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改革及其启示
中国古代史政治部分基础知识专题(七)·中国古代的政治改革和政策调整
中国古代史政治部分基础知识专题(七)·中国古代的政治改革和政策调整中国古代的政治改革和政策调整在中国古代史上,改革变法和统治者的政策调整屡见不鲜。
这些改革变法运动和统治政策的调整,都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历史上起了积极的作用在古代史上,中国历代王朝所进行的改革按照原因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奴隶社会富国强兵的改革,同时也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主要事例是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和鲁国的“初税亩”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社会转型时期的改革,对于推动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起了积极作用。
战国时期的改革变法运动都属于这一类情况,典型代表为秦国的商鞅变法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3、封建社会内部的改革变法和统治政策的调整。
这一时期的改革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新王朝建立之初对统治政策的调整,例如西汉建立以后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唐朝前期的政策调整以及清朝前期实行的更名田和摊丁入亩;另一类则是王朝中后期为克服统治危机、缓和阶级矛盾而进行的改革,这一类的主要事例是唐朝中后期的两税法、北宋的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明朝中后期的张居正改革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4、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和制度的改革,主要事例如北魏孝文帝改革上述变法和改革有成有败,究其原因,从根本上讲,主要取决于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但在实际操作中,改革成败还与改革的措施是否行之有效、改革是否得到皇权的有力保障、改革是否用人得当、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否正确与进步、改革者的魄力和勇气等有关。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古代史学习中,我们主要应注意掌握前三种类型的社会改革运动。
一、奴隶社会时期的改革运动1、背景: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斗争激烈,为了增强实力,在争霸斗争中占据优势,取得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各诸侯国纷纷进行改革;同时,这一时期铁器开始使用和牛耕逐渐推广,生产力水平提高,私田逐渐取代了公田,封建土地所有制日益确立。
中国古代的改革、变法及其历史经验教训
(7)明朝——张居正改革(内容、作用)。 转移。。。
UID364736 帖子10179 精华36 积分403983 阅读权限80 来自辽宁省葫芦岛市 在线时间1185 小时 注册时间2007-2-27 最后登录2011-8-11 查看详细资料
TOP
秋水仙素
钻石战士
个人空间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117# 中 小 发表于 2007-11-4 1752 只看该作者
同步导学
改革的实质:改革主要是对国家管理制度(广义的制度应包括政策、法令等在内,它们应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革故鼎新。从根本上说,当政治、经济制度不能保证国家实施有效管理、从而违背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时候,改革这种制度,也就是对上层建筑中某些老化、腐朽的环节进行必要的调整、更新和改造,并相应对生产关系中的某些环节作局部性的调整、更新和改造就成为必然的趋势。因而改革实际上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运动的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实践活动。也正是由于改革的这种必然的、客观的趋势,使得它往往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显示出其巨大威力。
对改革阻力的认识:改革是一项开拓性的事业,必然会碰到各种阻力并需要进行艰苦的探索,往往道路艰难,险象环生。因而改革不仅需要坚定的信念,而且需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百折不回的勇气。历史上的每次改革几乎无一不触犯部分贵族或官僚、地主的既得利益,因而总要受到他们的竭力反对、攻击甚至诽谤。商鞅变法遭到落后贵族的反对,孝文帝改革遭到鲜卑贵族的反对,王安石变法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杨炎的两税法,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改革都因遭到大地主的反对而最终失败。这些表明,在改革中,改革者尤其是最高当政者只有矢志不渝,坚定不移,才能保证改革的进行并最终取得成功。同时,当政者对改革派的支持也是保证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齐桓公之于管仲、秦孝公之于商鞅、汉武帝之于桑弘羊等等,都是由最高当政者给改革派以坚定有力支持而使改革取得成功的。这些历史经验,是值得今天的最高当政者深以为鉴的。
中国历史上几次重大改革及其启示
中国历史上几次重大改革及其启示中国历史上经历过许多重大改革。
这些改革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讨论中国历史上几次重大改革及其启示。
首先,我们来看看清朝末年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清朝末年为了应对外部压力和国内矛盾而发起的改革运动。
这场运动提出了改革内政、强化军队、求和平、对抗外部威胁等目标。
它推动了中国进入现代化进程,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
洋务运动的启示是,在面对外部压力和国内矛盾时,改革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其次,我们来看看清末民初时期的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发起的一场改革运动。
这场运动主要针对传统文化和思想的改革,提倡科学、民主、进步等思想。
这场运动对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化。
新文化运动的启示是,在推进社会进步和现代化进程中,文化改革是至关重要的。
再来看看1949年后中国共产党推行的改革开放政策。
改革开放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后推行的一系列经济和政治改革。
这些改革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改革开放政策的启示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改革和开放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最后,还有1978年中国共产党的改革开放新政策。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新的改革开放政策。
这些政策主要针对农村地区的改革,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现代化。
改革开放新政策的启示是,农村改革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总之,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并为中国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重大改革的成功,需要有正确的政策和管理,更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及其启示(下)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及其启示(下)岑大利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下面讲第三讲,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及其启示的第三讲。
