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师说》教案(优秀教案)
高中语文《师说》精品教案模板通用
高中语文《师说》精品教案模板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师说》一课,涉及教材第二单元第7课。
内容包括:全文阅读,精解词语,分析文章结构,探讨作者表达的观点及论证方法,体会作者对“师”的定义及重视师德的思想。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如“师说”、“传道”、“受业”、“解惑”等。
2. 分析文章的结构,了解韩愈倡导尊师重道的思想。
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对古代文化知识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文章结构,理解作者的观点,掌握文言文阅读方法。
难点:对“师”的定义及其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以及作者论证方法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何为师?为何尊师?”等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诵读全文: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韵味,了解文章大意。
3. 精解词语:讲解重要词语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 分析文章结构: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起承转合,理解作者观点。
5.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方法,指导学生运用到实际阅读中。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章的主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文章结构:起、承、转、合2. 重点词语:师说、传道、受业、解惑3. 作者观点:尊师重道七、作业设计答案:见课后附录。
2. 拓展题目:结合现实,谈谈你对“师”的认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课文的基本内容,但对文言文阅读技巧的运用仍需加强。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论语》、《孟子》等经典著作,深入了解古代师德观念。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文言文阅读技巧的掌握。
2. 课文重要词语的理解。
3. 文章结构分析。
4. 作者观点的探讨。
5.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
一、文言文阅读技巧的掌握1. 培养学生朗读文言文的习惯,增强语感。
高中语文《师说》教案大全
高中语文《师说》教案大全《师说》是个传统篇目,也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事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师说》教案大全,希望大家喜欢!高中语文《师说》教案大全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指导学生通过翻译课文,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句式等;②了解本文的议论结构,学习借鉴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过程与方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掌握本文的文言知识点,并学会本文学习本文正反对比,有破有立,反复论证以加强说服力的写法;情感与价值观:正确认识本文所论述的老师的职能、作用以及择师标准等方面的观点,进一步树立尊师重道的思想,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点;2.了解本文的议论结构,学会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交流法【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疏通文意,掌握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点课前布置预习:让学生提前疏通文意并分类归纳文章的文言知识点,有不明白的地方标注在课本上。
一.导入: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从这句话我们能看出古人对老师的尊重,现代社会,人们把老师比作辛勤的园丁,把教师职业比作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大家对老师的尊重。
然而,在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
贵族子弟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
所以,他们以从师学习为耻,社会尊师重道的风气日下。
在这种情况下,韩愈站了出来,批驳这样的形象,著《师说》大力宣扬从师学习的正确性和必要性。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对此有很好的记录:“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
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做《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师说》教案(优秀5篇)
《师说》教案(优秀5篇)《师说》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一)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二)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三)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四)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五)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二、重点、难点分析(一)本文的层次结构是怎样的?(二)有关疑难词句的解释。
(三)“说”是一种文体;是议论文的一种。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围绕中心论述的?(四)试摘录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五)为什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六)本文是怎样进行对比论证的?(七)怎样认识本文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三、教学过程设计(一)明确教学目的(参考教学目标)。
(二)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三)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
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
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
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师说》教案
《师说》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师说》这篇文章。
该文章选自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具体章节为第二章“文言文阅读”部分的第五节。
《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所写,主要论述了师者的地位、作用以及师道的重要性。
详细内容涉及师者的品质、职责、学习方法以及师生关系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师说》中关于师者的论述,体会师道的重要性。
