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科学教案
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章:走进大自然教学目标:1. 了解自然的美丽和神秘,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自然现象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引入自然的话题,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自然资源。
2. 进行户外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丽。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心得和感受。
教学活动:1. 开场活动:展示大自然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自然的兴趣。
2. 户外观察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观察周围的自然资源。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的观察心得和感受,分享给其他同学。
教学评价:1. 观察记录:学生记录自己的观察心得,评估对自然的理解和感受。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分享的质量。
第二章:探索物质世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物质世界的探索兴趣。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物质特性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入物质世界的话题,引导学生观察常见的物质。
2. 进行物质特性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物质的变化。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实验观察和结论。
教学活动:1. 开场活动:展示物质变化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物质世界的兴趣。
2. 实验活动:让学生参与物质特性实验,观察物质的变化。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的实验观察和结论,分享给其他同学。
教学评价:1. 实验记录:学生记录自己的实验观察和结论,评估对物质特性的理解和认识。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分享的质量。
第三章:生活中的科学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科学的关注和探索兴趣。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生活现象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入生活中的科学话题,引导学生观察常见的生活现象。
2. 进行生活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中的科学原理。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实验观察和结论。
教学活动:1. 开场活动:展示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引发学生对生活科学的兴趣。
人教版PEP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PEP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人体第一课时:我的身体- 教学目标:- 研究并掌握身体的一些基本部位的名称,如头、手、脚等。
- 能够正确使用身体部位的名称描述自己的动作和感觉。
- 教学准备:- 教材:学生用书、教师用书。
- 教具:图片,实物模型。
-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介绍本节课的研究内容。
- 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认识和研究头、手、脚等基本身体部位的名称。
- 让学生自己触摸不同的身体部位,并描述自己感觉到的动作和感觉。
- 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询问和回答关于身体部位的问题。
- 结束本节课,复所学内容,并布置作业。
- 教学延伸:- 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手指触摸并指出他人的不同身体部位。
-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学生使用正确的身体部位名称来描述自己的动作和感觉。
第二课时:感官- 教学目标:- 研究并了解五种感官,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 能够辨别和描述不同感官的作用和特点。
- 教学准备:- 教材:学生用书、教师用书。
- 教具:图片,实物示例。
-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介绍本节课的研究内容。
- 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示例,引导学生了解和感知不同的感官,例如看到美丽的风景、听到悦耳的音乐、闻到香喷喷的花香等。
- 分别向学生展示各种感官的实物示例(如眼镜、耳机、花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感官的作用和特点。
- 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描述和猜测不同感官的作用。
- 结束本节课,复所学内容,并布置作业。
- 教学延伸:-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心和感知各种感官的作用,例如倾听自然的声音、品味不同口味的食物等。
...(继续编写其他单元的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完整

新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完
整
第一课:观察动植物
教学目标
- 了解动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 学会观察、比较不同动植物的特点
-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类思维
教学内容
1. 动植物的基本特征
- 动物:有机体结构、运动能力
- 植物:有机体结构、光合作用
2. 动植物的分类
- 动物: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
- 植物:种子植物、无种子植物
3. 动植物的观察
- 观察不同动物的外形、行为特点
- 观察不同植物的叶子、花朵等特征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动植物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观察的愿望
2. 讲解:向学生介绍动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让他们了解不同动植物的特点
3. 观察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动植物的观察实验,让他们亲自观察、比较不同动植物的特征
4. 归纳总结: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归纳总结动植物的分类规律、特征等
