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可逆过程和可逆体积功
2-9可逆过程与可逆体积功
2013-7-14
3
例1, 3mol理想气体于恒温298.15K条件下由始态 V1 = 20.0dm3 可逆膨胀到末态V2 = 50.0dm3 . 求始, 末态气体的压力p1 , p2 以及 膨胀过程的可逆功Wr .
n = 3 mol p1 = V1 = 20dm3 T1 = 298.15K 恒温可逆 n = 3 mol p2 = V2 = 50dm3 T2 = 298.15K
2. 可逆体积功(reversible volume work )
W
V2
V1
pd V
pamb p
(1). 理想气体恒温可逆过程
WT ,r pdV nRT dV V1 V1 V
V2 V2
WT ,r
V1 p2 nRTln nRTln V2 p1
nRT V p
2013-7-14
p2 Wr nRT ln p1
4
{ 3 8.314 298.15 ln(20.0 / 50.0 )}J 6814J
(2).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过程
Wa,r pdV
V2 V1
绝热与恒温的区别?
2013-7-14
5
①.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过程方程式
T2 T1 V1 V 2
②.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体积功 不论可逆与否, 绝热过程的功总可以用 W = U 来进行计算 , 这种方法更加简便.
Wa,r U nCV ,m (T2 T2 )
2013-7-14
7
例36 1 mol氧气由0℃, 106Pa,经过(1)绝热可逆膨胀;(2) 对抗恒定外压Psu= 105Pa绝热不可逆膨胀,使气体最后压力为 105Pa,求此两种情况的最后温度及系统对环境所作的功。 解(1)绝热可逆膨胀 绝热可逆膨胀 1molO2 p1 = 106Pa T1 = 273.15K
2.10可逆过程与可逆体积功
气体可逆膨胀压缩过程
以理想气体恒温膨胀压缩过程为例, 以理想气体恒温膨胀压缩过程为例,将盛 有一定量某理想气体的带活塞的气缸与恒温热 源接触, 源接触,以使平衡时系统的温度与热源的温度 相等。 相等。 系统始态为a压力为 末态为z压力为 压力为p 系统始态为 压力为pa;末态为 压力为 z, 压力为 pz=1/5pa 。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功
Wa,r = ∆U = ∫T nCV ,mdT = nCV ,m (T2 − T1 )
T2
1
T2根据绝热可逆过程方程式求得。 根据绝热可逆过程方程式求得。 或
Wa,r = ∫ − pamb dV = ∫ − pdV = ∫
V1 V1
V2
V2
V2
V1
p1V1γ − γ dV V
p1V1γ 1 1 = γ −1 − γ −1 V1 γ − 1 V2
3)绝热恒外压膨胀 : ∆U = W 绝热恒外压膨胀 绝热 nCV,m (T2 −T1) = -p2(V2 −V1) = -p2V2+p2V1
3 p2 n R(T2 −T ) = nRT1 − nRT2 1 2 p1 3 p2 T2 = 174.8K (T2 −T ) = T −T2 1 1 2 p1 ∆U= nCV,m(T2 −T1) = −5.40×103J
p1V1γ − γ dV V
• P95,39 解:设计变化途径如下: 设计变化途径如下:
n = 5mol T2 = 300K p2 = 50kPa V2
n = 5mol T1 = 300K p1 = 200kPa V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恒温 可逆
绝热 可逆
n = 5mol T3 p3 = 200kPa V3
第02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2011-02-24
H2与N2以3:1的比例在绝热钢瓶中反应生成NH3,此过程:
(A) H = 0 (B) p = 0 (C) U = 0 (D) T = 0
3.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和焓 焦耳实验(1845)图2.2.1
§2.4
热
容
或
δQV dU m
CV ,m
或
U m ( )V f (T ) T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述之一:
自然界一切物质都有能量,能量有各种不同形式并可互相转 化,在转化过程中总值不变(即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述之二:
第一类永动机是造不成的。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述: 系统从状态 (1) 状态(2),与环境交换热Q,交换功W, 则有: U2 = U1 + Q + W, 或 U = Q +W dU = Q + W (封闭系统)
4. 过程与途径 系统的一切变化均称之为过程。 在相同的始终态间,可有不同的变化方式,称之为 途径 。状态函数的变化与途径无关!。 常见的过程有: 恒温过程:T2 = T1 = T (环) 恒压过程:p2 = p1 = p (环) 恒容过程:V = 0 绝热过程:无热交换,但可以有功的传递 循环过程:回到初始状态 5. 热力学平衡态(无环境影响下) (1) 热平衡 (2) 力平衡 (3) 相平衡 (4) 化学平衡 T (环)为环境温度 p (环)为环境压力
W 与途径有关,微小变化用W表示(不能用dW).
