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环境保护专题(思维导图+考点解析+高考典型例题)

高考地理环境保护专题(思维导图+考点解析+高考典型例题)

高考地理环境保护专题(思维导图+考点解析+高考典型例题)环境保护专题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一、思维导图二、考点解析考点一】环境的概念和分类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

考点二】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并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以废弃物的形式释放到环境中去。

人类通过生活和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包括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以及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下降。

环境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这种反作用可能是良性的,可使人类与环境得到协调发展,也可能是恶性的,会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生存。

考点三】环境问题的表现生态破坏是环境问题的一种表现,主要是植被的破坏。

植被是生态系统的基础与核心,植被破坏不仅损害一个地区的景观,而且引起生物多样性受损害、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土地荒漠化等,使这些地区的居民丧失了起码的生存条件。

全球环境变化也是环境问题的表现,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和海洋污染等问题。

考点四】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以及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

三、典型例题2009福建高考】图12为某流域示意图。

该流域是我国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分别说出甲、乙地区环境保护的侧重点,并说明理由。

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一、思维导图二、考点解析考点一】水污染的类型、成因、危害及防治水污染主要有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海洋石油污染等类型。

这些污染的成因包括工业生产中含重金属的污水排放和固体垃圾中含重金属的淋溶污水,近海石油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泄漏的石油等。

核电厂严重事故管理指南(SAMG)实施阶段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核电厂严重事故管理指南(SAMG)实施阶段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核科学与技术, 2014, 2, 26-34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4 in Hans. /journal/nst/10.12677/nst.2014.23005Issues Associated with SAMG in theImplement Phase and Relative AdvicesZhiyi Yang, Jiajia Zhang, Jinjun Feng, Chun Li, Yimin Chong*Nuclear and Radiation Safety Center, Mini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P), BeijingEmail: *chongyimin@Received: Jun. 6th, 2014; revised: Jun. 21st, 2014; accepted: Jun. 27th, 2014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AbstractAfter Fukushima Dai-ichi nuclear accident, the severe accident gain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the nuclear industry and the regulatory body. The Severe Accident Management Guideline (SAMG) is required according to the policy of the regulatory body in China. Now many SAMGs are in the implement phase in China NPPs. In this paper, a number of the issues associated with implement-ing a specific SAMG were identified, and some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of SAMG implement was introduced. Some advices were given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SAMG implement.KeywordsSAMG, The Implement Phase, Verification and Validation核电厂严重事故管理指南(SAMG)实施阶段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建议杨志义,张佳佳,冯进军,李春,种毅敏*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北京Email: *chongyimin@收稿日期:2014年6月6日;修回日期:2014年6月21日;录用日期:2014年6月27日*通讯作者。

《关于核活动相关单位核安全文化建设的意见(征求意见稿)

《关于核活动相关单位核安全文化建设的意见(征求意见稿)

附件2《关于核活动相关单位核安全文化建设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编写说明第1部分 概述1.1 问题的提出1986年4月26日当地时间1时24分,前苏联的乌克兰共和国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严重核泄漏及爆炸事故。

事故导致31人当场死亡,上万人由于放射性影响而失去生命或严重致病,至今仍有放射性所致的畸形胎儿出生。

这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核事故。

外泄的放射性物质随着大气飘散到前前苏联西部地区、东欧、北欧等地区。

其中,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受污染最为严重,由于风向的关系,估计约有60%的放射性物质落在白俄罗斯的土地上。

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白俄罗斯及乌克兰等国每年仍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经费用于灾难善后以及居民健康保健。

因事故而直接或间接死亡的人数难以估算,且事故的长期影响目前仍是个未知数。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之后,为总结此次核事故的经验教训,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在1986年出版了《关于切尔诺贝利事故后审议会议总结报告》(INSAG-1),首次提出了核安全文化(Safety Culture)这个术语。

1988年,IAEA出版的《核电厂基本安全原则》(INSAG-3)中对核安全文化作了进一步阐述,并将其强调为核安全基本的管理原则。

1991年,为使核安全文化这一理念更好发挥作用,IAEA出版了专门报告《核安全文化》(INSAG-4),论述了核安全文化的定义、特征和本质,阐述了核安全文化对决策层、管理层和个人三层次的要求,并提出一系列问题和定性的“指标”(index)用以衡量所达到的不同层次的核安全文化水平,给看起来抽象的“核安全文化”赋予了物化的内容,为核安全文化的实际应用做出了十分有意义的探索与指导。