二、修正型改革在第二讲里,我们讲到改革的第二种类型,修正型改革,在修正型改革里面,我们讲的发生在王朝初期的改革有刘邦君臣的改革和唐太宗君臣的改革,发生在王朝中后期的改革,我们讲了北宋的王安石改革。
今天我们讲发生在唐朝后期的刘晏和杨炎改革和明朝中后期的张居正改革。
(二)发生在某一封建王朝的中后期的改革我们先讲一下唐朝后期的刘晏和杨炎的改革,这两个改革都是在经济方面、财政制度方面的改革,和前面刘邦、唐太宗全面性的改革是有不同的,它是在某一个领域方面的专门的改革。
下面先简单介绍一下改革的背景。
唐朝后期政府的财政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已经面临了崩溃,唐朝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决定以财政和财富制度、赋税制度为主进行改革。
就在戴宗的大历元年,理财专家刘晏他主管东部海盐专卖事务期间就对盐法进行了改革。
他的措施有以下这几项:第一,改革盐法。
具体来说是撤销非盐区的盐官,只在产盐区设立盐官,然后让产盐户把盐交给盐官,盐官再加价卖给商人,让商人运到各地去出售,这样非产盐区的盐官撤销了,减少的政府的开支,让商人运到各地去销售,通过他们去运输、去销售,另外不收他们的通过税来保持盐价的平稳,老百姓可以吃到价格比较低的盐,另外也便于运输、转运,所以国家收盐税也更加方便了,数量也增加了,这是一项改革。
第二项改革是整顿漕运。
为了由江淮(南方)产米的地区向关中运送粮食,就疏通了运河,建造了漕船,并且国家收盐利得到的钱来雇佣船夫,不再漕粮运输沿江、沿河州县征发丁役了,所以,这样就有利于沿河人民减轻了拉船的艰苦劳役。
另外,还继续使用行之有效的分段转输法,节省漕运的开支。
第三项措施,实行常平法。
在各道设立巡院,以勤劳、清廉、干练的人当知院官,让他随时上报当地物价的涨落,上涨和降低,政府遇贵就卖,遇贱就买。
这个照片就是刘晏。
刘晏的理财就对当时政府及时地调整粮价,稳定市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改革的理财的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但他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在赋税征收当中的混乱的局面,根本上解决财政的困难,因此到了唐德宗建中元年的时候,德宗根据宰相杨炎的建议颁行的两税法的改革。
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启示3篇
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启示3篇北魏孝文帝改革使北魏政治、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创造了和平的环境,各族人民交往频繁,使民族融合步伐加快、为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作出了贡献,也使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封建化。
其主要内容是汉化运动,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改易汉俗等。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启示,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启示1:第一,与倾慕汉族文化有关。
孝文帝拓跋宏受过良好的汉文化教育,对汉民族的文化极其崇拜。
他从小由其祖母冯太后抚养,冯太后是汉族人,知书达理,聪明果断,曾执掌北魏大权二十多年,她参照汉族的文化制度,颁布了许多重要的改革措施。
孝文帝在她的熏陶下,成长为汉文化忠实的推行者。
孝文帝说过:“此间(指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
”(《魏书·任城王传》),这段话清晰表明:为了向先进的汉文化学习,改变本民族的落后面貌,就必须迁都到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去,而洛阳是中国文化比较集中的地方。
迁都以后,孝文帝推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可见孝文帝迁都与其倾慕汉族文化有关。
第二,统治中原的需要。
孝文帝是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他不愿仅仅做“夷狄”君王,还要做中国人的君王。
要想做中国人的君王,自然要把国都放在中国正统的国都所在地更名正言顺。
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任城王传》)这表明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北魏都城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广大中原地区的统治。
他关于“帝宅”、“王里”的说法,说明他要通过迁都洛阳以获得汉族地主认可的正统地位。
另外,孝文帝在迁都洛阳以后,连年对南齐用兵,直到卒于南征的军事行动中,可见孝文帝还希望通过迁都洛阳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
第三,解决粮食供给问题。
平城偏北地寒,粮食产量非常有限。
当时有人作《悲平城》诗:“悲平城,驱马入方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
中国制度改革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中国制度改革的历史经验与启示中国是一个拥有漫长历史的国家,其制度改革经历了数千年的变迁与演进。
这些历史经验为当今中国的制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本文将以历史的角度,探讨中国制度改革的历史经验,并从中总结出对当今中国制度改革的启示。
一、尊重传统与创新并重中国的历史上,制度改革往往伴随着对传统价值的尊重与创新精神的追求。
在中国古代,大规模的制度改革如秦朝的统一制度、汉朝的科举制度等都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
这提醒我们,在当今中国的制度改革中,应该继承传统的价值观念,但也要积极创新,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二、顺应社会变革与民意需求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制度改革必须与社会变革相适应,并关注人民的民主意愿和利益诉求。
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制度改革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脱离了社会的实际情况,没有顺应民意。
在当今中国,应该更加注重对社会变革的观察和研究,紧密结合人民的需求,推进制度改革。
三、稳定与渐进的改革策略中国历史上的制度改革大多采取了稳定与渐进的策略。
无论是减租减息运动还是改革开放,都是经过认真的研究和试验,循序渐进地进行的。
这给我们启示,制度改革需要考虑到社会稳定的因素,不能急于求成,而应该循序渐进地推进改革,确保改革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四、积极借鉴国际经验与经典著作中国的制度改革历来注重借鉴国际经验和吸收优秀的制度设计。
宋代的科举制度就受到了唐代科举制度以及其他国家的启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吸收国际上的先进经验,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制度改革。
这给我们提示,制度改革不应局限于国内的思维和经验,要积极学习借鉴国际上的最佳实践,以提高改革的成功率。
五、制度完善与问题解决并重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制度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解决问题和改进。
中国古代的制度改革往往伴随着对问题的识别和解决。
在现代中国,我们也应该重视制度的日常维护和改进,不断解决制度中出现的问题,并且积极响应社会变革的需求,推动制度的不断完善。
六、坚持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相结合历史经验表明,制度改革需要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相结合。
古代四大改革的影响
古代四大改革的影响古代四大改革分别是: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北宋中期的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
一、商鞅变法商鞅在秦国掌权二十余年,他的新法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得到较为彻底的推行。
惠王即位后,商鞅虽然遭车裂,但新法未变,最终实现了秦由落后变强盛的巨大飞跃。
1.经济繁荣,军力强大。
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当时先进的富强国家。
