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公共关系心理学(专科)期末复习指导
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重点
![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5d99c490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89.png)
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重点1.三要素:组织、传播、公众2.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互惠互利原则真实真诚原则形象之上目标沟通为本方法长远观点方针全员参与要求3.公共关系的公司类型(3种)综合服务型:提供各种公共关系问题咨询和多种公共关系服务专业性定向服务型:专门为特定行业或某类特定公关问题提供服务的公司。
目前,这类公司是发达国家中主要的公共关系公司形式,主要是因为竞争,市场进一步细化,要求公关公司提供更高质量、更专业化的服务顾问公司:为客户提供咨询4.公关公司的优势(5点)(一)客观性,不是客户的下属机构,观察分析问题客观,结论也相对公正、准确(二)专业性和权威性,由相关专家组成,具备明显的专业和智力优势,职业水平较高(三)消息灵通,有自己独特的沟通渠道和信息网络,如在长期工作中和政府部门、新闻传媒保持良好的关系(四)灵活性和经济性,组织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需求与经济条件请公关公司负责策划、实施公关活动(五)扩散效应、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知名公关公司的形象具有扩散效应,对于那些想尽快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组织来说,聘请知名公关公司开展一次或一系列成功的公关活动是不错的选择,知名公关公司本身就具有宣传效应。
如央视给不出名的店露脸就是宣传了5.公共关系意识是将公共关系原则内化为内在习惯和行为规范6.公众的涵义:是与特定公共关系主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是公共关系传播沟通公众对象的总称7.公众的分类:(一)组织环境中的分布:内部公众,即组织的成员和与组织有较多共同利益的公众外部公众,即构成组织外部环境的众多公众对象(二)关系的重要程度:首要公众,关系到组织生死存亡,决定组织成败的那部分公众次要公众,指那些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没有决定性意义的公众边缘公众,是与组织有一定的联系,但不影响组织生存发展的公众(三)稳定程度:临时公众,因某一临时因素,偶发事件或专题活动而形成的公众形象周期公众,指按一定规律和周期出现的公众对象稳定公众,指具有稳定结构和稳定关系的公众对象(四)公众对组织的态度顺意公众,对组织抱有好感,持肯定态度的公众逆意公众,指那些对组织缺乏好感,持否定态度的公众独立公众,对组织态度不明确的公众(五)根据组织的价值取向受欢迎的公众,完全迎合组织的需要并主动对组织表示兴趣和沟通意向的公众对象不受欢迎的公众,指违背组织的利益和意愿,对组织构成潜在或现实威胁的公众对象,对于组织来说,不受欢迎的公众被看作“入侵者”,组织总是通过设置障碍,将其拒之门外(六)根据公众发展过程不同阶段的特点非公众,处在某组织影响范围之中,但却与该组织无关,其观点、态度和行为不受该组织的影响,也不对该组织产生作用的公众潜在公众,又称潜伏公众、隐患公众、隐藏公众或未来公众知晓公众,即公众已经知晓自己的处境,明确意识到自己面临的问题与特定组织有关,迫切需要进一步了解与该问题的全部信息和解决方法,甚至已经开始向组织提出有关的权益要求,这时,潜在公众已经发展成现实的公众,构成组织不可回避的沟通对象行为公众,知晓公众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这个阶段,公众不仅表达意见,而采取实际行动,对组织构成现实压力,迫使组织必须采取相应的行动8.媒介公众媒介公众是指新闻传播机构和新闻界人士,媒介关系是公共关系工作对象中最敏感、最重要的一部分,其意义在于:(一)良好的媒介关系=良好的舆论关系(二)建立良好的大众媒介关系是运用大众传播媒介的前提9.处理媒介关系尊重新闻界的职业特点加强与新闻界的合作与联系真实传播组织信息10.政府公众政府公众即政府和职能部门及其官员、公务员包括:工商、人事、财政、税务、市政、治安、法院、海关、环保、卫检等政府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政府公众是传播沟通对象中最具有社会权威性的对象与政府公众建立和保持良好的沟通,是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条件与政府公众建立良好的关系:(1)积极主动地做好与政府公众尤其是主管职能部门的联系和沟通(2)积极参与社区和地方的建设事业(3)重视和加强对组织的宣传报道工作(4)组织应发挥自身优势,帮助政府排忧解难11.名流公众:名流公众是指那些公众舆论和社会生活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名望人士如政界、工商界、金融界的首脑人物,科学界、教育界、学术界的权威人士,文化、艺术、影视、体育等方面的明星,新闻出版社界的舆论领袖等协助名流公众关系的意义:(一)借助于社会名流的知识和专长(二)借助于社会名流的关系网络(三)借助于社会名流的社会声望12.公共关系调查的原则:(一)客观性(二)全面性(三)时效性(四)计划性13.组织的公众舆论调查:即对公众的态度倾向进行调查公众舆论——由公众的各种意见和态度构成的集合体舆论标志:各种公众意见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所达到的规律和发展趋势。
公共关系心理学复习资料 (1)
![公共关系心理学复习资料 (1)](https://img.taocdn.com/s3/m/6f8fc38184868762cbaed505.png)
1 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价值:(1)提高社会组织对组织形象的认识和管理水平(2)提高公关人员的专业素质,(3)提高公共关系工作的水平与效果,(4)完善公共关系学的学科体系。
2 公共关系心理学的原则:a实践性原则,b科学性原则,c系统性原则,d创新性原则。
3 研究公共关系心理学的方法:a观察法,b调查法c案例法d实验法,e 文献法。
4 组织成员关于组织的观念:a角色观念,b形象观念,c质量观念,责任观念,团队观念,服务观念。
