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美国教学设计..
初中七下地理《美国》教学设计
![初中七下地理《美国》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9fe4ffbe87101f69f3195bd.png)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美国》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在地图上指出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所在经纬度。
2.运用地图资料找出美国的地形和河流。
3.运用所学掌握美国所处温度带,并能说出其主要的气候类型和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阅读各类地图,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用图、分析地图的能力。
2.学会分析美国发展工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以及自然条件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3.通过学生掌握各自然要素之间、自然条件与工农业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有色人种在美国社会受到的不平等待遇,充分认识种族歧视与贫富悬殊是资本主义制度不可避免的矛盾,使学生感受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培养学生们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美国的位置范围、地形、河流、气候和资源的特点。
(二)教学难点1.揭示美国的地形、河流、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认识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世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应负的责任。
三、教学方法讲述法、探究法,讨论分析法。
四、教学过程教师:各位同事,大家早上好!我啊,刚从澳大利亚带团回来。
澳洲的美景真是让我流连忘返。
你们也都去过澳大利亚吧。
那我要问一问你们:“澳大利亚名闻天下的三大美名是什么?”学生回答:(略)教师:今天,我又要带团出发了。
这次我要去的是西半球的超级大国。
想知道是那里吗?来看一看我做的宣传海报。
【播放关于美国的精选图片】教师:你们知道我要去哪里了吧。
没错,就是美国。
怎么样?是不是很羡慕我啊。
可是,我从来没去过美国。
主任又给我下了死命令——出发前必须要做好充分的了解,他还给我发了一份任务清单。
找位同事帮我读一读。
【学生朗读教学目标】教师:我将思路整理一下发现,我需要从位置范围、地形、河流、气候、资源方面来了解美国。
我准备绘制一幅美国的地理概况简图。
可是……我的动手能力特别差。
初中地理美洲的教案
![初中地理美洲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647dba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50.png)
初中地理美洲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美洲大陆的位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以及巴拿马运河的交通地位。
2. 掌握拉丁美洲的概念以及这里的居民组成、语言、美国、加拿大的差异。
3. 了解两大洲的环境、地形特征,掌握对比分析法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4. 掌握南北美洲的气候特征,突出北美洲的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5. 通过事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理解部分美洲国家的经济部门。
教学重难点:1. 重点:运用美洲地形图、气候图,分析南北美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2. 难点:北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 读图法:通过观察地图,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
3. 启发法:通过提问和事例,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美洲吗?美洲有什么特别之处?2. 回答:美洲是地球上的一块大陆,它位于西半球,与亚洲、欧洲和大洋洲相邻。
二、新课内容1. 美洲的位置1) 美洲大陆北临北冰洋,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相邻。
2) 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它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对于国际航运具有重要意义。
2. 拉丁美洲1) 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南美洲和中美洲的国家。
2) 拉丁美洲的居民组成复杂,包括印欧混血种人、印第安人和黑人等。
3) 拉丁美洲的语言主要是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这与欧洲的殖民历史有关。
3. 美洲的环境和地形特征1) 北美洲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地。
2) 南美洲地形特点是西部的安第斯山脉和东部的广阔平原。
4. 美洲的气候特征1) 北美洲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受地形影响,气候差异明显。
2) 南美洲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气候多样丰富。
5. 美洲的经济发展1) 美洲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美国和加拿大是发达国家,而其他国家大多属于发展中国家。
初中美国地图地理教案
![初中美国地图地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8cb6c8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02.png)
初中美国地图地理教案(一)知识目标1. 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
2. 掌握美国农业生产的布局与特点。
3. 理解美国工业布局及高科技产业的特点。
4. 认识美国的主要城市、河流、湖泊、山脉等地理要素。
5. 了解美国的人文地理特点,如种族构成、宗教信仰等。
(二)能力目标1. 运用美国的地形图、气候图和农业带的分布图,分析地形、气候等因素对美国农业分布的影响。
2. 运用美国的矿产资源图以及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图,分析矿产资源对美国工业区的影响。
3.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什么促进作用。
(三)情感目标1.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提高地理素养。
2. 引导学生关注美国在全球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二、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一)教学重点1. 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
2. 美国农业生产的布局与特点。
3. 美国工业布局及高科技产业的特点。
4. 美国的主要城市、河流、湖泊、山脉等地理要素。
(二)难点1. 揭示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2. 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地图教学法,引导学生阅读美国地图,了解美国的地理特点。
2.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美国农业、工业、高科技产业等为例,分析其地理特点。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美国地理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美国的地理位置,引发学生对美国地理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美国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分析美国的地形、气候对农业、工业等的影响。
3. 案例分析:分析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美国农业的特点。
4. 案例分析:分析美国工业布局及高科技产业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美国工业的发展状况。
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美国地理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初中美国的教案
![初中美国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a59cb6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fb.png)
