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知识及运用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联(共20张PPT)
今对古,汉对唐。五帝对三皇。 三国分吴魏,六朝有宋梁。 虞夏商周为四代,禹汤文武是三王。
茶对酒,饭对羹。美酿对香粳。 炮羊对脍鲤,煮笋对餐英。 雪夜烹茶真韵事,春初煎酒见交情。
对联的种类 1.春联:春节时张贴在门上的对联。
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 春来春去春常在 庆欢庆乐庆有余 2.门联:用于堂屋、大厅前部柱子上的对 联,多刻于木版悬挂在柱上,具有永久性。 忠厚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 3.装饰联:多悬挂在堂屋墙上中堂画两侧、 书斋墙壁上或悬挂在名胜古迹的壁柱上。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裁缝店 旧货店 玩具店
根据对联连店名
1.刻刻催人知惊醒;声声呼 汝惜光阴。
2.摄将真面去;幻出化身来。
3.寻寻觅觅韶华转眼飞逝; 犹犹豫豫知音再度难求。
钟表店 婚姻介绍所 照相馆
上联 1.翠柏苞松寿者相 2.月静池塘桐叶影 3.肥瘦短长皆有度 4.水色山光皆画意 5.水惟善下能成海 6.半帘竹影十分秀
下联 a.山不争高自极天 b.花香鸟语是诗情 c.一剪梅花百样娇 d.童颜鹤发古稀年 e.风摇庭幕桂花香 f.精细表里是其能
上联 1.时雨点红桃千树 2.亭闲有竹春常在 3.无意东风花半露 4.晴空一镜悬明月 5.芳树无人花自落 6.春日偏能惹恨长
下联 a.山静无人水自流 b.春风吹绿柳万枝 c.夜市千灯照碧云 d.有闲春色燕双飞 e.东风不为吹愁去 f.春山一路鸟空啼
长:① (zhǎng)增多。 ② (cháng)同“常”。 明代文学家徐渭所写。这则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借山海关居高临
下之势,写海阔天空、碧水白云之壮丽景色,用海水 每天的涨落与浮云的消长表达人们对传说中孟姜女不 幸遭遇的同情和千里送寒衣的执著精神的崇敬。汉字 多音和谐音的使用令人称奇。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对联》课件(19张PPT)
专题四 对联
②【对联二】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分析】这是一副回文联,既可顺读,也可倒读。对联大意为:大 雾弥漫,看不清远处的山峰,水天一色,天水相接,连绵无尽。已 知 中的字为同一个字,请结合对联大意将下联补充完整。
专题四 对联
跳竹竿是壮族人民最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寄寓着期盼丰 收的美好心愿。跳竹竿源于生产生活,不仅动作简单易学,而且男 女老幼均可参与。跳竹竿时,和着欢快的碰撞节奏声,表演者翩然 起舞,轻松穿梭于开合变换的竹竿之间;持竿者吆喝助威,敲击出 灵动鲜明的节奏。观众也被现场欢快的气氛感染,变得亢奋起来, 纷纷加入跳竹竿的队伍。
符合以上特点的对联叫“严对”,而在结构、词性方面不够严 格的叫“宽对”,中考一般只作“宽对”。此外,对联通常用毛笔 竖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专题四 对联
三、区分上下联的方法 (1)按音调平仄区分。一般看尾字声调,上联尾字的声调应为仄 声,下联尾字的声调为平声。(根据古音和今音的对照,今音的一、 二声约等于古音的平声,今音的三、四声,约等于古音的仄声) (2)按因果关系区分。“因”为上联,“果”为下联。比如“方 向正确城乡富,政策英明衣食丰”,先有“城乡富”这个“因”, 才会有“衣食丰”这个“果”。
郴同学根据景区提供的图片拟写了一副对联,但对下联举棋不定,
请你结合对联知识帮他选择准确的一项( C ) 上联:山为锦屏何须画
下联:______________
A.水作琴声不用乐
B.水作琴声何须弹
C.水作琴声不用弦
D.水作琴声曲悠扬
专题四 对联
【解析】拟写对联时应注意:①字数相等;②词类相当;③结构相 应;④平仄相对,仄起平收;⑤内容相关。首先排除“水作琴声何 须弹”,“何须”上下联重复。根据结构相同的特点,排除“水作 琴声曲悠扬”, 根据平仄,排除“水作琴声不用乐”。
对联ppt课件
化内涵和精神风貌传递给更多的人。
THANKS
感谢观看
名人名联背后的故事
名人名联1
纪晓岚是清朝乾隆时期著名的才子,他曾为一家茶馆的对联 题词:“客至心常热,人走茶不凉”。这个对联不仅表现了 纪晓岚的才情,还体现了他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
名人名联2
郑板桥在某年春节时,看到家家户户贴的对联都是些俗套的 吉祥话,于是他写了一副别具一格的对联:“春风放胆来梳 柳,夜雨瞒人去润花”。这个对联既有诗情画意,又含讥讽 之味,让人过目难忘。
对联故事与趣闻
与对联相关的历史典故
历史典故1
相传,古时有一富豪为了刁难穷秀才,要求秀才在短短几日之内对出他的上联,而这个上联是“五百两花红”, 秀才思考后,对出了“半斤八面玲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联不仅要求字数、词性的工整,还要求有较高的 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
