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简答论述
课程与教学论简答题
三、简答题1、从静态的角度理解课程。
从静态的角度理解课程,可以说课程是目标、学科(教材)、计划,体现着教育目的的要求反映着人类文明的成果,代表着社会各阶层的利益与需求,并且最终必然体现为物质形态的文件和材料;它是预期的,先于教学实践而有所规划。
从静态的角度理解课程,它与动态的教学活动有本质的区别,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有密切的联系。
2、简述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
课程研制和教学活动过程都受某种理论的影响。
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是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选择课程与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依据。
课程与教学研究本质上是探索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认识课程与教学的规律和特点。
研究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一般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课程与教学的心理学基础、课程与教学的哲学基础、课程与教学的社会与文化学基础。
对于这几个方面的地位与价值的不同理解,派生出不同的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如课程研究领域里有影响的理论有学科中心课程、儿童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等。
教学研究中有影响的理论有行为主义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认知心理学教学理论等。
3、简述心理学对儿童学生观的影响。
对儿童本性的看法有两种相对的立场,一种认为儿童期是迈向成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是不完美的、未发展完成的,需由成人严格控制、严格训练;另一种是以儿童自身为目的,认为儿童在成长初期就具备潜在的完美的品质,随着儿童的发展,加上适当的环境,美好的品质便会展现出来,儿童的天性、兴趣、人格理应受到尊重。
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引发学生观的改变,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学生发展的主体观。
学生是自我学习的主体、自我发展的主体,他们的选择应该受到尊重。
(2)学生发展的整体观。
学生的发展应该是知识、技能、情感、心理品质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3)师生之间的平等观。
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获得经验、改变经验,交往应该是平等的、民主的,成功的教育是保护个性的教育、快乐的教育。
课程与教学论简答题题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简答题及答案一、简答题1.简述教学过程认识说的基本观点与意义。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世界的过程,是接受前人积累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任务,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使学生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而发展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
认识说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一个通过传授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2.简述间接知识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的主要观点。
(1)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结合起来。
(2)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缺乏必要的直接经验时,还应当让学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获得一定的感性经验。
(3)在学生掌握一些间接经验时,就可引导学生把间接经验运用到实践中去,增加一定的直接经验,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3.简述教学过程的主要特点、主要矛盾。
教学过程的主要特点:双边性;认知性;实践性。
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矛盾;教师与教材之间的矛盾。
4.简述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操作程序。
教学目标:通过情感和认知多次交互作用,使学生的情感不断得到陶治、升华,个性得到健康发展,同时又学到科学的知识。
操作程序:创设情境—情境体验—总结转化。
5.当前教学模式的改革呈现哪些趋势?(1)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趋向多样化(2)由以“教”为主向“学教并重”转化(3)注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4)教学模式的目标趋向情意化6. 简述道尔顿制的主要内容。
它是由美国道尔顿城的教育家柏克赫斯特提出并试行的。
这是一种典型的自学辅导式的教学组织形式。
教师每周进行有限的集体教学,然后指定学习内容,学生接受学习任务,在各专业课堂自学,独立完成作业,接受教师考查,然后又接受新的学习任务。
7.简述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及优缺点特征: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将学生编班;把教学内容按照学科和学年分解为小的教学单位——课;教学在规定的课时内进行;教学场所较为固定。
课程与教学论部分简答题
课程与教学论简答题1、“活动分析”“工作分析"方法的分别提出者是谁?并分别叙述其基本内涵。
(课本P6)博比特是把人的活动分析为具体的、特定的行为单元的过程与方法.查特斯与活动分析在基本精神上完全相同的,不过工作分析主要是指对人类的职业领域的分析。
2、试述学术中心课程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课本P14)指以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开发的课程,又称为结构课程。
特征:学术性、专门性、结构性3、简述“课程审议"的基本内涵。
(课本P18)指课程开发的主体彼此之间对具体教育事件情境中的问题反复讨论权衡,以对这些问题获取一致性的理解与解释,最终做出恰当的、一致性的课程变革的决定及相应的策略。
4、简述卢梭发现教学论的基本内涵。
(课本P30)①发现是人的基本冲动②发现教学的基本因素是兴趣与方法③活动教学与实物教学是发现教学的基本形式④发现教学指向于培养自主的,理性的人格。
5、“教育性教学”的提出者是谁?其基本内涵是什么?(课本P40)德国—赫尔巴特.作为知识传递过程的教学和作为善的意志之形成的道德教育是统一的。
6、简述“三大新教学论流派”。
(课本P49)赞科夫发展性教学论;布鲁纳发现教学论;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范例教学论。
7、20世纪70世纪以来,课程的内涵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课本P54)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从强调教材的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
从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和“虚无课程”并重。
从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并重。
8、简述“课程教学”理念的基本内涵(课本P70)①课程与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变革.②教学作为课程开发过程。
③课程作为教学事件.9、简述泰勒原理的四个基本问题.(课本P77)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10、简述泰勒原理选择学习经验的一般原则(课本P80)为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给学生提供的学习经验必须能使学生有机会实践该目标所隐含的行为,又能使学生有机会处理该目标所隐含的内容.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在从事教育目标所隐含的行为的过程中获得满足。
课程与教学论简答
答 1,误把学习内容当做教学目标,失去了教学目标对教学实践具有的激励和评价功能,是假目标应克服2,教学目标含糊不清3,教学目标片面缺乏启发性,有写教师追求知识的多少,忽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要求,使教学目标单一4,教学目标忽视差异性,只提出一般要求,忽略学生之间的差异。
22 讨论法的定义,分类,以及注意问题
答 讨论法是指根据教学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些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辩论,辨明是非真伪,以此提高认识或弄清问题的方法。分类:班级讨论,小组讨论,注意问题:注意讨论使用的对象和范围,对小学低年级学生不易经常采用2,注意讨论使用的时间和频率,不易平常使用,较大单元后使用3,注意组织好讨论的过程,
6 确定课程目标基本环节
