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民间剪纸的造型特点

合集下载

中国民间剪纸造型特点分析

中国民间剪纸造型特点分析

中国民间剪纸造型特点分析中国民间剪纸种类繁多,寓意深刻,文化内涵深厚,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代表,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

民间剪纸是在我们劳动人民社会生活中发生、发展,流传了几千年的艺术品,它存在于劳动群众生活的衣、食、住、行、用各方面,其品种繁多,涉及面广。

民间剪纸是民俗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产生于各种民族事象中,直接的反映出民俗内涵和民间审美意识,而这种民间的审美意识实质上是民间的集体的一种人生观。

主要有生存与繁衍、情与美、乐观与繁荣等内容,这也是中华民族乐观向上、浪漫热情的民族力量的表达。

一、民间剪纸的基本造型1、民间剪纸的夸张,在为体现物象特征的同时,也要求达到装饰美的目的,并在装饰美的效果中表现出创作者对生活的理想、愿望等精神追求。

为了使所需突出的部分更明确、更集中、更引人注目,往往在物象上添加一些纹饰,以达到完美的装饰性目的。

求美的意愿也成为夸张的内容之一。

表现人物时,将人物的衣服上缀满花朵;描绘动物时,将动物身上的毛皮夸张成漩涡状,或在其身上直接添加图案,这使原本普通的形象变得通透,体现出很强的装饰性。

锯齿形和月牙形是民间剪纸常用的装饰纹样。

2、民间剪纸的审美意象是追求情感上的真。

因此,不注重形象上的真,“不求形似,但求神似”是主观的真实,创作的随意性就是基于这个道理。

民间剪纸随意性的造型特点源于;民间艺人娴熟的技艺所创造的“熟能生巧”之作和因陋就简条件下的“弄巧成拙”。

这类创作表现出“即兴发挥”,造型上显现“随意、稚拙”的特点。

民间剪纸创作的随意性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艺术世界:老虎身上长着刀;老牛拉车可以两只蹄子走路、两只蹄子扶辕;打腰鼓的人可以三头六臂、七八条腿;老虎可以赶来拉碾,耕地的两头牛背靠背躺在地上;莲花开花、生藕、结子、生出胖娃娃都在一起,鹊桥相会里有牛郎织女、天上人间、日月星辰、银河、燕子,河里还有牡丹鲤鱼等等。

不同时空、人神鸟兽都可以集聚成一个整体,这种随心所欲、轻松自由的创作令人难以想象。

试论剪纸艺术的特点

试论剪纸艺术的特点

试论剪纸艺术的特点
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手工艺术中的一种,它源远流长,千姿百态,是一种以康熙、乾隆时期为代表的传统工艺美术艺术品,既有文化内蕴,也有装饰效果。

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剪纸艺术独具特色,它有许多独特的特点,本文试图从以下四个方面向大家介绍剪纸艺术的特点。

一、变化多样的剪法
剪纸艺术的最大特点在于剪法的多样性,剪法有几百种之多,丰富多样,有的剪法灵魂美妙,有的剪法粗重奔放,不论是各种动物、花卉、人物、景物等等,都可以用不同的剪法呈现,使得剪纸艺术呈现出绚烂多彩的视觉效果。

二、灵活变通的创意
剪纸艺术在创作中表现出极其灵活的特点,剪刀成为了艺术家的手笔,通过剪刀的灵巧运用和创造力的发挥,将纸张变形,呈现出各种立体感和幻觉效果,创造出充满古朴趣味、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三、文化内涵浓郁
剪纸艺术有着浓厚的文化内涵,它既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剪纸艺术中雕刻的主题常常与神话、传说、历史、民俗、风俗等众多文化元素有关,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也反映了历史的演变和民间文化的传承。

四、寓意深远
剪纸艺术中的作品形态各异,背后都有深刻的寓意,有的作品寓意吉祥如鸟语花香、富贵有余,有的则表现出了历史或者生活中的某些片段,通过观察作品,可以了解到此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剪纸艺术具有丰富多彩的剪法,灵活变通的创意,浓郁的文化内涵和寓意深远的特点。

在中华文化中,剪纸艺术已经存在了许多年,它不仅具有美术价值,也蕴含着丰富的民俗风情和文化信息,像一本巨大的书籍,吸引着人们的注意。

它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在今天依旧闪耀着迷人的光芒,让人们沉浸在传统文化的世界中。

民间剪纸艺术的特点

民间剪纸艺术的特点

民间剪纸艺术的特色1.相互依存和独立的统一诸多的限制,也形成了艺术上的独特语言。

民间剪纸在完成一定的民俗作用之外,又极力显示着自身存在过程中的独立性----即美的特性。

一张剪纸,不论它用于何种场合,在撰写过程中,提交人必须注重自己的审美感觉。

只要人们以美的标准肯定了它,它也就有了存在中的审美价值。

当然民间剪纸这种艺术形式的独立性,对于民俗的限定不是抛离,而是充分驾驭民俗形式的随心所欲。

因而。

其存在价值也超越了陪衬民俗的行为目的。

这种艺术上的独立性,随着社会变革和古老民俗的消失,它变得日益明显。

2.集体和人格的协调从绝对意义上讲,任何艺术创作都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产物。

人的社会属性,使之必然地反映着一定阶层的艺术趣味。

而个性,只是在集体,或传统基础上的发挥。

民间剪纸的集体性特征,明显表现在其作品的最后归属上。

作品不再是作者个人的私有,而属于整个社会和集体。

因而它的最终面貌,必定是直接集中了群众的智慧,融汇千百人艺术才能和审美喜好的产物。

特别是一些已流传千古状态凝固的作品,是经过许多代人的反复雕琢和修改才基本定型,而被普遍承认、流传和保存。

如《车马图》、《织布图》,其作品原型如何,已无法细究。

在各地均有流传的类似作品,其面貌大相径庭,很难说哪个作品完全是作者之一的创作。

那么,形成集体性的一个重要成因,则应该是民间剪纸的匿名现象。

民间艺术与专业艺术家的创作不同,作品既不标明作者的名字,也没有个人的著作权。

好的作品流传于世间,一经传播便成大批临摹、变体作品的滥觞,作者就被融入“劳动者”这一群体概念之中了。

诚然,工人这种无私的艺术的确基于强烈的集体民间文化意识,但是凭这一点并不足以作为对民间剪纸艺术家艺术个性的否定。

正如专业艺术家争取艺术的自我表现,却终将不会失去自我在社会和历史上的位置一样,民间剪纸在表现民族集体心理意识的同时,也当然不会没有艺术中的自我。

如果说文人艺术家个性的体现是“小我刻意追求“大我”中的位置,那么,民间剪纸艺术家个性的体现,则是置身“大我”之中小我”的自然流露。

浅谈我国民间剪纸艺术的形式美

浅谈我国民间剪纸艺术的形式美

浅谈我国民间剪纸艺术的形式美【摘要】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起源于古代农耕社会。

