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大学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

合集下载

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范文

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范文

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范文篇一: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学院:xxx专业:xxxxxx 班级:姓名:学号:xxxxx 指导老师:关英斌李海梅刘海新目录前言第一章交通位置及经济自然概况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结束语地质气候地貌土壤和植被前言一、实习的意义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现象形成演变过程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自然地理现象和成因复杂多变,课堂讲授的自然地理知识是前人研究和实践总结得到的最一般最普遍的原理,是高度概括归纳的结果。

通过野外实习可以把抽象的自然地理学理论与实际的自然地理现象结合起来,真正理解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

因此,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是自然地理教学环节的有机组成部分。

自然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它的形成和发展是建立在坚实的野外调查基础之中,反过来又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服务。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不断地向自然地理学渗透,使自然地理学进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但是自然地理野外考察仍然是学科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

地理工作者只有深入实际,应用新理论、新技术对自然地理环境进行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才能发现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才能丰富和发展自然地理学理论。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不仅可以培养和锻炼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而且还可以使我们领略到祖国的秀丽风光,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有助于培养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树立民族自尊心,增强社会主义优越感。

野外工作不同于校园生活,有时需要爬山涉水、风餐露宿、早出晚归,生活和工作条件比较艰苦,这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

在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期间,完成某项实习任务要靠全体同学有组织、有纪律的共同努力,这有助于培养我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其组织纪律性。

另外,在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期间,师生同吃、同住、同工作,这有助于密切师生关系,为教师开展教书育人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总之,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是自然地理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地理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自然地理学的实训报告

自然地理学的实训报告

一、前言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自然环境的科学,涉及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多个方面。

为了加深对自然地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我们组织了一次为期一周的自然地理学实训活动。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使学生对自然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更深入的认识。

二、实训目的1. 增强学生对自然地理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 提高学生在野外考察、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方面的实践技能;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科学探究精神;4.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实训内容1. 地貌考察:通过对不同地貌类型的实地考察,了解地貌的形成过程、特征及分布规律。

2. 气候观测:学习使用气象仪器,如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等,对气温、湿度、气压等气象要素进行观测。

3. 水文调查:了解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文现象,学习水文观测方法,如流速、水位、水质等。

4. 土壤调查:学习土壤的采样、分析方法和土壤类型划分,了解土壤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5. 植被调查:学习植被调查方法,如样方调查、样带调查等,了解植被类型、结构及分布规律。

6. 实验操作:进行自然地理学实验,如土壤水分测定、植物水分含量测定等,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7.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典型案例,如水土流失、沙漠化、水资源短缺等,探讨解决措施。

四、实训过程1. 地貌考察:我们选择了典型地貌类型进行考察,如山地、丘陵、平原等。

在考察过程中,我们详细记录了地貌特征、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

2. 气候观测:在实训基地,我们使用气象仪器进行了气温、湿度、气压等气象要素的观测,并记录了数据。

3. 水文调查:我们选取了河流、湖泊作为调查对象,对流速、水位、水质等进行了观测,并分析了水文现象。

4. 土壤调查:在实训基地,我们进行了土壤采样、分析,了解了土壤类型、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5. 植被调查:我们选取了不同植被类型进行样方调查,了解了植被类型、结构及分布规律。

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4篇

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4篇

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精选4篇(一)实习报告:综合自然地理实习一、实习背景和目的自然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及其自然现象的学科,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际操作,可以加深对自然地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次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对自然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进行实践性的学习和探索,加强对地球地貌、水文地理、气候与环境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习地点和时间本次实习选择了中国某省自然景观和地质资源丰富的地区进行,实习时间为两周。

三、实习内容和方法1. 地形地貌实地考察通过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如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等,了解形成背景和演化过程。

使用测量工具进行地貌剖面测量,进一步了解地形地貌的复杂性。

2. 水文地理调查选择一条河流进行水文地理调查,测量河流的水位、流速、流量等指标,了解河流的特征和水文循环。

调查河流附近的湖泊、水库等地形,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

3. 气候与环境观测在实习地点选择一个代表性地区,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进行气象观测,记录气温、降水量、风速、湿度等指标,了解该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季节变化。

同时,观测当地的环境状况,包括空气质量、植被覆盖等,分析气候和环境的关系。

四、实习成果和心得体会1.实习成果完成地貌测量和记录,得到了多个地貌剖面图和记录表;进行了水文地理调查并测量了河流流量;完成了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气象观测,并记录了当地的环境状况;综合以上数据,分析和总结了实习地区的自然地理特点和环境状况。

2.心得体会通过这次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我对自然地理学的各个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实地考察和实际操作提供了更具体的学习体验,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形成了系统和全面的知识框架。

同时,实习过程中我们团队协作,分工合作,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五、展望未来综合自然地理实习为我提供了实践探索的机会,也为我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基础。

希望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地球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3篇】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3篇】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3篇】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3篇】实习总结:就是实习完成后进行的整体性总结和概括。

在中遇到的困难,并且是如何克服的。

总结自己获得的阅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盼望能够帮到你哟!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篇1】年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和意义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地域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野外实习,把我们的理论学问和实践相结合,提高了我们的综合分析力量,提高了地理综合素养,为今后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和地理科学讨论打好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实习的主要目的详细为:1.印证课堂上学习的本专业的基本学问,培育并提高同学对自然现象观看和独立讨论的力量以及专业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收集第一手资料,为解释相关现象和自然演化规律、了解实习地的地质地貌演化过程。

