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张萱《捣练图》赏析

合集下载

《捣练图》

《捣练图》

唐 张萱
“讨论”
同桌合作,找出作品中的细节描绘。
此图着重刻画人物的动作、姿态,尤其注重细节描写, 请总结下画中有哪些细节描写?
1.左侧执绢的妇女身躯稍向后仰,似在微微着力 2.熨练妇女认真专注的表情,端丽的仪容,恰如 其分地表现了温厚从容的心情 3.淘气的小女孩在绢下好奇地窥视玩耍 4.煽火女孩怕热脸侧过去了 5.四个捣练的妇女,左侧挽袖的细节
2.审美追求
比较 一下两件作 品,人物的 面庞有何不 同?
■面庞体态
《三彩女立俑》 唐代
魏晋时期的雕塑
怎样理解唐代 “以胖为美”?
先民时期的人们受自然条件所限, 寿命短,高大健硕的女人代表着健 康,宜生养。李唐皇室的血统有一 半是鲜卑血统,鲜卑族是蒙古草原 游牧民族。游牧民族从古到今都以 养肥牲畜为职业,以“羊大”为美, 在民族审美上就以胖为美。
盛世下的女性生活Biblioteka —捣练图作者:唐 张萱 临摹:宋徽宗 收藏:现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同桌讨论:
1.什么是“仕女画”? 2.什么是“练”? 3.《捣练图》这幅作品采用怎样的艺术形式展现的? 还有哪些作品采用这样的形式?请举例 4. 《捣练图》表现了什么内容?分几部分来欣赏?
熨烫
缝制理线
捣练
《捣练图》
表情微妙 神态从容 丰腴华贵
线条匀细
色彩艳丽
课堂实践
• 谈一谈你对这幅作品的理解或感受。
唐仕女马球俑
唐人宫乐图(中国画,48.7 厘米
×69.5厘米)
簪花仕女图
唐 周昉
采蝶
赏花
闲步
戏犬
这幅画描绘的是一群雍容华贵的唐代贵族妇 女在庭院里闲游漫步的情景。表现出上流社会 贵妇物质生活的富足。

美术鉴赏:张萱《捣练图》赏析

美术鉴赏:张萱《捣练图》赏析

张萱《捣练图》赏析张萱,生卒年未详,京兆(今陕西西安)人。

盛唐时着名人物画家之一,擅画妇女、儿童、贵公子,并从事社会风俗画制作。

他在绘画题材上一变汉魏以来“列女”、“孝子”传统,转向表现现实生活。

同时,在宗教画盛行的当时另辟了蹊径,对我国人物画特别是风俗画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所画妇女惯用朱色,晕染耳根为其特色。

又善以点簇笔法,画亭台、树木、花鸟等宫苑景物,点缀妍巧,俱穷其妙。

现存世作品有《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等。

《捣练图》工笔重彩,亦系宋徽宗摹本,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

《捣练图》描绘了从捣练到熨练各种活动中的妇女们的情态,刻画了不同人物的仪容与性格。

表现的是妇女捣练缝衣的场面,人物间的相互关系生动而自然。

从事同一活动的人,由于身份、年龄、分工的不同,动作、表情各个不一,并且分别体现了人物的特点。

人物形象逼真,刻画维肖,流畅,设色艳而不俗,反映出盛唐崇尚健康丰腴的审美情趣,代表了那个时代人物造型的典型时代风格。

画中人物动作凝神自然、细节刻划生动,使人看出扯绢时用力的微微后退后仰,表现出作者的观察入微。

其线条工细遒劲,设色富丽,其“丰肥体”的人物造型,表现出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格。

画面分为三级人物:第一组四个妇女用木杵捣练;第二组两个人,一个坐在地毯上理线,另一个坐着缝纫;第三组是几个妇女把练抻直,用熨斗烫平。

整个画面的构图安排得十分巧妙,三组人或坐或立,有高有低,错落有致。

各组人物之间彼此呼应,联系紧密又自然和谐。

捣练一组中,一人回身挽袖与理线一组相应,后两组人物之间又穿插一蹲着扇火转首的女孩,使三组人物气脉相连。

作者善于捕捉劳动中的微小细节,进行深入刻画,生动地传达了生活的情趣,表现出人物不同的心理和性格特点。

坐在火盆旁的女孩一边挥扇,一边回头欲语的情态,反映出她对扇火这种单调、重复动作的厌倦,渴求新的刺激分散注意力的心理,揭示了女孩活泼好动的性格。

熨平一组中,画一个稚气的小女孩,在练下穿梭来去,活跃了劳动过程中的板滞气氛,使整个画面收到张弛有度,富于节奏变化的艺术效果。

捣练图绘画手法的美学鉴赏

捣练图绘画手法的美学鉴赏

总结与评价
1
此外,《捣练图》还蕴含着深 刻的女性意识
2
画面中的女性形象不再是被动 地被描绘和欣赏的对象,而是 作为劳动主体出现,展现了她
们勤劳、坚韧和智慧的一面
3
这种女性意识的出现,不仅是 对传统绘画中女性形象的一种 突破,也是对当时社会性别观
念的一种挑战
6
传承与发展
传承与发展
《捣练图》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经典之作, 具有极高的传承价值。这幅画作不仅代表 了唐代宫廷画的艺术成就,而且对于研究 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 参考价值。在传承过程中,《捣练图》对 于后世画家和艺术爱好者来说,是一种启 示和借鉴,它所蕴含的美学元素和艺术手 法为后来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在具体的色彩运用上,张萱注重表现物象 本身的色彩变化。例如,在描绘妇女们的 服饰时,他根据不同服饰的材料和纹理, 施以不同的颜色和浓淡变化。在描绘丝绢 时,则突出了丝绢本身的白色和光洁度,
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亮丽和鲜活
4
表现手法之美
表现手法之美
除了构图、线条和色彩之美外, 《捣练图》还通过多种表现手法 展现了其美学价值。首先,张萱 通过对劳动场景的细致刻画,展 现了唐代宫廷女子的生活状态和 劳动风貌。这种写实主义的表现 手法既具有历史价值,又富有生 活气息
此外,张萱还善于运用线条的组合与排列,营造出一种形式美感。例 如,在描绘丝绢熨平的画面时,他运用了一系列的短线,形成一种类 似于水波纹的图案,既表现了丝绢的质感,又增加了画面的视觉效果
3
色彩之美
色彩之美
01
02
《捣练图》的色彩运用也极具特色。张萱 采用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赋色法,以浓淡 相宜的色彩表现出物象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整幅画作以暖色调为主,给人以温馨、恬 静之感。同时,通过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形成了一种和谐而富有变化的画面效果

