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表中基本每股收益及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
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

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
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
1.非稀释每股收益(EPS):把公司全部收益分在所有股东手里,即每
个股东的收益。
公式为:全部收益÷股份发行总量。
2.稀释每股收益(EPS):当发生拆股或合股时,原有股东可能会多或
少拥有新发行股,从而影响每个股东的收益额,从而需要稀释已发行
股份,才能使每股收益不变。
公式为:(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股票价
格调整)÷(母公司股总数x调整前每股股份)。
3.扣非稀释每股收益(EPS):指对公司报表中的某些收入或费用进行
排除,从而得出公司的持续经营状况。
公式如下:(归属于母公司净
利润-非持续经营收入-非持续经营支出)÷(调整前每股股份)。
4.调整后的每股收益(EPS):对公司在某一时期内发生的投资收益、
贩卖赊购物品收益、特殊事项收益等收益进行从报表上排除,以便投
资者能够更好地了解持续经营的收益情况。
公式为:(归属于母公司
净利润-非经常性收入)÷(调整前每股股份)。
5.基本每股收益(EPS):即会计处理之前的基本收益,不排除会计处
理后的投资收益、贩卖赊购物品收益、特殊事项收益等收益。
公式为: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调整前每股股份)。
因此,稀释每股收益(EPS)是根据现有股份数量和利润重新调整后的每股收益数额,用于指导投资分析师与投资者对一只股票的估值。
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包括:非稀释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扣非稀释每股收益,调整后的每股收益,以及基本每股收益等等,每种计算公式都有其独特的计算方式,用于反映公司持续经营的收益情况。
利润表月报表模板

利润表月报表模板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利润表月报表模板,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和调整。
利润表月报表编制单位:XXXX公司日期:XXXX年XX月一、收入1. 主营业务收入:¥XXXXX2. 其他业务收入:¥XXXXX3. 营业外收入:¥XXXXX二、成本1. 主营业务成本:¥XXXXX2. 其他业务成本:¥XXXXX3. 营业税金及附加:¥XXXXX4. 销售费用:¥XXXXX5. 管理费用:¥XXXXX6. 财务费用:¥XXXXX7. 资产减值损失:¥XXXXX三、利润总额1. 利润总额 = 收入 - 成本 - 营业税金及附加 - 销售费用 - 管理费用 - 财务费用 - 资产减值损失2. 利润总额= ¥XXXXX四、净利润1. 净利润 = 利润总额 - 所得税费用2. 净利润= ¥XXXXX五、每股收益1. 基本每股收益 = 净利润 / 总股本(XXXX股)2. 稀释每股收益 = 基本每股收益总股本(XXXX股) / 总股本(XXXX股)+ 可转换债券等稀释工具的转换权等3. 基本每股收益 = XX元/股4. 稀释每股收益 = XX元/股六、其他综合收益1. 其他综合收益 = 资本公积 - 其他资本公积 + 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等)2. 其他综合收益= ¥XXXXX3. 其他综合收益税后净额 = 其他综合收益 - 应交所得税(¥XXXXX)4. 其他综合收益税后净额= ¥XXXXX。
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例题与讲解三篇

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例题与讲解三篇篇一: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例题与讲解(20XX年计算分析题):甲公司为上市公司,20XX年至20XX年的有关资料如下:①20XX年1月1日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为82 000万股。
②20XX年5月31日,经股东大会同意并经相关监管部门核准,甲公司以20XX 年5月20日为股权登记日,向全体股东每10股发放1.5份认股权证,共计发放12 300万份认股权证,每份认股权证可以在20XX年5月31日按照每股6元的价格认购1股甲公司普通股。
20XX年5月31日,认股权证持有人全部行权,甲公司收到认股权证持有人交纳的股款73 800万元。
20XX年6月1日,甲公司办理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将注册资本变更为94 300万元。
③20XX年9月25日,经股东大会批准,甲公司以20XX年6月30日股份94 300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2股股票股利。
④甲公司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20XX年度为36 000万元,20XX年度为54 000万元,20XX年度为40 000万元。
⑤甲公司股票20XX年6月至20XX年12月平均市场价格为每股10元,20XX年1月至20XX年5月平均市场价格为每股12元。
本题假定不存在其他股份变动因素。
要求:(1)计算甲公司20XX年度利润表中列示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2)计算甲公司20XX年度利润表中列示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3)计算甲公司20XX年度利润表中列示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以及经重新计算的比较数据。
解析:(1)A=36 000(万元),B=82 000(万股),甲公司20XX年度的基本每股收益=36 000/82 000=0.44(元/股)。
20XX年5月20日为股权登记日,向全体股东每10股发放1.5份认股权证,认股权证具有稀释效应的期间是20XX年6月至20XX年12月,则市场均价应选择每股10元,增加的无对价的股数=12 300-12 300XX/10=4 920(万股)。
文档:a135_稀释每股收益(3),每股收益的列报