3.发觉问题,培育并激发爱好点,培育科学探究精神。

4.通过实习,初步学会观测和分析实习地区的地质、地貌、土壤、水文和植被等自然地理现象,并把握地质野外工作的一般方法,把握地貌、土壤等野外考察方法。

培育同学独立工作力量,为将来教学和进行乡土地理调查打下基础。

二.实习任务和要求(一)实习任务获得地球各圈层运动造成的地质、地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常见现象的感性熟悉;学习最基本的野外工作方法;培育野外观看和分析的力量;培育团队精神和独立思索等科学素养;体验野外生活;训练对野外的适应性;增加对地球科学的了解。

(二)实习要求1.实习前要熟识了解实习内容和实习区域状况,做好相关学问预备2.实习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团结互助,留意平安3.实习时要仔细听讲,勤于观看分析,作好实习笔记4.实习结束后每位同学要结合专业学问和自身体会,提交实习报告。

5.实习后要把学习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种学习理念贯穿到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三.实习时间和路线地点时间:8月29日—9月3日路线地点:幕府山——燕子矶汤泉湖——阳山碑材火石峰——棒槌山黄山六合方山南采场四.实习内容南京地质地貌概况从南京向东到镇江再折向南东东抵武进县境孟河一带,绵延了一列丘陵、低山,称为宁镇山脉。

大学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大学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自然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在资源与环境管理、城市规划、灾害防治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我们对自然地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加深对野外实地考察的认识,我们于2023年7月至8月期间,在XXX地区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自然地理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1. 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深化所学自然地理学理论知识。

2. 学习野外考察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 了解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现状和特点,增强环保意识。

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二、实习地点与内容本次实习地点位于XXX地区,该地区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拥有丰富的自然地理资源。

实习内容包括:1. 地貌考察:考察不同地貌类型(如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的分布规律、成因及特征。

2. 地质考察:了解岩石类型、构造特征、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等。

3. 水文考察:观察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文现象,分析水文循环过程。

4. 土壤考察:了解土壤类型、分布规律、形成过程及土壤肥力等。

5. 植被考察:认识不同植被类型,分析植被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6. 生态环境考察:调查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策略。

三、实习过程与成果1. 地貌考察:在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多个不同地貌类型的地区,如山地、丘陵、平原等。

通过实地观察、测量、绘图等方法,掌握了不同地貌类型的分布规律、成因及特征。

例如,在山地考察中,我们学习了山地地貌的形成过程、山地灾害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2. 地质考察:在地质考察中,我们学习了岩石类型、构造特征、地质作用等知识。

通过实地观察、采样、分析等方法,了解了地质现象的成因及规律。

例如,在参观火山地貌时,我们了解了火山喷发的过程、火山岩的特征及火山活动的危害。

3. 水文考察:在河流考察中,我们观察了河流的水文现象,如流速、流量、水位等,并分析了水文循环过程。

此外,我们还了解了地下水的形成、分布及利用情况。

自然地理学专业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学专业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学专业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意义自然地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分布规律的学科,具有强烈的实践性。

通过此次实习,旨在提高我们对自然地理学基本理论的认识,培养我们的野外实地观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地理信息获取和处理技能,并加深对地理环境系统及其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与联系的理解。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实习主要分为地质、地貌、土壤、植被和水文五个方面。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参观了多个自然地理现象丰富的地点,如山地、河流、湖泊、森林和农田等,通过实地观察、测量、采样和数据记录等方式,对各个要素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

1. 地质方面: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的产状和确定目标物的方位,观察了不同地质年代的岩石特征,了解了地层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2. 地貌方面:通过观察和分析山地、河流等地貌形态,我们学会了识别不同地貌类型及其形成机制,并了解了地貌与气候、侵蚀作用等的关系。

3. 土壤方面:我们对不同土壤类型进行了采样和分析,了解了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以及土壤与植被、地形等因素的关系。

4. 植被方面:我们观察了不同地区的植被类型,了解了植被的分布规律和生态特征,以及植被与气候、土壤等因素的关系。

5. 水文方面:我们考察了河流、湖泊等水文现象,了解了水文循环过程、水文地质特征以及人类活动对水文环境的影响。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此次实习,我们对自然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野外实地观测和调查能力得到了提高。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现象相结合,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四、实习总结与建议通过此次实习,我们认识到自然地理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实习环节的组织与管理,增加实习地点的选择和实习内容的多样性,提高实习的实践性和针对性。

自然地理学实训报告总结

自然地理学实训报告总结

一、前言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地质、气候、地貌、水文、植被等多个领域。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自然地理学实训。

通过实地考察、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我们对自然地理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对实训的总结。

二、实训目的与意义1. 目的(1)通过实地考察,加深对自然地理学基本理论的理解;(2)提高野外调查、采样和分析能力;(3)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4)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研究打下基础。

2. 意义(1)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效果;(2)增强对自然地理学知识的运用能力;(3)培养综合素质,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三、实训内容与过程1. 实训内容(1)地质地貌考察:观察不同地质构造、地貌形态及成因;(2)水文考察:了解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文要素的分布及特点;(3)植被考察:识别植物种类,分析植被类型及分布规律;(4)土壤考察:采样分析土壤类型、结构及肥力状况。

