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城市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宜昌城市历史
宜昌古称西陵,是西陵部落分布的中心地区。距今一、二十万前,清江流域就有“长阳人”在活动。
据《宜昌市志》记载:夏、商、周三代,夷陵为古荆州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改夷陵置巫县。三国时,吴黄武元年(公元222年),改夷陵为西陵郡。唐改为峡州。明洪武九年为夷陵州。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改彝陵州为宜昌府。
民国初年,废府、州建制,实施省、道、县三级制,当阳、远安属襄南道,其余七县属荆南道。
宜昌是一座有着2400多年历史的古城,古代即为“楚蜀间一大都会”,近代为“鄂西、湘西北、川东一带的中心城市,物资集散地和交通枢纽”,当代为“鄂西南地域的经济文化中心”。
1949年7月,宜昌解放后,设宜昌市(省辖市)同时设宜昌县,1970年因为葛洲坝工程的修建,县直机关由宜昌市迁至晓溪塔,另设县城,原宜昌城区及近郊区划归宜昌市。1992年设猇亭开发区,1995年改为猇亭区。2001年宜昌县并入市区,设夷陵区。至此,宜昌市辖5区3市5县。
历史上,宜昌是一个军事要塞和政治统治中心,城市规模有限。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修筑城墙,设八门。清咸丰以前,城区用地仅78公顷,以鼓楼街、尔雅街一带为经济活动中心。
1852年后,作为“川盐入鄂”的水上交通枢纽,宜昌市发展迅速。至同治年间(1862-1874年),城区东西宽约1里,南北长约3里,形成40余条街巷。
1876年后辟为通商口岸,大批商贾云集,商业中心和城区逐渐向古城以南发展。城市成为转运港口和鸦片倾销市场,城市规模扩大,商业中心移至二马路和解放路一带。
1914年前后,古城外开辟了多条马路。1929年后,拆除城墙,开辟环绕古城的四条街道。至1937年前,城区沿江纵约5公里,东西横约0.5公里皆为商埠区,居民达到15万人。这一时期宜昌依托长江航运和工商业增长,发展成为区域内较大的中心城市。抗战前期,宜昌作为重庆东大门,抢运西迁人员和物资,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1940年宜昌沦陷,城区房屋毁坏90%以上,80%居民外逃,城市一片废墟。
抗战胜利后,宜昌进入恢复建设阶段。1946年国民政府拟将宜昌规划建成30万人口的大城市。至1949年,宜昌城区面积34平方公里,建成区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6.8万人,比抗战前1937年减少了8万多人。
1949年解放后,宜昌专署机关从当阳迁至宜昌,奠定了宜昌作为地区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的地位。
1970年由于葛洲坝的修建,带动了城市的快速发展。一批三线企业和对口支援企业建成,奠定了宜昌市现代工业发展的基础,也使宜昌成为著名的水利水电基地。
1995年,枝江的猇亭镇划归宜昌市,成立猇亭区,作为宜昌市的工业开发区。
2001年行政区划调整后,宜昌县划入市区,市区总面积达到4249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