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下学期考试错题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历史下学期考试错题分析
1.[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出自战国时期什么人之口?意思是什么?——商鞅;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不必效法古代。[ 2 ] 这一理论属于哪家学派?代表哪个阶级?——法家、地主阶级。[ 3 ] 他在哪国实现了这一理论?有何历史影响?——秦国、秦国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4].材料表明商鞅的什么思想?——根据时代变化,时代需要进行改革,变法的思想.。[5].根据这一思想,商鞅采取了什么行动?包括哪些具体措施——进行了变法行动。具体措施,废除原来土地的疆界,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建立县制。[6].表明了商鞅的什么态度?结果如何?——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同旧势力进行斗争的坚决态度。结果得到秦孝公的支持而进行了变法. [7].谈谈变法的作用是什么?——通过变法,秦国废除了奴隶制度,建立起了封建制度,封建经济得到发展,部队战斗力加强,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8 ]你能分析一下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吗?——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指导思想和变法措施符合秦国国情以及地主阶级的要求;变法的过程中执行得非常坚决(说话算数,威信很高;秦孝公的信任、重用. [9] 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只有改革,国家才能富强.;我们要象商鞅那样,顺应历史潮流,勇于改革,勇于创新。[10] 通过学习商鞅变法,结合当今改革开放,说一说,一场改革或变法要想取得成功,需具备哪些条件?改革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得民心者得天下”;改革要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紧跟时代发展;改革要有良好的环境。 2. (1)孔子;(2分)春秋时期。(2分)(2)儒家学派;(2分)《论语》。(2分)(3)提出“仁”的学说,“仁”包含一切美德。
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3分)(2)西汉(汉武帝时期)。董仲舒(2分)(4)提示:“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3、“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飞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①秦王是指谁?他扫六合后自称什么——赢政、秦始皇。②“秦王扫六合”是在什么时间灭掉哪六诸侯国?——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陆续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③什么战役后,东方六国无法抗拒秦的进攻?——公元前206年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④秦扫六合后,建立了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中国历史潮流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⑤秦的统一,对今天我国的统一大业的实现有何启示?——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主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心愿。我们要坚定不移在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但也不承诺放弃武力;我们要坚决反对“台独”积极推进两岸交往,争取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的统一大业。 4.(1)上文中“皇帝”指谁?——北魏孝文帝。(2)他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3)除上文内容外,他还有哪些改革措施?——迁都洛阳;穿汉服;改用汉姓;同汉族通婚(4) 请站在中华民族立场上对这位皇帝的改革进行评价。——促进了民族融合,也促进了鲜卑族的发展,使鲜卑族最终汇入中华民族大家庭。5.(1)材料一说明了长城在中华民族历史中有什么地位?——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中华民族历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秦朝当时的徭役非常繁重(3)后人对于秦始皇的评价有着不同的说法。有人说秦始皇功大于过,有人说秦始皇过大于功。你同意哪种说法?为什么?——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是因为:1.他统一六国,结束战乱。2.他制定一套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推行郡县制,影响深远。3.他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
有利经济文化发展和国家统一。4.北御匈奴,修建长城;(修建灵渠,开发南疆)。说他是个暴君,是因为:1.他下令“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2.他修建阿房宫和长城等,给人民带来繁重的劳役负担;统治时期,赋税沉重,刑罚严酷。6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请回答:(1)这是谁提出的建议?他生活在哪个朝代?当时在位的皇帝是谁?——董仲舒在西汉,在位是汉武帝(2)他提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巩固中央集权(3)这一建议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巩固了中央集权,同时使儒家思想逐步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4)这位皇帝在经济、民族和外交方面还有哪些作为?(3) 经济:将铸币和盐铁的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还治理黄河。民族:派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外交:派张骞出使西域4)哪位皇帝对待儒家的态度与其相反?(1)能否据此说明他们的目的完全不同?秦始皇的态度与其相反;不能,因为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巩固中央集权。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 )这句是谁说的?②"烈士"指什么?③"壮心"在这里指什么?④作者最伟大的功绩是什么?他为什么能有如此的作为?①曹操。②指怀有雄心壮志的人。③"壮心"指统一全国统一北方,结束了北方军阀割据的局面。他能统一北方,是因为他在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占了优势,招贤纳士,重视人才。在经济上实行屯田,奖励农耕。在军事上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大败袁军,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2)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吗?——不是。(3)你能说出与曹操有关的两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吗?——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4 )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学习他为统一大业努力奋斗,积极进取的精神。( 5 )为什么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而在赤壁之战中却以多败于少?——官渡之战前曹操招募流民、组织兵士屯田,官渡之战时曹操采纳谋士建议火烧袁军粮草,大败袁绍。赤壁之战时,曹操骄傲轻敌,导致大败。曹操在两次战争中的不同结局,给我们哪些启示?----骄兵必败8.(1)孔子。(1分)秦始皇:焚书坑儒,禁止儒家思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2)设立太学,以儒家五经为教材,不学习其它各家的学说。(3)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9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西亚,再到欧洲(3)西汉政府为保证“丝绸之路”畅通,于公元前60年特别设置了什么管理机构?有何重要意义?(4分)西域都护。(4)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什么意义?丝绸之路的开通,开辟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各国以至欧洲的陆地交通路线,促进了这些地区的经济文化交往。(5)这一历史事件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举出3例西汉与西域经济交流输出和输入的物品)西汉与西域的联系更加密切。输出:凿井技术、冶金技术、养蚕技术、丝绸、漆器、铁器。输入:汗血马、胡萝卜、葡萄、核桃等。(举3个即可4分)
10①由荒凉、落后变为富庶。(2分)②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安定;劳动人民辛勤劳动。(4分)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2分)③保持安定的环境;引进人才;引进技术等等(3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