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计算
热工计算公式及参数
热工计算公式及参数热工计算是指通过一系列公式和参数来计算热量、功率、效率等热力学参数的过程。
热工计算在工程设计、能源管理和热力学研究等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热工计算公式和参数。
1.热功率计算公式:热功率(Q)是表示单位时间内传输的热量的物理量。
常用的热功率计算公式如下:Q=m×c×ΔT其中,Q表示热功率,m表示物体的质量,c表示物体的比热容,ΔT表示物体的温度变化。
2.传热系数计算公式:传热系数(k)是表示单位时间内在单位面积上传输的热量的物理量。
常用的传热系数计算公式如下:k=Q/(A×ΔT)其中,k表示传热系数,Q表示传输的热量,A表示传热面积,ΔT表示温度差。
3.热效率计算公式:热效率(η)是指燃烧设备、热交换设备或热动力系统中实际产生的热量与理论上可能产生的最大热量之比。
常用的热效率计算公式如下:η=(实际产生的热量/理论可能产生的最大热量)×100%4.压力与体积关系公式:热工系统中的工质一般按照多种状态方程进行描述,其中最常用的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其中,P表示压力,V表示体积,n表示物质的摩尔数,R表示气体常数,T表示温度。
5.比容与温度关系公式:比容(v)是指单位质量的物质占据的体积。
对于理想气体,比容与温度的关系可以用热力学公式来表示:v=(R×T)/P其中,v表示比容,R表示气体常数,T表示温度,P表示压力。
6.热辐射传热计算公式:热辐射传热是指两个物体之间通过热辐射方式传输热量的过程。
常用的热辐射传热计算公式如下:Q=ε×σ×A×(T1^4-T2^4)其中,Q表示传输的热量,ε表示发射率,σ表示热辐射常数,A表示辐射面积,T1和T2分别表示两个物体的温度。
7.热导率计算公式:热导率(λ)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厚度、单位面积的热流量。
常用的热导率计算公式如下:λ=(Q×L)/(A×ΔT)其中,λ表示热导率,Q表示传输的热量,L表示传热路径的长度,A表示传热的面积,ΔT表示温度差。
热工计算
30(排)
∆P 1 = 477.21 ∆P2 = 629.36
(误差初判为由手算时四舍五入所产生)
附件 1、 my program.c 附件 2、 1.c( 所 需 数 据 要 手工输入,见上图)
一、原始数据: 二、材料以及结构参数选择 三、工艺参数计算 烟气在标况下
1)
烟气侧: a) b) c)
V10 = 13.89 m3 / s t1′ = 300°C t1′′ = 200°C V20 = 13.75m3 / s t 2′ = 20 °C
t2′′ = ? °C (125.5℃)
1 t1 = × t1′ 2
R = 0.084
计算结果单根热管热阻: 对数平均温度:
∆Tm
t ′ − t ′′ ) − ( t ′′ − t ′ ) ( =
1 2 1 2
⎛ t ′ − t ′′ ⎞ ln ⎜ 1 2 ⎟ ⎜ t ′′ − t ′ ⎟ ⎝ 1 2 ⎠
计算结果对数平均温度:
∆Tm = 177.24°C
单根管的传热量:
ρ2 = 1.021( kg m3 ) u2 = 8.84 ( m s ) ξ 2 = 0.493
2、 空气侧: ∆P2 = 629.36
C 语言运行结果:
1、得到计算机运算结果: 计算得空气出口温度 125.50('c) 计算所需热管数 1020(根) 34(列) 烟气侧压力损失 446.26(Pa) 空气侧压力损失 562.70(Pa) 2、手工计算结果: N=1088 根 n=34 列 m=32 排
η1 = 0.897
b)、空气侧翅化效率:
R = 0.084
4 计算得到单根热管传热量:
η 2 = 0.892
热工计算
3、热工计算:根据西北地区冬期砼施工规范规定及集团公司冬期施工文件通知规定要求,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编程进行砼热工计算,从预拌砼原材料、入机温度、砼出机温度、砼运输入泵温度及砼入模温度几个环节,以砼拌合物三次运转来计算控制,确保现场砼入模温度不低于5℃,用倒算法来计算控制搅拌站砼拌合物出机温度,具体列表计算如下:1)、当室外大气环境温度在0~-5℃时,砂、石结合去年实际测温记录平均值取值,砂1℃、石-1℃、水泥45℃、水温不低于45℃。
(1)混凝土拌合温度计算:T0=〔0.92(m ce T ce+m sa T sa+m g T g)+4.2T w(m w-W sa m sa-w g m g)+c1(w sa m sa T sa+w g m g T g)-c2(w sa m sa+w g m g)〕÷〔4.2m w+0.92(m ce+m sa+m g)〕式中:T0——混凝土拌合物温度(℃)m w——水用量(174kg)m ce——水泥用量(400kg)m sa——砂子用量(798kg)m g——石子用量(1058kg)T w——水的温度(50℃),T ce——水泥的温度(45℃),T sa——砂子的温度(1℃),T g——石子的温度(-1℃),W sa——砂子的含水率(0.03)w