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体C3 含量测定

合集下载

补体C3测定

补体C3测定

补体C3测定
补体C3测定介绍:
补体系统中除C1一个亚型外,其余10种在血清中都处于非活性状态,被激活后才有免疫作用。

补体C3测定正常值:
1.14±0.27g/L。

补体C3测定临床意义:
①C3主要在肝脏生成,因此其含量变化反映肝脏的功能。

如重症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中C3均降低。

②在急性肾小球肾炎、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与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C3均降低。

③C3缺乏见于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

④C3含量降低常预示排斥反应的发生。

补体C3测定注意事项:
一、抽血前的注意事项
1、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

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

2、体检前一天的晚八时以后,应禁食,以免影响第二天空腹血糖等指标的检测。

3、抽血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
有晕血史者请提前说明,另作特别安排。

二、抽血后应注意
1、抽血后,需在针孔处进行局部按压3-5分钟,进行止血。

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肿。

2、按压时间应充分。

各人的凝血时间有差异,有的人需要稍长的时间方可凝血。

所以当皮肤表层看似未出血就马上停止压迫,可能会因未完全止血,而使血液渗至皮下造成青淤。

因此按压时间长些,才能完全止血。

如有出血倾向,更应延长按压时间。

3、抽血后出现晕血症状如:头晕、眼花、乏力等应立即平卧、饮少量糖水,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体检。

4、若局部出现淤血,24小时后用温热毛巾湿敷,可促进吸收。

补体C3测定检查过程:
暂无相关信息。

血清补体C3检测对慢性肝炎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

血清补体C3检测对慢性肝炎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

血清补体C3检测对慢性肝炎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补体C3对慢性肝炎患者预后的意义。

方法检测82例肝炎患者于基本相同治疗前后血清补体C3、总胆素(TBIL)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的水平,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的血清补体C3水平,并以C3值50mg/dL为界,对比在不同血清补体C3条件下,TBIL、PTA这些反映肝功能的其它指标的变化情况,及在该条件下慢性肝炎患者的预后状况。

结果慢性重度肝炎患者治疗好转后血清补体C3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50mg/dL的患者血清TBIL、PTA的恢复速率要大于低于该水平患者。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补体C3>50mg/dL发生并发症的病情恶化的几率要小于低于该水平者。

结论慢性肝炎患者血清补体C3水平能敏感地反映肝功能情况,在结合其它肝功能指标时,对判断慢性肝炎患者肝功能储备及恢复情况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补体C3 慢性重型肝炎慢性肝炎,特别是慢性重型肝炎,是肝病领域的治疗难点,其病情进展快,临床病死率高。

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期了解预后是提高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1 材料和方法1.1 对象所选病例均为临床资料完整且符合2000年全国西安会议《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1]的我科2004年元月至2007年10月住院病例共82人。

其中男性76人,平均41.25岁;女性6人,平均45.42岁。

其中慢性重度肝炎患者68人,治疗好转48人,加重20人;慢性重型肝炎患者14人,治疗好转7人,加重7人。

1.2 检测方法血清补体C3测定采用芬兰产Orion Diagnostica检测仪及相应试剂盒;血清TBIL采用Dimension AR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PTA采用BE半自动血凝仪及相应试剂盒与分析软件测定。

1.3 统计学处理数据以±s表示,两均数间采用t检验。

2 结果以补体C3值50mg/dl为界,在对每一位慢性肝炎患者采取基本相同的护肝、降黄及支持对症治疗前提下,对68例慢性重度肝炎患者及14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学指标及恢复状况进行了分析,其中慢性重度肝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补体C3水平的比较见表1,慢性重度肝炎患者恢复期TBIL与PTA的血清学变化见表2-1及表2-2,不同补体C3基础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与并发症发生状况见表3。

补体C3测定免疫比浊法-检验科免疫室作业指导书

补体C3测定免疫比浊法-检验科免疫室作业指导书

补体C3测定免疫比浊法1.原理C3抗血清用缓冲液稀释后加到一份病人血清中,经过孵育后可以测定抗原抗体复合物产生的散射光,散射光结果和样品中的C3浓度成正比。

标本采集:标本采集前病人准备:受检者空腹标本种类:血清或血浆标本要求:取被检者静脉血2ml,室温放置不超过4小时,分离血清备用。

标本储存:待测标本在2-8℃存放不超过24小时,-20℃不超过三个月,-70℃以下长期保存。

避免反复冻融。

标本运输:室温运输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溶血、脂血不能作测定。

试剂6.1试剂名称:补体C3检测试剂盒6.2试剂生产厂家:芬兰Orion诊断试剂公司6.3包装规格:60Test/kit6.4试剂盒组成:缓冲液30ml空白缓冲液30ml抗血清试剂0.5ml定标液0.5ml磁卡1张仪器设备:仪器名称:OrionTurboxRplus特定蛋白分析仪仪器厂家:芬兰Orion集团公司仪器型号:Turboxplus操作步骤:试剂配制:8.1.1抗血清应用液准备:吸取500ul抗血清加到反应缓冲液中,轻轻混匀,应用液2-8℃可保存12个星期。