2. 实训过程(1)前期准备:查阅资料,了解实训地点的地理背景;(2)实地考察:分组进行野外调查,记录数据;(3)室内分析:对采集到的样品进行测试、分析;(4)总结报告:整理实训成果,撰写报告。

四、实训成果与收获1. 成果(1)了解了实训地点的地质地貌、水文、植被和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2)掌握了野外调查、采样和分析的方法;(3)提高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

2. 收获(1)理论联系实际,加深了对自然地理学基本理论的理解;(2)学会了野外调查、采样和分析的方法,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研究打下基础;(3)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

五、实训体会与反思1. 体会(1)野外实习是自然地理学学习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2)野外实习需要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3)野外实习过程中,要注重安全,遵守纪律。

2. 反思(1)在野外实习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同学对野外调查、采样和分析的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加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2)在团队合作过程中,部分同学存在沟通不畅、分工不明确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团队协作能力;(3)野外实习过程中,部分同学对安全意识不够重视,需要加强安全教育。

2021年自然地理实习报告7篇

2021年自然地理实习报告7篇

2021年自然地理实习报告7篇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篇1绪论:自然地理实习是自然地理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使学生在课程理论学习基础上,通过对基本自然地理(地质、地貌、土壤、植物、水文等)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理论理解,获得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力的必要手段。

搞好实习工作对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自然地理课程的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地貌学考察地点:考察时间:考察目的和要求:1,通过实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安顺主要地貌类型,基本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并分析其成因。

了解地质、水文、气候、土壤与植被对地貌发育,地貌灾害与防治的影响。

2,使学生学习掌握地貌野外考察全过程的程序和方法,包括资料收集、野外观测、标本与样品的采集等3,通过实习,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了解掌握有关一起和工具(罗盘,海拔仪等)的使用原理和方法。

考察内容;(一)区域地貌观测实习1,认识安顺主要的地貌类型及其特征。

2,通过对地形图地貌的判读,观察安顺地貌的分布规律。

3,认识地貌灾害(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滑坡等)及防治。

4,初步分析地貌对农业产业布局的影响。

(二)北盘江河流地貌观测实习1,观测河流侵蚀地貌特征。

2,观测河流阶地地貌特征。

3,观测河流凹凸岸的流水作用特征。

4,观测河流干流交汇处的地貌特征。

(三),喀斯特地貌观测实习1,观测地表喀斯特地貌特征和分布规律。

2,观测地下喀斯特地貌特征和分布规律。

3,观测喀斯特地貌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实习心得:通过者一次的野外考察,同学们不仅讷讷挂钩亲自动手来操作实验,而且还置身于不同的地质,地貌类型之中使我们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得到了联接,补充了我们平时在学校学习生活中的空缺。

其次,通过这样的考察,提升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不管杂实习前和考察后,我们的同学都认真的投入到准备资料和收集数据成果的过程中,学习气氛更加浓厚。

第三,在考察过程中,同学们不仅能够互相帮助,而且还能在考察,实验中互相协作,这使得同学们之间的感情得到了增强,集体感更加强烈,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很好的帮助。

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一、选题背景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环境及其地理规律的学科,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验研究,了解地球各个领域的自然特征、地貌、气候、生态系统等相关内容,对于深入了解地球的自然现象和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次自然地理学实习中,我选择了深入探究中国城市化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希望通过这次实习能够对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二、实习目的1. 了解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如土地利用变化、水资源利用、大气污染等;2. 掌握自然地理学实地考察的方法和技巧;3. 提高数据收集、分析和整理的能力;4. 加深对于城市化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三、实习过程在实习开始前,我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新闻报道,对中国城市化的背景、现状和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

然后,我选择了广东省的一个中等规模城市作为实习地点。

1. 实地考察我首先到达了这个城市,然后根据实习导师的安排,进行了一系列的实地考察。

首先,我对城市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记录。

通过观察和照片的拍摄,我发现城市近年来的迅速扩张导致了大面积的农田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工业园区和住宅区。

这种土地利用的改变对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接着,我又考察了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情况。

通过调查,我发现城市的用水量日益增长,而且由于水资源的供给紧张,城市普遍存在缺水问题。

最后,我还对城市的大气污染情况进行了考察。

通过测量空气中的污染物含量,我发现城市的大气质量普遍较差,尤其是在工业区和交通密集区。

2. 数据收集与整理通过实地考察,我获得了一系列的数据和样本。

在实习结束后,我利用这些数据和样本进行了一系列的数据分析和整理工作。

我首先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包括不同类型土地的面积、分布和变化趋势等。

然后,我对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对比分析,包括城市用水总量、用水结构和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

最后,我对大气污染情况进行了统计和评估,包括不同地区的污染物浓度、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量等方面。

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分析(模板20篇)

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分析(模板20篇)

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分析(模板20篇)自然地理学生实习报告自然地理学是地理专业中的主干课程之一,它是一门实践性、区域性、地方性很强的科学,并在国民经济与生产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自然地理学研究的许多内容、资料、许多程序、环节、许多方法、手段,需要进行大量地实地调查、考证和分析。