四季的故事《捣练图》与《虢国夫人游春图》再思

四季的故事《捣练图》与《虢国夫人游春图》再思

四季的故事《捣练图》与《虢国夫人游春图》再思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两幅著名的中国古代绘画作品——《捣练图》与《虢国夫人游春图》,并试图从四季的角度去重新解读和欣赏这两幅画作。

我们将首先概述这两幅画的创作背景、艺术特点以及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然后分析它们各自所描绘的季节特征,以及这些季节元素如何与画作的主题和情感表达相结合。

通过深入剖析这两幅画作,我们将进一步理解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如何运用季节元素来展现生活的多样性和人性的丰富性。

本文也将探讨这两幅画作对我们今天欣赏和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启示,以及它们在现代艺术领域中的价值和意义。

二、《捣练图》赏析《捣练图》不仅是唐代绘画的瑰宝,更是中国古代女性勤劳与智慧的象征。

这幅作品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构图,展现了唐代都城长安城的一角,特别是那些忙碌于家务的女性形象。

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位妇女围坐在一起,她们正忙碌地捣练着。

捣练是古代家庭中的一种日常劳作,需要妇女们用杵在砧上捣洗过的衣物,使之更加洁净。

画中的妇女们虽然身份普通,但她们的姿态各异,神情专注,仿佛正在进行一场无声的舞蹈。

她们的动作连贯而自然,既展现了她们对家务的熟练与能干,也透露出她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

画面的构图十分巧妙,作者通过巧妙的视角和透视,将一群妇女捣练的场景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画面中的妇女们或站或坐,或俯或仰,形成了丰富的层次感和动态感。

同时,画中的色彩也运用得十分巧妙,作者以淡雅的色彩为主调,既突出了妇女们的形象,又使整个画面显得清新而自然。

《捣练图》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它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妇女的家庭地位,为我们了解唐代社会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画中的妇女形象也为我们展现了唐代妇女的勤劳与智慧,她们不仅是家庭的支柱,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捣练图》是一幅具有深刻内涵和高度艺术价值的作品。

它不仅展现了唐代妇女的勤劳与智慧,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

《捣练图欣赏》课件

《捣练图欣赏》课件
CATALOGUE
捣练图的影响与价值
对后世绘画的影响
成为历代画家学习的范本
由于《捣练图》在绘画技巧和构图方面的卓越表现,它成为了中国画坛上众多画家学习和模仿的范本,影响了众 多后世的绘画作品。
开创工笔重彩画新篇章
张萱的《捣练图》以其精细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开创了工笔重彩画的新篇章,对后世的工笔绘画风格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CATALOGUE
捣练图的艺术特色
构图特点
01
02
03
对称性
画面左右对称,表现出和 谐、稳定的视觉效果。
层次感
通过远近、虚实的手法, 呈现出画面的空间层次感 。
细节描绘
对服饰、道具等细节的精 细刻画,增强了画面的生 活气息。
色彩运用
丰富性
运用多种颜色,使画面色彩丰富、饱 满。
情感表达
色彩的运用传达出情感和氛围,使画 面更加生动。
《捣练图欣赏》ppt 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捣练图简介 • 捣练图的艺术特色 • 捣练图的文化内涵 • 捣练图的影响与价值 • 捣练图的传承与保护
01
CATALOGUE
捣练图简介
作者介绍
唐代画家张萱
《捣练图》的作者张萱是唐代著 名的画家,擅长人物画,作品多 反映贵族妇女的生活,是唐代工 笔重彩画的杰出代表。
作品概述
画作内容
《捣练图》以长卷形式,描绘了唐代贵族妇女在捣练、熨烫、缝制过程中的场 景。画中人物形象生动,刻画细致入微,是唐代工笔重彩画的杰出代表。
艺术特色
作品构图严谨,线条流畅,设色艳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画中 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生动地展现了唐代贵族妇女的优雅气质和生活状态。

捣练图【8】

捣练图【8】
盛 唐 女 性 的 生 活
《捣练图》张萱
作品分析——
1、此图名称?作者?年代?
2、作品中人们在干什么?
3、本图可以划分几个部分,分别是什么? 4、请描述一下你认为最生动有趣的形象?
作者简介
• 张萱 唐代宫廷画家,擅长画仕女画,内容多为 贵族妇女和宫女,代表作品《捣练图》、《虢国 夫人游春图》。张萱画的妇女形象特点是以朱红 色染耳根,衣饰华丽,体形丰满,体现雍容华贵 的气质。本课欣赏的画作为宋徽宗赵佶临摹本, 并不是原作。 • 宋徽宗赵佶 北宋倒数第二个皇帝。他在政治上 昏庸腐朽,但擅长书画,在他统治期间,宋代宫 廷绘画最为兴盛。他对书画艺术的爱好和提倡, 客观上促进了宋代绘画的发展。
解 读 捣 练 图
总结
画家描绘捣练、缝织、熨烫等活动 过程,既重视人物形象的塑造,又注 意刻画某些富有情趣的细节,使得所 反映的内容,更具有生活气息。
张萱的其它作品
• 《虢国夫人游春图》
周昉
• 《簪花仕女图》
唐 代 其 他 仕 女 作 品
周昉《簪花仕女图》
唐 代 其 他 仕 女 作 品
唐代其他仕女作品
山水画
工笔画