答 1 明确教育目地和培养目标,教育目的或宗旨是之课程的终极目标,制约课程目标的提出,教育目的对课程的根本性质和方向起决定性作用 2 分析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即是特定教育价值观的具体化,3 选择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选取哪种目标依据课程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而定4 运用需要评估模式
23 教学手段的一般功能
答 1,影响课程内容即其表现形式,2,影响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及其与学生的关系,3影响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离不开教学手段的应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决定了一定的教学方法4,影响教学组织形式,一定的教学手段决定了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组织。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学手段科学合理运用,将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率
31 制定课堂规则要求
答 1要科学合理2内容明确规范3数量少而精4过程要有学生参与5表达应以积极语言为主6执政要公平公正
32 课堂问题行为定义特征以及矫正步骤
答 定义是指在课堂中发生的与课堂行为规范和教学要求不一致,并影响正常课堂秩序及课堂效率的课堂行为。特征:具有普遍性,以轻度为主,产生的原因分别是教师的教育失策;学生的身心因素发展不全,有生理心理等障碍;环境因素,家庭,社会,课堂内部。矫正措施:1决策课堂中的问题行为,教师善于观察分析发现问题2制定矫正目标和方法3选择适当的强化物和强化时间4评定矫正成效5塑造良好行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简答题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简答题应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以下提供可能的参考答案:1. 简述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关注全体、促进发展,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同时,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主学习、自我反思,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2. 简述语文课程的主要目标。
语文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包括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
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积累、运用和反思能力,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3. 简述语文教学方法的特点。
语文教学方法的特点是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全面的发展。
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4. 简述语文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
语文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成果等。
评价方式可以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体验,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发展潜力。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课程与教学论简答总结
课程与教学论简答总结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1.简述有意义学习产生的条件。
P10332.简述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环节。
P17733.如何理解“课程内容即学习者的经验”?p19034.简述教学过程的本质。
P29335.简述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P340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36.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内涵发生了重要变化,请你谈谈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我国当前课程实践状况,分析其意义。
P5437.剖析个别化教学组织的三个误区:“留级制度”、“降低学力水准”和“能力分组”。
P26531.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的“形式阶段”包括哪几个阶段?32.行为目标有哪些不足之处?33.组织和引导课堂讨论需要注意哪几个方面的问题?34.课程与教学评价有哪几种基本取向?每种取向的本质是什么?35.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36.课程实施相互适应取向视野中的教学设计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并谈谈其对实际课堂教学的启示。
37.请结合具体例子,阐述范例教学的一般程序。
31.赫尔巴特将兴趣分成四个阶段:注意,期待,方法,行为。
并根据儿童学习活动中的两种思维方式,专心和审思,提出了教学形式阶段理论。
32.缺点:只强调外部刺激而完全忽视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否定意识,片面强调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它的某些思想却与人们的日常经验存在很大的差异,按照这一理论基础设计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往往忽视了人们认识过程的主观能动作用,因此仅仅依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框架设计的课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可能会不好变通和调整。
33.创设课堂讨论情景,提出有吸引力的问题有价值问题,教师以平等身份与学生讨论,创在良好氛围,34、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基本取向1、目标取向的评价把评价视为将课程计划或教学结果和预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相对照的过程。
年电大《课程和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资料简答题46题附全答案
年电大《课程和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资料简答题46题附全答案2、怎样从静态的角度理解课程?当我们从静态的角度理解课程时,能够说课程是目标、是学科或教材、是计划。
这时,课程和教学既有本质上的区别,又有实践上的联系。
教学作为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
3、简述文化传统、社会制约课程和教学的维度。
从宏观上,四个社会系统要素制约着课程和教学的发展水平。
从微观上,制约着课堂教学的组织和人际关系。
具体包含社会系统要素制约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和组织、制约着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选择,师生各自的意识影响课堂上的人际交往。
4、简述设计课程和教学目标的意义。
第一,为课程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第二,为课程和教学的组织提供依据。
第三,为课程实施提供依据。
第四,为课程和教学的评价提供依据。
5、简述课程和教学的理论基础。
课程和教学的理论基础是确定课程和教学目标、选择课程和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的依据。
课程和教学研究本质上是探索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认识课程和教学的规律和特点。
研究课程和教学的理论基础通常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课程和教学的心理学基础、课程和教学的哲学基础、课程和教学的社会和文化学基础。
6、简述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的类型特点及其适用性。
分科课程:定义,即学科课程,它是依据学校的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们的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
分科课程强调各门课程各自的逻辑体系,教学以各个学科知识为中心分科进行,分科课程重视每门学科知识体系的科学安排。
优点:有助于教学科目的设计和管理,也易于教师的教学,同时更有利于学生简捷有效地获取系统的知识,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
正因为如此,分科课程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发展中一直居于重要位置。
缺陷:第一,导致学科数量的无限膨胀。
第二,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广度。
第三,忽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课程与教学论简答题题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简答题题答案1000字
1. 何为课程?
