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知识要点归纳(一)

合集下载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知识点全面整理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知识点全面整理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2,在西方,“教育”一词源于educate,其中“e”的意思是“引出”或“引导”。

3,最狭义的教育是指思想品德教育活动4,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这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5,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①永恒性(由教育本身的职能决定)②历史性③长期性④相对对立性⑤继承性⑥生产性⑦民族性6,教育的三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介(教育影响)7,教育者的特征:①主体性②目的性③社会性8,教育者就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二者构成教育活动的复合主体9,教育中的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是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10,教育功能作用对象,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11,教育功能的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12,教育功能能作用呈现的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非预期性功能)13,教育的起源分为:①神话起源说(最古老的观点朱熹)②生物起源说③心理起源说④劳动起源说14,生物起源说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代表:法国利托尔诺和英国沛西能15,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代表是美国的孟禄16,心里起源和生物起源都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17,根据教育系统所赖以生存的时间标注及建立于其上的产业技术和社会形态,可分为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和信息社会的教育18,教育的历史发展阶段:原始形态的教育,古代学校教育,现代学校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19,原始教育的特征:非独立性、原始性、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无差异性(平等性)和无阶级性20,古代社会教育指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的教育21,奴隶社会教育的特征:①阶级性②与劳动相脱离③学校教育趋于分化和知识化④学校教育制度不健全22,封建社会的教育也是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并具有等级性,专制性和保守性23,古代西方教育的特点:阶级性、刻板性、道统性、等级性、专制性、象征性(占主导地位)24,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于埃及25,中国最到的学校出现夏朝,称为“校”和“序"26,商代学校的名称:“大学”“小学”“庠”“序”27、西周教育的显著特征是“学在官府”,并有了“国学”“乡学”之分28,西周教育的最显著特征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乐是六艺的中心29,春秋战国时期“稷下学宫",特点是学术自由30,汉朝最高教育机构是太学。

教师招聘教育学知识点

教师招聘教育学知识点

教师招聘教育学知识点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学科,对于准备从事教师招聘考试的申论部分来说,掌握教育学的相关知识点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教育学知识点,希望能够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教育学的定义与分类教育学是以教育为对象,研究教育规律、教育方法和教育目标等问题的一门学科。

它包括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研究的基本特征、教育学的分类等知识点。

在考试中,考生需要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以便能够准确回答相关题目。

二、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对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理论进行掌握非常重要。

例如,考生需要了解儿童智力发展的阶段,学习理论、记忆原理、情绪与动机等方面的相关知识。

同时,还要了解教育心理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落实个性化教育等。

三、教育教学法教育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考生需要了解各种教育教学法及其特点,了解如何根据不同的教育目标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法。

例如,启发式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

此外,也需要了解教育教学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如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等。

四、教育学的热点问题教育学也与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密切相关,不同时期会涌现出一些热点问题。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考生需要了解当前教育学领域的一些热点问题,例如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发展等。

考生可以通过阅读教育学专业的著作、相关研究报告等,了解并思考这些热点问题的核心观点和争议点。

五、教育学在教师实践中的运用教育学的理论知识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更重要的是能够指导教师的实践工作。

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也应该关注教育学的实践应用。

例如,如何通过教育手段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如何进行教学评估和教学反思等。

通过了解和思考这些问题,考生不仅能在考试中更好地回答相关的申论题目,还能够为将来的教学实践提供指导。

教师招聘重点知识点梳理

教师招聘重点知识点梳理

教师招聘重点知识点梳理导言:教师招聘考试是教师资格认定的一个重要环节。

为了能够顺利通过考试,大家需要对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等相关知识进行全面了解和准备。

本文将从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三个方面对教师招聘考试的重点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希望能为广大教师考生提供参考。

第一部分:教育学1.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教育学的定义与教育的关系-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范畴- 教育学的特点和方法2. 教育思想学派及其代表人物- 古代教育思想学派:儒家、道家、法家等- 现代教育思想学派:进化主义、实用主义、进步主义等- 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3. 课程与教学- 课程的定义和类型- 课程设计的原则和步骤- 教学方法的分类和选择原则4. 学科教学内容与特点- 语文教学的特点和方法- 数学教学的特点和方法- 英语教学的特点和方法-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特点和方法第二部分:心理学1. 发展心理学- 儿童发展的主要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等- 青少年发展的主要理论: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保罗·巴尔第青春期危机理论等- 成人发展的主要理论:利维-斯特劳斯中年危机理论等2. 教育心理学- 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等-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3. 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生态系统理论对教育工作的启示和指导意义4.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辅导-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类型和成因- 学生心理健康的评估方法和教育干预策略第三部分:教育法律1. 教育法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教育法律的定义与教育法的关系- 教育法律的研究范畴和内容2. 中国教育法律体系- 教育法律的层次和组成部分- 《义务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教育法律的内容和要点3. 教育行政法律法规- 教育行政法律法规的概念和作用- 《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条例》等教育行政法律法规的内容和要点4. 教育法律实施与监督- 教育法律制度的实施机制和监督机构- 教育法律违法行为的处理措施和程序结语:教师招聘重点知识点的梳理对于备考教师招聘考试非常重要。