5 组织成员的公共观念:指组织成员应当共同具备的与公众要素相关的心理环境心理氛围或观念系统,是社会组织在形象塑造与整体发展中对公共应用的意识。
6 公共观念:是指公关人员应当具有的对那些与组织有利益联系或利害关系的群体或个人的思想认识和心理氛围。
7组织与公众关系的观念:指组织把握处理自我与公众间的关系的认识和思想,其中应包括舆论观念,双赢观念,沟通观念组织与公众关系不断发展变化的观念等。
7 作为组织及其成员,主要应该树立哪些组织与公众关系观念呢?答:首先要树立舆论观念,要重视公众舆论,有意识引导公众舆论使组织在公众心目中形成良好的口碑和声誉;其次,要树立双赢观念现代社会组织要充分认识自身生存发展是一其他社会组织的生存发展为前提的。
共荣共存是社会组织发展的必然趋势。
8 舆论:就是相对多数的公众的看法和意见;舆论观念就是志组织及其成员要充分重视舆论对组织的形象的影响,要善于克服消极的舆论倾向积极引导舆论以利于组织的形象建设和发展。
9 双赢观念:指主体在公关活动中,应当正确认识和处理主客体关系,摆正彼此的利益关系,在利他中利己,在利己中不忘利他;公关主体应该认识到,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从长远来说应当是一种双赢关系,也只能是一种双赢关系。
10 上行沟通:指下级的意见向上级反映;下行沟通:指组织的上层领导把组织的目标、规章制度等向下传达;平行沟通指组织中各平行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
11 公众的角色心理特征包括:性别角色特征;年龄角色心理特征;职业角色心理特征;12 在需要的基础上,又产生了人的动机,人的动机直接支配着人的行为。
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指导》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指导》名词解释及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b127707d0b1c59eef8c7b42c.png)
《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指导》名词解释及简答题一、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公共关系P95 答: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运用有效的传播手段,使自身适应公众的需要,并使公众也适应组织发展需要的一种思想、策略和管理职能。
2、公共关系状态P95 答:公共关系状态是指一个组织所处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舆论的状态,即这个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现实形象。
3、公共关系活动P6 答:公共关系活动(工作和实务)是指一个组织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争取公众舆论支持而采取的政策、行动和活动,主要适用协调、传播、沟通等手段,即以创造良好的公共关系状态为目的的一种信息沟通活动。
4、公共关系观念P6 答:公共关系观念,是人们在公共关系实践中形成的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倾向深层的思想意识,是人们对公共关系的一种自觉的认识和理解。
5、公共关系学P7 答:公共关系学是指以公共关系的客观状态和活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是研究组织与公众之间传播和沟通的行为、规律及方法的一门学科。
6、公共关系职业P7 答:公共关系职业是指专门提供公共关系方面的服务而获取报酬的职业。
7、社会组织P10 答:社会组织简称组织,是指由一定的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的规范、围绕一定的目标聚合而成的社会团体。
8、公众P13 答:公共关系工作对象统称为公众,公众必须是对某一组织具有现实和潜在的利益关系,并且对组织的目标与政策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个人和团体。
9、潜在公众P15 答:潜在公众是指已经同组织发生了某种直接关系,由此引起了某种问题,但他们尚未意识到这一问题存在的公众。
10、非公众P15 答:非公众是公共关系学中的特殊概念,指的是在组织的影响范围中,但不受组织各项方针政策和行为左右的个人和团体;同时,他们的行为和要求也不受影响组织的方针、政策和行为。
11公共关系广告P25 答:公共关系工作可以采用广告的方法,这就是“公共关系广告”。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历史1、报刊宣传活动34 答:一些公司为了节省广告费用,便雇佣了大批专门人员,在报刊上制造煽动性新闻,为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进行宣传,以此来扩大影响。
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
![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026fe594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3d.png)
公共关系创新包括
A 、观念创新 B 、方法创新
C 、内容创新
公共关系的特征是
A 、以公众为对象,以美誉为目标 B 、以互惠为原则,以长远为方针 C 、以事实为基础,以信息为中介
D 、以真诚为信条,以沟通为手段
公共关系的研究内容包括
A 、公共关系理论 B 、公共关系应用
C 、公共关系史
A
B
A B
、同质性
、公众利益 、公益广告
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成立于
C 、1955年英国
J 假冒商品的出现,是( )引起的组织形象受损事件。
A 、组织外部原因
进行公关策划时,公关人员不仅要考虑到方案的创新性, 时也要使方案具有
同B
、连续性
M
美誉度指一个组织获得公众信任、好感、接受和欢迎的程度 ,是评价组织声誉好坏的社会指标,侧重评价的是
A
、量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成立于
C 、1987年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成立于
B 、北京
抓住某些初露端倪的事务 ,巧加点化 ,制造出轰动性新闻, 这 撰是写并出版了第一本«公共关系学»教材的是
