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炮制机理
地黄炮制工艺
地黄炮制工艺
地黄炮制工艺
简介
•地黄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滋阴补血的功效。
•炮制是地黄加工的一种工艺,通过特定的处理过程,提高地黄的药效。
目的
•改变地黄的质地和化学成分,增强药效。
•减少地黄的毒性。
主要步骤
1.清洗:将采摘好的地黄用清水漂洗,去除杂质和土壤。
2.晾晒:将洗净的地黄晾晒至半干状态,以去除多余水分。
3.烹制:将晾晒好的地黄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后改为小
火慢炖。
4.搅拌:持续搅拌地黄,避免黏连,直至炖制时间结束。
5.烘干:将炖制好的地黄晾至干燥,以增加储存期限。
炮制后的效果
•地黄的质地更加柔软,易于煎煮。
•地黄的药效得到提升,滋阴补血效果更明显。
•地黄的毒性减弱,使用更加安全。
注意事项
•炮制过程中要控制好火候,避免烘烤过度,影响药效。
•地黄存放时要避免受潮和暴晒,以免影响炮制效果。
•炮制过程中要注意卫生,避免细菌污染。
总结
地黄炮制工艺是提升地黄药效、减少毒性的重要步骤。
通过清洗、晾晒、烹制、搅拌和烘干等步骤,地黄的质地得到改善,药效得到提高。
正确操作和注意事项的遵守,能够保证地黄的品质和安全性。
了
解地黄炮制工艺对于中药材的炮制过程和中药制药工作者来说,具有
重要的实际意义。
中药炮制技术之蒸法—地黄
地黄一般在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挖,此时药效最佳。
储存方法
地黄应储存于通风干燥处,避免受潮和阳光直射,以防发霉变质。
2023
PART 04
地黄的蒸法炮制工艺
REPORTING
炮制前的准备
选材
选择质地坚实、无病虫害 的地黄,去掉须根和泥沙 ,清洗干净。
切片
将清洗干净的地黄切成适 当大小的片状,以便蒸制 时更好地受热。
3
炮制地黄的现代药理作用及机制
进一步探究蒸法炮制地黄的药理作用及机制,发 掘其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实际应用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炮制工艺不规范
加强行业监管,制定炮制规范和标准,确保 生产过程中的工艺稳定性和产品质量。
药效成分检测方法不统一
建立和完善药效成分检测方法,实现产品的 标准化和质量控制。
炮制前后药效对比研究不足
2023
中药炮制技术之蒸法 —地黄
REPORTING
2023
目录
• 中药炮制技术概述 • 蒸法炮制技术 • 地黄的药性与应用 • 地黄的蒸法炮制工艺 • 蒸法炮制的质量标准与检测 • 蒸法炮制地黄的现代研究与展望
2023
PART 01
中药炮制技术概述
REPORTING
定义与特点
定义
中药炮制是根据医疗、调制、制剂、贮藏及运输等需求,对中药材进行净制、切制、炮炙处理的过程 。
。
颜色
蒸制后的地黄颜色应呈现深棕 色或黄棕色,色泽均匀,无焦 黑或过浅的现象。
气味
蒸制后的地黄应具有独特的药 香味,无焦味、霉味或其他不 良气味。
质地
蒸制后的地黄质地应柔软,不 易折断,无硬块或杂质。
蒸法炮制的检测方法
生地黄的炮制方法与标准
生地黄的炮制方法与标准生地黄,又称女贞子、熟地黄,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它有滋阴清热、益肾生津、补血安神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肾虚、阴虚火旺、盗汗等症状。
生地黄的炮制方法主要分为三种:鲜用、炙用和煅烧用。
1. 鲜用生地黄的炮制方法:将新鲜采摘的生地黄搓洗净,去杂质,晾干。
然后将鲜生地黄置于容器内研磨、捣碎成泥状,或切成薄片备用。
如果需要使用鲜生地黄的汁液,可以将生地黄切碎后挤取汁液。
鲜用生地黄力度充足,能够保留更多的药效成分,但需要相应的注意保存时间,防止变质。
2. 炙用生地黄的炮制方法:取干燥的生地黄,将其放入炙炉内进行炙烤。
一般要炙至生地黄的外表呈现红棕色,内部仍然保持浅黄色。
炙用生地黄炮制后,功效更加温和,适用于阴虚阳亢、虚热症状。
3. 煅烧用生地黄的炮制方法:将生地黄放入炉内进行煅烧,要控制好温度,以免过度烤焦。
煅烧后的生地黄呈黑色或黑褐色,质地更加坚硬。
煅烧用生地黄具有较强的滋阴作用,适用于肾阴不足、阴亏火旺的症状。
标准的生地黄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 外观:色泽鲜艳,无虫蛀、霉斑、霉层和异物。
2. 气味:具有特有的药香,不应有异常或有味。
3. 性状:形状自然,无碎片、杂质,感觉厚重。
4. 汤液:煎煮后的汤液呈棕红色,饮服时无异常或有异味。
此外,应注意以下事项:1. 存储:生地黄宜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远离异味。
2. 食用禁忌:生地黄属于滋阴补火的药物,阴虚火旺者慎用。
孕妇禁用。
总之,生地黄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经过适当的炮制后,能发挥出更好的药效,适应于不同的症状治疗。
在选购生地黄时,要注意外观、气味和汤液等特点,并注意存储和食用禁忌。
地黄炮制方法与标准
地黄炮制方法与标准
地黄是中药材中常用的一种,具有滋阴补肾、益精血、调经止带等功效。
而地黄炮制后,其药效更为突出,可以更好地发挥其药用价值。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地黄炮制方法与标准。
一、地黄炮制方法
1.炒制法:将地黄洗净,晾干后,放入炒锅中炒制,炒至表面微黄,内部呈红色,有香气散发出来即可。
2.煨制法:将地黄洗净,晾干后,放入煨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煨至地黄变软,表面微黄,内部呈红色,有香气散发出来即可。
3.烘制法:将地黄洗净,晾干后,放入烘箱中,烘至表面微黄,内部呈红色,有香气散发出来即可。
二、地黄炮制标准
1.外观:地黄炮制后,应呈现出红色或棕红色,表面微黄,无霉斑、虫眼、杂质等。
2.气味:地黄炮制后,应有香气散发出来,无异味。
3.质地:地黄炮制后,应质地坚硬,不易碎裂。
4.含水量:地黄炮制后,含水量应控制在10%以下。
5.药效:地黄炮制后,应具有滋阴补肾、益精血、调经止带等功效。
总之,地黄炮制是中药材加工的重要环节之一,炮制后的地黄不仅具有更好的药效,而且更易于保存和使用。
因此,在炮制地黄时,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以确保其质量和药效。
中药炮制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以地黄的炮制研究为例
长期 以来 , 中药 的炮 制作 用 机理一 直得 不 到系统 的研 究 和 阐述 , 在 制作 工艺 上 , 缺少 硬指 标作 为指 导 , 一直 都是 以传 统经 验作 为规 范 , 这 种 以 自主感 官 和经验 作 为控制 的标 准难 以确 保 中药饮片 的质量稳 定 。近年来 随着大量 学者对 中药炮 制 的临床 合理 运用 和规 范化 做 出深入 的研究 , 为炮 制研 究 的 方 法 和思路 指 出 了一 条新 的路线 … 。 中药在 炮制 过程 中 , 由 于 药性 复杂 , 变 化较 多 , 一 直是近 年来 研究 的重 点和难 点 , 本 文 以地黄 为例子 , 介 绍近年来 中药炮 制 的主要方法 和思路 。
中药炮 制研 究的思路 与方法
张慧星
以地 黄的炮制研 究为例
.