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

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

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一、教育学基础知识1.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规律和方法的科学,具有系统性、实践性和规范性等特点。

2. 教育学的学科分类: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历史学等。

3.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教育学经历了宗教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国家教育等不同阶段的发展。

4. 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包括教育目标论、教育内容论、教育方法论、教育评价论等。

5.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等。

二、教育教学理论1. 教育目标的分类和特点: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等,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等特点。

2. 教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知主义教学理论、构建主义教学理论等。

3. 教学设计原则:包括任务导向原则、激发学生兴趣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

4.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和运用: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案例法等。

5. 教学评价方法和标准:包括定量评价方法、定性评价方法、自评、互评等。

三、学生发展与教育心理学1. 学生发展的阶段理论:包括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成人期等,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和需要关注的问题。

2. 学生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个体差异等。

3. 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社会文化学习理论等。

4. 学习动机的理论和分类:包括内在动机、外在动机、成就动机等。

5.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和干预:包括心理压力管理、情绪调节、心理咨询等。

四、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1. 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

2. 教育政策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国家教育政策、地方教育政策、学校教育政策等。

3. 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的目标、教育的内容、教育的管理等。

4. 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实施和监督:包括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教育监督机构的职责等。

2024年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学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2024年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学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教育学基础知识复习提纲(全套)
一、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1.教育学的定义、特点和研究对象
2.教育学的分类:一般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比较教育学等
二、教育学的学科起源和发展
1.教育学的学科起源:古代教育学和现代教育学的渊源
2.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古代教育学、现代教育学和当代教育学
三、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1.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人本教育理论、发展教育理论、社会形成理论等
2.教育学的重要学派与代表人物:杜威、弗洛姆、斯金纳等
四、教育学的核心概念
1.教育的定义、目标和任务
2.基础教育、终身教育和多元化教育
3.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
4.教育评价与教育质量
五、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
1.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方法等
2.教育学的研究技巧:文献研究、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
六、教育学与教育实践的关系
1.教育学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和价值
2.教育实践对教育学的意义和要求
七、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2.教育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3.教育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八、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与取向
1.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阶段和特点
2.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和对策
九、国际教育发展与比较教育研究
1.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2.比较教育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十、教育学领域中的热点问题
1.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
2.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
3.教育创新与教育
4.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应用
以上是2024年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学基础知识复习提纲的全套内容,希望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部分简答题一级考点知识汇总(山香版,全国通用)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部分简答题一级考点知识汇总(山香版,全国通用)

第一部分:教育学简答题一、学校产生的条件?答:1.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2。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的活动的知识分子。

3。

文字的创造和知识的积累,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教育手段与充分的教育内容。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来为统治阶级服务。

二、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答:1。

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6.教育全球化7.教育信息化8.教育具有科学性三、学习教育学的意义?答:1.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2.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3.有利于掌握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4。

有利于教师构建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5。

培育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育改革。

此外,学习教育学有助于了解教师职业及其工作环境。

四、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答:1.遗传(前提条件)2。

环境(动力作用)3。

学校教育(主导和促进作用)4.个体主观能动性(决定性作用)五、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答:1。

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2。

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综上所述,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系统性、选择性、专门性和基础性。

六、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答:1. 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3。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

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七、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些?答: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拔苗助长、陵节而施)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年龄特征、一刀切、最近发展区)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关键期、敏感期、最佳期)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长善救失)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八、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答:1.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性,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性质和特点。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资料第一章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资料第一章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是人类有目的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产生的基本条件是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字的产生。

3.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

4.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所有的宗教、中国的朱熹持本观点(2)生物起源说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英国教育家沛西•能(3)心理起源说美国教育家孟禄(在批判生物起源说的基础上提出)(4)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生物起源说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5.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其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

6.教育功能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7.教育是社会大系统的组成部分,对社会大系统具有反作用,体现出多重功能,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科技功能、、文化功能。

8.斯巴达教育以训练英勇善战的士兵为重任,雅典教育培养奴隶主子弟成为身强力壮、品德优良、多才善变而且有文化修养和谐发展的人,即公民。

9.20世纪后教育的特点有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技术的现代化、教育全球化、教育信息化、教育具有科学化。

10.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

11.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

12.《学记》(收入《礼记》)是世界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

“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是由《学记》首先提出来的。

13.苏格拉底问答法分为四部分:苏格拉底讽刺、助产术、归纳、定义。

14.亚里士多德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这也成为后来强调教育中注重人的发展的思想渊源。