5. 练检测:布置相关的练题,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6. 课堂小结:复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教学资源
- 动植物图片
- 观察实验材料(不同动植物样本、放大镜等)
- 练题
教学评价
- 观察实验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类思维表现
- 练题的正确率和问题解答情况
教学延伸
-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身边的动植物,并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 带领学生参观动植物园,进一步拓展他们对动植物的了解。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教案适用于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材。
该教材共包含多个单元,涉及了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知识和实践活动。
通过本教材的研究,学生将能够了解和掌握与自然界和科学有关的基本概念和实践技能。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了解自然界中的一些基本规律和现象,如物质的性质、天气变化等;- 掌握一些常见的科学实验方法和技巧;- 认识一些生活中的科学应用,如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践活动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和探索周围世界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科学实践活动的态度;-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本教案按照教材单元的顺序安排了相应的教学内容,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 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2. 生活中的能量转化3. 空气中的水分4. 天气和季节变化5. 细胞和细菌体验6. 植物的生长和繁殖7. 动物的分类和性8. 身体健康和常见疾病9. 风筝的制作和操作10. 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四、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讲授法:介绍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观察法:观察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实验法:进行简单科学实验,锻炼学生的探究和实验能力;- 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 合作研究法:组织学生合作进行研究和实践活动。
五、教学评价为了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和达成的目标,可以采用以下评价方法:- 日常观察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参与度等;- 作业评价: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评价;- 实验报告评价:评价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报告书写能力;- 项目评价:对学生的小组项目进行评价。
六、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根据不同的单元内容和教学目标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请参考附件。
七、课堂活动设计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相应的课堂活动,包括但不限于:- 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进行简单的实验,如测量空气中湿度等- 制作风筝并进行飞行实践活动- 参观植物园或动物园,进行观察和研究八、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活动,需要准备一些教学资源,包括但不限于:- 教科书和教辅材料- 实验器材和实验用品- 图片、视频和展示材料- 参观地点的安排和准备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反思和总结教学效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活动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研究和理解科学知识。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测量与比较课时一课题:认识长度目标:- 理解长度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能够使用非标准单位比较长度活动:1. 学生观察教师展示的不同长度的物体2. 学生使用纸条或其他非标准单位对不同物体进行比较并记录结果3. 学生讨论比较结果,并得出一些规律4.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一些常见物体的相对长度课时二课题:认识容量目标:- 理解容量是物体可以容纳物质的大小- 能够使用非标准单位比较容量活动:1. 学生观察教师展示的不同,了解的容量概念2. 学生使用非标准单位(如勺子、杯子等)比较不同的容量,并记录结果3. 学生根据比较结果,总结出一些的相对容量大小课时三课题:认识温度目标:- 理解温度是衡量物体冷热程度的指标- 能够使用非标准单位比较温度活动:1. 学生观察教师展示的不同温度的物体,了解温度的变化2. 学生使用手触摸物体,比较不同物体的温度,并记录结果3. 学生根据观察和比较结果,总结出一些物体的相对温度程度课时四课题:认识重量目标:- 理解重量是物体对地球引力的表现- 能够使用非标准单位比较重量活动:1. 学生观察教师展示的不同重量的物体,了解重量的概念2. 学生使用手提物体,并尝试比较不同物体的重量,并记录结果3. 学生根据体验和比较结果,总结出一些物体的相对重量程度课时五课题:测量长度目标:- 掌握使用标准长度单位测量物体长度- 能够使用尺子等工具进行长度测量活动:1. 学生研究使用标准长度单位(如米、厘米等)进行测量2. 学生使用标尺等工具,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并记录结果3. 学生交流并比较测量结果,讨论出可能的误差原因4. 学生总结出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第二单元科学观察与实验(略)。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一部分)第一章:认识科学实验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学会使用简单的科学仪器和工具。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1. 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2. 注意事项:安全操作、正确使用仪器、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
3. 简单仪器和工具的使用:放大镜、显微镜、温度计、天平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做出假设。