第三节稀释每股收益六、多项潜在普通股为了反映潜在普通股最大的稀释作用,应当按照各潜在普通股的稀释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计入稀释每股收益,直至稀释每股收益达到最小值。
【特别提示】①稀释程度根据增量股的每股收益衡量(增加的利润÷增加的股数)。
②通常情况下,股份期权和认股权证排在前面计算,因为其假设行权一般不影响净利润。
(增量股的每股收益为0)③增量股每股收益越小的潜在普通股稀释程度越大。
【例20-6】某公司20×7年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5 625万元,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8 750万股。
年初已发行在外(×12/12)的潜在普通股有:(1)认股权证7 200万份,每份认股权证可以在行权日以8元的价格认购1股本公司新发股票。
(2)按面值发行的5年期可转换公司债券75 000万元,债券每张面值100元,票面年利率为2.6%,转股价格为每股12.5元,即每100元债券可转换为8股面值为1元的普通股。
(3)按面值发行的3年期可转换公司债券150 000万元,债券每张面值100元,票面年利率为1.4%,转股价格为每股10元,即每100元债券可转换为10股面值为1元的普通股。
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为12元,年度内没有认股权证被行权,也没有可转换公司债券被转换或赎回,所得税税率为25%。
假设不考虑可转换公司债券在负债和权益成份的分拆,且债券票面利率等于实际利率。
【正确答案】20×7年度每股收益计算如下:1.基本每股收益=5 625÷18 750=0.3(元/股)2.计算稀释每股收益(1)假设潜在普通股转换为普通股,计算增量股每股收益并排序,如表20-1所示。
表20-1 增量股每股收益的计算①认股权证:7 200-7 200×8/12=7 200-4 800 =2 400(万股)②75 000×2.6%×(1-25%)=1 462.5(万元)(假设不考虑分拆)③75 000÷12.5=6 000(万股)(75 000/100×8)④150 000×1.4%×(1-25%)=1 575(万元)⑤150 000÷10=15 000(万股)由此可见,认股权证的稀释性最大,2.6%利率可转债的稀释性最小。
每股收益计算的准确方法

每股收益计算的准确方法对于股票投资者和分析师来说,计算每股收益是评估公司盈利能力和投资回报的重要指标。
然而,在计算每股收益时,有一些方法是常见的,而且在进行比较和分析时必须使用准确的方法。
本文将向您介绍每股收益计算的准确方法,并解释如何使用不同的财务指标来评估公司的盈利能力。
1.简介每股收益是指公司在某一期间内所实现的净利润除以该期间内的平均流通股本所得到的指标。
简单来说,它表示每股股票对股东的盈利能力。
每股收益的准确计算方法对于投资者进行风险评估、资产定价和投资决策非常重要。
2.计算方法每股收益的计算方法可以简单地分为两种: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基本每股收益是将净利润除以期间内的普通股股本数量得出的。
而稀释每股收益则是在基本每股收益的基础上考虑到其他潜在的普通股股权,例如股票期权和可转换债券。
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基本每股收益=净利润/普通股股本数量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要复杂一些,需要考虑到其他潜在的股权,并使用一些复杂的财务模型进行计算。
3.评估公司盈利能力每股收益是评估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计算每股收益,投资者和分析师可以比较不同公司的盈利能力,并根据这些数据做出投资决策。
然而,仅仅看每股收益是不够的,还需要结合其他财务指标来综合评估公司的盈利能力。
例如,投资者可以结合每股收益与销售增长率、净利润率和市盈率等指标一起考虑。
销售增长率可以反映公司的增长潜力,净利润率可以表明公司的盈利能力,而市盈率则可以评估公司的估值水平。
还应该考虑到行业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因素。
4.注意事项在计算每股收益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需要使用准确的财务数据,包括净利润和股本数量。
这些数据应该来自可靠的财务报表。
对于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需要考虑到其他潜在的股权。
这通常要求使用复杂的财务模型。
在比较和分析不同公司的每股收益时,应该考虑到行业和公司的特殊情况。
每股收益只是评估公司盈利能力的一个指标,投资者还应该结合其他财务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每股收益

