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咏史怀古诗鉴赏评价 (课件35张)

合集下载

咏史怀古类诗歌鉴赏PPT课件

咏史怀古类诗歌鉴赏PPT课件
赤壁—周建瑜功立业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苦叹,个人仕途坎坷的遭遇。
《咏怀古迹》 昭君村—昭君

思念家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16
(练习二)概括下面诗句所写内容,体会诗人 所表达的情感。
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韦庄,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 “台城柳”“无情”? (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是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 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咏史怀古”诗歌复 习
1
回顾必修课本“咏史怀古”诗歌; 异中求同,归纳主题思想、表达技巧; 掌握此类诗歌的鉴赏方法。
2
“咏史怀古”:后代诗人对尘 封往事发思古之幽情,并常以 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 合了诗人对社会历史的感触的 一类诗歌。
3
“咏史” 历史人、事情 “怀古” 历史古迹
4
《咏怀古迹•其三》杜甫 马嵬(其二) 李商隐
3 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
反衬、用典
《永遇乐》
《蜀相》
10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 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 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 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14
诗人的情感抒发有几类?
• 建立功业的抱负,壮志难酬的情怀; • 年华消逝的感伤; • 对古人的缅怀、敬仰; • 揭露昏庸腐朽的统治,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
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 • 昔盛今衰的比较中,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 • 强烈的爱国之情。

咏史怀古诗鉴赏 课件(23张PPT)

咏史怀古诗鉴赏 课件(23张PPT)
君忧民。
(2009重庆卷)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6分)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借坏槛代当,潮,反目问断魂消。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
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
个人瞧。
⑴“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
答:
兴,百姓苦;亡,百同揭姓情露下统苦层治!人 者民 压的 榨疾 百苦 姓, 的
实质(议论)


题乌江亭
乌江亭
杜牧
王安石
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
百战疲劳壮士哀, 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 胜败兵家事不期,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
再起。 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
中原一败势难回。 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 包羞忍耻是男儿。李清照认为人要讲求气节,活着要干 江东子弟多才俊,一番轰江轰烈东烈的子山事河业弟。,死今了也虽要气在壮 ,
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拟人;借古讽 今;怀古伤今、虚实相生;对比; 直抒胸臆;烘托、衬托;用典
咏史怀古诗从思想内容上分有三类
1、借古(人)抒怀 对比失落型 同病相怜型
苏轼《赤壁怀古》 李商隐《贾生》
2、怀古(事、迹)伤今
怀古伤今 借古讽今
李白《越中览古》 刘禹锡《台城》
3、理性反思 作者身置其外,总结哲理
点击概念
❖ 咏史诗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 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 时事的诗歌。
❖ 怀古诗是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 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的诗。
方若虚云:“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其事无他,兴亡 贤愚而己。”

人教版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咏史怀古诗(课件34张))-优秀课件

人教版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咏史怀古诗(课件34张))-优秀课件

三、基本思路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 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 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 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 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 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 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 尊还酹江月 。
2.《天净沙•秋思》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游山西村》 8.《咏怀古迹》
4.《蜀相》
9.《山坡羊•潼关怀古》
5.《马嵬》
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4,5,6,8,9
定义
• 咏史诗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 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
• 怀古诗是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 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的诗歌。
由于这类诗歌都以古人、古事、古迹为 描写对象,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 般都比较苍劲悲凉,所以并称为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的基本特点
一、题目
《越中览古》 《咏怀古迹》
《蜀相》
《咏荆轲》
《马嵬》
《山坡羊•潼关怀古》
题目中有古迹、古人名以及历史事件等,或在古 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 “怀古”、“咏怀”等。
华清宫:据史书记载,秦始皇选择在骊山修造陵
墓后,便在骊山旁边建起了骊山汤,在有温泉的地方 修建宫殿。经过北魏、北周、隋朝的修筑与园林美化, 骊山行宫规模空前。公元747年,唐玄宗改温泉宫为 华清宫,同时下令大兴土木,修造亭台殿阁,布设园 林美景。此时的华清宫占地已达1300余亩。据记载, 在唐玄宗时代,他先后到华清宫49次之多,尤其在公 元740年(开元二十八年)旧历十月,唐玄宗与杨贵 妃初次相会于华清宫开始,到册封贵妃之前,唐玄宗 因迷恋杨贵妃而不思政务。公元751年(天宝十年) 冬天,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华清宫居住96天。此时的华 清宫行宫,成了帝王的临时办公场所,也成了唐玄宗 时代的临时政治中心。但就在安史之乱后,这座盛极 一时的行宫走向了没落。

