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___全

合集下载

汽车制造工艺学教案新

汽车制造工艺学教案新

汽车制造工艺学教案新第一章:汽车制造工艺学概述1.1 汽车制造工艺学的定义1.2 汽车制造工艺学的重要性1.3 汽车制造工艺学的发展历程1.4 汽车制造工艺学的研究内容第二章:汽车制造工艺流程2.1 汽车制造的基本流程2.2 车身制造工艺2.3 发动机制造工艺2.4 底盘制造工艺2.5 汽车总装工艺第三章:汽车制造工艺参数与工艺计算3.1 工艺参数的概念与分类3.2 工艺参数的计算方法3.3 工艺参数的应用实例3.4 工艺参数的优化与调整第四章:汽车制造工艺装备4.1 工艺装备的分类与作用4.2 工艺装备的设计与制造4.3 工艺装备的使用与维护4.4 工艺装备的优化与改进第五章:汽车制造工艺质量控制5.1 工艺质量控制的概念与重要性5.2 工艺质量控制的方法与手段5.3 工艺质量控制的应用实例5.4 工艺质量控制的优化与改进第六章:汽车制造工艺模拟与优化6.1 工艺模拟的概念与作用6.2 工艺模拟的方法与技术6.3 工艺模拟的应用实例6.4 工艺模拟的优化与改进第七章:汽车制造新技术与新材料7.1 新能源汽车制造工艺7.2 轻量化材料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7.3 智能制造技术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7.4 新技术、新材料在汽车制造工艺中的挑战与机遇第八章:汽车制造环境与能源管理8.1 汽车制造环境管理的重要性8.2 汽车制造废气、废水处理技术8.3 汽车制造节能与减排技术8.4 汽车制造环境与能源管理的优化与改进第九章:汽车制造安全生产与管理9.1 汽车制造安全生产的重要性9.2 安全生产法规与标准9.3 汽车制造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与防范措施9.4 安全生产管理的优化与改进第十章:汽车制造企业经营与管理10.1 汽车制造企业的经营策略10.2 汽车制造企业的管理方法与手段10.3 汽车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10.4 汽车制造企业经营与管理的优化与改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汽车制造工艺学概述难点解析:对汽车制造工艺学发展历程的理解,以及研究内容的分类和掌握。

汽车工艺制造教案模板范文

汽车工艺制造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汽车制造的基本工艺流程,掌握汽车制造的四大工艺(冲压、焊接、涂装、总装)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汽车制造工艺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 汽车制造的四大工艺流程。

2. 冲压、焊接、涂装、总装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1. 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工艺的复杂性和技术性。

2. 如何在实际操作中保证产品质量。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教学视频、实物或模型。

2.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操作手册。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汽车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吗?2.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总结:汽车制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工艺。

二、新课讲解1. 汽车制造工艺简介- 介绍汽车制造的基本工艺流程。

- 讲解汽车制造的四大工艺:冲压、焊接、涂装、总装。

2. 冲压工艺- 解释冲压工艺的原理。

- 介绍冲压设备、冲压模具、冲压板材。

- 演示冲压工艺的实际操作。

3. 焊接工艺- 解释焊接工艺的原理。

- 介绍焊接方法、焊接设备。

- 演示焊接工艺的实际操作。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每组进行冲压或焊接工艺的模拟操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复习汽车制造工艺流程。

2. 复习冲压、焊接工艺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二、涂装工艺1. 解释涂装工艺的原理。

2. 介绍涂装方法、涂装设备。

3. 演示涂装工艺的实际操作。

三、总装工艺1. 解释总装工艺的原理。

2. 介绍总装流程、总装设备。

3. 演示总装工艺的实际操作。

四、课堂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汽车制造工艺的论文。

2. 实验室操作考核: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工艺的模拟操作。

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为了满足社会对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人才的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制定本课程教学大纲,以指导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汽车制造与装配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汽车制造企业、汽车改装企业、汽车维修企业等领域从事汽车制造、装配、调试、检测、维修等方面的工作,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三、课程设置1.公共课程(1)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形势与政策、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创业教育等。

(2)自然科学类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物理、化学等。

(3)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体育、军事理论、创新创业等。

2.专业基础课程(1)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艺等。

(2)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金属学、金属材料性能、热处理工艺等。

(3)汽车原理与结构:汽车发动机原理、汽车底盘原理、汽车电气设备等。

(4)汽车制造工艺:汽车制造工艺学、汽车装配技术、汽车焊接技术等。

3.专业核心课程(1)汽车装配技术:汽车装配工艺、汽车装配设备、汽车装配质量控制等。

(2)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检测技术、汽车维修工艺、汽车故障诊断等。

(3)汽车制造企业管理:汽车制造企业运作模式、汽车生产流程管理、汽车质量管理等。

(4)汽车造型与设计:汽车造型设计原理、汽车结构设计、汽车外观设计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讨论与交流等教学方法。

(2)实践教学:采用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1)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平台、在线课程等。