初中美国的教案教学对象:初中生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及气候特点;2. 掌握美国的主要城市及其特色;3. 了解美国的国旗、国徽、国歌及重要节日;4. 理解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及其影响;5. 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资源:地图、图片、视频、PPT等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问候,并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2.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对美国有什么了解?他们希望在本节课中学到什么?二、课堂讲解(20分钟)1. 使用PPT展示美国的地图,介绍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及气候特点;2. 讲解美国的主要城市及其特色,如纽约、洛杉矶、旧金山、华盛顿等;3. 介绍美国的国旗、国徽、国歌及重要节日,如独立日、感恩节等;4. 引导学生关注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如自由、平等、民主等。
三、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讨论美国的地理、文化特点;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3. 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讨论,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简要总结美国的地理、文化特点;2. 强调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第二课时:一、听力练习(15分钟)1. 播放与美国地理、文化相关的听力材料,如美国城市的介绍、美国节日的庆祝活动等;2. 学生听后,回答相关问题,提高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
二、阅读练习(20分钟)1. 提供与美国地理、文化相关的阅读材料,如美国的历史、文化背景等;2. 学生阅读后,回答相关问题,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写作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写一篇关于美国地理、文化的短文;2. 鼓励学生用英语进行写作,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简要总结美国的地理、文化特点;2. 强调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初中地理美国重要城市教案
![初中地理美国重要城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9ff138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6a.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美国的主要城市及其地理位置、特点和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并分析美国城市的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国地理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华盛顿:美国的首都,位于弗吉尼亚州和马里兰州交界处,是美国政治的中心。
2. 纽约:位于纽约州东南部,是美国最大的城市和港口,拥有世界著名的地标建筑如自由女神像和帝国大厦。
3. 洛杉矶:位于加利福尼亚州西南部,是美国第二大城市,也是美国西部最大的城市,拥有好莱坞和世界著名的大学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4. 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太平洋沿岸,是美国西部重要的港口城市,拥有世界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区硅谷。
5. 芝加哥:位于美国密歇根湖的南部,是美国第三大城市,也是世界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拥有美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区和最大的期货市场。
6. 底特律:位于美国密歇根州,是美国东北部重要的港口城市,世界著名的汽车中心和音乐之都。
三、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美国地图,引导学生关注美国的主要城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每个城市的地理位置、特点和重要性。
3.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查阅的资料,讨论每个城市的特点和重要性,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4. 图片展示:展示每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和景点,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城市特点。
5. 案例分析:以纽约为例,分析美国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特点。
6.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使学生掌握美国主要城市的地理位置、特点和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分工合作、沟通交流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案初中地理美国
![教案初中地理美国](https://img.taocdn.com/s3/m/23c88479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64.png)
教案初中地理美国教学目标:1. 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
2. 掌握美国的人口、民族、宗教、文化等社会经济特征。
3. 了解美国的政治制度、行政区划、主要城市等政治地理情况。
4.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1. 美国的自然地理特征。
2. 的美国社会经济特征。
3. 美国的政治地理情况。
教学难点:1. 美国的地理特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 美国的政治制度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运作。
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
2. 投影仪或白板。
3. 地图、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简单介绍美国的概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学生对美国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
二、自然地理特征(15分钟)1. 通过地图和图片,介绍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
2. 分析美国的地形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如农业、工业的分布。
三、社会经济特征(15分钟)1. 介绍美国的人口、民族、宗教等社会特征。
2. 分析美国的文化多元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 讲解美国的主要经济产业,如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
四、政治地理情况(10分钟)1. 介绍美国的政治制度、行政区划、主要城市等政治地理情况。
2. 分析美国的政治制度在现代社会中的运作。
五、案例分析(10分钟)1. 选取一个与美国地理、经济、政治等方面相关的案例,如旧金山地震、911事件等。
2.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地理因素及其影响。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学生的记忆。
2. 引导学生反思美国地理、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研究美国地理、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其他话题。
2.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调研,加深对美国地理、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地理素养。
初中地理第一节《美国》教案
![初中地理第一节《美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1442e5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c4.png)