写意画
作业格式:
《捣练图》作品赏析 作品简介:(作者 年代 分类 简单叙述画面 描写的内容) 作品艺术特点:(服饰线条 色彩妆容 动作 形态 ) 唐代审美特点:身材 妆容 服饰 我欣赏:畅所欲言 自由发挥
眉毛妆容的变化:
日本古典歌舞艺人
分析特点
• 分析唐代人物画造型的主 要特点?
人物表情微妙,神态从容,线条匀细,色彩艳丽, 丰腴华贵。
“以胖为美”
怎 样 理 解 “ 以 胖 为 美 ” ?
以丰腴为美的审美观,不仅仅局限于 隋唐时代,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喜欢高大 丰满、皮肤白皙的美人,健康美是当时的 主流审美观。 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的祖先是鲜卑族, 也就是说李唐皇室的血统中至少有一半是 鲜卑血统,唐朝“以胖为美”,深刻地反 映了鲜卑族的血统和印记。鲜卑族和蒙古 族是两个有着亲缘关系的游牧民族。游牧 民族都以养肥牲畜为职业,以“羊大”为 美,当然在民族审美上就以胖为美了。

中国美术名作赏析—《捣练图》

中国美术名作赏析—《捣练图》

中国美术名作赏析——张萱《捣练图》张萱《捣练图》,现藏于波士顿美术馆。

《捣练图》家喻户晓,不过很多人对这件作品都有疑感;好像不过是画了几个女性在做丝绸。

一件表现妇女劳动场景的画,为什么会成为宫廷画的代表作?我们还是先从画本身看起。

《捣练图》有37厘米高,145.3厘米长,画面上有三组人物,一共12个人。

唐代妇女以丰满为美的特点,在这张画当中就得到了非常明确的体现,这种风格又被称作"丰肥体"。

画面分了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右边的四个人,她们在用木杵捣练,关于捣练,下面会仔细解释。

第二个部分是中间的两个人在拼缝。

第三部分是左边的六个人,一个在扇火炉,另外四个人在熨烫丝纲。

还有一个小女孩,淘气地在丝绸下窜来单去。

特别注意这位小女孩。

你可能觉得这个小女孩的出现,只是增加了一点生活气息,但是深入想想,她代表的是这种丝绸制作技艺的传承。

女孩子们从小看着长辈女性怎么做这些事情,耳濡目染,慢慢就学会这道处理丝织品的工序。

古人发现把蚕茧放在微开的水当中一煮,胶化开了,丝就能抽出来了。

但是丝上还附着很多胶,粘有灰尘和杂质,这叫生丝。

生丝要进一步处理才能变成熟丝,熟丝柔软、光滑,具有垂坠感,而且能够染上各种漂亮的颜色。

处理生丝的过程,就叫练丝。

首先要把生丝放在碱性的草木灰水里浸泡,然后用木杵,也就是大棒子捶打,然后晒干;再浸泡、捶打、晒干,这个过程要重复数次。

多余的丝胶和杂质就慢慢脱落了,丝也变得白净、柔软、有光泽。

"三矾九染"听到这里,相信你意识到了,原来这项看似休闲的劳动,技术含量相当之高。

不过,这跟《搞练图》的艺术地位又有什么关系呢?这里有一层隐秘的联系。

从印肩品上是感受不到的。

宫延艺术不只是看内容,它在技巧、材质等方面也都要突出宫廷的至高地位,《规练图》就是个极好的例子。

不过请注意,这张《玛练图》并不是唐代的原作,而是宋徽宗画院的画师临摹的。

所以我们这里是以宋代宫廷画的工艺水平为例来讨论。

关于张萱《捣练图》的再认识

关于张萱《捣练图》的再认识

关于张萱《捣练图》的再认识郝平川摘要:张萱《捣练图》是描绘几个贵族妇女在做丝织手工的普通劳动场景,是一种普遍世俗状态。

本文主要从题材、立意、布局、造型、赋色、生活、内涵、技法等方面解析张萱《捣练图》的艺术技巧和由此表现出的汉唐气魄和盛世雄风,从全新的角度和独特视角再认识这幅千古名作,以期达到弘扬工笔重彩优秀传统,使祖国古老的工笔人物绘画艺术重现夺目光辉。