15.昆体良是古罗马教学法大师他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被誉为古代西方的第一部教育法论著。

教育学考编知识点pdf

教育学考编知识点pdf

1. 教育学基本理论:包括教育学发展历程、教育本质、教育目的、教育制度等。

2. 教育心理学:包括学生心理、教师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等方面的知识。

3. 教育政策法规:包括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政策、教育规章等方面的知识。

4. 教育经济学:包括教育资源配置、教育财政、教育成本等方面的知识。

5. 教育管理学:包括教育组织管理、教育人力资源管理、教育质量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6. 教育技术学:包括教育技术发展历程、教育技术应用、多媒体教学等方面的知识。

7. 课程与教学论:包括课程设计、教材开发、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的知识。

8. 教育评价与测量:包括教育评价的基本理论、教育测量的方法和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9.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包括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10. 教育史:包括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两大部分,主要涉及重要的教育事件、人物、思想等。

11. 教育教学实践:包括各科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和实施等方面的实践操作能力。

12. 教育科研方法:包括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过程和规范等方面的知识。

13.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探讨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传承、人口变迁等方面的关系。

14. 教育与个体发展:研究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教育需求及其对个体成长的影响。

15. 多元化教育与全纳教育:探讨多元化教育理念、文化多样性的维护,以及全纳教育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的实践。

16. 教育信息化与技术应用:分析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及其对教育教学的变革作用。

17. 特殊教育与残障人士教育:研究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教育策略及残障人士的教育权益保障。

18. 教育国际化与跨文化交流:探讨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国际合作办学模式以及跨文化教育交流的意义和途径。

19. 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分析教育质量评估的指标体系、评估方法及提高教育质量的途径和策略。

20. 教育资源配置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利用及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教育事业的长远规划。

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重点梳理

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重点梳理

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重点梳理
考试介绍
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是江苏省考试院每年组织的考试之一,是为了选拔一批优
秀的教师人才,以提升江苏省教育事业的水平和质量。

《教育学》是每年必考科目之一,其重点内容是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并以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应用。

重点内容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
•教育学的定义及其发展历程
•教育学分类及其相关学科
•教育目的、任务、内容和方法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自然论、表现论、实证主义、现象学、人本主义、现代性质论、批判性理论等
教育学的基本原理
•教育学的结构与模式
•教育规律及其对教育实践的指导
•教育哲学与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
教育学的基本方法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实证方法和归纳演绎法
•教育学的方法论:量化方法、质性研究、实验法、调查法、研究导向、多元文献等
教育学的实际应用
•教育学中的实践案例
•教育学的应用研究方法
•教育学的学术研究和现实问题交融
备考建议
1.充分理解教育学的相关知识点,准确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多进行案例分析,加强对教育学的实际应用和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3.多做练习题,检验自己对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的掌握情况。

4.考前多复习,整理好重点内容,对于容易遗漏的知识点进行重点复习。

以上是关于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重点梳理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对备
考的同学有所帮助。

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充分准备,取得优异的成绩。

2020年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要点整理归纳

2020年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要点整理归纳

2020年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要点提纲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探索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人文学科。

儒家教育思想的代表性著作:《论语》(由孔子弟子辑录的孔子语录)、《孟子》、《礼记》、《四书集注》《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专著。

苏格拉底——产婆术培根——《论学术的价值和发展》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教育学理论体系,为教育学的创立奠定了重要基础。

卢梭——《爱弥儿》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形成的标志。

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勒图尔诺、沛西•能;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孟禄;劳动起源论—前苏联古代社会的教育:(1)有专门的教育机构(2)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当代社会的教育:(1)教育全民化(2)教育民主化(3)教育信息化(4)教育的可持续发展(5)教育的个性化第二章教育与发展●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为经济发展奠定人才基础;2.教育为经济发展准备新生的劳动力;3.教育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职业培训;4.教育通过人文精神的培育为经济活动提供道德和文化基础。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影响1.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指教育是传承文化的主要途径和手段。

2.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指学校教育选择文化中有价值的一部分进行传递和传播。

3.教育的文化整合功能,指教育根据主流文化的要求,整合多样性的文化,并呈现给学生。

4.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指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出新的文化知识体系。

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及其作用一、遗传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二、环境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的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第一章思维导图知识点总结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第一章思维导图知识点总结

广义:凡是增进人民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意义。

(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狭义:学校教育。

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

本质属性:质的规定性,教育是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社会性,意识性,育人性。

等级性与政治,法律有关社会属性:永恒性,阶级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等级性阶级性与经济有关教育者:教的主体历史性:不同,原来有后来没有受教育者:学的主体继承性:相同,原来有后来有教育影响:客体晏阳初:平民教育家,采取学习、家庭、社会教育三大方式→三合教育→广义教育 孟子:《孟子•尽心上》,“教育”一词最早见于本书|教与育最早连在一起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最早解释教育:“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雅斯贝尔斯(德国):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把教育看作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的思想家。