咏史怀古诗鉴赏评价 (课件35张)

咏史怀古诗鉴赏评价 (课件35张)
11.封狼居胥:汉代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封山(筑
土为坛以祭山神,纪念胜利)而还。后常来形容建功立业。
12.塞上长城空自许:《南史》载,宋文帝要杀名将檀道齐
,檀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此处比喻能守边的将 领。
13.燕然勒石:燕然是指今蒙古境内的杭爱山。勒,指刻石
记功。公元89年,东汉窦宪追击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 然山勒石记功而归。燕然未勒是说没有建立破敌的大功。
李白的《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如今只有鹧鸪飞。
借古讽今
诗人在怀古咏史中,往往在对帝王将相的 事迹发表个人的看法,这看法中由于诗人的人 民性立场,多有批判意味的,由此构成讽刺, 而且这讽刺因为对象的特殊性,用了讽喻的方 式,多显含蓄。
如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方法表达?) • ——掌握术语,结合文本
鉴赏要点总结方法
在理解时要注意抓住 一个连接点:关注作品中人、事与作者的
际遇的连接点 三条线索(主题思想)
怀人伤己 吊古讽今 理性反思
解读范例探寻方法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唐代: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杜甫一生济世之志甚高,但终其身,也未得一展抱 负。而昭君也是因汉元帝昏庸,不辨美丑而远嫁异乡, 流离身死,徒遗长恨。二人的遭遇、经历、处境,不无 相似之处。诗人正是在抒写昭君的怨情中,寄寓自己的 身世之慨。

高考复习咏史怀古诗的鉴赏ppt

高考复习咏史怀古诗的鉴赏ppt

乌 今昔对比,感慨沧海桑田, 衣 人生多变,令人叹惋再三。 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 32、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33、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却办不成任何事情。 34、不大可能的事也许今天实现,根本不可能的事也许明天会实现。 35、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36、失败者任其失败,成功者创造成功。 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38、天助自助者,你要你就能。 39、我自信,故我成功;我行,我一定能行。 40、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41、从现在开始,不要未语泪先流。 42、造物之前,必先造人。 43、富人靠资本赚钱,穷人靠知识致富。 44、顾客后还有顾客,服务的开始才是销售的开始。 45、生活犹如万花筒,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相依相随,无须过于在意,人生如梦看淡一切,看淡曾经的伤痛,好好珍惜自己、善待自己。 46、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4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48、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49、如梦醒来,暮色已降,豁然开朗,欣然归家。痴幻也好,感悟也罢,在这青春的飞扬的年华,亦是一份收获。犹思“花开不是为了花落,而是为了更加灿烂。 50、人活着要呼吸。呼者,出一口气;吸者,争一口气。 51、如果我不坚强,那就等着别人来嘲笑。 52、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53、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54、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 55、领导的速度决定团队的效率。 56、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只要后者再向前几步。 57、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58、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誉就很难挽回。 59、不要说你不会做!你是个人你就会做! 60、生活本没有导演,但我们每个人都像演员一样,为了合乎剧情而认真地表演着。

咏史怀古诗鉴赏共29张PPT)

咏史怀古诗鉴赏共29张PPT)
共30页 7
咏史怀古诗的情感主题
1 . (古人)感慨身世,观照自我:抒发对古人的 缅怀之情;表达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悲叹年华 消逝,时不我待、壮志难酬
2.(古迹)抒发感慨,感伤兴衰(变迁):怀古伤 今,感慨盛衰无常、昔盛今衰、物是人非、世事 沧桑,有的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 3.(古事)借古讽今,劝诫世人:感慨国运衰微, 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 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4.理性反思之理性分析,独抒机杼(客观评价) 8 共30页
咏怀古迹· :
咏怀古迹· 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有人说,《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 可里面似乎只写了王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 个人的咏怀。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试作简要 分析。
共30页 14
共30页
15
共30页
16
共30页
17
• 注:①乌江亭:故址在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为项羽兵败 自刎之处。②江东:指长江下游芜湖、南京以下的江南 地区,是项羽起兵之地。 • (1)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对项羽评价 的角度并不一样,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 • 第一首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评价的。第二首是从民心 向背的角度来评价的。第三首是从节操(气节)角度来 评价的。 (2)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 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 定能东山再起。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 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李清照认为人要讲求气节, 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的遭遇与昭君相似点: 1、昭君入宫被妒,他入朝被妒; 2、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他‚漂泊西南天地 间‛(《咏怀古迹》其一); 3、昭君思念故土,魂魄月夜归来,他思念长安, 4、‚每依北斗望京华(都城)‛昭君敢于‚怨 恨‛,他不敢怨君, 5、所以借王昭君之事来写自己的怨恨和悲愤。 怀人伤己( 同病相怜) 第二步:归类,探求主旨:

咏史怀古诗鉴赏课件

咏史怀古诗鉴赏课件

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 3、借古讽今
借古讽今,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 运,劝诫今人不要一味贪图享乐/过度奢侈/穷兵黩武,以免重蹈历史覆辙(借古讽今)。
过华清宫绝句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 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 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 化碧:《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 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 事业而蒙冤受屈。
题乌江亭 王安石
有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
❖ 山坡羊 潼关怀古 ❖ 张养浩
❖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 ,百姓苦;亡,百姓苦。
怀古咏史诗的鉴赏
鉴赏咏史诗,先要弄懂一些问题: 1诗人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内容:是什么); 2作者对这段往事或这个人,表现出什么态度(情感:是什么); 3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和这段往事(目的:是什么) ; 4这种态度又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表达的(艺术手法:有哪些) ; 如果弄清了上述问题,那么,对这一首咏史诗也就基本掌握了。
❖ 其次,要领悟感情。 ❖ 诗家怀古咏史,大致有两种情况: ❖ 1、 诗人不置身其中,对历史理解做冷静的理性的思考。 ❖ 2、把史实和现实扭结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

高考复习咏史怀古诗赏析PPT (共37张PPT)

高考复习咏史怀古诗赏析PPT (共37张PPT)

常见人物艺术形象类举
• • • • • • • • 1.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如陶潜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陈子昂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辛弃疾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王昌龄 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
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 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何谓意象:意象是生活外在景象与诗人
内在情思的统一,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 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富于更多的 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态而能引人共鸣的 具体艺术形象。
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①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②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 心理。
杜牧
•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
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题乌江亭
杜牧)
•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
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乌江亭
王安石)
•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乌江
李清照)
• (1)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 对项羽评价的角度不一样,他们的角度分 别是什么? • (2)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 什么观点?
常见自然意象.植物类:
• 杨柳(垂柳、柳枝、柳)。“柳”与“留” 谐音,多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诗 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戴叔伦《堤上柳》:“垂柳 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 落花(落红、残红)。多传达青春易逝、 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晏殊《浣溪 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 来。”陆游《落花》:“满地残红点绿 苔。”

怀古咏史类诗歌鉴赏ppt 人教课标版

怀古咏史类诗歌鉴赏ppt 人教课标版

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拟人;借古讽 今;怀古伤今、虚实相生;对比; 直抒胸臆;烘托、衬托;用典
咏史怀古诗从思想内容上分有三类
1、借古(人)抒怀 对比失落型 同病相怜型
苏轼《赤壁怀古》 李商隐《贾生》
2、怀古(事、迹越中览古》 刘禹锡《台城》
3、理性反思 作者身置其外,总结哲理
者想象,暗写出乌衣巷昔日 的繁荣,今昔对比,引起沧 海桑田的感慨。(对比、以景衬
情,寓情于景)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繁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歌颂仰慕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同时 惋惜他的壮志未酬 ,以古人自况。
怀古 伤今
第一类是昔盛今衰型: 李白的《越中揽古》 繁华远去,只留荒芜, 越王勾践灭吴归, 物换星移,世事沧桑 战士还家尽锦衣,
作者身置其中,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发一己感慨;
至今只有鹧鸪飞。
第二类是物是人非型。 风景依旧,朱颜已改。 刘禹锡的《石头城》 物是人非,讽今伤今
理性 反思
作者身置其外,站在 历史的高度,表达独 特观点,启迪世人。
千古兴亡多少事
——咏史怀古诗鉴赏
余秋雨先生说过,中国传统 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 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 叹。
但凡怀古之作,千百年来所 抒发的情感大同小异,所不同的 是作者的历史观、选材与写作手 法。
学习目标
1、掌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 艺术特色。
2、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与 技巧。
2)揣摩历史,了解古人意图所在。 3)联系作者身世和时代背景,推敲 作者对此的态度,古今的联系。
4)归纳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件】高中语文《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精选(25张PPT)

【课件】高中语文《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精选(25张PPT)