(2)传统教育技术手段:教材、教案、黑板、实物等。

五、课程考核与评价1.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

汽车设计与制造教学大纲

汽车设计与制造教学大纲

汽车设计与制造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汽车设计与制造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学分:_____总学时:_____适用专业:_____二、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汽车设计与制造的全面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汽车设计与制造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流程,掌握汽车零部件的设计、制造工艺以及整车装配的技术要求,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今后从事汽车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任务1、使学生熟悉汽车的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汽车设计的基本要求和设计流程。

2、掌握汽车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方法和计算分析,包括发动机、底盘、车身等。

3、学习汽车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铸造、锻造、冲压、焊接、涂装等。

4、培养学生运用现代设计方法和制造技术解决汽车设计与制造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和综合素质。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一)汽车设计概论1、汽车的发展历程和趋势了解汽车的诞生和发展历程,掌握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如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

2、汽车的分类和性能指标熟悉汽车的分类方法,掌握汽车的主要性能指标,如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舒适性等。

3、汽车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流程理解汽车设计的基本要求,包括使用要求、法规要求、经济要求等,掌握汽车设计的一般流程,从概念设计到详细设计,再到样车试制和试验。

(二)汽车发动机设计1、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结构熟悉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包括四冲程和二冲程发动机,了解发动机的总体结构和主要零部件的功能。

2、发动机主要零部件的设计掌握气缸体、气缸盖、活塞、连杆、曲轴等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和强度计算方法。

3、发动机的性能参数设计学会确定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如排量、功率、扭矩、转速等,并进行性能优化。

(三)汽车底盘设计1、底盘的组成和总体布置了解汽车底盘的组成部分,包括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掌握底盘的总体布置原则和方法。

连杆加工工艺规程及钻小头孔工序夹具设计

连杆加工工艺规程及钻小头孔工序夹具设计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连杆加工工艺规程及钻小头孔工序夹具设计学校:天津科技大学专业: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学号:13018124姓名:赵文辉指导教师:谈炳发提交日期:2016.7.15目录第一章前言 (1)第二章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2)第三章零件的分析 (3)第一节零件的作用 (4)第二节零件的工艺分析 (5)第四章工艺规程的设计 (6)第一节连杆的材料和毛坯 (7)第二节连杆加工工艺路线制定 (8)第三节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9)第四节确定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 (10)第五节连杆的检验 (10)第五章钻连杆小头孔专用夹具设计 (11)第一节夹具的设计方案及要求 (12)第二节定位基准的选择 (13)第三节切削力和夹紧力的计算 (14)第四节定位误差的分析 (15)第五节夹具设计及操作简要说明 (16)结论 (17)参考文献 (18)致谢 (19)第一章前言《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学习完大学阶段的汽车类基础和技术基础课以及专业课程之后的一个综合的课程设计,它是将设计和制造知识有机的结合,并融合现阶段汽车制造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和较先进成熟的制造技术的应用,而进行的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通过本课程的训练,将有助于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为后续的课程学习以及今后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对于本人来说,希望能通过本次课程设计的学习,学会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工艺课程实习所得的实践知识结合起来,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从而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希望能超越目前工厂的实际生产工艺,而将有利于加工质量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应用到机器零件的制造中,为改善我国的汽车制造业相对落后的局面探索可能的途径。

看过参考文献后总结出自己的语言,但由于所学知识和实践的时间以及深度有限,本设计中会有许多不足,希望各位老师能给予指正。

第二章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一) 设计说明本次设计是我们学完大学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

汽车制造工艺学教案新

汽车制造工艺学教案新

汽车制造工艺学教案新一、课程简介章节名称:汽车制造工艺学教案新课程简介:汽车制造工艺学教案新是一门介绍汽车制造工艺的学科,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了解汽车制造的基本工艺流程,掌握各种汽车制造工艺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方法,以及汽车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

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汽车制造的基本工艺流程。

2. 使学生掌握各种汽车制造工艺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方法。

3. 使学生了解汽车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

教学内容:1. 汽车制造基本工艺流程。

2. 车身制造工艺。

3. 发动机制造工艺。

4. 底盘制造工艺。

5. 汽车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汽车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工艺流程和技术要求。

2. 示范:展示汽车制造工艺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3. 实践: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汽车制造工艺的实践操作。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汽车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问题。

教学评价:1. 考试:考察学生对汽车制造工艺学教案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技能和操作规范性。

3. 课堂讨论: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和问题分析能力。

二、教案示例章节名称:汽车制造工艺学教案新第一章汽车制造基本工艺流程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汽车制造的基本工艺流程。

2. 使学生掌握各种汽车制造工艺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方法。

教学内容:1. 汽车制造的基本工艺流程。

2. 车身制造工艺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方法。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汽车制造的基本工艺流程和车身制造工艺的技术要求。

2. 示范:展示车身制造工艺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3. 实践: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车身制造工艺的实践操作。

教学评价:1. 考试:考察学生对汽车制造基本工艺流程和车身制造工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技能和操作规范性。