8.1.2空白缓冲液:液体待用。

8.1.3定标液:用0.9%NaCL进行1:51稀释。

定标液根据IFCC提供的材料CRM470进行标定。

收集与处理样品:样品用0.9%Nacl进行1:51稀释。

为每一份样本测定准备一份样品空白,同样,为定标液另外准备一份定标液空白。

准备两份定标液测定(定标完成后,标准曲线数据存储在磁卡内。

下次检测如使用同批试剂,可以不必做定标而直接使用磁卡上的定标信息)。

如下准备各比色管:轻轻摇动混匀,室温18-25℃放置30±5分钟。

仪器测试步骤:参见TurboxR特定蛋白分析仪作业指导书。

结果计算:仪器直接计算并打印结果。

临床意义:见《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366-368页。

C3既是参与古典途径又是参与路旁途径的补体蛋白,有炎症反应时,是一急性时相蛋白,其值会升高,低值见于肾小球性肾炎和免疫复合物疾病。

正常儿童补体c3值

正常儿童补体c3值

正常儿童补体c3值
正常儿童的补体C3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儿童的年龄和性别。

一般来说,补体C3是一种血清蛋白,是免疫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它在炎症和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补体C3的正常范围
通常在90至180毫克/分升之间,这个范围适用于大多数年龄段的
儿童。

在婴幼儿时期,补体C3的水平可能会略低于稍大一些的儿童,
这是因为婴幼儿的免疫系统还在发育中。

随着年龄的增长,补体C3
的水平也会逐渐增加,直到达到成年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实验室可能会有略微不同的正常参考范围,因此在评估补体C3水平时,应该参考具体实验室提供的参考范围。

此外,补体C3水平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饮食、生活习惯、
疾病状态等,因此在评估补体C3水平时,应该综合考虑个体的实际
情况。

总之,正常儿童的补体C3值应该在90至180毫克/分升之间,
但具体数值会因年龄、性别以及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如果有任何
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补体C3值的具体情况,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详细的解释和建议。

血清补体c3检测实验报告

血清补体c3检测实验报告

血清补体c3检测实验报告尊敬的教授,根据您的要求,我将为您提供一个关于血清补体C3检测实验的详细报告。

实验目的:检测患者血清中的补体C3浓度,以了解其是否存在补体激活异常。

实验原理:补体C3是一种重要的补体蛋白,其正常浓度与补体系统的平衡和激活状态密切相关。

实验中,我们采用了免疫测定的方法来检测血清中的C3浓度。

该方法基于抗体与特定抗原相互作用的原理,具有灵敏度和特异性高的优势。

实验步骤:1. 样本准备:收集来自患者的血清样本,离心后收集上清液。

2. 实验操作:使用免疫测定的方法测定血清中的C3浓度。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a. 准备试剂和标准曲线:根据试剂盒说明书的要求,配制所需的试剂和标准曲线。

b. 样品处理:将血清样本稀释,以适合实验要求的浓度。

c. 加入试剂:将样品和标准曲线加入试剂盒提供的试剂孔中,轻轻摇动混合均匀。

d. 孵育:将孵育盒放置在恒温器中,孵育一定的时间,使抗原与抗体反应完全。

e. 度量:使用光度计测定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的C3浓度。

实验结果:根据光度计测定的吸光度值,我们可以得到标准曲线,并根据样品吸光度值在标准曲线上确定血清C3浓度。

实验结果应以浓度值形式呈现,以便进行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统计处理。

实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了解患者血清中的补体C3浓度。

正常情况下,补体C3浓度应处于正常范围内。

如果实验结果显示补体C3浓度高于或低于正常范围,则可能存在补体激活异常。

此时,我们可以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测数据,来进一步诊断和评估患者的疾病情况。

实验限制:尽管该实验方法具有灵敏度和特异性高的特点,但仍存在一些实验限制。

例如,实验结果受到样本质量和处理的影响,所以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和操作步骤以确保准确性。

此外,针对特定疾病和病情的检测标准还处于不断改进和发展的过程中,因此不同的实验室或医院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标准值。

总结:血清补体C3浓度检测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患者体内补体系统的激活状态。

补体C3 含量测定

补体C3 含量测定

补体C3 含量测定C3是由α和β两条肽链通过二硫键连结组成,为β1球蛋白,沉降系数9.5s,分子量180kD,含糖量约占2.2%,是血清中含量最多的补体成分,约占总补体含量的1/3以上,在补体系统激活过程中,无论是经传统途径还是旁路途径,均需C3活化后,才能推进后续补体成分(C5~C9)的连锁反应,因此,它在两条激活途径中起关键作用。