课程是指学校和教育机构规划和安排的一系列课程内容、教学资源
和组织形式,旨在帮助学生学习和发展特定的知识、技能、态度和
价值观。
2. 课程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
课程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
学评估以及教学资源等。
3. 何为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育者或教师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或展现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预期结果或成果。
4. 课程目标的分类有哪些?
课程目标通常可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三种类型
5. 教学评估的作用是什么?
教学评估主要通过收集、分析和解释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流程反馈,帮助教育者或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思考课程的有效性,
并调整和改进教学过程
6. 何为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指教育机构或教师对于教学活动的支持资源,如教学设备、教材、事件、任务、创造性启示和知识结构等的集合。
7. 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方法的区别是什么?
传统教学方法强调知识传播和教师的主导地位,而现代教学方法强
调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并通过使用多媒体、互联网和其他现代
技术来支持和促进学生学习。
8. 何为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是指教育机构和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学习内容或题材,包括
教材、案例、实验、研究等多个方面。
9. 什么是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对于教育的态度、动机和目的的描述,包括关于人类自由、公正、平等以及社会正义的观念。
10. 课程评价的标准有哪些?
课程评价的标准包括有效性、可接受性、可靠性、公正性和实用性等多个方面。
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简答
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简答
课程论和教学论是教育学中两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课程论关注的是课程设计与发展,研究的是课程的目标、内容、活动和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它探讨的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目标以及教育如何达到这些目标的问题。
课程论试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课程目标是什么?如何根据学生的需要设计适当的课程?如何评估学生在课程中的学习成果?
教学论则关注的是教学方法和策略,研究的是如何有效地教授课程内容,使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果。
它探讨的是教学的过程、方法和技巧等方面的问题。
教学论试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需求?
从关系上来看,课程论和教学论是相互依存的。
课程论提供了教学的基础和框架,它确定了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并为教学提供了指导。
而教学论则是在课程论的基础上,提供具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教师实现课程的目标。
课程论和教学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与教学论简答总结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1.简述有意义学习产生的条件。
P10332.简述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环节。
P17733.如何理解“课程内容即学习者的经验”?p19034.简述教学过程的本质。
P29335.简述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P340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36.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内涵发生了重要变化,请你谈谈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我国当前课程实践状况,分析其意义。
P5437.剖析个别化教学组织的三个误区:“留级制度”、“降低学力水准”和“能力分组”。
P26531.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的“形式阶段”包括哪几个阶段?32.行为目标有哪些不足之处?33.组织和引导课堂讨论需要注意哪几个方面的问题?34.课程与教学评价有哪几种基本取向?每种取向的本质是什么?35.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36.课程实施相互适应取向视野中的教学设计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并谈谈其对实际课堂教学的启示。
37.请结合具体例子,阐述范例教学的一般程序。
31.赫尔巴特将兴趣分成四个阶段:注意,期待,方法,行为。
并根据儿童学习活动中的两种思维方式,专心和审思,提出了教学形式阶段理论。
32.缺点:只强调外部刺激而完全忽视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否定意识,片面强调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它的某些思想却与人们的日常经验存在很大的差异,按照这一理论基础设计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往往忽视了人们认识过程的主观能动作用,因此仅仅依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框架设计的课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可能会不好变通和调整。
33.创设课堂讨论情景,提出有吸引力的问题有价值问题,教师以平等身份与学生讨论,创在良好氛围,34、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基本取向1、目标取向的评价把评价视为将课程计划或教学结果和预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相对照的过程。
它在本质上是受“科技理性”或“工具理性”所支配的,其核心是追求被评价对象的有效控制和改进。
课程与教学论真题历年简答论述题
简答论述题1、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内容 11.110.108.1007.1 06.12、简述拉扎鲁斯理论中的对儿童进行心理辅导的最佳时机。