p(环)
p(环)
A
体积功的计算:
W = Fdl
= p(环) Adl
= p(环) dV
(能否用系统的压力p ?) dl
对于一有限过程:
若环境压力恒定, V1 = p(环)(V2 V1) = p(环)V (恒外压过程) 与恒压过程比较。 V2 V
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2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2.1 基本概念及术语1.填空题(1)能量 物质(2)T p V U H ; V U H ; T p 。
(3)热 力 相 化学2. 选择题(1)D2.2 热力学第一定律1.填空题(1)△U=Q+W W Q dU ∂+∂=(2)(a) > = >;(b)> = >;(c) = = =(3)-50J2.选择题(1)D (2)B3.1mol 理想气体在恒定压力下温度升高1℃,求过程中系统与环境交换的功。
解:理想气体有C V ,m 和C p,m 存在依题恒压条件下:△H=Q p =nC p,m ×(T 2-T 1)= nC p,m△U=nC V ,m ×(T 2-T 1)= nV p,m因为:△H=△U+△(pV)= △U+p △V体积功:w=-p △V=△U-△H=n(C V ,m -C p,m )= (C V ,m -C p,m )=-8.314J4.1mol 水蒸气在100℃,101.325kPa 下全部凝结为液态水,求过程的功。
解: )()(H 2325.101,1002l O H g O kPa c −−−−−→−w=-p △V=-△nRT=1×8.314×(100+273.15)=3.102kJ5.在25℃,恒定压力下,电解1mol 水(H 2O ,l ),求过程的体积功。
)(21)()(H 222g O g H l O += 解:w=-△nRT=-1.5×8.314×(273.15+25)=-3.718kJ2.3恒容热、恒压热及焓1.填空题(1)恒压 无非体积功(2)恒容 无非体积功(3)= = = >2.选择题(1)D3.某理想气体,温度升高20℃,求△H-△U 的值。
解:△H-△U=△(pV)=nR △T=4×8.314×(T 2-T 1)=4×8.314×20=665.12J2.4 摩尔热容1.填空题(1)3/2R 5/2R ; 5/2R 7/2R(2)-1.702kJ(3)4.157kJ(4)= = = >(5)降低2.选择题(1)D (2)A3.某理想气体C V ,m =5/2R 。
热力学第一定律
根据能量与物质交换的不同 系统分为:封闭系统、隔离系统和敞开系统。
隔离系统的例: 一个完好的热水 瓶:既不传热,也 无体积功与非体 积功的交换,且无 物质交换.
封闭系统的例:一 个不保温的热水瓶 :传热但无物质交 换;一个汽缸:有功 的交换,但无物质交 换.
敞开系统的例: 一个打开塞子的 热水瓶从同样的始态 C(石墨) + O2(g) 出发,在同样温度下,达到 同样的末态 CO2(g),设有以下两不同途径:
24
CO (g) + 0.5O2(g) T,V
途径1
反应b C(石墨)+O2(g) T,V
QV,b=Ub
途径2, 反应c
QV,c = Uc
CO2(g)
T,V
因为: Uc = Ua + Ub , 所以: Qc = Qa + Qb 。通过实验测 定反应(b)和 (c ) 的恒容热,即可求得反应 (a)的恒容热。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0
目录
§2.1 §2.2 §2.3 §2.4 §2.5 §2.6 §2.7 基本概念及术语 热力学第一定律 恒容热、恒压热、焓 摩尔热容 相变焓 溶解焓与稀释焓 化学反应焓
1
*
§2.8 标准摩尔反应焓的计算 §2.9 离子的标准摩尔反应焓
*
§2.10 可逆过程与可逆体积功
§2.11 节流膨胀与焦耳-汤姆逊效应
2.3.4b
22
4. QV = U, Qp= H 两关系式的意义
热是途径函数,仅始末态相同,而途径不同,热不同。 但 QV = U, Qp= H ,两式表明,若满足非体积功为零且 恒容或恒压的条件,热已与过程的热力学能变化或焓变化 相等。所以,在非体积功为零且恒容或恒压的条件下,若 另有不同的途径,(如,不同的化学反应途径),恒容热 或恒压热不变。 这是在实际中,热力学数据建立、测定及应用的理论依 据。 盖斯定律:一确定化学反应的恒容热或恒压热只取决于过程的 始末态,与中间经过的途径无关
可逆过程与可逆功
两种功的区别:
A
P0 V0 T P V1 T
B p
p
T
C
p'
P’ V1 T ’
'
p "(V " V ')
p2 (V2 V ")