2、甲上市公司2008年6月1日发行年利率4%的可转 换公司债券,面值10 000万元,每100元面值的债 券可转换为1元面值的普通股80股。2009年甲上市 公司的净利润为45 000万元,2009年发行在外的 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50 000万股,所得税税率25%。 计算甲上市公司2009年稀释每股收益。
1、可转换公司债券 分子的调整:
计入“财务费用”的 金额
•当期已确认为费用的利息 •溢价、折价的摊销金额 •相关所得税的影响
分母的调整:
• 假定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普通股而增加的普
通股股数的加权平均数
例:甲公司2009年归属于普通股净利润为30000万元, 08年底股本总数40000万股。09年7月1日公司面值发 行可转换债券10000万元,期限5年,年利率3%,一 年可转股,转股价格为5元1股。债券利息不符合资 本化条件,全部计入当期损益。所得税率25%。假 设不考虑可转换债券在负债和权益成分的分拆,且票
2、认股权证、股份期权(回购承诺?)
行权时发行的普通股包括两部分:
按当期平均市场价格发行的普通股,不具有稀释 性,计算稀释的每股收益时不必考虑 未取得对价而发行的普通股(行权价低于市场价 格),具有稀释性,计算稀释的每股收益时应当 加到普通股股数中 调整增加的普通股股数 =拟行权时转换的普通股股数-行权价格×拟行权时 转换的普通股股数÷平均市场价格
基本每股收益=37500/125000=0.3(元)
稀释每股收益:先分别判断稀释性,后排序,再计算 ①期权影响: ( 1) 调整增加的普通股股数=12000-12000×8÷12=4000(万股) ②2.6%的5年期可转换债券的影响: (3) 增加净利润=630000×2.6%×(1-25%)=12285(万元) 增加股数=630000÷12.5=50400(万股) 增量每股收益= 12285 ÷50400 =0.24375 (元) ③1.4%的3年期可转换债券的影响: (2) 增加净利润=1100000×1.4%×(1-25%)=11550(万元) 增加股数=1100000÷10=110000(万股) 增量每股收益= 11550÷110000=0.105 (元)
会计经验:稀释每股净收益怎么算-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

稀释每股净收益怎么算,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稀释每股净收益怎么算,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 当公司具有复杂资本结构时,那些可更换为普通股的证券及可履行认购普通股的证券一旦转换或履行认购,通常会冲淡(稀释)普通股每股净收益。
为此一些国家规定若稀释影响超过一定限度,公司应对普通股每股收益作双重表述。
如美国,稀释若对每股收益的影响超过3%时,则要求公司对每股收益作双重表述,其一为原先的每股净收益;其二为完成冲淡的每股净收益。
所谓完全冲淡(稀释)的每股净收益是指:假设公司所发行的可更换为普通股的证券及可履行认购普通股的证券,在当年年初时全部更换及全部履行后的普通股每股净收益。
目的是为让普通股股东了解他们将享有的每股净收益的最低限额。
那么,稀释每股净收益怎么算?在计算稀释的每股收益时,在原先的每股净收益的基础上,分子、分母都应进行相应的调整,分母会因在外流通的普通股的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分子会因优先股股利的减少(假定可转换优先股转换为普通股)或债券利息的减少(假定可转换公司债转换为普通股)而发生变动。
小编举例说明如下: 实例假设8%的优先股为可更换的优先股,每股可更换为2股普通股,那么50000股的优先股可更换为100000股普通股。
同时该公司还拥有可转换公司债,面值为120000美元,利率为6%,可转换为普通股1200股。
该公司完全冲淡的每股净收益为: 完全冲淡的每股净收益=(253000美元+120000美元x6%)/(207500股+100000股+1200股)=0.84美元/股计算表明,如果可转换优先股和可转换债券均在当年年初转换为普通股,将使普通股每股净收益由原先的1.2美元减少到0.84美元。
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
因为它是一门技术很强的课程,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
诚然,困难不能否认,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加上勤奋,那样必然会赢来成功的曙光。
每股收益

一、本准则适用范围
1、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已公开交易 的企业 2、正处于公开发行普通股或潜在普 通股过程中的企业 3、自愿列报每股收益信息的企业
二、基本每股收益
计算公式为: 计算公式为: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 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四、每股收益信息的列报
1、利润表中:单独列示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 利润表中: 每股收益。 第十四条) 每股收益。 (第十四条) 2、附注中:披露与每股收益有关的信息: 附注中:披露与每股收益有关的信息: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一)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分子、分母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分子、 的计算过程; 的计算过程; (二)列报期间不具有稀释性但以后期间很可能 具有稀释性的潜在普通股。 具有稀释性的潜在普通股。 (三)发行在外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股数发生 重大变化的情况。 重大变化的情况。
1、乙公司2009年1月1日发行100,000股期权, 乙公司2009年 日发行100,000股期权 股期权, 股票的平均市场价格20元 股票的平均市场价格20元,期权的行权价格 15元。2009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1200,000元, 15元 2009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 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1200,000元 2009年外发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2009年外发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500,000股。 年外发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500,000股 要求:计算乙公司2009年的基本每股收益和 要求:计算乙公司2009年的基本每股收益和 稀释的每股收益。 稀释的每股收益。
例1: 期初发行在外的普通股10000万股 万股, 期初发行在外的普通股10000万股,3月2日 新发行4500万股 12月 日回购1500万股以 万股, 新发行4500万股,12月1日回购1500万股以 备将来奖励职工。 备将来奖励职工。
2017年注会《会计》每日一大题:每股收益含答案解题思路