10.10 09.1007.13、心理辅导过程中首次接触碰到问题后的应对方法有哪些? 06.1 05.10 04.104、简述目标蕴藏的儿童行为的类型 11.1 08.105、简述人本主义观点的局限性10.10 07.16、简述情绪和行为异常儿童的主要表现10.10 05.107、幼儿学习经验有哪十三项? 10.1 06.108、简述祛除非理性信念系统的策略10.1 07.109、来访者中心学派的辅导者使用的基本技巧有哪些10.1 08.1010、11、12、13、14、完整辅导中增进自信心的活动有哪些09.10 06.1 简述问题儿童的家庭病理 09.1 05.10学前儿童精神压力的根源 08.1 05.10适合于标准智力测试的评估工具有哪些 07.1 06.1简述沙箱疗法的方法。
05.10 04,101、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生物学因素11.12、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10.103、与品行有关的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有哪些10.14、人本主义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 10 条标准。
08.15、如何理解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三个维度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06.16、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疗法的主要特征。
11.17、简述精神分析疗法中对早期经验的重视08.18、简述波纳生活脚本的成分 11.19、论述学前儿童行为治疗的内容08.1010、论述避免用“为什么”提问的理由。
11.1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情绪和行为异常儿童的主要心理问题是什么 06.10简述完整学派的辅导理论中,心理问题产生的五个层面10.10论述心理辅导中的两种限制10.10简述游戏在心理辅导中的价值09.10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的区别 07.10学前儿童心理辅导的特征 06.1简述对学前特殊儿童进行心理辅导的基本思路。
河北省课程与教学论考试题---简答与论述1
河北省课程与教学论考试题---简答与论述1、课程与学科的关系是什么?答:学科与课程有着⾮常紧密的联系。
学科确实是我们学校教育中所呈现出来的重要课程形1、课程与学科的关系是什么?答:态之⼀,也是教师⽇常⼯作中每时每刻必须⾯对的;学科门类、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等作为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式进⼊课程中。
然⽽课程与学科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课程不仅仅是学科,也不⽌于学科。
从课程的⾓度看,学科是⼀种⾮常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学科是否进⼊课程和如何进⼊课程却必须遵循课程组织和设计的内在逻辑;从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的⾓度看,学科课程只是课程类型之⼀。
2、课程与教材的关系是什么?答:、课程与教材的关系是什么?答:从课程编制的逻辑顺序看,课程标准是核⼼,是教材编写的基本依据。
课程标准是基本的、统⼀的、法定的,⽽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可以是多样化的、开放的、市场化的;课程标准的制定是⼀种国家⾏为,教材的编制是⼀种社会⾏为,教材的选择和使⽤是⼀种学校⾏为。
从课程资源的⾓度看,教材是⼀种⾮常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的课程资源。
教材作为课程资源所提供的仅是⼀种符号式的、抽象性的间接经验,学⽣的发展还需要更为真实的、情境性的、丰富的、复杂的、交互性的课程资源。
教学计划是由国家制定的关于教育教学⼯作的统⼀⽂件,主要内容包、课程与教学计划、教学⼤纲的关系是什么?答:教学计划3、课程与教学计划、教学⼤纲的关系是什么?答:教学⼤纲是教学计划的明确化、具体化、操作化,即将教学计划括学科设置、教学顺序、各学科教学时数、学年的编制等。
教学⼤纲中的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规定教学⽬的、教学任务、知识范围、教学重点与难点、顺序或结构,并对教学进度和教学⽅法提出原则的要求。
教学⼤纲体现了国家对每门学科教学的统⼀要求和具体规格,是教科书编写、教学管理与教学操作的基本依据。
但是,教学计划与教学⼤纲主要是从教育者的⾓度对教学的范围、教学科⽬、教学进度、教学的重点难点等所作出的规定和要求,是以教为主线对课程操作流程和操作要点的⼀种描述,体现的是⼀种“教的过程”与“教的结果”的统⼀;教学计划与教学⼤纲为教科书的编制和教学操作提供了基本的依据,提供了统⼀性的要求、规定和规格,不适应不同地区、学校、教师甚⾄学⽣的实际;教学计划与教学⼤纲只是抽象的课程概念,观念形态的课程概念,不是真实的、具体的、多样的、活⽣⽣的课程概念。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简答题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简答题
1.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什么课程?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关于体育学科教学的理论体系课程,它主要阐明体育教学系统的各种关系和活动规律。
该课程建立在指导体育教学实践、适应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和发展需求之上,是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必修课程。
2.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体育教学基本理论、体育教师和学生、体育教学设计、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学环境、体育教学评价、体育教学研究等 9 个方面。
3.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使学生获得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体能和协调能力,培养体育精神和道德品质,提高体育教学评价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求。
4.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方法是什么?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调查法、游戏法、网络法、案例分析法等。
这些方法是根据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特征精心设计的,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
5.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什么?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是指导体育教学,优化体