C3主要在肝实质细胞被合成分泌少量由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合成。

生理情况下,体液中或组织炎症部位存在的蛋白水解酶,极为缓慢裂解着C3,持续产生少量的C3b和C3转化酶(C3bB),一般可被I因子、H因子迅速灭活,故并不激活补体系统,一旦C3被激活物质(中毒素、脂多糖等)激活时,C3b又可在B因子、D因子作用下合成新的C3bBb并进一步使C3激活,裂解、释放许多生物学活性片段,其结果可表现为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力,亦可出现引起疾病的免疫病理作用。

常用检测血清等其他体液的C3含量方法有速率散射浊度法、单向免疫扩散法(SID)。

参考值血清:0.50~0.90g/L(速率散射浊度法);0.60~1.64g/L(单向免疫扩散法)。

临床意义 C3的增多与减少基本与总补体活性所述相似,但更为敏感。

在机体组织损伤和急性炎症时,常增高或为正常,如菌血症、肺炎、扁桃腺炎、结核、伤寒、麻疹、流脑等;肿瘤患者,尤以肝癌,血清C3含量升高更为显著,但胰腺癌晚期与隐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则呈降低趋势。

C3含量降低可见于以下原因:(1)补体成分消耗增加;如血清病、链球菌感染后的肾小球肾炎、全身性SLE、冷球蛋白血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类风湿性关节炎、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2)补体大量丢失:多见于肾病综合征或大面积烧伤、外伤、手术等;(3)补体合成不足:主要为肝病患者,如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和急性肝炎的重症病例。

补体成分缺陷多具遗传特点,C3及C3调控因子(C3bINA)的缺损虽然少见,但是倘若发生,将可引起危及生命的感染。

补体因子(C3)测定标准操作程序

补体因子(C3)测定标准操作程序

补体因子(C3)测定标准操作程序1.摘要补体因子(C3)检测用于体外定量测定血清中补体因子C3的含量,作辅助诊断用。

2.适用范围程序适用于日立7600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C3的浓度。

3.职责使用日立7600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C3浓度的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本SOP程序进行,室负责人监督管理;本SOP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生化室负责人、科主任签字批准生效。

4.检测方法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补体因子(C3)试剂盒采用的是免疫透射浊法。

5.原理本品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定量测定人血清样本中C3含量。

样本中的C3与试剂中相应的抗体相遇,立即形成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在特定的缓冲环境中形成浊度,其浊度在合适的抗体浓度存在时与抗原含量成正比,与相同条件下操作的校准品比较,即可求出样品中C3的含量。

6.仪器日立7600自动生化分析仪7.试剂7.1试剂来源: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7.2试剂瓶内主要成分:R1缓冲液:Tris-Hcl缓冲液、Tween20、PEG、NaN3 R2抗体:Tris-Hcl缓冲液、抗羊人C3抗体、PEG、NaN3 校准品:人血清或血浆(HBsAg.抗HIV.抗HCV.TP抗体均为阴性)含NaN3,由a,b,c,d,e五支组成。

7. 3试剂稳定性:试剂避光保存于2-8℃,若无污染,可稳定至失效期,本试剂有效期为12个月。

试剂不可冰冻。

试剂开启后在2~8℃避光保存,R1、R2可稳定60天,校准品2~8℃可保存2天。

7. 4试剂准备:补体因子(C3)定量测定试剂盒为即开即用的液体试剂,无需特殊准备。

试验用试管的直径在12~16mm。

8.标准品和质量控制8.1校准程序:使用某某公司提供的标准品对自动分析仪进行校准。

按照公司标准品使用要求,并以9g/L氯化钠溶液或去离子水为空白,经校准测定,仪器自动对标准品响应量通过合适的数学模型绘制校准曲线。

8.2质控品某某公司提供的生化复合定值质控血清做为室内质控品。

补体的测定及应用

补体的测定及应用

正式试验
分类:小量法、微量法,以小量法常用 实验过程:
稀释和处理后的标本与已知抗原或抗体、补体温育
与指示系统共育
结果判度: 对照管: 阴性对照管:溶血 阳性对照管:不溶血 抗体或抗原对照管:完全溶血 待检血清对照管:完全溶血 绵羊红细胞对照管:不出现自发性溶血
2个单位:全溶 ➢ 补体对照管: 1个单位:全溶或略带少许红细
4、补体的性质不稳定,试验前均应进行滴定
待测标本 1、采血并及时分离血清用于检测或-20℃保存备用。 2、试验前,应先将血清56℃加热30min(或60℃3min)以灭活补体。
血清标本遇有抗补体现象时,可作下列处理: 加热灭活时提高12℃ -20℃冻融后离心去沉淀 以3mmol/L盐酸处理 加入少量补体后再行灭活 以白陶土处理 通入CO2 以小白鼠肝粉处理 用含10%新鲜鸡蛋清的生理盐水稀释血清
补体的活化途径
1、经典途径 以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C1q启动激活的途径,又称第一途径或传统 途径,是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效应方式
2、MBL途径 MBL结合至细菌启动的途径,激活剂是机体的炎症反应急性期时 产生的MBL和C反应蛋白等
3、旁路途径 通过微生物表面等膜性物质,从C3开始,不依赖特异性抗体的形 成,在感染早期可为机体提供有效的防御。
方法学评价和临床意义
方法简便、快速,但敏感性低,补体的活性除与反应体积成反比 外,还与反应所用的缓冲液、SRBC的数量以及反应温度有关
总补体活性的参考范围为50~100U/ml
CH50增高见于: 急性炎症、组织损伤、恶性肿瘤等
CH50降低见于: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 、急性肾小球 肾炎等
➢现 状
影响的因素多、各种制剂需要烦琐的稀释和滴定等, 现代化、自动化抗原抗体检测方法的不断涌现,补体结合试验逐 渐被遗弃 补体结合试验作为一种经典的免疫方法类型,其设计和原理仍对 新型免疫方法的建立有着启迪和指导作用