历史典故2
古代有一名官员为测试儿子的才智,出了一个上联:“父进士,子进士,父子同进士”,儿子对曰:“祖当官, 孙当官,祖孙皆当官”。这个故事表现了古代对联的精妙之处,不仅要求上下联的词性、字数对仗工整,还要求 有相应的文化背景和家庭情感。
2. 分析对联的韵律和节奏,讲解其用字 精准和声韵和谐的特点。
详细描述
1.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对联,如“海 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绿叶厚荫 覆长亭,繁花漫烂映眼明”等。
名胜古迹对联品鉴
01
02
总结词:名胜古迹对联 品鉴是对对联文化与旅 游文化的结合,通过对 名胜古迹中的对联的品 鉴,了解其历史文化内 涵和旅游价值。
平仄要求
对联上联末句尾字通常为仄声,下联末句尾字通 常为平声。
对联的构成要素
上下联
对联由上下两联构成,上联通常在左边,下联通 常在右边。
(完整版)对联PPT课件
重重 绿
三、修改对联:
1.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冰消雪化万朵
梅花扑鼻( )。
2.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春雨润物长城
( )外百花香。
3.下面是某餐馆门上贴的对联。请你运用
《悯农》诗的有关词句,将上联补充完整。
上联:
,弃之可惜;
下联:杯里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四、分小组对对联,看谁对得更多更好。
春联:如:春满长征路,花繁民主枝。
楹联:如:观瞻气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开 老柏,千寻抬头望;收拾山河酬壮志,看此日神 州,奋起新程,万里驾长车。
婚联:如:并蒂新开幸福花,同心永结富裕果。
挽联:如:心血劳干革命事业似巍巍泰山震环宇, 骨灰撒遍总理恩情如滴滴雨露润人心。
寿联:如:桃李增华坐帐无鹤,琴书做伴支床有 龟。
请对出下联。 [1]好山好水好景 [2]知识海洋勤是岸 [3]攀高峰不怕千般苦
返回
对联的一般特点
3)上下联相同位置的语法结构也应该相同。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返回
对联的一般特点
4)上下联平仄相谐,仄起平落。
日春 耀回 长大 天地 画诗 卷行 红绿
寿福 比如 南东 山海 不长 老流 松水
返回
对联的一般特点
5)内容关联
直登岳麓三千丈,来看长沙百姓家。
可拆成一湾、溪水、绿。“一湾”是数量词, 可对“两岸”“万岭”等;“绿”是颜色常与 “红”对;而“溪水绿”就可对“荔枝” “杜鹃”“杏花”等。再将它们一组合就成功 了2、。岭南春雨迎新岁
可以对“塞北瑞雪兆丰年”“江北东风送旧 年”“河北秋风兆丰年”等。横批“风调雨 顺”“国泰民安”等。
(九)布置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下列一题,用原稿纸完成。
对联公开课用ppt课件
10
一、字数相等,避免重字。
• 上联:墨 下联:
• 昆明大观园大泉观楼
清.孙髯翁180字
号称“古今第一长联” 青城山门联 共392字
• 袁世凯千古;
中国人民万岁。
11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 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萍天苇地, 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3
拆字联 • 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
分片切瓜,竖八刀横七刀。 所谓拆字,就是将联中某一合体字拆成几个独体字。
4
• 南北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隐字联
—— 没有东西 —— 缺一(衣) —— 少十(食)
所谓隐字,就是有意识地将某些字隐去,从而含蓄、巧妙地表达某种意思。
5
镶字联
• 韬略终须绘新图 奋起还得读良书 ——郭沫若题上海韬奋图书馆
2.鹿野舟沉王业兆,鸿门斗碎霸图空 3.义胆忠肝,六经以来二表
托孤寄命,三马迁 项羽
诸葛亮
理发店
18
配对联:将下列打乱的对联准确配对。 1.发愤识遍天下字 2.雨滋春树碧连天 3.腊梅吐芳迎红日 4.学海无涯勤可渡 5.书山万仞志能攀 6.立志读尽人间书 7.绿柳展枝舞春风 8.风送花香红满地
和 风吹 柳 绿
细形容雨词 润名词花 动红词 名词 形容词
形容词 名词 动词 名词 形容词
13
三、结构相应, 保持匀称 要求: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依此类推 。 处处春光好 家家气象新 一代园丁乐 九州桃李荣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 章。
14
四、平仄相合,仄起平收。
一、字数相等,避免重字。
• 上联:墨 下联:
• 昆明大观园大泉观楼
清.孙髯翁180字
号称“古今第一长联” 青城山门联 共392字
• 袁世凯千古;
中国人民万岁。
11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 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萍天苇地, 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3