育教学过程,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效果。
该课程通过对体育教学基本理论、方法和模式的阐述和解析,可以帮助体育教师更好地理解体育教学的本质和规律,提高体育教学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课程与教学论考研题库
课程与教学论考研题库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以及教学方法和策略的研究。
考研题库的构建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课程与教学论考研题库中的问题类型及其示例:# 一、概念解释题1. 请解释什么是课程设计,并简述其基本步骤。
2. 什么是教学策略?请列举几种常见的教学策略。
# 二、简答题1. 简述课程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2. 论述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及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 三、论述题1. 论述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与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2. 分析当前课程改革的趋势,并探讨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 四、案例分析题1. 阅读以下教学案例,分析教师在课程实施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并评价其有效性。
- 案例描述:一位历史老师在讲授“工业革命”时,采用了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扮演不同的历史人物,通过对话来展现工业革命的各个方面。
2. 某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入了跨学科课程。
请分析跨学科课程设计的原则和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 五、应用题1. 假设你是一名高中数学老师,需要设计一个关于“几何”的单元课程。
请列出你的课程设计思路,并说明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2. 设计一个教学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并说明如何实施和评价该活动。
# 六、综合分析题1. 综合分析当前教育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2. 探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方式,以及如何平衡技术使用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关系。
# 结尾课程与教学论的考研题库应该覆盖广泛的主题和问题类型,以确保学生能够全面地准备考试。
通过这些题目的练习,学生可以加深对课程与教学论理论的理解,并提高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
希望以上内容能为准备考研的学生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课程教学论 简答论述题
简答题部分:●简述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结构的优点。
(1)掌握学科结构可以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2)掌握学科结构有助于记忆;(3)掌握学科结构是通向适当的“训练迁移”的大道;(4)掌握学科结构能够缩小“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之间的差距。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注重学习过程的探究性注重思维直觉注重内部动机注重信息的灵活提取●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强化物,强化类型●课程的涵义(1)把课程作为学科;(2)把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3)把课程作为经验或体验。
●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如下:(1)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3)从强调教材的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环境、教材四因素的整合;(4)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5)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和“虚无课程”并重;6)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并重。
●教学的涵义概括地说,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
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简述卢梭的“发现教学论”的基本内涵。
(1)发现是人的基本冲动。
(2)发现教学的基本因素是兴趣与方法。
(3)活动教学和实物教学是发现教学的基本形式。
(4)发现教学指向于培养自主的、理性的人格。
●卢梭的“自然教育论”自然教育论:使儿童从社会因袭的束缚与压抑下解放出来,回归人的自然状态,遵循人的自然倾向,使儿童自由成长●主动作业的内涵及特点内涵:是着眼于儿童经验的发展而对社会生活中的典型职业进行分析,归纳,提炼而获得的各种活动方式。
特点:1适合儿童经验生长的要求。
2源于社会生活,充满了具有社会性质的原理和事实。
3作为科学的理解自然地原料和过程的活动中心,可以不断指向科学的逻辑经验的发展。
●简述课程目标的三大资源:学生,社会,科目主题●简述课程规划过程的十一个基本环节:1理论分析2教育目的选择3课程目标选择4内容或学习经验选择5内容或学习经验组织6教学活动样式选择7教学策略选择8课程评价技术和方法预选9教学目标具体化10教学组织结构11课程评价技术和方法确定●简述课程与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原则系统化——要求我们根据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系统特性,用系统性的方法来设计其目标具体化——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表述水平应力求明确、具体,避免含混不清和不切实际层次化——在某一个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设计和表述时,这个目标本身要反映出学习结果的层次性●简述课程整合的主要形式1)、关联课程2)、融合课程3)、广域课程4)、发生课程5)、科际课程6)、超学科课程7)、活动课程●简述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1)、确立校本教育宗旨2) 、组建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队伍3)、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4)、营造民主开放的课程开发环境5)、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一体化●简述教学策略的基本类型1)、理论性的教学策略分类 A先行组织策略 B概念形成策略 C认知发展策略D随即管理策略 E自我管理策略 F行为练习策略2)、因素性的教学策略分类 A内容型教学策略 B形式型教学策略 C 方法型教学策略 D综合型教学策略●博比特的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1)教育的本质。