之感,令人不胜伤感。
• ⑵借古讽今、借古伤今、吊古伤今
• 桂枝香 金陵怀古词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
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
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绪。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
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
• ⑵感慨国运衰微、盛衰无常、昔盛今衰、 物是人非,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化。(怀
古伤今,物是人非)
• ①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 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②唐代韦庄的《金陵图》“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 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 ③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 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 3、【怀古诗的结构】临古地——思古人— —忆其事——抒己志
• 4、【咏史怀古诗的意象】 • A.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 • 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
嵬、华清宫、汴河、淮水、
• 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乌衣巷、湘妃祠、 乌江亭、
• 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 后蜀等。
•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 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 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 还酹江月。
• 如杜甫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 使英雄泪满襟。

高三语文复习:咏史怀古诗鉴赏PPT教学课件

高三语文复习:咏史怀古诗鉴赏PPT教学课件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 百姓苦;亡,百姓苦。 感慨历代帝业盛衰兴亡的沧桑变化,对老百姓 疾苦深切同情与关怀。
2021高三语文复习:咏史怀古诗鉴赏 课件(30张PPT)
➢ 咏史怀古诗常见情感类型二:(古与今) 2021高三语文复习:咏史怀古诗鉴赏课件(30张PPT)
怀古伤今
感叹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盛衰无常,喟叹 古今朝代的兴亡变化。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楼台:指夔州地区的房屋依山而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②共云山。建,层迭而上,状如楼台。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淹:滞留。日月:岁月,时光。 五溪衣服:这里指居住在五溪的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少数民族。
译文
关中兵荒马乱百姓流离失所, 躲避战乱漂泊流浪来到西南。 长久地停留三峡楼台熬日月, 与五溪民族都住在一片云山。 羯胡人狡诈事主终究不可靠, 伤时感世的诗人至今未回还。 梁代庾信的一生处境最凄凉, 到晚年作的诗赋轰动了江关。
2021高三语文复习:咏史怀古诗鉴赏 课件(30张PPT)
2021高三语文复习:咏史怀古诗鉴赏 课件(30张PPT)
三、咏史怀古诗中的常见手法
2021高三语文复习:咏史怀古诗鉴赏 课件(30张PPT)
2021高三语文复习:咏史怀古诗鉴赏 课件(30张PPT)
咏史怀古诗中常见手法:
1.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2.宫女如花满春殿,如今只有鹧鸪飞。 3.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4.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5.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6.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7.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怀古伤己(借古抒怀),仰慕英雄功业,感叹 自己:怀才不遇、年华易逝、功业未就。抑郁 消沉中又不乏旷达豪迈。