2. 示范设计实验,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3.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
4. 讲解注意事项,并进行安全操作演练。
5.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仪器和工具,并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是否规范。
2. 评估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结论是否合理。
第二章:探索自然界的规律教学目标:1. 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如四季变化、白天黑夜的交替等。
2. 学会观察和记录自然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四季变化的规律:春天的植物生长、夏天的炎热天气、秋天的落叶、冬天的寒冷。
2. 白天黑夜的交替: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3. 其他自然现象:雨雪的交替、鸟类的迁徙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现象,并提出问题。
2. 讲解自然界的规律,并解释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3. 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录自然现象的实践活动。
4.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自然现象的意义和影响。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记录是否准确。
2. 评估学生对自然界规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第三章:水的特性和运用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特性和运用,如水的溶解性、蒸发、沸腾等。
2. 学会进行水的实验操作和观察。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1. 水的溶解性:溶解其他物质的能力。
2. 蒸发:水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3. 沸腾:水从液态变为气态的快速过程。
4. 水的运用:清洁、灌溉、发电等。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优秀13篇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优秀13篇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人体运动需要氧气,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将氧气吸收进血液,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收进更多的氧气。
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加大身体的肺活量,这样有利于身体健康。
2、过程与方法:能够结合实验现象、相关信息资料,作出对呼吸次数加快原因的分析。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能够在合作中完成实验活动。
教学重点:以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的身体活动后的变化为线索,将呼吸和循环系统引入学生的`视野,并展现出这两大系统在支持人体活动上的作用与联系。
教学难点:以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的身体活动后的变化为线索,将呼吸和循环系统引入学生的视野,并展现出这两大系统在支持人体活动上的作用与联系。
教学准备:秒表、听诊器、塑料袋、吸管、肺活量测量仪教学过程:一、引入当我们跳动的时候,骨骼、关节和肌肉都参与了运动,发生了变化,我们的身体里还发生了什么变化?二、探究运动前后呼吸次数的变化1、播放录像。
(学生跑步后的体征表现,如流汗、气喘、疲惫的视频资料)汇报交流:运动后身体发生哪些变化?(呼吸加快、流汗、心跳加快等)2、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应?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我们的身体在运动后究竟会发生哪些变化。
三、呼吸为什么加快1、提出问题: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伴随着运动量的增加,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也会增加,那么运动与呼吸有什么关系呢?2、体验活动:反复呼吸塑料袋里的空气,有什么感觉?试着解释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猜测。
验证活动:比较三瓶不同的气体。
借助资料,认识到呼吸是气体的交换过程。
3、对运动和呼吸之间的关系做出解释。
通过测量跳动后的心跳与呼吸次数的变化,研究呼吸为什么会加快,将呼吸、心跳与人体活动的关系引入学生的研究视野之内。
知道运动要消耗氧气,而呼吸的功能就是在进行氧气与二氧化碳气的交换。
四、课后总结:每天坚持跑步锻炼,如果我们的呼吸量增加了,说明我们的身体得到了锻炼。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第一单元:活动与健康第一课时:学会观察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惯;- 能够正确使用常见的观察器材。
教学重点:- 学会仔细观察,发现身边的事物;- 研究使用常见的观察器材,如显微镜、放大镜等。
教学准备:- 观察器材:显微镜、放大镜;- 相关实物:昆虫标本、植物标本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对观察的兴趣。
2. 介绍观察的意义和方法,鼓励学生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
3. 示范使用显微镜和放大镜进行观察,让学生亲自尝试。
4. 提供昆虫标本和植物标本,让学生观察并记录自己的发现。
5. 结束本节课,总结研究内容。
教学延伸:- 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寻找不同的观察器材,如放大镜、望远镜等,并观察周围的事物,记录自己的发现。
第二单元:物质与能量第一课时:认识物质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辨认常见的物质;- 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
教学重点:- 学会正确辨认常见的物质;- 了解物质的分类方法。
教学准备:- 物质样本:水、纸张、铁钉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物质样本的特征。
3. 提问学生,根据特征将物质进行分类。
4. 给出物质分类的基本规则,让学生进行分类练。
5. 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展示学生正确分类的例子。
教学延伸:- 实地考察:带领学生走进实验室或厨房,观察更多的物质样本,并鼓励学生进行分类实践。
...第六单元:夏季与冬季...。
最新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及反思(全册)

最新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及反思(全册)本文档为最新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及反思的集合,共包括全册内容。