由于新法鼓励农耕,使秦国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生产水平显著提高,出现了“家给人足”的局面。
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路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成为第一大强国”。
同时,由于推崇战功,使秦国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增强。
统一度量衡,使全国上下有了标准的度量准则,推动了商品交换。
县制、爵制以及什伍连坐制等的推行,虽有压制人民的一面,但给民众带来某种安定,有利于发展生产,有利于富国强兵。
2.天下人才汇集于秦。
由于商鞅变法,秦国强大,经济繁荣,天下济世之才广集到秦。
秦出现了吸收和使用外国人才的*** ,高级官员多由外国人才充任。
比如武王、昭王两代先后为相者13人,其中12人非秦人。
秦国还形成了一套吸收、使用外国人才的制度即客卿制度,造就了清明吏治。
著名思想家荀况对此描写说,“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朝廷“听决百事不留,怡然如无治者”。
3.军事胜利,领土扩张,国力增强。
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对外战争也取得了重大胜利,领土扩张,国力进一步增加,从而扭转了长期以来落后被动的局面。
公元前355年,秦孝公与魏惠王在杜平相会,结束了秦长期“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的局面,提高了秦国在诸侯国之间的地位。
总之,商鞅变法在秦国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里程碑,使一个“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的新秦国,出现在中国西部大地上,对以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孝文帝的改革是北魏政治、经济发展以及鲜卑族进一步封建化的必然结果。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及其启示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及其启示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及其启示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经历了多次重大的改革。
这些改革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首先,让我们回顾中国历史上的改革之一:秦朝的改革。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它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推动了国家的发展。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改革是对行政区划的统一。
秦始皇帝统一了中国的九个诸侯国,建立了一套统一的行政区域划分和统一的法律体系。
此举彻底打破了以前分裂的九州格局,为中国的统一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一改革的启示是,一个国家要实现统一和发展,就必须建立统一的政治制度,统一的行政管理和统一的法律体系。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朝代之一,其改革与发展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唐太宗推行的一项广泛的改革是改革科举制度。
他废除了凭出身地位定人才选拔的制度,改为通过考试选拔官员。
这一制度的推行,不仅打破了世袭制度的束缚,更为人们提供了平等的晋升机会,激发了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这一改革的启示是,一个国家要实现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就必须建立科学公正的选拔机制,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和优胜劣汰。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朝代,也是最后一个皇帝统治的时期。
清朝面临着封建政治制度和西方列强的侵略,出现了种种问题。
为了实现国家的复兴,清政府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戊戌变法。
这场变法试图通过实行君主立宪制、彻底变革军制、改革财政制度和推行教育改革等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近代化。
然而,由于激烈的保守势力和其本身存在的问题,变法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
这场变法的失败给我们带来了重要的启示:一个国家要实现变革和现代化,必须顺应历史潮流,坚持科学执政,建立良好的政治生态。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在20世纪经历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和改革。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迎来了新的历史时期。
从计划经济和农村土地改革到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中国不断探索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路。
中国古代改革及其启示
中国古代改革及其启示摘要:中国古代改革、变法众多,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
变法成功者,国家富足,军队强大,成为当时的强国;变法失败者,国家都走向衰微,以致灭亡。
无论成败每次改革都有激烈的斗争,这无数次革新与变法实践表明,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今天改革开放是时代的主旋律,学习古代改革史,总结改革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其中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有益的启示。
一、中国古代改革或变法的类型中国古代历史上革新与变法无数,主要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类型:一是奴隶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如管仲改革等。
二是地主阶级的封建化政治改革,如商鞅变法、李悝变法等。
三是少数民族为汉化而进行的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耶律阿保机改革、清初皇太极改革等。
四是封建统治者为挽救统治危机而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如王莽改制、周世宗改革、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等。
五是开国的相对贤明君主对统治政策的调整和改正:汉高祖、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明太祖、康熙帝等对统治政策的调整。
二、改革或变法成败的规律一场改革的成败,通常有四个决定性的因素。
(一)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是最根本的因素。
当政治、经济制度不能保证国家实施有效管理,从而违背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时候,就要改变这种制度,也就是对上层建筑中的某些老化腐朽的环节进行必要的调整,更新和改造,并相应的对生产关系中的某些环节做局部的调整,更新和改造就成为必然的趋势。
因而,改革与变法实际上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运动的结果。
否则,改革虽能藉强力强制颁行,但最终行而不远。
例如北魏孝文帝改革正是顺应了当时那种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发展趋势,公元485年颁布均田令,实行汉化政策。
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
可以说是历史上比较成功的改革之一。
但是,历史上的王莽改制却是和历史发展趋势背道而驰。
王莽改制以“王田私属,不许买卖”的策略对当时土地兼并剧烈、人民沦为奴婢、阶级矛盾激化的时弊开了一剂对症药方,而结局适得其反,即是因为当时的历史事实已雄辩地证明封建土地私有制是能促进封建经济走向初步繁荣、推动当时的生产力向前发展的,“王田制”则是一种历史的反动,必然为历史的进步所唾弃。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启示和感悟
