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洋大学机械设计知识总结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知识点汇总总结

机械设计知识点汇总总结

机械设计知识点汇总总结一、机械设计基础知识1.1 机械设计概念机械设计是利用机械工程原理和技术来设计和制造机械产品的过程。

机械设计师需要深入了解材料、力学、动力学、液压学、传感器等相关知识,同时需要掌握CAD、CAM等设计工具,以及相关的设计标准和规范。

1.2 机械设计原理机械设计原理包括静力学、动力学、材料力学等内容。

静力学是研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力学的科学。

动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学和受力学的基本理论。

材料力学是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及其变形特性的研究。

1.3 机械构件设计机械构件设计是以机械装置为研究对象,按照设计任务的要求,通过正确选择材料、形状、尺寸和工艺等方面,对构件的外型、尺寸、材料和工艺进行设计。

1.4 机械设计要求机械设计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功能性、可靠性、安全性、易制造性、经济性、维修性等。

1.5 机械设计流程机械设计的基本流程包括:概念设计、初步设计、细化设计、计算与分析、制造图纸设计、实验验证、改进与优化等。

二、机械设计基础知识2.1 机械零件设计机械零件设计是机械设计的基础,它包括轴、轴承、齿轮、蜗杆、传动轮等零部件的设计。

2.2 机械传动设计传动是机械装置中的重要部分,包括传动链、齿轮传动、带传动、联轴器、减速机等,所以机械传动设计非常重要。

2.3 机械密封设计机械密封是机械装置上非常重要的部分,对于液压系统、润滑系统等都有密封,所以机械密封设计也是机械设计的重要内容。

2.4 机械强度设计在机械设计中强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涉及零部件的疲劳强度、许用应力、断裂强度等。

2.5 机械刚度设计在机械设计中,刚度是关键因素,包括零部件的刚度分析、设计刚度等。

2.6 机械动力学设计机械设计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动力学设计,包括力、力矩、加速度、速度等动力学分析。

2.7 机械热力学设计在某些机械装置中,还需要做热力学设计,例如热传导、热膨胀、燃烧等。

三、机械制造工艺3.1 机械设计制造工艺机械制造工艺是指设计好的机械零部件如何生产出来的过程,包括车床加工、磨床加工、铣床加工、冲压成型、焊接等。

机械设计知识点总结

机械设计知识点总结

机械设计知识点总结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了很多相关的知识点。

下面是我对机械设计的一些知识点进行总结:一、机械设计基础知识1.机械设计的概念和基本要素2.机械设计的分类和发展历程3.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法则4.机械设计的标准和规范5.机械设计的CAD软件应用二、机械系统设计1.机构设计:齿轮传动、皮带传动、链传动、连杆机构等2.机械组件设计:轴、轴承、连接件等3.机械传动设计:传动比计算、传动效率计算等4.机械驱动设计:电动机选型和配置5.机械传感器和控制系统设计三、机械零件设计1.机械零件的分类和功能2.机械零件的材料选择和处理3.机械零件的构造和配合4.机械零件加工和制造工艺5.机械零件的检测和质量控制四、机械装配设计1.机械装配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机械装配的方法和步骤3.机械装配的工艺和工时计算4.机械装配的质量控制和故障排除五、机械设计的优化和改进1.机械设计的优化目标和方法2.机械设计的参数化和模块化3.机械设计的仿真和测试4.机械设计的反馈和改进六、机械设计的安全和可靠性1.机械设计的安全性评估和安全设计2.机械设计的可靠性评估和可靠设计3.机械故障分析和故障排除七、机械设计的新技术和新方法1.机械设计的VR/AR技术应用2.机械设计的智能化设计3.机械设计的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应用以上只是对机械设计知识点的一部分进行了总结,机械设计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广泛,从基础的机构设计和零件设计到装配和优化,再到安全和可靠性的考虑,还有新兴的技术和方法的应用,都是机械设计师需要掌握的内容。

在实际的机械设计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具体的项目需求和限制,灵活应用所学知识,不断提高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机械设计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机械设计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机械设计学基础知识点总结一、概述机械设计学是机械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研究机械产品的设计方法、原理、理论和实践技术的学科。

机械设计学的研究对象是机械产品的结构、动力、运动、传动等方面的设计。

机械设计学是机械工程学科的基础和主干学科,对于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机械设计、制造、运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机械设计学基础知识点包括机械制图、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传动、机械设计基础等内容。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进行的总结。

二、机械制图1.基本图形机械制图的基本图形包括直线、圆、圆弧、椭圆、曲线等。

这些基本图形通过不同的手法和形式可以组合成各种机械零件的图样。

2.投影法机械制图中的投影法是指通过正投影、平行投影和斜投影等方式将三维物体的形状和尺寸用二维图形表示出来。

在机械设计中,常用的投影法有主视图、俯视图、侧视图等。

3.尺寸标注在机械制图中,对机械零件的尺寸和形状需要进行标注,以便制造和使用。

尺寸标注包括线性尺寸、角度尺寸、圆量尺寸、形状尺寸等。

4.常用图纸规格在机械设计中,常用的图纸规格包括A0、A1、A2、A3、A4等。

其中,A0纸尺寸为1189×841mm,A1纸尺寸为841×594mm,A2纸尺寸为594×420mm,A3纸尺寸为420×297mm,A4纸尺寸为297×210mm。

三、材料力学1.应力、应变、弹性模量材料力学是研究材料受力和变形规律的学科。

在机械设计中,需要对材料的应力、应变、弹性模量等力学特性有一定的了解,以便正确选择和应用材料。

2.拉伸、压缩、弯曲、剪切材料在受力时会产生拉伸、压缩、弯曲、剪切等不同的应力状态和变形形式。

机械设计中需要对这些材料的力学特性有所了解,以保证设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断裂、疲劳在机械设计中,还需要考虑材料的断裂强度和疲劳特性。

断裂是材料受力时产生的破裂破坏现象,疲劳是材料在长时间受到交变应力加载时产生的疲劳破坏现象。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总结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总结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总结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分支之一,它涉及到机械结构的设计、材料的选择、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等方面。