关键词:华贵雅丽;雄健辉煌;捣练图《捣练图》是一幅描写贵族妇女在劳作的传世手卷佳作,描绘了从捣练到熨练各种活动中的妇女们的情态,刻画了不同人物的仪容与性格。

表现的是妇女捣练缝衣的场面,人物间的相互关系生动而自然。

从事同一活动的人,画中的小女孩、少女、妇女三个不同年龄段的主观形象,分工的不同,动作、表情各个不一,并且分别体现了人物的特点。

人物形象逼真,刻画维肖,流畅,设色艳而不俗,反映出盛唐崇尚健康丰腴的审美情趣,代表了那个时代人物造型的典型时代风格。

作者是盛唐著名人物画家张萱。

今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的《捣练图》无款识,历来被认为是宋徽宗赵佶摹本。

练,是丝织品的一种。

古代丝织品皆粗纺而成,质地较硬,需煮熟后加漂粉用杵捶捣,使之洁白柔软,再用熨斗熨平方可使用。

此图正是描写宫中妇女加工白练的场景。

张萱(公元6 8 0年—7 5 0 年),京兆(今西安)人,玄宗开元十一年(7 2 3 年)任集贤院画直,相当于宫廷画师。

善画人物,而对于贵公子与闺房之秀最为擅长。

“萱好画妇女婴儿”(唐张彦远),“尝画贵公子、鞍马、屏障、宫苑、仕女,名冠一时”、“点簇景物位置、庭台树木花鸟,皆穷其妙”(朱景玄)。

原作不存,但从现存摹本仍能看到张萱工笔仕女画的风采。

一、横向长卷画面的布局经营《捣练图》中一共描绘十二个人物状态,从右至左依次摆布,可分为三组,即捣练、缝制和熨练,三组人数依次为右边四个持杵的妇女、中间三个蹲坐姿的人物和左边持练考练的场景,人与人之间,组与组之间的间距不大,是画家故意避免画面的重点突出,而是希望每一个场景都很完整,每一个人都很精彩,从而形成横向无限延展的感觉。

《捣练图》作品欣赏

《捣练图》作品欣赏

《捣练图》是唐代名画,作者是唐代画家张萱,画作原属圆明园收藏。

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现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作者简介:
张萱是盛唐时期著名的宫廷画家,尤其擅长画公子侍女等人物画。

朱景玄曾在《唐朝名画录》中称赞他的人物、鞍马、宫苑画“各绝于时”、“皆称第一”。

更值得一提的是,张萱十分擅长描绘小孩。

画小孩一直被古代画家认为是人物中比较难的。

张萱的画作可以直接反映盛唐时期士女的形象,后世周昉便受其影响。

而其影响更是可以往后追寻到后唐以及五代。

然而张萱流传下来的画作并不多。

大多数都是别的画家临摹的仿制品,流传下来并被发现的只有《捣练图》以及《虢(音:guo同国)国夫人游春图》两幅。

作品简介:
《捣练图》由三组人物构成,描绘了唐代妇女在捣练、理线、熨平、缝制劳动操作时的情景。

画面的描述十分生动:左侧三个成年妇女在轻轻扯动着绢布,一个背对着观者的小女孩在帮忙,而另一个则淘气地在绢布底下钻来钻去。

右侧一个弄火的女性则因为畏热而后缩,中部的两个女性则在细心地摆弄针线。

最右侧的一组女性则在捣衣。

细心观看会发现,这些侍女都体现了唐代的审美标准:身材丰满,嘴巴则是“樱桃小嘴”。

《捣练图》的构图也非常巧妙。

三组女性既可以堪称是独立的,也可以堪称是连贯的。

而其高度错落不已,数量多少不同,人物有疏有密,不会给人一种呆板的感觉。

而作者对线条的描绘也十分细致柔和,每一名妇女身上的衣服仿佛都飘逸有致,近在眼前。

1/1。

捣练图赏析

捣练图赏析

捣练图赏析
《捣练图》张萱绢本设色波士顿博物馆藏
练是古代用于制作衣服的一种丝织品,制成后质地较硬,需要经过加工方能制作服装,此画记述的是古代劳动妇女的这一加工劳动过程。

连的加工程序是依画面的有左向右的描述,为捣、织、烫三个环节。

对于捣的过程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做过具体描述“爽占应秋律,繁杵含凄风。

一一远相续,家家音不同。

”杵是捣练的重要工具,画面右侧四位妇女手中拿的即为杵,显然捣练在当时是一种社会化很强的劳动。

画面中的劳动妇女同样个个丰盈爆满,劳动场景设计轻松、连贯、自然,起伏有致,错落得当。

画面分为三组:右侧四人是捣杵的一组,表现的是劳动节奏的美感;中间的一组是络丝的一组,表现的是劳动的精细与专注;左侧的一组是烫熨的一组,表现的是劳动中力与美的结合,此组中小孩的设计最为精彩,若将小孩移开,略显单调与死板。

在传统工笔人物画中,以普通劳动者为创作原型的不多,在张萱笔下盛唐时普通劳动妇女的美感依然表现得淋漓尽致,对后人影响较大。

捣练图

捣练图

(二) 盛世下的女性生活 1.日常生活
采蝶
赏花
闲步
戏犬
这幅画描绘的是一群雍容华贵的唐代贵族 妇女在庭院里闲游漫步的情景。表现出上流社 会贵妇物质生活的富足。
(二) 盛世下的女性生活 1.日常生活
“双陆”是唐 代非常盛行的一种 棋类活动。
图中两人对弈、 两人观棋,表现了 唐代贵族妇女下棋 消遣生活的场景。
(二) 盛世下的女性生活
2.审美追求
比较 一下两件 作品,人 物的面庞 体态有何 不同?
■面庞体态
《三彩女立俑》 唐代
魏晋时期的雕塑
(二) 盛世下的女性生活 2.审美追求
■发型发饰
观察图片,看看唐代女子的发式有什么特点?发髻上流 行用什么作装饰?
(二) 盛世下的女性生活 2.审美追求
■面部化妆
(二) 盛世下的女性生活 看一看,除了《捣练图》中仕
1.日常生活
女的劳动场景,唐代女性的日常生 活还有哪些内容?
簪花仕女图 局部 唐代 周昉 内人双陆图(中国画,30.7厘米×64.4 厘米 ,局部,宋摹本)唐代 周昉
(二) 盛世下的女性生活 11..日日常常生生活活
唐仕女马球俑
唐人宫乐图(中国画,48.7 厘米×69.5厘米)
张萱的其它作品
虢国夫人游春图 (中国画,51.8厘米×148厘米,唐代 )张萱
周昉
直接继承并发展了张萱仕女画的艺术风格。
簪花仕女图 (中国画,46厘米×180厘米, 唐代 )周昉
四、从《捣练图》看盛唐女性的生活
(一) 大唐盛世
■贞观之治:贞观年间, 赋役减轻,生活安定,政 治清明,国力加强,史称 “贞观之治”。
1、 要有自己的观点。 2、 条理清楚,语句通顺。 3、 字数不少于500字。