经过历代艺人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传统形式。

剪纸作品常常以红色为主色调,结合动植物、花鸟等多种图案元素,形成丰富多彩的作品。

剪纸的创作过程需要经验丰富的剪纸师傅技法娴熟地运用剪刀,将纸张剪成各种形态。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艺术创新,剪纸艺术也在不断更新,创新发展出新的形式和风格。

民间剪纸艺术凭借其独特的形式美,在当代艺术界占据重要地位,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民间剪纸艺术的形式美,不仅体现在作品的图案、构图等方面,更反映了中国人民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悉心呵护。

【关键词】关键词:民间剪纸艺术、形式美、材料、工具、创作过程、传统形式、创新发展、形式美、传承、发展、艺术界、独特魅力。

1. 引言1.1 民间剪纸艺术的起源民间剪纸艺术起源于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

据史书记载,剪纸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

那时,剪纸被用于宫廷装饰和庆祝节日,成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艺术形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剪纸艺术逐渐传播到民间,成为了一种流行的手工艺品。

民间剪纸艺术不仅表现出生活的情感和审美,还体现了当时人们对自然、民俗和宗教的理解。

这些作品不仅在技术上精湛,而且在意境和表达上也具有独特的魅力。

民间剪纸艺术的起源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逐渐形成的,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遗产之一。

1.2 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历史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至唐宋时期,在中国古代文人雅士中就有人通过剪纸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审美。

随着时间的推移,剪纸艺术逐渐传承发展,并在明清时期达到了巅峰。

清代的民间剪纸艺术在农村地区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不仅吸收了外来的剪纸技法,还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剪纸风格。

在农民生活中,剪纸被广泛应用于庆祝节日、祈福祭神、装饰家居等方面,成为了不可或缺的民间艺术形式。

近代以来,随着城乡交流的加强和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民间剪纸艺术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特点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特点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特点优美、粗犷有力、流畅生动、拙朴古雅等不同的特点。

如张永寿创作的“百菊图”,许多地方都是运用刀法的技巧:刻一种“罗汉须”的菊花,由于它初开时是直瓣,盛开时就卷曲,形成螺丝圈,剪这种菊花,要一瓣一瓣从里往外圈剪,剪成后花瓣卷曲自如,才能组成一朵形象殊异,风味别致的菊花。

刻一种叫“鹭鸶羽”的菊花,由于它开花时一瓣套着一瓣,一瓣勾着一瓣,剪这种菊,要运用“掏剪法”,剪起的地方要片片相连,瓣瓣相随,花瓣之间的粗细,大小才能参差有致,变化不同,剪成的花才能像鹭鸶的羽毛一样丰满而美丽。

当同时刻制数量比较多的剪纸时,民间艺术家们在刀法的运用上,要切不要划,切出来的剪纸比划出来的剪纸要显得厚实。

用刀时必须要像手拿钢锯一样,上下来回切动,用力要刚劲、均匀,否则,刀在手里就会失去灵活性。

注意不要左右来回摆动,握刀上下必须垂直,刻出的剪纸才会准确。

在刻纸时,下刀和起刀必须做到准,特别是在刀与刀们连接的地方,说下就下,说起就起,否则,线条就容易被刀刻断或者刻不断而把剪纸撕坏。

剪纸造型的许多特点和风格都由刀法上的一定技巧而产生。

用剪流畅,自然通顺,变化多端,走剪或方或圆,或实或虚,阴去阳留,这些都需要艺人对纸性的把握,对剪的运作恰到好处,这样就能形成剪纸艺术独具的“刀味纸感”。

三、线条与装饰剪纸很讲究线条,因为剪纸的画面就是由线条构成的。

扬州著名剪纸老艺人张永寿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把剪纸的线条归纳为五个字:“圆、尖、方、缺、线”,要求达到“圆如秋月,尖如麦芒,方如青砖,缺如锯齿,线如胡须。

”剪纸所用的材料,性娇柔,易起皱,易断损,剪完后要“提得起,贴得上”,所以就形成了阳纹剪纸线线相连,阴纹剪纸线线相断的特点,由此就产生了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结构。

剪纸艺术的目的决定了它的装饰性。

一幅优秀的剪纸艺术作品应该强调装饰味,应构图平视对称,画面均衡大方,线条粗细相宜,色彩鲜明柔和。

另外由于工具和材料的关系,剪纸作品中一些特有的技法如“月牙”,“锯齿纹”等也是必不可少的。

剪纸艺术的特点与风格

剪纸艺术的特点与风格

剪纸艺术的特点与风格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其特点和风格概括如下:一、形式美剪纸兼具写意与造型美,其构图结构清晰,线条流畅、协调,层次分明。

同时它对空间的利用非常巧妙,让人在视觉上产生强烈的层次感和轻重感,具有相当的观赏价值。

二、色彩简单剪纸艺术往往是黑白两色,几乎不会用到太多的颜色,也没有色调、光影之分。

然而正是由于其简约的用色,更能鲜明地突显出剪纸的线条美和造型美。

三、寓意深厚剪纸艺术重视意境的创造和表现,往往意味深长,寓意深厚,可以表现出人间万物、烁丽多彩的生活和物(式)象(样)。

四、灵动自然剪纸艺术材料简朴,但纸张质地和弹性对它的成败至关重要。

艺术家们在剪纸创作中,不用画线稿,凭借自如的手法,将人物、动物、花鸟生动地刻画出来,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五、民族文化传统的剪纸艺术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的民族特色。

剪纸艺术可以通过创作,反映出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历史与文化。

在剪纸艺术创作中,设计师们没有过多的色彩,没有华丽的装饰,也没有复杂的线条,但每一副作品都有着鲜明的特点和风格。

剪纸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风格,一直流传至今,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窥探、学习、享受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也成为展示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其艺术价值和民族特色颇具魅力,倍受青睐。

六、具有民间艺术的传统特色颜色、形状、纹样、趣味十分丰富多彩。

它采用的是纸为材料,采用手工剪刻的方式进行创作。

这些都保留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传统特色。

七、传承现代艺术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剪纸艺术不断融合现代艺术,以创新的方式传承下去。

更多的设计师尝试将传统的剪纸艺术与当代美学相结合,以不同的表现形式表达自己的意念和艺术风格。

剪纸艺术作品通过不断地更新和发扬光大,成为了现代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

八、涵盖广泛领域由于剪纸艺术本身就有很强的民族性和文化性,因此不仅在艺术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还有很多文化活动等传统民间文化方面会用到。