( 内蒙古扎 兰屯市呼伦贝尔市第 二人 民医院 ,内蒙古 呼伦贝尔 1 6 2 6 5 0 ) 摘 要 :中药炮制为我国中医药所特有 的一种制 药技术 ,现代 中药炮制研 究的主要 内容包括 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 准、历 史沿革 及其发展方 向。在 中药现代化发展 中遇 到较多的问题 。当前大量的 中药其炮制的操作机理未 能详尽描述其作用 ,还需要进 一步深入 去
l 炮 制前后 的药理变化研究
在 炮制 的前 后 , 中药 的临床 功效 和性 味都 呈现 出了 巨大 的变化 。 因此需 要从 药理学 的角 度去 分析 , 对炮制 前后 中药 的性 味功效 变化 的原 因 和作用 趋势需 要进 一 步阐述 和探 索 。 地 黄 生药 在 临床 上 运用 非 常广 泛 , 可 以降 低血 糖 、 抗 衰 老 和 进 行 免疫调 节等 , 当对 生地 黄进行 了炮 制之 后 , 即为熟地 黄 。 其 性 味功效 、 药理 作用 和应 用范 围就发 生 了很 大的改 变 。炮 制后 的 熟地 黄具 有 抗疲 劳 、 抗 炎和 抗 抑郁 的作 用 , 能够 显 著 增 加 红细 胞 中 的 A T P水平 , 激活 纤溶 酶 和抑 制 红细 胞聚 合 , 这些作用 都是生 地黄所 不具备 的 。
中药饮片--地黄
熟地黄乌黑色Fra bibliotek色黑柔润, 有泽
药名 鲜地黄
性味
功效
味甘;苦; 清热凉血;生津 性寒 润燥 味甘;苦; 滋阴清热;凉血 微寒 补血
生地黄
熟地黄
味甘;性温 补血滋润;益精 填髓
谢谢
中药及其炮制
地 黄
地黄的加工与炮制
过程主要是装焙,看火,翻焙,成形 成品。
依照炮制方法在药材上分为: 鲜地黄、生地黄与熟地黄。
鲜地黄
用水洗净泥 土,除去杂 质,切段, 或取净地黄 捣烂,榨取 汁液 。
生(干)地黄
生用 炒焦 酒炙 炭炒
熟地黄
罐蒸 笼蒸
饮片的区别
药名 鲜地黄 生地黄 外表 浅红黄色 灰褐色 切面 淡黄白色 乌黑色或 棕褐色 色黑油润 有光泽 切片中心 放射状纹 理 黄褐色
地黄炮制工艺综
地黄炮制工艺综述历史沿革:本品为玄参科植物(Rehmannia glutionsa Libosch)的根茎加工品。
首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味甘性寒,主折跌、绝筋、伤中,功能主血痹、充填骨髓、长肌肉。
经过了长期的临床实践,逐渐发展并且形成了以鲜地黄、生(干)地黄为主的药材及其炮制品。
生地黄经过加工炮制而成熟地黄。
鲜品、生品被列为清热凉血药,熟品性温,具有滋阴补血的功能,被列为滋阴补血药。
地黄在临床应用上十分广泛,除了用于汤剂以外,还有很多将其作为君药的中成药,如八味、六味地黄丸等,疗效明确显著。
地黄用于药用部位的主要为跟,其他部位的应用也见诸报道。
如《千金方》“地黄叶主治恶疮似癞”,《中药大辞典》将地黄花、地黄实(种子)单列为药。
现代临床有报道用鲜地黄外敷疗伤,治疗脓肿痈疮。
化学成分:附子为川乌子根的加工品,主要含毒性较小的单酯类生物碱:笨甲酰乌头胺(benzoylaconine)、苯甲酰中乌头胺(benzoylmesaconine)、苯甲酰次乌头胺(benzoyl hypacomne),甚至被水解为毒性更小的胺醇类碱:乌头胺(acomne)、中乌头胺(mesacomne)、次乌头胺(hypacomne).从水提物中分离得新江油乌头碱(neojiangyouacontine)、尿嘧啶、华北马头碱、黄草乌头碱、尼奥灵和附子亭等.从日本乌头所加工的附子中分离出具有强心作用的微量有效成分dl-去甲基衡州鸟药碱(dl-demethylcoclaurine, higenamine),此碱作用强烈,稀释至10^-9浓度时仍显强心活血作用.又报道已从附子中分出一种棍掌碱(coryneine),具有升压和强心的活性.附子含乌头碱(aconitine),中乌头碱(mesaconitine),次乌头碱(hypaconitine),塔拉乌头胺(talatisamine),和乌胺(higeramine)即是消旋去甲基衡州乌药碱(demethylcoclaurine),棍掌碱氯化物(coryneine chloride),异飞燕草碱(isodelphinine),苯甲酰中乌头碱(benzoyl mesaconitine),新乌宁碱(neoline),附子宁碱(fuziline),北乌头碱(beiwutine),多根乌头碱(karakoline),去氧乌头碱(deoxyaconitine),附子亭碱(fuzitine),准葛尔乌头碱(songorine)尿嘧啶(uracil),江油乌头碱(jiangyouaconitine),新江油乌头碱(neojiangyouaconitine),去甲猪毛菜碱(salsolinol)等。
地黄加工、药理与临床应用
4 注意事项
生地性寒而滞,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者不宜用;熟地性质粘腻,较生地更甚,有碍消化,凡气滞痰多,脘腹胀痛,食少便溏者忌服。
3.3 熟地黄 能滋阴、补血。用于阴虚血少、目昏耳鸣、腰膝酸软、消渴、遗精、崩漏、须发早白。酒制性转温,主补阴血,且可借酒力行散,起到行药势,通血脉,更有利于补血,使地黄滋补而不腻。为补血要药,滋阴的主药。
3.4 生地炭 入血分凉血止血。用于吐血、衄血、尿血、崩漏。如阴虚火旺之吐血、衄血、痰中带血均可治疗。
2.5 熟地可促进免疫系统升高白细胞数或对抗化疗药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增强物质代谢,加快蛋白质分解;增强造血功能;还有利尿、升压和抗真菌作用。
3 地黄的临床应用
3.1 鲜生地 能清热、凉血、生津。用于热病热盛、烦燥口渴、发斑、吐血、衄血、尿血、咽喉肿痛。为清热清凉之品。
3.2 生地黄 能滋阴清热、凉血止血。用于热病烦燥、发斑、消渴、阴虚低热、吐血、衄血、尿血、崩漏。外用对外耳道炎、化脓性中耳炎有效;内服对关节炎、湿疹、神经性皮炎、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均有一定的疗效。功能性子宫出血,生地黄加黄酒煎服有效。
2 地黄的药理作用
2.1 镇静作用 地黄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地黄水提取物可抑制动物的自主活动,加强阈下催眠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并能拮抗苯甲酸钠咖啡因的中枢兴奋作用。地黄水浸膏、醇浸剂口服或注射均有类似作用,说明地黄镇静作用明显,其镇静的作用部位可能在大脑皮层。