拆字联 • 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
分片切瓜,竖八刀横七刀。 所谓拆字,就是将联中某一合体字拆成几个独体字。
4
• 南北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隐字联
—— 没有东西 —— 缺一(衣) —— 少十(食)
所谓隐字,就是有意识地将某些字隐去,从而含蓄、巧妙地表达某种意思。
5
镶字联
• 韬略终须绘新图 奋起还得读良书 ——郭沫若题上海韬奋图书馆
2.鹿野舟沉王业兆,鸿门斗碎霸图空 3.义胆忠肝,六经以来二表
托孤寄命,三马迁 项羽
诸葛亮
理发店
18
配对联:将下列打乱的对联准确配对。 1.发愤识遍天下字 2.雨滋春树碧连天 3.腊梅吐芳迎红日 4.学海无涯勤可渡 5.书山万仞志能攀 6.立志读尽人间书 7.绿柳展枝舞春风 8.风送花香红满地
和 风吹 柳 绿
细形容雨词 润名词花 动红词 名词 形容词
形容词 名词 动词 名词 形容词
13
三、结构相应, 保持匀称 要求: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依此类推 。 处处春光好 家家气象新 一代园丁乐 九州桃李荣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 章。
14
四、平仄相合,仄起平收。
对联ppt课件-PPT精品文档
3.串对
所谓串对,亦叫流水对。即上下联意思相承,
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来说,上下联紧相衔 接,联贯而下的联语。比如: “要想着收咱失地;别忘了还我河山。” “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头是百年身。” 上列楹联,上下联的命意顺承连串,均有珠 联壁合、一气呵成之妙。
[对联种类]无情对
对联有正对、反对、串对,一般要求上下联
对联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
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 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 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自产生的那天起, 就在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站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为广大人民所喜爱。这是因为汉字的独特造 型与结构造就了对联:
(1)汉字的方正典雅、齐整庄重,上下联语句的
镶字联
塔楼亮灯,层层孔明 荷塘抠藕,节节太白 韬略终须绘新图
奋起还得读良书--郭沫若题上海韬奋图书馆
对联的要求
•上下联字数要相等; •上下联词组要相同:即组成上联的各个词组分别是
几个字,下联的对应词组也必须分别是几个字。 •上下联词性要相同;所谓词性,是指词的类别性质, 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上联的词性和下联的 词性,按照词的先后位置,既要相同,又要相对。 这种要求,主要是为了用对称的艺术语言,更好地 表现思想内容。 •上下联句法要一致;句法,就是语句构成的方法。 一幅对联中,上联是由几个字组成的一共有几个音 节的顿读法,下联也必须相同。 •上下联平仄要相调;对联上下联的表现方法,要注 意声律相对,也就是平仄相调。这主要是为了音韵 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
一般认为,后蜀孟昶所作“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
春”的春联,是传世的第一副对联。(此“中国第 一联”或可作为一种提法,而不能就此论定。例如 唐太宗就曾题书藏晋祠一联语:“文章千古事;社 稷一戎衣”。)对联的发展、形成有其漫长的演变 过程和民间性等,并不能确认哪是真正的首联。 北宋末宣和年间,有人把四川眉山诗人唐庚的名句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用来作门联,这是日 常用对联榜门的一个先例。
《对联知识讲座》PPT课件
其它联——拆字合字
十口心思,思国思家思社稷 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其它联——顶针联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是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己何所不容
其它联——隐字联
王八无耻
孝
一
悌
二
忠
三
信
四
礼
五
义
六
廉
七
缺衣少食 六二 七三 八四 九五
2004年广东卷 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
月季牡丹金桂,莫非海内奇葩
燕山长白昆仑,全为塞外名山
课后要求:
希望大家以后在生活中多做“有心人”, 尤其当你有机会外出旅游时,请你留意那 些名胜古迹、庙宇高堂上的对联,相信这 能让你的旅途增添更多的收获!