血清补体C3、C4测定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血清补体C3、C4测定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化的发生发展 , 补体 c 、 水平 随着呈下 c 降趋 势, HA则 呈上 升趋 势 , 炎肝 硬 化 肝 患者最明显 , 故补体 c 、 对病毒性肝炎 c 患者的病情评估 及预后 判 断有一定 参考 价值 , 对肝 纤维化有辅助诊 断。
关键词
慢性肝 炎
】 2 O. 5】
径, 补体 c 下降 , 此时经典途径可能 尚未 激活 , 补体 c 尚未参 与 , C 故 无 明显下 降。导致本组检测结果的原 因可能是 : ① 随着肝脏炎症进一步加重 , 抗原 一抗体 复 合物产生 , 疫 复合物 的形成 , 典 途径 免 经 同时激活 , 补体 c 参与 , 下降 , C 补体 C 进 一 步 下 降 ; 在 慢 性 肝 炎 和 肝 硬 化 患 且 者, 由于门体侧枝循 环建 立 , 内毒 素大量
资料 与方 法
讨 论
血清补体 C 、 水平及与 血清透 明质酸 c 酶( A) H 的相关分析 , 行相 关统计 学处 进 理。结果 : 患者补体 C 水平随着急性 c
肝 炎 、 性 肝 炎 及 肝 炎 肝 硬 化 呈 下 降 趋 慢
补体是 由存在 于人和 脊椎 动物 正常
血清及组织液 中的一组 具有 酶活性 的糖 蛋 白, 是机体 重要 的免疫效 应系 统之 一。 在 病 理情 况下 补体 被 异 常 激 活 并 消 耗 , 导 致 血 清 中 补体 水 平 发 生 改 变 , 此 通 过 检 因 测补体 c 、 水平能反 映肝脏疾病进 程 、 c
关性更好。结论 : 随着 肝 脏 炎症 及 肝 纤 维
性肝 炎患 者 19例 , 17例 , 5 6 男 1 女 2例 ; 年龄 1 9—8 6岁 , 平均 5 . 9±1 .8岁。 O0 52 急性肝炎 3 9例 , 慢性 肝炎 7 4例 , 炎肝 肝 硬化 5 6例。病毒性肝炎 的诊断及分 型按 20 0 0年 9月 中华 医学会 修订 的《 毒性 病 肝炎防治方 案》 执行 … , 并排 除引起补体 C、4 3C 下降 的疾病 。 方法 : ①标本采 集 : 被检 者于入 院后 早晨 空腹采集静脉血 30 l 2份 , .m 各 放人 3 7恒温箱 约 1 钟 , 时分 离 血清 , O分 及 置 3 ̄ 0 C冰箱 冰冻保 存统一 测定 。② 补体

儿童c3补体正常值

儿童c3补体正常值

儿童c3补体正常值儿童C3补体正常值C3补体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抵御感染和调节炎症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了解儿童C3补体的正常值对于评估免疫功能和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正常情况下,儿童C3补体的正常值应该在80-160mg/dL之间。

这个范围是通过对正常儿童人群进行大量的统计数据分析得出的。

然而,不同实验室可能会有略微的差异,因此具体的正常范围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进行C3补体检测时,最好参考具体实验室提供的正常参考范围。

C3补体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血浆蛋白,它在免疫系统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C3补体通过与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进一步激活免疫反应。

它在机体的免疫应答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包括炎症反应、清除病原体和细胞嵌合等。

C3补体的浓度可以反映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

如果C3补体的浓度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明机体的免疫系统存在异常或被激活。

一些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肾炎等,都与C3补体浓度的降低有关。

此外,某些感染、肝病和遗传性C3缺乏症等也可能导致C3补体的降低。

另一方面,C3补体浓度的升高可能与某些疾病的发展和恢复有关。

例如,在感染过程中,机体的免疫系统会被激活,导致C3补体的浓度升高。

因此,通过监测C3补体的浓度变化,可以评估机体的免疫状态,并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除了测量C3补体的浓度,还可以通过其他检测方法来评估C3补体的功能。