2. 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师德的思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文言文词汇、句式的理解;对师说中深层次含义的把握。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文阅读方法;理解《师说》中的主要观点和论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师道问题的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师说》。
2. 课文阅读:让学生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文言文的韵味,理解文章大意。
3. 课文解析:对课文进行逐句解析,讲解文言文词汇、句式,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4. 例题讲解:针对文章中的难点、重点问题,设置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6. 讨论与分享: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师说》2. 主要观点:师者的地位、作用、品质、职责等。
3. 重点词汇、句式: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翻译文章中的重点句子。
(2)根据《师说》的观点,谈谈你对师道的理解。
2. 答案:(2)结合文章内容,发表个人观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韩愈的其他作品,如《马说》、《进学解》等,进一步了解韩愈的思想和文学成就。
组织学生进行课外研究性学习,深入探讨师道问题。
《师说》优秀教案
《师说》优秀教案《师说》优秀教案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师说》优秀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师说》优秀教案篇1《师说》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本单元所选文章均为唐代散文,在单元说明中编者就指出,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提倡质朴的文风,注重反映真实的社会人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师说》正是韩愈反对骈文浮靡文风的创作实践的代表之作。
本文的文言现象比较典型,而且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因而指导学生学好本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的1.学习有“破”有“立”的写法。
2.体会“说”这种体裁笔锋犀利的特点。
3.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教学设想一、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第2段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从全篇布局来看,作者先“立”(第1段)后“破”(第2段),“立”是为了“破”;“破”后再“立”(第3段),乃其“余事”,可见“破”是要害。
这所谓“破”,实质上是针对砭时弊,即批判“耻学于师”的恶劣风尚。
这不是一般性问题,必须联系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才能得到比较透彻的理解。
对这个方面存在的困难,不不估计到。
此外,将这一段视为教学重点和难点,还出于这样的考虑:这一段笔锋犀利,汪洋恣肆,充分体现了“说”这种体裁“炜晔而谲诳”(陆机《文赋》)的特点。
学生此前已学过《马说》《捕蛇者说》《黄生借书说》《少年中国说》等篇,对这个特点已有所认识,在此基础上着重体会一下本文作者的行文方式,对学生今后阅读同类作品必有很大的好处。
二、教学方法。
本文可以兼用诵读教法和讨论法。
诵读,用来熟悉课文语句,领悟作者的思路;讨论,用来加深学生对本文思想意义和行文特点的认识。
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提高,在时间分配上,应以前者为主。
采取逐段进行的方式:诵读一段,讨论一段。
有关全篇主旨和布局的问题,放在最后讨论。
讨论题应是开放性的,可以各抒己见,不给固定答案,要在于能自圆其说,以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高中语文高二语文下册《师说》教案、教学设计
4.价值观引导: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师道观念,培养他们尊重师长、谦虚好学的品质。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3.增强社会责任感,关注教育事业,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4.崇尚真知灼见,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培养创新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让他们在学习《师说》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师道的重要性,从而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提升。
二、学情分析
针对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在语文学习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对文言文有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但在学习《师说》这篇文章时,仍存在以下学情特点:
高中语文高二语文下册《师说》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所写的一篇论述师道的文章,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
1.熟练掌握并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汇、成语和典故,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等,提高语文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的环节,我将采用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对师道的思考。首先,我会向学生讲述一个关于教师节的故事,描述一位老师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用自己的爱心和智慧点燃学生求知火焰的事迹。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重要性和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
接着,我会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心中的好老师是什么样的?请大家谈谈自己对师道的理解。”这样,让学生在思考、讨论中自然地进入新课的学习——《师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初步认识到师道的重要性,为新课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2024年《师说》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024年《师说》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具体内容为《师说》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文章背景介绍、文言文词汇解析、句子结构分析、主旨思想阐述以及作者韩愈的教育观念。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师说》的内容,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语法;2. 领悟韩愈关于师道的观念,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3.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文言文词汇、句子结构分析以及主旨思想的阐述。