三、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制造工艺学教案新教材。

2. 课件:汽车制造工艺学教案新的课件。

2023年大学_《汽车制造工艺学》(曾东建著)课后习题答案下载

2023年大学_《汽车制造工艺学》(曾东建著)课后习题答案下载

2023年《汽车制造工艺学》(曾东建著)课后习题答案下载《汽车制造工艺学》(曾东建著)简介序前言第一章汽车制造过程概述第一节汽车的生产过程第二节汽车生产工艺过程第三节汽车及其零件生产模式和生产理念的发展习题参考文献第二章汽车及其零件制造中常用制造工艺基础知识第一节铸造工艺基础第二节锻造工艺基础第三节焊接基本工艺第四节冲压工艺基础第五节粉末冶金第六节塑料成型工艺基础第七节毛坯的选择习题参考文献第三章工件的机械加工质量第一节机械加工质量的.基本概念第二节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第三节影响表面质量的因素第四节表面质量对机器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习题参考文献第四章工件的定位和机床夹具第一节基准的概念和工件的安装第二节机床夹具的组成及其分类第三节工件的定位原理第四节常用定位元件和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误差分析第五节工件的夹紧及夹紧装置第六节典型机床夹具第七节夹具设计的方法和步骤习题参考文献第五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机械加工路线的制定第三节工序具体内容的确定第四节工艺方案的经济性评论及降低加工成本的措施第五节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范例习题参考文献第六章尺寸链原理及其应用第一节尺寸链的基本概念第二节工艺尺寸链、装配尺寸链的应用习题参考文献第七章装配工艺基础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保证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第三节装配工艺规程第四节汽车装配工艺过程习题参考文献第八章结构工艺性第一节零件机械加工的结构工艺性第二节产品结构的装配工艺性习题参考文献第九章汽车典型零件的制造工艺第十章汽车车身制造工艺第十一章自动化制造系统及先进制造技术简介参考文献《汽车制造工艺学》(曾东建著)目录本书是根据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汽车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研究的教材规划编写的,系统地阐述了汽车设计与制造专业所需要的工艺基本理论和知识。

全书共分十一章,内容包括汽车制造过程概论,汽车及其零件制造中常用制造工艺基础知识,工件的机械加工质量,工件的定位和机床夹具,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尺寸链原理及其应用,装配工艺基础,结构工艺性,汽车典型零件的制造工艺,汽车车身制造工艺,自动化制造系统及先进制造技术简介。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一、前期准备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的第一步是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这包括确定设计的主题和目标,收集资料和文献,以及进行市场调研等。

1.确定主题和目标在确定课程设计的主题和目标时,需要考虑实际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例如,可以选择汽车制造工艺中的某个环节作为主题,比如车身制造、发动机制造等。

同时需要明确课程设计的目标,例如提高学生对汽车制造工艺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2.收集资料和文献在进行课程设计之前,需要收集相关资料和文献。

这些资料可以来自于图书馆、互联网、专业杂志等多种渠道。

通过收集资料和文献可以更好地了解汽车制造工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为后续的课程设计提供基础。

3.市场调研在确定课程设计主题时,需要进行市场调研。

这包括了解汽车制造行业中相关企业的需求以及就业市场中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等。

通过市场调研可以更好地把握行业动态和就业前景,为后续的课程设计提供指导。

二、课程设计内容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的核心是制定课程内容。

在制定课程内容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知识汽车制造工艺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

在课程设计中,需要涉及到相关的理论知识,包括汽车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原理、流程等。

2.实践技能除了理论知识外,汽车制造工艺学还需要掌握相关的实践技能。

这包括了解相关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相关操作技巧等。

在课程设计中,应该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3.案例分析在汽车制造工艺学中,案例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

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4.项目实践项目实践是汽车制造工艺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项目实践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并且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三、课程设计实施在课程设计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方法汽车制造工艺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项目实践等多种形式。

汽车制造工艺学习题册及答案

汽车制造工艺学习题册及答案

汽车制造工艺学习题集第一部分习题第一章现代制造工艺学基本概念一、判断题1.现代汽车制造技术正进入刚性自动化阶段。

2.生产过程是将原材料转变为产品的过程。

3.产品依次通过的全部加工内容称为工艺路线。

4.工位是指工件在一次安装内,工件连同夹具在机床上所占有的相对位置。

5.工序是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

6. 在切削加工时,如果同时用几把刀具加工零件的几个表面,则这种工步称作复合工步。

7.成形法是依靠刀具运动轨迹来获得工件形状的一种方法。

8.加工的经济精度指以最有利的时间消耗能达到的加工精度。

9.生产纲领就是生产计划。

10. 大量生产中自动化程度较高,要求工人的技术水平也高。

11.一道工序只能有一次安装。

1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主要改变零件形状及尺寸。

13. 运用多工位夹具,可减少工件安装次数,缩短工序时间,提高生产率。

14. 调整法就是不断调整刀具的位置。

15. 主动测量法需要使用精密的仪器。

16. 成形法中加工表面是由刀刃包络而成的。

17. 在生产加工中,能达到的精度越高越好。

二、选择题1.《汽车制造工艺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汽车加工中的三大问题,即()A. 质量,生产力,经济性B. 产量,生产率,经济性C. 质量,生产率,经济性D. 质量,生产率,经济精度2.工艺过程是()A. 在生产过程前改变原材料的尺寸,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的过程。

