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前分支起源室性早搏

合集下载

室性早搏与临床

室性早搏与临床

室性早搏与临床张效忱【期刊名称】《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年(卷),期】1993(0)2【摘要】室性早搏,可来自心室的每一个部位。

在心电图中可看出异位节奏点或折反激动处在左或右心室。

从左心室发出的早搏,先使左心室除极,然后激动经室间隔传入右侧,使右心室除极;因此,在心前导联中V<sub>1</sub>便呈现迟晚的R 波,V<sub>5</sub>中有深而宽的S波。

若室性早搏的节奏点是在右心室,根据同理可以看到V<sub>1</sub>中有深而宽的S波,V<sub>5</sub>中出现迟而高的R波。

T波的方向一般都是与QRS的主波方向相反。

此外可以根据QRS的形状及时限大体地估计异位节奏点与房室束分支处的距离。

【总页数】1页(P80-80)【关键词】室性早搏;心室除极;房室束;右心室;主波;折反激动;室间隔;窦性搏动;室早;四联律【作者】张效忱【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生建耐火材料厂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相关文献】1.重度频发性,复杂性室性早搏的临床意义与预后(附120例临床分析) [J], 廖志云;杨春仁2.室性早搏的病人怎样判断心脏有病还是无病室性早搏危险吗室性早搏该怎样治疗妊娠期间服用哪些抗溃疡药最安全骨关节炎有什么新疗法功能性腹泻的治疗[J],3.以室性早搏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脚气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J], 张宝荣;蔡礼德4.冠心病室性早搏与特发性室性早搏特点比较 [J], 董晓燕;孟建华;;5.室性早搏后心率漂移对室性早搏危险性预测的临床分析 [J], 张树龙;董钦兰;王莹琦;杨延宗;黄丽萍;夏云龙;李世军;杨东辉;林治湖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室性早搏医学ppt课件

室性早搏医学ppt课件

病情监测
教会患者自我监测脉搏和 心率的方法,以便及时发 现异常情况。
家属沟通技巧和心理支持
家属沟通技巧
与患者家属保持良好沟通,解释 室性早搏的病情和治疗方案,消
除家属疑虑。
心理支持
室性早搏患者可能因担心病情而产 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家属应给予 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 病的信心。
共同参与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日常管理和康 复过程,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疗效与安全性
多项研究表明,ICD可有效减少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同时,ICD 的植入手术已相对成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其他非药物治疗手段
01
生活方式调整
包括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戒烟限酒等,有助于减少室性早搏
的发作。
02
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耐受时的选择
对于部分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耐受的患者,可考虑采用非药物治疗手段,
发病机制
室性早搏的发病机制包括折返激动、触发活动以及异位 起搏点的兴奋性增高等。其中,折返激动是指一次冲动 下传后,又可顺着另一环形通路折回原处,并再次激动 而提前发生传导;触发活动则是由一个动作电位触发而 产生另一个动作电位;异位起搏点的兴奋性增高则是指 心室内的某些心肌细胞在某种因素下兴奋性异常增高, 从而自发产生电除极活动。
02
室性早搏心电图表现与解读
Chapter
心电图基本波形识别
01
02
03
P波
代表心房除极的电位变化, 形态通常圆润,时限不超 过0.12秒。
QRS波群
代表心室除极的电位变化, 正常形态与时限因导联而 异,但多不超过0.12秒。
T波
代表心室复极的电位变化, 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 一致,形态多较圆钝。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室早的电生理学诊断与消融技巧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室早的电生理学诊断与消融技巧
中青年多见,运动或异丙肾易诱发 又称儿茶酚胺敏感性或运动诱发性室速 发生机制多与延迟后除极引起的触发活动
有关 此型男女均较多见,女性略多
RVOT和RMVT的起源部位
间隔侧 游离壁侧
IVT类型
左室特发性室速(ILVT) 多数起源于左室中后间隔部即左后分支 蒲肯野纤维网处,少数则起源左前分 支区域左室流出道或游离壁部位 发生机制以折返机制为主 中青年男性多见,绝大多数为持续性单 形室速
成功率及随访 并发症及预防
–Ⅲ°A-VB – 心肌穿孔,心包填塞 – 室颤及其他
IVT射频消融
影响成功率的因素 –仪器设备、方法学的掌握及操作技巧 熟练程度 – VT起源部位 解剖变异 外膜 – VT诱发条件及血流动力学状态 –靶点定位精确度、消融导管与心内膜 贴靠状况、温控导管的应用 –新的标测系统应用
自律性机制:见于RV,亦可发生于LV 触发活动机制:多发生于RVOT,亦可见
于LV。
射频消融前心内电生理检查
IVT的诱发 –诱发特点与VT机制的关系 RVA 80-90%, RVOT 10%, LV 5%
IVT的室房(VA)传导 1:1,2:1,文氏,比例不固定的不
完全性VA阻滞,完全性VA分离 –鉴别诊断
阜外医院92-2000年总结190例IVT的消融资料: 左室IVT113例,右室IVT77例,成功率分别为 90.5%和89.7%,复发率9%左右。
2004-2006年3月消融例数208例,左室IVT73 例,右室IVT135例 ( 包括频发室性早搏 ) 平均年消融例数近百例
文献报道
国外IVT射频消融报道126篇 较大系列:美国138例 日本352例
导管的选用 ILVT标测与消融
–激动顺序标测(为主) –起搏标测 RVOT-VT标测与消融 –起搏标测(为主) –激动标测