教学重点:文章主题“师道”的理解,韩愈教育观念的探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语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师生关系的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师说”主题的兴趣;2. 背景介绍:介绍作者韩愈及其教育观念;3. 文章解析:a.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解析文言文词汇;b. 分析句子结构,理解文章内容;c. 阐述文章主旨,探讨韩愈的师道观念;4.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详细讲解;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7.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师说》2. 主要内容:a. 作者:韩愈b. 主题:师道c. 重点词汇:师资、传道、授业、解惑d. 重点句子: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3. 结构分析:起、承、转、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翻译下列句子: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b. 结合《师说》的内容,谈谈你对师道的理解。
2. 答案:a. 参见课后翻译;b. 开放性题目,学生可自由发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韩愈的其他作品,深入了解其教育观念,拓展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文言文词汇解析;2. 句子结构分析;3. 韩愈师道观念的阐述;4. 作业设计。
文言文《师说》优质教案通用
文言文《师说》优质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文言文《师说》1. 教材版本: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2. 章节内容:本课主要学习韩愈的《师说》,通过分析文章内容,理解作者对于师道的认识和阐述。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师说》全文,掌握其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2. 能够分析并解读文章的思想内容,理解作者对于师道的观点和态度。
3. 能够运用《师说》中的观点,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自己对师道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理解并背诵《师说》全文,掌握其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2. 重点:分析并解读文章的思想内容,理解作者对于师道的观点和态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2. 学具:笔记本、课本《师说》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师道,为什么要尊师重道。
2. 讲解:讲解《师说》的背景和作者韩愈的生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3. 分析:分析《师说》的结构和论证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于师道的认识和阐述。
4. 练习:学生随堂练习,对《师说》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进行理解和运用。
六、板书设计《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根据《师说》的内容,写一篇关于尊师重道的短文。
2. 作业答案:尊敬的老师,您好!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老师是至关重要的人。
他们传授给我们知识,引导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帮助我们解决困惑。
因此,我们应该尊重老师,珍惜他们的付出。
正如韩愈在《师说》中所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老师是帮助我们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人,他们不仅仅是我们的知识来源,更是我们的人生导师。
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为我们指引方向,让我们避免走弯路。
因此,我们应该对老师充满敬意,虚心听从他们的教诲。
在现代社会,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尊重老师,不仅是尊重他们的职业,更是尊重知识和智慧。
关于师说教案三篇
关于师说教案三篇师说教案篇1分析《师说》一文所阐述的基本观点。
学习文章正反对比,有破有立的论说方法。
掌握文言实词“师、传、受、惑、贱、圣、愚、足、攻、经”的意义和用法。
一、关于作者韩愈,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谥文,又称韩文公。
在文学上,他提出“文以载道”的观点,与柳宗元同是古文运动倡导者,被列于“唐宋八大家”之首。
其文论证严密,气势磅礴。
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
20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
25~35岁,他先中进士,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
后回京任四门博士。
36~49岁,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山令。
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
但不得志。
50~57岁,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
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
移袁州。
不久回朝,历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
政治上较有作为。
韩愈的思想渊源于儒家,但亦有离经叛道之言。
他以儒家正统自居,反对佛教的清净寂灭、神权迷信,但又相信天命鬼神;他盛赞孟子辟排杨朱、墨子,认为杨、墨偏废正道,却又主张孔墨相用;他提倡宗孔氏,贵王道,贱霸道;而又推崇管仲、商鞅的事功。
他抨击二王集团的改革,但在反对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主要问题上,与二王的主张并无二致。
这些复杂矛盾的现象,在其作品中都有反映。
文学主张与创作他认为道(即仁义)是目的和内容,文是手段和形式,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以道为主。
提倡学习先秦两汉古文,并博取兼资庄周、屈原、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诸家作品。
主张学古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坚持“词必己出”、“陈言务去”。
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提出养气论,“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
提出“不平则鸣”的论点。
认为作者对现实的不平情绪是深化作品思想的原因。
在作品风格方面,他强调“奇”,以奇诡为善。
高一语文优秀教案《师说》通用
高一语文优秀教案《师说》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材《师说》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师说》全文的解读,重点词汇、句式解析,以及对作者韩愈的背景介绍和文化解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背诵《师说》全文,掌握文言文的朗读节奏和停顿。
2. 通过分析和讲解,使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认识尊师重教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学会运用课内知识对古代散文进行解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文章中的一些生僻词汇和复杂句式,以及对文章深层含义的把握。