例如,通过测量C3补体的活性,可以确定其在机体内是否正常工作。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免疫功能的异常和疾病的进展。

需要注意的是,C3补体的浓度和功能并不是唯一评估机体免疫状态的指标。

免疫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涉及多个免疫分子和细胞的相互作用。

因此,在评估免疫功能时,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指标,如IgG、IgM、IgA等免疫球蛋白的浓度以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等。

总结起来,儿童C3补体的正常值范围为80-160mg/dL,它是评估免疫功能和疾病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补体C3

补体C3

补体C3、C4、CH50日期:2012-12-07补体C3【参考值】1.12 ±0.55mg/L(1.01-1.86)【临床意义】C3是补体系统中含量最多、最重要的一个组分,它是补体两条主要激活途径的中心环节,有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因此对C3的研究日趋重视。

降低:主要见于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反复性感染、皮疹、肝炎、肝硬化、关节疼痛等。

增高:见于各种传染病及组织损伤和急性炎症,肝癌等。

补体C4【参考值】0.553±0.109mg/L(0.16-0.47)【临床意义】C4是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一个重要组分,它的测定有助于SLE (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治疗和病因探讨。

降低:见于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毒性感染、狼疮性症侯群、肝硬化、肝炎等。

增高:见于各种传染病急性炎症、组织损伤、多发性骨髓瘤等。

C4含量升高常见于风湿热的急性期、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皮肌炎、心肌梗塞、Reiter 综合征和各种类型的多关节炎等;降低则常见于自身免疫性慢性活动性肝炎、SLE、多发性硬化症、类风湿性关节炎、IgA肾病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

在SLE,C4的降低常早于其他补体成分,且缓解时较其他成分回升迟。

狼疮性肾炎较非狼疮性肾炎C4值显著低下。

血清总补体溶血活性(CH50)测定【参考值】50~100kU/L(CH50)【临床意义】补体是存在于正常人新鲜血清中的一组不耐热、具有酶活性的、比较复杂的血清蛋白。

补体是一个多种血清蛋白组成的复杂系统。

它除了具有溶血作用和一定的杀菌作用外,还可以促进炎症反应,参与一些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理过程。

补体并不随机体的免疫反应增加而升高,只有在疾病情况下才出现波动。

要机体发生炎症时,补体值可以增高,但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患和变态反应性疾患,补体值往往下降。

因此,临床上动态观察补体值的变化,以这一类疾病的诊断、病因研究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儿童补体c3正常值范围

儿童补体c3正常值范围

儿童补体C3正常值范围什么是补体C3?补体是一组在机体免疫系统中起关键作用的蛋白质。

补体系统参与调节和增强免疫反应,对抗感染和清除细胞垃圾起着重要作用。

补体由多个蛋白质组成,其中之一就是补体C3。

补体C3的功能补体C3是补体系统中最丰富的蛋白质之一,具有多种重要功能:1.促进免疫细胞吞噬和杀伤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

2.参与清除细胞垃圾和废弃物质,保持机体内环境的清洁。

3.调节免疫反应的平衡,防止过度激活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

儿童补体C3正常值范围儿童血液中的补体C3水平可以反映其免疫系统的状态。

正常值范围通常会因年龄、性别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儿童补体C3正常值范围的参考数据:1.新生儿(0-1个月):0.25-0.55 g/L2.婴儿(1-12个月):0.40-0.70 g/L3.幼儿(1-5岁):0.50-0.90 g/L4.学龄前儿童(6-12岁):0.60-1.10 g/L5.青少年(13-18岁):0.70-1.30 g/L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实验室可能会有略微不同的正常值范围,这些数值仅供参考。

如果您对孩子的补体C3水平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解读。

补体C3异常与疾病血液中补体C3水平的异常可以提示存在某些疾病或免疫系统的异常情况。

以下是一些与补体C3异常相关的常见疾病:1. 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小球肾炎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小球肾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沉积并引发炎症反应。

在此疾病中,补体C3的水平通常降低。

2. 全身性红斑狼疮全身性红斑狼疮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影响多个器官和系统。

在红斑狼疮患者中,补体C3的水平通常下降。

3. 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除了上述两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外,其他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等也可能导致补体C3水平异常。

4. 感染严重感染或细菌感染也可能导致补体C3水平下降。

这是因为在感染过程中,大量的免疫复合物形成并消耗掉血液中的C3。

血清补体C3测定

血清补体C3测定

血清补体C3测定1检验目的指导本室工作人员规范操作本检测项目,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

2原理样品中补体C与试剂中相应的抗体在溶液中相结合,立3即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并形成一定浊度。