独立形态 生产专门性 生活阶级性 生产劳动夏→有了非正式的学校教育形态 商→有了正式的学校西周→最早学科教育的出现,政教合一,“国学,乡学”,“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春秋战国 西汉→汉武帝刘澈之后,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了太学 三国:魏蜀吴 晋:东西晋隋→重“科举考试”唐→出现“六学二馆” 皇子皇孙的学校宋→宋以后,儒家缩减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 明→明以后,八股文定为考试固定形式清→清下令 废科举兴学堂,标志我国制度化教育新阶段以家庭教育为主 婆罗门 记诵《吠陀》经 刹帝利 僧侣是唯一的教师 吠舍 首陀罗 背诵经典钻研经义 宫廷教育:法老教育皇子皇孙 职官学校:普通官员,以吏为师,以法为效文士学校:平民,开设最多古雅典:文雅教育的源地,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政治家和商人古斯巴达: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古罗马 家庭教育是主要形式,拉丁修辞学校招收16-18岁文法毕业生 目的:培养雄辩家目的:培养教师和僧侣内容:七艺: 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数、几何、天文、音乐)目的:培养封建骑士内容:骑士七技 (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文艺复兴时的欧洲 人文主义:以人为本 代表人物:维多利诺(意)、埃拉斯莫斯、拉伯雷和蒙田(法)国家加强对教育的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德国最早普及义务教育)教育世俗化,从宗教中分离 教育法制化现代教育(20世纪后)特点: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终身化 (全民多现身)一、概念属性基本要素知识点二、教育的起源对象方向呈现形式教育的功能 三生 三无 原始形态(特点): 东周→私学,是我国教育史的里程碑,孔子奴隶时期 封建时期古代中国 等级 婆罗门教育 佛教教育古代印度古代埃及 (以僧为师 以吏为师) 古希腊教会教育骑士教育 中世纪欧洲古代教育:近代教育特点:教育内容教育措施:方式,方法 方法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 措施>方法个体发展功能社会发展功能 正向功能 负向功能 显性功能隐形功能三教育的历史发展一、 概念:教育学是研究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考编《教育学原理》知识点汇编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考编《教育学原理》知识点汇编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考编《教育学原理》知识点汇编(1)1、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

3、教育活动基本要素的相互关系:(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以一定的教育影响为中介。

4、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否认了教育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

5、教育起源于劳动。

(1)首先,人类教育是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推动人类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实际社会需要。

(2)其次,教育也起源于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

因此,教育的起源一方面与其他社会现象有共同之处,即随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出于人类谋求社会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有其自身的独有特质,即教育也起源于个体发展的需要,是人的社会需要和人和自身发展需要的辩证,我们要注意:(1)经济上,由于铁制工具的使用,奴隶制社会的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2)政治上,在体脑分工的基础上,社会出现了阶级和国家;(3)文化上,到了奴隶制社会,人类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且其中不少已经在漫长的岁月中系统化、抽象化,形成了分门类的知识和学问,如天文、地理、水文、医学、数学、建筑等。

8、原始社会的教育的特点:(1)教育的非独立性(2)教育的原始性(3)教育的平等性、普及性9、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古代教育)的特点:(1)教育已经从社会生活特别是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但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学校轻视体力劳动,鄙视体力劳动者,轻视生产知识的传授(2)学校教育为奴隶主阶级和地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等级性,学校成了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的场所(3)基本的教育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教育过程是一种灌输和被动接受的过程。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知识点整理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知识点整理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评价目标】1、了解教育的本质。

2、理解学校教育的概念与特征。

3、理解原始社会教育、古代学校教育、现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4、了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任务。

5、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第一节教育的发展一、教育的概念“教育”的词源最早将“教育”作一词连用的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一)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1.动物界的“教育”与人类教育的三大区别;2.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二)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1.教育活动与人类其他活动在对象、目的、方式三个方面的特殊性表现;2.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1、学校教育:由专门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学校教育的特点:可控性、专门性、相对稳定性。

(四)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1、终身教育的提出;2、“终身教育”概念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带来了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带来了教育观念的变革。

表现在时间上、空间上、方式上、教育性质上。

二、教育的历史形态教育的形态:教育的存在特征或组织形式。

教育形态的分类(一)按教育的正规化程度:非形式化教育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二)按实施教育的机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1.家庭教育的特点:具有启蒙性、具有随机性和经验性、具有个别性。