2.2 抗炎、促进免疫作用 生地黄煎剂、水提取物等对多种致炎剂(甲醛、蛋清、松节油)所引起的大鼠关节炎、肉芽肿均有抑制作用。对组织胺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以及醋酸引起的动物腹膜炎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抗炎机理认为与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有关。生地能促进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其水提取物能使外周血T淋巴细胞显著增加;其醇提取物能促进溶血素抗体的形成。
古法炮制熟地黄的方法
古法炮制熟地黄的方法古法炮制熟地黄的方法,想必大家听过“地黄”这个名字吧?对,就是咱们中药里常见的那味儿,滋补强壮的好东西。
你要是去找一找,发现这熟地黄不仅是老百姓的“保命药”,也是不少中医医生的宝贝。
你看着那黑亮的地黄块,能想到的可能是它能补肾、养血、益气、调经等等一堆好处,但说实话,光知道它好,怎么炮制才对,很多人可就一头雾水了。
今天我就来跟大家聊聊,咱们古法炮制熟地黄的方法,保证让你听了之后豁然开朗。
古法炮制熟地黄并不是简单的把地黄扔进锅里煮一煮那么容易。
说到这里,我得插一句,咱们现在看中药,看到这些黑乎乎的药材,常常一副“懒得搞”的态度,觉得反正吃了就行。
古人可没有咱们这么轻松,炮制一味药材,可是有讲究的,别看它慢慢炖,最后却能把药效发挥得淋漓尽致!那熟地黄,得通过一个繁琐的工艺过程才能炼成,首先得选材,不能随便找个地黄就丢进去。
什么质量好的地黄,根基要够厚,根条要结实,弄个已经老得发黑的,那是万万不可的!好地黄选上之后,要先清洗干净,弄掉上面的杂质。
药材的清洁程度直接关系到效果,哪怕一粒尘土也能影响它的药力。
接下来说说接下来的步骤,这才是最麻烦的地方。
你得先用温水浸泡地黄,好让它的淤泥全都出来。
要是泡得不透彻,后面炮制出来的熟地黄就不好吃,甚至会有点“辣眼睛”的味道。
泡一泡,捞出来,切成一片片的,厚度也得合适,不能太薄,怕失去药效;也不能太厚,炸起来麻烦。
你可别小看这个切法,古人选这个时间可讲究了,天干的日子切最好,月圆的时节不合适,啥意思呢?天干代表了药性,月圆时节药性可能会受压制。
唉呀,古人的智慧就是这般神奇,你现在回想,真是每一步都要讲究风水!地黄切好之后,进入了最重要的“炮制”环节。
你要做的不是直接丢进锅里煮哦,古人讲究的是“炒制”,先用低温烘炒。
这个过程里,地黄的水分要慢慢蒸发掉,药效才能浓缩。
炒啊炒,温度不可以太高,否则地黄可能会被烧焦,药性反倒跑掉了。
慢慢加热,水分蒸发,地黄的颜色就会变得越来越黑。
地黄炮制机理[精华]
地黄经过不同的炮制方法加工后,其性味、功效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鲜地黄。
鲜地黄经产地加工焙干后名干地黄或生地黄,其。
干地黄经蒸制后名熟地黄,其性由寒转温,其味由苦转甘,其功效由清转补,以滋阴补血、益精填髓为主。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地黄生品具有免疫调节、抗衰老、降血糖等作用,而熟地黄对肾衰竭大鼠具有保护作用,还具有抗抑郁、抗炎及抗疲劳作用,炮制品可以增强红细胞变形性和红细胞中 ATP 水平,抑制红细胞聚集,激活纤溶酶系统,而生品没有上述活性。
熟地黄质厚味浓,滋腻碍脾,酒制以补阴血,可借酒力行散,起到行药势,通血脉的作用。
蒸制地黄,传统采用常压下长时间加热的方法,既费时费工,又消耗大量能源;而现在采用加压的方法短时间蒸制,且炮制品的质量和传统工艺无显著差别。
另一方面,传统炮制熟地黄采用鲜地黄或生地黄,也没有说明酒的种类和比例。
而药典2010年版一部规定:“每 100 kg 生地黄,用黄酒 30~50 kg”。
药典2010 年版定为法定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就是长时间蒸晒。
但是,在一些细节问题上并未作详细说明,如蒸多长时间为好?常压蒸还是加压蒸?蒸后的成品以感官定性判断合格是否准确.不同炮制方法对熟地黄的临床使用的影响?这些问题在《中国药典》2010 年版均没有相应的规定,所以值得进一步研究。
梓醇含量和5-羟甲基糠醛(5-HMF)的含量相关性进行研究,发现随着蒸制次数的增加,梓醇的含量减少, 5-HMF的含量增加;梓醇的减少与5-HMF的增加呈现对应趋势,即梓醇的减少幅度越大, 5-HMF的增加幅度越大,推测梓醇在加热过程中一部分转化为了5-HMF,这种转化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蒸制时间过长则含量逐步下降,可能是由于长时间水蒸气加热而损失,或5-羟甲基糠醛进一步分解之故地黄中糖类化合物主要包括多糖和寡糖。
药理实验表明地黄多糖具有免疫和抑瘤活性并对心血管系统有强心、降压、保护心肌、抑制血栓形成和降血脂等作用,可见地黄多糖是地黄的重要活性成分。
生地黄的炮制方法与标准
生地黄的炮制方法与标准【最新版2篇】目录(篇1)1.地黄的来源及炮制方法2.生地黄的炮制方法3.熟地黄的炮制方法4.地黄炮制方法的标准5.地黄炮制方法对药效的影响正文(篇1)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 Rehmanniaglutinosa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茎,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中药材。
地黄性凉,味甘苦,具有滋阴补肾、养血补血、凉血等功效。
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地黄的功效也有所区别。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地黄的炮制方法及标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地黄的来源。
地黄主要产于我国河南、湖北、甘肃等地,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洗净后鲜用或干燥备用。
生地黄的炮制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1.鲜地黄:取鲜原药,除去杂质,洗净,切段。
鲜地黄的炮制比较简单,只需洗净,切段即可。
2.干地黄:将干燥的地黄洗净,然后用黄酒浸泡一晚上,使之软化。
接着将泡好的地黄放入砂锅内,倒入足够的黄酒,用文火炖至酒吸尽,取出晾晒至外皮黏液稍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即得熟地黄。