第一单元身边的物体第一课水的三态- 教学目标:了解水的三态及变化过程。
- 教学重点: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
- 教学难点:感性理解水的三态。
- 教学过程:通过展示实物,观察物质状态的变化,让学生明确物质有三态,了解变化规律。
第二课空气和呼吸- 教学目标:了解空气的存在,掌握呼吸的方法。
- 教学重点:空气的组成,呼吸的过程。
- 教学难点:感性理解空气和呼吸。
- 教学过程:通过图片、实验等方式,让学生理解空气的存在和呼吸的过程。
鼓励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理解呼吸的重要性。
第二单元物体与能量第一课能量与物体- 教学目标:了解物体的运动、发光、变形都与能量的转化有关。
- 教学重点:能量与物体的关系。
- 教学难点:区分能量类型。
- 教学过程:通过展示实物和动图等方式,让学生理解物体的运动、发光、变形都与能量的转化有关。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物体的运动变化和能量转化。
第二课火的利用- 教学目标:了解火的危害与利用,并掌握消防知识。
- 教学重点:火的利用和消防知识。
- 教学难点:感性认识火的危害,掌握消防知识。
- 教学过程:通过图画、实验等方式,让学生感性认识火的危害,明确火的利用方法,并掌握消防知识。
第三单元物种和环境第一课多样的生命- 教学目标:了解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
- 教学重点: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及特征。
- 教学难点:感性认识生命多样性。
- 教学过程:通过展示实物和图片等方式,让学生感性认识生命的多样性,了解地球上不同生物的特征。
第二课生命的连续性- 教学目标:认识生物有生殖和发育的特点,了解人类的生殖过程。
- 教学重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人类的生殖过程。
- 教学难点:感性认识生殖和发育的过程。
- 教学过程:通过展示图片和小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感性认识生殖和发育的过程,了解人类的生殖过程。
第四单元生物和生命第一课植物的生长-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和需要。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套教案电子备课教学方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套教案电子备课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各种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进行观察和实验,通过收集数据来分析现象。
3.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树立科学探究的精神。
2. 学生能够理解科学知识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机械1. 课题1:简单机械2. 课题2:杠杆3. 课题3:轮轴第二单元光学1. 课题1:光的传播2. 课题2:反射与折射3. 课题3:光的色散第三单元地球与宇宙1. 课题1:地球的形状2. 课题2:地球的运动3. 课题3:太阳系与宇宙第四单元生物与环境1. 课题1:生物的生存环境2. 课题2: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的关系3. 课题3:生态环境保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各种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
2. 光的传播、反射与折射现象。
3. 地球的形状、运动以及太阳系与宇宙的关系。
4. 生物的生存环境以及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的关系。
难点1. 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2. 光的色散现象的解释。
3. 地球的运动规律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4. 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2.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3. 实施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和测验进行评价。
2. 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品质,通过实验报告、小组讨论和课堂表现进行评价。
3. 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课堂讨论、观察和反思进行评价。
六、教学计划(此处提供一份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每一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七、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部编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学期全册科学教案人教版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学期全册科学教案人教版科学教案:小学四年级上学期全册科学教案【教案一】任务名称:探究太阳的直射和斜射辐射对气温的影响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阳的直射和斜射辐射对气温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彩色图片展示太阳的直射和斜射辐射。
2. 温度计和测量器具。
3. 温度记录表。
教学过程:引入:1. 展示彩色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太阳的直射和斜射辐射。
2. 提问学生:你们觉得太阳的直射和斜射辐射有什么区别?对温度有影响吗?实践活动:1. 分组实验,每组选择一个阳光充足的地方。
2. 测量在直射辐射下的温度和在斜射辐射下的温度,并记录数据。
3. 小组讨论并总结观察结果。
4.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结果,明确直射辐射对温度的影响较大。
拓展活动:1. 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自由探究:太阳直射和斜射在不同时间对温度的变化有何影响?2. 各小组讨论并展示实验结果。
3. 教师总结学生观察和探究的结果,引导学生认识到太阳的直射和斜射辐射影响气温的变化。
【教案二】任务名称:了解动植物的生长过程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植物的生长过程。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爱护生物的意识。
教学准备:1. 有关动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和视频。
2. 植物种子和土壤。
3. 动物幼崽的图片和视频。
教学过程:引入:1. 展示动植物的生长过程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
2. 提问学生:你们觉得动植物是如何生长的?有什么特点?实践活动:1. 学生观察并剖开一个植物种子,认识其构造。
2. 将植物种子种植在土壤中,每天观察并记录其生长情况。