世俗的升华——唐代张萱《捣练图》的世俗劳作生活题材表现研究

世俗的升华——唐代张萱《捣练图》的世俗劳作生活题材表现研究

1唐代张萱创作《捣练图》历史文化背景唐代特殊的极其繁荣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着艺术文化的发展,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给了绘画更加自由的空间,再者唐代之前绘画的发展不管是题材还是技法方面都渐渐地走向成熟,在此基础上诞生了盛唐时期张萱的《捣练图》这一在题材和技法上都很成熟的人物画作品。

1.1 唐代张萱创作《捣练图》的唐代社会环境分析社会的外在环境影响着一个时代文化的发展,绘画作为文化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会有着时代的印记,东汉以后直至隋朝又一次结束了长期的割据战乱,但转瞬即被李唐王朝取代。

国家实现大一统之后为恢复发展生产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使农民增加了劳动积极性,推动了农业、手工业的繁荣发展,整个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使文化艺术发展获得良好的社会经济基础。

另一方面,唐朝实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加强与各民族以及异域各国的经济文化来往,吸收借鉴优良的外来文化,同时破除了一家一说的独尊思想,转而为儒、释、道三教相互吸收与融合以致于共同发展,形成一种开放的文化氛围。

在这样的文化纷飞下绘画艺术的发展也获得更加自由开放的环境,在内侍省设置专门的书直、画直的直官,并制定培训艺徒的制度。

各种形式、题材异彩纷呈,渐已成熟也便诞生了张萱表现丝织劳动生活的《捣练图》这一历史上第一幅主观表现劳动生活场景的中国人物画。

1.2 唐代张萱创作《捣练图》的绘画发展传承分析1.2.1 唐代张萱创作《捣练图》之前绘画发展历史背景下的题材选择唐代张萱绘制《捣练图》之前,中国画发展将近千年,在中国人物画逐步走向成熟的道路上对于题材的选取尚未出现过主观能动性世俗劳动生活场景。

尽管在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一起一些墓室壁画中出现世俗劳动场景的表现,但却是为了给墓室主人营造一种真实富足的天国环境而定制的。

原始社会时,人们集体生活、劳动,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亦未分离生产劳动、宗教、艺术等也没有分离。

原始人在从事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产生对实践活动中得到的愉悦进行再体验的需要时,以一定的手段来再现现实实践活动情景合作主观感受的原始艺术被顺其自然的创作。

《唐宫夜宴》赏析

《唐宫夜宴》赏析
• 《簪花仕女图》是周昉贵族人物画风格的代表。同时也体现出贵族仕 女养尊处优、无所事事、游戏于花蝶鹤犬之间的生活情态。 [4]
• 《山东徐敏行墓壁画备骑出行图》 是隋代年间创作的壁画,于1976年 2月发掘山东嘉祥县英山徐敏行夫 妇墓中发现,位于合葬墓墓室西壁 中部。
• 画面上4人身着贺领或翻领衫袍, 并肩而立,二人执灯,一人执伞, 一人执扇。虽然4人在站立方向上 一致。但几个人之间相互照应的眼 神和面部表情却显出了微妙变化, 代表了隋代人物画的较高成就。
《捣练图》是中国唐代名画,是一幅工笔重设色画,表现 贵族妇女捣练缝衣的工作场面。系盛唐时的一幅重要的风 俗画,对后世绘画风格有重大影响,是唐代仕女画中取材 较为别致的作品,系唐代画家张萱之作。
此图描绘了唐代城市妇女在捣练、络线、熨平、缝制劳动 操作时的情景,在长卷式的画画上共刻画了十二个人物形 象,按劳动工序分成捣练、织线、熨烫三组场面。画中人 物动作凝神自然、细节刻画生动,使人看出扯绢时用力的 微微后退后仰,表现出作者的观察入微。其线条工细遒劲, 设色富丽,其"丰肥体"的人物造型,表现出唐代仕女画的 典型风格。
• 贾湖骨笛出土于中国河南省贾湖遗址,距今7800~9000年,是中国最早 的乐器实物,世界上最早的吹奏乐器。
• 1986-1987年间,贾湖遗址出土20多支精致的骨笛,分别有5孔骨笛、6 孔骨笛、7孔骨笛和8孔骨笛 [1]
• 贾湖骨笛能够演奏传统的五声或七声调式的乐曲,能够演奏富含变化音 的少数民族或外国乐曲。
• 妇好青铜鸮(xiao,音同枭)尊,1976年出土于河南省安
阳市殷墟妇好墓。
• 出土原器为一对两只,一件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另一 件收藏于河南博物院。 妇好鸮尊,器身铭文“妇好”,造

