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性肠炎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诊断
临床表现
潜伏期较短,起病较急,表现为腹泻,水 样便,部分患儿可伴呼吸道症状
流行病学资料
根据流行季节、流行地区,出现相似的肠 道症状患者
实验室检查
10
治疗
治疗原则 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 ,主要采取对 症及支持治疗
调整饮食 继续母乳喂养,鼓励进食
腹泻严重或呕吐严重者,可暂时禁食4-6小 时,但不应禁水
5
发病机制
渗透性腹泻 选择性感染及破坏小肠成熟的上 皮细胞,使绒毛变短及脱落,造成肠粘膜损害, 导致小肠吸收功能障碍,肠液及电解质在肠内 大量积聚。
非结构蛋白4(NSP4) 作用于固有层细胞,激活CL-分泌和水的外流 改变上皮细胞的完整性,影响细胞膜的通透
性 直接作用于肠道神经系统,产生类似霍乱毒
轮状病毒性肠炎
Rotavirus
1
概述
简称为RV A组轮状病毒引起 婴儿秋季腹泻 无特效药物,有自限性,以饮食疗法及液体
疗法等对症,抗菌治疗无效
2
病原学
属于呼肠病毒科轮状病毒属。病毒体的核心为双股 RNA, 在电镜下呈球状 ,具有双层衣壳 ,HRV其中内膜 衣壳子粒围绕中心呈放射状排列 ,类似辐条状 ,病毒 外形类似车轮 ,所以称为轮状病毒。
注意静脉给钾过浓、过快、可致高钾血症而猝死, 因食物中含钾丰富,饮食恢复至正常量一半时,可停止 补钾。
13
补钙 在补液过程中,如患儿兴奋性过高或出现惊厥 或抽搐,可将10%葡萄糖酸钙10ml稀释一倍,静脉滴 入,每日2~3次
补镁 在补钙后手足抽搐不见好转反而加重时要考虑
低镁血症。用25%硫酸镁,每次0.2~0.4ml/kg ,深部 肌注,2~3次/天
括累计损失量、继续丢失量、生理维持量 1.液体量:轻度30~50ml/kg;中度50~100ml/kg,
重度:100~120ml/kg 2.液体种类:等渗补1/3~1/2张,低渗补2/3张,
高渗补1/3~1/5张 3.纠正酸中毒:重度酸中毒可根据血气BE值纠正
12
补钾:
每日需要量3~5mmol/kg。应见尿补钾,静脉滴入的 浓度<0.3%,24小时均匀输入,营养不良儿、长期腹泻 儿及重度脱水儿尤其注意补钾。
传播途径
经粪-口或呼吸道传播, 成人轮状病毒性肠炎 常呈水型暴发流行。新生儿 RV感染主要来源 于孕产妇感染、产道感染及医院内感染,医院 里可通过护理人员造成轮状病毒感染的传 播
4
流行病学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多发生在6个月~ 2岁儿童,
4岁以上少见 流行特征
世界各地均有发生,以秋季最多,夏季 最少,热带地区全年均有发病。
补锌 减少腹泻的持续时间及严重程度,急性腹泻
患儿(>6个月)20㎎/天,(<6个月)10 ㎎/天
14
预防
管理传染源:早发现早隔离。 切断传播途径:防止饮用水源及食物被污染;
医院做好婴儿区及新生儿室的消毒工作
保护易感人群:接种疫苗,提倡母乳喂养
15
16
根据 VP6抗原性的不同 ,目前将 RV分为 A、B、C、D、 E、F、 G七个群 ,A群主要感染婴幼儿 ,B群主要感染 成人 ,C群主要引起散发病例 ,D、E、F、G群主要感染 各种动物。
3
流行病学
传染源
RV有很高的传染性 ,患者及无症状带毒者是主 要的传染源 ,感染后1-3天便有大量的病毒自 大便排出,最长可达6天
对症治疗 蒙脱石散<1岁1g/天,1~2岁2g/天, >2岁3g/天
改善肠道微循环生态环境:乳酸杆菌、蜡
样芽胞杆菌等微生态制剂。
其它助消化:吗丁啉
11
治疗
预防脱水 从患儿腹泻开始,就给予足够的液体 轻中度脱水 给予口服补液盐,用量=体重
*(50~75),4小时内服完,密切观察患儿病情
中重度脱水 静脉补液,第一个24小时补液总量包
素引起的腹泻
6பைடு நூலகம்
临床表现
潜伏期1~3日 大多症状轻微,少数严重时发生致命性胃肠炎、
脱水及电解质平衡失调。
上感症状 发烧、咳嗽、咽红、流鼻涕等,精神萎靡、食
欲不振。随后出现腹泻,常伴呕吐等症状。
腹痛、腹泻 每日腹泻5~6次,多则10~20次。大便呈白色米汤
样或黄绿色蛋花样稀水便,不含血或黏液,无腥 臭味。因含胆汁较少,大便颜色较淡,故又称为 “白色腹泻”。
7
临床表现
半数患儿会在病程的初期出现呕吐
一般不超过3天
腹泻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
口渴明显
尿量减少
烦躁不安
8
实验室检查
粪便 常规检查 偶有少量白细胞 电子显微镜检查 可见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抗原检测 常用的免疫方法有酶免 疫测定(ELISA)、补体结合试验(CF),免 疫荧光(IF)