室早定义和分类

室早定义和分类

室早定义和分类
室性早搏,简称室早,是指在窦房结冲动尚未抵达心室之前,由心室中任何一个部位或室间隔的异位节律点提前发出电冲动引起的心室的除极。

这种心律失常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生人群相当广泛,包括正常健康人群和各种心脏病患者。

根据起源部位的不同,室性早搏可以分为高位(室间隔)室性期前收缩,右心室(或右束支)期前收缩,左心室后壁(或左后分支)期前收缩,心尖部室性期前收缩,心底部室性期前收缩,后壁期前收缩,前壁期前收缩。

根据病情程度,室性早搏可以分为:偶发性室性早搏、频发性室性早搏、多形性室性早搏、连续性、呈二三联律或短阵室速室性早搏、RonT(R波落在T波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医生。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左心室室性早搏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左心室室性早搏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左心室室性早搏【摘要】目的:评价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左心室室性早搏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对4例顽固性频发左心室室性早搏患者(起源于左冠状动脉窦内1例,靶点距左冠状动脉开口约1.5 cm,起源于左心室前上间隔左前分支分布区1例、下后间隔左后分支分布区2例)采用起搏和(或)激动顺序标测的方法进行射频导管消融治疗。

结果:4例患者均成功进行消融治疗,室性早搏由术前的14326~24218次/24 h改善至术后的0次/24 h,无明显的并发症。

结论: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左心室室性早搏是有效的,对频发左心室室性早搏(&gt;10000次/24 h)伴有明显临床症状者,可选择射频导管消融进行治疗。

【关键词】左心室室性早搏导管消融射频电流室性早搏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生人群相当广泛,包括正常健康人和各种心脏病患者。

近年来,国内许多单位对左、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进行了成功的射频导管消融治疗。

我们采用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左心室室性早搏4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例1 患者女性,72岁。

反复心悸、胸闷2年,多次心电图检查示频发室性早搏,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入院。

常规12导联心电图(见图1)示频发室性早搏呈二联律,其QRS波形态在Ⅰ导联呈rs型,aVR、aVL导联均呈QS型;Ⅱ、Ⅲ、aVF、V5~6导联均呈单向R波,V1、V2导联呈Rs型,其R高度/S高度比值分别为2.25及2.13,胸前导联移行区在V1导联,24 h动态心电图单源室性早搏总数14326次/24 h。

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

入院后在左冠状动脉窦内(左冠状动脉开口下方约1.5 cm)射频消融成功,术后24 h复查动态心电图未见室性早搏。

随访1.5年无复发。

例2 患者男性,54岁。

心悸、胸闷年余,多次心电图检查示频发室性早搏,动态心电图示室性早搏18624~24316次/24 h,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入院。

室性早搏(2024)