熟地黄的炮制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1.酒炖法:取生地黄,依酒炖法炖至酒吸尽,取出,晾晒至外皮黏液稍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即得熟地黄。
每 100kg 生地黄,用黄酒 30~50kg。
2.蒸法:取生地黄,依蒸法蒸至黑润,取出,晒至约八成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即得熟地黄。
地黄炮制方法的标准主要取决于炮制过程中地黄的性状、色泽、质地等。
炮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火候、时间、黄酒的用量等,以保证地黄的质量和药效。
地黄炮制方法对药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鲜地黄:性味偏寒,主要用于清热、生津、凉血等功效。
2.生地黄:性味甘苦,偏凉,主要用于滋阴补肾、养血补血等功效。
3.熟地黄:性味甘,微温,主要用于补精化气、补血养脾等功效。
目录(篇2)一、生地黄的来源及性状二、生地黄的炮制方法1.鲜地黄的炮制2.干地黄的炮制3.熟地黄的炮制三、生地黄的炮制标准四、生地黄的临床应用正文(篇2)一、生地黄的来源及性状生地黄,即地黄 Rehmanniaglutinosa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茎,属于玄参科植物。
生地黄的炮制方法和功能主治
生地黄的炮制方法和功能主治炮制方法生地黄是一种药材,在中医中被广泛使用。
通过炮制,可以提高生地黄的药效,并使其更适合特定的应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生地黄炮制方法:1.生地黄炙制法:•将新鲜的生地黄用微火烘炙至皮肉干枯,内部呈暗红色。
•炙制后的生地黄较之生品干燥,呈红褐色,质地黏滞。
2.生地黄炒制法:•将新鲜的生地黄切成薄片,放入锅中炒制,直到变为枯黄色。
•炒制后的生地黄质地较干燥,呈红褐色。
3.生地黄水炖法:•将生地黄洗净后切成小块,放入砂锅中。
•加入适量的清水,炖煮1~2小时,直到水变为红色。
•炖制后的生地黄质地较软糯,呈棕红色。
功能主治生地黄属于中药材,具有多种药效和功能主治。
以下是生地黄的主要功能主治:1.补肝肾:生地黄具有滋补肝肾的功效。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肾主藏精,生地黄能够滋补肝肾,强壮体内的肝肾功能,有助于提高人体的健康水平。
2.清热解毒:生地黄还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中医认为生地黄味甘,性凉,能够清热解毒,对于热毒引起的炎症和感染具有良好的疗效。
3.滋阴润燥:生地黄能够滋阴润燥。
中医认为生地黄味甘,性凉,具有滋阴润燥的功效,对于因阴虚引起的口渴、烦躁、病后恢复期等症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4.养血生肌:生地黄对于血虚和肌肤不足有滋养作用。
中医认为生地黄能够养血生肌,常用于治疗血虚引起的面色苍白、皮肤干燥等问题。
5.降低血糖:生地黄还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现代研究发现,生地黄中的一些化合物具有降低血糖的效果,因此可以作为辅助降血糖的药物之一。
总的来说,生地黄具有补肝肾、清热解毒、滋阴润燥、养血生肌和降低血糖的功效。
在中医中,生地黄常被用于治疗肝肾不足、阴虚火旺等相关疾病,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以上是关于生地黄的炮制方法和功能主治的简要介绍。
通过炮制,可以提高生地黄的药效,使其更加适合特定的应用。
在使用生地黄时,根据不同的医疗需求选择适当的炮制方法。
同时,也应密切关注其适用范围和禁忌症,以充分发挥其药效并确保安全使用。
熟地的炮制方法
熟地的炮制方法熟地,又称地黄,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
其炮制方法对于发挥其药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熟地的炮制方法,包括材料准备、炮制步骤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
一、熟地的材料准备熟地的原料是生地,因此在炮制之前,首先要准备好生地。
生地的选材要求是:具有完整、块大、质地肥厚均匀、颜色鲜艳。
避免选择带有霉点、虫蛀等质量问题的生地。
二、熟地的炮制步骤1. 清洗:将选好的生地放入清水中浸泡30分钟,以便去除表面的杂质。
然后用流动水冲洗干净,确保无泥沙和杂质。
2. 煮制:将清洗好的生地放入炖锅中,添加适量的水,使其能够充分浸泡。
然后用大火将水烧开,再改用小火煮制2小时左右。
期间需时不时搅拌,以防止熟地粘连锅底。
3. 捞出:煮制好的生地,颜色由淡黄色变为浅红色,并具有甜香气味。
然后用铲子将熟地从炖锅中捞出。
4. 晾晒:将捞出的熟地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晾晒,以防潮和霉变。
晾干后,可以用手轻轻压碎,使其成为呈现韧性的片状。
三、熟地炮制的注意事项1. 温度掌握:在煮制熟地的过程中,要注意火候的掌握。
大火煮开后改为小火,以免烧焦或过熟。
2. 水量控制:煮制时需适量添加水,保持适宜的湿度。
水量过多会导致熟地水分蒸发不易,影响干燥效果;水量过少则容易煮焦。
3. 搅拌均匀:在煮制过程中,需时不时地搅拌,以防止熟地粘连锅底,影响熟化效果。
4. 防止霉变:炮制后的熟地需晾晒至干燥,才能储存。
在晾晒的过程中,要注意防潮和防止霉变。
5. 储存保管:将晾晒好的熟地放入干燥、通风、无异味的容器中密封保存。
存放的环境要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通过以上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我们可以炮制出质量优良的熟地。
熟地在中医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常用于补血、滋阴、养肝等方面。
因此,熟地的炮制方法对于保证其疗效的发挥至关重要。
良好的炮制工艺可以改善熟地的性状和药效,并且增加其稳定性和储存性能。
总结起来,熟地的炮制方法包括材料准备、煮制、捞出、晾晒和储存等步骤。
地黄生熟异治炮制理论研究概况