对联故事
明人解缙,门对富豪的竹林。除夕,他 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根竹,家藏万 卷书。富豪见了,叫人把竹砍掉。解缙深解 其意,于上下联各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 家藏万卷书长。富豪更加恼火,下令把竹子 连根挖掉。解缙暗中发笑,在上下联又添一 字:门对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富 豪气得目瞪口呆。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 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餐 美味招来云外客 馆 清香引出洞中仙 眼 悬将小日月 镜 店 照澈大乾坤 书 欲知千古事 店 须读五车书
瓦壶水沸邀清客 茶 茗碗香腾遣睡魔 馆
虽云毫末技艺
理 发
却是顶上功夫 店
《对联知识讲座》PPT课件
本课件PPT仅供学习使用 本课件PPT仅供学习使用 本课件PPT仅供学习使用
学习完毕请自行删除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起源
知识梳理 对联(共10张PPT)
第三页,共10页。
对联(duìlián)欣赏
❖ 析字联 ❖ 鸿是江边鸟;
蚕为天下虫。 ❖ 日在东,月在西,天上生成明字;
女居左,子居右,世间(shìjiān)配成好人。
第五页,共10页。
双关(shuāngguān)
❖ 莲子心中(xīn zhōnɡ)苦; 梨儿腹内酸。
龙井(lóngjǐng)泉多奇味; 武夷茶发异香。
第二页,共10页。
对联(duìlián)常识
❖ (一) 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 ❖ (二) 上联的末一句必须是仄声,下一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
声。 ❖ (三) 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 ❖ (四)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xiāngduì)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
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平:平声字;仄, 仄声字,包括上、去、入三声的字)。 (五)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 说两事。
第八页,共10页。
顶真(dǐngzhēn)
❖ 听雨雨住,住听雨楼边,住听雨声,声 滴滴,听、听、听; 观潮(ɡuān cháo)潮来,来观潮(ɡuān cháo)阁上,来观潮(ɡuān cháo)浪,浪涛涛 ,观、观、观。
❖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装谁象谁,谁装谁,谁就象谁。
第九页,共10页。
观潮(ɡuān cháo)潮来,来观潮(ɡuān cháo)阁上,来观潮(ɡuān cháo)浪,浪涛涛,观、观、观。 (一) 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
海关姜女庙联: 日在东,月在西,天上生成明字;
仄,仄声字,包括上、去、入三声的字)。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对联(duìlián)常识
听雨雨住,住听雨楼边,住听雨声,声滴滴,听、听、听;
对联(duìlián)欣赏
❖ 析字联 ❖ 鸿是江边鸟;
蚕为天下虫。 ❖ 日在东,月在西,天上生成明字;
女居左,子居右,世间(shìjiān)配成好人。
第五页,共10页。
双关(shuāngguān)
❖ 莲子心中(xīn zhōnɡ)苦; 梨儿腹内酸。
龙井(lóngjǐng)泉多奇味; 武夷茶发异香。
第二页,共10页。
对联(duìlián)常识
❖ (一) 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 ❖ (二) 上联的末一句必须是仄声,下一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
声。 ❖ (三) 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 ❖ (四)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xiāngduì)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
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平:平声字;仄, 仄声字,包括上、去、入三声的字)。 (五)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 说两事。
第八页,共10页。
顶真(dǐngzhēn)
❖ 听雨雨住,住听雨楼边,住听雨声,声 滴滴,听、听、听; 观潮(ɡuān cháo)潮来,来观潮(ɡuān cháo)阁上,来观潮(ɡuān cháo)浪,浪涛涛 ,观、观、观。
❖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装谁象谁,谁装谁,谁就象谁。
第九页,共10页。
观潮(ɡuān cháo)潮来,来观潮(ɡuān cháo)阁上,来观潮(ɡuān cháo)浪,浪涛涛,观、观、观。 (一) 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