该报告奠定了核安全文化的基础,至今仍是推进核安全文化建设的经典报告。

在早期IAEA核安全文化出版物的基础上,随着国际核能界对核安全文化认识的不断深入,IAEA陆续颁布了一系列相关的文件,其中包括:安全报告丛书No.11:“发展核活动中的安全文化”,1998INSAG-12:“核电厂基本安全原则”(INSAG-3升版),1999。

核安全文化宣贯推进专项行动-核技术利用系列教材之二核安全文化手册 - 复件

核安全文化宣贯推进专项行动-核技术利用系列教材之二核安全文化手册 - 复件
近年来在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理念和总结实际运行经验的基础上大亚湾核电站根据中国国情积极开展两个文明建设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安全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在我国核电事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充分考虑了实际国情民族的文化历史行业的特殊性以及大亚湾毗邻香港的敏感性等特点结合现代管理制度和压水堆核电站丰富的运行经验反馈建设和发展了符合自身需求的核安全文化并编写和出版了大亚湾核电站安全文化良好实践一书
《手册》紧紧围绕核安全文化的内涵,简要介绍了中国核安全观的相关论述、 培育核安全文化的必要性以及核安全文化缺失的严重后果、核安全文化的基本要 素、核安全文化的沿革和发展、核安全文化的培育、核安全文化的评价。
本《手册》由国家核安全局策划,在核一司的指导下,由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承担完成编制工作。其中第一章由郑洁莹、邱国盛进行收集整理和编写;第二章 由郑洁莹、张玮、徐广震进行收集整理和编写;第三章由杨岩飞、吴岳雷进行收 集整理和编写;第四章由安洪振、郑洁莹进行收集整理和编写;第五章由吴岳雷、 杨岩飞进行收集整理和编写;第六章由曹健、徐广震进行编写。全书由张天祝、 曹健进行统稿校核。核一司政策技术处提供了大力指导。
1.1 核安全文化定义...............................................................................................5 1.2 核安全文化起源...............................................................................................5 1.3 核安全文化发展...............................................................................................8 第二章 核安全文化的地位与作用 .........................................................................12 2.1 核安全文化与核安全的关系.........................................................................12 2.2 核安全文化与中国核安全观的关系............................................................12 2.3 核安全文化的必要性.....................................................................................13 2.4 核安全文化缺失和弱化的严重后果.............................................................14 第三章 核安全文化的组成与要求 .........................................................................19 3.1 核安全文化特征.............................................................................................19 3.2 核安全文化的组成.........................................................................................19 3.3 对组织和个人的要求.....................................................................................20 第四章 核安全文化培育与实践 .............................................................................24 4.1 核安全文化的培育........................................................................................24 4.2 核安全文化良好实践....................................................................................24 第五章 核安全文化评价 .........................................................................................28 5.1 IAEA 对单位核安全文化的评价方法 ..........................................................29 5.2 美国 INPO 评价体系 ....................................................................................31 5.3 核安全文化评价实践.....................................................................................33 第六章 核安全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38