W3 nRT ln
V2 V1
这种过程近似地可看作可逆过程,所作的功最大。
(二)压缩过程
将体积从 V 压缩到
2
V1 ,有如下三种途径:
1.一次等外压压缩 在外压为 p 下,一次从 V 压 缩到 V ,环境对体系所作的功 (即体系得到的功)为:
上述为理气绝热可逆过程方程式。描述了理气在该种过 程中p、T、V之间的关系。要熟记。
2)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过程体积功
理气绝热可逆功有两种计算方法: ①由热一律 绝热可逆
P80
U Q W
Q 0 U W r ,a
Wr ,a nCV ,m T 所以 ②利用过程方程式
W r ,a
二 可逆过程(reversible process)P76
1.定义
体系由始态到终态发生了一过程,若能在不给 可逆过程: 体系和环境留下任何影响(痕迹)的条件下体 Reversible process 系与环境都恢复到原态,则原过程称为可逆过 程。途径Ⅲ的正逆过程均为可逆过程。
不可逆过程: 体系由始态到终态发生了一过程后,用任何方 法也不能使体系与环境都完全复原,则此过程 irreversible process 称为不可逆过程。途径Ⅰ、Ⅱ为不可逆过程, 自然界的一切实际过程都是不可逆过程,可逆过程是热力学 上的一种假想过程,是一种科学的抽象,实际过程只能无限趋近 它。但是可逆过程的讨论,在热力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可逆过程与可逆过程体积功
T2
= U
n CV ,mdT
T1
T2
= H
n C p,mdT
T1
7
单
纯pVT变
化
—
—
显
热QQVp
Q......... 相
变
—
—
相
变
焓
(
潜
热
)可不
逆 可
相变 逆相
变
化
学
反
应—
—
化
学
反
应
热恒恒
压 容
反 反
应 应
热 热
8
§ 2.5 相变过程热的计算
1. 相及相变
(1)相的定义: 系统内性质完全相同且均匀的部分称为相。 (2)相变:物质从一相转移至另外一相,称为相变。 (3)常见相变:
ln
p2 p1
4.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过程
T2 T1
V2 V1
1
1 1
T2 T1
p2 p1
4 p1V1 p2V2
5. 绝热可逆过程体积功的计算
方法一:
Wr
pdV
V2 nRT dV V1 V
V2 p0V0
V V1
dV
p0V0
1 V2 V V1
dV p0V0
1
(V21 V11 )
Q Qp H 40.63kJ
28
(2) 100℃下向真空蒸发
H2O(l) T1 373.15K p1
p外0 H
H2O(g) T2 373.15K p2 101.325k Pa
H1
H2O(l) T 373.15K
H 2
p 101.325k Pa
第1章可逆过程
Q U W
0 18.24kJ 18.24kJ
,
11
解法二:
因为
PV 1 1 nRT 1
3 3
202.65 pa 10 10 m PV 1 1 243.745K 所以 T1 1 1 nR 1mol 8.314 J K mol 3 3 2026.5 p 10 10 m PV a 同理 T2 2 2 2437.45K 1 1 nR 1mol 8.314 J K mol
V2
1
V2
V1
QP H n C P,m dT nCP,m T2 T1
T2
U n CV ,m dT nCV ,m T2 T1
T2 T1
T1
9
例2-2 1mol的理想气体H2(g)由202.65kPa、10dm3等容升温, 压力增大到2026.5kPa,再等压压缩至体积为1dm3。 求整个过程的 Q、W、U和H
1
V2
QV U n CV ,m dT nCV ,m T2 T1
T2 T1
H n C P,m dT nCP,m T2 T1
T2 T1
3.等压过程
W pe dV pdV p V2 V1 nRT2 T1 V
一、热力学可逆过程的特点
1.可逆过程进行时,系统状态变化的动力与阻力相差无限小, 所以在恒温条件下,系统可逆膨胀时对环境所作的功最大, 系统可逆压缩时从环境得到的功最小。 2.可逆过程进行时,系统与环境始终无限接近于平衡态;或 者说,可逆过程是由一系列连续的、渐变的平衡态所构成。 因此,可逆即意味着平衡。 3.若变化循原过程的逆向进行,系统和环境可同时恢复到原 态。同时复原后,系统与环境之间没有热和功的交换。 4.可逆过程变化无限缓慢,完成任一有限量变化所需时间无 限长。
热力学第一定律复习
所以上述两过程 W≈0
20112011-4-2
祝大家学习愉快,天天进步! 祝大家学习愉快,天天进步!