捣练图赏析

捣练图赏析

画家简介 张萱,唐代画家,陕西省西安人,开元时曾任史馆画直。 “善起草”,对亭台、树木、花鸟、皆穷其妙,尤擅长仕女 画。传世作品有《捣练图》卷(为赵佶摹本),现藏美国波士 顿美术馆;《虢国夫人游春图》卷(为宋摹本),绢本,设色, 纵51.8厘米,横140.8厘米,描绘杨贵妃之姊虢国夫人乘宫马 春游之情景,人马、服饰尽得唐人风致,卷后有王铎题跋, 现藏辽宁省博物馆。从艺活动约在开元、天宝年间。
《虢国夫人游春图》
仕女画 仕女画,一作“士女画”,原指以封建社会中上层士大夫 和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中国画,后为人物画科中专指描绘上 层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一个分目。
《捣练图》 描绘了从捣练到熨练各种活动中的妇女们的情态,刻画了不同 人物的仪容与性格。表现的是妇女捣练缝衣的场面,人物间的 相互关系生动而自然。从事同一活动的人,由于身份、年龄、 分工的不同,动作、表情各个不一,并且分别体现了人物的特 点。人物形象逼真,刻画维肖,流畅,设色艳而不俗,反映出 盛唐崇尚健康丰腴的家采用“散点透视法”进行构图,把整个捣练的劳动场面分三 部分呈现在读者面前。同时,他不单纯图解劳动的程序步骤,而是 注重对劳动场面中流露情绪的细小动作的描绘,似求得更好地展示 出笔下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如捣练中的挽袖,缝衣时灵巧的理 线,扯练时微微着力的后退,几个小孩的穿插,一女孩在煽火时以 袖遮面及另一女孩出神地观看熨练等,使画面中的人物与场景真实 生动,充满生活情趣。
如捣练中的挽袖缝衣时灵巧的理线扯练时微微着力的后退几个小孩的穿插一女孩在煽火时以袖遮面及另一女孩出神地观看熨练等使画面中的人物与场景真实生动充满生活情趣
捣练图赏析
• 图片2.jpg
捣练图是唐代名画,作者是唐代画家张萱,画作 原属圆明园收藏。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 流失海外,现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捣练图》卷是 一幅工笔重设色画,表现贵族妇女捣练缝衣的工作场 面。这幅长卷式的画画上共刻画了十二个人物形象, 按劳动工序分成捣练、织线、熨烫三组场面。第一组 描绘四个人以木杵捣练的情景;第二组画两人,一人 坐在地毡上理线,一人坐于凳上缝纫,组成了织线的 情景;第三组是几人熨烫的场景,还有一个年少的女 孩,淘气地从布底下窜来窜去。

《捣练图》:一声一声,捣尽千年思念

《捣练图》:一声一声,捣尽千年思念

国宝姓名国宝姓名::《捣练图》收藏地收藏地::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在五一劳动节这一天,让我们把目光聚焦于古代的劳动者们。

大诗人李白在诗里曾描绘过:“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这捣衣究竟是什么活计?不妨去唐代画家张萱的《捣练图》中来找找答案。

一幅绢画里竟有十二个人物,谁是主人公?这可真得好好说道说道。

实际上,谁负责捣练,谁负责织线和熨烫,老早就分工明确了。

先看右边的“捣练组”,四个女子一人一个大棍子,对着一团白布似的东西捶捶打打,这个“捣练”是在洗衣服吗?非也,捣练是印染或裁制寒衣前的一道重要工序,为的是让织物变得柔软又舒服。

捣衣时使用的工具为“砧”和“杵”。

“砧”是承托衣料的大石块,杵就是木杵。

在画中,左边的一名女子捋起袖子,“且待我休息片刻,就来大干一场!”帛料捣好后,就要送到画面左边的“熨烫组”了。

古时的“熨斗”实在有趣,呈木柄金属小锅状,里面放着烧红的木炭。

需要一手托衣料,一手将捣练时因捆扎而产生的褶皱细细熨平。

还有个淘气的小女孩儿,正调皮地扭着头朝上看,想看看衣料有没有被烫坏。

素练烫平整后,这才轮到缝制成衣环节。

唐代画师张萱是宫廷画师。

因为见惯了贵族们出行的样子,他笔下的人物往往神采飞扬、气度非凡。

瞧这些画中人物错落有致,活脱脱一幅动感的绘本。

熨烫者步态轻盈,扇火的女孩被熏得用袖遮脸,扭头躲避的姿态栩栩如生。

文/小海虾50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早在六朝时期,文学家们便写过很多关于“深夜捣衣”的诗作:“纤手叠轻素,朗杵叩鸣砧”“轩高夕杵散,气爽夜碪鸣”等等,捣衣为什么非要在晚上加班加点地进行?原来,当时战争频仍,男人大多需要上前线打仗。

唐代不发军装,要战士自备征衣。

秋天一到,在家的女人们就担心前线的人会不会没有足够的衣服御寒,不得不忙着捣练、缝衣,要赶在天冷之前将衣服捣好,再细心缝制,将思念化作一针一线穿插在了衣物中。

这幅《捣练图》画的虽然是宫廷中女子的工作场面,但辛劳的状态都是相同的。

张萱的《捣练图》分析

张萱的《捣练图》分析

2018-06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张萱的《捣练图》分析付贵荣(青岛科技大学,山东青岛266000)摘要:本文阐释了张萱《捣练图》本身所蕴含的人文关怀以及男性审美观照下的女性美。

关键词:《捣练图》;女性;图像学中图分类号:G63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7-0167-01《捣练图》长145.3厘米,宽37厘米,呈横卷式,以分段式叙事,将捣练的场景逐一呈现。

全卷共12人,按照制丝生产顺序分为捣练、织线、熨烫三个过程。

展卷即见捣练女子背影,绿衣红鞋,发髻高盘,酥手执杵,立于石砧旁;接着围在石杵边另有三女子,正对观者的女子,面部珠圆玉润,低眉俯首,两腿弯曲,全身力道集于双臂,捣练姿态如若起舞,衣着垂顺伏贴于身体;侧面女子,以同样姿态捣练,但眼神似乎并未注意石杵,而是注视对面和身边捣练的同伴,另有一妇女挽袖准备参与捣练之中。