g——石子的含水率(0.01)c1——水的比热容(4.2kJ/kg•K)c2——冰的溶解热(0kJ/kg)当骨料温度大于0℃时,c1=4.2,c2=0;当骨料温度小于或等于0℃时,c1=2.1,c2=335;因此:T0=[0.92(400×45+798×1+1058×(-1)]+4.2×45(174-0.03×798-0.01×1058)+4.2(0.03×798×1+0.01×1058×(-1))]÷[4.2×174+0.92(400+798+1058)]=13℃(2)混凝土拌合物出机温度计算:T1=T0-0.16(T0- T i)式中:T1——混凝土拌合物出机温度(℃)T i——搅拌楼室内温度(℃)(12)因此:T1=16-0.16(16 -12)=15℃(3)混凝土拌合物运输到浇筑时温度计算:T2=T1-(αt1+0.032n)(T i-T a)式中:T2——混凝土拌合物运输到浇筑时温度t1——混凝土拌合物自运输到浇筑时的时间(h)(1)n——混凝土拌合物动转次数(3)T a——混凝土拌合物运输时环境温度(℃)(-5)α——温度损失系数(h-1)(0.25)因此:T2=15℃-(0.25×1+0.032×3)〔12-(-5)〕=7℃注:①混凝土热工计算按C30冬期施工配合比,室外温度-5℃。
热工计算
热工计算(单板)1.保温设计⑴ 根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哈尔滨地区围护结构需要的最小总热阻R omin=[t I-t e]·n·R I/[△t]式中:[△t]——室内空气与围护结构内表面允许温差,查表取6℃; n ——温度修正系数,查表取1;R I——围护结构内表面换热阻,查表取.11m2k/W;t I——冬季室内计算温度,按规范查表取20℃;t e——围护结构冬季室外计算温度,查表取-33℃。
∴ R omin=[t I-t e]·n·R I/[△t]=[20-(-33)]×1×.11/6=.972 m2K/W⑵ 围护结构的传热阻应按下式计算:R0=R I+R+R e式中: R0 --围护结构的传热阻m2k/W;R I --内表面换热阻m2k/W;R e --外表面换热阻m2k/W;R --围护结构热阻m2k/W;R=R面板+R墙+R保温+R空气=δ面板/λ面板+δ墙/λ墙+δ保温/λ保温+R空气=4/(1000×203)+370/(1000×.76)+30/(1000×.042)+.13=1.331m2k/W;其中:δ面板、δ墙、δ保温--分别为幕墙面板、土建墙体和保温材料层的厚度,mm ;λ面板、λ墙、λ保温--分别为幕墙面板、土建墙体和保温材料层的导热系数,W/m·k ;R空气--空气间层热阻m2k/W则R0=R I+R+R e=.11+1.331+.04=1.481m2k/WR0> R omin所以保温性能满足要求。
2.墙体内表面防结露设计⑴ 室内空气露点温度的确定室内空气的计算温度t I取20℃;相对湿度φ=60%时人体感觉舒适。
查《铝窗制造》表23可知室内空气露点温度为t d=12℃。
⑵ 当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θI高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t d时,内表面不会有结露,即应有θI≥t dθI=t I-R I·(t I-t e)/R o≥t d式中,R I——幕墙的内表面换热阻,取0.11 m2K/Wt e——冬季室外计算温度;R o——幕墙的总热阻则θI=t I-R I·(t I-t e)/R o=20-.11×(20-(-33)) / 1.481=16.1 ℃>12℃所以幕墙内表面防结露性能满足要求。
热工计算题30道
1.某人将镍铬-镍硅补偿导线极性接反。
当炉温控制于800℃时。
若热电偶接线盒处温度为50℃,仪表接线端子温度为40℃,测量结果和实际相差多少?答案:如补偿导线接反,则仪表的电势为E(800、40)=E×(800、0)-E(50、0)-[E(50、0)-E(40、0)]=33.28-2.02-2.02+1.61=30.85mV但仪表示值仍按正常接法指示,即E(800、40)=E(t、0)-E(40、0)=0于是得30.85=E(t、0)-1.61E(t、0)=32.46mV查得t=780℃即比800℃指示低20℃2.一真空压力表量程范围为-100~500kPa,校验时最大误差发生在200kPa,上行程和下行程时校准表指示为194kPa和205kPa,问该表是否满足其1.0级的精度要求?答案:变差=[△max/(量程上限-量程下限)]×100%=(205-194)/[500-(-100)]×100%=1.83%>1.0%,所以不满足1.0级精度要求。
3.一台1151绝对压力变送器,量程范围为0~80kPa(绝压),校验时采用刻度范围为100~0kPa标准真空压力计,若当地大气压力为98kPa,则当变送器输出为12mA时,真空压力计指示的读数为多少?答案:设变送器输入压力为P绝时,输出电流为12mA,则P绝/(80-0)×16+4=12,P 绝=40KPa,根据P真空=P大气-P绝=98-40=58KPa,所以真空压力计的读数为58KPa,变送器的输出为12mA。
4.计算如图下所示的压力式液位计的调校量程范围及迁移量,已知h1=5m,h2=1m,ρ=1.0g/cm3答案:由图可知,液位计测量量程为:P=pgh1=1.0×9.8×5=49KPa;迁移量A=pgh2=1.0×9.8×1=9.8KPa,所以仪表调校量程范围为9.8—58.8KPa。
htfs热工计算