该浊度的高低在一定量抗体存在时与抗原的含量成正比。

通过与同样处理的校准液比较,计算未知样品中的补体C浓度。

33标本要求3.1使用新鲜血清,不使用血浆.3.2在采集血液后2h分离血清.0天后,32-8内不能及时测定血清可存放于C冰箱保存3.38h00但冰冻血清只能复20C 冰冻保存,――15测定的血清置―C.融一次. 3.4严重溶血或脂血的标本不能作测定试剂4.4.1本科使用浙江伊利康生物技术限公司的试剂盒. (浙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2400384号 YZB/浙 2314-40-2014)4.1.1试剂盒组成如下:R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100mmol/L,聚乙二醇40g/L 1R抗体试剂:羊抗人补体C抗体适量,叠氮钠0.95g/L 324.1.2试剂准备:试剂为即用式。

4.1.3 试剂稳定性与贮存:在2~8℃避光、密封的储存条件下,试剂盒自生产之日起有效期为12个月。

4.1.4 变质指示:当试剂有看得见的微生物生长,有浊度,或者未开盖的液体有沉淀时,表明试剂已变质,不能继续使用。

4.1.5 注意事项:试剂中含有稳定剂,可能存在一定的刺激作用和毒性,请勿直接接触皮肤及眼睛。

一旦接触,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请勿吞服。

4.2 校准品:使用浙江伊利康生物技术限公司提供的C3校准品对自动分析仪进行校准。

使用正常值、病理值复合控制品。

质控品:4.35 仪器AU2700生化分析仪,罗氏P800生化分析仪, 西门子ADVIA-2400生化分析仪,东芝TBA-120生化分析仪6 操作步骤6.1 样品的准备:将标好号的样品离心后放到仪器规定的位置。

6.2 试剂的检测:仪器开机后,检查各种试剂的位置,体积等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测定。

6.3 项目基本参数:参见生化检验AU2700生化分析仪,罗氏P800生化分析仪, 西门子ADVIA-2400生化分析仪,东芝TBA-120生化分析仪项目测定参数。

血清补体C3\C4测定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血清补体C3\C4测定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血清补体C3\C4测定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通过血清补体C3、C4水平测定,探讨其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169例病毒性肝炎患者按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分组,检测血清补体C3、C4水平及与血清透明质酸酶(HA)的相关分析,进行相关统计学处理。

结果:患者补体C3、C4水平随着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及肝炎肝硬化呈下降趋势;补体C3在各组间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补体C4在急性肝炎与慢性肝炎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补体C3、C4与HA均呈负相关,C3与HA相关性更好。

结论:随着肝脏炎症及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补体C3、C4水平随着呈下降趋势,HA则呈上升趋势,肝炎肝硬化患者最明显,故补体C3、C4对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对肝纤维化有辅助诊断。

关键词补体C3、C4 HA 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本文现通过对169例肝病患者血清补体C3、C4水平测定,探讨其与疾病进程、肝纤维化之间的关系,了解其在肝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8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病毒性肝炎患者169例,男117例,女52例;年龄19~86岁,平均50.09±15.28岁。

急性肝炎39例,慢性肝炎74例,肝炎肝硬化56例。

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及分型按2000年9月中华医学会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执行[1],并排除引起补体C3、C4下降的疾病。

方法:①标本采集:被检者于入院后早晨空腹采集静脉血3.0ml各2份,放入37恒温箱约10分钟,及时分离血清,置-30℃冰箱冰冻保存统一测定。

②补体C3、C4检测: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用贝克曼仪器。

按说明书方法进行操作。

③HA检测:采用化学发光法,用源德仪器。

严格按说明书方法进行操作。

统计学处理:用EXCEL建立数据库,所有数据均以(X±S)表示,用SPSS16.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齐组用LSD检验,方差不齐组用Tamhane检验。

补体C3测定试剂盒(免疫比浊法)产品技术要求北京科美生物

补体C3测定试剂盒(免疫比浊法)产品技术要求北京科美生物

补体C3测定试剂盒(免疫比浊法)适用范围:本试剂盒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补体C3(C3)的浓度。

1.1包装规格1)试剂1:2×60mL,试剂2:2×20 mL;2)试剂1:5×60 mL,试剂2:5×20 mL;3)试剂1:2×60 mL,试剂2:2×20 mL,校准品:1×1 mL(1个浓度),质控品:2×1 mL(2个水平);4)试剂1:5×60 mL,试剂2:5×20 mL,校准品:1×1 mL(1个浓度),质控品:2×1 mL(2个水平)。

1.2 主要组成成分试剂1:Tris缓冲液(25mmol/L)试剂2:羊抗人C3血清(具体浓度依据抗体效价确定)校准品:C3(生理盐水基质,200-500mg/dL,批特异,具体浓度见瓶签)质控品:C3(生理盐水基质,水平1:50-200mg/dL,水平2:150-300mg/dL,批特异,具体浓度见瓶签)2.1 外观2.1.1试剂1应为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溶液,无混浊,无未溶解物;2.1.2试剂2应为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溶液,无混浊,无未溶解物;2.1.3校准品应为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溶液,无异物,无未溶解物;2.1.4质控品应为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溶液,无异物,无未溶解物。