在教学实践中,自然地理学教学离不开实践教学这一重要环节。

自然地理实践教学既是自然地理教学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又是开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建立自然地理时、空方面的思维等方面的重要途径与手段。

其目的是通过野外实习与实践活动,验证、落实课堂和书本上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扩展学生的实践科学能力和整体素质,让学生初步掌握野外调察和研究的方法。

为了更好地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配合自然地理学的理论教学,以及适应省级试点课程“自然地理学”教学改革的需要,结合我院21世纪教改项目“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式及其考核指标体系研究”,根据地理学科特征和教学的具体要求在野外实践。

实习目的是对野外教学工作的总的目标和具体任务的叙述。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目标是要使我们得到综合的自然地理野外训练。

实习内容包括了地质、地貌、土壤、植物、水文,以及相关的人文地理方面的内容,使我们在较短的实习时间内,能够接触比较多的和比较典型的自然地理内容,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野外教学突出实践教学的特点,尤其是野外调查的方法和步骤。

野外工作方法中,包括地形图的判读,地质罗盘的作用及地质测量,地质地貌现象、植物等的观察与描述,上述这些方法与野外技能的训练对我们从事该专业的工作将奠定良好的野外工作基础。

20xx年xx月xx日至20xx年xx月xx日。

陕西省西安市。

按实习的先后顺序,实习的地点依次为:口镇、冶峪河;乾县大北沟、水土保持所;张家山、泾惠渠;咸阳博物馆;南五台;秦始皇兵马俑,大雁塔等。

罗盘,卷尺,gps,地质锤,植物标本夹等。

四、实习区自然地理概况。

自然地理综合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综合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综合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自然地理环境的研究和理解显得尤为重要。

自然地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分布规律的学科,其实践性很强,野外实习是自然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自然地理综合实习旨在让我们在实地考察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我们对自然地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实习地点与时间本次实习地点位于我国某地区,实习时间为2021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为期xx天。

实习内容包括地貌学、植物地理、土壤地理等多个方面。

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地貌学实习在地貌学实习中,我们参观了新铺地质公园、花江大峡谷、北盘江大桥、龙宫、格凸河等地貌景观。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初步了解了安顺主要地貌类型,基本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并分析了其成因。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地貌野外考察全过程的程序和方法,包括资料收集、野外观测、标本与样品的采集等。

2. 植物地理实习在植物地理实习中,我们识别了多种植物,并了解了它们的生态习性和分布规律。

我们发现,不同地区的植物种类和数量有所不同,这与当地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通过实习,我们深刻体会到了植物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3. 土壤地理实习在土壤地理实习中,我们学习了土壤的分类、形成和分布规律。

通过采集土壤样本并进行分析,我们了解了不同土壤类型的特点及其对农业产业布局的影响。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收获了丰富的自然地理知识,提高了实践能力。

我们认识到,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在实践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我们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自然地理研究的重要性。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至关重要。

作为一名自然地理学专业的学生,我们应肩负起这份责任,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结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结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结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地理实习,我对自然地理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

通过实习,我不仅巩固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还掌握了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的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首先,实习让我对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有了直观的认识。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实地考察了不同的地貌类型,如山脉、河流、湖泊等,并学习了如何通过观察和测量来研究这些地貌的形成和演变。

我深刻体会到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到地质学、气候学、生态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其次,实习锻炼了我的野外工作能力。

在实习期间,我们进行了多次野外考察,学会了使用各种工具和仪器,如GPS、罗盘、水准仪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原理,并能够独立进行地形测绘和数据采集。

此外,我还学会了如何进行野外观察和记录,提高了自己的观察力和细致程度。

在实习过程中,我还学到了如何进行数据分析。

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地形地貌的特点和分布规律。

实习期间,我们使用了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可视化,学习了如何将数据转化为图表和地图,以便更直观地展示地形地貌的特点。

这使我意识到数据分析和处理在自然地理研究中的重要性。

此外,实习还培养了我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需要与同学们一起合作完成各项任务,如共同进行地形测绘和数据采集。

通过与团队成员的沟通和协作,我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并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同时,实习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也锻炼了我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对自然地理学的兴趣和信心。

综上所述,通过自然地理实习,我不仅对自然地理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还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实习让我意识到自然地理学是一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对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环境和资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将继续努力学习自然地理学的知识,为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大学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大学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和意义本次自然地理实习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自然环境相结合,提高我们对自然地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通过实习,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地质、地貌、土壤、植被、水文等方面的知识,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习时间和地点实习时间为2021年xx月xx日至2021年xx月xx日,地点为我国某地自然地理实习基地。

三、实习内容和过程在实习期间,我们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实习内容:1. 地质实习:我们参观了当地的地质公园,观察了不同地质时期的岩石和地层,学习了地质变迁和地质构造的知识。

2. 地貌实习:我们实地考察了当地的不同地貌类型,如山地、丘陵、平原等,了解了地貌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3. 土壤实习:我们采集了不同地点的土壤样本,分析了土壤的质地、结构和肥力状况。

4. 植被实习:我们考察了当地的植被类型和分布,了解了植被对地貌和土壤的影响。

5. 水文实习:我们观察了当地的水系分布和河流地貌,学习了水文循环和河流侵蚀的知识。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采取了分组合作的方式,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实习内容,最后将各自的研究成果进行汇报和讨论。

