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英语教材的评价标准pdf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教材改革

EDU CA T I ONAL PRA CT I CE & R ESEA RCH

2004112

编者按:刘道义老师,著名英语教育家,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专家、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

初高中英语教材主编、原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委员会理事长,她也是90年代初我国第一部中英合编九年义务教育英语教材Jun i o r Sen i o r English fo r Ch ina 中方主编,其率先引领了全国英语教学的全面改革,为我国英语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做出卓越贡献。这篇文章是刘道义老师的一篇讲话稿,由徐志勇根据讲话录音整理后经刘老师修改而成。此文以英语课程标准的有关规定为依据,论述了中小学英语教材编写的四项基本要求和十个方面的衡量标准,对我们认识教材、选择教材以及编写教材大有帮助。英语教师及有关教育、教研人员可认真学习,选择好、使用好英语教材,使英语教材的编写和使用科学化,避免教材使用的商品化和权力化。

浅议英语教材的评价标准

刘道义

(人民教育出版社, 北京 100009)

摘 要:一套优秀的英语教材,其编写应当符合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第一,符合国家各项政策法规;第二,符合国家课程标准;第三,符合学生的发展要求;第四,符合各地教改实际。在符合以上编写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以英语课程标准的有关规定为依据,我们可以从以下十个方面来衡量和评价一套教材质量的高低:11发展性;21思想性;31系统性;41科学性;51趣味性;61先进性;71实践性;81评价性;91创造性;101拓展性。

关键词:英语;教材;评价;标准中图分类号:G 624、G 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 (2004)12-0014-04

英语教材是指英语教学中使用的教科书以及与之配套

使用的教师教学用书、配套读物、各种练习册、手册、挂图、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教学资料。关于英语教材,我有两个基本看法:第一,T here is no perfect tex tbook in the w o rld 1第二,T here is no i m mo rtal tex tbook 1任何一套教材都有优缺点,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教材,也不可能成为不朽之作。教材是某个历史时期的产物,反映特定时期社会发展需要和人们的价值取向。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材有一个逐步更新的问题,因而不可能像文学名著如《红楼梦》、《哈姆雷特》那样,几百年来持续具有生命力。所以,对于一套教材的质量优劣的衡量标准是相对动态的。但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社会条件下,对于评价什么样的教材是好的教材,有一些基本的衡量标准。一套优秀的英语教材,其编写应当符合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一、符合国家各项政策法规

教材是精神文化领域的产物,反映社会基本意识形态,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一套教材编出来,哪个国家都能用,这样的教材并不是我们所追求的。为什么我们给教材取名为Jun i o r Sen i o r English fo r Ch ina ?意思很清楚,这是特意为中国学生编写的、符合中国国情的英语教材。首先,教材应当符合我国的各项政策法规,如人口政策、环保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等。在这些方面教材的编写者应当特别谨慎。这也是一些国外的教材不能直接拿来就用的原因。如一幅关于中国家庭的图画,显示的是多子女,这就不符合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最近国务院批转的《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

计划》,强调重点推进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实施“新世纪素

质教育工程”,作为教材编写人员,我们应当注意学习有关政策的精神实质,自觉地将其贯彻到教材之中。

二、符合国家课程标准

每一轮课程改革都有各自的特色。上一轮英语课程改革强调交际性教学;这一轮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差异,强调发挥学生的潜能、进行探究学习和培养创新精神等。新课程标准对于英语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基本理念、实施建议的规定,以及培养学生建立在技能、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基础上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规定是教材编写的基本依据和导向。

三、符合学生的发展要求“以人为本”的课改理念强调学生的发展和需要是教材编写的出发点和归宿。教材必须考虑各个年龄段学生的学习需要和身心发展特点,注意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考虑不同地域的学生的需要。另外,国家课程分为三级: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设计就要考虑到学校、班级和学生本身的特点和需要。因此,在编写教材时要考虑这些问题,给学校的校本课程和教学留有一定余地,给学校考虑学生需要留有余地,不可把学校和教师自主创新的空间都占据了。这就要求教材的内容不能过多,即我们通常所讲的“编得太满”,要给学校、教师和学生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留下足够的空间。

四、符合各地教改实际

各地的外语教学差异很大,主要表现在师资、设备和学

校管理水平等方面。我们要考虑各地外语教学的差异在教材中如何体现出来。需要指出的是,编写教材不能仅面向城市,而应当统筹考虑城市与农村的差异,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差异。教材的编写难度应当适中,有一定的弹性,使教师在教学时能够根据本地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灵活地、有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在符合以上编写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以英语课程标准的有关规定为依据,我们可以从以下十个方面来衡量一套教材质量的高低。