2.2 净含量液体试剂的净含量应不少于标示值。

2.3 试剂空白吸光度试剂盒在波长340nm处测定试剂的吸光度值,应不大于0.8000。

2.4 分析灵敏度试剂盒测试100mg/dL C3时,吸光度差值(ΔA)应大于0.1000。

2.5 准确度测定国际参考值物质ERM-DA470k/IFCC,相对偏差应不大于10%。

2.6 精密度2.6.1重复性重复测试(50±30)mg/dL、(120±40)mg/dL和(250±50)mg/dL的样本,所得结果的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5%;2.6.2批间差测试(120±40)mg/dL的样本,所得结果的批间相对极差应不大于10%。

医学检验·检查项目:补体C3测定_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检查项目:补体C3测定_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各论:补体C3测定 >>>
相关疾病:
纤维肌痛症、免疫缺陷性肺炎、隐匿性肾 小球肾炎、小儿继发性免疫缺陷病、系统 性红斑狼疮所致精神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性关节炎、指甲-髌骨综合征、膜性肾小 球肾炎、病毒性肝炎、链球菌感染后的急 性肾小球肾炎。
谢谢!
医学检验·各论:补体C: 1.14±0.27g/L。
医学检验·各论:补体C3测定 >>>
相关检查: 补体结合试验、血清补体C4、血清总补体、 血清补体C4裂解产物、血清补体C3裂解产 物。
医学检验·各论:补体C3测定 >>>
相关症状: 黄疸、疲劳、血红蛋白尿、血尿、少尿、 发热。
医学检验·各论 补体C3测定 内容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各论:补体C3测定 >>>
简介: 补体系统中除C1一个亚型外,其余10
种在血清中都处于非活性状态,被激活后 才有免疫作用。
医学检验·各论:补体C3测定 >>>
临床意义:
①C3主要在肝脏生成,因此其含量变 化反映肝脏的功能。如重症肝炎、慢性活 动性肝炎患者中C3均降低。 ②在急性肾 小球肾炎、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与活动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C3均降低。 ③C3 缺乏见于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 ④C3含 量降低常预示排斥反应的发生。

肝病患者血清补体C3检测的临床意义

肝病患者血清补体C3检测的临床意义

hpti, svr eais le c roi n hp t e u r ac o a) Srm o pe et 3 eais eee pti, i r ih s ad ea cl l cri m . e cm lm n t h t v r s o la n u C
c n e t t n e e a ay e n o a e mo g e c r u o c nr i s w r n ls d a d c mp r d a n a h g o p,r s e t ey Re u t I c t e ai s ao e p ci l . v sl s n a ue h p ti, t
【 btat O jcie oivsgt w e e srm cm l et 3cnet t n aeponsc A s c】 bet T et ae ht r en o pe n ocn a oshv rgot r v n i h m C ri i
r l v nc o a in swi fe e tg s o ie s a e . M e ho Toa f 1 60 c s s wee r ve d e e a ef rp te t t di rntsa e flv rdie s s h f t ds tlo 0 a e r e iwe
【 关键词 】 补体 C ; 3 肝硬化 ; 肝炎 , 慢性 ; 肝炎 , 急性 ; 肝炎 , 重型 ; , 癌 肝细胞
Cl ia s nf a c f eu C vln p t ns、 t l e iess Q U G oha A u n i , i cl i ic neo rm 3l e i ai t v h i rdsae I u —u ,G O Ya -a n g i s e e i v jo S E e U Y o H N u H N G ,L a ,Z A G L ,W N i ,L A G Ln I

肝病患者血清补体C3、C4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肝病患者血清补体C3、C4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范久 波 刘海 菊 张勤
【 关键 词】 肝 炎 , 毒 性 , ; 补 体 C ; 补 体 C ; 散 射 测 浊 法 和 比浊 法 病 人 。 中图 分 类 号 : 4 6 6 ; 1 . R 4 . 1 R52 6 文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6 34 3 (0 90 —1 10 1 7—1 0 2 0 ) 20 7—2
部 阴性 , T 在 正 常 范 围 内 。 AL
讨 论
补 体 是 由存 在 于 人 和 脊 椎 动 物 正 常 血 清 及 组 织 液 中 的 一
组 具 有 酶 活 性 的 糖 蛋 白 , 括 3 种 可 溶 性 蛋 白和 膜 结 合 蛋 包 O余
白 , 机 体 重 要 的免 疫 效 应 系 统 之 一 。补 体 系 统 中补 体 C 、 是 C
体 免 疫 病 理 性 损 害程 度及 转 归 _ ] 2 。
2 .试 剂 与 仪 器
采 用 免 疫 散 射 比 浊 法 进 行 测 定 。 仪 器
为 美 国德 灵 公 司 B rS e 全 自动 特 种 蛋 白分 析 仪 , 剂 、 NPo pc 试 定 标 液 均 购 自美 国 德 灵 公 司 。先 用 定 标 液 进 行 定 标 后 , 日检 测 每 室 内质 控 , 认 在 允 许 范 围 内 时 进 行 标 本 检 测 。 确 3 .方 法 空 腹 收 集 各 型 患 者 外 周 血 3mL, 离 血 清 , 分
不 同 类 型 肝 病 与 健 康 对 照 组 补 体 c 、 检 测 结 果 显 示 , sc 急 性 肝 炎 患 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体 c 、 与 健 康 对 照 组 比较 无 差 异 ; 性 肝 c 慢
炎 、 型 肝 炎 及 肝 硬 化 患 者 补 体 C 、 水 平 呈 下 降 趋 势 , 分 重 。C 且