D A
、事物新闻 、伯尼斯
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
B 、组织内部关系
遵行合理可行的原则,在策划中就要考虑到
A 、风险性、经济性、 可操作性 、融通性
排序 题目
答案
“公共关系是指社会组织运用科学的传播和沟通手段,在自
己和公众之间不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相互理解、支持和 B 、社会关系说 依存的关系。”这个公关定义的提出是
“顾客是上帝”是一种宣传组织服务宗旨的
C 、观念广告
“投公众所好”时期是
C 、爱德华 ·伯尼斯时期
公关心理学课后复习资料
![公关心理学课后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cf81651d5bbfd0a795673d4.png)
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公共关系心理?它有哪些特点?(1)公共关系心理是指和公共关系行为以及公共关系活动相关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
(2)公共关系心理学具有四大特点:公共关系心理的可知性,公共关系心理的情感性,公共关系心理的自利性,公共关系心理的广泛性。
2.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的心理公共关系的过程——公共关系活动中的心理公共关系的主体——组织团体心理3.公共关系心理血担负着哪些研究任务?为什么说实践方面的任务是第一位的任务?(1)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分为理论任务和实践任务。
理论任务是创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心理学;实践任务是创造有利于开展公共关系的条件,为公共关系活动的顺利展开提供心理依据和有效的方法。
⑴提高组织内部的管理水平。
⑵提高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
⑶推动公共关系活动的有效开展。
⑷创建和完善我国的公共关系心理学。
(2)就我国现在的情况来说,实践的任务是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的第一位任务。
既然我们承认在心理研究上比别人落后,既然我们想通过建立各种应用心理学来缩短和别人的差距,那么,就应该把应用领域的工作目标当作自己的目标。
拿公共关系心理学来说,就是要把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当作自己的目标。
公共关系心理学要为公共关系的有效开展提供心理依据和科学方法。
,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的一项根本任务。
4.进行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应遵循哪些原则?为什么必须遵循这些原则?(1)公共关系心理学应遵遁以下原则:立足于公共关系实践的原则、着眼于影响公众态度的原则、环绕于公共关系心理的原则、发勇于开拓创新的原则。
(2)立足于公共关系实践的原则。
立足于公共关系实践,也就是要以公共关系实践活动为基础,以指导公共关系活动为目标。
只有这样来理解立足于公共关系实践的原则,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才能取得实际的意义和良好的实践。
着眼于影响公众态度的原则。
(完整word版)《公共关系》期末复习.doc
![(完整word版)《公共关系》期末复习.doc](https://img.taocdn.com/s3/m/ce41bb05e009581b6bd9ebf3.png)
《公共关系》期末复习第一章绪论1。
公关关系:公共关系(PR)就是一定的社会组织运用传播、沟通等手段在公众中塑造良好形象,建立双向沟通的一门科学和艺术.2.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1)以良好信誉、形象为基本目标;(2)以真诚、互惠为基本原则;(3)以长远发展为基本方针;(4)以双向传播、沟通为基本手段;(5)以目标公众为基础对象。
3。
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1)真实性原则;(2)公众利益优先原则;(3)创新原则;(4)互惠互利原则;(5)全员公关原则.4。
公共关系的主体——社会组织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是指与特定的公关主体相联系、相互作用的个体、群体或组织的综合,是公关传播沟通对象的总称.5。
公共关系的手段、方式-—传播沟通:自身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公关传播媒介:符号媒介(有声语言、无声语言等)、实物媒介(产品、象征物、公关礼品等)、人体媒介(组织成员的形象、社会名流等)、群体媒介(联谊会、新闻发布会等)、大众传媒(印刷媒介、电子媒介)。
6.公共关系与广告(1)联系:功能上均传播信息,凭借新闻及其他媒介才能实现功能;内容上有交叉,公关公司也做广告、广告公司也做公关。
(2)区别:目标不同;方式不同;周期不同;性质不同,公关处于全局地位,属于战略性工作,后者属于局部性工作;效果不同。
7.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基础不同:庸俗关系是生产力水平低下及封建落后的封建经济的产物目的不同:庸俗关系损人利己、损公肥私手段不同:庸俗关系用不正当方式或途径,甚至违法乱纪第二章公共关系的历史8.现代公共关系的诞生,以19世纪中叶在美国风靡的制造新闻式的报刊宣传活动为标志。
代表人物是巴纳姆。
艾维。
李于1903年在纽约开办了第一家宣传顾问事务所,是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关系职业化标志.伯尼斯于1919年在纽约和夫人开办了第一家正式的公关公司,1923年出版了公关理论第一部经典著作《舆论》,1928年出版《舆论明鉴》并发表多篇论文,使得公关学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使理论和方法统一形成一个较为完成的体系。
公共关系期末复习重点
![公共关系期末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fff983e8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2c.png)