四、实习成果和体会通过实习,我们收获了以下成果: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地考察和观测,我们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自然环境相联系,加深了对自然地理现象的理解。

2. 实践能力的提升: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使用各种地理观测工具,如罗盘、水准仪等,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

3. 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的培养: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实习任务,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4. 对自然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通过实习,我们深入了解了自然地理的各个领域,激发了我们对自然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本次实习,我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自然地理知识,还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我们将把这些知识和能力应用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为我国的自然地理研究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自然地理专业实习报告(通用10篇)

自然地理专业实习报告(通用10篇)

自然地理专业实习报告自然地理专业实习报告(通用10篇)紧张又充实的实习生活又告一段落了,你梳理过这段时间的实习生活吗?需要好好地写一封实习报告总结一下。

现在你是否对实习报告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自然地理专业实习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自然地理专业实习报告篇1一、引言20xx年6月24日—20xx年6月28日,我们班同学对青岛市部分地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地认识实习和纪录片观看的教学生活。

在学院领导和指导老师的关怀指导下,我们度过了一个非常充实有意义的实习生活。

通过这几天的实习生活,使我们对自然地理学有了一个全新的、直接的的认识,同时也激发了我们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和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二、实习概况1、实习目的(1)了解自然地理学概况,掌握地质、地貌形成原理,学习土壤、植被及水资源的利用等有关知识;(2)认识青岛著名景点中的显著地貌,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和地貌现状以及土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3)参与科研活动,学会自然地理学仪器如GPS、罗盘的使用,培养学习兴趣和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奉献精神。

三、实习记录及分析1、青岛及崂山的地质基础:本区大地构造单元为华北地台鲁东地盾的一部分,作为地盾的基础是前震旦纪变质岩系(经吕梁运动变质而成),主要为花岗片麻岩,角闪片麻岩、黑云母石英片麻岩、白云母片岩、云母石英片岩、蛇纹大理岩、石英岩等。

这些最古老的基底层在崂山湾沿海一带(下宫至王哥庄)由陆续出现。

吕梁运动后,本区地壳基础即成为地台组成部分,在古生代地壳基本稳定,但仍以上升运动为主,所以在本区缺少古生代的岩层。

到中生代,构造运动强烈,岩层发生深大断裂,产生断块。

本区凹陷,部分上隆,有些地方发育中生代砂页岩系(莱阳层,在下宫东南之小山上有出露),证明在中生代,地壳曾有下降,部分地区接受沉积。

在中生代,由于构造运动导致岩浆的侵入和喷出,本区广泛分布的崂山花岗岩就是白垩纪燕山运动晚期岩浆多次侵入的产物。

崂山花岗岩按由老到新的顺序分为四个阶段:①粗粒斑状花岗岩②钾质白岗岩④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

2024年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范文(三篇)

2024年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范文(三篇)

2024年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范文(一)杭徽公路实习1.实习目的:认识实习中所见到的有代表性的三大类岩,并学会区分它们。

2. 实习区位置:临安市地处扬子地背斜,不同时代地质构造线的方向北东南西向,近东西向延伸的杭徽公路正好切穿了临安市境内不同时代的地层,包括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和侏罗系等,还有大型的花岗岩侵入体,为实习观测不同特征的地层露头提供了条件。

3. 主要内容:(1)硅质岩我们首先来到了青山湖大桥往板桥转弯处的硅质岩观测点,看到山体表面大部分为黑色,小部分裸露的微微泛黄。

硅质岩,即沉积岩中以二氧化硅为主要成分的岩石。

也称燧石岩。

其主要矿物成分是自生石英、玉髓和蛋白石。

硅质岩分为____类:①生物硅质岩,②化学硅质岩,③凝灰硅质岩。

我们看到的硅质岩呈黑色主要是因为其中混有一定含量的杂质,属于化学沉积岩。

(2)花岗斑岩接着我们来到了牧家桥,那里燕山期的花岗斑岩是酸性火成侵入岩,主要颜色为肉红色,还有一些是灰白色,是由于岩石分化的原因。

花岗斑岩是指具有似斑状结构的花岗岩,其矿物成分与花岗岩相同。

花岗斑岩上的斑晶含量一般为____%,主要为石英和长石,有时也有黑云母和角闪石。

钾长石为正长石或透长石。

黑云母和角闪石有时可见暗化边。

斑晶通常被基质熔蚀,基质呈微花岗结构。

(3)凝灰岩我们的下一站是徐家坞,那里是凝灰岩的观测点。

这儿的凝灰岩以灰白色为主,属于火山沉积岩,大约是在侏罗和白垩时期大约____亿年前形成的,在水中沉积而成。

凝灰岩:是一种火山碎屑岩引,其组成的火山碎屑物质有____%以上的颗粒直径小于2毫米,成分主要是火山灰,外貌疏松多孔,粗糙,有层理,颜色多样,有黑色、紫色、红色、白色、淡绿色等。

由于它的组成成分,凝灰岩的解理性和层理性较差。

(4)板岩我们的最后一站是藻溪镇,这里是板岩的观测点。

藻溪镇的板岩是变质结构板状构造的变质岩。

板岩是具有板状结构,基本没有重结晶的岩石,是一种变质岩,原岩为泥质、粉质或中性凝灰岩,沿板理方向可以剥成薄片。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4篇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4篇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精选4篇(一)标题: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摘要:本次野外实习是为了加深对自然地理学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并通过实地观察和实验来加深对自然地理现象的认识。