B. 在生产过程后改变原材料的尺寸,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的过程。

C. 在生产过程中改变原材料的尺寸,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的过程。

D. 在任何时候改变原材料的尺寸,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的过程。

3.工艺规程是()A. 文件形式的工艺路线。

B. 各种工艺的规划。

C. 工艺的规范化程度。

D. 工艺路线的一部分。

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工艺过程()A. 工序B. 工程C. 工位D. 工步5. 在某机床上加工某零件时,先加工零件的一端,然后调头再夹紧零件加工另一端,这应该是( ) 个工序( ) 次安装。

汽车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精)

汽车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精)

《汽车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803915039课程名称:汽车制造工艺课程设计英文名称:Course Design of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设计周数:1周适用专业:车辆工程先修课程: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基础一、目的和意义本课程是在本专业学生学完《汽车制造工艺学》、进行了生产实习之后进行的,是教学计划中最重要的实践环节之一。

是培养学生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的专业课程设计实践课。

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及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作好毕业设计进行一次综合训练准备并为以后从事工艺技术工作奠定基础。

二、选题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完成一个中等复杂零件的工艺规程设计,训练工艺设计的能力和方法。

三、任务及要求能熟练地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及生产实习中所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中等复杂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加工方法、加工顺序选择、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加工质量;能正确编制机械制造工艺规程及技术文件;学会使用各种手册、图册及图表资料。

四、进程安排五、考核方法与成绩评定1.设计报告和设计总结报告的综合成绩30%2.实际动手能力50%3.创新能力10%4.态度和纪律10%成绩按分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档。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教材:《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汽车教研室编,讲义,2009年。

参考书:《汽车制造工艺学》,王宝玺、贾庆祥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

《汽车制造工艺学》,曾东建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大纲制订人:贺曙新大纲审定人:张雨制订日期:2010年5月《汽车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教学大纲(康尼学院)课程代码:0803915039课程名称:汽车制造工艺课程设计英文名称:Course Design of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设计周数:1周学分:1.0适用专业:车辆工程先修课程: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基础一、目的和意义本课程是在本专业学生学完《汽车制造工艺学》、进行了生产实习之后进行的,是教学计划中最重要的实践环节之一。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名称汽车制造工艺学二、课程性质与要求1.本课程为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汽车制造工艺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使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汽车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及其与其他专业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一般汽车制造工艺上的工艺流程设计,具有一定的生产管理能力和初步的创新意识。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汽车工艺学的概述和历史发展。

2.汽车制造工艺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3.汽车零部件及整车生产的工艺流程。

4.汽车工艺装备及新技术的应用。

5.汽车质量控制与管理。

四、考核方式与标准1.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

2.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实验、考勤等)占课程总成绩的40%。

3.期末考试采用闭卷方式进行,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平时成绩主要考察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以及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五、教学方法1.以讲授为主,结合案例分析和实际生产操作演练。

2.以课堂互动为主,学生提出问题与教师讨论解答,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增强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

3.以信息技术手段为辅助,辅以多媒体、网络、图解等课件展示,增强教学效果。

六、教材与参考书目主教材:《汽车制造工艺学》张胜利、王家盛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1.《汽车制造流程控制与自动化技术》陈旭著,科学出版社。

2.《现代汽车工艺》龚国忠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3.《汽车制造工程技术》刘爱明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4.《汽车制造工艺优化方法》林樾著,科学出版社。

七、实验项目本课程实验项目包括以下内容:1.汽车制造过程的流程分析与设计实验。

2.汽车零部件生产的工艺流程实验。

3.汽车装配工艺实验及其优化设计。

4.汽车零部件及整车质量控制实验。

八、课程进度及计划1.第1-2周,课程概述和历史发展。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精)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精)