地黄生熟异治炮制原理的研究进展【摘要】: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Rehmannia glutinose libosch.的新鲜或干操块根,是常用中药材,根据地黄的炮制方法和临床功用,分为鲜地黄、生地黄及熟地黄三个不同品种.本文对近些年关子中药材地黄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主要从特征、化学成分和临床应用两方面方面对地黄进行了综述,为地黄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地黄主要产于河南、山西、山东、河北等地,其中河南产量大、质量佳,为传统的道地药材。
地黄药材多呈纺锤状或条状,外皮薄,表面浅红黄色,具弯曲的皱纹、横长皮孔及不规则的疤痕.断面皮部淡黄白色,可见橘红色油点。
据文献资料,地黄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昔类、搪类及氨基酸,研究报道中多以昔类为主,在昔类中又以环烯醚枯昔为主。
目前已从地黄中分离出32种环烯醚菇昔类化合物,其中以梓醇含量最高。
临床药理证实地黄具有免疫调节、机体造血、抗脂质过氧化、降血搪等多种功效,可用于抗肿瘤、抗衰老、预防和治疗箱尿病,对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也表现出一定的药理活性。
【关键词】地黄;化学成分;临床应用;研究进展【Abstract】Rehmannia glutinose libosch family of plants the Rehmannia glutinose libosch.'s Fresh or dry operation tuber, is commonly used herbal medicines, the base yellow concocted and clinical function, divided into fresh yellow rehmannia, Rehmannia three different varieties article on recentsome years off sub herbal medicines rehmannia research literature analysis, main characteristics,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wo-to-ground yellow reviewed, provide reference and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rther study of the Rehmannia glutinose libosch.Rehmannia glutinose libosch is mainly produced in Henan, Shanxi, Shandong, Hebei, Henan yield, good quality, traditional authentic herbs. Rehmannia glutinose libosch .herbs mostly spindle-shaped or strip the outer skin is thin, light red yellow surface with curved wrinkles, long horizontal lenticels and irregular scars. Sectional leather yellowish white, visible orange oil spots.It is the main chemical ingredient in the literature, to yellow as celecoxib class, boring class and amino acids, the study reported in the past class-based, mainly iridoid dry Youyi Xi class celecoxib. Isolated from Rehmannia 32 kinds of the iridoid the mushroom celecoxib compounds, of which the highest content of catalpol.Clinical Pharmacology confirmed Rehmannia immunomodulatory body hematopoiesis, lipid peroxidation, lowering blood boring a variety of effects, can be used for anti-tumor, anti-aging,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tank urine disease, cardiovascular system, central nervous systemshow a certain pharmacological activity.【Key words】Rehmannia; chemical composition; clinical applications; research progress.1.地黄的形态特征和化学成分研究地黄的药材性状,多呈纺锤状或条状,外皮薄,表面浅红黄色、黄褐色或棕色,具弯曲的皱纹、横长皮孔及不规则的疤痕,直径2~gcm,长可达20cm,黄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昔类、糖类及氨基酸,研究报道中多以昔类为主,在昔类中又以环烯醚菇昔为主。
生地黄的炮制方法与标准
生地黄的炮制方法与标准
生地黄是中药材中的一种,也叫何首乌。
以下是生地黄的炮制方法和标准:
炮制方法:
1. 选择新鲜生地黄,洗净杂质。
2. 入锅蒸热,取出晾凉。
3. 晾凉后切成薄片,和适量的黄酒混合搅拌均匀。
4. 白天晾晒,晚上收回酒液。
5. 将酒液煮开后,将晾晒的生地黄片逐渐加入煮沸的酒液中,同时煮沸拌匀,煮沸30分钟。
6. 将煮沸过的生地黄片捞出,放入烧红的炉中,烘干至微黄色,呈弹性。
标准:
1. 外观:色泽黑褐,呈颗粒状,味苦。
2. 气味:气特异,无臭。
3. 性味:甘,苦,凉。
4. 鉴别:应无杂质,无异味。
5. 含有有效成分:主要含有大黄酮类、大黄酸类、大黄素、大黄素-3-O-glucoside。
以上是生地黄的炮制方法和标准,制作过程需要严格按照药典要求进行操作。
注意在炮制过程中保持卫生,避免受到水分或异味的污染。
地黄炮制机理