2.社会教育的特点:①社会教育具有对象的全民性。

②社会教育具有地点的广泛性。

③社会教育具有内容的实用性。

④社会教育具有时间的终身性。

⑤社会教育具有形式的开放性。

(三)按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存在方式: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的教育等三、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一)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二)古代社会教育1、学校产生的三个条件;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知识点总结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知识点总结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知识点总结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及其发展一.教育的概念广义: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狭义:学校教育“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东汉XXX《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二.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主导)、受教育者(主体)、教育影响(媒介)教育影响:教育内容、方法、手段等三.教育的属性(一)质的规定性: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二)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阶级性、继承性、相对独立性等四.教育的起源学说名称神话起源说代表人物宗教XXX主要观点神创论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行为教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地仿照教诲起源于劳动特点最古老第一个正式提出《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沛西能心理起源说XXX劳动起源说XXX五.教育的历史发展形态(一)古代中国朝代夏西周春秋战国教育事件出现了学校教育形态朝代宋明清教育事件程朱理学四书五经八股取士1905年废科举官学体系政教合一;国学和乡学;六艺教育官学衰微,私学兴起西汉(二)古代西方国家古印度古埃及古希腊雅典斯巴达中世纪欧洲教会教育骑士教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诲事件XXX(《吠陀》)和XXX教育宫廷学校和XXX以僧为师,以吏为师造就政治家和贩子,注重身心和谐发展造就军人和军人,夸大军事体育训练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XXX: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三)古代教育特点:阶级性、道统性、等级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街道等砖刻象)(四)近代教育特点:1.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诲普遍施行(最早在德国)3.教育的世俗化4.教诲的法制化教诲家XXXXXXXXXXXXXXXXXX教育思想XXX并举:军百姓教诲、实利主义教诲、公民道德教诲、世界观教诲、美感教诲“国际平民教育之父”,主张乡村平民教育乡村建设和乡村教育理论倡导活教育,“中国幼教之父”职业教育家生活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毛称之“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万世师表”(五)现代教育特点: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终身化(全民多现身)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定义: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024教师考编《教育学》知识点汇编

2024教师考编《教育学》知识点汇编

2024教师考编《教育学》知识点汇编一、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1.教育学的定义和特点-定义:教育学是研究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工作的科学。

-特点:-学科性:教育学具有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是一门学科。

-综合性:教育学涉及到多学科的知识,是多学科综合的学科。

-实践性:教育学既研究教育规律,又指导实际教育工作。

2.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古代教育思想:古代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孔子的儒家教育思想、墨子的兼爱教育思想等。

-现代教育学的形成: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启蒙运动的兴起促进了现代教育学的出现。

先后出现了教育经验主义、教育实证主义等教育学派别。

-现代教育学的发展:20世纪上半叶,以德威特、杜威等为代表的进步教育运动使教育学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20世纪下半叶以来,教育学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理论流派和研究方法。

二、教育学的基本理论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研究对象: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环境等。

-研究内容:教育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教育规律、教育原则、教育方法、教育心理等。

2.教育目标和教育价值观-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指导教育实践活动,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其主要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意志目标和体力目标等。

-教育价值观:教育价值观是人们对于教育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认识和评价,包括人本主义价值观、实用主义价值观等。

3.教育规律和教育原则-教育规律:教育规律是指在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的、相对稳定的、客观规律性的现象和规律。

-教育原则:教育原则是教育规律的理论总结和指导,是教育实践的基本准则。

常见的教育原则有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等。

4.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方法是教育活动进行的方式、步骤和方法。

常用的教育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研究法等。

-教育手段:教育手段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使用的工具、设备和辅助材料等。

常用的教育手段有教学设备、教育软件等。

招教教育学

招教教育学

招教教育学一、教育学基本理论知识1.教育学的定义、特点和功能2.教育的心理学基础:知觉、注意、记忆、学习、创造思维等3.教育的社会学基础:家庭社会化、学校社会化、群体社会化等4.教育的哲学基础:教育的本质、目的、价值观等5.教育学的发展历程:西方教育学发展、中国教育学发展等6.教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实证研究、理论研究、实践研究等二、教育学专业知识1.学习与发展理论:行为主义、认知发展理论、社会文化理论等2.教学理论:教学目标与设计、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评价与反馈等3.教育评价与测量: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与方法、测量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等4.教育管理与领导:教育管理的基本任务与方法、教育领导的核心素养等5.教育法律与政策:教育法律的基本知识、教育政策的基本内容与实施等7.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的定义与特点、教育软件与硬件的应用等8.教育社会学:教育发展与社会变迁、教育公平与社会流动等三、教育实践能力1.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教学目标与设计、教学方法与评价等2.学生管理与辅导能力:班级管理、学生心理辅导与矫治等3.师生关系与教学沟通能力:师生关系的建立与维护、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等4.教育研究与创新能力:教育问题的研究与解决、教育创新与等5.教育决策与领导能力:教育政策与决策、教育领导与管理等以上是招教教育学考试中常考的知识点,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备考。