车辆设计111班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1.课程设计分组情况(共10组,每组4人,合计40人)组别课程设计题目课程设计人员(带☆号的为组长第1组变速器拨叉加工工艺规程及拨叉孔加工工序夹具设计官奕超☆、李志威、曾堃、梁伟健第2组主减速器主动锥齿轮加工工艺规程及铣渐开线花键工序夹具设计李文强☆、张瀚、朱炽玲、龙劲泉第3组变速器直接档齿轮加工工艺规程及滚齿工序夹具设计杨三仁☆、严万里、陈海隆、白志强第4组变速器倒档齿轮加工工艺规程及插齿工序夹具设计白俊辉☆、刘灵青、宁豪杰、袁汉辉第5组连杆加工工艺规程及小头孔粗镗工序夹具设计刘俊毅☆、胡宗蒙、杨铮、王焙第6组变速器中间轴加工工艺规程及铣键槽加工工序夹具设计叶建锋☆、陈锦游、温世豪、周剑第7组汽车传动轴加工工艺规程及花键槽加工工序夹具设计王新辉☆、陈哲彬、许倩华、陈宇杰第8组传动轴万向节叉加黄训巧☆、李炳森、谭焰聪、王云杰工工艺规程及车外圆加工工序夹具设计第9组变速器箱体加工工艺规程及轴承座孔加工工序夹具设计李嘉基☆、刘仁柱、冯超、易善祯第10组连杆加工工艺规程及大头孔珩磨工序夹具设计罗京华☆、梁明峰、李梓航、卢健荣2.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1)内容:本次课程设计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着任务书要求完成零件的工艺路线制订以及该零件指定工序的专用机床夹具的设计(零件年产量为5000件)。

(2)要求:在对零件进行技术分析的基础上,合理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决定其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及其工艺过程,工序的组成、数目及其工序顺序;根据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能保证加工质量、一定生产率及经济型号的专用机床夹具的方法;同时编写设计说明书,作为设计者在设计中考虑问题、计算过程和记录设计数据的依据;学会正确使用设计资料、图册、手册等。

3.对课程设计成果的要求(1)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绘制零件工作图1张(A2);。

(2)确定毛坯种类及制造方法,绘制毛坯图1张(A2);(3)拟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工艺过程卡片和工序卡片)1套;(4)设计指定工序中的一种专用夹具,绘制夹具装配图和重要零件图(通常为夹具体)1张(A1);(5)撰写设计说明书1份(内容包括加工工艺规程和夹具设计)。

汽车制造工艺学PPT课件

汽车制造工艺学PPT课件
求。对其中不满足工艺要求的尺寸,应按工艺要求进 行改注。
这里需指出,设计人员在标注零件的主要尺寸时, 满足设计要求是主要的。按工艺要求换算的尺寸,其 公差要求比按设计要求直接标注的尺寸要严格,增加 了加工难度。因此,不能只考虑工艺要求。 零件图样上的自由尺寸一般应按制造工艺要求标注。
精品课件
21
第三节 零件设计尺寸、极限偏差 和表面粗糙度的合理标注
本节仅分析零件材料及结构的机械加工工艺性。 评价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零件结构要素的标准化 零件结构要素标准化包括:螺纹、花键、齿轮、 中心孔、各种空刀槽等结构的形状及尺寸,都应该符 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 标准化的零件结构要素可用通用机床及工装进行 加工,周期短,成本低。
精品课件
16
第三节 零件设计尺寸及其极限偏差 和表面粗糙度的合理标注
一、对设计尺寸标注的要求
对零件图样上设计尺寸及其极限偏差的标注,应 满足以下要求:
(1)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2)满足结构设计要求
零件设计尺寸及其极限偏差的标注应满足功能要 求和装配精度要求。
(3)满足工艺要求 零件设计尺寸及其极限偏差的标注,应使零件机
精品课件
4
第二节 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性
二、尽量采用标准件和通用件 所谓标准件是指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
标准制造的零件。所谓通用件是指在同一类型不同规 格的或者不同类型的产品中,部分零件相同,它们彼 此可以交换通用的零件。
采用标准件或通用件可以减少自制零件数。 三、提高产品的继承性
提高产品的继承性能够充分利用原有产品中合理 的结构和先进、成熟的技术,也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的 制造工艺、工艺装备和生产设备。
精品课件
22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跨学科的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跨学科的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跨学科的“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作者:刘艳雄韩爱国宋燕利来源:《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年第03期摘要:随着中国工业技术快速发展以及对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以跨学科培养作为核心内涵的新工科教育得到了中国工程教育界的深度关注。

“汽车制造工艺学”作为汽车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为了满足汽车领域变革和新工科教育要求,文章对该课程的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建立多学科教学团队、多元化教学、理论教学与课程实习相结合,以及科教融合的教学方式。

文章对于培养汽车类专业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具有一定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关键词:新工科;跨学科;“汽车制造工艺学”;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2)03-0070-02随着中国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校培养跨学科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1]。

然而,跨学科人才培养是世界工程教育改革面临的普遍难题[2]。

正如欧林工学院校长Richard Miller指出,新世纪的高等教育正面临着全球性重大挑战,教育必须超越对学科知识的学习。

而新工科教育的核心内涵之一正是跨学科人才培养。

基于此,自2017年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并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关于推进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等指导文件,全力探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助力中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新工科理念一经提出,就受到中国工程教育界的深度关注,称之为工程教育的“新革命”[3]。

目前,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5G技术的逐步落地商用,汽车领域正进行着一场深度变革,朝着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轻量化方向发展,需要材料、机械、自动化、信息等多学科知识的支持才能满足未来汽车领域的发展要求。