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启示与感悟一、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自秦朝开始,中央集权制度在历史上占据了主导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制度逐渐得到加强和完善。
从秦朝的郡县制,到汉朝的推恩令,再到宋朝的文人治国、明清的绝对皇权,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清晰可见。
这告诉我们,随着社会的发展,权力逐渐向中央集中,地方势力逐渐削弱,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制度创新的重要性在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过程中,制度创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隋唐时期开创的科举制度,打破了士族门阀对权力的垄断,使得更多的人才得以进入统治阶层。
明朝的内阁制和清朝的军机处,则是皇帝通过制度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的手段。
这些制度创新在推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在中央集权制度下,如何监督和制约权力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历史上,虽然皇权至高无上,但仍然存在一些机制对皇权进行制约。
例如,明清时期的谏官制度,对于皇帝的过失可以提出异议。
此外,历朝历代都有法律对皇权进行限制,防止权力的滥用。
这表明,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四、社会稳定的基石中央集权制度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社会的稳定。
在中央集权制度下,国家有统一的法律和政令,这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中央集权制度也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因此,中央集权制度是古代社会稳定的基石。
综上所述,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启示我们: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央集权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制度创新对于推动历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权力进行监督与制约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而中央集权制度则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这些感悟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治理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商鞅变法和管仲改革对中国当下改革的启示
商鞅变法和管仲改革对我国当下改革的启示1. 引言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国家,我国的改革一直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商鞅变法和管仲改革作为我国古代两大变法的典范,对我国当下改革有着深远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在本文中,我将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对商鞅变法和管仲改革进行全面的评估,并探讨它们对我国当下改革的启示。
2. 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商鞅变法发生在我国战国时期,当时的秦国处于内外交困的状态,国力衰弱,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商鞅通过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实施中央集权,使得秦国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实现统一的大一统国家。
商鞅以法治国,以刑罚威慑百姓,以调动农民积极性,以重农抑商实现国家富强。
3. 商鞅变法的启示商鞅变法的启示在于,改革要有整体性和系统性,不能只看表面,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当今我国,我们也面临许多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问题,需要像商鞅一样以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眼光来进行改革,不能只是一叶障目地片面改革,需要从根本上着手解决问题。
4. 管仲改革的历史背景管仲改革发生在我国春秋时期,当时的齐国处于内外交困,国力薄弱,社会矛盾尖锐。
管仲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整顿政治体制,调整社会结构,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使得齐国成为当时的强国之一。
5. 管仲改革的启示管仲改革的启示在于,改革要因势利导,随机应变,不能生搬硬套。
在当前我国,我们需要像管仲一样因势利导,随机应变,不能僵化地套用外来的模式,要根据国情民情,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革,充分发挥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实现我国梦的伟大复兴。
6. 个人观点我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古代的改革典范对我们当下的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商鞅变法和管仲改革都是我国古代改革的典范,通过对它们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我国古代的改革智慧,找到对当下我国改革的有益启示。
7. 总结商鞅变法和管仲改革是我国古代两大变法的典范,它们对我国当下改革有着深远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中国古代史上的重要改革与影响
中国古代史上的重要改革与影响中国古代历经了许多重要的改革与变革,这些改革不仅改变了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还对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史上的几个重要改革,并分析它们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一、秦朝的改革与统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这是中国古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
秦朝在政治、法律、经济和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首先,秦朝进行了政治制度的改革。
他们采取了集权制度,将全国划分为36个郡,每个郡设立一位郡守,实行严密的地方行政管理。
同时,秦始皇还废除了封建制度,实行郡县制。
其次,秦朝还进行了法律制度的改革。
他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和制度,统一了中国的法律体系,增强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此外,秦朝还进行了经济制度的改革。
他们实行均田制,平均分配土地,提高了农民的耕作积极性。
秦朝还采取了商业发展的政策,推动了贸易和交通的繁荣。
这些改革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朝的统一使中国实现了长时间的国家统一,为后来的封建王朝奠定了基础。
秦朝的法律和政策也成为后来各个朝代的参考和借鉴对象。
二、隋朝的改革与大运河隋朝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重要的改革时期。
隋文帝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大运河。
大运河的修建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全长近1800公里,连接了中国南北的黄河和长江。