2017注会《会计》每日一大题:每股收益【知识点】每股收益【计算分析题】甲公司为上市公司,2015年至2016年的有关资料如下:(1)2015年1月1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为90000万股。
(2)2015年5月1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债券面值10000万元,票面利率为6%,规定每份面值为100元的债券可转换为面值1元的普通股80股,债券自发行之日起3年内可转换为股权。
假设不考虑可转换公司债券在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之间的分拆,且票面利率等于实际利率。
(3)2015年12月1日回购普通股24000万股,以备将来奖励职工。
(4)2016年1月1日,上述可转换公司债券有40%行权。
(5)2016年3月1日分派股票股利,以2016年1月1日总股本(行使转换权之后)为基数每10股送3股。
(6)甲公司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2015年度为50000万元,2016年度为62000万元。
不考虑所得税等其他因素。
要求:(1)计算2015年度利润表中列示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2)计算甲公司2016年度利润表中列示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以及经重新计算的2015年基本每股收益。
(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答案】(1)甲公司2015年度利润表中列示的基本每股收益=50000/(90000×12/12-24000×1/12)=0.57(元/股)。
假设行权调整增加的股数=10000/100×80=8000(万股),增量股每股收益=10000×6%×8/12/(8000×8/12)=0.08(元/股),小于基本每股收益,具有稀释作用,稀释每股收益=(50000+10000×6%×8/12)/(90000×12/12-24000×1/12+8000×8/12)=0.54(元/股)。
(2)2016年基本每股收益=62000/[(90000-24000+8000×40%)×1.3]=0.69(元/股)。
每股收益的含义和计算方法(每股收益的解释和计算方式)

每股收益的含义和计算方法(每股收益的解释和计算方式)
每股收益是指公司在一定期间内的净利润分配到每一股普通股股东的收益水平。
每股收益也是投资者评估一家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计算每股收益的方法一般有两种: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基本每股收益是指公司在一定期间内的净利润除以普通股总数,其中不包括优先股、可转换债券等其他证券。
稀释每股收益是指将潜在的普通股数量考虑在内后计算每股收益,包括可转换债券、可转换优先股等其他证券。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基本每股收益= 公司净利润/ 普通股总数
稀释每股收益= (公司净利润+ 可转换债券利息- 不考虑税前) / (普通股总数+ 可转换债券转换为股份的股数)
其中,可转换债券利息是指公司为偿还可转换债券而支付的利息,可转换债券转换为股份的股数是指如果所有可转换债券都转换为普通股,会增加多少普通股。
总之,每股收益是一个评估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投资者可以通过计算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来了解一家公司的盈利状况。
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例题与讲解三篇

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例题与讲解三篇篇一: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例题与讲解(20XX年计算分析题):甲公司为上市公司,20XX年至20XX年的有关资料如下:①20XX年1月1日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为82 000万股。
②20XX年5月31日,经股东大会同意并经相关监管部门核准,甲公司以20XX 年5月20日为股权登记日,向全体股东每10股发放1.5份认股权证,共计发放12 300万份认股权证,每份认股权证可以在20XX年5月31日按照每股6元的价格认购1股甲公司普通股。
20XX年5月31日,认股权证持有人全部行权,甲公司收到认股权证持有人交纳的股款73 800万元。
20XX年6月1日,甲公司办理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将注册资本变更为94 300万元。
③20XX年9月25日,经股东大会批准,甲公司以20XX年6月30日股份94 300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2股股票股利。
④甲公司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20XX年度为36 000万元,20XX年度为54 000万元,20XX年度为40 000万元。
⑤甲公司股票20XX年6月至20XX年12月平均市场价格为每股10元,20XX年1月至20XX年5月平均市场价格为每股12元。
本题假定不存在其他股份变动因素。
要求:(1)计算甲公司20XX年度利润表中列示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2)计算甲公司20XX年度利润表中列示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3)计算甲公司20XX年度利润表中列示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以及经重新计算的比较数据。
解析:(1)A=36 000(万元),B=82 000(万股),甲公司20XX年度的基本每股收益=36 000/82 000=0.44(元/股)。
20XX年5月20日为股权登记日,向全体股东每10股发放1.5份认股权证,认股权证具有稀释效应的期间是20XX年6月至20XX年12月,则市场均价应选择每股10元,增加的无对价的股数=12 300-12 300XX/10=4 920(万股)。
谈谈每股收益的计算与披露