3. 学生观察和研究动物幼崽生长的过程,通过图片和视频进行了解和讨论。
4.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动植物的生长过程,并与学生共同制定保护生物的措施。
拓展活动:1. 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野外考察,观察不同类型的动植物生长环境和其生长的过程。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优秀8篇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优秀8篇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观察多种植物的根和茎,了解它们的作用。
2.能完成植物根和茎的实验,并做出自己的解释。
教学重点:知道植物根和茎的作用是什么。
教学难点:怎样用实验去证明植物根和茎的作用。
教学准备:师备:多种多样带根的植物、一株新采集的特别是根部分完好的小植物、一个能够装进所采集的植物的根的试管、水、少量食用油、一个滴管。
生备:一段新采集的植物的`枝条(上有叶),一把小刀,少量已染色的水,两个纸杯。
教学过程:一、引入:师:“你们知道植物制造食物需要的水和养分怎样进入植物体内、怎样到达植物身体的各部分呢?”二、探究内容:1.引导学生做出解释。
根从土壤里吸收水和养分,茎把水和养分输送到植物身体的各部分。
2.了解常见的植物都有根和茎。
3.想办法用实验证明根具有吸收水和养分的作用,茎有向叶输送水的作用。
(1)引导学生提出种种方法。
(2)选择和教材上的实验相近的方法,进行具体研究。
选择什么样的植物做实验?用什么容器装水容易看到实验现象?怎样知道容器内的水是不是减少了?怎样防止容器内的水蒸发?(3)设计实验证明根部吸收的水和养分通过茎输送到叶上时,可提问:有什么简便方法能够帮助我们看到植物的茎确实具有运输水分的作用?平时我们看到植物缺水叶子会变蔫,根据这一点我们能想出什么方法证明植物的茎有输送水的作用?教材上用什么方法证明?给实验用的水染色起什么作用?4.说说植物的根和茎除了吸收水和养分、输送水和养分以外,还有什么作用?(还有支撑植物,使它们能更充分地接受阳光照射。
)三、全课总结。
四、课外拓展:1、利用课外时间注意观察。
2、收集和阅读各种植物的资料,带少儿植物图册一类的书。
《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篇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过程与方法: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科学教案(完美版)

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一课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难点: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教学准备: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4.每个学生科学记录本各一本。
教学过程:一、认识天气现象1.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2.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
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汇报交流。
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安全教育,并落实小组长进行管理。
3.带上科学记录本和笔排队到操场上分组进行观察,教师巡视。
(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4.回到教室进行交流:请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观察到天气现象。
5.学生汇报,教师展示学生的记录。
6.提问: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不知如何回答可提问: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7.认识“网状图”的使用:刚才同学们在汇报的时候想到一点说一点,有没有办法把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更直观地表示出来的方法呢?打开书本第45页,看看书本上向我们介绍了怎样的一个好方法?8.带读提示语。
9.看明白了吗?有不明白的请提问。
10.请你学着书本上的方法,在科学记录本上为今天的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作一张“网状图”。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 研究如何观察物体的外形、颜色和质地;- 研究使用手和眼睛进行观察;- 进行实物观察实验,并记录观察结果。
2. 第二单元:认识食物- 了解不同食物的来源和特点;- 研究区分动物食物和植物食物;- 研究正确饮食的重要性,并培养健康饮食惯。
3. 第三单元:认识水- 研究水的特点和运动方式;- 了解水的用途和意义;- 进行水的实验观察,探究水的不可压缩性和流动性。
4. 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力- 研究常见力的作用和效果;- 探究力的方向和大小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进行简单力的实验,观察力的效果并记录实验数据。
教学方法- 观察:通过观察真实的物体、图像和实验情景,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 实践:鼓励学生参与实物观察和简单实验操作,培养他们动手实践的能力。
- 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观察结果,鼓励他们互相讨论、交流和思考。
- 记录:要求学生详细记录观察结果和实验数据,并培养他们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价:- 观察学生在实物观察和实验中的参与度和准确性;- 检查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实验报告是否完整和准确;- 通过讨论和提问,了解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观察学生对科学问题的提问和解决能力。
总结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系统地学习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探索能力。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观察和实验活动,并及时进行评价和指导,以促进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精选13篇)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精选13篇)四年级上册《科学》篇1学情分析本课在学生认识了空气存在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有关空气的知识,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制作,认识到空气受热以后体积膨胀、重量减轻、会上升的性质,同时了解热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亲身经历探究热气球上升的过程,知道科学探究要以提出问题开始,能对问题设计研究过程,并对结果进行评议,体验成功的喜乐和探究的乐趣。
2、在探究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尊重事实的良好品质。