室性早搏(2024)
4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室性早搏的临床表现因个体差异而异,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而另一些患 者可能出现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情况下,室性早搏可能导致心律失 常、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诊断依据
室性早搏的诊断主要依据心电图检查。在心电图上,室性早搏表现为提前出现 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其前无P波,代偿间歇完全。此外,24小时动态心电 图监测对于发现偶发或无症状的室性早搏具有重要价值。
2024/1/28
19
动态心电图监测技术应用前景
2024/1/28
• 方便性:随着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动态心电图监 测技术逐渐实现便携化,方便患者随时随地进行 自我监测。
20
动态心电图监测技术应用前景
2024/1/28
成本较高
动态心电图监测技术需要使用专业设 备,费用相对较高。
数据解读难度
大量连续的心电数据需要专业医生进 行解读和分析,对数据解读能力要求 较高。
室性早搏
2024/1/28
1
contents
目录
2024/1/28
• 室性早搏基本概念与分类 • 室性早搏发生机制探讨 • 危险因素评估与预测模型建立 • 诊断方法比较与选择策略制定 • 治疗方案制定及效果评估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建议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2
01
室性早搏基本概念与分类
搏产生的焦虑、抑郁等不良
指导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当
运动等,以改善自主神经功能,减少室性早搏的发作。
家属参与心理支持
03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心理支持工作,提供情感支持和理解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室早起源部位简单判定法

室早起源部位简单判定法

室早起源部位简单判定法
室早起源部位是指心脏电活动中突然出现的早搏,其起源位置通常在心室。

确定室早起源部位的方法有多种,包括临床症状观察、心电图分析和心电生理检查等。

以下是一种简单的判定方法:
1. 观察QRS波形:室早起源部位通常与QRS波形的形态有关。

在心电图上,室性早搏的QRS波形通常表现为宽大畸形,可能存在宽大畸形的Q波、宽R波或宽S波。

通过观察QRS波形的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室早起源部位。

2. 观察ST段和T波变化:室早起源部位可能会对ST段和T波产生影响。

在心电图上,室性早搏可能会导致ST段抬高或压低,T
波倒置或宽大畸形等。

通过观察ST段和T波的变化,也可以初步推断室早起源部位。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简单的判定方法只能提供初步的判断,对于确诊室早起源部位并不十分准确。

对于具体的病例和诊断,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心电图特征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全面评估和判断。

因此,在诊断和确定室早起源部位时,建议咨询专业的心脏医生或心电生理学家,以获取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室性早搏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室性早搏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h e T b rd u e n o f P VC> 2 0 %, d u r a t i o n o f P VC> 1 5 0 ms , o ig r i n ro f m i r g h t v e n t r i c l e a y m b e t h e p r e d i c t o r s o f
[ A b s t r a c t ] P r e ma t u r e v e n t r i c u l a r c o n t r a c t i o n( P V C ) i s t h e mo s t c o mmo n a r r h y t h mi a . T h e b u r d e n ,
更容 易伴 随或 导致左心 室功 能下 降。临床 上对 于频 发室 性早搏 的及 时治疗 ,能够起 到改 善心功能或 预 防心功 能恶化 的 目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已成为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最有效 的治疗方法 。
【 关键词 】 室性早搏 ; 心室功能 ,左; 治疗
I n l f u e n c e o f p r e ma t u r e v e n t r i c u l a r c o n t r a c i t o n s o n l e f t v e n t r i e u l a r f u n c i t o n C h e t r T o n g f e n g , Y a n g
Do n g h u i . De p a r t m e n t o fC a r d i o l o g y , T h e S e c o n d Ho s p i t a l o f J i l i n U n i v e r s i t y , C h a n g c h u n 1 3 0 0 4 1 , C h i n a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a l d t h o r : Y a n g Do n g h u i , E ma i l : y a n g d o n g h u i @h o t m a i L c o m

室性早搏是怎么回事导致的呢?

室性早搏是怎么回事导致的呢?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生活常识分享室性早搏是怎么回事导致的呢?导语:室性早搏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医学上有个非常专业的名称叫做室性期前收缩,,也被称为室性过早搏动。

这种疾病发生的年龄层都是有分布的,不室性早搏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医学上有个非常专业的名称叫做室性期前收缩,,也被称为室性过早搏动。

这种疾病发生的年龄层都是有分布的,不管是新生儿还是老年人都有可能会患有这种疾病。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室性早搏危不危险。

请看以下的相关的资料。

室性期前收缩最常见的症状是心悸、心脏“停跳”感,也有无症状者。

期前收缩次数过多时自觉“心跳很乱”,可有胸闷、心前区不适、头昏、乏力,摸脉有间歇。

这是由于期前收缩后的心搏增强和期前收缩后的代偿间歇所引起。

心悸往往使患者产生焦虑,而焦虑又可使儿茶酚胺增加,使室性期前收缩更为频繁。

偶发室性期前收缩通常很少影响每分钟心排血量。

实验表明,多发性室性期前收缩(≥5次/min)患者,当室性期前收缩在20次/min以下时,每分钟心排血量减少10%~15%;当出现二联律、三联律时,每分钟心排血量可减少15%~25%。