公共关系期末复习重点第一篇:公共关系期末复习重点公共关系期末复习重点第一章:公关概述1】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 [PR])这一词最早出现于1807年美国《韦氏新九版大学词典》,简称“公关”。
Public Relations被翻译为:公众关系,但在所有说法中,它更倾向于:公共关系。
2】公共关系的几层含义:(1)公共关系状态:(eg:长城饭店的公关不错。
(静态评价))(2)公共关系活动:(eg:xx公司赞助希望小学是公关。
(活动))(3)公共关系观念:(eg:李四很有公关头脑。
(观念、意识))(4)公共关系学:(eg:张老师写了一本《公关》。
(理论))1923年,著名的公关教育家爱德华。
伯纳斯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公关专著《舆论明鉴》,并在纽约大学开设公共关系课程,这就是公关实践的总结于提炼。
(5)公共关系职业:(eg:张三是干共公关的。
(职业)王五是学公关的。
(学科)郑和下西洋,张骞通西域是中国的公关。
(公关萌芽)陈水扁、尼克松下台是公关失败。
(形象、舆论环境)1904年,艾维。
李与派克合资成立派克。
李氏公司,以收费的形式为企业进行公关策划,公关职业由此正式诞生,艾维。
李被誉为“公关之父”。
3】公共关系的定义:(1)公共关系的主体是社会组织。
(2)公共关系的客体是公众。
(3)公共关系的工作手段是传播沟通。
(4)公共关系的核心工作是塑造组织形.....象。
(包括:树立和维护)(5)公共关系的目的是组织的生存与发展。
............4】公关的六个基本特征:1.以公众为对象;2.以美誉为目的;3.以互惠为原则;4.以长远为方针;5.以真诚为信条;6.以沟通为手段。
5】对公共关系的误解:(是非判段题)1.公共关系就是人际关系。
2.公共关系就是庸俗关系。
3.公共关系就是宣传。
4.公共关系就是市场营销。
6】公共关系意识也被称为“公共关系思想”、“公共关系概念”,是指:尊重公众,自觉致力于塑造组织形象、传播沟通、争取公众理解与支持观念和指导思想。
2024年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2024年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a2206e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57.png)
壹、單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l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佪备选项中只有壹种是符合题目规定的,講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野应代码涂黑。
金昔涂、多涂或未涂均熊分。
1. 【题干】侧重徙公关的传播属性来理解公共关系的毕者是[]。
【选项】A. 雷克斯·哈罗B. 弗兰克·杰夫金斯c.詹姆斯·格鲁尼格D. 蔡尔滋【答案】B【解析】公共关系的定义分扁:传播论——英国弗兰克·杰夫金斯、管理论——美国雷克斯·哈罗博士、传播管理论——美国詹姆斯格鲁尼格专家、征询论——国际公共关系协舍1978年刊登【墨西哥宣言】、社舍关系论——美国普林斯顿大皋蔡尔滋专家。
2. 【题干】公关的行扁主体是[]。
【选项】A. 有关公众B. 组织机构c.传播沟通媒介D. 佪人【答案】B【解析】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公共关系的形扁主体是组织机构。
公共关系的沟通野象是有关大众;公共关系的工作手段是传播沟通媒介;公共关系的遇程是信息的双向交流;公共关系的目的是帣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3. 【题干】国际公关协鲁成立的峙间是[]。
【选项】A . 1955年B .1985年C . 1986年D .1987年【答案】A【解析】国际公关协舍是公共关系的专业性社团组织,是非官方、非盈利的群众社团组织,成立于1955年。
4. 【题干】决定公众性质的是公众的[]。
【选项】A.群体性B. 共同贴的性质c.多样性D. 变化性【答案】B【解析】公众,是指和公众关系主体利益有关并互相影响和作用的佪人、群体或组织的继和。
决定公众性质的是公众的共同性。
5. 【题干】公共关系传播沟通活勤的目的射象是[]。
【选项】A. 佪人B. 群体c.公众D. 组织【答案】C【解析】公众,是指和公众关系主体利益有关并互相影响和作用的佪人、群体或组织的继和。
即公共关系传播沟通活勤的目的射象。
6. 【题干】目的公众中最具有权威性的是[]。
公共关系学期末考试重点及复习资料
![公共关系学期末考试重点及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bebeaf8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5f.png)
公共关系学期末考试重点及复习资料公共关系学李淑文一、多选1.现代公众社会为公共关系提供的三个必备条件:民主政治条件、商品经济条件、传播技术条件。
P372.包括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大构建部分。
P533.系统论之父贝塔朗菲关于系统的特征:整体性、功能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
P534.亲缘关系包括家庭关系、亲属关系、婚姻恋爱关系。
P625.地缘关系包括邻里关系、同乡关系、社区关系、城乡关系.P626运用社会关系的调节机制,要谨慎选择三种基本处理取向补偿性取向、惩治性取向、补偿、惩治性取向P666.柔性调节手段包括:道德手段、心理手段、礼仪手段。
7.信息的交流和意义沟通必须是双向的、平等的。
P728.社会关系的三个调整法则有:理解法则、互补法则、从善法则。
P729.公共关系的三个调整法则:互惠互利法则、主动法则、承诺法则。
P7310.作为公共关系客体的公众的四个基本特征:同质性、相关性、特定性、可变性。
P8411.根据公众与组织的相关性和自身发展阶段可分为四个阶段:潜在公众、自在公众、知晓公众、行动公众。
P9112.按照物质形式对传播媒介的分类,可分为:符号媒介、一般实物媒介、人体媒介。
P9513.公共关系信息采集的内容:组织形象信息、产品形象信息、组织运行状态及发展趋势信息。
P10514.公共关系的作用可归纳为:监测、凝聚、调节、应变。
P11215.宣传型公共关系运用的媒介:新闻媒介、广告媒介、自控媒介。
P13716.公共关系个体切入的四分层面:关系的情感管理、关系的权利管理、关系的冲突管理、关系的变化管理。