初中地理第一节《美国》教案•相关推荐初中地理第一节《美国》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地理第一节《美国》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地理第一节《美国》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美国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移民国情。
2、美国农业生产的布局与特点。
3、美国的工业布局及高科技的特点。
4、美国对世界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应负的责任。
(二)能力目标1、运用美国的地形图、气候图和农业带的分布图,揭示地形、气候两个要素对美国农业分布的影响。
2、运用美国的矿产资源图以及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图,揭示矿产资源对美国工业区的影响。
3、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什么促进作用。
(三)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地理学习的兴趣。
2、通过学习美国对世界资源的掠夺和环境的破坏,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
二、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一)教学重点美国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农业生产特点、工业特点以及种族构成等。
(二)难点1、揭示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2、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
3、认识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世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应负的责任。
(三)教学突破1、利用地图说明美国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状况。
2、利用图表等资料,说明美国的工、农业生产特点以及种族的构成。
3、使用美国的地形图和气候图,揭示美国农业带的分布。
4、利用数字等资料,帮助学生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
5、使用柱状图和有关数字资料,引导学生讨论、认识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世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应负的责任。
三、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世界政区图、美国的地形图、美国的气候图、美国的农业带(区)图、美国的工业区与主要城市图、美国的矿产资源图、相关图片、课件等。
初中地理美国获奖教案
![初中地理美国获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aa1566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74.png)
初中地理美国获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
(2)掌握美国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文化特色等社会经济特点。
(3)了解美国的主要城市、名胜古迹及地理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地理信息素养。
(2)运用比较法、分析法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美国的地理特点及社会经济状况。
(3)开展小组讨论、课堂演讲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美国地理、文化、政治制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包容多元价值观的态度。
(3)引导学生关注全球地理现象,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
二、教学内容1. 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
2. 美国的农业、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特点。
3. 美国的种族构成、文化特色、宗教信仰。
4. 美国的著名城市、名胜古迹及地理特色。
5. 美国的政治制度、教育、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美国的国旗、地图、著名景点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美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1)讲解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分析美国的自然环境。
(2)讲解美国的农业、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特点,引导学生了解美国的社会经济状况。
(3)讲解美国的种族构成、文化特色、宗教信仰,引导学生了解美国的多元文化。
(4)讲解美国的著名城市、名胜古迹及地理特色,引导学生感受美国的魅力。
3. 课堂互动:(1)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美国地理、文化、政治制度的了解和看法。
(2)进行课堂演讲,让学生表达对美国某个地理现象或社会经济特点的看法。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互动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美国教学设计方案-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美国教学设计方案-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7dd4508e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15.png)
《美国》教学方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结合地图说出美国的领土构成,并说明其地理位置特点。
2.根据地图概括出美国的自然条件特点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利用数字、图表等资料分析说明美国的民族、种族的构成。
教学重、难点1.美国的领土构成及其地理位置。
2.美国的种族构成与多元文化。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了解有色人种在美国社会受到的不平等待遇,充分认识美国的种族歧视,使学生感受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资料分析,读图,讨论,归纳总结等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引入】视频引入学生观看视频师: 这个视频中,繁荣美丽的国家在大洋的彼岸,她的名字叫美国,我们之间相互竞争,相互学习,了解对方才能让我们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美国.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旗?你知道国旗图案其中的含义吗?生:(可能的答案)这是美国国旗,国旗的13个交替的红色和白色条纹代表了13个原始殖民地。
蓝色字段上的50个白星代表50个州。
活动:学生讲述自己眼中的美国师展示:美国代表性的照片(板书)第八章不同类型的国家第六节美国一、移民国家与多元文化1.地理位置读图,说说美国的地理位置。
生:(可能的答案)美国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美国的领土主体属于北美洲的中部;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北邻加拿大,南邻墨西哥。
2.领土组成美国的领土由哪几部分组成?生:(可能的答案)美国的领土由本土、阿拉斯加和夏威夷三个部分组成。
活动探究1:评价美国的地理位置优越性就美国本土而言,其海陆位置有何优越性?生:(可能的答案)美国三面临海,利于接受海洋水汽,形成丰富的降水。
3.自然环境(1)地形根据地形区的分布,归纳美国地形分布的特点。
生:(可能的答案)美国地形南北纵列分布:东部低山区,中部宽广平原,西部高大的山地(2)气候美国气候以温带、亚热带的气候为主,大部分地区热量较为充足。
其中,温带大陆性气候范围广。
师:读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美国降水分布的特点。
初中地理 美国教案
![初中地理 美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187483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9f.png)
初中地理美国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状况。
2. 掌握美国的农业生产特点、工业特点以及种族构成。
3. 揭示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4. 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