htfs热工计算热工计算是工程领域中重要的一部分,涉及到热量传递、热阻、热流计算等方面。
HTFS (Heat Transfer Fluid Selection)热工计算是一种热量传递流体的选择计算方法,是热工学的一部分,用于确定合适的热量传递流体以提高热量传递效率和节约能源。
HTFS热工计算涉及到多种方面,包括传热过程中的热阻、传热系数、换热器的设计等。
在进行热工计算时,首先要确定传热过程的类型,然后根据传热过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热传导流体。
在传热过程中,流体的性质和参数对于整个传热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热工计算时需要对流体的性质和参数进行准确的测量和分析。
热工计算的目的是确定热传导流体的最佳选择,以提高传热效率并降低系统能耗。
在进行热工计算时,需要考虑很多因素,例如传热介质的热导率、比热容、黏度、密度等参数,以及传热过程中的热阻、传热系数等。
HTFS热工计算主要用于工业中的换热器设计和优化。
换热器是热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设备,用于将热量从一个流体传递到另一个流体。
在进行换热器设计时,需要考虑流体的性质、传热系数、管道尺寸、壁厚、流速等因素,以确保换热器的传热效率和稳定性。
HTFS热工计算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如空调、制冷等。
在空调系统中,通过热工计算可以确定合适的制冷剂和冷却剂,提高空调系统的制冷效率和节能性能。
在制冷系统中,通过热工计算可以确定合适的传热流体,提高制冷系统的冷凝效率和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
总之,HTFS热工计算是工程领域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对热量传递流体的选择进行准确的计算和分析,可以提高工程系统的热效率、节能性能和经济效益,为工程设计和优化提供重要的指导和支持。
希望本文可以对读者了解HTFS热工计算有所帮助。
大体积混凝土热工计算表格
Th= W c Q/C ρ(1-е-mt)式中:Th—混凝土的绝热温升(℃);m c ——每m 3 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取3;Q——每千克水泥28d 水化热,取C——混凝土比热,取0.97[KJ/(Kg·K)];ρ——混凝土密度,取2400(Kg/m3);е——为常数,取2.718;t——混凝土的龄期(d);m——系数、随浇筑温度改变,取2、混凝土内部中心温度计算T 1(t)=T j +Thξ(t)式中:T 1(t)——t 龄期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是混凝土温度最高值T j ——混凝土浇筑温度,取由上表可知,砼第9d左右内部温度最高,则验算第9d砼温差3、混凝土养护计算1、绝热温升计算计算结果如下表ξ(t)——t 龄期降温系数,取值如下表大体积混凝土热工计算计算结果如下表:混凝土表层(表面下50-100mm 处)温度,混凝土表面采用保温材料(稻草)蓄热保温养护,并在稻草上下各铺一层不透风的塑料薄膜。
①保温材料厚度δ= 0.5h·λi (T 2-T q )K b /λ·(T max -T 2)式中:δ——保温材料厚度(m);λi ——各保温材料导热系数[W/(m·K)] ,取λ——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取2.33[W/(m·K)]T 2——混凝土表面温度:29.9(℃)(Tmax-25)T q ——施工期大气平均温度:12(℃)T 2-T q —-17.9(℃)T max -T 2—21.0(℃)K b ——传热系数修正值,取δ= 0.5h·λi (T 2-T q )K b /λ·(T max -T2)*100=4.75cm故可采用两层土工布并在其上下各铺一层塑料薄膜进行养护。
②混凝土保温层的传热系数计算β=1/[Σδi /λi +1/βq ]δi ——各保温材料厚度λi ——各保温材料导热系数[W/(m·K)]βq ——空气层的传热系数,取23[W/(m 2·K)]代入数值得:β=1/[Σδi /λi +1/βq ]= 1.01③混凝土虚厚度计算:hˊ=k·λ/βk——折减系数,取2/3;λ——混凝土的传热系数,取2.33[W/(m·K)]hˊ=k·λ/β=1.542④混凝土计算厚度:H=h+2hˊ=7.08m ⑤混凝土表面温度T 2(t)= T q +4·hˊ(H- h)[T 1(t)- T q ]/H 2式中:T 2(t)——混凝土表面温度(℃)T q —施工期大气平均温度(℃)hˊ——混凝土虚厚度(m)H——混凝土计算厚度(m)式中: hˊ——混凝土虚厚度(m)式中:β——混凝土保温层的传热系数[W/(m 2·K)]T 1(t)——t 龄期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不同龄期混凝土的中心计算温度(T 1(t))和表面温度(T 2(t))如下表。
热工计算——精选推荐