试论剪纸艺术的特点

试论剪纸艺术的特点

试论剪纸艺术的特点剪纸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一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特点。

剪纸艺术是指用剪刀、刀具等工具,在纸张上剪出各种图案、文字,经过折叠、糊贴等工艺,形成美妙的艺术形象。

剪纸艺术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图案和造型丰富多彩、技巧精湛并且广泛应用于各种文艺表演和生活装饰中,成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剪纸艺术的特点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点:一、简约明快剪纸艺术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它的精简、简约和明快,剪纸作品的形象线条明确、简明扼要,不做多余的描绘,但又能表现出华美、精美与流畅。

由于纸张具有轻便、便于保存的特点,剪纸作品受到了很大的欢迎。

其实质特色在于艺术家们把一件事物抽象化,在画面上只表现出重要的特征和形态,既饱含了生活情趣,又彰显了刚柔并济的艺术效果。

剪纸艺术所蕴含的简约和明快的特点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造型多样剪纸艺术具有丰富的造型表现力,其形式多样、主题广泛。

其图案依照被剪的颜色和造型的多样而各具特色,具有自身的内涵意义。

剪纸艺术多以自然景观、动物花草、生肖图案、抽象图形等为主题。

剪纸家们利用这些自然元素表达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志向,既有创造出自己主题风格的,也有演变成传承的,几乎有无数种形式。

三、艺术性强剪纸艺术深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其文化辐射面极广。

在创作中,艺术家们不断探索、突破,削减岁月,挽歌过去,寻找一种新的艺术语言,创造出独特、新颖、富有张力的形式构象。

艺术家们通过笔端与剪刀,熔炉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彰显出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表达了心灵对美的追求和对生命的热爱。

剪纸艺术能够让人们欣赏到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不断触动人们的情感和理性,达到感悟和启迪的艺术效果。

四、民族性浓郁中国剪纸艺术与中华民族的多种文化形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绵延。

从表现形式上看,中国剪纸艺术符合中国文化的特点,不断吸取多种民族文化的营养,在文化上深层次的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民间剪纸艺术的特点

民间剪纸艺术的特点

民间剪纸艺术的特点民间剪纸艺术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

它采用刀、剪、纸等工具,将纸张剪出不同形状,并贴在其他物品上,以表达情感、展示美感等。

民间剪纸艺术有着独特的特点和风格,下面就来介绍一下。

1. 古老而深厚的历史渊源民间剪纸艺术起源于中国古代,可以追溯到汉代。

在中国历史上,剪纸艺术一直是一种受大众欢迎的传统手工艺,它被广泛应用于民间的日常生活、仪式、庆典、节日等。

2. 形式多样,富有创意民间剪纸艺术的形式十分多样化,有不同的风格和主题。

例如,有一些剪纸艺术家在纸上剪出鱼、花、鸟等形状,以展示大自然的美;有一些剪纸艺术家则会剪出家禽、家居等形状,以表达生活中的欢乐和温馨;还有一些剪纸艺术家则会剪出人物形象,以表达个人情感和人生感悟。

3. 精湛的技艺表现民间剪纸艺术需要艺术家具备高超的技术和创造力。

要制作出精美的剪纸作品,需要掌握剪刀的使用技巧、辨认纸张质量、掌握剪纸的色彩搭配和造型等方面的知识。

因此,民间剪纸艺术往往能够体现出艺术家高超的手工技艺和独特的才华。

4. 民俗文化的表现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往往和各种节日、庆典活动等密切相关。

例如,在农历春节期间,许多家庭会贴上各种吉祥如意的剪纸作品,以祈求福气、喜庆和吉祥。

因此,在民间剪纸艺术中能够看到不同地域、不同群体的民俗文化的独特表现。

5. 独具匠心的艺术风格民间剪纸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演变,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民族和时期的艺术风格。

例如,娥皮剪纸、潍坊剪纸、汉剪纸等地方流派各有特色,风格各异。

这些地区的民间剪纸艺术风格不同,但都能够通过剪纸的形式和内容,反映出当地的文化特色。

总之,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反映出不同地域、民族和时期的文化风俗,也是一项富有创意和精湛技艺的艺术。

它的特点就在于多样性的形式、匠心独具的艺术风格、表现出民俗文化的特点、以及精湛的技艺表现。

中国非遗文化剪纸艺术特点及技巧

中国非遗文化剪纸艺术特点及技巧

中国非遗文化剪纸艺术:特点及技巧一、引言剪纸艺术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技艺,成为了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

本文将详细介绍剪纸艺术的特点及技巧,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传统艺术形式。

二、剪纸艺术的特点1. 传统主题剪纸艺术的主题大多源自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故事,如“百鸟朝凤”、“龙凤呈祥”、“八仙过海”等。

这些主题不仅富有传统特色,而且寓意深刻,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 图案精美剪纸艺术的图案精美细致,线条流畅自然,形态栩栩如生。

通过运用各种图案元素,如云纹、花鸟鱼虫等,剪纸艺术家能够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展现出高超的构图技巧和审美观念。

3. 色彩丰富剪纸艺术的色彩丰富多样,既有对比鲜明的亮色,也有柔和细腻的中间色。

这些色彩不仅使得剪纸作品更加生动、立体,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4. 象征意义剪纸艺术中的各种主题和图案都蕴含着深刻的象征意义。

例如,“龙”象征着勇猛、力量和独立,“凤”则象征着美丽、高贵和吉祥。

这些象征意义使得剪纸作品具有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思想内涵。

5. 技艺高超剪纸艺术需要高超的技艺才能完成。

艺术家需要熟练地掌握纸张的折叠、切割、雕刻等技巧,才能在纸上创造出各种精美的图案和形象。

同时,还需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创作出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

三、剪纸艺术的技巧1. 选纸与折叠选择适当的纸张和进行正确的折叠是剪纸艺术的关键步骤。

根据作品的需要,可以选择不同质地和颜色的纸张。

折叠时要注意角度和层次,以创造出不同的图案和效果。

2. 画图与剪刻在纸张折叠完成后,艺术家需要精心设计图案,并使用铅笔或其他标记工具将图案绘制在纸上。

剪刻时要注意力度和速度的掌握,以保持线条的流畅性和完整性。

3. 粘贴与展开剪刻完成后,将纸张轻柔展开,然后进行粘贴。

粘贴时要选择适当的粘合剂,并注意粘贴的平整度和牢固性。

完成粘贴后,一件精美的剪纸作品便诞生了。

试论剪纸艺术的特点

试论剪纸艺术的特点

试论剪纸艺术的特点剪纸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手工艺,它是用剪刀在纸上剪出各种图案来表现审美和寓意的艺术形式。