实习地点选择在某山区,通过观察山地地貌、水文地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特征,学习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一、引言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地球表层及其自然地貌、天气气候、动植物等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

为了加深对自然地理学的理解,本次野外实习选择了某山区作为实习地点。

二、实习过程1. 山地地貌观察:我们对山地地貌进行了详细观察和记录,包括山峰、山谷、地势起伏等特征。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对山地地貌的形成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水文地貌实验:我们选取了一条山间小溪进行水文地貌实验。

通过测量河流流速、水位、水质等参数,并采集河水样本进行化验,我们了解了水文地貌对环境的影响。

3. 生态环境调查:我们对山区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实地调查,包括植被、动物分布等。

通过观察和采集样本,我们了解了山区生态系统的结构与演替规律。

三、实习成果通过本次野外实习,我们深入了解了自然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方法。

我们掌握了山地地貌、水文地貌和生态环境的观察和调查技巧,并能够分析和解释相关现象。

同时,我们对自然地理学的意义和作用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四、总结与展望本次野外实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通过实地观察和实验,我们加深了对自然地理学相关理论的理解,并掌握了实践技能。

但是,仅凭这次实习还远远无法涵盖自然地理学的全部内容,我们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能够继续深化对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并为保护地球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

注:由于实习内容的具体性质和实际情况可能存在差异,以上报告仅供参考,具体报告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撰写。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精选4篇(二)在本周的自然教学户外实习中,我参与了一次有关生态保护的活动。

这次活动是由学校的生态保护俱乐部组织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且提供实际行动来保护生态系统。

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总结

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总结

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总结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参加了自然地理学的实习活动。

这次实习让我对自然地理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通过实践锻炼了自己的野外考察和研究技能。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地质、地貌、土壤、植被和水资源等方面的知识,并且培养了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奉献精神。

首先,实习让我对自然地理学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很多理论知识,但是通过实习,我才能真正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在实习中,我们实地考察了各种地貌,观察了土壤、植被的分布情况,并且了解了水资源的使用和管理。

这些都使我更加直观地认识到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并且激发了我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和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其次,实习培养了我的野外考察和研究技能。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地考察活动,例如观察地质结构、测量地貌形态、采集土壤样本等。

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我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还让我学会了使用一些专业的自然地理学仪器,如GPS、罗盘等。

通过这些实践操作,我更加熟练地掌握了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为将来的学术研究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实习还让我意识到素质教育的实施的重要性。

野外实习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法,让我在实践中去发现、去探索、去思考。

这种实践性很强的学习方式不仅提高了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能力,还培养了我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通过与同学们的合作,我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并且能够有效地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这次自然地理学实习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通过实习,我不仅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我相信这些收获将对我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自然地理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我是某某大学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为了加深对自然地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实践能力,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自然地理实习活动。

本次实习活动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田野考察和实地观察,了解自然地理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实际应用。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山地、河流、湖泊和海岸等不同地理环境的考察,收集了大量的实地数据和样本,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

在此次实习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自然地理学的重要性和实验实践的价值,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实习过程及实践活动1.山地考察山地是自然地理学中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我首先参与了山地考察活动。

我们选取了某某山作为我们的考察地点,该山位于某某省某某市,海拔1200米左右。

考察中,我们首先进行了地质构造的观察和分析,发现该山为一座火山,地质构造复杂。

我们仔细观察了火山岩的组成和分布情况,收集了大量的岩石样本进行室内分析。

通过实地观察和实验分析,我们了解到火山岩的形成过程和特点,以及火山活动对地貌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山地植被的调查和样本采集,了解了山地植被的类型、分布和生态特点。

通过这次山地考察,我对山地地理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河流考察在山地考察的基础上,我们又进行了对某某河的考察。

某某河是一条典型的冲积河,全长500公里,流域面积约为5000平方公里。

我们首先选择了河流的源头地区进行野外调研,观察了河流的形态特征和潜在的水能资源。

我们还对河流的水质进行了采样和分析,发现其PH值较高,水中含有大量悬浮物和溶解物质。

通过水质分析,我们了解到该河流处于受人类活动干扰的状态,环境质量较差。

在实地观察的基础上,我们还进行了河流的流量测量和河床测量。

通过河流基本参数的测定,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河流的运动规律和变化趋势,为地灾防治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湖泊考察在山地和河流考察之后,我们又参与了某某湖的考察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习地点: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校道及后山实习目的: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一睹大自然神奇的风采;更主要的是观察校道上主要树木,后山的主要植物;地质地貌,了解其形成过程。