下面将对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进行总结。

一、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1.安全性:机械设计必须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2.可靠性:机械设计应具有良好的可靠性,能够正常工作并满足使用要求。

3.经济性:机械设计应尽量节约成本,减少材料的使用量及制造成本,同时提高性能和效率。

4.美观性:机械设计应考虑外观美观,符合人机工程学原则,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可维修性:机械设计应考虑易于维修,方便进行保养和维修工作。

二、机械设计的基本步骤1.定义设计目标和需求:明确设计的目标和需求,包括产品的功能、性能要求、使用环境等。

2.进行初步设计:根据设计目标和需求,进行初步的设计概念提出,并进行初步的尺寸和材料选择。

3.进行详细设计: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详细设计,包括各部件的尺寸确定、结构设计、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等。

4.进行仿真和分析: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仿真和分析,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性能。

5.制作工程图纸:根据详细设计结果制作工程图纸,包括装配图、零件图和工艺图等。

6.样机制作和测试:根据工程图纸制作样机,并进行测试和验证,检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7.进行设计修改和优化:根据样机测试结果和用户反馈,进行设计修改和优化,改进不足之处,以使设计方案更加完善。

三、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结构设计原理:机械设计中的结构设计原理主要包括受力分析、刚度和强度计算等。

在设计过程中,要保证机械结构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能够承受所需要的受力。

2.动力学原理:机械设计中的动力学原理主要包括速度、加速度、动量和能量等方面的计算。

通过动力学分析,可以了解机械系统在运动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因素,为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3.材料选择原理:机械设计中的材料选择原理主要包括强度、刚度、耐磨性、耐腐蚀性和可加工性等方面的考虑。

机械设计期末知识点总结

机械设计期末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1.通用零件、专用零件有哪些?P4通用零件:传动零件——带、链、齿轮、蜗轮蜗杆等;连接零件——平键、花键、销、螺母、螺栓、螺钉等;轴系零件——滚动轴承、联轴器、离合器等。

专用零件:汽轮机的叶片、内燃机的活塞、纺织机械中的纺锭、织梭等。

第二章机械设计总论1.机器的组成。

P5机器的组成:原动机部分、传动机部分、执行部分、测控系统、辅助系统。

2.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哪些?P13①整体断裂;②过大的残余变形;③零件的表面破坏;④破坏正常工作条件引起的失效。

3.机械零件的设计准则有哪些?P16①强度准则;②刚度准则;③寿命准则;④振动稳定性准则;⑤可靠性准则。

第三章机械零件的强度1.交变应力参数有哪些?应力比r的定义是什么?r = -1、r =0、r=1分别叫什么?P27最大应力σmax、最小应力σmin、平均应力σm=σmax+σmin2、应力幅度σa=σmax−σmin2、应力比(循环特性系数)r=σminσmax。

最小应力与最大应力之比称为应力比(循环特性系数)。

r = -1:对称循环应力、r =0:脉动循环应力、r =1:静应力。

第五章螺纹连接和螺旋传动1.连接螺纹有哪些?各有哪些特点?P71①普通螺纹。

牙型为等边三角形,牙型角α=60°,内、外螺纹旋合后留有径向间隙。

同一公称直径螺纹按螺距大小可分为粗牙螺纹和细牙螺纹。

②55°非密封管螺纹。

牙型为等腰三角形,牙型角α=55°。

管螺纹为英制细牙螺纹。

可在密封面间添加密封物来保证密封性。

③55°密封管螺纹。

牙型为等腰三角形,牙型角α=55°。

螺纹旋合后,利用本身的变形就可以保证连接的紧密型。

④米制锥螺纹。

牙型角α=60°,螺纹牙顶为平顶。

2.传动螺纹有哪些?各有哪些特点?P72①矩形螺纹。

牙型为正方形,牙型角α=0°。

传动效率比其他螺纹高。

②梯形螺纹。

牙型为等腰梯形,牙型角α=30°。

机械设计相关知识点总结

机械设计相关知识点总结

机械设计相关知识点总结一、引言机械设计是一门涉及机械工程和工业设计的学科,它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材料科学、力学、传动技术、机电一体化等。

本文将对机械设计的一些关键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以便读者对该领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二、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1. 强度学:机械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强度学,它涉及到材料的强度、刚度和韧性等性能。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所要承受的载荷和应力条件来选择适当的材料,并进行强度计算。

2. 刚度学:刚度是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与载荷和变形的关系密切相关。

在机械设计中,需要考虑结构的刚度,以保证机械在工作状态下不会发生过大的变形。

3. 运动学:机械设计中涉及到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运动学,即研究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规律和相互关系。

在设计机械系统时,需要考虑运动副的设计和传动比的选择。

4. 传动技术:传动技术是机械设计中的关键领域,涉及到传动装置的设计和选择。

常见的传动方式包括齿轮传动、皮带传动、链轮传动等,需要根据特定的应用需求来选择合适的传动方式。

三、机械设计的常见元件和装置1. 轴承:轴承是机械设计中常用的元件,用于支撑和限制旋转或线性运动的部件。

常见的轴承类型包括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根据不同的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轴承类型。

2. 运动副:运动副是机械系统中实现机构运动的元件,常见的运动副包括滑动副、转动副、滚动副等。

在机械设计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运动副。

3. 铰链:铰链是一种常见的连接件,用于连接两个物体,并允许它们相对运动。

在机械设计中,铰链的选择和设计对于机构的稳定性和工作效果都有重要影响。

4. 传感器:传感器在机械设计中起到检测和监测的作用,能够将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用于控制和监测机械系统的运行状态。

四、机械设计的常见工艺和制造方法1. 加工工艺:机械零件的加工是机械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常见的加工方法包括铣削、车削、磨削等,需要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和材料特性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

《机械设计基础》重点总结

《机械设计基础》重点总结

《机械设计基础》重点总结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研究机械中常用机构和通用零部件工作原理、结构特点、设计方法以及机械传动系统设计的学科。

它是机械工程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对于我们理解和掌握机械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将为大家总结这门课程的重点内容。