咏史怀古诗鉴赏复习专题 课件(共16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

咏史怀古诗鉴赏复习专题 课件(共16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
第三步,分析手法:两首诗均运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作者想表达的感情, 第一首诗通过空间上(宫内宫外)对比,第二首诗通过时间上(过去与现
在)对比。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 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4分)
①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2分) ②第一首诗宫
本词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写到了赤壁之战,但是用意不同,请分析 其情感不同之处。(4分)
弄清史实→体会意图→领悟感情→分析技巧
线索 临古地 思古人 忆其事 抒己情
《满江红·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
咏史怀古诗鉴赏方法:
线索 临古地
思古人
《满江红·赤壁怀古》 赤壁
周郎年少
《念奴娇·赤壁怀古》 赤壁
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 温暖如春。(1分)第二首诗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 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1分)
(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第一首诗通过 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2分) 第二首 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的兴衰。(2分)意 思答对即可。此题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为什么思此人此事
屡遭不幸(被贬) 早生华发 壮志未酬
孙权:景仰惋惜 刘裕:仰慕向往 刘义隆:不屑讽刺 拓跋焘:耻辱悲哀 廉颇:同情悲愤
北宋王朝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不满之情
任务二:别出心裁赏古诗
活动二:抒己情,分类别
帮助校刊主编深度把握以下三首诗(词),探讨词人所要表达的感情,完成分类 整理。
篇目及作者
王安石《桂枝 通过对金陵景物的赞美和历史兴亡的感叹, 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封狼居胥:汉代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封山(筑
土为坛以祭山神,纪念胜利)而还。后常来形容建功立业。
12.塞上长城空自许:《南史》载,宋文帝要杀名将檀道齐
,檀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此处比喻能守边的将 领。
13.燕然勒石:燕然是指今蒙古境内的杭爱山。勒,指刻石
记功。公元89年,东汉窦宪追击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 然山勒石记功而归。燕然未勒是说没有建立破敌的大功。
15
感伤兴衰, 借古讽今 <二>怀古伤今
古代诗人的主流是寒士,济天下拯救黎民的 念头使他们把目光更多关注在国家政治、社 会生活上。他们常借写古迹、古事来表达对 现实的关切、热情、不满,希望能引起世人 的警戒。尽管触点在古,但实际上表现了对 现实的强烈关注。这类诗又可以分为以下几 种情况:
7、东篱: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
或娴雅的情致。
7
8.《后庭》遗曲:指陈后主所作《玉树后庭遗曲》,后人
都视为亡国之音。
9.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
10.《黍离》之悲:,《黍离》是《诗经.王风》的名篇。
旧说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大夫经过西周古都,悲叹宫廷宗庙 毁坏,长满禾黍,就作了这首诗。后来常用《黍离》来表示 对国家今盛昔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千古兴亡多少事 叹人叹己叹人生 ——咏史怀古诗鉴赏
1
一、概念
怀古咏史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 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 古迹来表达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 的的诗歌。怀古咏史类作品,严格地说,应该有 “怀古”和“咏史”两个小类。
“怀古”是指登临游览,触景生情,由于历 史遗迹的诱发,而抒发感慨——长于情景交融.
8
六、咏史怀古诗的意境
• 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9
【七、咏史怀古诗的常见内容及情感】
诗人怀古咏史的两种主题
把史实和现实扭结借题发挥, 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 实。怀人伤己、怀古伤今
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的思考,
就史论史,诗人自己并不置身其
中。理性反思
10
《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 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 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 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 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②感慨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面对古人功业的流逝, 抒发时光不再,年华易老,而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11
感慨身世, 关照自我
<一>怀人伤己
作者追思古人一般是古人的身世与际遇和自己有某 种相似性,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
1、对比失落型
着眼于个人境遇变化,借古人古事抒发自己的感慨。 古人能一展抱负,建功立业,得遂心愿,而自己却因 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用,从而有了郁 郁寡欢乃至消极遁世之心。
3
三、咏史怀古诗的结构
《咏怀古迹·其三》
临古地——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思古人——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忆其事——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抒己志——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4
四、常见意象
A.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石头城/石城/南 京)、台城(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 )、姑苏(苏州)、 洛阳、汴京、江都(今扬州)
E、常见的历史人物:屈原、贾谊、范蠡、诸葛亮、 王昭君、孙权、周瑜、荆轲、项羽等
5
F、自然景物:
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明月、江水、归燕(永恒不变的事物,见证历史沧桑); 地上的青苔、孤寂的残垣、无名的断碑、荒松、古墓、
落日、悲风、巢鸟(标示着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衰败, 充满悲秋的色彩)
13
2、同病相怜型(类比)
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与古代人物同病 相怜,拿古人与自己类比,借对古人的不 幸遭遇的同情,感慨身世,表现生不逢时, 怀才不遇的苦闷,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 酬。抒发建功立业的渴望。
14
小结一:怀人伤己寄寓作者情感
• 仰慕先贤之敬意 • 先贤失意之痛惜 • 壮志未酬之怅惘 • 怀才不遇之感伤 • 建功立业之渴望
6
五、常见典故
1、投笔: “投笔”就指弃文从武。
2、长城: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
3、楼兰: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 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4、折腰: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喻指屈身事人,
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
5、化碧:人们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
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6、五柳: “五柳” 隐者的代称。
“咏史”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具体 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而陈述自己的独到见 地。——长于议论精辟。
2
二、题目特点:
①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
如:《乌江亭》《乌衣巷》《石头城》《隋宫》
②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 、“咏怀”
如:《咏怀古迹》
③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 、“览古”等。
如:《金陵怀古》《赤壁怀古》《越中览古》
①追慕古贤(缅怀先贤)的成就,表达敬仰之情 ; 表达自己渴望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的心情或功业无 成的感慨。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 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 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12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唐代: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杜甫一生济世之志甚高,但终其身,也未得一展抱 负。而昭君也是因汉元帝昏庸,不辨美丑而远嫁异乡, 流离身死,徒遗长恨。二人的遭遇、经历、处境,不无 相似之处。诗人正是在抒写昭君的怨情中,寄寓自己的 身世之慨。
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 马嵬、华清宫、汴河 、乌江亭、隋宫、乌衣巷(三国东 吴时的禁军驻地,入唐后沦为废墟)、朱雀桥、淮水(名 门望族聚居之地 )
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湘妃祠、乌 江亭、陈琳墓、李白坟、金谷园 (西晋富豪石崇的庄园)
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 南唐后蜀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