而“汽车制造工艺学”为车辆工程的核心专业必修课之一,其内容包含了机械、材料加工、热处理、自动化智能测量等多学科知识[4-5]。

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背景下_汽车制造专业群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汽车制造工艺技术”课程为例

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背景下_汽车制造专业群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汽车制造工艺技术”课程为例

收稿日期:2023-07-19作者简介:李琤,女,安徽芜湖人,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汽车制造、职业教育。

此文为以下项目的研究成果: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2022年度教育教学研究规划重点课题“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研究和实践”(Azcj2022016);2021年安徽省质量工程“奇瑞汽车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年安徽省质量工程“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产业学院运行机制研究”()。

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背景下汽车制造专业群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汽车制造工艺技术”课程为例李琤,洪诚(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芜湖241002)摘要: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重点,以科教融汇为新方向,在汽车制造专业群课程中开展教学改革实践。

依托省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校企合作重构汽车制造工艺技术课程内容,将最新科技成果融入日常教学,实现生产领域向教学领域转化。

以学生为中心,校企共创三线、三真、三融课堂教学新模式,按照三层建构方法推进课程思政实施,培养具备扎实学识和熟练技能的技术技能人才,并在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技术自信和工匠精神。

关键词: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69(2024)01-039-07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和产业转型升级结合最紧密的教育类型,应该贯彻落实《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1],“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重点,以推动职普融通为关键,以科教融汇为新方向”,不断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坚持服务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研究认为,高职院校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推进科教融汇,需要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及社会组织多方参与,共同实现资源的跨界、重组和优化配置[2]。

(2021年整理)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标准

(2021年整理)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标准

(完整版)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标准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标准)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标准的全部内容。

(完整版)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标准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 (完整版)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标准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 <(完整版)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标准〉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汽车制造工艺学【开课时间】第 1学期【学时/学分数】:90学时/4学分【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授课对象】汽车制造专业二、课程定位《汽车制造工艺学》是汽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它是研究汽车零部件如何有效地进行机械加工的技术学科。

其任务是根据汽车生产实践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对汽车零部件制造工艺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改善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成本的工艺途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零、部件的机械加工等方面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处理生产中出现的一些有关问题,并初步学会从工艺观点分析和评价汽车零、部件的结构工艺性。

从学院每年大致有20%毕业生在上海汽车行业从事工艺规程的制定,汽车零、部件设计、制造和质量管理工作,可以清晰地看出本课程在汽车专业培养目标的地位举足轻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工艺规程制定的相关问题一、分析零件的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参考资料:零件图,机械制造基础1、分析被加工零件的结构特点被加工零件变速箱属于箱体零件。

箱体零件是机器或部件的基础零件,它的作用是将有关零件连接成一个整体,并使这些零件保持正确的相对位置,彼此能协调工作。

对于汽车、拖拉机的箱体零件,按结构形状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回转体型的壳体零件(某一轮廓线沿体内某一轴线回转而成,周向对称的物体),如差速器壳体和汽车后桥壳体等;另一类是平面型箱体零件,如气缸体、变速箱壳体等。

箱体零件的结构都比较复杂,尺寸较大,壁厚较薄。

它需要加工的表面主要有平面和孔,且孔与平面的精度要求比较高故在加工中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达到零件图上各项指标和数据的要求。

2、分析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按大张零件图逐一说明)① 铸件应消除内应力。

(进行时效处理)② 轴线Ⅰ对Ⅱ、Ⅱ对Ⅲ、Ⅲ对Ⅳ、Ⅳ对Ⅴ、Ⅰ对Ⅴ、Ⅱ对Ⅳ(4)、Ⅰ对平面M 以及Ⅰ对平面Q 的平行度0.04。

③ 轴线Ⅰ、Ⅱ、Ⅲ必须位于直径为0.1mm 、且分别平行于基准轴线Ⅶ(7)、Ⅷ(8)、Ⅸ(9)的圆柱面内。

④ 平面N 、P 的平面度0.03。

⑤ 平面N 、P 的平行度0.04。

⑥ 平面N 、P 对平面M 、S 的垂直度0.04。

⑦ 轴线Ⅰ、Ⅱ、Ⅲ、Ⅳ、Ⅴ、Ⅵ(6)对平面N 、P 的垂直度0.06。

⑧ H 向视图两定位销孔310Ga ϕ轴心连线与平面P 的平行度0.04。

⑨ 轴线Ⅰ、Ⅱ、Ⅲ、Ⅳ、Ⅴ、Ⅵ(6)上的两孔之同轴度为0.02,轴线Ⅶ(7)、Ⅷ(8)、Ⅸ(9)上的两孔之同轴度为0.05。

⑩ 轴线Ⅰ、Ⅱ、Ⅲ上各孔的几何形状误差为其公差的一半。

如第一孔D 62ϕ,D 按新标准应写为7H ,即03.062762+=ϕϕH ,该孔的几何形状误差为0.015。

⑪ M 面两定位销孔38Ga ϕ、H 向视图两定位销孔310Ga ϕ、P 面定位销孔38Ga ϕ以及P 面、N 面之定位销孔310Ga ϕ均由工艺保证与相连接箱体的相应定位销孔同心。