5. 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
教学重点:1. 美国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气候。
2. 美国的农业生产特点、工业特点以及种族构成。
3. 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4. 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
教学难点:1. 揭示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2. 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
教学准备:1. 地图、图表等教学资料。
2. 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如北美洲的其他国家。
2. 提问:你们对美国有什么了解?美国是怎样的一个国家?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根据教材自主学习美国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状况。
2. 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美国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气候,并结合地图进行说明。
2. 讲解美国的农业生产特点、工业特点以及种族构成,并结合图表等资料进行说明。
3. 讲解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并结合地形图和气候图进行说明。
4. 讲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并结合相关资料进行说明。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2. 引导学生讨论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
3.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完成课后作业。
2. 教师批改作业,并进行反馈。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讨论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了美国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状况,以及美国的农业生产特点、工业特点和种族构成。
同时,揭示了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
美国的领土组成和地理位置
![美国的领土组成和地理位置](https://img.taocdn.com/s3/m/3c8a55e4f12d2af90342e65a.png)
初一下册地理《美国》第1课时教学设计刘芳华一、教材情况《美国》是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
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大洲地理、地区地理和局部国家地理,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学习这局部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根底。
二、学情分析初中阶段是智力开展的关键年龄,学生逻辑思维迅速开展。
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要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选取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元素,以图片展示为切入点,以美元上的图片信息串联本节地理课知识,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开展。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指出美国领土组成的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和外乡局部。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美国的种族和人口的特点及其原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提升了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并且体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穿。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美国的领土组成和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环境。
难点:分析美国的种族和人口的特点及其原因。
五、教法和学法说教法:根据教学内容目标和地理科教学特点以及有关的教学规律,主要采取了读图法,直观教学法和讨论式教学法。
内容选取丰富的课外知识为切入点,以PP他R图片展示,串联本节学生需要掌握的地理知识。
结合图像信息记性记忆,培养学生抽象和举行思维。
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选取最具代表性的美国富豪导入,图片展示美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今天开始,我们将了解西半球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
(二)新课讲授1.直奔主题,本节课进入第九章第一节美国第1科室的学习,同学们准备好〔人教版〕地理课本翻到69页,和地图册34页--美国地形图。
选取最具代表性的美国元素图片展示引入本节课学习。
然后一起看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通过地图和资料的阅读掌握美国的领土组成,自然地理环境以及美国的种族构成。
地理美国教案初中
![地理美国教案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1bf0320a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28.png)
地理美国教案初中教学对象:初中学生教学时长: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概况。
2. 掌握美国的主要地形区、气候类型及特点。
3. 了解美国的主要城市、河流、湖泊及自然资源。
4. 认识美国的人文地理特点,包括种族构成、宗教信仰、教育、经济等。
教学重点:1. 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区、气候类型及特点。
2. 美国的主要城市、河流、湖泊及自然资源。
3. 美国的人文地理特点。
教学难点:1. 美国的地形区、气候类型及特点的识记。
2. 美国的人文地理特点的分析。
教学准备:1. 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
2. 教学PPT或黑板。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哪个吗?2. 引导学生回答:俄罗斯。
3. 提问:那么,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是哪个呢?4. 引导学生回答:美国。
1. 请同学们翻开教材,阅读第4页,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概况。
2. 学生分享学习成果。
三、课堂讲解(25分钟)1. 讲解美国的地理位置:位于北美洲,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南接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北邻加拿大。
2. 讲解美国的面积、人口:面积约为962.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3.3亿。
3. 讲解美国的主要地形区: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形区,东部为阿巴拉契亚山脉,中部为大平原,西部为落基山脉。
4. 讲解美国的气候类型及特点:主要有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太平洋沿岸气候等,气候多样,地域性强。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请同学们根据教材第5页,完成填空题。
2.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改并讲解。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美国的哪些地理知识?2. 引导学生回答:地理位置、面积、人口、地形区、气候类型及特点。
二、课堂讲解(25分钟)1. 讲解美国的主要城市:纽约、洛杉矶、芝加哥、休斯顿、费城等。
美国初中地理教案封面
![美国初中地理教案封面](https://img.taocdn.com/s3/m/57ef29bb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28.png)
美国初中地理教案封面教案名称:美国地理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范围和地形特点。