一、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1、运动副及其分类运动副是指两构件直接接触并能产生相对运动的活动连接。

根据接触形式的不同,运动副分为低副和高副。

低副包括转动副和移动副,高副则包括齿轮副、凸轮副等。

2、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用简单的线条和符号来表示机构的组成和运动情况的图形称为机构运动简图。

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要准确表示出各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和运动副的类型。

3、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自由度是指机构具有独立运动的数目。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公式为:F = 3n 2PL PH,其中 n 为活动构件的数目,PL 为低副的数目,PH 为高副的数目。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自由度等于原动件的数目。

二、平面连杆机构1、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铰链四杆机构包括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和双摇杆机构。

其类型取决于各杆的长度关系和机架的选择。

2、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形式通过改变构件的形状、相对长度以及运动副的尺寸等,可以将铰链四杆机构演化成曲柄滑块机构、导杆机构、摇块机构和定块机构等。

3、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特性包括急回特性、压力角和传动角等。

急回特性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压力角越小、传动角越大,机构的传动性能越好。

三、凸轮机构1、凸轮机构的类型按凸轮的形状可分为盘形凸轮、移动凸轮和圆柱凸轮;按从动件的端部形状可分为尖顶从动件、滚子从动件和平底从动件。

2、凸轮机构的运动规律常用的运动规律有等速运动规律、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和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等。

不同的运动规律适用于不同的工作场合。

3、凸轮机构的设计设计凸轮机构时,需要根据工作要求确定凸轮的基圆半径、滚子半径、从动件的行程和运动规律等参数。

机械设计知识点总结归纳

机械设计知识点总结归纳

机械设计知识点总结归纳机械设计是一门涉及到机械工程领域的重要学科,它研究和应用各种机械原理和技术,用于设计和制造各种机械设备和系统。

在机械设计过程中,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机械设计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力学与结构1.材料力学:机械设计中常用的材料包括金属、塑料、陶瓷等,了解不同材料的力学性能可以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材料以满足设计需求。

2.静力学:静力学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平衡状态,包括力的合成、分解、平衡条件等。

3.动力学:动力学主要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状态,其中包括加速度、速度、位移等概念。

4.结构力学:结构力学研究结构件在外力作用下的受力分布和变形情况,了解结构的强度、刚度等参数可以保证设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机构设计1.齿轮传动:齿轮传动是一种常用的传动方式,可以实现不同速度和转矩的传递。

2.链条传动:链条传动与齿轮传动类似,通过链条将动力传递到不同的部件。

3.带传动:带传动通过带子将动力传递到其他部件,它的优点是传动平稳、噪音小。

4.减速机:减速机是一种常用的机械装置,通过内部的齿轮组合将输入转速减小,输出转矩增加。

三、零件设计1.轴类零件设计:轴是机械设备中常见的重要零件,需要考虑其受力、刚度、精度等因素。

2.连接件设计:连接件包括螺栓、螺母、销钉等,需要根据连接部件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连接件。

3.弹簧设计:弹簧在机械设计中广泛应用,需要考虑其弹性恢复力、刚度、寿命等因素。

4.轴承设计:轴承用于支撑旋转零件,需要根据工作条件选择适当的轴承类型和润滑方式。

四、机械传动1.直线运动传动:直线运动传动常用的方式有滚动轴承、直线导轨等,需要根据不同需求选择合适的传动方式。

2.旋转运动传动:旋转运动传动可以通过齿轮、带传动等方式实现,需要根据转速、转矩等要求选择适当的传动方式。

3.液压传动:液压传动可以实现大功率、连续平稳的传动,广泛应用于重载设备和工程机械领域。

机械设计知识点总结(一)

机械设计知识点总结(一)

机械设计知识点总结(一)机械设计知识点总结机械设计是指在机械工程领域中,根据机械原理和工艺要求,运用机械设计理论和方法,进行产品的设计、计算和绘制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掌握一系列的机械设计知识点。

本文将对机械设计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材料选择在机械设计中,选择合适的材料对产品的性能和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机械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塑料材料和复合材料等。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产品的使用环境、载荷情况、制造成本等因素,以及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等指标。

1. 金属材料:常用的金属材料有铁、铝、铜、钢等。

不同的金属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和用途,例如铁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适用于承受较大的载荷;铝具有轻质和良好的导热性能,适用于制造轻型产品。

2. 塑料材料:塑料材料具有重量轻、耐腐蚀、绝缘等特点,常用于制造外壳、密封件等部件。

常见的塑料材料有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等。

3. 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由不同的基体和增强体组成,具有优异的性能。

例如,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轻质等特点,适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

二、零件设计机械设计中,零件设计是重要的环节。

合理的零件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减少制造成本。

下面介绍几个常见的零件设计知识点。

1. 连接件设计:连接件是将不同零件连接在一起的部件,常见的连接方式有螺栓连接、焊接、铆接等。

在连接件的设计中,需要考虑连接的强度、刚度、拆卸维修等因素。

2. 轴承设计:轴承是支撑和定位旋转零件的关键部件,有重要的影响力。

轴承设计应考虑载荷、转速、润滑等因素,选择适当的轴承类型和规格。

3. 销和销套设计:销和销套常用于连接零件,具有一定的间隙,以便实现相对运动。

销和销套的设计应注意轴向和径向间隙,以及抗剪强度等要求。

三、传动设计机械传动是将动力从一个部件传递到另一个部件的过程。

传动设计包括传动轴、齿轮传动、带传动等。

机械设计学知识小结

机械设计学知识小结

机械设计学知识小结机械设计学知识小结机械设计学是机械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涉及机械工程的设计、制造、管理及控制等方面。

在机械工程中,机械设计是最核心的一块,因此也是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本文将对机械设计学做一个小结。