海关姜女庙联: 日在东,月在西,天上生成明字;
仄,仄声字,包括上、去、入三声的字)。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对联(duìlián)常识
听雨雨住,住听雨楼边,住听雨声,声滴滴,听、听、听;
《对联知识》课件
3
李清照
尽日君王看不足,也难堪,欢笑频倾国。
对联的传统文化价值
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珍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蕴含了无穷的智慧和文化魅力,在推广中华传统文化, 深化人们对国家的厚爱,培养民族文化自信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
龙凤
上联:“龙腾凤舞,霞飞雾卷, 层楼叠翠,弥天盖地。” 下联: “云集锦绣,春风和气,虹霓满 天,熙熙攘攘。”
蝴蝶花
上联:“绿叶红花蝴蝶舞,细摇 飞舞花间乐。” 下联:“雕罗绸缎 花开放,盈盈笑靥镜里卸。”
名人名言的对联
1
曹操
短亭春色未曾看,刘备归程不肯踏。
2
陆游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1 对仗十分巧妙
通过精心描绘人物性格特征,成功表达了红楼梦的人情悲剧。
2 语言生动,节奏优美
对联中的词语生动形象、节奏优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 代表作品
黛玉对联“葬花人向春社租,陌上桑间少女祠。”贾宝玉对联“凤冠霞帔,羽衣曳地,银装 玉润之精神。”
珍藏版对联精选
山水
上联:“山川秀丽,绿草如茵, 云华翠月,雄奇苍劲。” 下联: “烟波浩渺,潮涛远阔,日影长 短,鱼跃蛇舞。”
2 题材性
文学对联、美术对联、民间对联等。
3 风格性
清新、俊逸、豪放、洒脱、秀丽、柔和、刚 健等。
4 字数性
单句、双句、三句、四句、五句等。
应用场景:过年对联
喜庆气氛
剪纸艺术
美食文化
对联悬挂在门框,寓意万事如意, 欢度新春佳节。
对联是中国剪纸艺术的重要组成 部分,展现出了细腻的手工艺术。
对联搭配着新春美食,传承家庭 文化和美食文化,表达着对亲友 的祝福。
《对联》ppt课件
详细描述
夸张通过对事物的描绘进行夸大或缩小,强调其某一方 面的特点,在对联中常用来表达强烈的感情或深刻的寓 意。例如,“水深千尺龙鱼跃”,夸张地描绘水的深度 和鱼跃的情景,表达了壮观的自然景象。
05
对联的鉴赏
语言美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对联的语言美体现在其音韵和谐、对仗工 整、平仄有律上,给人以美的享受。
总结词
春联是最常见的对联类型,用于庆祝春节等喜庆场合,通常以红色纸书写,寓意吉祥如 意、幸福美满。
详细描述
春联通常由上下两句对仗工整的诗句组成,上句称为“出句”,下句称为“对句”,整 体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常见的春联主题包括迎春接福、家和万事兴、财源广进等。
婚联
总结词
婚联是为庆祝新人结婚而写的对联, 通常表达对新婚夫妇的美好祝福。
总结词
对联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为一种高雅的文学艺术,被文人墨客所喜爱和推崇。
详细描述
对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为一种高雅的文学艺术。它不仅在民间广受欢迎,还受到了许多文人墨客的 喜爱和推崇。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文学家、诗人都是对联的高手,他们创作出了许多经典的对联作品,为后人所传 颂。同时,对联也在不断发展创新,形式和内容不断丰富,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对联的起源
总结词
对联起源于古代的桃符,最初是为了驱邪避凶,后来演变为一种文学形式。
详细描述
对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桃符。在春节时,人们会在门户上悬挂桃木板,上 面写上吉祥的词句或神名,以驱邪避凶。随着时间的推移,桃符上的字句变得越 来越讲究,对仗工整、韵律和谐,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
对联的发展
对联讲究声调的和谐,平仄的搭配,词语 的对仗,句式的统一,给人以音乐美感。
《对联》课件ppt
庆祝节日的对联
总结词:通过欢快的语言和 热烈的气氛,表达出对节日 的祝福和喜悦。
04
上联:中秋佳节月圆人聚, 下联:花好月圆事事圆满。
01 03
详细描述
02
上联:新春佳节喜气洋洋, 下联:阖家团圆福禄双全。
赞美事物的对联
总结词:通过对事物的美好赞誉,表达 出对其的敬意和喜爱。
上联:诗词歌赋传千古,下联:文采飞 扬名远扬。
语言优美要求对联在表达上要力求生动、形象、精炼和富有表现力。可以通过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以及运用古诗词的典雅语言,来增强对联的艺术表现力。同时,要注意避免过于生僻和晦涩的表达方式,以保 持对联的易读性和可欣赏性。
03
经典对联赏析
描绘自然景色的对联
详细描述
总结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 生动描绘,展现出大自然的
美丽和壮丽。
01
02
03
春风拂面桃花开,秋雨润物 菊花绽。
青山绿水相映衬,白云蓝天 共悠扬。
04
05
晨曦微露映朝霞,暮色降临 映夕阳。
表达人生哲理的对联
总结词:通过对人生哲理 的深刻阐述,揭示出生活 的真谛和智慧。