此外,还需要注意对教育学最新研究成果的了解,关注当前教育和发展的问题,积极关注教育新闻和教育政策的动态,提高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素养。

最后,还需要进行一些教育实践,加强对教育工作的实际操作和经验积累,提高自己的教育实践能力。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教师招聘中,教育学和心理学是两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教育学主要研究教育的本质、规律和方法,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教师作为教育实践的主体,必须具备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下面分别介绍一些教育学和心理学的重要知识点。

一、教育学知识点:1.教育的定义和本质: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影响和引导人的发展过程,旨在培养人的能力和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教育的基本原理:包括差异性原则、个别性原则、师生互动原则、积极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等。

3.教育的目标: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

4.教育的方法:包括启发式教学方法、问题导向教学方法、协作学习方法等,以及课堂管理和教学评价方法。

5.教育学理论:包括行为主义教育学、认知心理学、社会构建主义教育学等理论。

教师应了解不同的教育学理论,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

6.教育法律法规:包括中小学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

教师应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心理学知识点:1.心理发展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社会文化理论等。

教师应了解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规律,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进行教育。

2.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社会文化学习理论等。

教师应了解不同的学习理论,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3.个体差异和诊断评估:包括智力、性格、情商等个体差异的诊断评估方法。

教师应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育教学方法。

4.情绪管理和心理健康:包括情绪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教师应了解学生的情绪变化和心理健康问题,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5.教育心理学:包括认知发展心理学、动机与情绪心理学、教育评估心理学等。

教师应了解相关理论和方法,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

6.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包括心理疾病、行为问题、学习障碍等。

教师应了解常见的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提供相应的教育和支持。

教师招聘必背的800个考点

教师招聘必背的800个考点

教师招聘必背的800个考点一、教育学基础知识1.教育学的定义和特点2.学科教育学的基本概念3.教育学的独立性和全面性4.教育学的发展历程5.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二、心理学基础知识1.心理学的定义和特点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学习与教学的心理机制4.学生心理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影响5.心理健康与教育三、教学设计与评价1.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2.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分类3.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4.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5.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6.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四、素质教育1.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2.素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3.素质教育的方法和手段4.素质教育与综合评价5.素质教育与学校管理五、教育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六、教育经济与管理1.教育经济学的基本概念2.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3.教育资源的配置与利用4.教育财务管理与预算5.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七、教育统计与测量1.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教育统计指标的计算和解释3.教育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4.教育测量的应用与分析5.教育统计与测量的前沿领域与趋势八、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1.教育技术的定义和分类2.教育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3.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4.教育信息化对教师角色的影响5.教育信息化与教学改革九、课程与教材1.课程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课堂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和技巧4.教材的基本要求和编写原则5.教材选择和使用的注意事项十、学校文化建设1.学校文化的定义和特点2.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学校文化建设与校园管理4.学校文化建设与师生关系5.特色学校文化的打造与传播这800个考点涵盖了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教学设计与评价、素质教育、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课程与教材、学校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