每股收益反映了上市公司每一股股份当前所具有的获利能力,是投资者评价公司经营业绩和管理效率、估计投资风险与回报、判断公司股利政策并预测公司盈利水平,从而做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因此,有必要对每股收益的计算与披露进行规范。
中国证监会颁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对每股收益的计算与披露做出了具体规定。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4号———每股收益》(简称“新准则”)对每股收益的计算与披露也做出了新的规定。
本文对每股收益的计算与披露进行了探讨,以充分理解新准则并清晰认识每股收益所反映的财务信息。
一、新准则对每股收益的界定每股收益分为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新准则适用于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已公开交易的企业,以及正处于公开发行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过程中的企业。
新准则对每股收益的界定在基本含义和适用范围上并没有明显变化,但在计算的方法和内容上进行了重大调整,明确规定按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不再计算全面摊薄每股收益。
二、新准则下每股收益的计算(一)基本每股收益根据新准则,企业应当按照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基本每股收益。
计算公式为: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其中,分子按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确定,具体计算分三种情况:一是公司没有优先股,分子即为当期净利润;二是公司存在累计优先股,分子为当期净利润减“至本期末止应支付的优先股股利”;三是公司存在非累计优先股,分子为当期净利润减“当期已支付或宣告的优先股股利”。
分母按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确定,具体使用下列公式计算: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
利润表中的每股收益数据计算技巧与解读

利润表中的每股收益数据计算技巧与解读在众多财务指标中,每股收益是评估一家公司盈利能力和股票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
对于投资者、分析师和企业管理者来说,准确理解和计算每股收益数据至关重要。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利润表中每股收益数据的计算技巧与解读方法。
一、每股收益的基本概念每股收益(Earnings Per Share,简称 EPS)是指公司净利润除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所得到的数值。
它反映了每一股普通股所能享有的净利润。
二、每股收益的分类每股收益主要分为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基本每股收益是按照现有股本计算的每股收益,其计算公式为: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 ÷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稀释每股收益则考虑了潜在普通股的影响,如可转换债券、认股权证等。
这些潜在普通股在转换或行权后,会增加公司的普通股股数,从而可能稀释每股收益。
三、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技巧1、确定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这需要从公司的利润表中获取净利润数据,并剔除优先股股息等不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利润部分。
2、计算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加权平均股数的计算需要考虑股票发行、回购、分红等因素对股数的影响。
假设公司在年初发行了 1000 万股普通股,年中又发行了 200 万股普通股,那么加权平均股数的计算如下:年初的 1000 万股,权重为 12/12 = 1;年中发行的 200 万股,权重为 6/12 = 05。
加权平均股数= 1000 × 1 + 200 × 05 = 1100(万股)3、代入公式计算基本每股收益四、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技巧1、确定潜在普通股的种类和数量常见的潜在普通股包括可转换债券、认股权证、股票期权等。
2、计算假设转换或行权增加的普通股股数对于可转换债券,需要根据债券的面值、利率、转换价格等计算转换后的股数;对于认股权证和股票期权,需要根据行权价格、行权条件等计算可行权的股数。
34-每股收益

按持股比例应 分回的收益 A公司持有B公司 认股权证的比例
基本每股收益=(480+5.4×40×80%)/400 =1.63元
行
稀释的每股收益= (A公司净利润+正常持股分回的利润+认股权证 /400 = (480+5.02×40×80%+5.02×3×0.12/6)/400 =1.60元
基本每股收益= 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分子: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 净亏损 合并报表中应为:合并净利润—少数股东损益
分母: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1、计算公式:
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
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
间÷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
稀释性潜在普通股,是指假设当期转换为普通股会 减少每股收益的潜在普通股。目前常见的潜在普通 股主要包括:可转换公司债券、认股权证和股份期 权等。
基本原则:假设稀释性潜在普通股于当期期初(或 发行日)已经全部转换为普通股
分子的调整:
当期已确认为费用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利息 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时将产生的收益或费用 相关所得税的影响 假定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已发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 股数的加权平均数 计算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已发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 股数的加权平均数时,以前期间发行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 应当假设在当期期初转换;当期发行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 应当假设在发行日转换。
计算:基本每股收益=200/500=0.4元 调整增加的普通股股数=100-100×3.5÷4=12.5万股 (350÷4=87.5 350÷3.5=100)
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