上联:人生如梦梦如烟, 下联:世事如棋棋如局。
详细描述
上联:得之坦然失之淡然 ,下联:顺其自然逆其必 然。
《对联》课件
目录
• 对联简介 • 对联的创作技巧 • 经典对联赏析 • 对联的应用与传承 • 实践练习:自己创作对联
01
对联简介
对联的定义与起源
定义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中华文化中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通常由两句对仗 工整、意义相关的句子组成,用以装饰门户或表达某种祝愿、情感等。
起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什么叫对联:对联,也叫楹联,俗称 对子,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对联一 般由上联和下联构成,有时也会出现对对联 内容起画龙点睛作用的横批。
二、对联的形式,按时间和场合分: 1.春联:春节时张贴在门上的对联;
2. 楹联:用于堂屋、大厅前部柱子上的对联, 多镂刻于木版悬挂在柱上,具有永久性;
3. 装饰联:多悬挂在堂屋墙上中堂画两侧、书 房墙壁上或悬挂在名胜古迹的壁柱上; 4. 喜联:用于祝贺婚娶、建新屋、迁居; 5. 寿联:他人过生日,送对联祝寿; 6. 挽联:哀悼死者的对联。
•参考答案:周树人深情怀旧,《朝花夕拾》忆往昔;
• 例5、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 整。 •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心田似海,纳百川亦可容人(他)。
• (四)、对联链接 ——即把对联与名句默写、文学常 识、文化常识等结合起来加以考查。 • 例6、下面的对联都是赞颂古代名人的。请写出其中一 副对联所赞颂的人物、与对联内容相关的成语或诗句。 (1)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赞颂的是_________ 相关的成语或诗句是_________ (2)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赞颂的是_________ 相关的成语或诗句是_________ (3)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赞颂的是_________ 相关的成语或诗句是_________
对联题的考查方式,常见的有以下这几种: (一)、对联撰写 1、运用对联知识直接对出下联(或上联); 2、根据一定的限制对出下联(或上联)。 例1、诚实守信立根本(2006年湖北荆门市中考题) 例2、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 是"读名著,对对子".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 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 • [参考人物]孔明、悟空、武松、黛玉…… • 上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2006年浙江温州市中考题)
3 串对:又名流水对,单看上或下联,意思不全, 上下联连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思想意境。
直登云麓三千丈,
来看长沙百万家。
——长沙岳麓山联
四、对联的特点:
1.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同时可长可短。一般最 短四字,长可达数百字,而且断句一致。 2.平仄要和谐、相对,尤其是上下联的尾字,平 仄要交错,一般上联要用仄声字(上声、去 声),下联尾用平声字(阴平、阳平)。 3.上下联某位置上的词性必须相同。下联词性 总结: 与上联同位词相同。例 : 明月松间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清泉石上流, 荷出水面,
字数相等、词性相对 藕入泥中 结构相称、节奏相应 平仄相谐、内容相关
对联有时也有特殊情况:袁世凯死时,四 川人给他写的一副挽联: “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 上下联字数不等,“袁世凯”对“中国人民” 这是在讥讽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幽默诙谐, 讽刺深刻。
五、中考考点
• • • • • •
• • • •
(三)、对联删改 1、改正对得不够工整的对联; 2、改动散句,使之形成一副对联。 例4、搜集材料时,大家发现,南京人杰地灵, 曾在此居住过的文化名人灿若群星:王羲之、李 白、曹雪芹、吴敬梓、鲁迅、徐悲鸿……小晴就 此拟了副对联,但觉得下联有一处不符合对联的 要求,请你修改。 • 上联:吴敬梓冷眼观世,《儒林外史》讽丑恶 下联:深情怀旧周树人,《朝花夕拾》忆往昔 (2006年江苏南京市中考题)
三、(2008· 江苏无锡)对联是汉语特有的文学样式。撰 写对联要按照它的特征进行,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 构相应、意义相关等。请根据特征要求,为下面的上联续 写下联。 例: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千秋 上联:学业宜从勤奋始 “硕果当自积累来” 下联: “友情自因真诚存” “韶华不为懈怠留”