课程与教学论、简答论述
一、布卢姆为代表的教学目标分类
认知领域的目标按照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分为6个层次,即知识、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情感领域主要包括态度、兴趣、理想、欣赏和适应(克拉斯沃尔、美国教育家)
动作技能领域
二、加涅的教学目标分类,按学习结果不同分为五类,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
11.校本课程实施的局限性:
(1)与国家课程的共同、平衡相悖
(2)容易走向兴趣主义,学术性得不到保障
(3)对教师的专业精神、技术要求过高
(4) 评价基础薄弱
(5)对课程资源要求较高
12.教学的定义:1.教学是教师教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2.教学是教育的基本形式3.教学时教育的基本形式4.总的来说,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形成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三是问题解决模式教学是指依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由教师创设问题情景,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求知欲和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 形成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分析解决和问题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性发展 解决问题阶段 准备—孕育—明朗—验证- 一般性解决问题的阶段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检验假设
二是研究性教学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选择一定的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主动探索的一种教学方式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4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发展的意识和责任感 步骤1知识背景的准备阶段2选题立题阶段3组织课题小组,制订研究方案阶段4实施阶段5分析处理信息,得出结论阶段6展示成果7总结反思 遵循原则1研究性2自主性和指导性相结合3动态性和生成性
(完整版)课程与教学论简答题、论述题
(完整版)课程与教学论简答题、论述题科⽬:课程与教学论1.1.博⽐特的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1.2.简述博⽐特的课程开发的具体步骤。
1.3.简述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的步骤。
1.4.博⽐特与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有何区别?1.5.简述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结构的优点。
1.6.简述施⽡布的“折中的艺术”。
1.7.“概念重建主义者”认为传统课程理论存在的缺陷是什么?1.8.拉特克教学论的特点是什么? 1.9.卢梭的发现教学论的内涵是什么?1.10.赫尔巴特所提出的教学的“形式阶段”是什么?1.11.20世纪教学研究的发展线索是什么?1.12.课程的内涵及其发展趋势怎样?1.13.“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两种理论倾向是什么?1.14.简述卢梭的“⾃然教育论”。
1.15.“主动作业”的涵义及特点是什么?1.16.教学的涵义是什么?1.17.课程与教学相分离产⽣的弊端是什么?2.1.什么是课程开发以及课程开发的⽬标模式?2.2.“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3.教育⽬标的确定要依据的来源是什么?2.4.怎样通过分析当代⽣活以得出教育⽬标?2.5.泰勒提出的选择学习经验的⼀般原则是什么?2.6.简述编制理想的评价⼯具需要经过的阶段。
2.7.简述过程模式中的“过程原则”。
2.8.有意义学习产⽣的条件是什么?2.9.先⾏组织者有助于促进知识的学习和保持表现在哪些⽅⾯?2.10.简述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
2.11.简述范例教学模式的教学论原则。
2.12.范例的基本特征及其选择原则是什么?2.13.构成泰勒原理中课程开发的四个环节的关系怎样?2.14.赞科夫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2.15.程序教学的设计原则有哪些?2.16.简述⼈本主义⼼理学的基本信念。
2.17.⾮指导性教学的要旨及基本特征是什么?3.1.简述教育⽬的、教育⽬标、课程与教学⽬标三者之间的关系。
3.2.教育⽬标的功能是什么?3.3.课程与教学⽬标的主要功能是什么?3.4.将学科发展确定为课程与教学⽬标的来源需要注意认识哪些问题? 3.5.布卢姆等⼈的“教育⽬标分类学”的典型特征是什么?3.6.艾斯纳是怎样区分“教学性⽬标”和“表现性⽬标”的?3.7.简单叙述“学术中⼼课程”、“⼉童中⼼课程”、“社会中⼼课程”各⾃的涵义。
课程与教学论简答题
1、试述斯金纳的强化原理与其在教学上的应用。
2、试述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基本内涵。
3、简述博比特的课程开发的具体步骤。
4、如何理解教学对话的性质?5、在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中,课程变革的特征包括哪些方面?6、“被动适应论”、“主动适应论”、“超越论”各自的涵义是什么?7、研究、开发与传播”模式的根本缺陷是什么?8、简述卢梭发现教学论的基本内涵。
1、试述非指导性教学的基本特征。
2、在对评价领域的发展历史进行四阶段划分时,古巴和林肯认为第一、二、三代评价的缺陷是什么?3、简述学科课程的局限。
4、客观主义认识论的内涵是什么?5、试分析生成性目标的价值取向与它的优势与局限。
6、论述建构主义教学观。
1、简述课程组织的基本标准。
2、简述科目本位课程的定义与特点。
3、简述有意义学习产生的条件。
4、“量的研究”基于的假设是什么?5、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环节是什么?6、试比较课程实施的三个基本取向8、评价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1、利维的教育评价历史分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拉特克教学论的特点是什么?3、为什么说回应模式是迄今为止所有评价模式中最全面、最有效的?4、加涅认为学习结果可以分为哪五类?这五类学习结果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5、课程与教学评价有哪些基本取向?6、试论教学过程的本质。