3、相变化
(2)有气体参加的过程 例:蒸发 B(l)→ B(g)
定温、定压,W’ =0 时 可逆相变 定温、定压,
Q p =∆ g H l
W = − p∆V = − p (Vg − Vl ) ≈ − pVg ≈ −nRT
20112011-4-2
祝大家学习愉快,天天进步! 祝大家学习愉快,天天进步!
13/46 13/46
3、相变化
可逆相变
气液间可逆相变( 气液间可逆相变(恒T、P)P是液体在T时的饱和蒸汽压。 可逆相变 是液体在T时的饱和蒸汽压。 气固间可逆相变 可逆相变( 是固体在T时的饱和蒸汽压。 气固间可逆相变(恒T、P)P是固体在T时的饱和蒸汽压。 固液间可逆相变 可逆相变( 是固体在P时的熔点。 固液间可逆相变(恒T、P)T是固体在P时的熔点。
∆U = Q + W ≈∆ g H − nRT l
[一般在大气压及其平衡温度下的相变(可逆相变) 一般在大气压及其平衡温度下的相变(可逆相变) 焓数据可查文献,是基础热数据, 焓数据可查文献,是基础热数据,其与压力关系不 因此不标明压力] 大,因此不标明压力]
20112011-4-2 祝大家学习愉快,天天进步! 祝大家学习愉快,天天进步! 12/46 12/46
由热力学稳定单质生 (6) 标准摩尔生成焓:一定温度下由热力学稳定单质生 ) 标准摩尔生成焓:一定温度下由热力学稳定单质 的物质B的标准摩尔反应焓 的物质 的标准摩尔反应焓, 成化学计量数 νB=1的物质 的标准摩尔反应焓,称为物质 B在该温度下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f H m ( B )表示 在该温度下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在该温度下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没有规定温度, 时的数据有表可查。 1)没有规定温度,一般298.15 K时的数据有表可查。 3)由定义可知:稳定态单质的 ∆f Hm ( B) = 0 稳定态单质的 (6) 标准摩尔燃烧焓:一定 标准摩尔燃烧焓:一定温度下, 1mol物质 B 与 氧气进行完全燃烧反应,生成规定的燃烧产物时的 标准摩尔反应焓,称为B在该温度下的标准摩尔燃烧 焓。 ∆ Hm ( B) 表示.单位:J mol-1 c
物理化学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2
定义 :
def
H = =U + pV
H为焓,为状态函数,广度量,无绝对值,单位 : J
Qp H
δQ p = dH 即恒压热与过程的焓变在量值上相等。
焓是状态函数,其改变量△H只取决于体系的初态和终态,而
与变化过程无关。故恒压过程热QP量值也仅取决于体系的初态 和终态,而与变化过程无关。
H 的计算的基本公式: H= U+ (pV) 恒压过程 H = Qp
一 、热容
1.定义:在不发生相变化、不发生化学反应和非体积功为零的条 件下,一定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K所吸收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热 容。 C Q dT
2. 特性 :
1)与物质的量有关
规定物质的质量为1g,或1kg,称为比热容,单位为J.K-1.g-1 或J.K-1.Kg-1。 2)与过程有关 热不是状态函数,与途径有关,所以热容C一般也与途径有关。 对于不同的途径,吸收的热量不同,热容值也不相同。
T,V
途径1 反应b
QV,b=Ub
CO2(g)
T,V
因为: Uc = Ua + Ub , Ua = Uc – Ub 。 所以: Qa = Qc - Qb 。
盖斯定律:一确定化学反应的恒容热或恒压热只取决于过程 的始末态,与中间经过的途径无关。
§2.4 摩尔热容
摩尔热容是实验测定的一类基础数据,用来计算系统发生单纯 PVT变化(无相变、无化学变化)时,过程的热Q及△H、△U。
U n( Ar, g)Cv,m( Ar, g) n(Cu, s)C p,m (Cu, s) (T2 - T1 )
(412.472 2 24.435)(373.15 - 273.15)J 9.876kJ
第四节 可逆过程与体积功
• • • • pe = 外压 A= 截面积 dl = 活塞移动距离 dV = Adl = 体积的变化
pe
• W = -F dl = -pe Adl
dl
Gas 体系
W = -pedV
对于宏观过程
A
W pe dV