一、机械设计原则1.功能原则机械设计的首要原则是实现其功能需求,其次是考虑材料、制造、使用和维修等方面的因素。

因此,在进行机械设计时,应细心地分析功能要求,并充分考虑实际制造、使用和维护条件。

2.先进、实用原则机械设计应采用先进的方法、材料和技术,以实现最优化的设计效果。

同时还应考虑其实用性,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做到“实用、经济、美观、安全”。

3.简化原则机械设计应尽量简化设计,减少零部件数量,从而降低制造成本,提高性能。

4.标准化原则采用标准化件和模块化设计,可以减少设计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稳定性。

5.可维护性原则设计应着重考虑机械设备的可维护性,以降低设备维修的难度、成本和时间。

二、机械设计思路1.确定需求机械设计需要优先考虑设计需求。

在设计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机械设备的用途、功能和技术指标。

通过调查分析,了解产品应用环境和生产流程,以便确定最适合的设计方案。

2.制定计划在确定需求的基础上,应制定一份设计计划,包含设备设计方案、设计时间、材料、人员、设备和费用等方面的预算,以确保设计能够按时完成,并且材料、人员和设备的使用符合设计预算要求。

3.进行设计设计的实施阶段是机械设计的核心。

在这一阶段,设计师需要根据需求,选择适当的设计工具和软件进行设计,如CAD、CAE等。

同时,还应充分考虑机械设备的生产流程、使用和维护方面的因素,以保证设计效果的实现和达到设计预期目标。

4.制定计划在设计完成后,还需对机械设备进行测试和验证。

通过对设备进行各项测试和验证后,可以确保机械设备能够稳定、合理地运行。

5.优化设计在完成测试和验证后,设计师还需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设计代码的优化,并在必要时对机械设备进行修改,以使其更符合客户需求和市场需求。

机械设计全套知识点总结

机械设计全套知识点总结

机械设计全套知识点总结一、引言机械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到力学、材料学、热学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对机械设计的核心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机械设计基础知识1. 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机械设计的目标是满足使用要求和可制造要求,同时尽量减少成本和提高效率。

设计师需要了解力学和材料学的基本原理,以及各种材料的特性和加工工艺。

2. 零件和装配的设计:机械设计包括零件的设计和装配的设计。

零件设计要考虑到强度、刚度、耐久性等因素,而装配设计要考虑到精度、配合间隙、装配顺序等因素。

3. 计算与仿真:机械设计中常常需要进行各种计算和仿真分析,例如应力分析、运动学分析、热传导分析等。

设计师需要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和仿真工具。

三、机械设计的主要知识点1. 机械构件设计:包括轴承、齿轮、联轴器、传动链条等机械构件的设计。

设计师需要选择适当的材料和加工工艺,并进行强度和刚度的计算。

2. 机构设计:机械设计中常常需要设计各种机构,例如连杆机构、滑块机构、凸轮机构等。

设计师需要进行运动学分析,确定机构的运动学性能。

3. 变速器设计:变速器是机械传动系统中的重要部件,设计师需要选择合适的齿轮传动方案,并进行强度和噪声的计算。

4. 机械绘图:机械设计师需要掌握机械绘图的基本知识,包括图样符号的表示、尺寸标注、剖视图的绘制等。

四、机械设计的最新研究和发展趋势1. 仿生设计:借鉴生物体的结构和运动原理进行机械设计。

仿生设计能够提供一些新颖的解决方案,例如仿鸟翼设计的飞机机翼。

2. 智能化设计:利用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设备实现机械系统的智能化。

智能化设计能够提高机械系统的自适应性和自动化水平。

3. 轻量化设计:通过材料的优化选择和结构的优化设计,实现机械系统的轻量化。

轻量化设计能够提高机械系统的能效和环境适应性。

五、结论机械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需要设计师掌握多个领域的知识。

本文对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主要知识点以及最新的研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

机械设计知识点总结笔记

机械设计知识点总结笔记

机械设计知识点总结笔记 1.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 机械设计的定义和步骤-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和公式- 机械设计中常用的材料和材料选择原则- 机械设计中常用的工艺及加工方法2. 零件设计与选型:- 零件功能需求和性能要求- 零件设计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的计算与选择- 零件与装配件的选型和配合原则3. 机械传动装置设计:- 常见的机械传动方式和原理- 传动装置的设计与计算- 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的设计和选择原则4. 常见机构设计:- 常见的连杆机构、齿轮机构和曲柄滑块机构的设计- 平面机构、空间机构的设计和分析- 弹簧机构和减振器的设计原则5. 机械零件的加工与装配:- 零件的加工工艺和方法- 零件的装配及调试技巧- 常见的检验和测试方法6. 机械设计的CAD软件应用:- 机械设计中常用的CAD软件介绍和使用技巧- 2D和3D建模、装配和绘图的基本操作- CAD软件中的参数化设计和优化设计方法7. 机械设计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机械设计中常用的数值模拟软件和方法- 结构强度、刚度和疲劳寿命的分析与评估- 流体动力学、传热分析和优化设计方法8. 机械设计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机械设计中的可靠性评估和安全性分析- 设计中的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 机械产品的可靠性测试和验证方法9. 机械设计的创新与发展趋势:- 机械设计中的创新方法和思维- 智能化、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新兴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如人工智能和物联网)以上是机械设计知识点的一些概述,掌握这些知识将有助于进行机械设计的实践和应用。

机械设计39条知识点汇总

机械设计39条知识点汇总

机械设计39条知识点汇总机械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工程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各种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和应用。

在机械设计的过程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掌握。

下面将对机械设计的39个关键知识点进行汇总。

1.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包括机械工程原理、机械材料及机械加工工艺等。

了解这些基础知识是进行机械设计的前提。

2. 机械设计流程机械设计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制造和测试等多个环节。

每个环节都有特定的任务和要求,需要设计人员逐一完成。

3. 机械结构设计机械结构设计是机械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包括零部件的选型、构造和参数设计等。

良好的机械结构设计可以保证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4. 机械运动学机械运动学研究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参数。

在机械设计中,运动学的知识对于设计运动部件和传动机构非常重要。

5. 机械动力学机械动力学主要研究物体在受到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了解机械动力学的知识可以对机械设计的驱动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和优化。

6. 机械材料与力学性能机械材料的选择对产品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了解各种材料的力学性能,可以根据产品的使用条件选用合适的材料。