3、认识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比同体积冷空气轻,会上升的性质教学重点热气球上升的原因,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热气球上升的原因。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气球、手绢、塑料袋、自制小纸蛇。
教师准备:有关热气球的、有关的实验材料:酒精灯、蜡烛、香、火柴、支架、手绢、气球、塑料袋、自制小纸蛇、记录表等。
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问题做个慧眼辨真假的小游戏,根据同学们的生活经验来判断下面图中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第一幅图工厂烟囱冒出的浓烟直冲云霄;第二幅图点燃的香烟飘出的烟指向地面;第三幅图馒头蒸熟了,第四幅里的水壶里的水开了;第五幅热气球点火升空的录像)从而导入新课。
1从刚才播放的课件中你们看到了什么?2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冒出的烟和气都往上走。
)3看热气球升空的录象。
4五彩缤纷的热气球飞上了天空,关于热气球的秘密有许多你有哪些想研究的问题呢?(板书课题)5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研究"热气球的秘密"板书课题(热气球上升的秘密)。
提出问题:1要研究热气球就要先制作一个热气球,如何制作一个热气球?需要什么材料?2热气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3热气球为什么能飞到飞到空中去?4热气球升到空中后又是怎么样降落下来的?从这些现象中提出问题是?这一活动的指向是列举一些物体能上升的实列,一再引发学生的思考,提己的问题,激发学生大胆猜想,产生探究的欲望。
有利于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最新人教版全册教案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最新人教版全册教案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最新人教版全册教案,以帮助教师开展教学工作。
以下是每个单元的教案概述和重点内容。
第一单元:动物的特征和生活教案概述:本单元主要介绍不同动物的特征和生活性,培养学生观察和分类的能力,并引导他们了解动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教案重点内容:- 研究观察和记录动物的外形特征- 研究分类动物的方法和技巧- 了解动物的食性和生活环境第二单元:植物的特征和功能教案概述:本单元旨在让学生认识植物的特征和功能,培养他们对植物的观察和保护意识。
教案重点内容:- 研究观察和记录植物的外部特征- 研究植物的分类和命名方法-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态功能第三单元:物体的性质与变化教案概述:本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物体的性质和变化,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教案重点内容:- 研究描述物体的性质和特点- 研究通过实验观察物体的变化- 了解物体的重量、形状和颜色等属性第四单元:天、地、水的变化教案概述:本单元主要介绍天、地、水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思维能力。
教案重点内容:- 研究观察和记录天空、地球和水的变化- 研究描述天气的变化和周期- 了解天、地、水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五单元:人体的特征和变化教案概述: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人体的特征和变化,培养他们的健康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
教案重点内容:- 研究观察和认识人体的各个部位- 研究描述人体的特征和变化- 了解保护自己身体健康的方法和措施结论:本文档提供了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最新人教版全册教案的概述和重点内容,教师们可按照教案指导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最新整理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优秀教案(PEP)

最新整理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优秀教案(PEP)一、单元一:系统运行课时一:我炯系统教案内容:本课时通过展示各种日常生活中的系统运行方式,使学生了解系统与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课时二:揭秘系统规则教案内容:本课时通过解析不同系统中的规则,让学生认识到系统规则对系统运行的重要性。
二、单元二:风吹过的地方课时一:风是什么教案内容:本课时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让学生探索风的来源和特点,并理解风的形成原理。
课时二:风的工具教案内容:本课时引导学生了解风的利用工具,了解风能的应用和作用。
三、单元三:水的流动课时一:水的不同状态教案内容:本课时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水的三态及其特点,并能够描述不同状态间的转化过程。
课时二:水的流动方式教案内容:本课时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水的流动方式以及液体的流体性质。
四、单元四:动物的眼睛课时一:眼睛的构造教案内容:本课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模型构建,了解动物眼睛的构造和功能。
课时二:动物的视力教案内容:本课时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探究不同动物的视力特点和适应环境。
五、单元五:能量的传递课时一:认识能量教案内容:本课时通过实例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能量的流动和转化,并能识别常见的能量形式。
课时二:能量的传递过程教案内容:本课时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能量的传递过程,并明白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六、单元六:天气预报课时一:认识天气现象教案内容:本课时通过观察和实验,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天气现象的特点,并能够简单预测天气。
课时二:天气与生活教案内容:本课时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不同天气对人的影响,并学会做好相应的准备。
总结本文档整理了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的优秀教案,涵盖了系统运行、风、水的流动、动物的眼睛、能量的传递以及天气预报等主题。