学会用自然地理学理论知识解释地质变迁过程和现象。

使课堂上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相结合。

XX年6月9日,星期六,天气大雨转晴。

我们跟随陶老师和胡老师从榕园广场出发进行实习。

一.认种首先是胡老师给我们讲解路口的铁树,铁树的茎干都很粗壮,植株高度可以达到8米,而在我们学校的只有2至3米高吧。

花期在7~8月。

雌雄异株,雄花在叶片的内侧,雌花则在茎的顶部,胡老师给我们讲解的铁树是雄株,所以我们也并没有看到雌花。

接着就讲到了校园最为壮观的校道上的小叶榕,树性强健,绿荫蔽天,几乎从树冠拖下来的长长的胡须是它的气生根。

转了个弯,老师说把我们领到了一棵小树旁说是芒果树,我们很惊奇,果然抬头一看看到了好多只青色的长势甚好的芒果。

于是有人说可以吃吗,胡老立即敏感得说“我们在野外,无论野外的食物看上去有多诱人都是不吃的。

”我们永远都不知道野外的这个东西是不是我们平时吃的那个。

老师还提到了传说中的断肠草,一片叶子就可以杀死一头牛。

“所以你们想想,你们跟牛比谁强壮呢?”老师还特别举了一个例子,XX年的广东市民请北方来的客人喝粥,去野外采取新鲜食材,结果采了断肠草,一家人连带朋友都死了。

提醒着我们在野外就不可以就地取材,不要对于自己的认种能力太过自信,大自然很大充满未知。

老师又到了一棵树下,摘了一片叶子,叶子流出了白色乳汁,“桑科榕属都有这个特点。

”听到这里,我们也大概知道了这棵也是榕树了。

根据它的叶子比小叶榕大,所以就叫做大叶榕了。

但是它的根比小叶榕要发达,气生根却不比小叶榕。

另外,大叶榕是落叶乔木,这一点也不同于常绿树种小叶榕。

在后来老师又讲了高山榕,高山榕,,常绿大乔木,树高可达15米。

春天,大的叶芽出现在枝梢,随后浅绿色的叶绽开,而此时不显眼的花苞片跌落满地。

挂果如小小西红柿般大,由青绿变黄,成熟后变为红色的浆果,可食。

特点是生性强健,树姿丰满,能抵强风,移栽容易,适于作行道树、园景树和庭荫树。

紫荆,树干挺直丛生,早春季节先于叶开花,花形似蝶,盛开时花朵繁多,成团簇状,紧贴枝干,满树都是花,不仅枝条上能着花,而且老干上也能开花,给人以繁花似锦的感觉;现在到了夏秋季节则绿叶婆娑,满目苍翠。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花洋紫荆,亦名紫荆花,但与我们在校园里看到的是极不相同的。

羊蹄甲,为豆科乔木或直立灌木植物,高7-1米;树皮厚,近光滑,灰色至暗褐色。

羊蹄甲与香港市花红花羊蹄甲很相近,容易混淆,属豆科,该种花淡红色,花后结荚与后者花紫红,花后不结荚相区别。

该种是很好的园林绿化树种,常作行道树植路边。

接下来老师介绍了3种千屈菜科的植物。

木棉,属木棉科,落叶大乔木,原产印度。

高1-2 公尺。

树干基部密生瘤刺,枝轮生,叶互生。

每年2-3月份先开花,后长叶。

树形高大,雄壮魁梧,枝干舒展,花红如血,硕大如杯,盛开时叶片几乎落尽,远观好似一团团在枝头尽情燃烧、欢快跳跃的火苗,极有气势。

因此,历来被人们视为英雄的象征。

紫薇,别名入惊儿树、百日红、满堂红、痒痒树。

为千屈菜科紫薇属双子叶植物。

产于亚洲南部及澳洲北部。

中国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均有分布,各地普遍栽培。

紫薇树姿优美,树干光滑洁净,花色艳丽;开花时正当夏秋少花季节,花期极长,由6月可开至9 月,故有“百日红”之称,又有“盛夏绿遮眼,此花红满堂”的赞语,是观花、观干、观根的盆景良材。

紫薇也是山西晋城市市花。

细叶雪茄是常绿小灌木,株高尺,全株平滑而略生皮孔.叶线形或披针形小而多,先端渐尖而基部钝圆,叶柄短或无.花小而数量多,腋生,色粉红或紫红.蒴果长椭圆形似雪茄.花期全年.串钱柳是一种非常耐寒且极具吸引力的灌木,树皮呈灰色,花序穗状,树枝和花序柔软下垂,花期四月,木质蒴果。

串钱柳是非常优美的观花木,干形曲折苍老,小枝密集成丛。

叶似柳而终年不凋,花艳丽而形状奇特,花序着生在树梢,只看雄蕊而不见花朵。

雄蕊,数量很多,花丝很长,颜色鲜艳,排列稠密,整个花序犹如一把瓶刷子,挺立于灌丛之中,随风摇拽,妖艳夺目,风韵独特,姣美殊常。

串钱柳这名字得名于它独特的果实。

木质蒴果结成时在枝条上紧贴其上,略圆且数量繁多,好像把中国古时的铜钱串在一起的感觉,加上柔软的枝条如扬柳一般。

之后老师又讲了4种桃金娘科的植物。

桃金娘夏日花开,灿若红霞,绚丽多彩;花期特长,4月~9月,边开花边结果。

成熟果为紫黑色浆果,可食,也可酿酒,是鸟类的天然食源。

用于园林绿化、生态环境建设、山坡复绿、水土保持的常绿灌木。

桃金娘的果实,又名桃娘、棯子、山棯、仲尼。

果可食用,全株供药用,有活血通络,收敛止泻,补虚止血的功效。

红千层桃金娘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株高3~5米,原产澳大利亚,阳性树种。

红千层叶如披针,似罗汉松叶而终年不凋,四季常青,嫩枝和叶片披白色柔毛,花稠密,聚生于顶端,花期3~7月份,花形极为奇特呈穗状,可作奇丽的插花。

该树种耐烈日酷暑,不很耐寒、不耐荫,生长速度快,春栽苗当年可长达1~5米,耐旱、耐涝、耐瘠薄、耐修剪,可根据绿化需要,修剪成各种图形,盆栽缸栽可随意修剪成理想的株高和形状,成为高贵盆景,有人见人爱的奇树奇花之称。