7. 机械传动与控制机械传动和控制是机械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它涉及到传动装置的选择、传动比的设计和控制系统的设计等方面。

8. 机械振动与噪声控制机械振动和噪声是机械产品中常见的问题。

了解机械振动和噪声的产生机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可以提高产品的工作环境。

9. 机械设计软件与计算机辅助设计机械设计软件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已经成为机械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熟练应用这些工具可以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

10. 机械工程制图机械工程制图是机械设计的重要技能之一。

熟练掌握机械工程制图的规范和方法,可以准确地传递设计意图。

11. 机械设计的经济性与可靠性机械设计的经济性是指在满足产品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

而可靠性则是指产品在规定条件下长期正常工作的能力。

机械设计学习心得总结(3篇)

机械设计学习心得总结(3篇)

机械设计学习心得总结1、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加强了我们动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们通过这个方案包括设计了一套电路原理和pcb连接图,和芯片上的选择。

这个方案总共使用了74ls248,cd4510各两个,74ls04,74ls08,74ls20,74ls74,ne555定时器各一个。

2、在设计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情况,就是心里想老着这样的接法可以行得通,但实际接上电路,总是实现不了,因此耗费在这上面的时间用去很多。

3、我沉得做课程设计同时也是对课本知识的巩固和加强,由于课本上的知识太多,平时课间的学习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和运用各个元件的功能,而且考试内容有限,所以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很多元件的功能,并且对于其在电路中的使用有了更多的认识。

平时看课本时,有时问题老是弄不懂,做完课程设计,那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而且还可以记住很多东西。

比如一些芯片的功能,平时看课本,这次看了,下次就忘了,通过动手实践让我们对各个元件映象深刻。

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和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所以这个期末测试之后的课程设计对我们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4、经过两个星期的实习,过程曲折可谓一语难尽。

在此期间我们也失落过,也曾一度热情高涨。

从开始时满富盛激情到最后汗水背后的复杂心情,点点滴滴无不令我回味无长。

生活就是这样,汗水预示着结果也见证着收获。

劳动是人类生存生活永恒不变的话题。

通过实习,我才真正领略到“艰苦奋斗”这一词的真正含义,我才意识到老一辈电子设计为我们的社会付出。

我想说,设计确实有些辛苦,但苦中也有乐,在如今单一的理论学习中,很少有机会能有实践的机会,但我们可以,而且设计也是一个团队的任务,一起的工作可以让我们有说有笑,相互帮助,配合默契,多少人间欢乐在这里洒下,大学里一年的相处还赶不上这十来天的合作,我感觉我和同学们之间的距离更加近了;我想说,确实很累,但当我们看到自己所做的成果时,心中也不免产生兴奋;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机械设计基础复习总结

机械设计基础复习总结

机械设计基础复习总结一、机械制图1.制图常用符号的掌握:如螺纹、齿轮、轴等常用制图符号的画法和要求。

2.视图投影方法的理解:了解各种视图的画法和画布方法,如三视图、正投影、斜投影等。

3.尺寸标注的要求:尺寸标注要精确、清晰、规范,要避免尺寸标注冲突和歧义。

对于特殊形状的零件,还要会选择合适的标注方法。

4.配合标准的理解:掌握基本配合的命名方法和要求,如紧配、松配、过盈配等。

二、机械零件设计1.零件结构设计要求:对于需求提出明确的机械零件,要合理确定零件的结构,满足机械设计的要求,如强度、刚度、耐磨等。

2.零件的材料选择:对于确定了零件的结构后,要根据其工作条件和其它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3.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掌握零件加工的基本工艺,如车削、切割、焊接等,了解加工的工序和工艺要求。

4.零件的装配设计:装配设计要保证零件之间的配合精度,避免干涉和间隙过大。

三、机械装配设计1.装配方式的选择:根据机械装置和结构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装配方式,如销销装配、螺纹连接等。

2.装配工艺的设计:了解装配的基本工艺,掌握工序和工艺要求。

要注意装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装配误差和公差的控制:了解装配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差和公差的控制要求,明确各零件之间的配合公差。

四、机械设计的重要原则和方法1.机械设计的公差控制原则:明确设计目标,根据设计要求制定合理的公差控制方案,保证产品性能和质量。

2.材料选择的原则:根据机械设计的工作条件、载荷要求和耐磨性等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3.设计的创新性和可实施性:要求不只是复制现有的设计,而是要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设计出能够实施的方案。

五、机械设计基础常见错误和解决方法1.标注错误:在机械制图中,尺寸标注错误是一种常见问题。

解决方法是仔细检查标注的准确性,并根据标准进行修正。

2.装配设计错误:装配设计中常常会遇到零件干涉、配合间隙过大等问题。

解决方法是进行合理的配合分析和设计,查找并排除问题。

机械设计知识点汇总总结

机械设计知识点汇总总结

机械设计知识点汇总总结机械设计是一门涵盖广泛的工程学科,它涉及到机械零件的设计、工程材料的选择、力学原理的应用等方面。

在机械设计过程中,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机械设计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汇总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机械设计基础知识1. 工作原理:了解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包括传动机构、系统和力学原理等方面的工作原理。

2. 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材料以满足设计要求,考虑到强度、刚度、耐磨性等因素。

3. 工程图纸:熟悉并能够理解和制作各种工程图纸,包括零件图、装配图、结构图等。

二、机械零件设计1. 轴承设计:选择合适的轴承类型和尺寸,考虑到负载、速度、摩擦等因素。

2. 运动副设计:合理选择运动副类型,包括滑动副、旋转副、滚动副等。

3. 连接件设计:设计各种连接件,包括螺栓、销轴、销销等,考虑到承载能力和可拆卸性等因素。

三、机械传动设计1. 齿轮传动设计:选择合适的齿轮副类型,包括齿轮、链轮、带轮等,考虑到传动比、传动效率等因素。

2. 带传动设计:选择合适的带传动类型,包括平带、V带、齿形带等,考虑到传动能力、传动比等因素。

3. 联轴器设计:选择合适的联轴器类型,包括齿轮联轴器、弹性联轴器、刚性联轴器等,考虑到连接可靠性和传动扭矩等因素。

四、机械强度计算1. 零件强度计算:根据材料的强度性能,计算机械零件的强度和刚度,以确定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 设备强度计算:综合考虑各种力和载荷,计算机械设备的强度和稳定性,以确定是否满足使用条件。