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

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一一、教育学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de)一门科学.2、我国春秋木年(de)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de)专着.比古罗马昆体良(de)论演况家(de)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de)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de)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de)教学规律).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de)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de)专着.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4、美国杜威(de)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de)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5、苏联赞可夫(de)教学与发展把学生(de)“一般发展”作为教学(de)出发点与归属.6、美国布鲁纳(de)教育过程(de)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de)教学方法.7、苏联苏霍林斯基(de)给教师(de)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着作被称为“活(de)教育学”和“学校生活(de)百科全书”.8、教育(de)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9、我国封建社会学校(de)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10、遗传素质对人(de)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de)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de),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de)、被动(de),而是积极(de)能动(de)实践过程.11、我国普通中学(de)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de)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12、我国全面发展教育(de)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13、“双基”是指系统(de)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14、智育(de)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de)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de)因素.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二1、体育(de)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2、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3、美育(de)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de)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de)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de)能力;(3)培养学生(de)心灵美和行为美.4、劳动技术教育(de)任务:(1)培养学生(de)劳动观点,养成正确(de)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5、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收,国家、社会、家庭予以保证(de)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6、教师是教育工作(de)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7、教书育人是教师(de)根本任务.8、教师劳动(de)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de)连续性、空间上(de)广延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9、教师(de)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10、学生是教育(de)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发展(de)主体、是发展中(de)人.11、我国新型师生关系(de)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从根本上说,良好师生关系(de)建立取决于教师(de)教育水平.12、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de)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de)双边活动.13、教学是实现教育目(de)(de)基本途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是学校(de)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心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de)原则.14、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de)过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de)主导作用不是包办代替.15、课程是学校教育(de)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de)蓝图.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三1、两种对立(de)教学方法思想是启发式和注入式.我们应当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2、教学(de)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3、常用(de)教学方法:(1)以语言传递为主(de)教学方法:①讲授法:②谈话法;③讨论法;④读书指导法.(2)以直观感知为主(de)教学方法:①演示法;②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de)教学方法:①练习法;②实验法:③实习作业法;④实践活动法.(4)以探究活动为主(de)教学方法:发现法.(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de)教学方法:①欣赏教学法;②情境教学法.4、教学工作(de)基本环节:(1)备课;(2)上课(教学工作(de)中心环节);(3)课外作业(de)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de)检查与评定.5、一节好课(de)基本要求:(1)教学目(de)明确.(2)内容正确.突出重点,难点,抓住关键.(3)结构合理.上课有高度计划性、组织性、效率高、效果好.(4)方法恰当.(5)语言艺术.(6)板书有序.(7)态度从容自如.6、德育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7、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de)过程.知、情、意、行是品德心理(de)四要素.行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否(de)关键,也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水平高低(de)主要标志. 德行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de)/顷序发展(de),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作为品德培养(de)开端,即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多端性,即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de)培养提高过程,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8、活动与交往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de)源泉和基础.9、德育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de)原则;知行统一(de)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de)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de)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de)原则;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de)原则;教育影响(de)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10、马卡连柯(de)平行教育理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de)原则.11、德育(de)途径:思想政治课是特别(de)重要途径,其它各科教学是最经常、最基本途径.12、陶冶教育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三种.13、班主任工作(de)主要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14、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de)前提和基础.其中观察法是一种最基本(de)了解方法.15、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de)中心环节.培养正确(de)集体舆论和优良(de)班风,这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de)重要标志之一.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四二、心理学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de)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2、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3、个性心理:(1)个性心理动力(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4、心理是人脑(de)机能,脑是心理(de)器官.人(de)心理(de)实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de)映象.5、神经系统(de)基本活动方式——反射.6、意识是人(de)心理反映(de)最高形式.意识(de)基本特性:自觉(de)目(de)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以第二信号系统为主(de)两种信号系统(de)协同性.7、心理学科(de)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de)交叉学科.8、需要(de)种类:(1)根据起源分:生理需要、社会需要;(2)根据对象分:物质需要、精神需要.9、马斯洛(de)需要层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也称爱和归属(de)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10、动机产生(de)条件: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刺激诱因.1l、兴趣是指个体积极认识、探究事物、从事活动(de)心理倾向.12、兴趣(de)品质特性:倾向性(又称指向性)、广博性、稳定性(又称持久性)、效能性.13、学习动机(de)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4)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1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15、成就结构理论认为:有三种现实(de)课堂结构:合作型、竞争型、个别化型.合作型目标结构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de)积极性.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五1、成败归因理论认为,学生常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四个方面: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2、创设问题情境(de)理论基础是成就动机理论.3、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de)客观事物(de)个别属性(de)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de)客观事物(de)综合整体(de)反映.