白千层又叫玉树,原产澳大利亚的澳洲起源中心植物。

别名脱皮树、千层皮、玉树、白千层、玉蝴蝶,药材部位为桃金娘科植物白干层的树皮。

桉树是桃金娘科桉属植物的统称,可能起源于白垩纪末。

在已知的七百多种桉树中,原产地绝大多数在澳洲大陆,少部分生长于邻近的新几内亚岛、印度尼西亚,以及菲律宾群岛。

19世纪引种至世界各地,目前有96个国家或地区有栽培。

桉树,常绿植物,一年内有周期性的老叶脱落现象,大多品种是高大乔木,少数是小乔木,呈灌木状的很少。

树冠形状有尖塔形、多枝形和垂枝形等。

单叶,全缘,革质,有时被有一层薄蜡质。

叶子可分为幼态叶、中间叶和成熟叶三类,多数品种的叶子对生,较小,心脏形或阔披针形。

光荚含羞草是落叶灌木,高3-6米;小枝无刺,密被黄色茸毛。

二回羽状复叶,羽片6-7对,长2-6厘米,叶轴无刺,被短柔毛,小叶12-16对,线形,长5-7毫米,宽1-5毫米,革质,先端具小尖头,除边缘疏具缘毛外,余无毛,中脉略偏上缘。

头状花序球形;花白色;花萼杯状,极小;花瓣长圆形,长约2毫米,仅基部连合;雄蕊8枚,花丝长4-5毫米。

荚果带状,劲直,长5-5厘米,宽约6毫米,无刺毛,褐色,通常有5-7个荚节,成熟时荚节脱落而残留荚缘。

台湾相思树别名相思树、相思子,含羞草科金合欢属。

为常绿乔木,高达15米,胸径在4-6厘米,树干灰色有横纹,枝灰色无剌,叶退化,叶柄呈叶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叶腋生,花期5月份。

花后结扁平荚果。

原产台湾省,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皆有栽培。

喜光,根深材韧,抗风力强。

根系发达,具根瘤,能固定大气中的游离氮。

萌芽力强,生长较快。

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瘠薄,病虫害少。

是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又是防护林、水土保持林、薪炭林、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当前也用于石场复绿、山坡绿化、生态绿化等,直接用种子撒播。

老师紧接着讲了互生、轮生、复叶、单叶。

杨树、桃树等的叶子所排列的序列是相邻的两个叶子长在相对两侧,而每个茎节上只长一个叶子,这种叶序称互生轮生叶序是每节上生3叶或3叶以上,作辐射排列,如夹竹桃、百合、梓等。

此外,尚有枝的节间短缩密接,叶在短枝上成簇生出,称为簇生叶序,如银杏、枸杞、落叶松等。

叶片是一个单个的称单叶。

单叶如具叶柄,则在叶柄上只着生一片叶片,叶柄的另一端着生在枝条上,叶柄与叶片间不具关节。

它是植物中最普遍的一种叶型。

形状很多,如针形的、条形的、披针形的、倒卵形的。

如杨、柳、桃、竹、甘薯、桑、棉、油菜、蓖麻的叶。

复叶是由多数小叶组成,如与同等大小的单叶来比较,虽然叶片的总面积减少了,但遭受风、雨、水所加到叶片上的压力或阻力却少得多,这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根据小叶在叶轴上排列方式和数目的不同,可分为掌状复叶、三出复叶、羽状复叶。

若干小叶集生在共同的叶柄末端,排列成掌状,称为掌状复叶,如七叶树。

3枚小叶集生于共同的叶柄末端,称为三出复叶,如苜蓿。

小叶排列在叶柄延长所成的叶轴的两侧,呈羽状,称为羽状复叶。

沿着窄而弯的小路,我们一路在后山爬着。

听老师介绍后山的优势种。

根据胡老师介绍,后山乔木层的优势种是马尾松。

马尾松是常绿乔木,高达45m,胸径1m ,树冠在壮年期呈狭圆锥形,老年期内则开张如伞状;干皮红褐色,呈不规则裂片;一年生小枝淡黄褐色,轮生;冬芽圆柱形,端褐色叶2针1束,亦有3针1束,马尾松针叶又分长短,长的达3厘米,叫长叶马尾松;短的仅1厘米以内,叫短叶马尾松。

质软,叶缘有细锯齿;树脂脂道4-8,边生。

球果长卵形,长4-7cm,径5-4cm,有短柄 ,成熟时栗褐色脱落而不,脱落而不突存树上,种鳞的鳞背扁平,横不很显著,鳞脐不突起,无剌。

种长4-5mm,翅长5cm 。

子叶5-8。

花期4月;果次年1-12月成熟。

后山的灌木层优势种是桃金娘,前面已经提到过。

另一个优势种是桃金娘科的岗松高3-15厘米。

叶对生,条形或条状锥形,长5-8毫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