⑫ 尺寸16.0160+与内壁轴线的对称度0.5。

即:尺寸16.0160+的中心平面必须位于距离为0.5mm 、且相对内壁中心平面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⑬ 所有螺孔与未注中心距公差的孔的位置度0.3。

⑭ 轴线Ⅰ、Ⅱ、Ⅲ、Ⅳ、Ⅴ、Ⅵ两端孔外侧未注明倒角为451⨯,轴线Ⅶ、Ⅷ、Ⅸ两端孔外侧倒角为 455.0⨯。

⑮ 所有螺孔锪 90锥孔至螺纹外径。

⑯ 及以下各项与图纸所写相同。

3、 审查被加工零件的机械加工结构工艺性首先要看懂零件图,然后找出所有的加工表面。

变速箱体零件的加工表面主要为轴承孔和平面。

以下逐项举例分析:① Ⅰ—Ⅸ 1-9孔(轴承孔和拨叉轴孔)举例:如第一孔D 62ϕ(N 、P 两平面尺寸相同,均为D 62ϕ)。

它的含义:公称直径为62mm ,2级精度第一种动配合的孔(基轴制的孔公差带)。

D 如按新标准应写为7H ,即03.062762+=ϕϕH 。

这个公差由«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查得。

新旧国标对照表可由«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手册»查得。

P 面 N 面其它: Ⅱ孔 D 80φ D 62φ780H φ 762H φ03.0080+φ 03.0062+φⅢ孔 D 47φ D 52φ747H φ 752H φ025.0047+φ 03.0052+φ其余的孔依次进行新旧标准对照,可查出相应的新标准值来。

② 主要加工平面:M 、S 、N 、P 、Q ,(此外还有放油孔斜面26ϕ)③ 定位销孔(装配、定位的基准)如M 面上)8(382003.0025.0---φφGa ,其含义:直径为8mm ,3级精度第一种过渡配合的孔,新标准88N φ。

④ 螺纹孔(起连接作用,应找出各自的规格、数量等)如N 平面上有63M -均布。

6M 的含义是:外径为6mm 的粗牙普通螺纹。

写成工序文字时,如下:钻N 面63M -螺纹底孔。

二、确定生产类型参考资料:机械制造基础,根据如下公式计算:)1)(1(b a Qn N ++=零件零件N —— 零件的年生产纲领(件/年)Q —— 产品的年生产纲领(台/年)n —— 每台产品所含的零件数(件/台)a —— 备品率(取6%)b —— 废品率(取6%))(2247%)61%)(61(12000件零件=++⨯⨯=∴N拖拉机属小型机械,每年500—5000台属中批生产,因此本设计中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

三、选择毛坯参考资料:机械制造基础零件图要求箱体材料为4020-HT ,20—最低抗拉强度,40—最低抗弯强度;HT 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减震性、铸造性和易切削性,比较适合作变速箱体。

又由《机械制造基础》知,应选用金属模铸造。

四、制定工艺规程由于该变速箱的生产属于中批生产,因此确定加工过程时应以通用机床为主,加之专用夹具。

1、 选择加工方法参考资料:机械制造基础,并结合工艺实习时工厂的实际生产情况。

任何复杂的表面都是由若干个简单的几何表面(外圆柱面、孔、平面及成行表面)组合而成的。

零件的加工,实质上就是这些简单几何表面加工的组合。

选择加工方法应注意如下三方面内容:① 不同零件的加工表面,应该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例如同样是平面,箱体零件平面多采用铣削加工;而盘状、杆状零件的平面通常用车削加工,这是由零件结构形状和表面特点决定的。

② 某一相同表面的加工,其途径不是唯一的,即:要达到某一加工面的精度要求,所选用的加工方法可以有多种。

例如,加工一个直径mm 35φ,表面粗糙度为8.0Ra 的孔,可有下列三种方法:ⅰ 钻—扩—铰; ⅱ 钻—拉; ⅲ 钻—粗镗—半精镗—精镗具体选择哪种方案,可根据厂里设备情况,综合生产效率和经济性来决定加工方法。

③ 所选用的加工方法要和生产类型相适应(采用通用机床,辅以专用夹具)下面列举各类型表面的加工方法:例1:轴承孔Ⅰ762H φ,▽2.36Ra = (新旧标准换算见附表1)查阅«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手册»中“孔加工精度”可知精镗能达到7级精度,则孔1可按如下工序加工:粗镗—半精镗—精镗,Ⅰ至Ⅴ孔均采用此方法。

例2:拨叉轴孔Ⅶ、Ⅷ、Ⅸ 614D φ(12.0141114+=φφH ),▽3.65Ra =查阅资料---“孔的加工方案”,确定加工方法:钻—铰。

例3:平面P 、N 、M 的加工精度均为▽3.65Ra =,Q 、S 面均为▽5.124Ra =先根据表面粗糙度选定一加工方案,或先根据加工的尺寸精度选择一加工方案,然后再验证是否能保证另一要求。