P16517.冲突大体可以分为四类:极端冲突、原则冲突、非原则冲突、语言和非语言冲突。
P16918.信息和通讯革命最具划时代意义的是其:超地域性、超国界性、超制度性、P17019.公共关系人员应牢记的三大原则:规范化原则、礼貌化原则、恪守谅解原则。
P17320.公共关系实务操作过程包括四个步骤:调查、策划、实施、评估。
公共关系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公共关系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e751d9d2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01.png)
公共关系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1、(论述题)简单说明公关活动四步工作法的内容。
①公关调查(PR PR research research ):其内容包括a 社会组织的基本情况调查b 公众舆论调查c 组织形象调查d 社会环境调查。
社会环境调查。
②公关策划(PR act ):即公关人员根据组织的现有公关状态和目标要求,即公关人员根据组织的现有公关状态和目标要求,构思和设计实现构思和设计实现攻关目标的行动和活动方案的过程。
攻关目标的行动和活动方案的过程。
③公关实施(PR PR communica on communica on ):选择正确的公共关系媒介对公关计划进行有针对性的实施,根据公关工作的目标、要求、对象选择,根据需要传播的内容选择,根据经济条件选择。
择。
④公关评估④公关评估((PR evalua on ):采用正确的方法对准备过程、采用正确的方法对准备过程、活动实施过程、活动实施过程、活动实施过程、活动影响效果活动影响效果进行评估,其方法主要有自我评定法、专家评定法、目标管理法、舆论评定法。
进行评估,其方法主要有自我评定法、专家评定法、目标管理法、舆论评定法。
2、(论述题)企业识别系统与公共关系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联系:①企业识别系统和公共关系有着共同的发展基础,即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会生活的变化;②企业识别系统和公共关系有着共同的发展条件,即市场经济的进步所带来的企业竞争手段的加强;段的加强;③企业识别系统和公共关系有着共同的追求目标,即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③企业识别系统和公共关系有着共同的追求目标,即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区别:区别:①两者传播所发挥的功能不同。
CIS 战略注重与形象传播中的认知、识别功能的发挥;而公共关系除了要争取社会公众的认识和了解外,更重要的是如何争取社会公众的理解与信任,建立一种和谐的公关环境。
建立一种和谐的公关环境。
②两者投入的方式不同。
CIS 是一项战略性工程,强调全面导入,一次性投入;而公共关系则是一项管理的职能,系则是一项管理的职能,强调的是工作的连续性、强调的是工作的连续性、强调的是工作的连续性、效果的累积性,效果的累积性,效果的累积性,他需要整体策划,不断投他需要整体策划,不断投入、不断调整。
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资料
![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9c8f15b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4c.png)
名词解释1.清垃圾运动10世纪30年代,美国实业界为了使自己和公司扬名,置公众利益于不顾,任意编造谎言和神话,利用新闻媒介“愚弄公众”。
由此引起了新闻媒介的不满,报纸杂志率先刊载揭露实业界那些“强盗大王”的恶劣丑闻,发表了两万多篇揭丑文章,同时还有社论和漫画,这就是美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清垃圾运动”。
2.全员PR管理通过全员的公关教育与培训,增强全员的公关意识,提高全员公关行为的自觉性,加强整体的公关配合与协调,发动全员的公关努力,从而形成浓厚的组织公关氛围与公关文化的管理活动。
3.美誉度指一个组织获得公众信任、好感、接纳和欢迎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声誉好坏的社会指标,侧重于“质”的评价,即组织的社会影响的美丑、好坏。
4.知名度指一个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侧重于“量”的评价,即组织对社会公众影响的广度和深度。
5.名流公众是指那些对社会生活和公众舆论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有名望人士,如政界、商界和学界首脑人物。
他们数量有限但对外影响力强。
6.便士报运动一个组织为了自身的目的和利益,雇佣报刊宣传员在报刊上进行宣传活动,以制造舆论、扩大影响。
因为当时美国的报纸便宜,这一运动被称为便士报运动。
7.论题处理论题处理又称“问题管理”,主要指公关人员对正在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将要进入立法程序的、有争议的问题)以及这种问题对组织的潜在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并施加影响,以帮组组织制定应变的对策和措施。
8.晕轮效应人们在认识事物或人的时候,往往会从对象的某些突出特征或品质推广为对象的整体印象和看法,从而掩盖了对象的其他特征,形成某种幻化知觉。
9.公共关系危机对组织的公共关系管理系统及组织与公众的传播与沟通活动造成威胁,使组织的声誉和形象受损,在时间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迅速做出决策的事件。
10.逆意公众对组织的政策、行为或产品持否定意向和反对态度的公众对象。
11.流言提不出任何住得过的确切根据,而在人们中相互传播的一种特定的虚假信息。
《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指导(各章节知识点)课件
![《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指导(各章节知识点)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2eb97783b3567ec102d8ac0.png)
越努力越幸运 1