2. 掌握美国的气候类型及其对农业和工业的影响。
3. 了解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和布局。
4. 掌握美国工业的特点,特别是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5.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美国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 美国的地形特点3. 美国的气候类型及其对农业和工业的影响4. 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和布局5. 美国工业的特点,特别是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引入:通过展示美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美国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讲解:讲解美国的地理位置、范围和地形特点。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美国的气候类型及其对农业和工业的影响。
4. 展示: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展示,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第二课时:1. 复习: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美国的地理位置、范围和地形特点。
2. 讲解:讲解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和布局。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美国工业的特点,特别是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4. 展示: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展示,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美国的农业生产特点和工业特点。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展示质量:评估学生在展示中的表现,包括内容完整性、表达清晰度和逻辑性。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包括对美国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资源:1. 美国地图2. 美国气候图3. 美国农业生产分布图4. 美国工业分布图5. 相关阅读材料备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初中地理美国教案模板范文
![初中地理美国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121b182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ad.png)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地形、气候特点。
2. 掌握美国的人口、民族、宗教、语言特点。
3. 了解美国的农业、工业、服务业特点。
4. 认识美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1. 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提高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2. 通过小组讨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合作、表达、沟通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美国地理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地理世界的热情。
2. 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包容多元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 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地形、气候特点。
2. 美国的人口、民族、宗教、语言特点。
3. 美国的农业、工业、服务业特点。
二、教学难点1. 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2. 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图片、视频展示美国风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提问:美国有哪些特点?二、新课讲授1. 介绍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地形、气候特点。
2. 分析美国的人口、民族、宗教、语言特点。
3. 讲解美国的农业、工业、服务业特点。
三、课堂互动1. 学生分组讨论:美国有哪些地理特点?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四、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提出课后思考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2. 提问: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与地形、气候有什么关系?二、新课讲授1. 讲解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2. 分析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三、课堂互动1. 学生分组讨论: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四、案例分析1. 分析美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的作用。
2. 学生讨论:美国为何能在这些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五、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初中地理美国教案模板范文
![初中地理美国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e647685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be.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美国的基本地理概况,包括位置、地形、气候等;(2)掌握美国的主要农业特点和工业特点;(3)了解美国的人口、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地理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美国地理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地理意识;(2)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地理发展,树立全球观念;(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人类命运的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美国的基本地理概况;(2)美国的主要农业特点和工业特点;(3)美国的人口、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
2. 教学难点(1)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2)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3)美国对世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应负的责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美国风光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美国;(2)提出问题:美国有哪些独特的地理特征?2. 主体教学(1)美国的基本地理概况①美国的位置、地形、气候等;②美国的主要城市和名胜古迹。
(2)美国的主要农业特点和工业特点①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②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③美国工业布局及高科技的特点。
(3)美国的人口、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①美国的人口分布、民族构成;②美国的文化特点;③美国的社会发展状况。
3. 活动与探究(1)小组合作,分析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2)结合实际案例,探讨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3)通过阅读资料,了解美国对世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应负的责任。