剪纸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在不同民族和地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

剪纸艺术的特点可以从多个方面来探讨,包括其历史渊源、工艺特点、审美特点和文化内涵等方面。

下面将针对这些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

剪纸艺术的历史渊源非常悠久。

据历史文献记载,剪纸艺术可以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剪纸最早起源于中国北方地区,然后逐渐传入中原地区和南方地区,形成了不同的剪纸流派和风格。

剪纸也逐渐传入了其他国家,如日本、韩国、越南等,并在这些国家发展出了各自的剪纸艺术。

剪纸艺术的历史渊源非常悠久,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价值。

剪纸艺术具有独特的工艺特点。

剪纸的工艺过程主要包括设计、绘图、剪纸和粘贴等步骤。

在设计阶段,剪纸艺人首先要构思出要表达的主题和形式,然后在纸上绘出图案。

在剪纸阶段,剪纸艺人要运用剪刀巧妙地将线条剪出各种曲折、圆润、锐利的形态。

在粘贴阶段,剪纸艺人会将不同颜色和纹理的纸片进行组合,形成丰富多彩的画面。

这一独特的工艺特点使得剪纸艺术成为一种独特的手工艺品,具有浓厚的民间气息和文化特色。

剪纸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特点。

剪纸作品以其简洁、明快、富有变化的线条和造型,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效果。

剪纸的形式多样,可以是人物、花鸟、山水、动物等各种形态,其线条和形态既有丰富的变化,又具有简洁明快的风格,给人以美的享受。

剪纸的造型多样,有的作品线条纤细柔美,有的则线条圆润有力,给人以美的愉悦和享受。

这种独特的审美特点使得剪纸艺术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赞赏。

剪纸艺术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剪纸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在历史上就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融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

无论是祈福吉祥的剪纸作品,还是表达人们美好愿望的剪纸作品,都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

剪纸在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间也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比如藏族的剪纸、羌族的剪纸、壮族的剪纸等,都深受当地文化的影响而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剪纸艺术的特点与风格

剪纸艺术的特点与风格

剪纸艺术的特点与风格剪纸艺术作为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来进行解析,并且超过1200字来详细介绍。

首先,剪纸艺术的特点之一是纸。

剪纸艺术使用的主要材料是纸,通常是普通的白纸或彩色纸。

纸是一种廉价、容易取得并且易于操作的材料,它的柔软和轻薄使得纸艺术家能够更容易地剪切出丰富的形状和图案。

这种低成本和易于使用的材料特性也使得剪纸艺术更容易传承和推广。

其次,剪纸艺术的特点之二是剪刀。

剪纸艺术的精髓在于剪刀的运用,这是剪纸艺术的核心技术。

剪纸艺术家通过使用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剪刀,能够精确地剪出各种形状和图案。

剪纸艺术家通常会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剪刀,比如细剪刀、粗剪刀、弯剪刀等等。

剪刀的运用不仅需要艺术家的技巧和经验,还需要灵活的手指和耐心的心态。

其次,剪纸艺术的特点之三是图案。

剪纸艺术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通常以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为题材。

常见的图案包括花鸟、人物、动物、节日等。

这些图案通常具有丰富的寓意和象征意义,能够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和幸福的向往。

剪纸艺术家在剪纸作品中注重形象的表现和纹饰的丰富性,以及在图案中加入一些细节和层次感,使得作品更富有艺术感和观赏性。

再次,剪纸艺术的特点之四是创意和创新。

尽管剪纸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但艺术家在传统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

他们通过改良传统的图案和技法,制作出独具个性的作品。

部分艺术家还将剪纸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比如绘画、雕塑等,创作出更为丰富多样的剪纸作品。

这种创新和创意使得剪纸艺术能够历久弥新,并且在当代艺术中得以发展和传承。

最后,剪纸艺术的特点之五是区域性和民族性。

剪纸艺术在中国各个地区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风格。

比如,山东的剪纸以纹饰丰富、线条明快为特点,四川的剪纸则以刀法细腻、形象生动为特点。

每个地区的剪纸艺术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色,传承和发展了各自的地方文化。

此外,剪纸艺术也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能够通过形象的表达和艺术的创造,传递民族精神和情感。

试论剪纸艺术的特点

试论剪纸艺术的特点

试论剪纸艺术的特点
一、民俗性
剪纸艺术起源于古代中国民间,与中国各地的节日、婚礼、丧葬等民俗生活密切相关。

剪纸作为民间文艺的一种形式,逐渐发展成为了一种具有民俗性的艺术形式。

剪纸作品不
仅在内容上多取材于民间传统,而且制作工具、技艺技巧也流传于民间,具有强烈的文化
烙印和时代特色。

二、技艺性
剪纸作品的制作需要经过一定的技巧技艺,包括剪刀的手法、切割的技巧、对图案的
构思和设计等等。

这需要制作者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才能完成。

而且,剪纸艺术的风格和特
色也源于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制作技术和手法的不同,体现出剪纸艺术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三、艺术性
四、实用性
除了作为艺术品展示之外,剪纸艺术还有实用的价值。

在很多社会生活场合,如婚礼、生日、节日、商业活动等,剪纸作品是不可或缺的装饰品和礼品,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交
流方式,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浅析中国的民间剪纸艺术及特征剪纸艺术传承的意义

浅析中国的民间剪纸艺术及特征剪纸艺术传承的意义

浅析中国的民间剪纸艺术及特征剪纸艺术传承的意义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国悠久的传统手工艺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特色。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富有装饰性和实用性,还具有深厚的民族情感和历史意义。

剪纸艺术的传承对于保护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的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

剪纸艺术是一种以剪刀和纸为材料的手工艺,通过剪刀的巧妙运用,将纸张剪成各种形状的图案,形成各种具体的艺术品或装饰物。

中国的剪纸艺术具有多样而丰富的特征。

首先,剪纸艺术在图案设计上注重以寓意为主,通过图案的形状、线条的曲折和整齐有序来表达特定的寓意。

例如,“福”字和“喜”字是最常见的剪纸图案,寓意着幸福和喜庆。

其次,剪纸艺术注重对称性和对比性。

图案通常都是左右对称的,形成一种平衡美。

同时,剪纸艺术还善于利用不同颜色的纸张和不同形状的图案进行对比,使作品更加生动和美观。

另外,剪纸艺术注重细节和精密度。

剪纸艺术作品通常都是小型的,需要用心细致地进行剪刀操作,形成精密的图案。

同时,作品中的纹理线条和花纹设计也是非常细致和丰富的。

最后,剪纸艺术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征。

中国各地的剪纸艺术各具特色,如北方的剪纸以形状简单、线条粗犷为主,而南方的剪纸则注重线条流畅和图案繁复。

此外,剪纸艺术还常常融入中国传统节日和民俗风情,形成独特的风格和特征。

剪纸艺术传承的意义在于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剪纸艺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古代智慧和美学的结晶。