3. 疲劳寿命计算:通过疲劳寿命计算,评估机械零件和设备在循环载荷下的使用寿命。

五、机械设计软件应用1. CAD软件: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如AutoCAD、SolidWorks等,进行绘图和建模。

2. 强度分析软件:使用强度分析软件,如ANSYS、ABAQUS等,进行机械结构的强度分析,验证设计是否合理。

3. 仿真软件:利用仿真软件,如Simulink、Adams等,进行机械系统的仿真,验证设计的可行性。

关于机械设计基础知识总结(精选3篇)

关于机械设计基础知识总结(精选3篇)

关于机械设计基础知识总结(精选3篇)关于机械设计基础知识总结篇1连接1. 螺纹的主要几何参数:大径(公称直径)、小径、中径、螺距、导程、螺纹升角、牙型角、牙侧角。

2. 牙侧角越大,自锁性越好,效率越低。

3. 把牙型角等于60度的三角形米制螺纹称为普通螺纹,以大径为公称直径。

同一公称直径可以有多种螺距的螺纹,其中螺距最大的称为粗牙螺纹,其余都称为细牙螺纹。

公称直径相同时,细牙螺纹的自锁性能好,但不耐磨、易滑扣。

4. M24:粗牙普通螺纹,公称直径24,螺距3;M24×1.5:细牙普通螺纹,公称直径24,螺距1.5。

5. 螺纹连接的防松:摩擦防松、机械防松、铆冲粘合防松。

对顶螺母属于摩擦放松。

6. 螺栓的主要失效形式:1)螺栓杆拉断;2)螺纹的压溃和剪断;3)经常装拆时会因磨损而发生滑扣现象。

7. 螺栓螺纹部分的强度条件。

螺栓的总拉伸荷载为:工作荷载和残余预紧力。

8. 计算压油缸上的螺栓连接和螺栓的分布圆直径。

齿轮传动1. 按照工作条件,齿轮传动可分为闭式传动和开式传动。

2. 轮齿的失效形式主要有:齿轮折断、齿面点蚀、齿面胶合、齿面磨损、齿面塑性变形。

在一般闭式齿轮传动中,齿轮的主要是小型齿面解除疲劳点蚀和轮齿弯曲疲劳折断。

齿根部分靠近节线处最易发生点蚀,故常取节点处的接触应力为计算依据。

一般仅有一对齿啮合,即荷载由一对齿承担。

对于开式齿轮,主要的失效形式有:齿面点蚀和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破坏。

3. 热处理:钢在固体状态下被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不同的冷却方法,改变钢的组织结构,得到所需性能。

退火:放在空气中缓慢降温。

正火:空气中对流冷却。

淬火:放在水中或油中冷却。

4.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作用力及其各力的方向:圆周力及其方向,径向力及其方向。

5. 齿面接触应力的验算公式。

两轮的接触应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两轮的许用应力不同,因为两轮的材料和热处理方式不同,计算中取两轮中较小者。

机械设计知识点总结

机械设计知识点总结

机械设计知识点总结机械设计是一门涉及工程设计、材料力学、热学等多学科知识的学科,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制造业中。

下面是关于机械设计的一些主要知识点的总结:一、材料知识:1. 材料性质:包括机械性能(如强度、硬度、韧性等)、物理性质(如密度、热膨胀系数等)和化学性质(如腐蚀性、耐磨性等)等。

2. 材料分类:金属材料(如钢铁、铝合金等)、非金属材料(如塑料、橡胶、陶瓷等)和复合材料(如纤维复合材料等)等。

3. 材料选择:根据设计要求和成本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材料。

4. 材料特性: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对材料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加工,以满足设计要求。

二、力学知识:1. 静力学:研究静止或平衡物体的力学原理、受力分析和力的平衡。

2. 动力学:研究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力学原理、受力分析和运动规律。

3. 应力和应变:了解材料在受力情况下的应力和应变,并进行强度计算和选择合适的结构。

4. 疲劳和断裂:研究材料在长时间使用后的疲劳和断裂性能,并进行寿命分析和损伤评估。

5. 刚体力学:研究刚体的运动、力学性质和相互作用。

6. 液体力学:研究流体静力学和流体动力学,如流体的压力、流速和流量等。

三、热学知识:1. 热传导:研究热量在材料中的传导方式和传热规律。

2. 热膨胀:了解材料在温度变化下的膨胀和收缩特性,以避免因热应力而引起的损坏。

3. 热交换:研究热量的传递和交换,如散热器、换热器等的设计与优化。

4. 热工艺:以热力学为基础,掌握加热、冷却、焊接和热处理等热工艺的原理和方法。

四、机构设计:1. 机械传动:了解不同传动方式(如齿轮传动、链传动、带传动等)的原理和特点,进行传动系统的设计和优化。

2. 载荷分析:根据设计要求和载荷条件进行载荷分析,确定所需的装配和结构。

3. 机械连接:了解不同的连接方式(如螺纹连接、焊接、紧固件等),合理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

4. 机械运动学:研究机械运动规律和轨迹,设计机械系统的动作链和运动控制。

机械设计课本知识点汇总

机械设计课本知识点汇总

机械设计课本知识点汇总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学科,涵盖了广泛的知识点。

本文将为大家汇总机械设计课本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以供参考。

一、机械设计基础知识1. 材料力学:包括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应力、应变、弹性模量、屈服强度等。