修建大运河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区域一体化,促进了商品交流和人员流动,成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交通动脉之一。
隋朝的改革还包括了政治、军事、法律等多个领域。
其中最著名的是隋文帝推行的科举制度,通过文化考试选拔人才,使得社会阶层更趋合理,提高了治理能力和国家的稳定。
隋朝的改革对中国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大运河的修建加强了各地的联系和经济交流,促进了文化的交融和社会的进步。
而科举制度则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科举制度奠定了基础,延续了千年之久。
三、明朝的海洋探险与文化交流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古代史上的又一次重要改革时期。
中国历代12大改革变法
中国历代12大改革变法中国古代12大改革(变法)与启示概述一、子产改革:夹在晋楚之间的小国郑寻找出路公元前536年,“铸刑鼎”—把惩治罪犯的刑律铸在金属鼎上,向全国公布,是中国法制史上首次(此前,上层认为刑律越隐蔽越有利于专制),开了中国古代成文法先例—政务公开。
主持农业普查,重划全国田地和沟渠,对非法占地充公或没收;组织农民以若干家为互助合作单位。
不毁乡校:父老乡亲爱在乡镇学校议论国家大事,子产不毁乡校——允许舆论监督。
公元前522年去世,还掌大权,改革成遗训。
公元前594年,雅典执行官梭伦改革。
二、商鞅变法公元前359年—前350年,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提出“农、战”两字,一切为了成就霸业而战。
主要内容:①实行残酷的连坐制:一人有罪,父母妻子连坐;5家互保,10家相连,分别为“伍”、“什”,一人有罪,伍什连坐,促使群众相互监视。
②设立41县(31县)。
③重定20级爵位。
④对敌作战杀死敌人是一等战功,用最大力量奖励战功。
⑤推崇农耕,打击商业和知识分子,商人为“游民”,“文学游说之士”为“未流”、“游民”。
⑥一家有两个成年男子,强迫分家,否则重罚。
改革之前,在陕西临潼南门立一根木棍,“能拿到北门者,得十两黄金”,并兑现。
把反对变法的700多个贵族在渭水边斩首,太子老师公孙贾脸上剌字,公子虔被割鼻。
随后,秦国打败魏国,使之国都迁到远离秦国的大梁(开封)。
商鞅被赐为商君—20个级别最高的彻候。
公元338年,新君即位,商鞅被处于车裂大刑。
三、赵(名雍)武灵王:改胡服骑射(穿“西服”)赵国是三家分晋后成立的一个国家,是当时的“四战之国”—西南:与韩国摩擦不断;西边:秦国虎视眈眈;东边:紧邻齐国;西北:林胡、楼烦等胡人部落,经常掠夺赵国。
胡人:短衣长裤,上下吗灵活,开弓射箭运用自如,奔跑迅速;以骑兵为主,最多几十千骑。
赵军:长袍,甲靠笨重,结扎繁琐,中看不中用(战争);以步兵和兵车为主,动则几十万、上百万。
中国古代变法的历史启示
中国古代变法的历史启示[摘要]中国古代变法是宏伟的民族大业,必须始终着眼民众的利益;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全面谋划、协调发展;长期的历史任务,必须有计划、按步骤推进;是辩证的发展过程,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结合。
[关键词]中国历史;变法;启示从某种意义说,中国史就是一部变法史。
恢宏的变法历史,既是中华民族朝代更迭、盛衰成败的生动写照,也是历朝历代变法家锐意创新、变法图强的辉煌纪实。
研究探索中国古代变法的共同特点、普遍规律和深刻启示,对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变法是宏伟的民族大业,必须始终着眼民众的利益。
明确、适度、切实可行的目标,是变法的首要。
通观中国古代历次变法,但凡把强国兴军、实现民族强盛作为宏伟目标,始终着眼利民、恤民而推行的变法就成功。
反之,则失败。
如商鞅变法,着眼富秦国、强秦军,大力推行开阡陌、除井田,取消贵族特权、建立爵位等级,不分平民贵族均论功行赏封爵等一系列符合民众利益的措施,取得了变法的成功;而其他大多数的变法,虽然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利民、恤民、爱民的行为,实为维持统治阶级的地位,成为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启示我们,深化新的时代条件下社会改革,必须始终围绕“实现国家现代化,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这个宏伟的战略构想,始终着眼“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这个宏伟的战略目标,始终坚持以民为本,把国家、民族强盛的崇高理想与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紧密结合,做到顺党心民心、合党利民利,充分发挥一切积极因素的作用,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事业的成功。
变法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全面谋划、协调发展。
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变法也不例外。
它是对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的改革和调整,惟有整体谋划、系统推进才能成功;若某一领域、某一方面出现缺失或“短板”,都可能造成满盘皆输。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改革与影响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改革与影响中国古代历史可以说是变革不断的历史时期,许多重要的改革都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改革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并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改革与其影响进行探讨。
一、农田改革及其影响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重要的改革之一就是农田改革。
在春秋战国时期,农田改革成为当时诸侯国推行的一项重要政策。
这项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平均土地,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通过改革,土地得到合理的分配,并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为中国古代的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农田改革的推行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该改革增加了农民的土地持有面积,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其次,由于农田改革使得土地得到有效利用,农业生产增加,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
最后,农田改革还促进了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的进程。
由于农民的土地持有面积增加,他们获得更多的收入,使得城市规模扩大,人口不断增加。
二、法律制度改革及其影响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法律制度改革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系列的重要法律制度改革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如秦朝的法律统一、唐朝的大运河法等。
法律制度改革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法律制度的统一以及刑法的规范化使得社会秩序得到了有效维护,减少了社会矛盾与纷争。
其次,改革后的法律制度提供了公平正义的保障,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最后,法律制度改革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吸引了大量商人和投资者参与经济活动。
三、科技发展及其影响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另一个重要改革就是科技发展。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发源地,在农业、冶金、制造等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技创新。