通过传承剪纸艺术,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此外,剪纸艺术还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剪纸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手工艺,它要求艺术家通过剪纸的形状、线条和色彩等元素进行创作,培养了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剪纸艺术的细致和精密度也能提升人们的观察力和专注力,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

剪纸艺术传承还具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试论剪纸艺术的特点

试论剪纸艺术的特点

试论剪纸艺术的特点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之一,它以剪刻纸张为主要手段,通过刀法和剪法,将纸张剪出各种形态和图案,表现出丰富的意境和内涵。

剪纸艺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不同地域和民族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

剪纸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注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大亮点。

剪纸艺术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技法独特剪纸艺术的技法主要包括刀法和剪法。

刀法是指用刀刻、雕、切纸张,形成各种图案和纹样。

刀法包括平刀、弯刀、曲刀、钩刀、尖刀等。

剪法则是指用剪刀将纸张剪成各种形态和图案。

剪法包括跌刀、翻刀、剔刀、裁刀等。

技法独特是剪纸艺术的重要特点之一,它需要艺术家们经过长期的训练和磨砺才能够掌握得纯熟。

二、表现形式多样剪纸艺术的表现形式非常丰富多样,既可以是单色剪纸,也可以是多色剪纸。

单色剪纸主要以黑色为主,通过剪刻纸张,形成各种图案和纹样。

多色剪纸则是在单色剪纸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通过叠切和镶嵌的方式,将不同颜色的纸张组合在一起,形成更加绚丽多彩的图案。

剪纸艺术还可以结合其他手工艺术形式,如贴画、绣花、彩绘等,创造出更为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

三、题材广泛剪纸艺术的题材非常广泛,包括花鸟鱼虫、人物传奇、神话传说、山水风景等。

在花鸟鱼虫方面,剪纸艺术家们可以通过剪刻纸张,形成各种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图案,以表现出自然界的美丽和和谐。

在人物传奇方面,剪纸艺术家们可以通过剪刻纸张,形成各种古老的人物形象和传奇的故事,以表现出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

在神话传说方面,剪纸艺术家们可以通过剪刻纸张,形成各种神话传说的图案和纹样,以表现出中国神话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山水风景方面,剪纸艺术家们可以通过剪刻纸张,形成各种山水画的图案和纹样,以表现出中国山水画的博大精深。

四、意境深厚剪纸艺术的意境非常深厚,它通过手工艺的形式,表现出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和审美情趣。

剪纸艺术的意境主要表现在表面形态和内在寓意两个方面。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特点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特点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特点技术特点: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技术特点主要包括手工剪刻、纸板剪刻和刺绣剪刻等。

手工剪刻是最基本和常用的技法,艺人只需用剪刀或刀具,直接在纸上剪刻出各种形状。

纸板剪刻则是指使用一块木板或金属板作为模具,将纸叠放在上面,然后用刀具沿着模具的边缘剪切纸张,以形成统一的形状。

刺绣剪刻则是在纸上先刺绣图案,再进行剪刻,增加了艺术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主题内容: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主题内容丰富多样,涉及生活、自然、传统文化等方方面面。

其中,动植物是常见的题材,如鸟、鱼、花等,寓意吉祥、繁荣和幸福。

此外,剪纸艺术还表现了中国传统节日和民俗习惯,如春节、端午节、婚嫁等,通过剪纸艺术的形式,传递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寄托。

地域特色:中国各地的民间剪纸艺术也有其独特的地域特色。

其中,北方的剪纸艺术以“窗花”为代表,主要装饰窗户,起到遮掩光线,增加室内光亮度的作用。

窗花形状多为如花鸟、动物等,整体布局丰富多样、层次分明,给人以喜庆瑞气之感。

西南地区的剪纸艺术以布依族、苗族等民族的剪纸技艺最为出色。

他们善于向自然生态和图腾信仰中汲取灵感,创作出特色鲜明的作品。

华东地区的剪纸艺术注重刻画人物形象,尤其是民间戏曲角色,通过剪纸艺术的化形表现,展示出强烈的戏曲特色。

总结起来,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具有手工剪刻、纸板剪刻和刺绣剪刻等技术特点,通过动植物、传统节日和民俗习惯等丰富多样的主题内容,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不同地域的剪纸艺术各具特色,给人们带来了艺术享受的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各地丰富多彩的文化风貌。

这种精神纽带也成为中国虽然地域广大但文化紧密相联的重要观念之一。

中国民间剪纸造型特点分析论文 优质论文

中国民间剪纸造型特点分析论文  优质论文

中国民间剪纸造型特点分析摘要:源自中国农业社会的民间剪纸,顺应了民间文化的观念、性质和特点。

剪纸艺术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代表,剪纸的造型中往往寄托了人们对美好愿望,那些约定俗成的观念化形象正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对吉祥幸福期盼的载体。

关键词:民间剪纸;造型;特征;构图;创作中国民间剪纸种类繁多,寓意深刻,文化内涵深厚,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代表,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

民间剪纸是在我们劳动人民社会生活中发生、发展,流传了几千年的艺术品,它存在于劳动群众生活的衣、食、住、行、用各方面,其品种繁多,涉及面广。

民间剪纸是民俗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产生于各种民族事象中,直接的反映出民俗内涵和民间审美意识,而这种民间的审美意识实质上是民间的集体的一种人生观。

主要有生存与繁衍、情与美、乐观与繁荣等内容,这也是中华民族乐观向上、浪漫热情的民族力量的表达。

一民间剪纸的基本特征民间剪纸作为中国本源哲学的体现,在表现形式上有着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征,同时民间剪纸用自己特定的表现语言,传达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

民间剪纸的活态性首先体现在传统的节日文化空间中。

春节是中国古老隆重的年节,北方乡村的春节正是从铰剪纸、贴窗花开始的,这个习俗至今仍在陕西、山西、甘肃、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的许多乡村延续着。