解答此类试题,要善于抓住对联中的重要词语,如"表""对""三顾 "" 酌酒花间""磨针石""正气""丹心"等,再联系自己相关的知识积 累来解答。 (1)诸葛亮“三顾茅庐”(2)李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 成针”(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3)文天祥“人生自 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五)、对联品读—— 即根据对联中的信息以及相关 背景来解读对联中的内涵。 • 例7、品读对联,联系选文回答问题。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 ①上联中的“酬”字体现了诸葛亮 __ __的人格魅力, 下联中的“_____”两字突出了诸葛亮作为“一个历史伟人” 的巨大影响。 • ②请你思考一下,作为"一个人",有哪些东西可以穿越 "一千七百年"的时空而"得到永恒"? 参考答案:(1)知恩必报(或“士为知己者用”等) 千秋。(2)可从个人品格、聪明才智、民族气节、 历史成就等方面来回答。
三、对联的对法:从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 关系看,可分正对、反对、串对三种。 • 1. 正对:上下两联所表达的内容相似或 相关(有时下联是对上联的补充)。 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山势巍峨,翮(hé )鸟不能越过
崖壁峻峭,飞猿亦苦攀登
2 反对:顾名思义,反对即上下两联意思相对 或相反。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一、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 下联。
第一题 春晖盈大地(正 气 满 乾 坤 ) 科学能致富( 勤 劳可 兴 家) 第二题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
二、试根据括号内的提示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 (1)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 到心头。(岳 阳楼对联) • (2)千里马,五更鸡,龙眼对马蹄。行踽踽, 色匆匆,文竹对 。(《水浒》人物) 答案:(1)忧乐(2)武松
• 参考答案: • 例1:如廉洁奉公为百姓、勤政爱民得民心、 贪污腐败失民心等。
• 例2:如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赴汤蹈火悟 空勇除妖、无畏不惧武松猛打虎、多愁善 感黛玉悲葬花等。
• (二)、对联匹配—— 即根据上联选出下联, 或根据下联选出上联。 • 例3、福州乌山的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是: “一弹流水一弹月”。下面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 句是( ) (2006年福州中考) • A、 半入江风半入云 B、一味清凉上月时 C、二分明月万梅花 D、三月细雨春妩媚 根据上下联相应位置的词的词性要对应,上 下联内容要相互关联来表达一个共同的主题 的知识,可以得知本题应选A.
二、对联的形式,按时间和场合分: 1.春联:春节时张贴在门上的对联;
2. 楹联:用于堂屋、大厅前部柱子上的对联, 多镂刻于木版悬挂在柱上,具有永久性;
3. 装饰联:多悬挂在堂屋墙上中堂画两侧、书 房墙壁上或悬挂在名胜古迹的壁柱上; 4. 喜联:用于祝贺婚娶、建新屋、迁居; 5. 寿联:他人过生日,送对联祝寿; 6. 挽联:哀悼死者的对联。
•参考答案:周树人深情怀旧,《朝花夕拾》忆往昔;
• 例5、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 整。 •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心田似海,纳百川亦可容人(他)。
• (四)、对联链接 ——即把对联与名句默写、文学常 识、文化常识等结合起来加以考查。 • 例6、下面的对联都是赞颂古代名人的。请写出其中一 副对联所赞颂的人物、与对联内容相关的成语或诗句。 (1)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赞颂的是_________ 相关的成语或诗句是_________ (2)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赞颂的是_________ 相关的成语或诗句是_________ (3)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赞颂的是_________ 相关的成语或诗句是_________
对联题的考查方式,常见的有以下这几种: (一)、对联撰写 1、运用对联知识直接对出下联(或上联); 2、根据一定的限制对出下联(或上联)。 例1、诚实守信立根本(2006年湖北荆门市中考题) 例2、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 是"读名著,对对子".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 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 • [参考人物]孔明、悟空、武松、黛玉…… • 上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2006年浙江温州市中考题)
3 串对:又名流水对,单看上或下联,意思不全, 上下联连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思想意境。