科技发展的改革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首先,科技发展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提高了农业产出,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其次,科技发展带来了农业劳动力的减少,使得人们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其他领域的生产中。
回眸中国古代的改革及启示
回眸中国古代的改革及启示作者:张美兰陈佰江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2年第15期摘要:在中国的历史上,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改革史,是一部自上而下的改革和自下而上的革命交相更替的运动过程。
本文从学习古代改革史,总结古代改革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这个角度出发,提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改革含义及类型,并重点解析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改革带给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古代改革;启示;历史潮流;战略策略;改革开放中图分类号:K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22012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1周年,中共十八大的召开之年,中国改革开放已然34年。
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上回眸中国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
在某种程度上,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改革史,是一部自上而下的改革和自下而上的革命交相更替的运动过程。
中国古书《周易》上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改革就是变,就是革除已经过时的旧制度,旧文化和旧思想,创造富有旺盛生机的新制度,新文化和新思想,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
今天改革开放是时代的主旋律,学习古代改革史,总结古代改革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其中可以给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提供很多有益的启示。
一、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改革含义及类型中国数千年历史上有大大小小数百次政治及经济的上的改革,虽然历史上改革采用了改良、改制、变法、维新、更化等不同的说法,名称各异,但本质都是改革,只是各种改革在深度和广度上各有差别,依照古人的解释,“改革”一词意味着“鼎新革故”或者叫做“变法乱常”,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除旧布新,打破常规。
它意味着对原有的权力配置、利益关系、社会秩序及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进行新的调整。
[1]中国古代历史上革新与变法主要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类型:一是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政治改革,如管仲改革、商鞅变法等。
二是少数民族为汉化而进行的改革,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魏孝文帝改革等。
中国古代改革的启示
中国古代改革的启示作者:邱少平来源:《卷宗》2016年第08期摘要:在中国古代的社会改革中,由于一些当权者的利益受到损害,他们强烈反对改革,致使改革功败垂成,改革家也大多成为悲剧人物。
回顾历史,能够给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中国古代;改革;失败;利益;启示纵观中国古代的每次改革,都遭到了落后保守势力的极力阻挠破坏和强烈反对,致使改革步履维艰;改革家受到无理指责和谩骂,承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巨大压力,大多结局凄惨,甚至不得善终,成为悲剧人物。
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实行了两次变法,前后达一二十年。
他使秦国由一个贫穷落后的西陲小国,一跃而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先进、最富强的国家。
秦国能够最后消灭六国割据势力、统一中国是和商鞅的改革分不开的。
商鞅变法,从本质上说是一场地主阶级政治革命,使旧贵族受到了沉重打击。
因此,变法一开始,就遭到了他们的坚决反对。
在变法中,以公子虔、公孙贾为首,纠集一千多家旧贵族在一起闹事,并教唆年幼无知的太子驷出来捣乱。
商鞅毅然对公子虔施以割鼻的重刑,对公孙贾处以脸上刺字的黥刑,在渭水之滨处死了700多个破坏变法的旧贵族,又把一批旧贵族流放到边远地区,从而维护和巩固了变法的成果。
商鞅并不是不知道“宗室贵戚多怨望者”,隐士赵良曾劝他放弃新法和职位,隐居以避祸,但为商鞅所拒绝。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王即位。
这时,原先受到打击的旧贵族看到报仇的时机已到,便一齐联合起来,使出弄虚作假、颠倒黑白的卑劣手段,诬告商鞅谋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
商鞅带领手下的人和老母亲走投无路,束手被擒。
商鞅被车裂示众,全家都遭杀害。
北宋王安石以政治家的雄伟气魄,针对不可变法的种种言论,勇敢地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在宋神宗的支持下,他针对北宋中期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严峻形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王安石变法持续了十多年,增加了北宋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强了抵御辽和西夏的军事力量,开始扭转了被动挨打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王朝贫、弱、忧、患的局面,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及其启示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及其启示岑大利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讲的内容是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及其启示。
一共有三讲,今天讲第一讲。
邓小平同志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他还说:“我们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了邓小平同志的这个论述的正确性。
今天,我们各个领域的改革正在继续,并且已经进入了深水区。
我们只有加大改革的力度,排除各种阻力,才能使改革顺利地进行。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回顾和考察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它的成败得失,将会有益于我们对今天改革的理解和把握,汲取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教训,推进我们今天所从事的改革事业,顺利地向前发展。
什么叫改革呢?古人把改革称为“鼎新革故”,即“布新猷,除旧政”,或者叫做“变法乱常”。
古书上是这样来解释改革的,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是除旧布新,打破常规。
它意味着对原有的权力配置、利益关系、社会秩序乃至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进行新的调整。
改革往往会引发新的矛盾,因而在改革过程中,及时化解这些新出现的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就是保证改革顺利进行、促进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是实现长治久安的不可缺少的手段。
这也是古人所说的要善于以“小变”来求得“大变”。
古往今来,无数历史事实都证明,改革、发展和稳定这三者之间互为条件,相辅相成,我们只有找到这三者结合的结合点,稳妥地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大体上都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激化情况下发生的。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矛盾。