大红纸铰出的窗花,象征着年节的喜庆、吉祥,古老的剪纸纹样里遗存着丰富的生命记忆,传继着中国本原的节日文化主题和叙事方式,剪纸至今仍是中国年节的典型象征。

大红的剪纸和剪纸中约定俗成的纹饰符号,直观鲜明地象征了生命相合相生、繁衍兴盛的婚俗主题。

民众在风俗中用剪纸表达生命情感的象征,隐寓生与死的人生祈愿,营造仪式特定的文化空间。

黄河流域的乡村围绕着农耕信仰习俗,也在使用剪纸的方式表达对自然和神灵的崇敬,对生存境遇的吉祥祈盼。

女红是我国传统女性完美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女红的必修技巧——剪纸,也就成了女孩子从小就要学习的手工艺。

剪纸艺术的造型特征及其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剪纸艺术的造型特征及其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剪纸艺术的造型特征及其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剪纸艺术是一种古老的手工艺术形式,它起源于中国,韩国和日本等地也有类似的艺术形式。

剪纸艺术通过手工将纸张剪成各种形状和图案,形成精美细致的作品。

剪纸艺术的造型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线条简洁:剪纸艺术以线条勾勒为主,线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

艺术家通过剪纸表达细腻的情感和形象,而线条的简洁让观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

2.对称性和平衡感:剪纸艺术作品通常具有对称性和平衡感,这是因为剪纸作品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将纸张折叠后进行切割,这样的过程使得剪纸作品在外观上具有对称性和平衡感。

3.具象和象征:剪纸作品通常以具象的形式表现出人物、动物、花卉等图案,但同时这些具象的图案又常常有着象征性的含义。

比如,一些剪纸作品中的动物图案可能代表吉祥或幸运,花卉图案则可能代表繁荣和富贵等。

4.细节精巧:剪纸作品的制作过程需要非常细致的剪纸技巧,使得作品的细节处理非常精巧。

尤其是在复杂的图案中,艺术家需要极高的手工技巧才能完成。

剪纸艺术在产品设计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包装设计:剪纸艺术可以作为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元素之一,给产品增添独特的艺术气息。

剪纸图案可以运用在纸盒、袋子、礼品盒等包装材料上,增加产品的卖点和附加值。

2.装饰品设计:剪纸艺术可以应用在各类装饰品的设计中,比如相框、壁挂、首饰等。

剪纸图案的精致和独特性,使得装饰品更具艺术价值,更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3.餐具设计:剪纸艺术可以应用在餐具设计中,比如碟子、杯垫、筷子套等。

剪纸图案可以为餐具增添风味和趣味,使得用餐更加愉悦。

4.瓷器设计:剪纸艺术可以运用在瓷器设计中,为瓷器增添独特的图案和纹饰。

剪纸艺术与瓷器的相结合既可以展现出传统的中国文化特色,又可以创造出独特的现代艺术风格。

综上所述,剪纸艺术的造型特征主要体现在线条简洁、对称性和平衡感、具象和象征等方面。

在产品设计中,剪纸艺术可以应用在包装设计、装饰品设计、餐具设计和瓷器设计等领域,为产品增添独特的艺术气息,丰富产品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试论剪纸艺术的特点

试论剪纸艺术的特点

试论剪纸艺术的特点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它以剪纸为媒介,利用刀具在纸张上创作出各种生动形象。

剪纸艺术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内涵和精湛工艺。

本文将从剪纸艺术的历史渊源、艺术特点以及现代发展等方面来试论剪纸艺术的特点。

一、剪纸艺术的历史渊源二、剪纸艺术的艺术特点1. 简约明快明清时期,剪纸艺术成为一种流行的民间艺术,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经历了丰富的发展。

剪纸作品通常以手工剪刻的方式完成,以其简约明快的特点,展现出了鲜明的造型特点。

在其中主要以黑白对比的方式展现出画面的主题,使得作品在用色和构图上都非常独特。

3. 融合传统与现代在当代社会,剪纸艺术展现出了更为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

一方面,它继承了传统的剪纸技艺和审美取向,也将现代的创意和构思融入其中。

这种融合让剪纸作品更具有时代感和个性魅力,更好地适应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三、剪纸艺术的现代发展在当代社会,剪纸艺术并没有被淘汰,反而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一方面,大量的艺术家和爱好者在传统剪纸技艺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实践,推出了众多风格迥异的现代剪纸作品。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剪纸艺术开始走向市场,成为了一种时尚潮流艺术品。

现代的剪纸作品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纸质作品,还有许多创意设计作品,如剪纸艺术衍生的文化创意品、剪纸文化周边产品等。

这些新形态的剪纸作品,不仅拓宽了剪纸艺术的表现形式,还丰富了剪纸艺术的内涵。

剪纸艺术也在国际上掀起了一股“中国风”热潮,成为了中国文化输出的一种形式。

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通过剪纸艺术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美学观念,推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互鉴。

剪纸艺术正在以崭新的面貌在当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试论剪纸艺术的特点

试论剪纸艺术的特点

试论剪纸艺术的特点剪纸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一种,已经流传了几千年的历史。

它以纸为主要材料,以剪刻为手段,创作出富有民俗特色的艺术作品。

剪纸艺术的特点主要包括:简单纯粹的手工艺、富有文化内涵、多元的表现形式和极具审美价值。

剪纸艺术的特点之一是其简单纯粹的手工艺。

剪纸是一种简单又富有技巧的手工艺,只需一个剪刀和一张纸,便能创作出精美的作品。

在剪纸的过程中,艺术家需要手工剪刻,通过精准的掌控和运用,将纸张剪刻成各种形态和图案。

这种手工艺的简单纯粹,让剪纸成为了一种淳朴的艺术形式,更能表现出古朴和纯粹的审美效果。

剪纸艺术富有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剪纸作品往往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话、历史、宗教等元素,例如常见的龙凤、花鸟等图案。

这些图案体现了中国人对于自然和生活的独特理解,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背景下,剪纸艺术也通过表现当地的民俗风情,使得其内涵更加丰富多样。

剪纸艺术具有多元的表现形式。

剪纸作品可以以单幅的形式呈现,也可以以连续的串联形式呈现,例如剪纸窗花、挂灯笼等。

这种多元的表现形式为剪纸艺术的创作和表现提供了更加广泛和灵活的空间,使得剪纸艺术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场景和环境,并满足不同的审美需求。

剪纸艺术极具审美价值。

由于其纯粹的手工艺、文化内涵以及多元的表现形式,剪纸艺术作品往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剪纸作品不仅在构图、形式、色彩等方面具有强烈的审美效果,而且通过剪纸的独特表现形式,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给人以愉悦、赏心悦目的感受。

剪纸艺术不仅是一种传统手工艺,更是一种极具艺术魅力的艺术形式。

剪纸艺术的特点包括简单纯粹的手工艺、富有文化内涵、多元的表现形式和极具审美价值。

这些特点使得剪纸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且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剪纸艺术,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也能够感受到艺术带来的愉悦和美好。