感觉是知觉(de)基础,知觉是感觉(de)整合.4、生物钟现象:人体内(de)一切物理变化和化学都是有节律(de),这些节律性(de)变化就是所谓(de)“生物钟”(de)机制.5、知觉(de)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6、注意(de)(de)特点:指向性、集中性、心理活动(de)组织特性.7、注意(de)种类: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8、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de)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de)间接、概括(de)反映.间接性与概括性是思维(de)两大基本特征.9、思维(de)种类:(1)根据凭借物与思维形态划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2)根据是否遵循逻辑规则分:非形式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3)根据指向性和答案不同分:集中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10、思维(de)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六三、新课程知识1、新一轮(de)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de)第8次课程改革.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酝酿准备阶段(1999年——2001年6月,制订了18个学科(de)课程标准,20个学科计49种教科书);(2)试点实验阶段(2001年9月,38个实验区,高中2003年秋进入);(3)全面推广阶段(2004年与2005年全面展开).2、新课程(de)特点可归纳为六个创新之处:(1)课程目标(de)创新,每门学科(de)目标至少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2)课程结构(de)创新,强调课程(de)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3)课程标准(de)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de)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4)教学(de)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de)整合,注重科学探究(de)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de)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de)应用.(5)课程评价(de)创新,提出了发展性(de)评价观,侧重学生(de)全面发展,关注教师(de)成长.(6)课程管理(de)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3、基础教育(de)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de)核心环节.4、为了学生(de)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de)根本理念.(1)倡导全人教育.促进每个学生(de)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de)愿望与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de)关系.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承与技能训练(de)倾向.(2)为了学生个性(de)发展.新课程追求学生(de)个性发展,尊重学生(de)独特性和具体性.(3)体现新时代(de)价值观.新课程(de)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de)发展.5、新课程(de)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de)基础知识与技能,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de)现象.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de)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de)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de)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de)三个原则.6、新课程(de)结构有了调整:(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de)义务教育课程.高中课程设置应体现层次性、多样性、选择性.(2)逐步走向课程综合化.一是学科领域(de)综合化;二是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3)适当减少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de)比重,将10%一12%(de)课时量给予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de)开发与实施,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并行(de)类型结构.7、新课程(de)教学策略:(1)强调教学与课程(de)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de)能动作用.(2)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de)过程.(3)构建充满生命力(de)课堂教学运行体系.(4)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de)合理应用.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必背考点七1、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教师由教学中(de)主角转向“平等中(de)首席”.交往(de)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de)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与互惠性.2、新课程提倡(de)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改变过去(de)那种单纯接受式(de)学习方式.3、新课程(de)评价体系,要求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de)评价,要以促进发展为核心,发挥评价(de)检查、诊断、导向、反馈、激励等功能.要求评价内容标准要体现多样化、多维化.4、新课程在管理政策上:(1)构建“三级课程”(de)管理框架(国家、地方、学校).(2)开辟“自下而上”(de)课程管理渠道.提倡一种以“自上而下”为主、以“自下而上”为辅助(de)课程管理方式.(3)采取“抓大放小”(de)原则.5、教师要成为课程(de)执行者、设计者、创造者.6、新课程突出学习方式(de)变革,切实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de)培养.7、新课程(de)核心理念:以学生(de)发展为本,为了每个孩子(de)发展,为了中华民族(de)振兴.8、素质教育(de)重点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9、新课程(de)三维目标体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0、新课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11、新型(de)师生关系——平等、理解、双向.建立(de)途径——师生间(de)双向交流.12、改变原有单一、被动(de)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de)多样化(de)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de)核心任务.13、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de)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知识要点归纳(一)
1、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清末"废科举,兴学校"
2、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1902年壬寅学制,1903年癸卯学制
3、中国奴隶社会教育内容--六艺
6、科举制度开始--隋唐
8、"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古埃及教育
9、孔子的教育思想记载--《论语》
10、"有教无类"--孔子
11、"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
12、"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
1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一词来源)--孔子
14、"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5、因材施教--孔子
16、"兼爱"、"非攻","亲知"、"闻知"、"说知"--墨家
17、"弃圣绝智"、"弃仁绝义"、回归自然--道家
18、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礼记》中的《学记》
19、"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学记》
20、"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学记》
21、"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学记》
22、"师严然后道尊"--《学记》
23、"君子之教,喻也"--《学记》
24、"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
25、"学不躐等"--《学记》
26、教学相长--《学记》
27、循序渐进--《学记》
28、助产术(或叫"产婆术")--苏格拉底(古希腊)
29、《理想国》--柏拉图(古希腊)
30、《政治学》--亚里斯多德(古希腊)
31、最早提倡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亚里斯多德
33、"泛智教育"--夸美纽斯
36、"人是惟一需要教育的动物"--康德(德国)
37、"白板说"--洛克(英国)
38、提倡绅士教育--洛克
39、"人类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洛克
41、《民本主义与教育》--杜威(美国)
42、最早讲授教育学--康德
43、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赫尔巴特
44、把教育学建立在伦理学、心理学基础上--赫尔巴特
45、传统教育学代表--赫尔巴特
46、现代教育代言人--杜威
47、教育即生活--杜威
48、"在做中学"--杜威
49、儿童中心主义--杜威
50、当代《教育学》--凯洛夫(苏联)
51、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
52、内发论--孟子、弗洛伊德
53、外铄论--荀子、华生
54、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
55、把"课程"一词用于教育科学、教育科学倡导者--斯宾塞(英国)
56、"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夸美纽斯
57、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说明教学过程--赫尔巴特
58、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凯洛夫
59、率先明确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赫尔巴特
60、"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第斯多惠
61、"学而时习之"--孔子
62、"温故而知新"--孔子
63、"不陵节而施"--《学记》
64、"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学记》
65、"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中华考试网
66、"应当循序渐进地来学习一切,在一个时间内只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夸美纽斯
67、"孔子施教,各因其材"("因材施教"来源)--朱熹
68、最早从理论上阐述班级授课制--《大教学论》
69、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1862,北京京师同文馆
70、"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马卡连柯(苏联)
71、德育的认知模式--皮亚杰(瑞士)、科尔伯格(美国)
72、德育的体谅模式--彼得•麦克费尔(英国)
73、德育的社会模仿模式--班杜拉
74、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埃拉斯莫斯
75、论证班级组织,奠定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76、导生制--19世纪,英国
77、"平行影响"教育思想--马卡连柯
78、目标管理--德鲁克(美国管理学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