热工计算1.1 混凝土运输温度计算根据该地区历史气象资料,冬期11月到次年2月份的日平均气温不低于-10℃,按照冬期施工对混凝土的入模温度要求,选择环境温度为0℃和-10℃两种情况,进行混凝土拌和物热工计算。
混凝土采用搅拌车运输。
先计算环境温度为-10℃时,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损失:t s=(at1+0.032n)(T1—T a)式中:t s一运输过程温度损失;口一温度损失系数(h m-1),当混凝土搅拌输送车时,a=0.25;t1一混凝土自运输至浇筑成形完成的时间(h),取0.3 h;n一混凝土转运次数,取2;T1一混凝土拌和物的出机温度(℃);T2一混凝土拌和物经运输至成形完成时的温度(℃),即入模温度;t2一运输时的环境气温(℃),取-10℃。
所以,T s=(0.25 X 0.3+0.032 X 2)(T1+10℃)=0.139T1+1.39℃按照施工实际,混凝土浇筑时入模温度(10℃)T2≤T1一t s即:T1一0.139T1一1.39℃≥10℃所以0.861T1≥11.39℃T1≥13.228℃取T1=13.23℃1.2混凝土拌和物出机温度计算根据以上计算,取T1=13.23℃由公式:T1=T0一0.16(T0一T b)得:T0=(T1一0.16T b)÷0.84=13.85℃式中:T0一混凝土拌和物温度(℃);T1一混凝土出机温度(℃),由第一步计算,取13.23℃:T b一拌和机棚内温度(℃),拌和棚已采取保温措施,取10℃。
1.3混凝土拌和物温度计算水加热按60℃,水泥、砂石料温度5℃,根据配合比每m3混凝土用水泥、水、砂,石用量分别为405 kg、142 kg、709 kg、1110 kg,砂石料已搭设保温棚,实测平均含水量,砂子含水量3.4%,石子含水量0.9%,根据公式:T0=[0.9(W c T c+W s Ts+W g T g)+4.2Tw(Ww一P s W s一P g W g)+C1(P s W s T s+P g W g T g)一C2(P s W s+P g W g)]÷[4.2W w +0.9(W c+W g+W s)]得T0=14.595C>13.85℃(能满足要求)。
热工计算
本工程采用普通混凝土,表面系数M=12.5m -1,普通水泥,单方用量m ce =400kg/m 3。
总传递系数K=7kj/m 2·h ·K ;入模温度T 0=10℃;预养期预计平均气温T m,a =-5℃。
(1) 给定条件:M=12.5 m -1;T m,a =-5℃; 采用普通混凝土。
(2) 可选择条件:K=7kj/m 2·h ·K ; T 0=10℃; 水泥品种,采用普通水泥。
(3) 水泥单方用量m ce =400kg/m 3。
问:(1)本施工条件是否满足综合蓄热法气温可行范围; (2)若可行,计算t 0和T m 。
解:(1)综合蓄热法施工气温的可行范围判定:T m,a ≥1/b ·ln(L/a) (公式1) 式中:L=K ·MK —总传热系数(kj/m 2·h ·K ) M —表面系数(m -1) a,b —系数,按下表选用根据所给条件计算L=K ·M=7×12.5=87.5 kj/m 3·h ·K代入公式1得T m,a =1/0.118×ln (87.5/208)=-7.34℃,低于预计气温-5℃,故可行。
(2)按以下公式计算T 0=1/v ce ln(α/T m,a ) (公式2) 式中T 0—混凝土蓄热养护冷却至0℃的时间(h )Tm=1/v ce t 0[η/θ+α(1-e - vcet0)]- T m,a (公式3) 式中:α=U ·m ce /(L-V) θ=5.625L/v ce ·104η= T 0+T m,a -α查下表得v ce =0.0092, U=2.0,V=16.36系 数 取 值 表α=2.0×400/(87.5-16.36)=11.25θ=5.625L/ v ce·104=5.625×87.5/0.0092×104=5.35η= T0+T m,a-α=10+5-11.25=3.75代入公式2和公式3得t=1/0.0092ln(11.25/5)=88.14hTm=1/0.0092×88[3.75/5.35+11.25(1-e-0.0092×88)]-5=3.6℃故t0=88h, Tm=3.6℃。
热工计算
附录A 热工计算根据实际工程情况,本热工计算假设以当地冬期施工时平均温度为-15℃的情况下进行计算。
应用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C20混凝土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156kg温度60℃,砂742kg温度15℃,石1268kg温度15℃,水泥274kg温度10℃,搅拌棚内温度10℃,砂含水率2%,石含水率1%。