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摘要:为实现与国际会计相接轨,新会计准则要求上市公司计算稀释每股收益。
本文现将稀释每股收益计算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介绍。
关键词:稀释每股收益计算原则业务处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1998年颁布了《国际会计准则第33号——每股收益》。
我国为了实现与国际会计相接轨,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4号——每股收益》。
该准则除了要求上市公司计算基本每股收益外还对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和列报进行了专门要求。
根据本准则规定,企业存在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应当计算稀释每股收益。
1 稀释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是以基本每股收益为基础,假设企业所有发行在外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均已转换为普通股,从而分别调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以及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而得的每股收益。
稀释性潜在普通股,是指假设当期转换为普通股会减少每股收益的潜在普通股。
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只考虑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影响,而不考虑不具有稀释性的潜在普通股。
2 稀释每股收益基本计算原则稀释每股收益基于潜在普通股对于公司普通股份的稀释,对其可能影响的公司收益(稀释每股收益计算公式的分子)、主要是普通股股数(计算公式的分母)加以调整,以揭示公司最小可能(即稀释最大化)的每股收益。
2.1 分子的调整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应当根据下列事项对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进行调整:(1)当期已确认为费用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利息;(2)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时将产生的收益或费用。
上述调整应当考虑相关的所得税影响,即按照税后影响金额进行调整。
对于包含负债和权益成份的金融工具,仅需调整属于金融负债部分的相关利息、利得或损失。
2.2 分母的调整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普通股股数应当为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与假定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已发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数的加权平均数之和。
2.3 基本计算过程稀释每股收益=[P+(已确认为费用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利息-转换费用)×(1-所得税率)]/(S0+S1+Si×Mi÷M0-Sj×Mj÷M0-Sk+可转换债券、认股权证、股份期权等增加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其中:P为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S0为期初股份总数;S1为报告期因公积金转增股本或股票股利分配等增加股份数;Si为报告期因发行新股或债转股等增加股份数;Sj为报告期因回购等减少股份数;Sk为报告期缩股数;M0报告期月份数;Mi为增加股份下一月份起至报告期期末的月份数;Mj为减少股份下一月份起至报告期期末的月份数。
利润表中基本每股收益及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

利润表中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2014《会计》高频考点: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小编导言】我们一起来学习2014《会计》高频考点: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
本考点属于《会计》第二十六章每股收益第二节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的内容。
【考频分析】:考频:★★★复习点拨:本考点2011年出过单选题。
【内容导航】:一、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高频考点】: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教材例26-1】某公司20×7年期初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30 000万股;4月30日新发行普通股16 200万股;12月1日回购普通股7 200万股以备将来奖励职工之用。
该公司当年度实现净利润为16 250万元。
假定该公司按月数计算每股收益的时间权重。
20×7年度基本每股收益计算如下:(如果是月度报表的话,那就要按实际发行期间或回购期间来计算其相关加权平均数)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30 000×12/12+16 200×8/12-7 200×1/12=40 200(万股)或者30 000×4/12+46 200×7/12+39 000×1/12=40 200(万股)基本每股收益=16 250/40 200=0.4(元/股)稀释每股收益编辑词条该词条缺少基本信息栏、词条分类,补充相关内容帮助词条更加完善!立刻编辑>>稀释每股收益又称“冲淡每股收益”,是新会计准则所引入的一个全新概念,用来评价“潜在普通股”对每股收益的影响,以避免该指标虚增可能带来的信息误导。
稀释每股收益是以基本每股收益为基础,假设企业所有发行在外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均已转换为普通股,从而分别调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以及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而得的每股收益。
利润表(3种模板)

管理费用
15
财务费用
16
三、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18
加: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19
补贴收入
22
营业外收入
23
减:营业外支出
25
四、利润总额(亏损以“-”号填列)
27
减:所得税
28
五、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
30
模板三:
利 润 表
单位:元
项目
序号
本期
上期
一、营业收入
1
5 611 136 082
254 292 897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48
138 297 033
254 292 897
含少数股东损益的净利润
49
138 009 668
256 869 479
年初未分配利润
50
0
0
其他转入
51
0
0
盈余公积转入数
52
0
0
年初未分配利润调整
53
0
0
减少注册资本减少的未分配利润
54
0
0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50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67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
-
少数股东损益
-
-
五、每股收益:
-
-
(一)基本每股收益
-
-
(二)稀释每股收益
-
-
模板二:
利 润 表
日期:
项 目
行 次
本 月 数
本年累计数
一、主营业务收入
1
减:主营业务成本
4
每股收益计算与列报例解