一、期末复习要求 公共关系是一种观念、一种意识、一种要使 自己的发展中使他人同时也得到实惠和效益的思 想。公共关系又是一种方法,一种技术,一种 “要使自己的发展中使他人同时也得到实惠和效 益的思想”转化为实践的一种专业技能。公共关 系是一种新兴的职业,这种被誉为“朝阳产业” 代表的实体正在日益发展。公共关系还可以理解 为当代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尊重、理解、支 持、合作”便是它的深层蕴藉。公共关系学是一 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新学科。通过公共关系的 期末复习要求学生掌握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基 本理论和公共关系实务方法,能熟练运用公共关 系原理和方法能决现实中的公关问题。
越努力越幸运 3
②填空题。在题中所留空格处填入正确答案。 ③问答题。要求列出基本要点,必要时作以简单 说明。 ④论述题。要求列出基本要点,并对要点逐一作 出充分说明。 四、期末复习提要
越努力越幸运
4
第一章
导论
1、名词解释 公共关系 2、公共关系的基本涵义 ①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 ②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联系纽带是传播活动。 ③主体与客体之间是双向信息交流活动。 ④公共关系具有管理职能。 ⑤公共关系是有目的自觉活动。
越努力越幸运
26
③准确、简明地运用新闻语言 5、广告文词设计 ①尽可能模准公众心理 ②写出商品的具体特点 ③要让人容易看过记住 ④力戒华而不实的夸张 ⑤形式不构,生动有度
越努力越幸运
27
第十二章
1、名词解释 实象
实象传播
推销
2、实象传播的特点
①实象提供的信息比言语、文字更直观、更可靠、更能打动 公众。
②实象传播对公众的作用比语言文字传播更直接
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指导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指导名词解释及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a6e3fe44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4d.png)
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指导:名词解释及简答题一、名词解释1. 公共关系 (Public Relations)公共关系是指组织与其公众之间的相互关系。
它是一种通过计划、执行和评估信息传递与交流活动来建立并维护良好关系的努力。
其目标是建立和维护公众对组织的认可和支持,以促进组织的发展。
2. 媒体关系 (Media Relations)媒体关系是组织与新闻界和其他媒体之间的关系。
它包括与记者、编辑和其他媒体从业者的互动,以推动组织的形象和信息在媒体中的传播。
3. 社交媒体 (Social Media)社交媒体是指一类基于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的在线平台,用于互动和信息分享。
它包括社交网络、微博、论坛、博客等形式,成为公共关系传播和交流的重要渠道。
4. 品牌形象 (Brand Image)品牌形象是指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总体印象和认可程度。
它涉及品牌的声誉、价值、特征等方面的评价,对于组织在市场上的竞争和营销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5. 危机公关 (Crisis Public Relations)危机公关是指在组织面临重大危机时,采取一系列公共关系的策略和措施来应对和管理危机的过程。
它包括危机预防、危机应对和危机恢复等方面,旨在减少危机对组织声誉和利益的负面影响。
二、简答题1. 公共关系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公共关系的核心价值在于建立和维护组织与其公众之间的良好关系。
通过有效的公共关系活动,组织能够增加公众对其的认知和理解,建立信任和好感,提高品牌形象和声誉。
公共关系还能促进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交流,收集反馈和意见,为组织改进和决策提供依据,增强组织与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
2. 媒体关系为什么对于公共关系至关重要?媒体关系对于公共关系非常重要,原因如下:•媒体是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能够将组织的消息和故事传播给大众,扩大影响力。
•媒体关系可以帮助组织塑造正面的形象和声誉,通过报道和采访展示组织的成就和价值。
•媒体关系也可以帮助组织应对负面消息和危机事件,通过有效沟通和解释减少负面影响。
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指导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指导名词解释及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5f9ebc84d0d233d4b14e6913.png)
《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资料
![《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febd12379563c1ec5da717c.png)
公共关系学复习提纲一、考题类型(本学期)1、名词解释(20分,共5题,每小题4分)2、简答题(20分,共2题,每小题10分)3、论述题(20分,1题)4、策划题or设计题(40分,1题)A、给出一个突发危机事件,请按照应对处理危机的20字方针、“三一三度”准则、公共关系危机处理程序,策划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系统、有效的危机处置方案。
具体要求:①答出20字方针、“三一三度”准则和危机处理程序等相关内容,20分;方针:高度重视、快速反应、转危为安、变坏为好、举一反三处理程序:搜集信息→拟定对策→实施方案→改进管理(原则性、灵活性)准则:A.一个声音、一个组织、一个领袖 B.速度、态度、尺度②依据方针、准则和处理程序制定整体方案,且科学、合理、系统, 10分;③设计危机处置方案思路清晰、富有逻辑性、创新性和处理实效,10分。
B、给一个接待任务,按照公共关系接待礼仪的基本要求制定一个接待方案,包括接站、介绍、用车、握手、会谈、用餐、学术报告、送别等。