A.1 混凝土组成材料热工计算A.1.1 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公式T0=[0.92(m ce T ce+m sa T sa+m g T g)+4.2T w(m w-w sa m sa-w g m g)+c1(w sa m sa T sa+w g m g T g)-c2(w sa m sa +w g m g)]÷[4.2 m w+0.9(m ce+m sa+m g)] (A—1) A.1.2 砼拌合物的出机温度T1= T0-0.16(T0- T i)(A—2) A.1.3砼拌合物经运输至成型完成时的温度公式T2= T1-(αt1+0.032n)(T1- T a)(A—3) A.1.4砼的入模温度T3=(C c m c T2+C f m f T f+C s m s T s)/( C c m c+C f m f+C s m s) (A—4) A.1.5符号意义T0—砼拌合物的理论温度(℃)m ce、m w、m sa、m g—每1m3砼中水泥,水,砂,石的用量(kg)T ce、T sa、T g、T w—水泥,砂,石,水的温度(℃)w sa、w g—砂.石的含水率(%)c1—水的比热(KJ/kg.k)及溶解热(KJ/kg)c2—冰的溶解热(KJ/kg)当骨料温度>0℃时,c1=4.2, c2=0≤0℃时,c1=2.1, c2=335T1—砼拌合物的出机温度(℃)T i—搅拌机棚内温度(℃)T2—砼经运输、成型后损失的温度(℃)α—温度损失系数(h-1)采用开敞式自卸翻斗车运输时α=0.30采用砼搅拌车运输时运输时α=0.25采用开敞式大型自卸汽车运输时α=0.20采用封闭式自卸汽车运输时α=0.10采用开敞式人力手推车α=0.50t1—砼运输至浇筑的时间n—砼倒运次数T a—室外温度T3—砼的入模温度m c—1m3砼的重量m s、m f—与1m3砼相接触的钢筋、模板重量C c—砼比热容,普通砼取0.92kJ/kg.K;C f—模板比热容,钢材取0.48kJ/kg.K;C s—钢筋比热容,取0.48kJ/kg.K;T f、T s—模板、钢筋的温度,未预热时可取当时环境温度。
热工计算
热工计算步骤第一步:首先分析物料的性质,通过查找各有机物的热值可以计算出三废(固废、废液、废气)的热值。
特殊情况:知道废液的COD(COD指的是废液的化学耗氧量,单位:g/L)可以计算出废液的热值Q=3.28*COD(单位:kcal/kg),本公式只适合废液。
第二步:知道三废的热值可以计算出需要空气量和生成的烟气量,具体理论公式如下:1、对于固废(Q为固废的热值,单位:kcal/kg;α为空气过剩系数;m为固体的重量,单位:kg/h)(1)固废燃烧所需的理论空气量:A O=1.01*Q/1000+0.5(单位:Nm3/kg)(2)固废燃烧所需的实际空气量:A= A O*α(单位:Nm3/kg)(3)固废燃烧所需的实际总空气量:A总= A*m(单位:Nm3/ h)(4)固废燃烧所需的理论烟气量:G O=0.89*Q/1000+1.65(单位:Nm3/kg)(5)固废燃烧所需的实际烟气量:G= G O +A O*(α-1)(单位:Nm3/kg)(6)固废燃烧所需的实际总烟气量:G总= G*m(单位:Nm3/ h)2、对于废液(Q为废液的热值,单位:kcal/kg;α为空气过剩系数;m为废液的重量,单位:kg/h)(7)废液燃烧所需的理论空气量:A O=0.203*Q*4.18/1000+2(单位:Nm3/kg)(8)废液燃烧所需的实际空气量:A= A O*α(单位:Nm3/kg)(9)废液燃烧所需的实际总空气量:A总= A*m(单位:Nm3/ h)(10)废液燃烧所需的理论烟气量:G O=0.265*Q*4.18/1000+2(单位:Nm3/kg)(11)废液燃烧所需的实际烟气量:G= G O +A O*(α-1)(单位:Nm3/kg)(12)废液燃烧所需的实际总烟气量:G总= G*m(单位:Nm3/ h)3、对于废气(Q为废气的热值,单位:kcal/Nm3;α为空气过剩系数;m为废气的重量,单位:Nm3/h)(13)废气燃烧所需的理论空气量:A O=0.2*Q*4.18/1000+0.03(单位:Nm3/Nm3)(14)废气燃烧所需的实际空气量:A= A O*α(单位:Nm3/Nm3)(15)废气燃烧所需的实际总空气量:A总= A*m(单位:Nm3/ h)(16)废气燃烧所需的理论烟气量:G O= A O+0.98-0.03*Q*4.18/1000(单位:Nm3/Nm3)(17)废气燃烧所需的实际烟气量:G= G O +A O*(α-1)(单位:Nm3/Nm3)(18)废气燃烧所需的实际总烟气量:G总= G*m(单位:Nm3/ h)第三步:根据三废的总热值和生成总烟气量可以确定烟气焓,根据烟气焓表大致可以确定烟气温度是否达到燃烧温度要求,假如达不到要求还需加助燃燃料(如:柴油、重油、天然气、助燃溶剂等)1)三废(固废、废液、废气)的总热值Q总=Q* m(单位:kcal/h)公式中Q指三废(固废、废液、废气)的热值,单位:kcal/kg(Nm3);m指三废(固废、废液、废气)的处理量,单位:kg(Nm3)/h2)生成总烟气量G总(上面第二步中已经求得)3)生成的烟气焓=总热值/总烟气量=Q总/G总(单位:kcal /Nm3)4)单位换算:1kcal /Nm3=4.18kj/Nm35)。
热工计算
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温度计算1、混凝土拌合物温度按下式计算:T o=[0.92*(m ce*T ce+m sa*T sa+m g*T g)+4.2*T w(m w-w sa*m sa-w g* m g)+C1*(w sa*m sa*T sa+w g*m g*T g)-C2*(w sa*m sa+w g*m g)]÷[4.2*m w+0.9*(m ce+m sa+m g)]式中:T o——混凝土拌合物温度(℃)m ce——水泥用量(kg)m w——水用量(kg)m sa——砂用量(kg)m g——石用量(kg)T w——水的温度(℃)T ce——水泥温度(℃)T sa——砂温度(℃)T g——石温度(℃)w g——石含水率%w sa——砂含水率%C1——水的比热容(kj/kg.k)C2——冰的溶解热(kj/kg)当骨料温度大于0℃时,C1=4.2,C2=0;当骨料温度小于或等于0℃时,C1=2.1 C2=335;2、混凝土拌合物出机温度按下式计算:T1= T o-0.16(T o-T i)式中T1——混凝土拌合物出机温度(℃);T i——搅拌机室内温度(℃)。