试论剪纸艺术的特点

试论剪纸艺术的特点

试论剪纸艺术的特点
1. 可塑性强
剪纸是一种非常灵活的艺术形式,它可以根据剪刀的刀法和手艺人的想象随意地创造出各种形状。

艺术家们可以利用剪刀创造出各种大小、颜色、形状和风格的作品,从而达到构思和表现艺术作品的效果。

2. 技术要求高
剪纸艺术在创作时要求艺术家们的手艺非常精细,艺术家们需要对剪刀的使用技术非常熟练,同时需要对剪刀的切割方向、力度、技巧非常娴熟。

只有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长时间的练习,才能成为剪纸艺术家。

3. 文化内涵丰富
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非常富有内涵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大特色。

剪纸作品的形式多样,并且对于中国的文化和历史都有很深的涵义。

许多剪纸作品都是寓意深刻的,比如桃花马上春风来,吉祥如意等。

4. 不易腐坏
剪纸作品不像其他的艺术品那样,容易腐坏或磨损。

由于剪纸是用一种天然的材料——彩纸来制作的,所以它容易保存,并且可以很好地保护剪纸的外表,从而保证了剪纸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5. 生活化
剪纸艺术是中国民间的一种艺术形式,它通常呈现出一些生活中的常见事物,如花鸟小狗等,这些剪纸作品往往体现出中国民间文化的风貌,具有不同寻常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

总的来说,剪纸艺术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艺术形式,它具有可塑性强、技术要求高、文化内涵丰富、不易腐坏和生活化等特点。

因为这些独特的特点,剪纸艺术在中国的历史中一直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关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考试试卷考试科目:艺术美学(A 卷)课程编码: 004020考试形式:开卷(开/闭卷)考试时间:分钟适用年级:一年级学年学期: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考生学号: M10050404031 考生姓名:邹杰考生专业:设计艺术学考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页,试卷如有缺页或破损,请立即举手报告以便更换。

2、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

-----------------------------------------------------------------------------------------------------------浅谈中国民间剪纸的造型美【摘要】:具有平面化取物和组合式的构图方法、夸张变形、意象化写实的造型手段、造型的吉祥观念三方面的特点,平面化取物是由于剪纸的工具及其点、线、面的基本要素决定的,为满足民居的窗户形制的要求出现了多幅剪纸组合式的构图方法,在对形象进行表现时由于其特殊的构图方法,所以要对被表现对象进行夸张、变形甚至臆造出一些现实中没有的物象,在民间剪纸中几乎所有的造型都具有吉祥的寓意。

从中我们感受到的造型美,本文主要分析中国民间剪纸的构图美、造型美以及人们的美好愿望及吉祥寓意。

【关键词】:民间剪纸,构图、造型、吉祥寓意前言民间文化不同于其他的文化形式,有着特殊的产生土壤和发展条件,我国民间剪纸是植根于中国传统的文化的一种平面镂空艺术,在一定审美观念指导下剪或刻成图案。

剪纸的制作工具非常简单,材料低廉但其内容与题材却非常地丰富。

民间剪纸作品在对人们的生活进行美化的同时,又反映了民间的风俗和淳朴的愿望,具有极高的艺术研究价值与审美价值,可以说是我国民间传统信仰习俗与原始人伦道德的一个缩影。

剪纸艺术往往通过特定的语言符号,强调和突出其造型的某些特点,突出被表现对象的美感。

“剪纸艺术家通过事物的不同角度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形成了‘以形表意,以意造型’的造型意识。

”1并通过特定的动植物形象的谐音等手法表达美好的生活愿望。

一、民间剪纸的构图美1张继东《从民间剪纸看中国民间美术图式的意象性》,《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2月,第25卷第1期。

民间剪纸造型的独特魅力首先体现在其与众不同的构图方法上,剪纸的构图方法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两种:1.平面化取物的构图方法平面化取物的构图方法是民间剪纸所特有的一种表现手法,民间剪纸平面化化取物的构图方法就是在一幅完整的剪纸作品中的所有形象的塑造都只能共同存在于存于一个特定形制的可视平面范围之内。

剪纸艺术的基本构成要素是线条和面块。

“基本语言符号是装饰化的点、线、面”。

2与绘画等其他艺术门类的工具及表现手法不同,“剪纸所用工具材料限制了外在形式,剪出的造型只能是平面、镂空、透雕的”3并且很多剪纸作品是单色剪纸,也不可能像绘画一样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颜色来表现主题,因此不容易表现出层次复杂的画面及丰富的光影效果和物象的体积关系、深度层次和起伏变化,以上这些原因决定了剪纸创作在构图上要扬长避短故的采用平视化构图方法。

在民间剪纸作品中通常都会将三维的立体形象转化为二维的平面形象,通过对被表现对象进行大胆的取舍,删繁就简,运用简洁洗练的线条对被表现对象进行高度形象的概括,使画面的重点突出,黑白关系明确,虚实对比强烈,从而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民间剪纸运用独特的展开式的平面化思维方式,通过创作者凭着对生活经验的个人独特理解和任意自然地想象,进行大胆的创造。

民间剪纸的这种平面化的构图思维方式同时又不受现实生活中生活惯例和被表现题材内容的局限,没有体积空间的过分强求概念、也不讲透视、不去顾及比例,甚至可以不遵循任何的章法程式,创作者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审美思想将若干的形象创造性地组合在一起,使之产生连贯、对比、衬托的作用,只要求符合他们自己的审美习惯。

“这种平面化取物的表现手法,增强了剪纸的主观性、时空性、立体性、全面性,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追求造型的完整性。

”4这种民间艺术家独特的观察事物的方法和理解方式,在扩大了画面的容量的同时,使剪纸作品更加自由奔放,充满乡土趣味,满足传统中国民间以大为美,以满为美的思想。

如图1.15是山东济南的民间剪纸作品,在对立体的鸡栏形象进行表现时,剪纸创作者没有采取任何绘画中常用的透视方法。

而是直接将鸡栏本来看不到的部分展开,呈圆形布局将其完全展现。

并且鸡栏中鸡不论是嬉戏的还是正在进食的,无论是哪个角度的2陈伟《民间剪纸艺术的表现与表达》,《淮北煤师院学报》,1996年第三期,第57页。

3陈伟萍《试论民间剪纸造型》,《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9月第三期,第204于忠厚《试述剪纸艺术的发展及其作用》。

5孔新苗《齐鲁民间造型艺术》,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1月,第54页。

都表现的是这只鸡单独存在的空间。

可以看出这种构图方法不但打破了时间、空间、比例关系等的限制,而且彻底离开了自然景物的特定位置,完全通过形象的主次关系、均衡的形式法则统一画面。

民间剪纸还具有一种散点式的构图方法是与平时化构图方法相互依存的,即将不同的表现对象各自独立,互不交叉,甚至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透视点,而作者又能将这些不同素材合理地安排在同一个平面中。