4.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地理发展,树立全球观念;(3)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全面了解美国地理概况。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他们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初中地理《美国》课件
![初中地理《美国》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a2b3a78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34.png)
经济的韧性和稳定性。
科技创新与研发
美国重视科技创新和研发,通过加 大投入和优化政策环境,鼓励企业 、高校和研究机构进行创新活动。
基础设施建设
美国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加大基础设 施投资,改善交通、能源、水利等 领域的设施条件,提高经济效率和 民生福祉。
跨国公司
美国拥有许多世界知名的跨国 公司,如苹果、谷歌、微软等 ,这些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 业务和合作。
国际组织参与
美国积极参与各种国际组织, 如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等,
推动国际合作和多边主义。
04
美国的教育和社会福利
美国的教育体系
美国的教育体系概述
美国的教育体系由学前教育、小学、中学 和高等教育构成,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教
住房福利
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还包括住房援助计划,如低收入住房 补贴和住房援助计划,以帮助低收入家庭获得合适的住房 。
美国的医疗卫生和健康保障
美国的医疗卫生体系由公共和私人医疗机构组成,公 共医疗机构主要服务于低收入人群,而私人医疗机构
则服务于高收入人群。
输入 健康标保题障制
度
美国拥有健全的健康保障制度,包括医疗保险和社会 保险等,以确保所有美国人都能获得必要的医疗保健 服务。
美国的人口和主要城市
人口
约3.3亿(截至2023年数据)。
主要城市
纽约、洛杉矶、芝加哥、休斯顿、费城等。这些城市分布在美国各地,拥有各 自独特的经济和文化特色。
美国的自然资源和环境
自然资源
美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等,还有广大的森林和土 地资源。
环境问题
美国面临一些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地退化等。为了解 决这些问题,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推广可再生能源、实施环保法规和开展 环保教育等。
初中地理美国复习教案
![初中地理美国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cd52c6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52.png)
初中地理美国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美国的地理位置、范围和邻国。
2. 了解美国的地形、气候及其对农业和工业的影响。
3. 掌握美国的农业生产特点、主要农产品和农业带分布。
4. 了解美国的工业布局、主要工业区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
5. 掌握美国的人口、种族构成和城市分布。
教学重点:1. 美国的地理位置、范围和邻国。
2. 美国的地形、气候及其对农业和工业的影响。
3. 美国的农业生产特点、主要农产品和农业带分布。
4. 美国的工业布局、主要工业区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
5. 美国的人口、种族构成和城市分布。
教学难点:1. 美国的地理位置、范围和邻国。
2. 美国的地形、气候及其对农业和工业的影响。
3. 美国的农业生产特点、主要农产品和农业带分布。
4. 美国的工业布局、主要工业区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相关地图、图表和图片。
2.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地区为例,深入剖析美国的地理特点。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美国的地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美国的国旗、国徽和首都。
2. 引导学生回顾美国的地理特点,如地形、气候、农业、工业等。
二、美国的地理位置、范围和邻国(10分钟)1. 展示美国地图,让学生指出美国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引导学生了解美国的邻国,如加拿大、墨西哥等。
三、美国的地形、气候及其对农业和工业的影响(15分钟)1. 展示美国地形图,让学生了解美国的地形特点,如山脉、平原、高原等。
2. 展示美国气候图,让学生了解美国的气候特点,如温带、亚热带、寒带等。
3. 分析地形、气候对美国农业和工业的影响。
四、美国的农业生产特点、主要农产品和农业带分布(15分钟)1. 展示美国农业生产图表,让学生了解美国的农业生产特点,如机械化、专业化等。
2. 引导学生了解美国的主要农产品,如小麦、玉米、大豆等。
3. 展示美国农业带分布图,让学生了解农业带的分布特点。
初中地理美国教案模板范文
![初中地理美国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774a399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4b.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主要城市。
- 学生能够理解并分析美国的人口特点、经济特点以及资源分布。
- 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美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条件。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地图和资料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世界的探索精神。
-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主要城市。
- 美国的人口特点、经济特点以及资源分布。
- 美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条件。
2. 教学难点- 美国不同地区的经济特点和发展差异。
- 美国自然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美国的风光和名胜古迹,激发学生的兴趣。
- 提问:同学们知道美国吗?你们对美国有哪些了解?2. 新课讲授- 地理位置与领土组成:介绍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主要城市。
- 人口特点:分析美国的人口特点,如种族构成、人口分布等。
- 经济特点:介绍美国的经济特点,如产业结构、资源分布等。
- 自然条件:分析美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条件。
3. 课堂活动-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美国不同地区的经济特点和发展差异。
-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美国自然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4. 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美国的主要特点。
-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学习美国,借鉴其优点?5. 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 搜集美国的相关资料,了解美国的文化和社会。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 评价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 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年级地理教案美国
![七年级地理教案美国](https://img.taocdn.com/s3/m/19cfe4d8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48.png)
七年级地理教案美国七年级地理教案美国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亚洲的位置、范围、政区划分以及地形河流概况。
能力目标:1.通过对亚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如学会读图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学会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某一区域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出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并分析其相互关系。