每个单元包含两个课时,通过实践、实验、观察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科学知识,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这些教案简洁明了,旨在帮助教师以简单策略进行教学,并简化法律复杂性,确保教学的独立性和准确性。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第一单元:物质变化课时安排:- 第一课:物质的变化- 第二课:水的变化- 第三课:空气的变化- 第四课:物质变化的实验第一课:物质的变化教学目标:- 了解物质的变化是常见现象之一- 掌握物质的变化有时是可以逆转的教学内容:- 物质的变化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变- 通过实例说明物质的变化是可以逆转的教学重点:- 理解物质的变化是常见现象之一教学难点:- 掌握物质的变化有时是可以逆转的第二课:水的变化教学目标:- 了解水的变化形式及其特点- 掌握水的蒸发和冷凝的过程教学内容:- 水的蒸发是液态水变为水蒸气的过程- 水的冷凝是水蒸气变为液态水的过程教学重点:- 理解水的蒸发和冷凝的过程教学难点:- 掌握水的蒸发和冷凝的过程第三课:空气的变化教学目标:- 了解空气的变化形式及其特点- 掌握空气的膨胀和挤压的过程教学内容:- 空气的膨胀是气体体积增大的过程- 空气的挤压是气体体积减小的过程教学重点:- 理解空气的膨胀和挤压的过程教学难点:- 掌握空气的膨胀和挤压的过程第四课:物质变化的实验教学目标:- 进行简单的物质变化实验- 归纳总结物质变化的规律教学内容:- 进行物质变化的实验,例如石头破碎、水的蒸发和冷凝等- 通过实验结果归纳总结物质变化的规律教学重点:- 进行简单的物质变化实验教学难点:- 归纳总结物质变化的规律以上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的完整内容。
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拓展,以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然界中常见的动植物特征,能举例说明其适应环境的特点。
(2)学习使用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了解动植物的生活环境。
(2)学会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树立环保意识,关爱动植物。
二、教学内容第1课:我们身边的科学1. 认识科学实验器材,了解实验基本操作。
2. 学习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第2课:植物的生长1.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学会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
2. 学习植物的适应环境特点,举例说明。
第3课:动物的适应1. 了解动物的适应环境特点,学会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
2. 学习动物的保护自己,提高生存能力的方法。
第4课:我们的地球1. 了解地球的基本面貌,学会观察地球的自然现象。
2. 学习保护地球,关爱环境的方法。
第5课:天气与气候1. 了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学会观察天气变化。
2. 学习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响,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动植物的适应环境特点。
(2)学会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2. 教学难点:(1)动植物适应环境的具体实例分析。
(2)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以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形式进行学习。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3.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表现。
4. 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内容第6课:人体的奥秘1. 了解人体基本结构,学会观察人体各个系统。
2. 学习人体生理功能,探究人体奥秘。
第7课:物质的性质1. 学习物质的三大属性:固态、液态、气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一课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难点: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教学准备: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4.每个学生科学记录本各一本。
教学过程:一、认识天气现象1.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2.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
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汇报交流。
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安全教育,并落实小组长进行管理。
3.带上科学记录本和笔排队到操场上分组进行观察,教师巡视。
(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4.回到教室进行交流:请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观察到天气现象。
5.学生汇报,教师展示学生的记录。
6.提问: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不知如何回答可提问: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7.认识“网状图”的使用:刚才同学们在汇报的时候想到一点说一点,有没有办法把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更直观地表示出来的方法呢?打开书本第45页,看看书本上向我们介绍了怎样的一个好方法?8.带读提示语。
9.看明白了吗?有不明白的请提问。
10.请你学着书本上的方法,在科学记录本上为今天的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作一张“网状图”。
三、总结刚才我们观察的是今天的天气,那么明天又会天气怎样呢?后天呢?一个月内我们杭州的天气又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请大家每天都能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这里的天气变化是这样的。
四、板书设计:五、课后反思:第二课天气日历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二课教学目标:1. 科学知识: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2. 过程与方法: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该关心天气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教学准备: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4.每个学生科学记录本各一本。
教学过程:一、认识天气现象1.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2.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
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汇报交流。
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安全教育,并落实小组长进行管理。
3.带上科学记录本和笔排队到操场上分组进行观察,教师巡视。