3、混凝土拌合物运输到浇筑时温度按下式计算:T2=T1-(a*t1+0.032n)*(T1-T a)T2——混凝土浇筑温度℃t1——混凝土运输至浇筑的时间,取1.5小时n——混凝土拌合物运转次数,取1次T a——混凝土拌合物浇筑环境温度;a——温度损失系数4、考虑模板和钢筋的吸热影响,混凝土浇筑成型完成时的温度按下式计算:T3=(C c*m c*T2+C f*m f*T f+C s*m s*T s)÷(C c*m c+C f*m f+C s*m s) T3——考虑模板和钢筋吸热影响,混凝土浇筑成型完成时的温度℃C c——混凝土的比热容(kj/kg.K);C f——模板的比热容(kj/kg.K);C s——钢筋的比热容(kj/kg.K);m c——每m3混凝土的重量(kg);m f——每m3混凝土相接触的模板重量(kg);m s——每m3混凝土相接触的钢筋重量(kg);T f——模板的温度,未预热时可采用当时的环境温度(℃)T s——钢筋的温度,未预热时可采用当时的环境温度(℃)5、设当日气温为-5℃,C40混凝土每立方米的材料用量为:水泥470kg,水180kg,砂子735kg,碎石1040kg。
热工计算程序
热工计算程序
热工计算程序是一种通过数值分析方法,计算和预测热力系统中能量流动、传热、传质和反应等过程的软件工具。
它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力、钢铁、石油、天然气、环保等领域。
热工计算程序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系统建模:根据实际情况,对待分析的热力系统进行建模,确定系统的几何形状、边界条件、物理参数等。
热平衡计算:根据热力系统的热平衡方程,计算系统中各部分的温度、压力、流量、热量等参数。
传热计算:以传热学为基础,计算系统中的传热过程,如对流、辐射和传导等。
传质计算:以传质学为基础,计算系统中的传质过程,如扩散、对流和反应等。
反应计算:根据反应动力学原理,计算系统中的化学反应过程。
结果展示:将计算结果以图表或文字形式输出,帮助用户分析问题和做出决策。
总之,热工计算程序可以帮助用户分析和优化热力系统的性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建筑热工计算分级
建筑热工计算分级建筑热工计算分级是建筑领域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它能够帮助我们评估建筑物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热舒适性和能源效益。
在热工计算中,建筑物被分为不同的热工等级,以便更好地了解其能源消耗和热传递特性。
热工计算分级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我们需要收集建筑物的相关信息,例如建筑物的尺寸、材料和绝缘性能等。
然后,我们可以使用热工软件进行模拟和分析,以确定建筑物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热工性能。
这些软件可以模拟建筑物内外的热传递、空气流动和温度分布等。
在热工计算中,建筑物根据其热传递特性被分为不同的等级。
一般来说,建筑物的热工等级可以分为一级到五级,其中一级建筑物的热传递特性最好,能够有效地保持室内温度稳定。
而五级建筑物的热传递特性较差,容易受到外界气候的影响。
通过热工计算分级,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建筑物的热舒适性和能源效益。
一级建筑物通常具有较低的热传递率和较好的绝缘性能,因此在冬季可以保持室内温暖,在夏季可以保持室内凉爽。
而五级建筑物由于热传递特性较差,可能需要额外的供暖和冷却设备来维持室内的舒适温度。
热工计算分级对于建筑物的设计和改进非常重要。
通过对建筑物的热传递特性进行评估和分析,我们可以优化建筑物的能源利用和热舒适性,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此外,热工计算分级还可以指导建筑物的绝缘和通风设计,提高建筑物的能源效益和室内环境质量。
建筑热工计算分级是建筑领域中的重要工作,它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建筑物的热传递特性和能源效益。
通过热工计算分级,我们可以优化建筑物的设计和改进,提高其能源利用和热舒适性。
这对于减少能源消耗和改善室内环境质量非常重要。
因此,建筑热工计算分级在建筑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和意义。
混凝土热工计算书
混凝土热工计算书一、冬期施工的已知条件工程使用的全部是顺城搅拌站商品砼,所以要求混凝土经过运输成型后的温度为10℃—20℃。