每股收益计算与列报例解2019-08-27⼀、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基本每股收益计算公式如下:“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发⾏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发⾏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期初发⾏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的普通股股数×已发⾏时间÷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
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
其中,作为权数的已发⾏时间、报告期时间和已回购时间通常按天数计算,在不影响计算结果合理性的前提下,也可以采⽤简化的计算⽅法,如按⽉计算。
新发⾏普通股股数应根据发⾏合同的具体条款,从应收对价之⽇起计算确定。
【例1】某公司20×7年初发⾏在外的普通股为30000万股;4⽉30⽇新发⾏普通股16200万股;12⽉1⽇回购普通股7200万股以备将来奖励职⼯之⽤。
该公司当年实现净利润16250万元。
20×7年度基本每股收益计算如下:发⾏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30000×12112+16200×8/127200×1/12=40200(万股)基本每股收益=16250/40200=0.40(元)⼆、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基本计算原则稀释每股收益是以基本每股收益为基础,假设企业所有发⾏在外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均已转换为普通股。
从⽽分别调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以及发⾏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得的每股收益。
计算稀释每股收益,应当根据下列事项对归属于普通股的当期净利润进⾏调整:当期已确认为费⽤的性潜在普通股的利息;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时产⽣的收益或费⽤,并考虑相关所得税影响。
计算稀释性每股收益时,当期发⾏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应当为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与假定稀释隆潜在普通股转换为已发⾏的普通股⽽增加的普通股股数的加权平均数之和。
计算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已发⾏普通股⽽增加的普通股股数的加权平均数时,以前期间发⾏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应当假设在当期期初转换;当期发⾏的稀释I⽣潜在普通股,应当假设在发⾏⽇转换。
课程资料:第163讲_每股收益的基本概念,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1)