新能源政策法规目录汇编

新能源政策法规目录汇编

新能源政策法规目录汇编一、综合类1.1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2011年7月23日发布发改高技【2011】1592号)1.2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修订)(国际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外交部财政部2011年8月3日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外交部财政部令第11号)1.3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战略(2011-2020)(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2011年8月5日发布发改高技【2011】1675号)1.4关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商务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质检总局知识产权局2011年9月8日发布商产发【2011】310号)1.5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2011年11月29日发布财综【2011】115号)1.6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2011-2015)(国家能源局2011年12月5日发布国能科技【2011】395号)1.7外商投资产为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2011年12月24日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令第12号)1.8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国资委国家海洋局2012年2月发布)1.9关于调整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有关目录的通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2012年3月7日发布财关税【2012】14号)1.10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2012年3月14日发布财建【2012】102号)1.11国家能源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能源技术装备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家能源局2012年4月14日发布国能科技【2012】121号)1.12国家能源科技重大示范工程管理办法(国家能源局2012年4月19日发布国能科技【2012】130号)1.13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2年4月27日发布财建【2012】167号)1.14国务院关于加强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务院2012年4月30日发布国发【2012】15号)1.15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年5月7日发布)1.16加强电力监管支持民间资本电力的实施意见(国家电监会2012年6月14日发布)1.17国家能源局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扩大能源领域投资的实施意见(国家能源局2012年6月18日发布国能规划【2012】179号)1.18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2012年7月6日发布发改能源【2012】1207号)二、风电2.1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风电信息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家能源局2011年5月3日发布国能新能【2011】136号)2.2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风电场功率预测预报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家能源局2011年6月9日发布国能新能【2011】177号)2.3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风电并网运行管理的通知(国家能源局2011年6月11日发布国能新能【2011】182号)2.4 国家能源局关于“十二五”第一批拟核准风电项目计划安排的通知(国家能源局2011年7月1日发布国能新能【2011】200号)2.5 国家能源局、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国家能源局国家海洋局2011年7月6日发布)2.6 国家能源局关于分散式接入风电开发的通知(国家能源局2011年7月12日发布国能新能【2011】226号)2.7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家能源局2011年8月25日发布国能新能【2011】285号)2.8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风电安全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国家能源局2011年10月16日发布国能新能【2011】373号)2.9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分散式接入风电项目开发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家能源局2011年11月17日发布国能新能【2011】374号)2.10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风电功率预报与电网协调运行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国家能源局2012年1月13日发布国能新能【2012】12号)2.11 国家能源局关于规范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国家能源局2012年2月16日发布国能新能【2012】47号)2.12 关于加强风电安全工作的意见(电监会办公厅2012年3月1日发布电监安全【2012】16号)2.13 国家能源局关于“十二五”第二批风电项目核准计划的通知(国家能源局2012年3月19日发布国能新能【2012】82号)2.14 关于印发风电发电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的通知(科技部2012年3月27日发布国科发计【2012】197号)2.15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风电并网和消纳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国家能源局2012年4月24日发布国能新能【2012】135号)2.16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风电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家能源局2012年7月7日发布国能新能【2012】195号)三、三.太阳能3.1 关于组织实施2012年度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的通知(财政部办公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2011年12月16日发布财办建【2011】187号)3.2 关于做好2012年金太阳示范工作的通知(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2012年1月18日发布财建【2012】21号)3.3 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年2月24日发布)3.4 太阳能发电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科技部2012年3月27日发布国科发计【2012】198号)3.5 关于公布2012年金太阳示范项目目录的通知(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2012年4月28日发布财建【2012】177号)3.6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家能源局2012年7月7日发布国能新能【2012】194号)3.7 国家能源局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的通知(国家能源局2012年9月14日发布国能新能【2012】298号)3.8 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暂行)(国家电网公司2012年10月29日发布)3.9 关于组织申报金太阳和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的通知(财政部办公厅科技部办公厅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2012年11月7日发布财办建【2012】148号)四、水电4.1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水电工程概算调整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家能源局2011年3月16日发布)4.2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水电建设管理的通知(国家能源局2011年5月17日发布国能新能【2011】156号)4.3 国家能源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通知(国家能源局2011年7月31日发布国能新能【2011】242号)4.4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水电工程验收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家能源局2011年8月13日发布国能新能【2011】263号)4.5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河流水电规划报告及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2011年10月18日发布发改新能【2011】2242号)4.6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水电工程勘察设计管理办法和水电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家能源局2011年11月3日发布国能新能【2011】361号)4.7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水电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家能源局2012年7月7日发布国能新能【2012】200号)五、核电5.1 国家能源局关于发布《压水堆核电厂标准体系项目表》和《核电标准建设工作规则》的通知(国家能源局2009年10月12日发布国能科技【2009】274号)5.2 关于调整三代核电机组等重大技术设备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7月5日发布财关税【2011】45号)5.3 海峡两岸核电安全合作协议(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2011年10月20日发布)5.4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国务院2011年12月15日发布国发【2011】42号)5.5 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2011年12月20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12号)5.6 关于印发《福岛核事故后核电厂改进行动通用技术要求(试行)》的通知(国家核安全局2012年6月12日发布国核安发【2012】98号)5.7 国家能源局、国家核安全局关于印发与核安全相关的能源行业核电标准管理和认可实施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家能源局国家核安全局2012年7月25日发布国能科技【2012】226号)5.8 国务院批复《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环境保护部2012年10月10日发布)六、生物质6.1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垃圾焚烧发电价格政策的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2012年3月28日发布发改价格【2012】801号)七、部分地区7.1 安徽省“十二五”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划(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1年3月9日发布建科函【2011】204号)7.2 山东省“十二五”太阳能产业发展规划(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山东省人民政府节约能源办公室2011年9月23日发布鲁经信资字【2011】526号)7.3 上海市新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上海市人民政府2011年12月5日发布沪府发【2011】90号)7.4 天津市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天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1年12月6日发布津发改规划【2011】1490号)7.5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1年12月26日发布京发改【2011】2287号)7.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2012年3月16日发布新政办发【2012】31号)。