此四人呈现了捣练的第一过程,砧石上放置着一匹折叠成若干层的帛料,两侧紧扎,她们正用长杵击打这帛料。

捣练之后是织线缝衣,只见一妇人背身侧面坐于碧毯之上,手中织线似乎从中间放置的线轴之上抻出,她聚精会神于指尖,身躯稍向后仰,似在微微着力。

另一妇人跨坐于凳上,由于缝纫需要,她一脚踏地,一脚踩凳,将丝帛放于腿间,眼神亦集中于丝线之上。

织线是细致的工序,线在图中并不能清晰可见,却可从织线的动作中找出丝帛走线的痕迹。

这一过程与前面捣练的过程形成动静对比。

捣练有砧杵敲击之声,织线则凝神静气;捣练动作好似起舞,力度可现,织线则动作细致,力道甚微。

将织线与下一步工序连接起来的是蹲在火炉旁、畏热回首的扇火女童。

她一边看着理线之人,一边为下一工序扇火,起到巧妙的过渡作用。

三妇人和一女童抻开整块丝帛白练,构成了四人熨烫、一人观练的场景,这是在熨去捣练时产生的皱褶。

中间正面熨烫妇女表情认真专注,仪容端丽,侧面两位抻练妇女身体微向后倾,将白练拉平。

另有一位仰身观练的女孩,似能透过白练看到同伴,动作俏皮讨喜。

解析张萱的《捣练图》

解析张萱的《捣练图》

第 三 组 画 人 物 最 多 , 有六 位 , 绘 了熨 练 的 场 景 . 共 描
先 抻 直 白练 , 后 用 熨 斗 熨 平 , 中两 人 手 持 木 轴 , 体 然 其 身 微 微 向后 仰 . 动 地 刻 画 了 抻 的 动 作 。 练 的 妇 女 用 左 手 生 熨
把 持 练 边 , 手 握 熨 斗 ( 代 的 熨 斗 很 简 单 , 衣 服 的 时 右 古 熨
后 , 擅 长 画人 物 画 , 其 是 画 贵公 子 和 闺房 之 秀最 为 著 他 尤 名 , 画 的 婴 儿 也 是 气 度 、 份 和 骨 法 自成 一 家 。 他 身 据 汤 重 的《 鉴 》 载 , 萱 最 大 的 特 点 是 画 妇 女 多 画 记 张 以 朱 色 渲 染 耳 根 , 以 凸 显 女 性 白里 透 红 的 肤 质 。 的 这 借 他
候 , 斗 内 盛 放 炙 热 的 木 炭 , 后 直 接 熨 烫 ) 情 专 注 的 在 然 神 熨 烫 白 练 , 容 端 庄 , 有 一 个 较 为 年 轻 的 女 子 , 白 练 仪 还 在 的 另一 旁 。 这 组 人 物 的最 右 侧 , 一个 手 执 扇子 的女孩 在 有
画 法 应 来 自展 子 虔 , 不 是 他 独 创 的 。 这 也 说 明 张 萱 并 但
艺 术 特 色 和 审 美 取 向
关 键 词 : 萱 《 练 图 》 工 笔 人 物 画 审 美取 向 张 捣


张 黄 — — 唐 代 重 要 的 工 笔 人 物 画 家
张 萱 , 兆 ( 西 西 安 ) , 卒 年 不 详 , 为 开 元 画 京 陕 人 生 曾 直 , 的艺 术 活 动主 要 在 开元 、 宝 ( 元 7 3 7 6 ) 他 天 公 1~ 5 年 前

捣练图

捣练图

唐代女性形象
《簪花仕女图》现藏辽宁省博物馆,描写贵族妇女春夏之 交赏花游园的情景。全图分为四段,分别描写妇女们采花、看 花、漫步和戏犬的情形。人物线条简劲圆浑而有力,设色浓艳 而不俗。据传,此卷经重新揭裱后发现是各自独立的四幅屏风 画。但自南宋以来一般都认为是周昉之作,但亦有专家根据仕 女打扮装束断为五代作品。
《捣练图》赏析
第 情描 一 景绘 组
。四 个 人 以 木 杵 捣 练 的
《捣练图》赏析
第 组理描 二 成线绘 组
了,两 织一人 线人, 的坐一 情于人 景凳坐 。上在 缝地 纫毡 ,上
《捣练图》赏析
第三组
描绘几人熨烫的场景,执绢的妇女身躯稍向后仰,似在微 微着力;熨练妇女认真专注的表情,端丽的仪容,恰如其分地 表现了温厚从容的心情。在绢下好奇地窥视的女孩,以及畏热 而回首的煽火女童,都生动引人。
思考与讨论
• 1﹑《捣练图》与《簪花仕女图》 相比有什么不同?
类别
名称 捣 练 图 簪花仕女图
作者 属于什 构图 绘画 色彩 精彩 及年代 么画种 样式 技法 细节
思考与讨论
• 2﹑唐代人物画中人物造型的主要 特点是什么?
3﹑《捣练图》与你了解的西方古 代人物画相比有什么不同?(从创作 意图、表现方式、使用材料、绘画技 巧及整体绘画效果等进行比较 )
美术 七年级
第十四册
欣赏课
思考:
大 雁 塔
思考:
开 元 通 宝
思考:
三 彩 骆 驼 俑
思考:
敦 煌 壁 画
思考:
簪 花 仕 女 图
1﹑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答:都是唐代的作品。
2﹑通过图片所反映的唐代都有什 么特色呢? 答:唐朝的经济空前繁荣,人们生活 很舒适,在佛教、诗歌、经济、贸易等 许多方面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萱《捣练图》赏析
张萱,生卒年未详,京兆(今陕西西安)人。

盛唐时著名人物画家之一,擅画妇女、儿童、贵公子,并从事社会风俗画制作。

他在绘画题材上一变汉魏以来“列女”、“孝子”传统,转向表现现实生活。

同时,在宗教画盛行的当时另辟了蹊径,对我国人物画特别是风俗画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所画妇女惯用朱色,晕染耳根为其特色。