教学重点:《师说》的主旨思想和文学价值,以及文言文阅读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文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尊师的实践情景,引起学生对尊师重教主题的关注。
2. 诵读:让学生跟读课文,体会文言文的韵味,纠正发音,理解大致内容。
3. 讲解:对《师说》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式进行详细讲解,分析文章结构,阐述作者观点。
4. 例题讲解:挑选几个典型例题,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并进行小组讨论,互相批改。
7.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复习课文,准备下次课的讨论。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师说》解读2. 主要内容:作者:韩愈主题:尊师重教结构:起、承、转、合重点词汇:师、道、专、攻、尊、贵重点句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尊师重教的认识。
2. 答案:(1)老师的作用就是传授知识,教导学生,解答疑惑。
(2)尊师重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要继承并发扬光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实践情景引入,学生对《师说》的主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但部分学生在翻译文言文句子时仍存在困难,需要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韩愈的其他作品,了解其文学成就,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韩愈《师说》精品优质教案(通用8篇
韩愈《师说》精品优质教案(通用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韩愈的《师说》。
该文章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主要围绕“师”的主题展开,探讨师者的角色、师生关系、学习方法等内容。
详细内容涉及文章第一、二自然段,重点分析作者对师的定义、师的职能以及择师的标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师说》中的文言文词汇、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 领悟文章的主题思想,认识师者的价值和作用,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3. 培养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文章中的一些文言文句式和词汇,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等。
重点: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探讨师生关系,学习正确的学习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2. 讲解:详细讲解文章第一、二自然段,分析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句式,解释作者对师的定义和职能。
3. 例题讲解:针对文章中的难点,给出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翻译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巩固所学知识。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六、板书设计1. 《师说》2. 主要内容: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择师的标准3. 重点词汇、句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文章中作者提出的择师标准,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是否到位?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其他关于师生关系的文章,如《论语》中的相关内容,加深对师生关系、学习方法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重点关注文章第一、二自然段的内容,特别是作者对师的定义、师的职能以及择师的标准。
高中语文师说教案(通用6篇)
高中语文师说教案(通用6篇)高中语文师说教案一、教案的内容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
《倪焕之》十七:“她做这些事绝不随便,都运用无可加胜的心思写成精密的教案,先送与级任教师看过,得到了完全的赞许,还不放心,又斟酌再三,然后拿来实施。
”二、高中语文师说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语文师说教案(通用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语文师说教案1教材分析《师说》是人教版高中第三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
这是一篇抨击时弊,宣扬尊师重道的论文,主要运用对比论证的手法,有力批判士大夫的愚顽可笑。
虽然属于自读课文,但本文的语法现象如词类活用、文言句式比较典型,并且作为了高考背诵篇目,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不可以等闲视之。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在文言字词、句式等方面有了初中和高中必修一、二、三的积累,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
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学生完成了自主学习的预习案,并且我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做了记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及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指导学生通过翻译课文,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3.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和翻译课文,积累文言知识2.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分析文章的整体思路,引导学生背诵全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点燃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情,古为今用,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教学重难点重点指导学生的文言朗读;鉴赏分析本文说理方式和方法。
《师说》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师说》教学设计《师说》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师说》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师说》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 认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2. 理解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
3. 体会韩愈散文雄健明快、汪洋恣意的特色。
教学过程一、导入,解题1. 由《马说》导入2. “说”,古代一种议论文体。
二、韩愈与古文运动1. 骈体文起源于汉魏,盛行于南北朝。
讲求对偶和声律,使用很多典故,堆砌词藻,意少词多,在表达思想内容方面受到很多限制。