我国现行辐射环境监测标准体系的缺项分析

我国现行辐射环境监测标准体系的缺项分析
第1 2 卷第4 期
2 0 1 3 年1 2月



Vl 0 I . 1 2 , NO. 4
De c . 2 0 1 3
Nu c l e ar Sa f e t y
我 国现行辐射环境监测标准体 系的缺项分析
陆巍巍 , 岳会 国,李宏 宇,喻正伟 ,黄 东辉 ,吴永 乐,李 锦 ,韩善彪
全基础” 的要求[ 5 J 。《 关于加快完善环保科技标准 体系的意见》( 环发 ( 2 0 1 2 ) 2 号)说明 “ 加快完 善科技标准体系是做好新时期环保工作的重要保 障” , 要求 “ 加快环保标准体系建设, 加快环保标 准制修订步伐,加强环保标准科研与评估” [ 6 ] 。 这 些都要 求重视和健全法 规标准体系 的建设 。 1 . 2 适用性的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在实 际工作中发现, 某些制定较早的法规标准存在缺陷 并不再适用。如 《 核辐射环境质量评价一般规定》 ( G B 1 1 2 1 5 - - 1 9 8 9 )已实施多年,国际辐射防护理 论和技术有了很大进步,术语和概念都有所更新, 要求 相关 内容也应 修改 ;《 环 境核辐射监测 规定》 ( G B1 2 3 7 9 -1 9 9 0 )制定于 2 0 世纪 9 0年代 ,其上 位标准 《 辐射防护规定》 ( G B 8 7 0 3 —1 9 8 8 ) 已 被《 电 离 辐 射 防护 与 辐 射 源 安 全基 本 标 准 》 ( G B 1 8 8 7 1 -2 0 0 2 ) 代替, 使得早期编制的作为下 位 标准 的 《 环境核辐 射监 测规定 》( G B1 2 3 7 9 1 9 9 0 )的修订迫在眉睫。 根据 《 关于加快完善环 保科技标准体系的意见》( 环发 ( 2 0 1 2 )2 0 号)对 标龄 5 年以上的要及时评估、 修订和重新制定, 对 不适用的标准需及时进行修订,甚至重新制定[ 6 ] 。 1 . 3 完整性的要求

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附图表

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附图表

“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目录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一章发展环境第二章指导思想第三章主要目标第四章政策导向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六章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第七章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第八章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第三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九章改造提升制造业第十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十一章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第十二章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十三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十四章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第四篇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第十五章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第十六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第十七章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第五篇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第十八章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十九章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第二十章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第六篇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十一章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二十二章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第二十三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四章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第二十六章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第七篇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第二十七章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第二十八章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第二十九章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第八篇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三十章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三十一章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第三十二章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第三十三章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三十四章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第三十五章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第三十六章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第九篇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三十七章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第三十八章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第三十九章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第四十章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第四十一章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第十篇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四十二章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第四十三章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十四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十一篇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十五章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四十六章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第四十七章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第四十八章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四十九章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第十二篇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五十章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第五十一章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第五十二章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第五十三章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第十三篇发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第五十四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十五章全面推进法制建设第五十六章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第十四篇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第五十七章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第五十八章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第十五篇军民融合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五十九章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六十章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第十六篇强化实施实现宏伟发展蓝图第六十一章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第六十二章加强规划协调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2014年核电设备和铁路设备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核电设备和铁路设备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核电设备和铁路设备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10月
目录
一、行业监管体制 (3)
1、行业主管部门 (3)
2、自律性组织 (3)
二、行业主要政策法规 (4)
三、我国核电设备行业概况 (6)
四、我国铁路设备行业概况 (9)
五、行业市场容量 (11)
1、核电用阻尼器、蒸发器支撑板行业 (11)
2、钢轨焊接成套设备行业 (12)
3、铁路养护设备行业 (12)
六、行业主要企业 (13)
一、行业监管体制
1、行业主管部门
环境保护部是核电专用设备制造行业的政府主管部门,其下设核安全管理局负责拟定核安全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对核设施核安全、辐射安全及辐射环境保护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负责核安全设备的许可、设计、制造、安装和无损检验活动的监督管理,负责进口核安全设备的安全检验。

国家铁路局是铁路专用设备制造行业的政府主管部门。

2013年3月10日,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实行铁路政企分开,将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拟定铁路发展规划和政策的行政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组建国家铁路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承担铁道部的其他行政职责,负责拟订铁路技术标准,监督管理铁路安全生产、运输服务质量和铁路工程质量等。

2、自律性组织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是经国务院同意、民政部批准成立的全国性非营利社会团体,于2007年4月18日正式成立。

协会的宗旨是贯彻国家关于核能发展的方针政策,推动行业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为提高核能利用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提供服务,促进核能行业发展。