特异性IgM、IgG抗体检测 发病急性期与恢 复期双份血清的抗体效价呈4倍增高
诊断
临床表现
潜伏期较短,起病较急,表现为腹泻,水 样便,部分患儿可伴呼吸道症状
流行病学资料
根据流行季节、流行地区,出现相似的肠 道症状患者
实验室检查
10
治疗
治疗原则 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 ,主要采取对 症及支持治疗
调整饮食 继续母乳喂养,鼓励进食
腹泻严重或呕吐严重者,可暂时禁食4-6小 时,但不应禁水
5
发病机制
渗透性腹泻 选择性感染及破坏小肠成熟的上 皮细胞,使绒毛变短及脱落,造成肠粘膜损害, 导致小肠吸收功能障碍,肠液及电解质在肠内 大量积聚。
非结构蛋白4(NSP4) 作用于固有层细胞,激活CL-分泌和水的外流 改变上皮细胞的完整性,影响细胞膜的通透
性 直接作用于肠道神经系统,产生类似霍乱毒
轮状病毒性肠炎
Rotavirus
1
概述
简称为RV A组轮状病毒引起 婴儿秋季腹泻 无特效药物,有自限性,以饮食疗法及液体
疗法等对症,抗菌治疗无效
2
病原学
属于呼肠病毒科轮状病毒属。病毒体的核心为双股 RNA, 在电镜下呈球状 ,具有双层衣壳 ,HRV其中内膜 衣壳子粒围绕中心呈放射状排列 ,类似辐条状 ,病毒 外形类似车轮 ,所以称为轮状病毒。
注意静脉给钾过浓、过快、可致高钾血症而猝死, 因食物中含钾丰富,饮食恢复至正常量一半时,可停止 补钾。
13
补钙 在补液过程中,如患儿兴奋性过高或出现惊厥 或抽搐,可将10%葡萄糖酸钙10ml稀释一倍,静脉滴 入,每日2~3次
补镁 在补钙后手足抽搐不见好转反而加重时要考虑
低镁血症。用25%硫酸镁,每次0.2~0.4ml/kg ,深部 肌注,2~3次/天
括累计损失量、继续丢失量、生理维持量 1.液体量:轻度30~50ml/kg;中度50~100ml/kg,
重度:100~120ml/kg 2.液体种类:等渗补1/3~1/2张,低渗补2/3张,
高渗补1/3~1/5张 3.纠正酸中毒:重度酸中毒可根据血气BE值纠正
12
补钾:
每日需要量3~5mmol/kg。应见尿补钾,静脉滴入的 浓度<0.3%,24小时均匀输入,营养不良儿、长期腹泻 儿及重度脱水儿尤其注意补钾。
传播途径
经粪-口或呼吸道传播, 成人轮状病毒性肠炎 常呈水型暴发流行。新生儿 RV感染主要来源 于孕产妇感染、产道感染及医院内感染,医院 里可通过护理人员造成轮状病毒感染的传 播
4
流行病学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多发生在6个月~ 2岁儿童,
4岁以上少见 流行特征
世界各地均有发生,以秋季最多,夏季 最少,热带地区全年均有发病。
补锌 减少腹泻的持续时间及严重程度,急性腹泻
患儿(>6个月)20㎎/天,(<6个月)10 ㎎/天
14
预防
管理传染源:早发现早隔离。 切断传播途径:防止饮用水源及食物被污染;
医院做好婴儿区及新生儿室的消毒工作
保护易感人群:接种疫苗,提倡母乳喂养
15
16
根据 VP6抗原性的不同 ,目前将 RV分为 A、B、C、D、 E、F、 G七个群 ,A群主要感染婴幼儿 ,B群主要感染 成人 ,C群主要引起散发病例 ,D、E、F、G群主要感染 各种动物。
3
流行病学
传染源
RV有很高的传染性 ,患者及无症状带毒者是主 要的传染源 ,感染后1-3天便有大量的病毒自 大便排出,最长可达6天
对症治疗 蒙脱石散<1岁1g/天,1~2岁2g/天, >2岁3g/天
改善肠道微循环生态环境:乳酸杆菌、蜡
样芽胞杆菌等微生态制剂。
其它助消化:吗丁啉
11
治疗
预防脱水 从患儿腹泻开始,就给予足够的液体 轻中度脱水 给予口服补液盐,用量=体重
*(50~75),4小时内服完,密切观察患儿病情
中重度脱水 静脉补液,第一个24小时补液总量包
素引起的腹泻
6பைடு நூலகம்
临床表现
潜伏期1~3日 大多症状轻微,少数严重时发生致命性胃肠炎、
脱水及电解质平衡失调。
上感症状 发烧、咳嗽、咽红、流鼻涕等,精神萎靡、食
欲不振。随后出现腹泻,常伴呕吐等症状。
腹痛、腹泻 每日腹泻5~6次,多则10~20次。大便呈白色米汤
样或黄绿色蛋花样稀水便,不含血或黏液,无腥 臭味。因含胆汁较少,大便颜色较淡,故又称为 “白色腹泻”。
7
临床表现
半数患儿会在病程的初期出现呕吐
一般不超过3天
腹泻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
口渴明显
尿量减少
烦躁不安
8
实验室检查
粪便 常规检查 偶有少量白细胞 电子显微镜检查 可见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抗原检测 常用的免疫方法有酶免 疫测定(ELISA)、补体结合试验(CF),免 疫荧光(IF)
特异性IgM、IgG抗体检测 发病急性期与恢 复期双份血清的抗体效价呈4倍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