补体C3 免疫比浊法

补体C3 免疫比浊法

目录1.检测原理2.标本采集与处理2.1 受检者的准备2.2 静脉采血2.3 抗凝剂2.4 标本处理3.试剂3.1 试剂3.2 校准血清3.3 试剂与校准血清的稳定性4.仪器5.操作6.计算7.操作性能7.1 精密度7.2 准确度7.3 灵敏度7.4 可报告范围7.5 特异性7.6 干扰8.参考值9.临床意义附录A: 参数1. 检测原理340nm样本中C3 + 试剂中的C3抗体-----------------大分子免疫复合物在340nm监测生成的复合物的浊度变化,与样本中C3含量成正比。

2. 标本采集与处理2.1 受检者的准备:病人空腹12h,不饮酒24h后采集血样。

体检对象抽血前应有两周的的正常状况记录。

注意有无应用影响测试项目的药物。

此外,对于体检者,采血的季节都应做相关记录,因为样本中各项目的含量有季节性变动,为了前后比较应在每年同一季节检验。

应嘱体检对象在抽血前24小时内不做剧烈运动。

2.2 静脉采血:除非是卧床的病人,一般在采血时取坐位。

体位影响水分在血管内外的分布,会影响测试项目的浓度。

在采血前至少应静坐5分钟,一般从肘静脉取血,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不超过1分钟,穿刺成功后立即松开止血带。

2.3 抗凝剂:不使用抗凝剂。

2.4 标本处理:血标本室温放置30min~45min后离心分离血清或血浆,在两小时内检测完毕;如两小时内不能检测完毕,将离心分离血清或血浆置洁净试管加盖2-8℃保存。

3.试剂3.1 试剂:本科使用湖南永和阳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C3试剂盒,为液体双试剂,各组分如下:R1:PEG4 缓冲剂:含高分子强化剂的磷酸盐缓冲剂。

含有0.095%的叠氮化钠。

R2:C3抗血清,含有0.095%的叠氮化钠。

3.2:校准血清使用湖南永和阳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多项免疫类标准液。

其中包含C3定值。

校准频次:空白定标:每日需做试剂空白定标。

全点定标:试剂换批号使用时或质控结果超过规定的2SD范围,需要全点定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体C3 含量测定
C3是由α和β两条肽链通过二硫键连结组成,为β1球蛋白,沉降系数9.5s,分子量180kD ,含糖量约占2.2%,是血清中含量最多的补体成分,约占总补体含量的1/3以上,在补体系统激活过程中,无论是经传统途径还是旁路途径,均需C3活化后,才能推进后续补体成分(C 5~C9)的连锁反应,因此,它在两条激活途径中起关键作用。

C3主要在肝实质细胞被合成分泌少量由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合成。

生理情况下,体液中或组织炎症部位存在的蛋白水解酶,极为缓慢裂解着C3,持续产生少量的C3b 和C3转化酶(C3bB),一般可被I 因子、H 因子迅速灭活,故并不激活补体系统,一旦C3被激活物质(中毒素、脂多糖等)激活时,C3b又可在B 因子、D 因子作用下合成新的C3bBb 并进一步使C 3 激活,裂解、释放许多生物学活性片段,其结果可表现为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力,亦可出现引起疾病的免疫病理作用。

常用检测血清等其他体液的C3 含量方法有速率散射浊度法、单向免疫扩散法(SID)。

参考值:
血清:0.50 ~0.90g/L(速率散射浊度法);0.60 ~1.64g/L(单向免疫扩散法)
临床意义
C3 的增多与减少基本与总补体活性所述相似,但更为敏感。

在机体组织损伤和急性炎症时,常增高或为正常,如菌血症、肺炎、扁桃腺炎、结核、伤寒、麻疹、流脑等;肿瘤患者,尤以肝癌,血清C3 含量升高更为显著,但胰腺癌晚期与隐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则呈降低趋势。

C3 含量降低可见于以下原因:
①补体成分消耗增加;如血清病、链球菌感染后的肾小球肾炎、全身性SLE 、冷球蛋白血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类风湿性关节炎、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

②补体大量丢失:多见于肾病综合征或大面积烧伤、外伤、手术等。

③补体合成不足:主要为肝病患者,如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和急性肝炎的重症病例。

补体成分缺陷多具遗传特点,C3及C3调控因子(C3bINA)的缺损虽然少见,但是倘若发生,将可引起危及生命的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