2. 绘图基础:了解机械设计中常用的绘图符号、尺寸标注、投影方法等。

3. 机械制图:学习机械设计中的常用图形,如剖视图、立体图、装配图等。

4. 轴系和公差:了解轴系的概念、公差的计算方法等重要内容。

二、机械零件设计1. 连接零件:包括螺栓、销、轴等常用连接零件的设计,以及设计时应考虑的安全系数。

2. 传动零件:学习机械传动中的齿轮、带传动、链传动等各种传动零件的设计方法。

3. 轴承设计:了解轴承的基本原理,学习轴承的选择和计算方法。

4. 弹簧设计:学习弹簧的类型、选取和计算方法,以及弹簧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三、机构设计1. 机构的分类:学习常见机构的分类和特点,如链传动机构、减速机构等。

2. 平面机构设计:包括平面机构的数学模型、运动分析和合成等内容。

3. 空间机构设计:了解空间机构的设计方法和运动规律。

4. 减振和控制:学习机械设计中减振和控制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四、机械设计原理1. 机械运动学:了解机械运动学的基本概念、运动参数的计算方法等。

2. 机械静力学:学习机械静力平衡、动态平衡和力学性能的计算方法。

3. 机械动力学:包括机械动力学的基本原理、能量传递与控制、动力分析和设计等内容。

4. 机械热力学:了解机械系统的能量转换原理、热力学循环和效率计算等。

五、机械设计应用1. 机械工程材料:学习常见机械工程材料的性能特点和应用范围。

2. 工程设计软件:了解常用的机械设计软件,如CAD、Solidworks 等,并学会使用它们进行机械设计。

3. 机械加工工艺:学习机械零件的加工方法和工艺流程,了解不同加工方式的优缺点。

4. 机械设计案例:学习一些经典的机械设计案例,了解不同设计思路和方法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计知识总结螺纹:连接螺纹:当量摩擦角较大,自锁性好传动螺纹:当量摩擦角小,传动效率高普通螺纹、管螺纹、自功螺钉用螺纹(连接)矩形螺纹、梯形螺纹、锯齿形螺纹(传动)一些重要参数:小径d 1:最小直径,与强度计算有关大径d :最大直径,也称公称直径中径d 2:用于配合性质线数(头数) 要求自锁性好,常用连接螺纹用单线螺纹传动螺纹,为提高效率,用2-3线螺纹(太高难加工)螺纹连接的基本类型1.螺栓连接2.双头螺柱连接3.螺钉连接4.紧定螺钉连接预紧力:螺纹连接装配时被拧紧,在承受工作载荷之前,预先受到力的作用,这个力叫做预紧力预紧的目的在于增加连接的可靠性和紧密性(规定预紧力不超过屈服极限80%)σ=F0A 1≤80%σs A 1:危险截面面积 螺纹防松,根本问题在于防止螺旋副在受载时发生相对转动 放松方法:1.摩擦防松(例如弹簧垫圈防松)2.机械防松(例如串联钢丝防松)3.破坏螺旋副运动关系防松(例如铆合防松)螺栓连接的强度计算:σca =1.3Fπ4d 12≤[σ]1.仅受预紧力的紧螺栓连接:F=F 0(预紧力)2.承受预紧力和工作拉力的紧螺栓连接:F 2=F+F 1F2:总拉力F:工作拉力F1:残余预紧力3.承受工作剪力的螺栓连接挤压强度条件为:σp=Fd0L min≤[σp]螺栓杆的剪切强度条件为:τ =Fπ4d02≤[τ]d0:螺栓剪切面的直径,L min:螺栓杆与孔壁挤压面的最小高度提高螺纹连接强度的措施(一)降低影响螺栓强度的应力幅(二)改善螺纹牙上载荷不均匀的现象(三)减小应力集中的影响(加卸载槽)(四)采用合理的制造工艺方法键连接键主要通过周向固定以传递转矩键连接的主要类型:1.平键连接 2.楔键连接 3.半圆键连接 4.切向键连接平键连接的特点:结构简单、装拆方便、对中性好按用途的不同平键分为普通平键、薄型平键、导向平键和滑键其中普通平键又分为圆头平键(A型)、单圆头平键(C型)、平头平键(B 型)半圆键连接:优点:工艺性好、装配方便,尤其适用于锥形轴端与轮毂的连接缺点:键槽较深,对轴的强度削弱大一般用于轻载静连接中楔键连接优点:传递有冲击和振动较大转矩时,仍能保证连接的可靠性缺点:键楔紧后,轴和轮毂的配合产生偏心和偏斜主要用于毂类零件的定心精度要求不高和低转速场合切向键连接:主要用于大型带轮、大型飞轮、矿山用大型绞车的卷筒中键的主要失效形式是工作面的压溃假定载荷在键的工作面上均匀分布,普通平键连接的强度条件为:≤[σp]σp=4000Thld导向平键连接和滑键连接的强度条件为:≤[p]p=4000Thldl:键的工作长度h:键的高度d:轴的直径键的强度若不足,则采用双键,但在强度校核中只按1.5个键计算两个平键的布置:沿周向相隔1800两个半圆键的布置:在轴的同一条母线上两个楔键的布置:沿周向相隔900-1200花键连接由外花键和内花键组成花键按齿形的不同,分为矩形花键和渐开线花键花键连接的特点:1.承载能力很大2.对中性好3.导向性好4.齿根有应力集中5.成本高无键连接:(一)型面连接(二)胀紧连接销按用途可分为:1.定位销 2.连接销 3.安全销带传动类型:(一)摩擦型带传动(二)啮合型带传动(一)摩擦型带传动中按截面形状不同分为:1.平带传动2.圆带传动3.V带传动4.多楔带传动摩擦型带传动有打滑现象,传动比不稳定;啮合型反之带传动受力分析:若设带传动工作前受到的初压力为F0则工作时,紧边拉力的增加量=松边拉力的减少量,则有:(紧边)F1-F0=F0-F2(松边)带传动的有效拉力F e等于传动带工作表面的总摩擦力F f于是F e=F f=F1-F2带传动所传递的功率P为:P=F e v/1000 P的单位为KW,V为m/s带传动的应力:1.拉应力 2.弯曲应力 3.离心拉应力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总是存在的,无法避免;导致了从动轮上的线速度总是小于主动轮上的线速度(V从<V带<V主)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打滑和疲劳损坏带传动的设计准则是:在保证带传动不打滑的情况下,使带具有一定的疲劳强度和寿命V带带型的选择依据:计算功率、小带轮转速n带的张紧目的:由于带必须在预紧下才能正常工作,所以张紧是为了带正常工作常见的张紧装置:自动张紧装置、定期张紧装置、张紧轮张紧装置滚子链:由滚子、套筒、销轴、内链板和外链板组成当传递大功率时,可采用双排链或多排链(提高强度)多排链的承载能力与排数成正比,但由于精度影响,易引起各排链承受的载荷不均匀,故排数不宜过多当链节数是偶数时,接头处可用开口销或弹簧卡片来固定(前者用于大节距后者用于小节距)当链节数是奇数时,需采用过渡链节链传动的参数选择:小链轮齿数Z1,Z1过小会增加运动的不均匀性和动载荷Z1过大易发生跳链和脱链大链轮齿数Z2,主要受小链轮齿数影响。