第二十八章每股收益本章考情分析本章考题主要考查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分数不高,属于一般重要章节。
本章基本架构基本架构(节)能力等级第1节每股收益的基本概念1第2节基本每股收益2第3节稀释每股收益2第4节每股收益的列报1第一节每股收益的基本概念每股收益是指普通股股东每持有一股普通股所能享有的企业净利润或需承担的企业净亏损。
每股收益包括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两类。
基本每股收益仅考虑当期实际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份,而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和列报主要是为了避免每股收益虚增可能带来的信息误导。
第二节基本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只考虑当期实际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份,按照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当期实际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确定。
计算公式:(一)分子的确定1.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分子为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即企业当期实现的可供普通股股东分配的净利润或应由普通股股东分担的净亏损金额。
发生亏损的企业,每股收益以负数列示。
2.以合并财务报表为基础计算的每股收益,分子应当是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合并净利润,即扣减少数股东损益后的余额。
3.与合并财务报表一同提供的母公司财务报表中企业自行选择列报每股收益的,以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计算的每股收益,分子应当是归属于母公司全部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
4.企业存在发行在外的除普通股以外的金融工具的,在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基本每股收益中的分子,即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不应包含其他权益工具的股利或利息,其中:•对于发行的不可累积优先股等其他权益工具应扣除当期宣告发放的股利;•对于发行的累积优先股等其他权益工具,无论当期是否宣告发放股利,均应予以扣除。
5.对于同普通股股东一起参加剩余利润分配的其他权益工具,在计算普通股每股收益时,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不应包含根据可参加机制计算的应归属于其他权益工具持有者的净利润。
(二)分母的确定1.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其中,作为权数的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和已回购时间通常按天数计算,在不影响计算结果合理性的前提下,也可以采用简化的计算方法,如按月数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润表中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
2014《会计》高频考点: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
【小编导言】我们一起来学习2014《会计》高频考点: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
本考点属于《会计》第二十六章每股收益第二节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的内容。
【考频分析】:
考频:★★★
复习点拨:本考点2011年出过单选题。
【内容导航】:
一、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
【高频考点】: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
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
购时间/报告期时间
【教材例26-1】某公司20×7年期初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30 000万股;4月30日新发行普通股16 200万股;12月1日回购普通股7 200万股以备将来奖励职工之用。
该公司当年度实现净利润为16 250万元。
假定该公司按月数计算每股收益的时间权重。
20×7年度基本每股收益计算如下:(如果是月度报表的话,那就要按实际发行期间或回购期间来计算其相关加权平均数)
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
30 000×12/12+16 200×8/12-7 200×1/12=40 200(万股)
或者30 000×4/12+46 200×7/12+39 000×1/12=40 200(万股)
基本每股收益=16 250/40 200=(元/股)
稀释每股收益
该词条缺少基本信息栏、词条分类,补充相关内容帮助词条更加完善!
稀释每股收益又称“冲淡每股收益”,是新会计准则所引入的一个全新概念,用来评价“潜在”对每股收益的影响,以避免该指标虚增可能带来的信息误导。
稀释每股收益是以基本每股收益为基础,假设企业所有发行在外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均已转换为普通股,从而分别调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以及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计算而得的每股收益。
在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上市公司只需要考虑当期实际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份以及相应的时间,按照“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当期实际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确定即可。
快速导航
目
录
• 1
• 2
• 3
• 4
• 5
• 6
•
•
•
1简介
稀释每股是以基本每股为基础,假设企业所有发行在外的稀释性潜在均已转换为,从而分别调整归属于股东的当期以及发行在外的加权平均数计算而得的每股。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稀释每股是个新名词。
存在稀释性潜在的,应当分别调整归属于股东的报告期和发行在外加权平均数,并据以计算稀释每股。
这里又出现了一个新名词“稀释性潜在”,其是指假设当期转换为会减少每股的潜在。
2计算
在计算时,只需要考虑当期实际发行在外的股份以及相应的时间权数,按照“归属于股东的当期”除以“当期实际发行在外的加权平均数”计算确定即可。
当发行以融资时,由于选择权的存在,这些的低于正常条件下普通债券的,从而降低了的融资成本,在经营业绩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相对提高了基本每股的金额。
因此,考虑的影响以计算和列报“稀释每股”,可以提供一个更可比、更有用的财务指标。
3相关概念
是指赋予其持有者在或以后期间享有取得普通股权利的一种金融工具或其他合同。
我国企业发行的主要有、、等。
,是指假设当期转换为普通股会减少每股的潜在普通股。
对于亏损企业而言,是指假设当期转换为普通股会增加每股亏损金额的潜在普通股。
4每股收益
计算稀释每股时只考虑的影响,而不考虑不具有稀释性的潜在普通股。
1、分子的调整
计算稀释每股时,应当根据下列事项对归属于股东的当期进行调整:
1)当期已确认为费用的的利息。
2)转换时将产生的或费用。
上述调整应当考虑相关的所得税影响。
对于包含负债和权益成份的金融工具,仅需调整属于金融负债部分的相关、利得或损失。
2、分母的调整
计算稀释每股时,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应当为计算基本每股时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与假定转换为已发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数的加权平均数之和。
假定稀释性转换为已发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数,应当根据的条件确定。
当存在不止一种转换基础时,应当假定会采取从持有者角度看最有利的转换率或执行价格。
假定转换为已发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数应当按照其发行在外时间进行加权平均。
以前期间发行的,应当假设在当期期初转换为普通股;当期发行的,应当假设在发行日转换为普通股;当期被注销或终止的,应当按照当期发行在外的时间加权平均计入稀释每股;当期被转换或行权的,应当从当期期初至转换日(或)计入稀释每股中,从转换日(或)起所转换的普通股则计入基本每股中。
5区别
稀释每股收益与摊薄每股收益的区别:
而是指扣除了非经常损益后得到的每股收益,非经常损益指那些一次性的或者股权转让带来的非经营性利润。
6举例
案例一
例如:凯诺科技于2006年8月发行了亿元,第一年仅为%。
该公司2007年上半年基本每股为元,其6月末的总额约为亿股,尚有亿元未,因此,凯诺科技“稀释后期末”约为亿股(可按一定比例转换为亿股),稀释每股相应下降到元,可见凯诺转债的稀释作用为%。
案例二
对于盈利企业,当其发行的与的价格低于当期平均市场价格时,便具有了稀释性。
但对于亏损企业,与的假设一般不影响净亏损,但却会增加股数,从而导致每股亏损金额的减少,实际上产生了反稀释的作用,因此,这种情况下,不应当计算稀释每股。
钢钒在2006年末发行了32亿元“和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分离出的证总量为8亿份,其经调整后为元,低于其的。
攀钢钢钒6月末总额约为亿股,2007年上半年基本每股为元。
“稀释增加的股数”约为亿股,攀钢钢钒的稀释每股也相应下降到元,故而钢钒GFC1的稀释作用为%。
案例三
2006年9月,金发科技股东大会通过了《激励计划》,最新为元/股,也低于当期的平均市价,因此,其同样具有稀释性。
金发科技6月末的股本总额约为亿股,2007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元。
经计算,在转换成时的加权约为5000万股,稀释每股收益相应下降到元,因此,金发科技的稀释作用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