当生产关系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必然导致各种社会矛盾的凸显,危机加深。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改革来调整社会生产关系就成为克服社会发展障碍的最常见、最有效的途径。
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不胜枚举的改革和变法,但影响比较大的改革有十几次,研究这些不同性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改革,它的发生条件以及策略和方法是否运用得当是很有价值的,无论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是我们的无价之宝。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专题总结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专题总结第一篇: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专题总结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专题总结(1)我国古代的变法或改革的含义改革或变法,是指统治者运用国家政治力量对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进行全部或部分(某些环节)的变革与调整,以适应新形势下统治的需要。
(2)重要改革与变法奴隶社会有春秋时期的管仲改革;封建社会先后有战国时期的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周世宗改革、北宋的“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明朝张居正改革等。
(3)我国古代改革或变法的主要类型①按性质划分主要有:社会制度的根本改革——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等;封建王朝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王莽改制、周世宗改革、“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等;少数民族易“旧俗”兴“汉法”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等。
②按目的划分主要有:富国强兵、争当霸主——管仲改革、商鞅变法;克服统治危机——王莽改制、“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等;克服时代弊政、顺应统一趋势——周世宗改革;顺应时代潮流,维护统治——北魏孝文帝改革。
③按结果分主要有成功或失败两大类型。
管仲改革、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周世宗改革等效果显著;王莽改制、“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等虽成效不一,但最终都没有逃脱失败的结局。
(4)我国古代改革的本质与规律任何变革,从本质上看,都是对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进行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不适应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根本不适应,这就必须对旧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进行根本的改革,具有革命性。
改革的成功必然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革,如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等。
而这类改革引发的斗争往往是新旧阶级间的斗争,异常残酷,常常伴随着流血冲突。
另一种是整体适应、局部不适应,需要在维护根本制度的前提条件下,对统治政策进行局部的调整,具有改良性质。
这种改革往往涉及到对封建国家、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利益进行再分配,不可避免地遭受到大官僚、大地主等保守派的反对,容易失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改革及其启示摘要:中国古代改革、变法众多,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
变法成功者,国家富足,军队强大,成为当时的强国;变法失败者,国家都走向衰微,以致灭亡。
无论成败每次改革都有激烈的斗争,这无数次革新与变法实践表明,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今天改革开放是时代的主旋律,学习古代改革史,总结改革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其中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有益的启示。
一、中国古代改革或变法的类型中国古代历史上革新与变法无数,主要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类型:一是奴隶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如管仲改革等。
二是地主阶级的封建化政治改革,如商鞅变法、李悝变法等。
三是少数民族为汉化而进行的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耶律阿保机改革、清初皇太极改革等。
四是封建统治者为挽救统治危机而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如王莽改制、周世宗改革、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等。
五是开国的相对贤明君主对统治政策的调整和改正:汉高祖、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明太祖、康熙帝等对统治政策的调整。
二、改革或变法成败的规律一场改革的成败,通常有四个决定性的因素。
(一)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是最根本的因素。
当政治、经济制度不能保证国家实施有效管理,从而违背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时候,就要改变这种制度,也就是对上层建筑中的某些老化腐朽的环节进行必要的调整,更新和改造,并相应的对生产关系中的某些环节做局部的调整,更新和改造就成为必然的趋势。
因而,改革与变法实际上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运动的结果。
否则,改革虽能藉强力强制颁行,但最终行而不远。
例如北魏孝文帝改革正是顺应了当时那种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发展趋势,公元485年颁布均田令,实行汉化政策。
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
可以说是历史上比较成功的改革之一。
但是,历史上的王莽改制却是和历史发展趋势背道而驰。
王莽改制以“王田私属,不许买卖”的策略对当时土地兼并剧烈、人民沦为奴婢、阶级矛盾激化的时弊开了一剂对症药方,而结局适得其反,即是因为当时的历史事实已雄辩地证明封建土地私有制是能促进封建经济走向初步繁荣、推动当时的生产力向前发展的,“王田制”则是一种历史的反动,必然为历史的进步所唾弃。
(二)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的力量对比有些改革虽然也符合历史发展趋势,但由于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而导致夭亡,如宋朝的王安石变法即为典型例子。
他采取一系列措施: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
王安石变法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却被废除,因为新法触犯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而最终失败。
为了维护整个地主阶级长远利益而改革,免不了要触犯某些官僚地主的利益, 他们必然站出来反对改革。
当宋神宗打算重用王安石针砭天下弊政时, 一些元老重臣就起来反对。
唐介说, 王安石不可大任,“若使为相, 恐多变更”富弼、韩琦、司马光等也反对起用王安石。
王安石执政后, 在宋神宗支持下, 先后制定和颁行了一系列新法, 更引起大官僚、大地主和大商人的激烈反对。
几乎每颁行一项新法, 都要遭到保守势力的阻挠和反对。
在政治上, 他们指责变法派不守“祖宗之法”,甚至说当时发生的天灾也是实行新法所招致。
在学术思想上, 指责王安石“背儒崇法”。