又善以点簇笔法,画亭台、树木、花鸟等宫苑景物,点缀妍巧,俱穷其妙。

现存世作品有《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等。

《捣练图》工笔重彩,亦系宋徽宗摹本,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

《捣练图》描绘了从捣练到熨练各种活动中的妇女们的情态,刻画了不同人物的仪容与性格。

表现的是妇女捣练缝衣的场面,人物间的相互关系生动而自然。

从事同一活动的人,由于身份、年龄、分工的不同,动作、表情各个不一,并且分别体现了人物的特点。

人物形象逼真,刻画维肖,流畅,设色艳而不俗,反映出盛唐崇尚健康丰腴的审美情趣,代表了那个时代人物造型的典型时代风格。

画中人物动作凝神自然、细节刻划生动,使人看出扯绢时用力的微微后退后仰,表现出作者的观察入微。

其线条工细遒劲,设色富丽,其“丰肥体”的人物造型,表现出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格。

画面分为三级人物:第一组四个妇女用木杵捣练;第二组两个人,一个坐在地毯上理线,另一个坐着缝纫;第三组是几个妇女把练抻直,用熨斗烫平。

整个画面的构图安排得十分巧妙,三组人或坐或立,有高有低,错落有致。

各组人物之间彼此呼应,联系紧密又自然和谐。

捣练一组中,一人回身挽袖与理线一组相应,后两组人物之间又穿插一蹲着扇火转首的女孩,使三组人物气脉相连。

作者善于捕捉劳动中的微小细节,进行深入刻画,生动地传达了生活的情趣,表现出人物不同的心理和性格特点。

坐在火盆旁的女孩一边挥扇,一边回头欲语的情态,反映出她对扇火这种单调、重复动作的厌倦,渴求新的刺激分散注意力的心理,揭示了女孩活泼好动的性格。

熨平一组中,画一个稚气的小女孩,在练下穿梭来去,活跃了劳动过程中的板滞气氛,使整个画面收到张弛有度,富于节奏变化的艺术效果。

执绢的妇女身躯稍向后仰,似在微微着力;熨练妇女认真专注的表情,端丽的仪容,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温厚从容的心情。

在绢下好奇地窥视的女孩,以及畏热而回首的煽火女童,都生动引人。

画家表现妇女捣练活动,不只是描绘捣练、络线、织修、熨烫等的活动过程,他既重视人物形象的塑造,而又注意刻画某些富有情趣的细节,使得所反映的内容,更具有生活气息。

张萱是注重写实的画家,所画女性脸型圆润饱满,体态丰腴健壮,气质雍容高贵,显示了大唐盛世中皇家女性的华贵之美。

《捣练图》的人物造型虽然写实,但又不是社会生活的纯客观再现。

它的人物造型是略带夸张的,然而又是非常含蓄的。

线条是传统工笔人物画的主要造型手段。

《捣练图》线形超逸,形象写实,细密灵动,功力深厚。

作者把吴道子“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铁线描加以含蓄化,变为细劲的游丝铁线描,线形畅达、疏密自然而质地具显,衣下形体准确充实。

行笔起落有序,线出于体,妙造自然,不露痕迹,准确地体现了世俗生活中人物的体貌与内心世界。

比如缝练的女子:衣纹勾勒充分发挥了线的表现力,每一条线都是灵动的,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

再如最后的一位扯练妇女,作者用极其严谨、准确而概括的线条把女性的身姿、动态勾画得优美、含蓄而安详,“健美而不失典雅、自信而矜持”。

线描虽是细劲精致的,然而体现出的却是雄健、大度和庄严。

《捣练图》中人物五官也是高度概括和符号化的。

那细长高昂的眉毛既交代了妇女的地位和身份,又刻画了人物的心理状态。

那高度程式化的脸、鼻造型充分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主观认识。

这种高明的“意向造型”正是源于作者对社会生活和宫廷劳动妇女生命活力的深刻理解。

线从生命中流出,形是高于生活原形的符号化再创造。

每一局部无不倾注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认识。

《捣练图》的人物造型既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偶然的,它有深
厚的历史渊源。

它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影响十分深远。

服饰在工笔重彩绘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工笔画在很大程度上是在画服饰。

盛唐时代“胡”气弥漫,外域文化的涌入使唐朝文化异彩纷呈。

然而唐文化在大量摄取异族外来文化的同时却未失却中华文化的特质,相反,而是对它进行能动地选择、改造、消化和吸收,使唐文化更加生机勃勃、气象万千。

唐代经济的高度发达促进了同各民族之间的广泛交流,高度发展的丝织工艺也能够满足时人的现实需要,开放有度的思想观念又使唐代的精神追求清新健康、充满活力。

《捣练图》中妇女的装束虽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图》略有区别,但从束胸长裙、长袖上衣、不同纹饰的披风饰带和高高的发髻可以看出,这些华贵的宫廷妇女极具现实意义的、强烈的、大胆的和坦率的时尚追求。

《捣练图》不是一般的描绘,它是对生活的艺术的再现,是“艺术”之捣练,包含了精神层面的、“形而上”的人文追求。

它像一面镜子,从妇女的表情和动态已经折射出那个时代的文化心理、思想状态,透过作品我们可以读出作者在辉煌盛世面前的忧患意识和对封建制度、礼教伦常的深刻批判,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文化价值。

张萱《捣练图》正是这样一件构思几近完美、技法高度成熟的希世珍品。

它是工笔重彩绘画的典范,留给我们的是无限丰富的经验和值得探究的课题,是无穷的启示和思考。

它就像带有无数历史信息的一座迷宫,吸引着众多的后来者去探寻。

它又像一颗恒星,至今仍散发着耀眼夺目的光辉而历久不衰,以它独特的人文价值照耀着一代又一代的膜拜者。

《捣练图》可称不朽的盛世经典。

我们今天来解读这件经典作品,对于弘扬我们的重彩绘画传统,重振伟大的现实主义雄风,意义深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