要求:方案简明得体、重点突出、具有可操作性。
二、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1.公共关系·公共关系的作用机制和工作目标P2、P3、P10答:公共关系定义:公共关系是一种管理职能、是一种传播沟通行为、是一种利益协调机制、是一种形象塑造工作。
概括来讲,公共关系就是社会组织自觉地运用各种传播手段,有计划、有目标、持续地开展各种活动,使社会组织与公众相互了解、相互适应和互惠互利,以便塑造良好形象的管理工作。
公共关系的作用机制是利益的协调,而不是信息的传播沟通。
公共关系的工作目标是协调公众关系、塑造品牌形象。
2.公关中介的作用P37答:传播媒介是公共关系的中介,制造舆论、强化舆论、引导舆论,离不开大众传播媒体。
3.公共关系之父、公共关系学之父、公共关系圣经公关之父爱德华·伯奈斯;公共关系学之父艾维•李;公共关系专著《有效的公共关系》在美国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其作者是卡特利普和森特4.协调公众关系的关键·公众(内部公众、外部公众)P50、P33 P2答:协调公共关系的关键在于满足目标公众的具体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关系心理学(专科)期末复习指导《公关心理学》是现代文秘专业、文秘公关专业、酒店管理专业开设的选修课,本课程为市开课。
一、课程考核说明1、考核目的:通过考核,了解学生对本门课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考试对象:现代文秘专业、文秘公关专业、酒店管理专业专科学生3、考核方式:本课程为开卷考试,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4、命题依据:(1)教材: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公关心理与实务》(2002年9月第一版),由彭彦琴、江波编著。
(2)本门课的教学实施意见和期末复习指导。
5、考试要求:本次考试主要从理解和掌握二个层次来要求。
理解部分是要求考生对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要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掌握部分是要求考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根据所提出的问题,正确地分析和解答问题。
6、试题的类型及结构:考试题型为五大类:(1)填空题;(2)单项选择题;(3)名词解释题;(4)简答题;(5)案例分析题。
二、复习要点提示第一部分:公关——攻心为上掌握:1、公众个体心理分析(公众心理特征、公众心理倾向)2、公众群体心理与行为(群体心理的一般特征、群体角色的心理特征)3、公众的心理定势(公众心理定势概述、个体心理定势、群体心理定势、流行心理定势)4、影响公众心理的方法(劝导、暗示、感染)理解:1、公关战即心理战第二部分:公关策划心理与实务掌握:1、公关策划心理与实务(公众至上原则、诚实性原则、灵活创新原则、可行性原则、效益性原则)2、公关策划过程与心理策略(确立目标、界定公众、拟定主题、选择媒介、编制预算、制定日程表)理解:公关模式策划(建设型公关、维系型公关、进攻型公关、防御型公关、矫正型公关、宣传型公关、交际型公关、服务型公关、社会型公关、征询型公关)第三部分:公关传播心理与实务掌握:1、公关传播方式的心理分析(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其他传播方式)2、公关传播的心理策略(预热策略、信息传播的“两面法”与“单面法”、信息呈现的“顺序效应”、传播结论的明示与暗示、信息传播的情感与理性诉求)3、公关传播效果的心理分析(传播效果的层次、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理解:1、传播者与受传者的心理分析(传播者的心理分析、受传者的心理分析)2、公关广告(公关广告的特点、公关广告的类型、公关广告的创意策略)第四部分:公关沟通心理与实务掌握:1、公关沟通概述(沟通、公关沟通、公关沟通的分类)2、公关沟通的障碍(语言的运用方式、文化习俗的不同、心理差异、组织机构不合理)3、与公众心理沟通的渠道与方式(信息沟通、意见沟通、情感沟通)理解:与特殊公众的心理沟通(与身心异常者的沟通、与品质不良者的沟通、与受挫者的沟通)第五部分:公关交往心理与实务掌握:1、公关交往的心理策略(把握交往的最佳时机、充分利用语言魅力、强化非语言文化的功能、造成形式上的主动、设计最佳交往空间、尊重对方、学会倾听、敢于面队说“不”者)2、公关交往中的人际吸引(增进人际吸引的因素、阻碍人际吸引的个性特征、人际吸引中的自我暴露)3、公关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及排除(影响公关交往的心理因素、心理障碍在公关交往中的具体表现、公关交往中心理障碍的排除)理解:公关交往的心理机制与反应(交往的动机理论、交往过程的心理分析理论、交往中的人际倾向理论、交往情景下的心理反应)第六部分:公关活动心理与实务掌握:1、新闻发布会(开好新闻发布会的心理策略、制造新闻)2、公益与赞助活动(公益与赞助活动的心理效应、公益和赞助活动的种类、开展公益与赞助活动的心理策略)3、危机公关(危机公关、危机公关的心理策略、如何处理消费者的投诉给企业造成的危机)理解:其他专题活动(组织开放参观活动、展览展销会、宴会、策划特别节目)第七部分:组织心理氛围营造与文化建设掌握:1、组织心理氛围营造(组织心理氛围、组织心理氛围的构成及营造)2、组织文化建设(文化管理——组织管理的第二次飞跃、组织文化的内涵、组织文化的构成要素、组织文化塑造)第八部分:企业形象及个性塑造掌握:1、CIS推进中的心理策略(CIS推进中运用心理策略的重要性、CIS推进中的心理策略)2、企业个性化策略(企业个性的心理分析、企业个性化的价值、企业个性化实施策略)理解:企业形象及CIS(形象力时代、形象及企业形象、CIS——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第九部分:网上公关心理与实务掌握:网上公关的心理策略(个性化传播、与整个公关计划相融合、注重网络礼节、“推”和“拉”的心理技术、关注虚拟社区、防范网络危机)理解:1、网络的特点与心理效应(网络的特征、网络传播的心理效果模式)2、网上公关工具(电子邮件、万维网、讨论组、文件传达)第十部分:公关人员心理素质及训练掌握:1、公关人员的心理素质(出色的角色扮演力、丰富的公关理论知识、合理的能力结构、完备的人格特性、准确及时的移情宣泄力、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防卫能力、健康的心理与积极的生活态度)2、公关人员心理素质训练(短期强化训练、在实践中锻炼公关才能、社会心理训练法)理解:公关人员心理素质测评(知识考试、能力测验、个性测验、其他心理测验、情景模拟)附综合练习题:一、填空:1、一个社会组织的生存与发展,直接依赖于其心理环境的优劣,具体说来,就是在公关活动中,只有将()原则置于首要地位,才能最大限度地达到与公众的心理沟通。
