自然资源。
2、知道地球的这一美好的家园正遭受着因为人类不合理生产、生活方式引起的许多“烦恼”。
3、激发学生对于地球的“烦恼”产生的原因进行探究的兴趣。
重点:
知道地球面临的“烦恼”。
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提出解决地球的“烦恼”的办法。
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水资源、土地、森林、动物等图片,环境遭到破坏的图片。
学生准备有关环境遭到破坏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先导活动
同学们,我们都有妈妈,你们说妈妈好不好?
为什么呢?
是啊,我们的妈妈给我们生命,将我们细心养大,每天为我们做饭给我们做好吃的,为我们买好看的衣服,为我们提供优越的生活环境。
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母亲。
但同学们也常听说:“地球,是我们的母亲。
”为什么这么说呢?(母亲为我们衷心服务,为我们慷慨解囊。
)是啊。
人类有史以来,利用自己的智慧开创了美好生活,然而这美好生活根本上是依托于地球母亲的丰厚资源基础。
比如,我们读书,那书的原料是什么?从哪里来?
树木,用来造纸,石油原料制作出来的油墨进行印刷。
你还知道我们哪些日常生活用品都来至地球的什么资源吗?自由交流举例说明:{陆地上重要的自然资源有六种,它们是:1)淡水、2)森林、3)土地、4)生物种类、5)矿山、和6)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和天然)}集体讨论交流汇报。
同学们我们来看一下大屏幕:视频大自然
地球是如此多姿多彩的一个大千世界,从海拔几千米的高山到深达万余米的海沟,众多的生物相依相存,构成了缤纷绚丽的生命图景,可以说地球是人类美丽的家园。
同学们,近几年来我们的地球面临许多的自然灾害。
谁能说一下,都有哪些自然灾害?
世界范围内重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包括:旱灾、洪涝、台风、风暴潮、冻害、雹灾、海啸、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农林病虫害等。
中国自然灾害种类繁多。
地震、台风、暴雨、洪水、内涝、高温、雷电、大雾、灰霾、泥石流、山体滑坡、海啸、道路结冰、龙卷风、冰雹、暴风雪、地面塌陷、沙尘暴
地震海啸龙卷风
泥石流沙漠化干旱洪涝
太阳的黑子照射,酸雨
环境污染和破坏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水污染固体废物
地面沉降深坑
生物多样性变化赤潮水土流失
同学们知道这么多的自然灾害,谁能谈一下这些自然灾害的发生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地震海啸,是因为地壳变迁造成的,
泥石流沙漠化是因为森林的减少而造成的。
太阳的黑子照射,酸雨是由于大气污染造成的。
地球本是如此多姿多彩,从海拔几千米的高山到深达万余米的海沟,众多的生物相依相存,构成了缤纷绚丽的生命图景,可以说地球是人类美丽的家园。
然而,人类在地球上按着自己的意愿建设家园的同时,也操作了地球的机体。
地球不得不向人类发出严正的警告:停止创造性的行为,还我绿色的大地,否则你们将失去美好的生活,美丽的家园,甚至宝贵的生命。
谁能谈一下你所知道的有关环境污染等现象?
学生汇报
教师小结:
我们美丽的地球究竟在遭受哪些痛苦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2单元《保护绿色的地球》中的第1课时《地球的烦恼》。
二、合作探究
出示课件(29页图)
1、质疑
(1)、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找同学读p29课文。
谈感想。
学生汇报: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太美丽了。
我们要让地球永远这么漂亮。
教师小结:
本单元我们要探讨两个问题:1是“地球的烦恼”,2是“地球村民的绿色行动”。
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我们的地球到底面临着那些烦恼?
2、指名读课文演示课件出示图片(p30图)
(1)、提问:我们用的书、课桌、地板的原材料是什么?是从哪里来的?(2)、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那它们可以为我们提供什么呢?
(3)、讨论:我们究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环境?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学生汇报:我们身边的一切都离不开地球的资源啊!没有地球就没有我们现在美好幸福的生活啊!
教师小结:
我们的生活需要安静、优美的小区,清洁宽敞的马路,美丽的公园,发达的交通以及富饶的土地等。
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来自地球母亲的恩赐啊!地球母亲孕育出人类的生命和其他动植物的生命,人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从陆地、海洋、森林、矿山中发掘出无数宝藏,在地球上开垦出一块块良田,修筑了条条大路,修建了一幢幢楼房……人类才过上了美好的生活啊!一句话,我们的生活真是一刻也离不开地球的资源!
出示图片(p31图片)
(1)、指名读p31页课文共同解读图片
提问:这幅图上是什么内容?是什么原因怎么造成的?这样对我们的生存有没有影响?
(2)、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地球的“烦恼”?
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环境污染方面的资料
小组找代表汇报结果,教师针对学生汇报提问这些“烦恼”是谁造成的?怎样让地球母亲抛却“烦恼”?
学生汇报:……
不让自己的父母购买野生动物制品
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节约用水、电
买东西自带布袋或纸袋
积极参加植树活动
……
三、教师总结:
拯救我们的地球已经迫在眉睫,我们不能再无动于衷了。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为我们共同的家园努力吧!
板书:
地球的烦恼
人口膨胀土地荒漠化
过度开采乱砍滥伐
水污染大气污染
水土流失动物灭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