V1
V2
二、不同过程的体积功
一定量的气体从始态体积V1膨胀到终态V2, 若过 程不同,则所作的功就不相同。
三、可逆过程
可逆过程的特点:
( 1 )可逆过程是以无限小的变化进行,体系始终
无限接近于平衡态。 ( 2 )体系在可逆过程中作最大功,环境在可逆过 程中作最小功,即可逆过程效率最高。 ( 3 )循与过程原来途径相反方向进行,可使体系
和环境完全恢复原态。
胀次数无限多,系统自始至终是对抗最大的阻力情况
下,所以此过程所作的功为最大功 。这种过程又称为
准静态过程,设计如下图所示:
二、不同过程的体积功
3.准静态膨胀过程:
p
W4
热源 V1 V2
V
可以设想将活塞上面放上一堆很细的砂代表外压, 若取下一粒细砂,外压就减少dp,则系统的体积就膨胀 了dV。如此重复,直至系统的体积膨胀到V2为止。在整 个膨胀过程中:pe=pi- dp,系统所作的功为
p
W’1 V
V1
V2
二、不同过程的体积功
5、多次恒外压压缩过程 若进行三次定外压膨胀,则三次定外压膨胀所作 之功即为三次作功之和,其功值相当于图中的阴影面 积
p
W’2
V V2
V1
二、不同过程的体积功
6.准静态压缩过程 若将取下的细砂再一粒粒重新加到活塞上,即在 pe=pi+dp的情况下,使系统的体积从V2压缩至V1,则环 境所作的功为:
物理化学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H称为焓
物理意义:恒压、非体积功为零的条件下,过程的恒压热在量值上等于其焓变。 适用条件:封闭系统、恒压、非体积功为零
12
3、焓 [1]焓的定义式 [2]焓变
ΔH=H2- H1 =(U2+p2V2)-(U1+p1V1) ΔH=ΔU+Δ(pV) 讨论:对于系统内只有凝聚态物质发生的PVT变化、相变化和 化学变化 Δ(PV)≈ 0
Zn+HCl
(2)广度量和强度量 广度量:性质与物质的数量成正比,如 V,U等;广度量具有加和性。 强度量:性质与物质的数量无关,如 T,p等; 强度量不具有加和性。
(3)平衡态 系统的温度、压力及各个相中各个组分的物质的量均不随时 间变化时的状态。
系统处在平衡态,满足 热平衡
4
力平衡
相平衡
化学平衡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2.1 基本概念及术语 §2.2 热力学第一定律
§2.3 恒容热、恒压热及焓
Physical Chemistry
§2.4 摩尔热容 §2.5 相变焓
§2.7 化学反应焓
§2.8 标准摩尔反应焓的计算 §2.10 可逆过程与可逆体积功
§2.11 节流膨胀与焦耳-汤姆逊实验
1
教学重点及难点
6
体积功的定义式
※体积功W的计算
气缸的内截面积为As, 活塞至气缸底部的长度为l, 气体的体积为:V=As×l 在环境压力为Pamb下活塞移动了 dl的距离,则:
P<Pamb,dV<0,δW>0,系统得到功 P>Pamb,dV>0,δW<0,系统对环境作功 P>Pamb=0时,δW=0 体积功的定义式
绝大多数反应是在恒温、恒压或恒温、恒容条件下进行的,其反应热就分别 为恒压反应热和恒容反应热。
热力学第一定律
夏天将室内电冰
箱的门打开,接通电
源并紧闭门窗(设墙壁、 门窗均不传热),能否 使室内温度降低?为 什么?若使用空调,
情况又如何?试分析
制冷的工作原理
2.3 体积功计算与可逆过程
2.1热力学基本概念
热力学
定义:研究热、功和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相互
转换及其转换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律。
第一定律:研究各种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中所 发生的能量效应。 第二定律:研究化学变化的方向和限度。 第三定律:解决物质的熵计算。 第零定律:热平衡原理,若T1=T2,T2=T3,则T1=T3。 热力学研究的方法: 热力学基 本定律
重点与难点
状态函数与状态函数法则;各种热力学过程的Q、 W、⊿U、 ⊿H。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 如何利用化学热力学原理设计自 己的一日三餐食谱? • 垃圾焚烧过程中的热力学分析。 • 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热力学分 析。 • 热力学在发酵罐设计中的应用。 • 如何设计能量食品与营养食品?