当发生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或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时,心排血量就会受到明显影响,症状就会更明显。

如室性期前收缩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则往往可使心脏病的症状加重或诱发发作。

具体饮食建议需要根据症状咨询医生,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全面而均衡。

饮食宜清淡,戒除烟酒,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通过上述的资料,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室性期前收缩是一种对人的身体有危害的疾病。

所以患有室性期前收缩的人们一个个要积极的配合医生来调养自己的身体,不要因为这个过度的紧张和压抑,还应该。

1例起源于左前分支区域的室性早搏的诊断及治疗报道

1例起源于左前分支区域的室性早搏的诊断及治疗报道

1例起源于左前分支区域的室性早搏的诊断及治疗报道
张佩玉;王凯凯;李涛;杨震
【期刊名称】《医药前沿》
【年(卷),期】2024(14)11
【摘要】室性早搏(PVCs)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而起源于左前分支(LAF)区域的PVCs较为罕见。

由于其解剖位置的特殊性,在该处行射频消融术有着发生束支传导阻滞的高风险。

现将1例成功行射频消融术的起源于LAF区域的PVCs患者的临床特征、心电图特点及治疗进行报道,旨在为该类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

【总页数】3页(P46-47)
【作者】张佩玉;王凯凯;李涛;杨震
【作者单位】宁夏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
【相关文献】
1.不完全性右束支合并左前分支阻滞患者与单纯左前分支阻滞患者在器质性心脏病中的临床意义
2.右束支阻滞、左前分支阻滞并起源于双阻滞区下方的双重室性并行心律
3.介入治疗右冠状动脉起源于严重狭窄的左前降支一例报道
4.左前分支起源室性早搏消融后电轴偏转1例
5.左前分支近端室性早搏射频消融的新靶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室性早搏是什么引起的呢?

室性早搏是什么引起的呢?

室性早搏是什么引起的呢?
室性早搏也叫做室性期前收缩,这个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室性早搏疾病发病急,而且容易复发,对人体的健康造成的伤害是特别的大。

如果没有及时的预防和治疗,是会危及人们的生命,所以只有知道诱发室性早搏的具体原因,才可以从根本上来预防该病的发生,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该病的发病因素。

室性早搏的发病原因:
室性期前收缩产生机制包括:折返激动,触发活动及异位起搏点的兴奋性增高。

可由以下原因产生:
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如冠心病急性心肌缺血或陈旧性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病导致
心室扩张或肥厚、心肌炎和心肌病、高血压性心室肥厚、先天性心脏病外科修补术后,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衰等,均可导致室性早搏的发生。

心脏结构和功能正常者
心脏结构和功能正常的患者也常发生室早,常见起搏部位有右心室流出道、左心室流出道或主动脉窦、左心室间隔部等。

紧张、焦虑、疲劳、饮酒则为其常见诱因。

药物
如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尤其洋地黄最为常见;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的毒副作用,某些抗生素(如红霉素)均可引起室性期前收缩。

电解质紊乱
如严重低钾或低镁血症。

室性心律失常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或正常人。

其中,男性及年龄增长与其患病率增高有关。

常常是由于疲劳饮酒等诱因下引起的。

所以,人们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要保护好心脏。

上述中的几点就是室性早搏常见的发病原因,也是生活中比较容易出现的现象,室性早搏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朋友们积极的预防发病原因,就可以很好的切断该病的传播途径,就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如果是室性早搏的患者生活中是一定要保持一个平稳的心态,不能太激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融图(1)
For internal use only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消融图(2)
For internal use only
靶点影像(RAO)
For internal use only
靶点影像(LAO)
For internal use only
靶点消融后
For internal use only
Knowledge is power
左前分支起源室性早搏
患者一般资料
患者,男,24岁,反复心悸3年 诊断:频发室性早搏 曾在院外正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 不佳 胸片、心脏彩超未见异常 Hollter示频发室性早搏,14325次
室性早搏体表发作图
For internal use only
左前分支室早的ECG特征:
▪ RBBB型合并LFP阻滞图形,电轴左偏,QRS较窄 ▪ I aVL呈rS型,II III AVF 呈qR型或qRr’型
For internal use only
激动标测图
游离壁
后 前
For internal use only
起搏标测图
For internal use only
三维标测图(1)(LAO+RAO)
For internal use only
三维标测图(2) LL+RAO
For internal use onl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