2.古文运动指唐代中期以来及宋朝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
“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
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词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
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
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文以载道。
3.唐宋八大散文家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
三、研读课文(一)第一段1. 疏通文意2.第一段主要写什么内容?论述了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
3.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述从师的重要性?你觉得老师重要吗?从教师的职能作用来正面论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从不从师的危害说明从师的重要性:“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4.作者认为择师的标准是什么?道之有无:“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二)第二段1. 疏通文意2. 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内容?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师说》优秀教案
《师说》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具体章节为《师说》。
详细内容包括文章的背景介绍、作者简介、文本细读以及中心思想的解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师说》中的文言文知识,如词语、句式等。
2.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对文言文文学价值的认识。
3. 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认识尊师重教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章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和句式,以及作者的观点论证。
2. 教学重点:文章中心思想的解读,以及文言文知识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谈谈自己心目中的老师形象,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师说》。
2.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作者韩愈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
3. 文本细读: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文章,解释生僻词语,分析句式结构,理解文章内容。
学生理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翻译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师说》2. 作者:韩愈3. 中心思想:尊师重教4. 重点词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等5. 重点句式:判断句、倒装句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翻译文章中的重点句子。
(2)谈谈你对“尊师重教”的认识。
2. 答案:(2)结合文章内容和自身实际,阐述尊师重教的意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韩愈的其他文章,了解其文学成就,进一步拓宽文言文阅读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文章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和句式,以及作者的观点论证。
2. 教学重点:文章中心思想的解读,以及文言文知识的掌握。
学生理解。
4.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的设置应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一、教学难点解析文章中生僻词语和句式的理解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难点。
师说高中课文原文及教案
《师说》高中课文原文及教案一、课文原文《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二、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师说》的主旨,认识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
2. 分析文中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3. 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尊敬师长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1. 理解并背诵《师说》全文。
2. 分析文中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教学难点:1. 理解“师道”的内涵,认识尊师重道的重要性。
2. 分析文中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教学过程:1. 导入谈论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引导学生关注《师说》。
提问:你们对“师道”有什么理解?2. 自学学生自学《师说》全文,了解文章大意。
《师说》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师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人论世,了解“韩愈”的生平及时代背景2.学习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3.疏通文章行文结构、了解文中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论证方法4.结合课文掌握并积累文言文实词、虚词、特殊文言句式及其用法,疏通文意6.正确认识从师重要性,树立尊师重道思想,培养谦虚好学风气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文章行文结构、论证方法2.联系实际,思考作者观点的现实意义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点拨法、自主探究法、朗读法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习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2.知人论世,了解“韩愈”的生平及时代背景3.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文言句式(一)导入教师是同学们学习过程中接触得最多的人之一,有没有哪位老师曾给你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呢?自古以来,教师的职责便是传道授业解惑,那么第一个正式论述这一观点的人是谁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师说》,看看千年前的文学大师韩愈是怎样看待教师这一角色的。
(二)知人论世1.作者简介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作品收录在《昌黎先生集》韩愈三岁而孤,随兄嫂生活。
自幼饱读诗书,做官上有所成就。
谥号“文”,世称“韩文公”。
元丰元年(1078年),加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鄙六朝骈体文风,推崇古体散文,其文质朴无华,气势雄健,“文起八代之衰”“集八代之成”,开古文运动之滥觞。