研究性学习项目指南
如右图所示,在一绝热箱 中装有水,水中通一电阻丝, 由蓄电池供电,通电后水及电 阻丝的温度均略有升高。问在 下列情况下有: Q 0; W 0; ΔU 0; 绝热壁 (填 >、<、=) ① ② ③ 以水为系统,其余为环境; 以水和电阻丝为系统,其余为环境; 以蓄电池为系统,其余为环境。
水
2.2热力学第一定律
体积功计算
恒温膨胀功
恒温压缩功
W=-Fdl=-PambAdl= -PambdV
加“-”号原因:气体膨胀(dV>0),而系统输出 功(W<o);气体压缩(dV<0),而系统得功(W>o); Pamb表示环境的压力即体系所反抗的外压
2-10 可逆过程与可逆体积功
恒温可逆
n p2, V2, T
WT,r
V2 V1
pdV
V2 V1
nRT dV V
nRT ln V2 nRT ln V1
V1
V2
nRT ln p2 p1
U = 0 , H = 0 ,Q = W
(2)理想气体的绝热可逆体积功
理想气体 可逆过程
dU n CV ,m dT
||绝热过程
W p dV nRT dV
∵ΔU = W ∴ nCV,m(T2'-T1)= -pamb(V2'-V1) = -p2 (nRT2'/p2 - nRT1/p1)
解:(1) 绝热可逆膨胀
T2 T1
p2 p1
R/Cp,m
T2 = 143K
n = 4.41 mol
Q=0
W = ΔU = nCV,m(T2-T1) = -12070J
末态 T,p0, 3V0
沿3条途径实现:
(a) 将两堆细砂一次拿掉: p
3p0, V0 始态
a
p0
Wa
p0 3V0 V0
V0
2p0V0
2/ 3RT
3p0V0 = RT
p0, 3V0 末态
3V0 V
(b)将两堆细砂分两次拿掉:
T, 3p0, V0
pamb= 2p0 Ⅰ
T, 2p0, 1.5V0
pamb= p0 Ⅱ
答案:C。节流膨胀过程恒焓绝热且压力降低。
詹姆斯·普雷斯科特·焦耳
(JamesPrescottJoule;1818年12月24日- 1889年10月11日)
英国物理学家,出生于曼彻斯特近郊的沙弗 特(Salford)。由于他在热学、热力学和电方 面的贡献,皇家学会授予他最高荣誉科普利奖 章(CopleyMedal)。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能量 或功的单位命名为“焦耳”,简称“焦”;并 用焦耳姓氏的第一个字母“J”来标记热量。
可逆过程与可逆过程体积功
H2O(g),2mol T1 283.15K p1 85k Pa
H1
H2O(g),2mol T2 373.15K p2 101.325k Pa
H
H 2
25
H2O(l),2mol T1 283.15K p1 85k Pa
H1
n
C dT T2
T1 p,m(l )
H3
T1 T2
nC
p,m
(
g
)dT
H2O(l) T2 373.15K p2 101.325k Pa
H 2
nvapHm ( 100C )
H2O(g) T2 373.15K p2 101.325k Pa
H H1 H2 H3
n H2O (s) T1 =253.15K
H1
H3
n H2O ( l ) T2=273.15K
n m 55.56mol M
H2 n H2O ( s ) T2=273.15K
H1
T2nC
T1
p
,m(
l
)dT
83.687k J
H2 nsl H m (0C ) n(ls H m ) 333.327kJ
2. 相变分类
(1)可逆相变:在指定温度及该温度对应的平衡压力下所发 生的相变,叫可逆相变。 例:
H 2O(l ) 100C 101.325k Pa
H2O(g) 可逆相变条件:
100C
dp=0, dT=0 , p =f(T)
101.325k Pa
H 2O(l ) 25C 3.167k Pa
H 2O(g ) 25C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一)
实边界
环境
固定边界
系统
虚边界
系 统
活 动 边
界
§2.1 基 本 概 念 及 术 语
无
物
质
、 能
系
量
统
交
换
环境
无物质交换 有能量交换
系 统
有
物
质
系
、 能
统
量
交
换
隔离系统
封闭系统
敞开系统
§2.1 基 本 概 念 及 术 语
状态: 系统一切性质的总和 状态函数: 系统的宏观性质,与系统的状态之间存在单值
对应关系 系统平衡状态的单值函数 状态函数性质: 改变量取决于系统的始、末态,与变化过程无关