7、试述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1、“活动分析”方法的提出者是谁?并简述其基本内涵。
2、依据美国评价专家古巴和林肯对评价领域的划分,第四代评价的基本特点是什么?3、简述生成性目标的特点。
4、简述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的基本特征。
5、阐述“课程教学”理念的基本内涵。
6、课程实施相互适应取向视野中的教学设计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并谈谈其对实际课堂教学的启示。
7、试比较提示型教学方法、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自主型教学方法之间的异同,并结合实际谈谈应如何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2、简述博比特的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基本内容。
3、简述学科课程的涵义与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与教学论(简答,论述)简答题部分:●简述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结构的优点。
(1)掌握学科结构可以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2)掌握学科结构有助于记忆;(3)掌握学科结构是通向适当的“训练迁移”的大道;(4)掌握学科结构能够缩小“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之间的差距。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注重学习过程的探究性注重思维直觉注重内部动机注重信息的灵活提取●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强化物,强化类型●课程的涵义(1)把课程作为学科;(2)把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3)把课程作为经验或体验。
●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如下:(1)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3)从强调教材的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环境、教材四因素的整合;(4)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5)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和“虚无课程”并重;6)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并重。
●教学的涵义概括地说,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
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简述卢梭的“发现教学论”的基本内涵。
(1)发现是人的基本冲动。
(2)发现教学的基本因素是兴趣与方法。
(3)活动教学和实物教学是发现教学的基本形式。
(4)发现教学指向于培养自主的、理性的人格。
●卢梭的“自然教育论”自然教育论:使儿童从社会因袭的束缚与压抑下解放出来,回归人的自然状态,遵循人的自然倾向,使儿童自由成长●主动作业的内涵及特点内涵:是着眼于儿童经验的发展而对社会生活中的典型职业进行分析,归纳,提炼而获得的各种活动方式。
特点:1适合儿童经验生长的要求。
2源于社会生活,充满了具有社会性质的原理和事实。
3作为科学的理解自然地原料和过程的活动中心,可以不断指向科学的逻辑经验的发展。
●简述课程目标的三大资源:学生,社会,科目主题●简述课程规划过程的十一个基本环节:1理论分析2教育目的选择3课程目标选择4内容或学习经验选择5内容或学习经验组织6教学活动样式选择7教学策略选择8课程评价技术和方法预选9教学目标具体化10教学组织结构11课程评价技术和方法确定●简述课程与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原则系统化——要求我们根据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系统特性,用系统性的方法来设计其目标具体化——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表述水平应力求明确、具体,避免含混不清和不切实际层次化——在某一个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设计和表述时,这个目标本身要反映出学习结果的层次性●简述课程整合的主要形式1)、关联课程2)、融合课程3)、广域课程4)、发生课程5)、科际课程6)、超学科课程7)、活动课程●简述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1)、确立校本教育宗旨2) 、组建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队伍3)、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4)、营造民主开放的课程开发环境5)、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一体化●简述教学策略的基本类型1)、理论性的教学策略分类A先行组织策略B概念形成策略C认知发展策略D随即管理策略E 自我管理策略F行为练习策略2)、因素性的教学策略分类A内容型教学策略B形式型教学策略C方法型教学策略D综合型教学策略●博比特的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1)教育的本质。
即教育为成人生活做准备,教育是促进儿童的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教育即生产。
(2)课程的本质。
课程是儿童及青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取得的相应的经验。
(3)课程开发的方法——活动分析。
(“活动分析”,是把人的活动分析为具体的、特定的行为单元的过程与方法。
)课程开发的具体过程包括五个步骤,1人类经验的分析;2具体活动或具体工作的分析;3课程目标的获得;4课程目标的选择;5教育计划的制定。
●简述博比特的课程开发的具体步骤。
(1)人类经验的分析。
(2)具体活动或具体工作的分析。
(3)课程目标的获得。
(4)课程目标的选择。
(5)教育计划的制定。
●简述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的步骤。
(1)通过研究社会背景中的人类生活,确定教育的主要目标。
(2)把这些目标分析成各种理想和活动,然后再继续把它们分析成教学工作单元的层次。
(3)将分析成教学工作单元的理想与活动按其重要性的程度排列次序。
(4)把对儿童有很大价值、对成人价值不大的理想和活动提到较高的位置(5)删除在校外学得更好的理想与活动,然后确定在学校教育期间能够完成的最重要的理想与活动。
(6)收集处理这些理想与活动的最佳实践措施。
(7)根据儿童心理特征安排这些理想与活动,以便用一种适当的顺序获得它们。
●博比特与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有何区别?(1)查特斯把理想视为课程的有机构成,而博比特则把活动和经验作为课程的组成部分。
(2)查特斯强调系统知识,博比特则更强调人类从事活动所需的经验与能力。