11发展性。

教材编写的程度、分量、体系、理论与实践、活动与任务等方面必须适应和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本轮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实际上,过去也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是过去的大纲设计(Syllabu s D esign)强调外语学科的要求,常站在学科的角度考虑问题,以学科为本,以应对考试为主导,片面强调知识而忽视能力,不能考虑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一套好的教材应当考虑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如编写小学教材,就应当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征,他们好奇,爱模仿,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爱唱,爱跳,爱玩,爱表现。这样,就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通过视、听、说、玩、唱、画、游、读、写等有趣的活动,让小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动静结合,大量接触目的语,培养语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细心观察各个年龄阶段的特征,就会发现,教材编写所面对的对象很不相同,因此,采用的途径和方法、编排的体系及活动的设计也就大相径庭。所以,如何编出适合学生兴趣和发展需要的教材,是对教材编写者提出的一项挑战。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如何发现、如何体验、如何探索,又应当怎样贯彻到教学的全过程之中。教材的编写应当由仅仅关注共性转变为关注共性与关注个性、差异性、独特性等方面并重。教学的过程化应当尽可能在教材中充分地体现出来,有利于教师利用教材引导学生由被动转化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发现和探究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材的作用是帮助教师实行启发式的教学,而不是给教师提供满堂灌的内容,通过教学有限的知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是当今教材编写应当达到的目的。

21思想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英语教材中渗透思想情感教育,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同时具有爱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合一。科技发展对于社会来讲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脱离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单纯强调科技发展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几千年的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自然也是我们教材的重要源泉。同时,一套优秀教材也应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我们坚持把莎士比亚、狄更斯、马克・吐温等语言大师的名著,经过适当改编后出现在各年级教材中。这些名著具有非常强的人文性色彩,能够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代的丰富的、贴近社会与学生生活实际的题材更能感染青少年学生,陶冶其情操,并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使他们正确认识世界,产生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1系统性。

教材内容和结构应符合我国学生学习外语的认知规律,有利于构建学生的知识系统。以前的教材在相当长时期重视语法结构而忽视语言功能,近十多年的教材又有些矫枉过正,语法教学不够系统。现在理顺多了。英语语法知识的安排应当循序渐进,循环往复。这是我国外语教学一百多年摸索出来的基本经验,也是我们编写教材时所应充分运用的宝贵财富。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是承上启下,年轻一代的教材编写人员不能轻易丢掉我们传统的、然而行之有效的经验。在这方面,不考虑中国学外语的学习特点而生搬国外教材的教训是深刻的。

学生学习英语,中文的思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他们,或产生“迁移”,或产生“干扰”。如“You don’t know the w ay,do you?”正确的回答应当是“Yes,I do1”或“N o,I don’t”,而中国学生常常回答成“Yes,I don’t1”此类例子比比皆是,这就要求教材编者认真探讨中国人学习英语的认知特点和困难。在教材中,语法、语音、词汇等方面的内容安排,应当充分考虑英、汉语之间的差异,应当做到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语言的“习得”和“学得”二者不能分隔开来。外语教材应当在适当的程度上,尽量加大信息输入量,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在语法知识的编排上,应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因为,我国学生学习外语,毕竟不同于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学生可以自然习得语言,而需要在一定的人造场景中“学得”。因此,系统地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地安排语音、词汇、语法很必要。当然,要把语言技能和知识与语言的功能和话题有机地结合起来,编出饶有兴趣的课文,并设计出丰富多彩的“任务型”活动,的确是一项挑战性很强的事。

41科学性。

教材的编写应做到语言、内容、信息、知识等方面准确无误,注重学科融合。新教材有24个话题,从学生周边的生活到广阔的社会,天下大事,包罗万象。这些话题反复出现,也是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贯穿于整个课程。语言是一个外壳,其中有浩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人文内涵。这就要求教材编写者具有较为全面的知识素养,对于数理化生、历史地理、体音美等学科,乃至工农商、军事、外交、教育、宗教、金融、保险等,都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如在选编歌曲时,编辑起码要懂乐谱,不然出了错误无法察觉。在空闲时间,教材编写人员应当广泛进行阅读(包括网上资源),扩大涉猎范围。例如,每当在报刊和电视上看到挑战极限、传奇、自然灾害、考古发现、奥斯卡获奖片之类的节目时,一个专业的教材编者便会不由自主地考虑:“哪些精彩的材料可以选入到课本中去呢?”现在青少年学生的兴趣非常广泛,这就要求教材编写人员热爱生活、兴趣广泛、视野开阔、知识面广。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物,收集素材和语言资料,也会经常给教材编写者带来灵感。满怀激情的编写才能创造出脍炙人口的、具有感染力的课文。

从本质上讲,编写外语教材是一个塑造年轻一代灵魂的重大工程,关乎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和国家的长远发展,从这点可以看出,教材编者双肩担负着多么重的责任。教材编者应当把教材编写当作自己的生命,应具有非常强的敬业精神,在事业上无限执着,用心血来编写教材。每一套科学、严谨、信息来源可靠、引证正确、语言地道、文字规范的优秀教材都渗透了教材编写人员的心血和汗水。

要做到“科学”、“准确”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在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教材编写任务重而时间紧,要达到准确无误(至少错误率低于万分之一),就要求编者具有高度负责的精神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