后人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亦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又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有《韩昌黎集》传世。
2.《师说》创作背景魏晋以来,社会风气不再主张“学于师”,而是强调”家传”。
语文《师说》教案(优秀篇)
语文《师说》教案(优秀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山草香分享了11篇语文《师说》教案,希望对于您更好的写作师说教案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师说》教案篇一导标显示屏幕1.学习理解韩愈阐明全新师道观念的斗争精神和“尊师重教”的观点;2.学习借鉴本文事理结合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议论文写作方法;3.积累掌握“传”“师”“道”“受”“固”“从”“也”“则”“于”“乎”“所以”等词的用法;4.背诵课文。
导学点拨窗口【探海导航】韩愈的《师说》一文针对性很强,具有批判现实的精神。
学习中,可先参照课文注解和有关背景资料,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和动机。
然后,看注释,通读课文,了解全文的总体结构和主要观点,特别要重点理解第一段观点的新颖和第二段对比论证的有力。
在此基础上,反复读熟课文直至背诵。
背诵时要注意语气和语句的停顿、词语的连属、声调的抑扬等。
如有不正确,则说明在理解上有误差,应该及时纠正。
词语方面重点要辨析传、师、道、惑、益、从、也、则、于、乎、所以等的意义和用法。
可先做好后面的跟踪试题。
【思路结构】子从师的言行作归纳推理加深论点。
全文结构严谨,论证有力,是古代论说文的典范。
结构图: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理论论据)演绎推理(观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士大夫耻学于师(反面现象)归纳推理(观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孔子从师的言行(正面实例)李蟠从师行古道(身边活例)呼应印证(观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疑难指津】·如何理解本文思想的进步性?韩愈在《师说》中的创新,在内容上至少有三点:一是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作用认识的局限,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受(授)业”,扩大到“传道”、“解惑”,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个对教师作用的全面而崭新的界定,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进步,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二是针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全新的从师之道的观念:从师即是学道,惟“道”是问,凡是闻道者无论贵贱长幼都可为师。
2024年高中语文《师说》教案
2024年高中语文《师说》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具体内容为《师说》章节。
《师说》为唐代文学家韩愈所著,主要论述了师者的重要性以及从师的态度与方法。
详细内容包括:师者的作用、择师的标准、师生关系、从师之道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师说》的作者、背景及文章主题,理解文章中所阐述的师者的价值;2. 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句式和论证方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3. 培养学生尊师重道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文章中的一些生僻词汇、句式和论证方法的理解;重点:文章的主题思想、论证结构和语言特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师生情谊的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师”的思考,进而导入新课;2. 讲解:详细讲解文章的作者、背景、主题,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3. 例题讲解:挑选几个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4. 随堂练习:让学生当堂完成一些与文章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章中的难点和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师说》;2. 作者:韩愈;3. 主题:师者的重要性、择师标准、师生关系、从师之道;4. 结构:总分总;5. 重点词汇、句式和论证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3)论述文章中的师生关系,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尊师重道的理解。
2. 答案:(1)词语解释略;(2)师者,是用来传授知识、教授技艺、解答疑惑的人;(3)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关系。
尊师重道是对教师辛勤付出的尊重,也是学生自身素质的体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韩愈的其他作品,了解其文学成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师说教案模板(精选9篇)
•••••••••••••••••师说教案模板(精选9篇)师说教案模板(精选9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师说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师说教案篇1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及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指导学生通过翻译课文,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3、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翻译课文,积累文言知识2、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分析文章的整体思路,引导学生背诵全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点燃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情,古为今用,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教学重点:1、学习课文第二段,学习并掌握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教学难点:正确把握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教学设想:1、教学思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教师点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三维目标。
2、教学方法:自主预习法、激情诵读法、问题探究法、分析讨论法、点拨启发法、、拓展延伸法。
要以启发诱导学生思考为主,适当的加以点拨总结,引导学生深入课文,认真思考,质疑问难,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文字)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多媒体展示】通过课件出示一些重点字词,来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二、情境导入教师由视频《程门立雪》的成语故事导入新课: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其对老师的尊敬;现代社会尊师重道也蔚然成风,毫不逊色于古人,人们把老师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然而,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