(3)查特斯把课程开发的方法称为“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与“活动分析”在基本精神上是完全相通的,不过“工作分析”主要指对人类的职业领域的分析,而“活动分析”要来得宽泛,它不仅包括职业领域,还包括非职业领域。
●博比特与查特斯的贡献与局限:贡献:他们第一次把课程开发过程本身确立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并将该领域研究的科学水平提升到时代所允许的程度。
他们还提出了课程开发过程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局限性:把教育与课程视为准备成人生活的过程,导致对儿童价值的忽视;由于“泰罗主义”充斥其中,导致该理论的机械化。
所以这种课程开发理论的科学化水平仍是很低的。
●拉尔夫?泰勒的贡献(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里程碑)“泰勒原理”是前人研究升华的结果,它的实践基础主要指“八年研究”。
“八年研究”的主旨在于改革课程体制(由每一所学校自行设计课程以满足其学生的需要)。
在这八年的实验研究期间,为了使每一所学校在课程开发时有章可循,泰勒提出了课程开发的一般程序和原理,即反映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的“泰勒原理”。
●“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如下:(1)学校应该试图达到哪些教育目标?(2)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3)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泰勒原理”的实质是对“技术兴趣”的追求。
●简答泰勒选择学习经验的一般原则?第一,学生必须具有使他有机会实践这个目标所隐含的行为和处理该目标所隐含的内容。
第二,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由于实践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而获得满足感。
第三,有许多特定的经验能够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
第四,学习经验应该适合学生目前的水平及其心理倾向。
第五,同样的学习经验往往会产生几种结果,应注意不良后果的发生。
●赞科夫的教学原则1以高难度进行的教学原则。
适当的高难度能开发儿童的精神智力。
2以高速度进行的教学原则,要求教学不断地前进,不断地以各方面的内容来丰富学生的智慧。
3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
使全体学生得到发展的原则。
●简述施瓦布的“折中的艺术”。
(1)把理论的或学术的知识和观点与实践情境的需要和兴趣相对应的能力(2)对理论的或学术的知识和观点进行修改以使之适应实践情境的需要和兴趣(这是必要的,因为现存的理论只能解释世界上一小部分现象,这样,使理论与实践一一对应的策略就有局限性);(3)产生可替代的行动过程并预见该行动过程的道德后果的能力(这是必要的,因为即便用所有能够想到的方式对现存的理论进行了修改或修正,这些理论也不能适应世界上大多数现象,因此就需要超越现存的理论,产生新的行动方案)。
●主题教育观的内涵1人是教育的主体,教育应尊重人并提升人的主体性,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
2教育要回归生活世界,回归了生活世界的教育在社会中具有主体地位。
●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1.在课程政策上,谋求“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统一。
2.在课程内容上,加强科学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引进符合现时代要求的高科技知识。
3.在课程结构上,注重设置综合化课程4.在课程类型方面,强化全国统一设置的必修课和核心课程。
5.重视课程实施研究,动员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
6.注重提高课程改革的科学水平,设立课程改革的专家咨询机构。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功能需要评估课程诊断与修订课程比较与选择目标达成程度的了解成效的判断●课程与教学分离的弊端(1)导致忽视经验产生的具体情境。
(2)如果把运用材料的有效途径看做脱离材料的现成的方法,这会使儿童丧失学习教材的内部动机,其学习行为会受各类外部动机所支配。
(3)导致学习行为本身成为一个直接的、有意识的目的。
(4)在心理和材料分离的概念的影响下,方法往往成为枯燥的、割裂的常规,成为机械沿袭的指定的步骤。
这样,方法就成为教师和学生必须遵循的僵化的教条。
●简述情境教学的涵义及实施环节。
情境教学,是指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建构意义。
它的基本要素或环节包括:(1)创设情境:根据学习者的发展需求创设对学习者是真实的情境。
(2)确定问题:从情境中选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事件或问题,以让学生去解决。
(3)自主学习:每一学习者自主进行问题解决。
(4)协作学习: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就解决问题的方案和过程进行讨论和交流。
(5)效果评价:采用与教学过程、与教学情境融为一体的评估——“场合驱动评价”,因为在学习中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本身就反映了学习的效果,教师只需要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
●简述支架式教学的涵义、实施环节及特征。
支架式教学是通过提供一套恰当的概念框架而帮助学习者理解特定知识、建构知识意义的教学模式,借助于该概念框架,学习者能够独立探索并解决问题、独立建构意义。
它的构成要素或基本环节包括:(1)进入情境:将学习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并提供解决问题必要的工具。
(2)搭建支架、引导探索:这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索问题情境的阶段。
(3)独立探索:在本阶段,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决定探索的问题和方向,选择自己的方法,独立地进行探索。
(4)协作学习: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协商讨论,可以共享独立探索的成就,共同解决独立探索所遇到的问题。
(5)效果评价:这包括个人的自我评价和集体对个人学习的评价,这种评价依然是与问题探索过程融为一体的,不能仅用脱离问题解决过程的所谓“客观性测验”来评价这种教学的效果。
它的基本特征是:重视社会交互作用和文化在知识理解和意义建构中的作用,认为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不仅是一个个体的过程,还是一个社会和文化的过程。
●杜威关系课程与教学统一的实质:实用主义认识论的“连续性”原则杜威指出,实用主义的认识论的本质特征“是坚持认识和有目的地改变环境的活动之间的连续性”。
他认为,课程与教学的统一在本质上是由经验的性质所决定的。
经验是对所尝试的事情和所承受的结果之联系的知觉,完善的经验是物我两忘的,真正的教育是心理与逻辑、方法与教材、教学与课程彼此间水乳交融、相互作用、动态统一的●杜威关于课程与教学统一的两个内涵(1)教材与方法的内在的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