Z1大,Z2大,同时传动的总体尺寸增大,易发生脱链和跳链传动比i:传动比过大,每个轮齿承受的载荷增大,且易发生跳链和脱链中心距a:中心距越小,包角越小,承受的载荷增大,且易发生跳链和脱链中心距越大,松边垂度越大,传动时易发生松边颤动节距和排数:节距越大,承载能力越高,但载荷不均与性越严重排数越大,承载能力越高链传动的张紧目的:避免松边垂度过大造成啮合不良和链条振动主要方法:调节中心距齿轮传动主要的失效形式:(一)轮齿折断:齿根过渡部分的弯曲应力过大(二)齿面磨损:开放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之一,由于啮合间进入污染物(三)齿面点蚀:主要由接触应力引起(四)齿面胶合:由于齿面间未形成有效的润滑油膜,齿面直接接触引起(五)塑性变形:轮齿上承受载荷过大,产生应力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引起计算载荷F ca=K•F n K=K A•K v•Kα•KβK:载荷系数(一)K A使用系数:由载荷状态(例如平稳,冲击)和原动机选定(二)K v动载系数(三)Kα齿间载荷分布系数(四)Kβ齿向载荷分布系数另:齿轮的受力分析(重要)蜗杆传动特点:(一)传动比大(二)冲击载荷小,传动平稳,噪音小(三)在特定条件下具有自锁性(四)该传动易发热,摩擦力大,传动效率低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模数、压力角、蜗杆头数、蜗轮齿数、蜗杆直径蜗杆头数越高,传动效率越高,加工难度越大,蜗杆的刚度越低蜗杆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点蚀、齿根折断、齿面胶合、过渡磨损在开放式传动中多发生齿面磨损和轮齿折断在闭式传动中多发生齿面胶合和点蚀蜗杆的传动效率:功率损耗主要分为啮合摩擦损耗、轴承摩擦损耗、溅油损耗常见的蜗轮结构:1.齿圈式 2.螺栓连接式 3.整体浇铸式 4.拼铸式另(重要):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轴承轴承中按摩擦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滑动轴承按承受载荷的方向不同,可分为径向轴承和止推轴承整体式径向滑动轴承特点:1.结构简单,成本低廉2.轴承磨损后,轴承间隙过大时无法调整,拆装不便它由轴承座和整体轴套组成,常用于低速、轻载、间歇工作的机器中对开式径向滑动轴承:主要由轴承座、轴承盖、剖分式轴承和双头螺栓组成止推滑动轴承:由轴承座和止推轴颈组成广泛用于低速、轻载的场合滑动轴承的主要失效形式:磨粒磨损、胶合、腐蚀、疲劳剥落、划伤轴承材料的要求:(一)良好的减磨性、耐磨性和抗咬粘性(二)良好的摩擦顺应性、嵌入性和磨合性(三)足够的强度和抗腐蚀能力(四)良好的导热性、工艺性和经济性不完全流体润滑下,滑动轴承的可靠工作条件:边界膜不遭破坏,维持粗糙表面微腔内有流体润滑的存在(一)径向滑动轴承的设计计算1.验算轴承的平均压力p2.验算轴承的pv值3.验算滑动速度v(二)止推滑动轴承的设计计算1.验算平均压力p2.验算轴承的pv流体润滑的必要条件1.轴承与轴颈间必须留有空隙2.油膜产生的动压力与外载荷相平衡此时轴承内的摩擦力仅为液体的内阻力,摩擦系数最小滚动轴承主要分为向心轴承、推力轴承、和向心推力轴承内径代号*5=内径宽度代号为0时,一般不标,对于1,3类轴要标出公差等级代号为/P7……/P0(精度由高到低)0级为普通级,在轴承代号中不标出游隙代号:0组是最常用的,通常不标。

例如:6308——内径为40的深沟球轴承,尺寸代号为03,内径代号为08,0级公差,0组游隙轴承类型选择考虑的因素:(一)轴承的载荷(二)轴承的转速与滚子轴承相比,球轴承有较高的极限转速(三)轴承的调心性能(四)轴承的安装和拆卸滚动轴承正常的失效形式是:内外圈滚道或滚动体上的点蚀破坏基本额定寿命:具有90%可靠度时轴承的寿命,用L表示10基本额定动载荷:使轴承基本额定寿命达106时,轴承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值,用C表示。

轴承密封主要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

另(重要):角接触球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的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分析与计算联轴器联轴器所连两轴的相对位移:1.轴向位移2.径向位移3.角位移4.综合位移联轴器分为(一)刚性联轴器(例如凸缘联轴器)(二)挠性联轴器(例如滑块联轴器、十字轴万向联轴器)离合器主要分为牙嵌离合器和圆盘离合器轴传动轴:只承受扭矩(汽车传动轴)心轴:只承受弯矩(自行车的前、后轴;火车轮轴)转轴:既承受扭矩,也承受弯矩(自行车中轴;减速器上的轴)轴的设计步骤,轴的材料,轴的结构设计(能判断和改正结构错误),按扭矩初步估算轴的直径,折合系数α的意义。

By:算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