由工艺手册中各机械结构方法所能达到的零件表面粗糙度可确定平面的加工:粗铣—精铣(S 面可只粗铣一次)。

照此,我们能确定出所有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

2、 确定加工顺序参阅《机械制造基础》加工顺序的安排。

加工顺序的安排对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都有重要的作用,是拟定工艺路线的关键之一。

① 切削加工顺序的安排a) 先粗后精b) 先主后次c) 先面后孔d) 先基准后其它② 确定加工顺序时需注意如下问题 a) 孔的加工问题:采用卧式镗床(普通机床),配以专用夹具。

(适用于中批)由于该箱体零件同轴线上孔的同轴度要求较高,故镗孔时应采用前后双导向镗杆。

(见图1)由上图可见,由于同一轴线上两个孔的同轴度要求较高,故应在一次镗削中加工出来两个孔,但会出现如下两个问题: ⅰ前面的镗刀3必须能通过工件上后面的孔1D 。

(当21D D 时) ⅱ镗刀2、3必须都能穿过镗套孔。

解决问题ⅰ的方法: A . 设计工件的抬起机构,即在引进镗杆之前,先让工件抬起,使镗杆的中心线相对低于工件孔的中心线,这样可使镗刀顺利通过工件孔。

当镗刀引进到位后,再操纵抬起机构,使工件回到原始位置。

B . 设计伸缩式刀具,使镗刀能伸能缩(设计结构复杂,应用较少)。

C . 装镗杆时,先单独将镗杆伸进零件中,然后再与机床连接。

(中图一 前后双导向镗杆加工简图 1、4 倒角刀 2、3镗刀 5 镗模支架 6 镗套 7 衬套 8 待加工零件批生产中常用方法)。

解决问题ⅱ的方法: A . 在镗套上开槽,使镗刀刀杆引进时镗刀正好从槽中通过。

(大批生产适用方法) B . 镗套做成快换式,装镗杆时,先将镗杆伸进去,然后再装镗套。

b) 孔的倒角问题 一般应将孔的倒角安排在半精镗之后、精镗之前进行,所以在半精镗时,可在镗杆上同时装上倒角刀,一次倒出。

c) Ⅰ至Ⅴ孔为铸孔,其余都不是铸孔,故安排加工时应注意。

d) Ⅰ至Ⅴ孔的加工顺序问题 加工方法如下: A . 五个孔在同一工序中完成,占用机床少、工序集中、投资小,且便于保证各孔之间的位置公差。

B . 五个孔不在同一工序中完成。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其一:克服了由于孔Ⅰ、Ⅱ距离太近,镗模支架上相应孔之间的壁厚太小易影响加工精度的问题;其二:由于孔Ⅱ、Ⅲ在P 、N 两平面上直径不同,且递增方向相反,即孔Ⅱ在P 面为80φ,N 面为62φ,而孔Ⅲ在P 面为47φ,N 面为52φ。

如果安排在一个工序里加工,就增加了确定镗杆直径时的难度,也就是说如果从一面将五个孔在一个工序中加工出来,将有一个孔的加工是从孔半径小的一面引刀,此时,验算镗杆的通过性时许认真谨慎。

推荐采用五孔分开加工的方法。

e) S 面的加工问题 由于此面不是敞露的面,加工时要注意机床的选择和工件的位置,即要注意刀具的进给方向。

3、 选择定位基准可参阅《机械制造基础》选择定位基准时先要分析各个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再遵循粗精基准的选择原则来确定定位基准。

必须注意:此零件上无工艺孔,如果采用一面两孔定位,须提前加工定位孔(因增加了工序,不合适)。

可以考虑用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作定位时的精基准;H 向视图尺寸16.0160+内壁与P 、N 两平面有对称度要求,可以内壁作为粗基准。

4、 选择机床参阅«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或«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手册»,写出各个工序加工时的机床名称和型号。

5、 确定主要加工表面的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参阅«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确定某一加工表面的加工余量时,首先要确定此加工面如下各项内容:① 精度等级:每一个精度等级都有相应的机加工余量、尺寸偏差。

同学查表之前,一定要阅读有关说明。

对于中批生产所用的灰铸铁件,一般为2级精度。

1级铸件对尺寸精度及表面精度要求很高,适用于大批生产。

② 铸件最大尺寸:指长、宽、高中的最大值(并不一定是零件图上所标的最大尺寸)。

③ 公称尺寸:零件图上标出的两个加工表面之间的最大距离,或从中心线、基准面至加工表面之间的尺寸。

如在同一方向上有若干个尺寸,应取最大的作公称尺寸。

(孔的公称尺寸为孔的直径)④ 浇注位置:该加工表面在浇注时所处的位置(包括顶面、侧面和底面),本次设计的零件,浇注时M 为底面, P 、N 为侧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