直登云麓三千丈,
来看长沙百万家。
——长沙岳麓山联
四、对联的特点:
1.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同时可长可短。一般最 短四字,长可达数百字,而且断句一致。 2.平仄要和谐、相对,尤其是上下联的尾字,平 仄要交错,一般上联要用仄声字(上声、去 声),下联尾用平声字(阴平、阳平)。 3.上下联某位置上的词性必须相同。下联词性 总结: 与上联同位词相同。例 : 明月松间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清泉石上流, 荷出水面,
字数相等、词性相对 藕入泥中 结构相称、节奏相应 平仄相谐、内容相关
对联有时也有特殊情况:袁世凯死时,四 川人给他写的一副挽联: “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 上下联字数不等,“袁世凯”对“中国人民” 这是在讥讽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幽默诙谐, 讽刺深刻。
五、中考考点
• • • • • •
• • • •
(三)、对联删改 1、改正对得不够工整的对联; 2、改动散句,使之形成一副对联。 例4、搜集材料时,大家发现,南京人杰地灵, 曾在此居住过的文化名人灿若群星:王羲之、李 白、曹雪芹、吴敬梓、鲁迅、徐悲鸿……小晴就 此拟了副对联,但觉得下联有一处不符合对联的 要求,请你修改。 • 上联:吴敬梓冷眼观世,《儒林外史》讽丑恶 下联:深情怀旧周树人,《朝花夕拾》忆往昔 (2006年江苏南京市中考题)
三、(2008· 江苏无锡)对联是汉语特有的文学样式。撰 写对联要按照它的特征进行,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 构相应、意义相关等。请根据特征要求,为下面的上联续 写下联。 例: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千秋 上联:学业宜从勤奋始 “硕果当自积累来” 下联: “友情自因真诚存” “韶华不为懈怠留”
解答此类试题,要善于抓住对联中的重要词语,如"表""对""三顾 "" 酌酒花间""磨针石""正气""丹心"等,再联系自己相关的知识积 累来解答。 (1)诸葛亮“三顾茅庐”(2)李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 成针”(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3)文天祥“人生自 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五)、对联品读—— 即根据对联中的信息以及相关 背景来解读对联中的内涵。 • 例7、品读对联,联系选文回答问题。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 ①上联中的“酬”字体现了诸葛亮 __ __的人格魅力, 下联中的“_____”两字突出了诸葛亮作为“一个历史伟人” 的巨大影响。 • ②请你思考一下,作为"一个人",有哪些东西可以穿越 "一千七百年"的时空而"得到永恒"? 参考答案:(1)知恩必报(或“士为知己者用”等) 千秋。(2)可从个人品格、聪明才智、民族气节、 历史成就等方面来回答。
三、对联的对法:从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 关系看,可分正对、反对、串对三种。 • 1. 正对:上下两联所表达的内容相似或 相关(有时下联是对上联的补充)。 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山势巍峨,翮(hé )鸟不能越过
崖壁峻峭,飞猿亦苦攀登
2 反对:顾名思义,反对即上下两联意思相对 或相反。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一、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 下联。
第一题 春晖盈大地(正 气 满 乾 坤 ) 科学能致富( 勤 劳可 兴 家) 第二题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
二、试根据括号内的提示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 (1)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 到心头。(岳 阳楼对联) • (2)千里马,五更鸡,龙眼对马蹄。行踽踽, 色匆匆,文竹对 。(《水浒》人物) 答案:(1)忧乐(2)武松
• 参考答案: • 例1:如廉洁奉公为百姓、勤政爱民得民心、 贪污腐败失民心等。
• 例2:如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赴汤蹈火悟 空勇除妖、无畏不惧武松猛打虎、多愁善 感黛玉悲葬花等。
• (二)、对联匹配—— 即根据上联选出下联, 或根据下联选出上联。 • 例3、福州乌山的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是: “一弹流水一弹月”。下面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 句是( ) (2006年福州中考) • A、 半入江风半入云 B、一味清凉上月时 C、二分明月万梅花 D、三月细雨春妩媚 根据上下联相应位置的词的词性要对应,上 下联内容要相互关联来表达一个共同的主题 的知识,可以得知本题应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