状态确定,所有状态函数均确定; 有一个状态函数改变,状态即改变 状态改变,并不是所有状态函数均改变
在数学上:
① ∫ dX = 0
∫ ②
B
dX
A
=
Δ
B A
X
③ 若 X= f (x、y、z) 则
dX
=
∂X (
)dx
U= f (T、V)
dU
=
(∂U ∂T
)V
dT
+
(∂U ∂V
)T
dV
绝对值不可求
§2.2 热 力 学 第 一 定 律
1. 热力学第一定律
封闭系统: ΔE=Q+W
E(系统总能量)
整体运动的动能 外力场下的动能 热力学能
2. 封闭系统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形式 (化学热力学)
ΔU=Q+W
宏观静止系统 无整体运动 无特殊外力场
∑ ⑥ 理想混合气体 Cp,m =
B yBC p,m (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次等外压膨胀
(3).外压比内压小一个无穷小的值
外压相当于一堆沙子,每次取一粒,这样的膨胀过程是 无限缓慢的,每一步都接近于平衡态。所作的功:
P终 p始
一粒粒取走砂粒 (剩余砂粒相当前述一 个重物)
(iii)
即 TV 1 常 : 数
结 pg状 方 有 合 态 程
:
pV 常 数
1
Tp
常 数
pV c
b、理想气体绝热可逆体积功
由 热 逆 程 绝 可 方 :
V2 V1
pV p1V1
W的定义式
Wr pdV p1V1
V2
V1
V dV
V2
V2
V2
(2)理想气体绝热可逆体积功
a、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过程方程式
d U δWr δ Qr 0 nRT 理想气体 nCV,m d T p d V dV V
对 热 逆 程 绝 可 过 ,
CV,m dT dV R T V
pg :C p,m CV, m R γ C p,m CV, m
W p (V V 1)
' '
p终 p始 p1 P1
p'' (V '' V ' )
p2 (V2 V '' )
(ii)
P始,V始 T
V1
1 P 1,V 1 T
p2 V2
2
P2
p终V3
3 P终,V终
P2,V2 T
T
所作的功等于3次作功的加和。
可见,外压差距越小,膨胀 次数越多,做的功也越多。
结论:可逆过程中系统对环境所做的功最 大;环境对系统所做功最小。
热力学可逆过程具有下列特点:
(ⅰ)整个过程可以看成是由一系列极接近平衡的状
态所构成,这种过程称为准静态过程。其特点是动中
有静,静中寓动T外=T±dT;p外=p±dp 。
(ii)可逆膨胀,体系对环境作最大功;可逆压缩,环
境对体系作最小功 (iii)可 逆过程必为直接可逆过程。系统和环境能够由 终态,沿着原来的途径从相反方向步步回复,直到都恢复 原来的状态。 (ⅳ)在可逆过程进行任一瞬间,若将条件变化无穷小
p1V1 1 1 积 Wr 分 ( 1 1 ) 1 V2 V1
若已知始末态温度,更 常用的公式为: Wr U
T2
(推荐)
T1
nCV , m dT nCV ,m (T2 T1 )
p1V1 1 1 Wr ( 1 1 ) 1 V2 V1 1 p2V2 p1V1 ( 1 1 ) 1 V2 V1
CV,m dln T R dln V dln T (1 C p,m CV,m )dln V
定 : 热 数 义 绝 指
dln T ( 1 )dln V 积 可 : 分 得
pg :为 数 常
T2 V2 T2 V2 1- ln( ) (1- )ln( ) ( )( ) T1 V1 T1 V1
n=1mol pg, T1=350K p1 = 200 kPa
是理想气体
dT 0
dT=0,可逆
n=1mol pg, T2= 350K p2 = 50 kPa
U 0
H 0
p1 Wr nRTl n 4.034k J p2
U Q W
Q W 4.034kJ
U nCV ,m T W p外dV
例 2.10.1某双原子理想气体4 mol,从始态P1=50kPa ,160dm3
经绝热可逆压缩到末态压力P2=200kPa 。求末态温度及过程的
W、U及H。 解:
先求出始态温度
3
P1=50kPa 3 V1=160dm T1
3
Qr 0 P2=200kPa V2
总的结果是:只有第三种情况系统与环境既 没有得功,也没有失功;既没有吸热,也没 有放热。系统与环境完全复原,没有留下任 何“能量痕迹”,这正是“可逆”二字含义
所在
可逆过程演示