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
高中语文《师说》教案5篇
高中语文《师说》教案5篇高中语文《师说》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理清文章思路,掌握对比论证方法。
2、背诵全文3、培养学生尊敬师长、虚心求教的美德。
【教学设想】1、安排一课时教学。
2、早自习预习文章,疏通字义。
3、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朗读环节,指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思路。
4、利用抢答竞赛的形式,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路,逐段背诵,直至背下全文。
【教学方法】诵读法、问答法、点拨法。
【教具准备】课件、记分牌。
【教学步骤】一、导入(课前播放《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音乐全屏展示。
)同学们,上课前给你们播放的歌曲好听吗?宋祖英深情的唱道: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你们知道我国的教师节是哪一天吗?为什么我国要设立这个节日,这又说明了什么呢?大家说的很对。
当今社会尊师重教已经巍然成风,但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却不是这样的,当时的情况如何呢?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唐代散文家韩愈的千古佳作《师说》,从中去找寻答案吧。
二、解题、出示教学目标1、解题:“说”,古代散文中的一种,属议论文范围,“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通常这类文体我们可以理解为“解说关于的道理”,“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2、教学目标:反复朗读、理清思路、背诵全文。
三、朗读欣赏与指导1、让学生在配乐朗读中初步感知全文。
2、提出要求:听清字音、节奏。
四、研读课文,把握文章思路1、把全班分为三个大组,以抢答的形式进行竞赛,宣布比赛规则,每组派一位同学负责记分。
2、理清第一段思路:(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段。
)提问:找出本段中哪些句子交代了:人为什么要从师?择师的标准是什么?明确:老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一段从师的必要:孰能无惑;择师的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小结:这一段从正面论述了从师之道,首先指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然后依次说明了老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
(全班同学齐读第一段。
)(请同学按照思路背诵第一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说》教案
教学设想:
《师说》是有名的古代议论性散文,其严密周详的论证,质朴又富感染力的论述可谓经久不衰,其主张的“从师之道”影响更是已愈千年。
因此,即使没要求背诵,也应通过反复朗读来熟悉全文(熟记名句),因声求气,从而达到理解文意,掌握论证结构的目的。
此外该课文是高中语文必修第十篇文言课文,虽为自读课文,但处于学生积累文言字词初期,因此,几个重点虚、实词的讲解、积累也将成为教学的第三个要点。
针对以上教材分析,我的《师说》第一课时将以“因声求气”为重点,即通过朗读感受诗文的节奏,熟悉文章大意,从而来把握作品的精神。
第一阶段朗读,旨在了解课文,把握大意,第二阶段朗读,从断句、字词重读、句子感情三个角度,既深入熟悉文意,又积累重点字、词、句。
从而为第二课时掌握论证结构,分析第二段论证方法打好基础。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
掌握并积累师、所以、句读、其、而、乎等文言字词;
过程与方法:运用“因声求气”的方法,通过反复、正确朗读来熟悉课文;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古为今用,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熟悉课文,掌握重点字词。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题目《师说》让你想起哪些在题目中含有“说”的文章?初中学过《爱莲说》(周敦颐),《捕蛇者说》柳宗元,《马说》(韩愈),都是针对某个话题阐发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说”就相当于“谈谈”,是古代议论文体,意为“解说……的道理”。
(这也正是韩愈、柳宗元发起的“古文运动”主张,即文章得文以载道,言之有物,坚决摈弃文风浮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
那么《师说》是要解说什么的道理呢?“师”为何意?
二、熟悉课文:对照注释自读课文,用笔进行勾画,并完成学案第一题。
PPT提示易错读的音:传、读、不、相、谀、郯、苌、襄、聃。
明确:从“吾从而师之”,“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而问焉”等句子,可知题目中的“师”是“从师”的意思。
文章的写作是缘情于事,有感而发,是什么人或事激发起韩愈写这篇论述“从师”的文章呢?
明确:李蟠。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写文章“嘉其”,“贻之”。
十七少年跟随老师学习,在今天看来是再理所应当不过的事,而当时已名声
大噪的韩愈又为何要特意拟文赠送他,嘉奖他,“不拘于时”的“时”到底是啥样的?齐读课文,用原文的话回答。
明确:“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背景补充:魏晋门阀制度在中唐时期仍有遗风,士大夫阶层注重“家传”,而以拜师学习为耻。
三、因声求气:通过感受诗文的节奏来把握作品的精神
情动于中而行于言,初学古文,我们对于文章的深意往往不易把握,然而句子的句式、语气较容易掌握,因此,接下来我们将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来朗读课文,以读入文,以读至思(把握句意时,出现重难点字词,则穿插讲解)。
1、全文断句并朗诵,通过断句把握古诗文的朗读节奏,培养语感,同时帮助理解句子,特别是长句子的句意。
断句主要以意义依据,词语(组)不分家,句首语气词单独隔开,句末语气词起收尾作用,无明显分隔。
按PPT上的显示自己读读课文,把易混读的地方用斜线标在课本上。
请学生朗读、体会一下句子。
重点: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曰师\曰弟子\云者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余\嘉其\能行古道
2、重音字词,重读音字词是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通过重读句中某个字、词体现出作者所要强调或是感情充沛的地方。
如“噫吁嚱,危乎高哉”中重读“危”、“高”强调蜀道难以让人致信的高、险。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你认为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是需要重音读的?
3、体会感情,揣摩感叹,肯定,疑问的句子所传达的感情。
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自己朗读一下句子,揣摩其中的感情和深意
①人非生而知之乎,孰能无惑?
(孰,反问,怎么……?不可能没有困惑,言外之意,每个人都有要解疑答惑的时候,所以从师是人人皆有必要的。
)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庸,反问,哪,岂。
哪里需要知道那个人的年纪?学习道理,与老师的年龄完全没有关系,那是荒谬的,不是从师的标准。
)
③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士大夫带鄙夷语气)
④师道之不复。
可之矣。
(看到从师的风尚已败坏,心忧如焚。
)
按照前面的朗读体验,我们再次齐读课文,看看在反复朗读以后,再读会有哪些新的认识。
四、作业:对照课文,将学案补充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