二、热工计算:1、当施工现场温度为-5℃时混凝土因钢模板和钢筋吸热后的温度:T3=(G n C n T2+G m C m T m)/(G n C n+G m C m)=(2400×1×10+279×0.48×5)/(2400×1+279×0.48)=9.2℃T3:混凝土在钢模板和钢筋吸收热量后的温度(℃)G n:1m³混凝土为2400KgG m:1m³混凝土相接触的钢模板和钢筋的总重量为279KgC n:混凝土比热,取1KJ/KgKC m:钢材比热,取0.48 KJ/KgKT2:混凝土经过搅拌、运输、成型后的温度(℃)T m:钢模板、钢筋的温度,即当时大气温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温度为9.2℃经计算得:(1)当混凝土经过运输成型后的温度为10℃当施工现场温度为0℃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温度为9.47℃当施工现场温度为-5℃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温度为9.2℃当施工现场温度为-10℃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温度为8.94℃当施工现场温度为-15℃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温度为8.67℃(2)当混凝土经过运输成型后的温度为15℃当施工现场温度为0℃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温度为14.79℃当施工现场温度为-5℃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温度为14.53℃当施工现场温度为-10℃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温度为14.27℃当施工现场温度为-15℃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温度为14.01℃(3)当混凝土经过运输成型后的温度为20℃当施工现场温度为0℃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温度为18.94℃当施工现场温度为-5℃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温度为18.68℃当施工现场温度为-10℃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温度为18.41℃当施工现场温度为-15℃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温度为18.15℃2、设:室外平均气温t p=-5℃,室外最低温度-15℃,砼浇灌后的初始温度t0=10℃。
公共建筑热工计算
公共建筑热工计算公共建筑热工计算是指对公共建筑的热能传递过程进行计算,包括热传导、对流、辐射等热传递方式的热阻、热容、热传递效率等参数的计算。
通过热工计算,可以评估建筑的热工性能,优化建筑的热工设计,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本文将从热工计算的基本原理、方法和一些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详细介绍。
一、热工计算的基本原理热工计算是通过分析建筑热传递的基本原理和热传递过程的参数来计算建筑的热工性能。
主要基于热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进行分析和计算。
1.热传导:指物质内部的热能传递,主要通过物质内部的分子、原子间的碰撞传递热能。
热传导主要通过热传导系数进行计算,可以通过热传导方程计算材料的热导率。
2.对流:指流体介质(如空气、水等)中的热能传递,主要通过流体的传热系数和表面的传热面积进行计算。
对流传热可以分为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两种情况,其中传热系数受到流体性质、速度和表面状态等因素的影响。
3.辐射:指通过电磁波(如热辐射)传递热能,主要通过热辐射的辐射率、温度差和表面积进行计算。
辐射传热是建筑中重要的传热方式,特别是在太阳辐射和建筑外墙、屋面的热传递过程中。
通过以上三种方式的热传递计算,可以得到建筑各个部分的热阻、热容和热传递效率等参数,进而评估建筑的热工性能。
二、热工计算的方法热工计算主要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和计算,主要包括建筑热工性能计算、热阻计算和传热系数计算等。
1.建筑热工性能计算:通过建筑的热工性能计算,可以评估建筑的热阻、热容和热传递效率等参数。
常用的计算方法包括建筑热工性能系数法、传导―对流耦合法和有限差分法等。
2.热阻计算:热阻是指阻碍热传导的物理过程,可以通过计算建筑构件(如墙体、窗户、屋顶等)的热阻来评估建筑的保温性能。
常用的计算方法包括单位热阻法和综合热阻法等。
3.传热系数计算:传热系数是评估传热效果的参数,可以通过计算建筑构件内部和外部的传热系数来评估热传递效果。
常用的计算方法包括电阻传热法、潜热传热法和热阻传热法等。