红线下面积为恒温可逆 过程系统与环境间交换 的体积功。 灰色标出的面积为分段 恒外压(恒温)膨胀过 程中系统对环境所做的 功。 蓝色+灰色标出的面积为 分段恒外压(恒温)压 缩过程中环境对系统所 做的功。 蓝色标出的面积为系统 恢复后环境对系统所做 的净功。
例2.10.2:某双原子理想气体1mol从始态350K, 200kPa经过如下四个不同过程达到各自的平衡 态,求各过程的Q,W,U及H。 (1)恒温可逆膨胀到50kPa
(2)恒温反抗50kPa恒外压膨胀至平衡
(3)绝热可逆膨胀到50kPa
(4)绝热反抗50kPa恒外压膨胀至平衡。
(1)dT=0,可逆
量,可使过程逆向进行。
2. 可逆体积功的计算
Wr p外 d V (p d p)d V p d V
V1 V1 V1
V2
V2
V2
(1)理想气体的恒温可逆体积功
1 nRT Wr p d V d V nRT d V V V V1 V1 V1 V2 p1 nRT ln( ) nRT ln( ) V1 p2
ΔU n CV ,m (T2 T1 ) 4 2.5 8.314 (357.43 240.53) 9720 J ΔH n C p ,m (T2 T1 ) 4 3.5 8.314 (357.43 240.53) 13608 J
Q 0 W U 9720J
(2).多次等外压压缩 第一步:用 p" 的压力将体系从 V2 压缩到 V "; 第二步:用 p'; ; 第三步:用 p1 的压力将体系从 V ' 压缩到 V1 。 整个过程所作的功为三步加和。
W p (V V2 )
'' ''
p (V V ) p1 (V1 V )
(2)恒温反抗50kPa恒外压膨胀至平衡
n=1mol pg, T1=350K p1 = 200 kPa
是理想气体
dT 0
dT=0, p外=50kPa
n=1mol pg, T2= 350K
p2 = 50 kPa
U 0
H 0
n2 RT2 n1 RT1 ) W p环 dV p环 ( V2 V1 ) p环 ( P2 P1
=-2.183 kJ
U Q W
Q W 2.183kJ
(3)绝热可逆膨胀到50kPa
n=1mol pg, T1=350K p1 = 200 kPa Q=0, 可逆 n=1mol pg, T2= ? p2 = 50 kPa
1 1
T2 p2 1.4 p CV ,m T1 1 ΔU n CV ,m (T2 T1 ) 2.379 kJ
★理想气体恒温可逆与绝热可逆的p-V 图:
绝热可逆过程因
消耗内能作功,故
p
2
1
曲线(1) 恒温可逆
曲线(2) 绝热可逆
降至相同压力时温
度也会降低,p-Vm
线更陡。
Vm
c.绝热不可逆过程体积功的计算:
绝热过程: δQ=0,δW=dU 过程可逆时,用绝热可逆方程 求出T2;但对于绝热不可逆过程,注意一定不 能用绝热可逆方程求T2。只能从绝热过程的特征出发用下式确定T2 :
' ' '' '
(3).外压比内压大一个无穷小的值
外压相当于一堆沙子,每次加一粒,这样的压缩过程是 无限缓慢的,每一步都接近于平衡态。所作的功:
W p外dV p dp)dV (
pdV
V1 V2
•
功与过程
功与过程 小结:
从以上的膨胀 与压缩过程看出, 功与变化的途径有 关。虽然始终态相 同,但途径不同, 所作的功也大不相 同。。
p外 p2 1 kPa
p终 p始
W=-p外V=-p外(V2-V1)
p终
V
P终,V终
(i)
P始,V始 T
T
体系所作的功如阴影面积所示。
(2).多次等外压膨胀
(ⅰ)克服外压为 p ',体积从 V膨胀到 V ; ' 1 (ⅱ)克服外压为 p " ,体积从 V膨胀到 V ; ' " (ⅲ)克服外压为 p2,体积从 V "膨胀到 V2。
W U -1.559kJ
∵ Q=0
∴ ΔU=W
n CV ,m (T2 T1 ) p环 V2 V1 ) (
nRT2 nRT1 n CV ,m (T2 T1 ) p环 ( ) p2 p1
T2 275.0 K
∴ U n CV ,m (T2 T1 ) -1.559kJ
H nC p ,m ( T2 T1 ) 2.182kJ
代 绝 可 方 入 热 逆 程
1 C p ,m CV , m
(p2V2 p1V1) 1
C p ,m CV , m R
1 (p2V2 p1V1) CV , m ( nRT2 nRT ) nCV , m (T2 T1 ) 1
CV , m
p1V1 1 1 或Wr ( 1 1 ) 1 V2 V1 1 p2V2 p1V1 ( 1 1 ) 1 V2 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