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类考研艺术综合笔记(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类考研艺术综合笔记(3)艺术作品类型

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

1.再现性★★

现实型文学的最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再现,指对外在客观现实状况作如实刻画或模拟。它要求文学立足于客观现实,面对现实

正视现实,并忠实于现实生活而不是绕开现实躲避现实。

文学作为反映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一方面它应在其话语系统中真实地再现现实矛盾与规律;另一方面,文学应在认识基础上,显示出对现实矛盾和规律的情感评价。

2.逼真性★★

现实型文学立足于客观现实,再现现实矛盾和本质规律,在艺术表现手段上的基本特点便是逼真性。

逼真,是指以写实的方法。按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精细逼真的描绘。客观事物感性状貌和细节的真实是它的特色。

理想型文学

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

1.表现性★★★

表现,指把内在主观世界状况:如情感、理想、想象、幻想等以形象呈现出来。显然在理想型文学中,主观理想具有高于一切

的地位。

理想型文学的主观理想精神,在文学反映方面体现为对现实矛盾的情感评价的侧重。理想型文学与注重客观再现的现实型文学不同,它极大地突出了文学的抒情表现功能。理想型文学的情感态度常常是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而不像现实型文学那样不动声色地将情感隐藏在对事物的描绘之中。这也正是现实型文学与理想型文学作家之间论争的一个焦点。

2.虚幻性★★★

现实型文学以写实的方法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描写,理想型文学则充分运用夸张、变形、虚构的方法不求外表的真实,而遵循情感的逻辑,追求情感的真实。理想型文学并非完全不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素材,但这种素材一经作家的处理,便具有了独特的夸张、变形的色彩。

象征型文学

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

1.暗示性★★

现实型文学重在再现现实,理想型文学重在表现情感,象征型文学则重在寄寓某种意念、意蕴。暗示是象征型文学寄寓意蕴的方式。暗示指词语寄寓某种超出本义的内涵。这表明现实型与理想型文学的意义就在其形象自,而象征型文学突出文学形象的意义的超越性。

2.朦胧性★★★

象征型文学的间接表现的暗示方式使它具有一定的朦胧性。朦胧,指词语含有多层不确定的意义。象征是抽象之物与具体之物之间的比较,其中的意义是纯粹暗示出来的。并且由于象征经常是单独存在的,读者又很少得到何物被象征化的暗示。因此,象征主义的作品不可避免地具有某种内在的朦胧性。象征型文学的暗示不能用单一的确定的意义去概括。因为它具有超出个别现象的更宽泛的意义。象征型文学为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的空间

要求读者去积极地思考、探寻丰富的“象外之象”、“象外之意”、“言外之意”。

艺术的层次和理想形态

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

艺术典型高度真实和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1、是和社会生活的本质、事物和人的普遍性、共性密切相关的。2、必须具备鲜明的个性个性中又要体现共性。3、要体现出创作主体的独特个性和创造。

典型意象艺术家通过典型化的构思,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个具有典型性的内心现象,称为典型意象。但这并不是创作的完成而是需要进一步物化。

典型环境指充分体现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包括

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和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

1、典型性格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的。所谓环境,就是那种形成人物性格“并促使他们行动“的客观条件。典型环境不仅是人物性格形成的基础,而且还逼迫着人物的行动。制约

着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2、典型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对环境发生反作用。

3、两者相互一寸失去一方另一方也不复存在。典型环境是典型人物赖以生存发展的现实基础,典型环境也以典型人物的存在而存在,是以典型人物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系统。

意境★★★

概念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特征★★★

1、表现特征——情景交融。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

曰景:曰情。”意境创造就是把二者结合起来的艺术。三种类型a景中藏情《送孟浩然之广陵》b景中见情《登幽州台歌》c情景并茂式《闻官兵收河南河北》

2、结构特征——虚实相生。实境逼真描写的景形境又称“真境、事境、物境”等虚境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不尽之意”“神境、灵境、情境”等。如“满园春色关不住

一支红杏出墙来”虚境要通过实境来表现实境要在虚境统摄下来加工。

3、审美特征——韵味无穷。韵味是指意境中所蕴涵的那种咀嚼不尽的美的因素和效果。它包括情理意韵趣味等多种因素共同构成的美感效果。虽然从属于整个文体层面,但在意蕴这种内蕴的领域表现得更为突出集中。

分类有我之境情感比较直露、倾向比较鲜明的意境。《春望》无我之境情感比较含蓄、不动声色的意境画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意蕴★★★

概念是指艺术作品内在的含义、意义或意味。

重要学说,有意味的形式,英国克莱夫贝尔,认为艺术作品的基本性质就在于它是“有意味的形式”。他指出作品的各部分、各素质之间的独特方式的排列、组合起来的“形式”是

“有意味”的它主宰着作品能够唤起人们的审美情感。理解1、这是一种否定艺术同

现实人生、生活情感、功能要求以及主题思想联系的形式主义理论,然而其对艺术形式的审美特征的揭示对于我们认识形式美的问题还是有借鉴意义的。

2、将所谓形式的“意味”

置于人类的审美经验基础之上莱看待“形式”之所以有意味是

因为它们内蕴着一定的社会内容和人类的审美情感。比如戏曲的程式化。

意蕴的四个层次

1、寓于各门类艺术的物质材料之中

2、包含在作品的形式构成之中

3、作品中的物象、事件、情节等的指称含义和表现意义。

4、文化意义包括 a.作品中的物象形象情节自身的文化意义 b.作品中包含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以及当时社会生活中各种

观念的总和。

意蕴的三个特点1、感性的、具体的存在于具体形象中2、多义的多层次的3、具有历史的生成性与不同接受主体对作品意蕴的不同认识感受和体验相关联。

审美意象★★★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范畴意象中的“意”是指的主观情思“象”指的是客观物象。

审美意象是艺术家在构思的过程中,将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认识与把握到的的客观物象相融合,并以一定的艺术表达方式和语言为媒介形成的存在主体,是观念中的内心视象。

审美意象既体现创作者的主观情思;又体现着客体的审美特征。

这种内心视象是内心中具体的、鲜明的、确定的形象,同时还有不确定性一面,具有模糊性、变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