用二维红外光谱技术研究地黄用黄酒蒸制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 显示,地黄炮制过程中发生了水苏糖水解反应
五、炮制终点的确定
2.1 HPLC指纹图谱技术(如图1)
图1
熟地黄标准样品指纹图谱
五、炮制终点的确定
2.2 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应用
紫外—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法(UV—MCR—ALS)
紫外—连续小波变换—核独立成分分析法(UV—CWT—KICA)(如图2)
图2 地黄炮制过程中独立成分的变化 (UV)
五、炮制终点的确定
2.2 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应用 红外—独立成分分析法(IR—ICA)(如图3)
图3 地黄炮制过程中独立成分变化 (IR)
五、炮制终点的确定
2.2 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应用 气质联用技术(GC—MS)(如图4)
四、化学成分变化及其机制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 技 术分析地黄炮制前后的主要化学成分变化,结果显示,地黄炮制前后主 要化学成分有显著差异,炮制后产生了多种新的成分。
四、化学成分变化及其机制
5.1 不同地黄炮制品中梓醇的含量变化
四、化学成分化及其机制
鲜地黄性寒,味甘苦,以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为主;
生地黄性寒, 味甘, 以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为主;
熟地黄性微温,味甘,以滋补阴血,益精填髓为主。 现代药理研究:地黄生品具有免疫调节、抗衰老、降血糖等作用:
熟地黄对肾衰竭大鼠具有保护作用,还具有抗抑郁、抗炎及抗疲劳作用
三、炮制方法
鲜地黄:取鲜药材,洗净,除去杂质,用时切厚片或绞汁。 生地黄:鲜地黄用无烟火烘炕,控制制火力先大后小,炕每日翻动l一2次,当 块根变软、外皮变硬、里面变黑取出,堆放l一2d,回潮后炕至干。 熟地黄: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ⅡD酒炖法,生地黄炖至酒 吸尽,取出,晾晒至外皮黏液稍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即得; 或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ⅡD蒸法,生地黄蒸至黑润 取出,晒至约八成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即得。 每 100 kg 生地黄,用黄酒 30~50 kg
生地黄的炮制方法与标准
生地黄的炮制方法与标准生地黄(学名:Rehmannia glutinosa)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在中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具有滋阴补肾、清热凉血、养心安神的功效。
为了发挥生地黄的最佳疗效,需要对其进行炮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生地黄的炮制方法与标准。
一、生地黄的炮制方法生地黄的炮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鲜地黄的选用:选择新鲜、无霉变、无虫蛀等问题的地黄进行炮制。
2. 清洗处理:将选好的鲜地黄放入清水中浸泡15分钟,然后用清水反复将泥沙洗净。
3. 切片或整株炮制:切片炮制适用于使用量较小的情况,将清洗好的地黄切成厚度约0.2-0.3cm的片状;整株炮制适用于使用量较大的情况,将清洗好的地黄整株使用。
4. 炮制处理:将切好片或整株的地黄放入炮制容器中。
首先加入适量的生姜汁,然后加入纯净水,使地黄片淹没。
用木质锤轻轻拍打地黄片,促使水分渗透;然后,加入适量的盐,搅拌均匀。
5. 煮制过程:将炮制容器放在火上,用中小火煮沸,保持煮沸状态约20分钟。
期间需要注意保持适当的水分,并定期搅拌。
6. 炮制完成:煮沸20分钟后,将炮制容器从火上取下,将地黄片捞出,放置在垫有吸水纸的浅盘中,晾干并风干。
二、生地黄的炮制标准生地黄的炮制需要符合以下标准:1. 鲜地黄的选用:选择无病虫害、霉变、腐烂等问题的优质鲜地黄作为原料。
2. 切片或整株炮制:切片的厚度应均匀,一般为0.2-0.3cm;整株的选择畸形较少,颜色均匀,无折断。
3. 炮制时长:炮制时间约为20分钟,不得过长或过短。
过长会导致药性减弱,过短则无法达到理想效果。
4. 炮制条件:炮制容器应选用无铁锈、无异味的材质,远离异味和灰尘等污染源。
5. 炮制后的颜色和质地:炮制后的地黄应呈红褐色或棕褐色,质地应硬脆。
6. 水分含量:炮制后的地黄水分含量应控制在12%-14%,不得超过15%。
生地黄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炮制过程十分关键。
通过选用良好的鲜地黄原料,并按照标准的炮制方法进行处理,可以保证生地黄的质量和疗效。
生地黄的炮制方法与标准
生地黄的炮制方法与标准生地黄,学名为Rehmannia glutinosa,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常用于滋补肝肾、补血益精、清热解毒等方面。
生地黄的有效成分主要有黄酮类化合物、苷类化合物等,具有良好的药理活性和保健功效。
炮制方法对于提高药材的药效和减少毒性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生地黄的炮制方法可以分为晒制、熟制和加工制三种不同的方式。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三种炮制方法和标准。
1. 晒制:晒制是将生地黄晒至充分晾干,过程中注意防潮和阳光直射。
晒制的目的是去除生地黄体内的水分,便于储存和防止霉变。
晒制后的生地黄外观呈现黑棕色,质地坚韧,表面有光泽。
2. 熟制:熟制是将晒制后的生地黄进行加热处理,通常使用蒸汽煮沸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晒制的生地黄放入蒸锅,加水至浸没药材,然后用旺火蒸煮30分钟至1小时,取出晾凉。
重复蒸煮3次,以使药材彻底熟透。
熟制后的生地黄质地更加韧性,颜色由黑棕转变为红棕或深红色。
3. 加工制:加工制是针对特定药用要求对熟制后的生地黄进行加工处理。