建筑外墙热工计算
建筑外墙热工计算
热工计算的基本原理
建筑外墙的热工计算主要涉及建筑材料的热传导和热阻性能。
热传导是指热量在材料中的传递和扩散,而热阻则是材料对热流的
阻碍程度。
通过对外墙材料的热传导和热阻进行计算,可以评估建
筑外墙的隔热性能。
热工计算的步骤
1. 确定建筑外墙材料的热导率:热导率是材料导热性能的指标,用于描述材料单位厚度下温度梯度对应的热流量。
热导率是进行热
工计算的基本参数,可以通过实验或查阅相关资料获取。
2. 计算外墙的热阻:外墙的热阻由墙体结构和使用的绝缘材料
决定。
根据墙体结构和绝缘材料的厚度、导热系数等参数,可以计
算出外墙的热阻。
3. 计算整体建筑外墙的热阻:根据外墙的面积和热阻,可以计
算整体建筑外墙的热阻。
这个值可以帮助评估建筑外墙的隔热效果。
4. 评估建筑外墙的隔热性能:通过比较建筑外墙的热阻和相关
标准要求,可以评估建筑外墙的隔热性能。
合格的建筑外墙应具有
较高的热阻,以减少热量传递和能源消耗。
总结
建筑外墙热工计算是建筑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建筑
外墙材料的热传导和热阻进行计算,可以评估建筑外墙的隔热性能。
热工计算的基本步骤包括确定材料热导率、计算外墙热阻、计算整
体建筑外墙热阻和评估隔热性能。
合理的建筑外墙热工计算有助于
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和室内舒适性。
热工计算公式及参数
热⼯计算公式及参数附录⼀建筑热⼯设计计算公式及参数(⼀)热阻的计算1.单⼀材料层的热阻应按下式计算:式中R——材料层的热阻,㎡·K/W;δ——材料层的厚度,m;λc——材料的计算导热系数,W/(m·K),按附录三附表3.1及表注的规定采⽤。
2.多层围护结构的热阻应按下列公式计算:R=R1+R2+……+Rn(1.2)式中R1、R2……Rn——各材料层的热阻,㎡·K/W。
3.由两种以上材料组成的、两向⾮均质围护结构(包括各种形式的空⼼砌块,以及填充保温材料的墙体等,但不包括多孔粘⼟空⼼砖),其平均热阻应按下式计算:(1.3)式中——平均热阻,㎡·K/W;Fo——与热流⽅向垂直的总传热⾯积,㎡;Fi——按平⾏于热流⽅向划分的各个传热⾯积,㎡;(参见图3.1);Roi——各个传热⾯上的总热阻,㎡·K/WRi——内表⾯换热阻,通常取0.11㎡·K/W;Re——外表⾯换热阻,通常取0.04㎡·K/W;φ——修正系数,按本附录附表1.1采⽤。
图3.1 计算图式修正系数φ值附/注:(1)当围护结构由两种材料组成时,λ2应取较⼩值,λ1应取较⼤值,然后求得两者的⽐值。
(2)当围护结构由三种材料组成,或有两种厚度不同的空⽓间层时,φ值可按⽐值/λ1确定。
(3)当围护结构中存在圆孔时,应先将圆孔折算成同⾯积的⽅孔,然后再按上述规定计算。
4.围护结构总热阻应按下式计算:Ro=Ri+R+Re(1.4)式中Ro——围护结构总热阻,㎡·K/W;Ri——内表⾯换热阻,㎡·K/W;按本附录附表1.2采⽤;Re——外表⾯换热阻,㎡·K/W,按本附录附表1.3采⽤;r——围护结构热阻,㎡·K/W。
内表⾯换热系数αi 及内表⾯换热阻Ri 值注:表中h 为肋⾼,s为肋间净距。
5.空⽓间层热阻值的确定(1)不带铝箔,单⾯铝箔、双⾯铝箔封闭空⽓间层的热阻值应按附表1.4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3:
公共建筑
热工计算书
工程名称:
设计单位:
建设单位:
计算人:
联系电话:
计算时间:
1 工程概况
注:该建筑面积应按《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 50353-2005确定。
2 计算依据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14- 036-2006)
3 基本参数计算
注:1 窗墙面积比应按标准第2.0.8条规定计算;
2 建筑面积A O、建筑体积V0应按标准附录G中规定的方法进行计算。
4 规定性方法计算(条件具备可采用节能设计软件计算)
4.1 围护结构热工计算
附:外墙平均传热系数计算过程
4.2建筑采暖空调系统设备性能表
表4.2
4.3 规定性指标判定
当设计建筑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及其他指标满足标准中规定的刚性指标,采暖空调系统的设备性能系数符合标准的规定值,可直接判定该设计建筑为节能设计。
亦可采用节能设计软件直接判定。
5 性能化设计方法
当所设计建筑的围护结构某些热工性能不能满足标准中刚性指标规定时,则必须对设计建筑进行热工性能权衡判断。
5.1 动态的权衡判断
应采用节能设计软件进行全年8760小时的逐时能耗模拟计算,而且要有完整的计算书。
5.2 简化的权衡判断(条件具备时可采用节能设计软件判断)
单体建筑面积小于或等于20000m2,大于300m2,且不全面设置空气调节系统的公共建筑,可采用简化的权衡判断(稳态计算法),步骤如下:
5.2.1 传热面积计算表(设计建筑和参照建筑应分别列表计算)
2
5.2.2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简化权衡判断计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