图1.1就是一副典型的既体现平视化构图与散点式构图的作品,当然这两种构图方式既可单独使用又可以同时出现,没有任何的章法规定,完全凭借与创作者的随感所想。

2.组合式的构图方法组合式构图方法多用于剪纸窗花中,是指一副剪纸作品被分为若干部分,组合而成完整的作品的一种特殊形式。

剪纸窗花的形制往往与窗户的构造方式有关,我国农村旧时的民居建制的窗户主要分为大棂子窗、小棂子窗、大格子窗、小格子窗(又称百格窗)几种类型。

棂子窗顾名思义是窗户中间有竖行的棂子,因此一般意义上的剪纸无法张贴,人们为了装饰棂子窗便将窗花创造性地根据棂子窗窗户的特点将完整的剪纸分解成组合式的构图。

棂子窗花多见于山东地区,棂子窗花的总体布局,最多见的形式是中间图案为一朵大花,这就是俗称“窗心”,在窗户的四角镶的三角形花,名为“窗角”,而空余的地方则根据情况随意点缀小幅的剪纸,叫做“小花”。

窗心高二十厘米左右,把一个整体图案分剪成四幅或五幅条状花,依次贴在窗棂间,避开窗棂的遮挡,复原了整体画面,却又用黑色的棂梁作了装饰。

窗心的图案,大多是用画组织出的一些吉祥语,比如剪一个金鱼缸,配上水松或莲荷,几条金鱼游移其中,取名为“金玉(鱼)满堂”。

在陕西及山东等部分地区还有一种被称为“窗越”6的剪纸构图方式,是组合式剪纸构图的一个典型代表,这也是与当地窗户的形制有关,在过去的农村地区,窗户上有若干的窗棂,因此剪纸作品就要跨越窗棂从而被分为几条。

题材多根据屋主人的兴趣爱好,既可以是戏曲场景又可以是风景图案,这种形式的剪纸如果单纯欣赏其中的一条,点、线、面的生动组合本省就是一幅妙趣横生的画面,将整个的构图连起来看,就是大幅丰富而有节奏地构图。

是陕西的一幅民间剪6王树材《中国民间剪纸史话》,百花文艺出版社,1900年1月,78页。

纸作品,画面中人物、小船、流水、花草树木俱全,画面活泼有趣,既有水流形成的“线”,又有岩石的“面”,也有叶子的“点”。

二、民间剪纸的造型美普通绘画艺术的造型手段主要有三种:写实、写意及审美装饰。

中国民间剪纸融合了这三种造型手段,并赋予其特有的民间审美思想,在平面视觉艺术中独具匠心。

民间剪纸所用的造型法已不再是传统意义的写实、写意、审美装饰,它有自己的个性特征,这一特征主要以原始造型为基础,“具有人类初始思维和自主审美特点,是自成体系的一门特殊的艺术。

”7主要体现在夸张变形、意象化写实等方面。

1.夸张变形的造型手段剪纸艺术实质上是一种民间美工,创作工具主要有剪刀与刻刀,两种工具根据需要随意选择。

因此受创作工具及艺术工艺的限制不宜也不可能实现完全的写实,完全的写实就失去了剪纸存在的意义。

因此民间剪纸在造型手段的选取上往往采用的对被描绘对象进行夸张或变形的手法,以突出表现被表现事物的特征。

“民间剪纸造型的夸张,主要是指是对繁杂内容条理化、规范化的过程,而不只是单纯的对自然客观的描摹。

”8因此,剪纸中的形象要比原型更突出,更引人注目。

民间剪纸的夸张,在突出体现物象特征的同时,同时也要达到装饰美的目的,并在装饰美的效果中表现出创作者对生活的理解、愿望等精神追求。

这种造型手段在进行植物的剪纸创作中运用最为常见,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可以对真实的花朵形象进行特征上的加强,使原有的形象特征更鲜明、生动、典型,更具感染力。

如剪牡丹就要夸张其花瓣大而圆的特征,以突显其代表富贵荣华的艺术表征意义。

剪菊花就要突出其花瓣细长卷曲、秀丽的特色……在人物剪纸中也常用到此方法,如在剪人物的面部的时候,往往为了突出人物的眼睛,因此会将人物的眼睛剪的很大,占面部面积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多,但不论是对被表现对象整体形态的强调还是对细节的夸张刻画,都是为了突出被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其基础还是要把握被表现对象的基本特征,如果失去了对其基本的形象特征的把握就意味着失去了艺术的真实感,观赏者甚至不知道创作者剪出的是什么东西,如果对形象外形都不知所云也就更谈不上任何的美感了。

民间剪纸的创作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和抓住所要表现对象特征的同时,对被表现对象的整体形态和创作中所用的线条也要进行整理归纳,7杜娟《浅析中国剪纸的造型与审美观》,《中国商界》,2008年第58左汉中《中国民剪纸造型》,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3月,第207要求能达到简洁传神的效果,民间剪纸的夸张与变形,在要体现被表现对象主要特征同时也要起到装饰的目的,并且在体现装饰美的效果中表现出创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想法、美好愿望等精神追求。

为了使所需突出的部分更明确、更集中、更引人注目,往往在被表现对象上添加一些特殊的纹饰,以达到装饰目的。

追求美的意愿也是夸张的内容之一,如在表现人物时,会将人物的衣服上缀满花朵;描绘动物时,将动物身上的毛皮夸张成漩涡状,或在其身上直接添加纹饰图案,这既使原本普通的形象变得通透,符合民间剪纸的使用要求同时又体现出很强的装饰性。

锯齿形和月牙形是民间剪纸常用的装饰纹样。

(如图2.1)是山东莱州的剪纸作品《猫捉老鼠》9,创作者在猫的身上添加了镂空的花纹。

这种花纹的添加完全是创作者根据需要添加的,或许他们并不懂得诸如绘画艺术中的造型手段,但正是这种随性的添加却起到了不可言语的妙处。

这幅剪纸花纹的添加既表现出了猫咪的憨态可掬,又使整个作品的构图看上去不至于单调空洞,就连小小的老鼠身上剪纸创作者也没有忽视,足以见得民间艺术家们的灵巧。

同时在整个构图的主次关的处理上也完全合情合理。

“民间剪纸的创作过程,就是是通过夸张的手法经过现实生活的‘真’,向艺术的‘美’演化、深化的过程,是创作者的思想感情,审美心理和对美的追求、体现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