加工制可以根据个体需要选择以下不同的方法:- 针割:将熟制的生地黄切割成长度约1-2厘米的段状,主要用于煎剂和煮汤。
- 破碎:将熟制的生地黄加工为大小均匀的碎片,以便于冲剂。
- 炙制:将熟制的生地黄用文火炙烤,一面炙至表面呈焦黄色,然后翻面继续炙烤,目的是增加药材的温补性能。
- 选种:将熟制的生地黄按照质地和大小进行挑选,去除不良品。
标准:对于生地黄的炮制,有以下两个国家标准可供参考:1.《生地黄》(GB 2760-2014):该标准规定了生地黄的质量指标和检验方法,包括外观、性状、含水量、总灰分、总黄酮含量等。
按照该标准进行检验和质量控制,确保生地黄的质量符合要求。
2.《中药炮制一般操作规范》(WS3-B-2976-2019):该标准规定了中药材的炮制方法和要求,包括加工制、熟制、晒制等。
按照该标准进行炮制操作,可确保药材的质量和药效。
总之,生地黄的炮制方法对于提高药材的药效和减少毒性起着重要作用。
中药炮制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以地黄的炮制研究为例
中药炮制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以地黄的炮制研究为例摘要】中药炮制是一种特殊制药技术,在我国中医药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为了推动我国中医药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现代中医药炮制研究日渐盛行,在具体研究中主要对炮制理论、工艺和发展方向作出系统地研究,探讨中药炮制的规范流程,使中药炮制发展有更坚实的基础。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探讨了中药炮制的作用,并对中药炮制前后药理变化和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以地黄为例,分析了新技术和新方法,以期能为中药炮制研究提供有效借鉴经验。
【关键词】中药炮制研究;思路;方法;地黄【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6-0354-02中药炮制是是一种特有的中医药制药技术,是我国医学药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但中药炮制机理在现代医学中缺乏系统地研究,具体炮制工作中多遵循传统经验的指导,将感官和经验作为剂量控制的标准,药物质量稳定性较差。
为确保中药质量,需要根据现阶段中药炮制实际情况,明确中药性的复杂性,系统研究中药炮制过程。
本文以地黄的炮制作为切入点,研究中药炮制思路与方法。
1.中药炮制的价值中药炮制是我国特有的一项技术,其价值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1)改善生物碱类药性:中药炮制时会使用到醋和酒等辅料,能够提高中药材溶出率。
中药材中还富含各种小分子生物碱,在水中有很强的溶解性,炮制时需要尽量降低药材和水直接接触的时间,避免大量破坏生物碱;(2)改善含苷类、油脂类及挥发油类药物药性:含苷类药物在乙醇或水中有较高的溶解性,多使用酒作为炮制辅料,从而提高溶解度,并增强药性;当药物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时,处理时要尽量使用不需加热的方法炮制,以确保使用有效性,如,在炮制苍术时,通过炮制能够有效去除挥发油类物质,从而减轻药物燥性。
炮制油脂类药物时,由于该类药物大部分都包含了低分子有机酸,且多能够溶于水,因此,要尽量按照少泡多润的原则炮制,一些有机酸具有强酸性,在炮制时还需要加热处理,以破坏有机酸,降低对患者胃肠与口腔的刺激性,提高药物临床适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黄经过不同的炮制方法加工后,其性味、功效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鲜地黄。
鲜地黄经产地加工焙干后名干地黄或生地黄,其。
干地黄经蒸制后名熟地黄,其性由寒转温,其味由苦转甘,其功效由清转补,以滋阴补血、益精填髓为主。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地黄生品具有免疫调节、抗衰老、降血糖等作用,而熟地黄对肾衰竭大鼠具有保护作用,还具有抗抑郁、抗炎及抗疲劳作用,炮制品可以增强红细胞变形性和红细胞中 ATP 水平,抑制红细胞聚集,激活纤溶酶系统,而生品没有上述活性。
熟地黄质厚味浓,滋腻碍脾,酒制以补阴血,可借酒力行散,起到行药势,通血脉的作用。
蒸制地黄,传统采用常压下长时间加热的方法,既费时费工,又消耗大量能源;而现在采用加压的方法短时间蒸制,且炮制品的质量和传统工艺无显著差别。
另一方面,传统炮制熟地黄采用鲜地黄或生地黄,也没有说明酒的种类和比例。
而药典2010年版一部规定:“每 100 kg 生地黄,用黄酒 30~50 kg”。
药典2010 年版定为法定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就是长时间蒸晒。
但是,在一些细节问题上并未作详细说明,如蒸多长时间为好?常压蒸还是加压蒸?蒸后的成品以感官定性判断合格是否准确.不同炮制方法对熟地黄的临床使用的影响?这些问题在《中国药典》2010 年版均没有相应的规定,所以值得进一步研究。
梓醇含量和5-羟甲基糠醛(5-HMF)的含量相关性进行研究,发现随着蒸制次数的增加,梓醇的含量减少, 5-HMF的含量增加;梓醇的减少与5-HMF的增加呈现对应趋势,即梓醇的减少幅度越大, 5-HMF的增加幅度越大,推测梓醇在加热过程中一部分转化为了5-HMF,这种转化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蒸制时间过长则含量逐步下降,可能是由于长时间水蒸气加热而损失,或5-羟甲基糠醛进一步分解之故
地黄中糖类化合物主要包括多糖和寡糖。
药理实验表明地黄多糖具有免疫和抑瘤活性并对心血管系统有强心、降压、保护心肌、抑制血栓形成和降血脂等作用,可见地黄多糖是地黄的重要活性成分。
对地黄不同炮制品中多糖含量的研究表明,熟地黄粗多糖中总粗含量较生地黄偏低,推测熟地黄总多糖含量低的原因有二,一是生地黄在蒸制过程中,水溶性多糖有可能随水气溶解而流失;二是在蒸制过程中,可能有部分多糖水解成单糖和低聚糖,且熟地黄粗多糖的提取率明显高于生地黄。