(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4.回到教室进行交流:请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观察到天气现象。
5.学生汇报,教师展示学生的记录。
6.提问: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不知如何回答可提问: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7.认识“网状图”的使用:刚才同学们在汇报的时候想到一点说一点,有没有办法把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更直观地表示出来的方法呢?打开书本第45页,看看书本上向我们介绍了怎样的一个好方法?8.带读提示语。
9.看明白了吗?有不明白的请提问。
10.请你学着书本上的方法,在科学记录本上为今天的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作一张“网状图”。
三、总结刚才我们观察的是今天的天气,那么明天又会天气怎样呢?后天呢?一个月内我们杭州的天气又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请大家每天都能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这里的天气变化是这样的。
四、板书设计:五、课后反思:第三课风向和风速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三课教学目标:1. 科学知识: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2. 过程与方法:自制建议风向标和小风旗。
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
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能描述风向和风速教学难点: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制作风向标的材料;制作小风旗的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你们觉得风是什么?能听到,看到风吗?能用能想到的描述风的词语来描述风吗?探究内容:(一)风向和风向标1、出示风向图,简单介绍简单介绍,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2、你能通过风水动旗面的情况来辨别风向吗?简单练习。
小结: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3、制作风向标,并测量风向(1)出示自制风向标。
介绍制作方法(2)小组讨论:风向标的使用方法(3)问:我们如何将风向结果添加到当天的天气日历上呢?(4)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确定方位和测量风向?(二)风速和风速等级1、问:风向可以用风向标进行测量,那么风速也可以测量吗?2、介绍科学家利用风速仪测量风速,熟悉“蒲福风力等级”表。
我们制作小风旗来测量。
3、分组制作小风旗,研究使用方法(三)实地观察1、测量风向和风速2、记录到天气日历中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Each Unit(Book 9)Unit 1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textbook /tekstbuk/ n. 教科书;课本p.1conversation /kɔnvəs eɪʃn/, n. 交谈;谈话p.2aloud /əlaud/ adv. 大声地;出声地p.2pronunciation /prənʌnsieIʃn/ n. 发音;读音p.2sentence /sentəns/ n. 句子p.2patient /peiʃnt/ adj. 有耐心的n. 病人p.2expression /ikspreʃn/ n. 表达(方式);表示p.3discover /dIskʌvə (r)/ v. 发现;发觉p.3secret /si:krət/ n. 秘密;adj. 秘密的;p.3fall in love with 爱上;与⋯⋯相爱p.3grammar /græmə (r)/ n. 语法p.3repeat /ripi:t/ v. 重复;重做p.4note /nəut/ n. 笔记;记录v. 注意;指出p.4pal /pæl/ n. 朋友;伙伴p.4pattern /pætn/, /pætən/ n. 模式;方式p.4physics /fiziks/ n. 物理;物理学p.4chemistry /kemistri/ n. 化学p.4partner /pa:(r)tnə (r)/ n. 搭档;同伴p.5pronounce /prənauns/ v. 发音p.5increase /Inkri:s/ v. 增加;增长p.5speed /spi:d/ n. 速度v.加速p.5ability /əbiləti/ n. 能力;才能p.6brain /brein/ n. 大脑p.6active /æktiv/ adj. 活跃的;积极的p.6attention /ətenʃn/ n. 注意;关注p.6pay attention to 注意;关注p.6connect /kənekt/ v. (使)连接;与⋯⋯有联系p.6connect … with把⋯⋯和⋯⋯连接或联系起来p.6 overnight /əu və (r)nait/adv. 一夜之间;在夜间p.6 review /rivju:/ v. & n. 回顾;复习p.6 knowledge /nɔlidʒ/, n. 知识;学问p.6 wisely /waizli/ adv. 明智地;聪明地p.6Annie /æni/ 安妮(女名)p.2 Alexander Graham Bell 格雷厄姆•贝尔p.6Unit 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 lantern /læntə (r)n/ n. 灯笼p.9 stranger /streindʒə (r)/ n. 陌生人p.10 relative /relətiv/ n. 亲属;亲戚put on 增加(体重);发胖pound /paund/ n. 磅(重量单位);英镑folk /fəul k/ adj. 民间的;民俗的goddess /gɔdes/, /gA:d@s/ n. 女神p.11steal /sti:l/ v. (stole /stəu l/, stolen /stəu lən/)偷;窃取p.11lay /lei/ v. (laid /leid/, laid)放置;产(卵)lay out 摆开;布置dessert /di’zə:(r)t/ n (饭后)甜点;甜食p.11 garden /ga:(r)dn/ n. 花园;园子p.11 admire /ədmaiə (r)/ v. 欣赏;仰慕p.11tie /tai/ n. 领带v. 捆;束haunted /hɔ:ntid/ a. 有鬼魂出没的ghost /gəu st/ n. 鬼;鬼魂trick /trik/ n. 花招;把戏treat /tri:t/ n. 款待;招待;请客spider /spaidər)/ n. 蜘蛛p.13 Christmas /krisməs/n. 圣诞节fool /fu:l/ n. 蠢人;傻瓜v. 愚弄adj. 愚蠢的lie /laI/ v. (lay /leI/, lain /leIn/) 平躺;处于novel /nɔvl/, /na:vl/ n. (长篇)小说eve /i:v/ n (尤指宗教节假日的)前夕;前夜bookstore /bukstɔ:(r)/ n. 书店p.17dead /ded/ adj. 死的;失去生命的p.14business /biznəs/ n. 生意;商业p.14punish /pʌnis/ v. 处罚;惩罚p.14warn /wɔ:(r)n/ v. 警告;告诫p.14present /preznt/ n. 现在;礼物adj. 现在的p.14nobody /nəu bədi/, /nəu ba:di/ pron. 没有人p.14warmth /wɔ:(r)mθ/ n. 温暖;暖和p.14spread /spred/ v. 传播;展开n. 蔓延;传播 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