2.通过地图和资料,尝试从不同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发展发散思维。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探究意识和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亚洲自然风貌的学习以及用歌曲强化氛围,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于我们生活的大洲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对亚洲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正确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
教学准备:挂图、地形名称卡片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你知道世界上的大洲是哪一个吗?你知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哪一个吗?你知道世界陆地的点在哪吗?在哪一个大洲?你知道世界陆地的最低点在哪吗?在哪一个大洲?你知道中国在哪一个大洲吗?对,以上所有的答案都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大洲—亚洲。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的对象将由上学期通观全球,转向距离我们周边的世界越来越近的地理环境,从某一大洲,深入到某一政区,再具体到某一国家。
讲授新课:一、世界第一大洲认识一个大洲,先要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搞清楚范围、边界。
那么,应当如何描述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呢?[活动]:P31.读图6.1《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描述亚洲在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中的位置。
(绝大部分在东半球、北半球)2.读图6.2《亚洲的范围》,找出亚洲的纬度位置[教师利用“亚洲地形”挂图进行确认]①最北:81°N;最南:11°3′S;②最东:169°40′W;最西:26°3′E3.读图6.2、6.3,你可以从哪些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小组讨论]1.计算:a.跨纬度数(约92°,大部分在北半球,跨寒、温、热三带)b.地球上纬度相差1度,距离约110千米,则亚洲南北距离(10120千米)c.跨经度数(约164°,大部分在东半球)d.比较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
初中地理美国试讲教案模板
![初中地理美国试讲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30350e5d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01.png)
年级:八年级学科:地理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美国的基本地理概况,掌握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类型、自然资源、经济特点等基本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国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1. 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类型、自然资源。
2. 美国的经济特点。
教学难点:1. 美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及其对经济、文化的影响。
2. 美国经济特点的形成原因。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美国的位置。
2. 提问:美国在地理上有哪些特点?二、新课讲授1. 介绍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类型、自然资源。
- 地理位置特点:北美洲中南部,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
- 地形地貌特点:地势东西高,中间低,地形分为三大带:东部的阿巴拉契亚山脉,中部的中央大平原,西部的落基山脉。
- 气候类型特点: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 自然资源特点:矿产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丰富。
2. 介绍美国的经济特点。
-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拥有强大的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
- 美国的经济发展特点:科技创新、高科技产业发达、产业结构多元化。
三、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熟记美国的基本地理概况。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美国的哪些地理知识?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新课讲授1. 分析美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及其对经济、文化的影响。
- 地理位置对经济的影响:美国地处北美大陆,便于与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家进行贸易往来,有利于经济发展。
- 地理位置对文化的影响:美国地处东西半球,吸收了欧洲、亚洲等地区的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
2. 分析美国经济特点的形成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第二节美国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美国的位置、自然概况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知道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知道美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了解其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条件、分布及主要特点。
2.了解美国经济对世界资源与环境造成的影响。
3.了解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理解高新技术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4.理解农业地区专业化,学会分析影响农业带(区)的主要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分析美国发展工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以及自然条件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2.学会分析图像、表格等各种信息的方法。
3.通过学生阅读各类地图,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用图、分析地图的能力。
4.通过学生收集美国经济发展对消耗全球资源和破坏地球环境等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5.通过学生掌握各自然要素之间、自然条件与工农业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学生了解有色人种在美国社会受到的不平等待遇,充分认识种族歧视与贫富悬殊是资本主义制度不可避免的矛盾,使学生感受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通过学生了解美国消耗全球资源和破坏地球环境等事例,使学生能够全面、客观地认识美国的繁荣和发达,树立全球意识、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3.美国对保护世界资源和环境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美国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农业生产特点、工业特点以及种族构成等。
(二)教学难点1.揭示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2.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
3.认识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世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应负的责任。
三、教学方法讲述法、探究法,讨论分析法。
四、课时三课时五、教学过程(一)第一课时老师:在前边几章学到的一些国家和地区都是属于东半球的,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一个崭新的章节西半球的国家。
大家看地图册上的世界地图找出位于西半球的大洲。
板书: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在西半球的大洲主要是美洲,美洲又分为南美洲与北美洲。