通过对地黄炮制前后还原糖含量的测定也表明,虽然炮制后熟地黄多糖含量降低,但还原糖含量却增加了,而且熟地黄在清蒸和酒炖过程中,还原糖含量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随着清蒸和酒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据文献报道地黄寡糖为混合物,生地黄中含量最高的四糖是水苏糖,三糖可能为棉子糖和甘露三糖,其他糖类还有毛蕊糖、
蔗糖、半乳糖、葡萄糖和果糖。
加工炮制过程中,水苏糖含量大幅度下降,而主要寡糖变成甘露三糖,同时葡萄糖和果糖亦明显增加。
更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在鲜地黄烘焙过程中,水苏糖以脱半乳糖为主,在生地黄蒸制过程中,以脱果糖为主。
梓醇具有缓泻作用,因而是生地黄表现凉性的主要成分之一。
5-HMF可增加红细胞在毛细血管中流动时的变形性,提高红细胞的通过能力,因而具有活血、补血的作用,是熟地黄表现温性的活性成分之一。
由此可见熟地黄加工过程中梓醇减少, 5-HMF含量上升是地黄熟化过程中药性由寒性转变为温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已有研究证明生地黄中另一表现寒性的成分水苏糖(含半乳糖苷键,不易被消化吸收,从而导致肠道微生物利用其快速繁殖,引起腹泻)在熟地黄蒸制过程中分解为半乳糖、葡萄糖、果糖等,而这些单糖及其他来源的单糖在高温下可部分转变为5-HMF,这是熟地黄甜味增加药性转变为温性的另一原因。
传统确定熟地黄炮制终点方法主要靠手摸、目测、品尝等感官分析,这种宽范围的感官标准给具体操作带来困难,导致熟地黄的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临床疗效,且不利于炮制中药的现代化与标准化。
因此,建立一个科学的、客观的评价熟地黄炮制终点的方法迫在眉睫,并成为地黄研究的热点。
选取各样品在205 nm下的色谱图作为熟地黄指纹图谱, 205 nm是05版药典规定的生地黄检测成分梓醇的有效吸收区,此波长下地黄中主要有效成分环烯醚萜苷类、5-HMF、麦角甾苷等苯乙醇苷类均有吸收。
熟地黄的色谱图与鲜地黄和生地黄的相比,突出的变化为水苏糖含量相对减少而棉子糖相对增加,葡萄糖和果糖变得十分显著,而梓醇的色谱峰变得不明显。
采用 HPLC 指纹图谱技术检测生地黄炮制成熟地黄过程中主要活性成分变化,并通过与标准熟地黄指纹图谱的比较寻找最佳加工时间。
结果显示,在炮制过程中梓醇快速下降至几乎消失,5-HMF 呈直线上升趋势,而麦角甾苷变化不明显,生地黄在蒸制 26h 后所制样品与标准熟地黄相似性最大,因此 26 h是熟地黄清蒸的最佳时间。
熟地黄加工过程中随着清蒸时间延长,采样指纹与熟地黄标准指纹相似性距离系数减小,清蒸26h与熟地黄标准指纹相似性距离系数最小,相似性最大。
超过26 h相似性距离系数趋向增大。
因此清蒸26 h是熟地黄加工的最佳时间。
而清蒸24 h与清蒸26 h的样品距标准熟地黄距离相差不多,考虑到节能要求,可以把清蒸24~26 h作为生地加工成熟地黄的炮制时间。
紫外分光光度(UV)法操作简便、测量成本低,但需要借助标准对照才能定性、定量分析混合体系。
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法(MCR-ALS)与独立成分分析(ICA)具有从复杂混
合体系的光谱测定信号中直接提取纯组分光谱信息的能力,并且 MCR-ALS 还可以避免常规ICA 提取独立组分时出现的不合理负值。
采集地黄不同炮制品的UV光谱,采用MCR-ALS进行数据分析,提取出 3 种纯组分的UV 光谱,并计算其在混合体系中的相对浓度。
结果表明,根据这些组分相对浓度的变化趋势,可以监控地黄的炮制过程,确定地黄的炮制终点。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地黄炮制过程中的光谱数据,并利用连续小波变换(CWT)和核独立成分分析法(KICA)进行数据处理,去掉噪音,增强分辨率,提取具有化学意义的独立组分(IC)。
炮制过程中 IC 的相对浓度变化趋势表明不同产地地黄炮制过程中IC 变化趋势相同,IC 的相对量随炮制时间增加逐渐增加后趋于稳定,或者随炮制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至趋于稳定;根据炮制过程中 IC 的相对浓度变化趋势确定地黄炮制的终点为 14~15 h
采用衰减全反射分析红外光谱(ATR-FTIR)技术联合非负 ICA,研究地黄的炮制过程。
采用红外光谱技术对炮制过程不同时间点的地黄样品进行检测,采用非负 ICA 从中识别出纯
的 IC,根据这些 IC 的相对浓度变化,可以用于确定炮制过程的终点。
结果显示,实验确定的 3 个 IC和混合物中的化学组分一致,包括梓醇、地黄苷、葡萄糖等。
地黄炮制过程IR-ICA 分析结果将炮制终点确定为 15 h,而传统的感官判断一般是14~17 h,甚至 14~20 h,因此使用该方法确定炮制终点较为可靠。
采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研究地黄炮制过程的代谢指纹图谱,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Anova 同时成分分析(ASCA)等多变量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
结果显示,地黄炮制过程代谢指纹图谱发生显著变化,特别是梓醇和水苏糖,这两个成分的量随炮制次数的增加而降低。
在多变量统计分析中,可以看到更多的色谱峰发生变化。
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炮制过程中有10 个成分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是单糖和二糖类成分,采用GC-MS 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PCA、ASCA)可以用于识别中药炮制前后主要成分的变化,特别是一些低浓度成分的变化
探讨中药炮制前后化学成分量与质的变化或比较中药炮制前后药效或毒性作用的变化是中药炮制机制研究的主流思路,除此之外,还应当重视中药炮制前后全化学成分差异性、体内药动学差异性、炮制前后配伍差异性等方面的分析。
地黄的炮制研究已经取得许多重要成果,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也已经成为中药炮制研究的重要示范之一,因此,中药炮制研究中应该广泛引入和借鉴地黄炮制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为中药炮制研究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