2、公关策划应遵循的可行性原则主要包括:风险性、经济性、()和()。
3、受传者的态度会影响其对信息的接受,主要表现在对自己观点的信奉程度和对传播者观点的()程度两个方面。
4、从公关的角度来看,可以对组织心理氛围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分析:组织成员的集体意识;组织成员的()意识;组织成员的()意识。
5、在人际交往中,以自己的心态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给予他足够的(),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基本条件。
6、在组织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某些意料之外、令人措手不及的事件,这些事件会引起公众强烈的反应和新闻媒介的争相报道。
我们处理这些事件的公关活动称之为()。
7、激发创新的主要元素主要有两点:一是();二是支持冒险与变革。
8、()是指培育企业特有的经营理念,并运用统一的视觉识别、行为活动将其传达给社会公众,从而提升和突出同一化企业形象,使企业形成内在、独特的个性,使社会公众产生一致的认同感,最终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力的过程。
9、应变能力是包括思维、联想能力及()的综合表现,公关人员的应变能力主要是以()为基础的行为能力。
10、公众心理定势的特征决定了公众心理定势不只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也是一种群体心理现象;它不仅表现为人的社会认识,而且还表现为人的认知、()、()行为的综合统一。
11、拟定公关主题,是公关策划的主要环节。
拟定主题也就是确定主调,建构“()”,它是策划的灵魂核心,贯穿于整个策划之中。
12、进攻型公关是企业与环境发生摩擦冲动时所采用的一种公关模式,其最大的特点是“()”。
13、组织与公众心理上的沟通,从内容上说主要有()、()和()三种沟通渠道,它们分别满足公众的求知需要、宣泄需要和情感需要。
14、传统的媒体,包括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四大大众媒体,都只能(),强制性地在一定区域内发布信息,受众只能被动地、不能及时、准确地得到或反馈信息。
15、真正的组织文化应该是指组织员工的(),情报收集的方法、构想产生的方式,对待()的态度等。
16、网络媒体是一种()传播,主要是吸引人们的无意注意,从而点击它。
17、群体心理定势主要包括社会刻板印象、社会习俗和礼仪和()。
18、公关工作通常采用的传播媒介有个体传播媒介、群体传播媒介和()。
19、一般来说,如果需要传播立即见效,应运用()的传播方式;如果要给人以稳定、持久的影响,形成某种观点或态度,则应采取()方式为主。
20、一般来说,和内部公众中品质不良者的沟通()和外部公众中品质不良者的沟通。
21、公关人员的交往正是在希望得到回报或支持的明确目的支配下而与公众发生的“交换关系”,这种交换关系的准则是“()”。
22、从公关的角度来看,可以对组织心理氛围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分析:组织成员的集体意识;组织成员的()意识;组织成员的()意识。
二、单项选择:1、()是流行的狂热表现,是热情追求某些生活方式以至于缺乏理智的状态。
A、时髦B、时尚C、时狂D、流行热2、宣传型公关就是运用()和内部沟通方式开展宣传工作,以树立良好企业形象的公关模式。
A、大众传播媒介B、企业风险C、提供优质服务D、各种社会性活动3、公关广告的直接目的不是劝说人们购买某种特定的商品,主要目标是(),从而创造购买的气氛。
A、说服消费者B、增进关系C、宣传企业D、拓宽市场4、()是人对其所接触的客观事物对象所持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并以各种不同的行为方式表露出来。
A、情感B、知觉C、角色意识D、态度5、社会心理学家修兹认为,人类的交往动机在于本能的()与习惯的个性差异。
A、反映B、进取C、乐群D、逊顺6、开放参观活动,是社会组织欢迎社会各界人士、社区公众等有组织地到工作场地观光和考察。
其主要作用是加深公众对()的了解、兴趣,以及对其产生良好的印象。
A、社区B、企业C、新闻媒介D、组织7、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是组织管理的第一次飞跃,而从()则是组织管理的第二次飞跃。
A、素质管理到文化管理B、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C、科学管理到素质管理D、素质管理到人文管理8、现代企业固然必须重视产品力和销售力,在公司战略、资金运用等方面给予二者足够的重视,但是仅这样做,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关注()。
A、企业形象力B、企业创造力C、企业改革D、企业防御9、下列不属于电子邮件具体功能的是()。
A、给信息分配任务B、管理信息C、编写和传送信息D、操作数据10、公关从业人员要有高品质的心理素质,首先就必须具备丰富的()。
A、社会经验B、角色扮演力C、公关理论知识D、稳定的心理结构11、()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社会行为规范,是人类在生产劳动活动中世代沿袭与传承的习惯性行为模式。
A、社会习俗B、风俗习惯C、社会刻板印象D、社会礼仪12、下面不属于公关广告的创意策略的是()。
A、以诚求胜B、以众赢人C、以情动人D、以奇制胜13、战略管理是在复杂多变的竞争中求生产和发展的战略选择,必须以高明的战略远见和观念为指导,必须确立高明的组织哲学,从而决定了它只能在()的模式下去实现。
A、文化管理B、理性管理C、市场经济D、组织文化14、语言魅力主要表现在语言能给人以诚挚感和()。
A、真实感B、主动感C、幽默感D、亲切感15、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实际上是企业之间()的竞争。
A、品牌B、产品C、公关D、人员16、组织心理氛围一般具有相对的(),因为它是组织成员主体意识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