南美洲与北美洲是以巴拿马运河为分界线,以北为北美洲以南是南美洲。
人们还习惯把美洲分为北美和拉丁美洲。
大家在地图上找找属于拉丁美洲的国家和地区?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北美与拉丁美洲主要以美国与墨西哥的分界线为界,以南的部分就是拉丁美洲,拉丁美洲主要说拉丁语。
讲授新课:近来一部《阿凡达》掀起了一股看3D电影的热潮,大家都知道是哪产的这部电影吗?学生回答:好莱坞教师:大家还看过好莱坞的哪些大片呢?学生回答:(略)教师:大家知道不知道好莱坞位于哪个国家呢?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好莱坞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市区西北郊,是世界著名的电影城市。
今天咱们就一起走进美国,了解美国的一些基本情况。
大家看书图9.5、图9.12和地图册找出美国有那几部分构成。
板书:第一节美国一、美国的疆域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大家在地图上看一个国家的领土构成时,要注意补充框图所指示的海外领土。
美国的有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
以下是美国领土的历史演变:美国独立战争后,当时的领土仅限于加拿大以南、密西西比河以东、佛罗里达以北的大西洋沿岸地区。
奴隶主和资产阶级为了自身利益,竭力进行领土扩张。
1803年,美国用1500万美元购得法属路易斯安那。
1818年,取得英属殖民地俄勒冈。
1819年,从西班牙手中购买佛罗里达。
1836年在美国的支持下得克萨斯宣布为“孤星共和国”,并申请加入美国,1845年7月美国正式吞并得克萨斯。
1846年,美国以战争相威胁,迫使英国放弃了北纬49度以南的俄勒冈地区。
1846年,美国挑起了对墨西哥的战争,紧接着又在加利福尼亚鼓动叛乱,宣布成立“加利福尼亚共和国”,1847年9月,美军侵占墨西哥城。
1848年2月,墨西哥被迫签约,割让了加利福尼亚、亚利桑那和新墨西哥。
1853年,美国又以1000万美元强购了新墨西哥以南的一块墨西哥土地。
1867年美国以720万美元的代价从沙俄手中购得了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岛。
1898年吞并了夏威夷群岛。
美国独立后,它的领土不断向西扩张。
西部有着广阔无垠的土地,富饶的资源,那些破产农民、失业工人和生活困苦、不堪压迫的劳动人民都把西部看作谋生之路,他们不惜变卖家产,带着自己仅有的家当,赶着牛车、马车、羊群成群结队地向西挺进。
当时称之为“西进运动”。
在西进运动的过程中,印第安人因反抗而被屠杀,或被驱赶到更偏远的地区。
西进运动成了印第安人的“血泪之路”。
教师讲述:再讲下边之前,咱们先明确一个概念——移民。
所谓移民就是指由于各种原因离开自己的家乡迁移到其他国家去定居且加入该国国籍的人。
比如说因为婚姻、就业、亲属等许多原因而在外国定居的人。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取得外国国籍。
我说几种情形,同学们说是否属于移民。
出国留学。
教师板书:移民国家学生回答:(略)教师接着提问:到中国驻外使馆工作。
学生回答:(略)教师接着提问:出国旅游。
学生回答:(略)教师接着提问:在国外工作并拿到绿卡。
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他们都不是移民,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取得外国国籍,只有当一个国家主体人口(大多数人口)为移民时这个国家才可以称之为移民国家。
美国的土著居民(祖祖辈辈都居住生活在美国本土的,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是印第安人。
大家根据图9.2美国人口构成,还有黑板上美国的人口构成表。
结合刚才的概念判断一下美国是不是移民国家?学生讨论后回答:(略)教师总结:由于美国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只占美国总人口的0.78%,而其他地区的人却占了99.22%,所以美国的主体是移民,即为移民国家。
教师讲述:在美国的华人有160多万,看书上介绍找出华人主要分布在哪些城市?学生回答:(略)教师讲述:在这些华人聚集的地方形成了唐人街。
总的来说,现在“唐人街”还是要比“中国城”常用。
唐人街也被称为华埠或中国城,是华人在其他国家城市地区华人店铺聚集的地区。
唐人街的形成,是因早期华人移居海外,成为当地的少数族群,在面对新环境需要同舟共济,便群居在一个地带,故多数唐人街是华侨历史的一种见证。
在唐人街时常看到很多唐人餐馆,而餐馆和洗衣铺皆为早期华侨主要的营商行业。
一些历史较悠久的唐人街,皆位于移民城市的旧区,环境较为挤迫,治安和种族问题亦是某些华埠要面对的问题。
多年来,凭着、随着华人的富裕,华侨在外国的地位渐渐提高,新一代的华人移民会选择移民城市的其他地区居住,一些唐人街亦出现华人人口迁离﹑人口老化的现象。
现在很多地方,唐人街已经成了中华文化区的代名词。
无论商业,还是娱乐,以及各种文化设施,都体现东方华夏色彩,并没有华人聚居地的本意了。
名称的由来:唐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强盛的朝代。
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往往称自己是“唐人”,他们聚居的地方便称为“唐人街”。
美国最大的“唐人街”在旧金山。
旧金山唐人街始于1850年前后。
当年开发美国西海岸的华工初来异国,人生地疏,言语不通,因此他们便集中住在一起,团结互助,休戚与共。
起初,他们开设方便华工的小茶馆、小饭铺,接着是豆腐坊、洗衣店等等,逐渐形成了华工生活区。
后来,越来越多的当地人,也经常光顾这里,他们称这里为“中国镇”,爱上了这里的中国饭菜。
后来,“唐人街”成了繁华街道,街上除了饮食业外,刺绣、中国古玩等也都在当地享有盛名。
同时,唐人街办起了华人子弟学校,从事中文教育。
还有各种同乡会、俱乐部、影剧院等,成了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特殊街区。
每逢春节,这里均耍龙灯、舞狮子,爆竹声中除旧岁,保留着中国传统的种种风俗。
事实上,唐人街遍及世界许多地方,只是有的地方不这么叫就是了。
教师讲述:看书上P81的阅读材料,大家分组讨论总结一下华人在美国哪些方面有突出的贡献?展现了华人的什么品质?学生讨论后选出小组代表回答:(略)教师总结:华人在美国的交通建设、医学、航天、物理、建筑设计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做出了巨大贡献。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劳、勇敢、聪明、认真等。
教师讲述:.课本图9.3中的活动,找四个学生分别扮演黑人、印第安人、华人和白人根据课本中的文字描述设置情景。
同学设置情景表演教师提问:几个人的对话反映了美国一个什么社会问题,并说说你的感受?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黑人、印第安人还有包括华人在内的黄种人,他们在政治、经济、教育和日常生活中都受到了不平等待遇,反映了美国社会存在着严重的种族不平等、贫富相差悬殊等社会现象。
(二)第二课时在上一节我们知道了美国的疆域居世界第四位,那么在这么的地域内地形有什么差异呢?我们就在下边的内容中学习。
读图9.5找出美国主要山脉、河流和地形区?教师板书:美国的地形学生读图回答:(略)教师讲述:主要的山脉有:科迪勒拉山系一部分、落基山脉和阿巴拉契亚山脉。
河流: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仅次于尼罗河、亚马孙河和我国的长江。
也是北美洲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
地形区:中央大平原、墨西哥湾沿岸平原、太平洋沿岸平原。
平原面积占全国的一半以上,约占世界平原面积的10%。
读图说出五大湖的名称?学生回答:(略)教师讲述:在加拿大和美国交界处,五大湖总面积约24566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水域。
也是最大的淡水湖群。
它们按大小分别为苏必利尔湖、休伦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
湖水大致从西向东流,经圣劳伦斯河注入大西洋。
其中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
综合以上所述总结一下美国地形的特点?学生回答:(略)教师讲述:美国的地形明显地分为西部高大山地、东部低缓高地和中部广阔平原三部分,各部分呈南北纵向分布。
1)西部以高大的山地、高原为主。
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高度大、宽度广,包括了海岸山脉、内华达山脉和落基山脉,约占了美国本土面积的1/3。
2)东部为低缓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宽度和高度均不大。
3)中部为宽广的平原,从五大湖一直延伸到墨西哥湾,约占美国本土面积的一半。
讨论一下这种地形对美国气候的影响?学生讨论回答:(略)教师讲述:1)东部阿巴拉契亚山地对气候的影响:该山地的东南部由于高度较大,对来自于墨西哥湾和大西洋的水汽具有抬升作用,多地形雨,为美国多雨区之一。
西北坡在冬季受到南下的西北风影响,常常会造成大雪天气。
2)西部科迪勒拉山系对气候影响:山系以西受来自太平洋的湿润西风气流影响,西部沿海降水多。
而山系东侧由于受到高大的山脉阻挡,形成了干旱或半干旱的气候类型。
另外,科迪勒拉山系直逼太平洋岸,既限制了山脉以西北段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东伸,也限制了山脉以西南段的地中海气候向东伸。
3)中部平原对气候的影响:中部平原地势平坦,南北开敞,使南北气流畅行无阻。
冬季寒潮可以长驱南下,带来骤然降温的天气。
夏季时,墨西哥湾大西洋暖湿气团可以自由北上,带来闷热多雨天气。
中部平原气候的大陆性较强,成为降水和气温季节变化很大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