总之, 保守势力对王安石主持的新法, 处处攻击非难, 致使决心励精图治的宋神宗也动摇了, 变法派内部也分裂了。
(三)有无触动当时的政治基础封建社会的政治基础是地主阶级,北魏孝文帝在不触动各族地主阶级利益的前提下推行改革虽遭遇顽固势力阻挠却最终成功。
而王莽改制、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等均因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而致失败。
(四)改革在王朝所处的时期一般而言,王朝初期的改革往往易于成功,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很多王朝的建立者都经历过农民战争的洗礼,而农民战争又基本动摇或摧毁了旧秩序,“建章立制”的阻力较小。
例如汉高祖刘邦,通过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发展了经济,通过和亲匈奴政策改善了民族关系。
二是王朝初期的统治者大多亲历战乱,深谙民生疾苦,易于吸取前朝灭亡的经验教训,调整统治政策以稳定社会、发展经济、巩固统治。
唐太宗李世民吸取了隋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善于纳谏,知人善任,加强同少数民族的关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再就是王朝初期,皇权都比较强大,成为改革的坚强后盾。
汉武帝刘彻加强皇权,解决王国问题,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派张骞出使西域,发展同西域少数民族的关系。
然而王朝中后期的改革,则频频“流产”,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对“旧制”进行局部修补。
其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三点:一是王朝中后期,顽固势力日积月累、十分强大,改革的阻力极大,难以深入。
例如庆历新政:1043年宋仁宗任用范仲淹改革时弊,严格官吏升迁考核制度;限制官僚子弟亲友通过恩荫做官;加强各级长官的保举和选派;严肃中央政令,取信于民。
新政触犯了保守派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阻挠,改革措施仅一年左右即被废止。
还有就是清朝的戊戌变法,守旧派势力强大,国家的最高领导权不在维新派手中,而紧握在以西太后为首的王公、大臣手中。
几位掌实权的显赫人物恭亲王、庆亲王,刚毅几乎无例外地守旧。
维新派只少数几个人,而且在朝中没有实权,最终以慈禧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发动戊戌政变,废除了新法,戊戌变法失败。
二是王朝中后期的改革往往着眼于缓和矛盾,稳定政局,只能是对“旧制”的局部修补,改革的幅度较小,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由来已久的统治危机。
例如自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以后,张居正从整顿吏治开始,逐步推行以振兴明王朝统治为目标的全面改革措施。
张居正的改革并不是彻底的,有很大的局限性。
16世纪的地主阶级经过漫长的岁月,已经迈过它的黄金时代,走向下坡路,一代不如一代的历程,使得统治阶级的眼光愈来愈趋向保守,即便像张居正这样杰出的政治家,也越不出这个阶级局限,提不出远大的政治理想张居正以近民便俗为改革的依据,是超群出众的见解。
但他在接受国事委托时又表示:“今国家要务,惟在遵守祖宗旧制。
”高度赞扬“政必法祖”的精神,给新政披上“法祖”的外衣。
五百年前王安石变法,“法祖”是反对改革的旗号,王安石即以“祖宗不足法”享誉青史,但这旗号到张居正手里却变成新政的法宝。
虽然张居正改革起到了使明王朝“起衰振隳,纲纪修明,海内殷阜”的作用。
甚至明末有人说他是“救时宰相”,这是褒奖,也是不幸而言中,救时者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
那发生在衰老机体上蓦然一现的迥光,并不能招还那逝去的青春,匆匆就被泯灭了。
最后是王朝中后期,皇权相对衰落,中央集权式微,起不到强有力的保证作用。
元英宗自幼受儒家教育,通汉族封建文化。
十八岁登基的他眼看元朝就要走进历史的死胡同,便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挽救尚未病入膏肓的朝廷。
他采取了一些改革性的措施:广泛起用汉族地主官员和儒士;发布《振举台纲制》,要求推举贤能,选拔人才;罢徽政院及冗官冗职,精简机构,节制财用,行助役法并减轻徭役;颁行《大元通制》,以加强法制,推行汉法;清除铁木迭儿余党,查处他们的贪赃枉法事件。
在这一系列雷霆手段的重击下,元朝似乎朝野上下焕然一新。
这些措施理所当然的遭到一部分保守的蒙古贵族的反对,但年轻的皇帝对此并没有足够的警惕。
至治三年八月,元英宗由上都启程返京,途中宿营于上都西南二十里南坡店,这时,蓄谋已久的铁木迭儿余党--御史大夫铁失突然发动了政变,年轻的皇帝被铁失一刀杀死,而他蒙汉共治的思想也惨烈的画上了句号。
三、古代改革给我们的启示(一) 改革须先从权贵中推行从中国历史上改革的情况看,改革的阻力主要来自上层,要实行改革,必须首先统一上层的认识和立场,这就要造成强大的舆论。
商鞅变法,与当时保守势力的代表人物甘龙、杜挚进行了激烈辩论,从而宣传了自己的变法主张。
太子犯法,商鞅说: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于是“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明日,秦人皆趋令。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其阻力也来自上层,所以赵武灵王让王谍告公子成说:“行政先信于贵”,通过做工作,争取到了他们的支持,其法才得以推行全军。
中国自古是个人情味浓厚的国家,人们常常禁不住以情代法。
范仲淹大刀阔斧地裁减地方上贪污而又无能的官员,就遭到了一些官员们的反对,连曾赞成改革的富弼都说:“你大笔一挥,可知就造成一家哭啊!”范仲淹回答:“一家人哭,比一路人哭怎样?”意谓宁让庸吏贪官一家哭,也不让在他们治理下的一路人哭。
所以变法的失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权贵们的反对。
综观中国历史上的改革情况,一些人们反对改革的主要动因,一是囿于认识,二是羁于利益。
囿于认识主要是指其认识落后于形势的发展,因循守旧,对所谓“祖宗之法”缺乏辩证的分析,羁于利益主要是指其为保护其既得利益和未来利益而反对变法,其反对变法的理由可以讲得冠冕堂皇,骨子里乃为保护其一己之私利而已。
二者又是互动的,其由于认识短浅而羁于私利,由于羁于私利而认识短浅。
变法必然伴随着一些利益调整,权贵们为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和未来利益,往往会竭力反对变法,他们有时也会讲很多变法的好处,但一旦触及到自己的利益时,其立场和态度就会发生截然相反的变化。
(二)制定高明而可行的改革方案改革方案是否可行,是改革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故古人主张,改革必须要有独智之虑, 即要有独到的见解和思虑,制定出高明而可行的改革方案。
如商鞅为秦孝公首先制定了先富国强兵,夺占黄河和崤山之固,后东向以制诸侯,最后成帝王之业的宏伟规划,取得孝公的支持后,开始变法。
宋代王安石的《言事书》、《上时政疏》,亦是其施行变法的纲领。
清代康有为的“公车上书”等也是当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总之,有无高明而可行的方案,是改革能否施行以至成败的前提,这就必须进行深入调查,充分论证,精心思虑,反复推敲,努力使方案趋于完善,步骤合于形势。
(三)最高统治者必须具有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改革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程,中间难免出现矛盾、曲折和反复。
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改革的决心如何,往往是改革成败的关键。
管仲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功,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得到了齐桓公的支持,他自己又掌握了国相大权。
商鞅变法之所以取得成功,关键性原因也是取得了秦孝公的支持,而其最后被杀,也是因为最高统治者易人,他失去了“靠山”。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取得成功,也是因为他本人就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他雄材大略,变法态度坚决,又取得了一些重臣的支持。
因此,顽固的保守势力在他面前最终都败下阵来。
至于宋朝王安石变法之败,清代康、梁维新之亡,都与最高统治者的态度、权威等有直接的关系。
所以商鞅在看出秦孝公真正有变法图强的决心后,才讲出自己的改革方案,范睢对秦王“三问而不敢对”,就因为变法事关重大,而最高统治者的态度又关系着变法成败。
(四)变法时机的选择要适宜《吕氏春秋·察今》中说:“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