协会的中心任务是做好政府与会员单位之间、会员单位之间、国内与国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维护全行业和会员的合法权益,向政府建言献。

2022年河北省邢台市公务员省考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考试(含答案)

2022年河北省邢台市公务员省考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考试(含答案)

2022年河北省邢台市公务员省考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考试(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多选题(10题)1. 历史发展是“合力”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说()。

A.历史发展无规律可循B.历史发展是无法认识的C.历史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D.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合力”的一部分2.成立不作为犯罪所要求的特定义务来源为()。

A.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B.职务上、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C.道义上的义务D.行为人先行行为使法律所保护的某种利益处于危险状态时所引起的负有防止危险结果发生的义务3.智慧交通工程包括()A.交通违章防控B.交通态势监控C.交通信号控制D.交通信息服务等4.第21题下列选项中有选举权的是()。

5.2017年4月,国家能源局印发的《2017年市场监管工作要点》提出,要推动构建( )的现代能源体系。

A.合法绿色B.安全高效C.科学合理D.清洁低碳6. 智能化养老是运用智能控制技术提供养老服务的过程。

以互联网、物联网为依托.集合运用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老年服务行业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捷健康舒适服务的现代养老模式。

智能化养老是()。

A.创新科学技术,创造养老良好条件B.树立创新意识,否定传统养老模式C.推动科技创新,根本变革社会制度D.坚持与时俱进,探索养老的新思路7.()纯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纯洁性的根本,道德高尚是领导干部做到()的基础。

A.思想B.清正廉洁C.大公无私8. 我国法律主要体现的是()的意志。

A.国家领导人B.统治阶级C.广大人民群众D.中国共产党9.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名目繁多的收费使许多企业不堪重负,要大幅降低非税负担。

下列属于降低非税负担措施的是( )。

A.取消城市公用事业附加等基金B.减少政府定价的涉企经营性收费C.继续适当降低“五险一金”有关缴费比例D.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用能、物流等成本10.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监督、调査过程中知悉的()、()、(),应当保密。

江苏省村官综合知识模拟27_真题-无答案(163)

江苏省村官综合知识模拟27_真题-无答案(163)

江苏省村官综合知识模拟27(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 2012年7月23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______。

A.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B. 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C. 正确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D.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和谐2. 中国人民银行2012年7月2日对外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2)》指出,今年将继续实施______的货币政策,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A. 稳健 B. 适度宽松C. 适度紧缩D. 紧缩性3.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2年7月31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上半年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

会议指出,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______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A. 稳增长B. 调结构C. 控通胀D. 促民生4.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______。

A. 变是世界的本原B. 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C. 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D. 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5. 头孢曲松纳是一种常见的抗生素,临床应用十分广泛。

但是,如果把它和某些药物一起服用,就会导致药效减弱、副作用增强,对人体造成损害。

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配伍禁忌。

在没有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曾出现病人服用该药物致死的案例。

对一种药物及其配伍禁忌的认识,体现出认识______。

①是一个永远不能达到真理的过程②是一个追求终极真理的过程③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过程④是一个包含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6. “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和中世纪、小生产、官僚比起来,资本主义是幸福。

”这句话蕴涵的哲学道理是______。

A. 看问题要一分为二B. 看问题要看主要方面C. 看问题要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D. 看问题要看本质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______。

201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201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201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综述2012年,是中国发展征程上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

面对世界经济复苏明显放缓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惠民生,宏观经济运行总体良好,较好完成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理念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是贯彻落实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精神。

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的标志性成果是提出积极探索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环境保护新道路;28个省(区、市)召开了环境保护工作会议,26个省(区、市)以党委或政府的名义出台了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的文件。

二是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年度任务全面完成。

2012年,全国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上年减少3.05%、4.52%、2.62%、2.77%。

三是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作用进一步显现。

西部大开发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稳步推进;环境保护部共批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240个,涉及总投资近1.4万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项目79个,约占总投资的一半;对不符合要求的24个项目采取退回报告书、不予审批或暂缓审批,涉及总投资1 000多亿元;深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改革,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受理、审批和验收全过程“三公开”,扩大公众参与,配合做好社会风险评估工作;环境影响评价机构体制改革加快,两批97家试点单位中有22家完成改制,有47家基本完成。

四是整治突出环境问题取得新成效。

国务院批复《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开展全国地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落实《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安排专项资金54亿元治理重金属污染,开展《重金属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考核;全国治理历史遗留铬渣230万吨,是前6年年均处置量的3倍,堆存长达数十年甚至半个世纪的670万吨铬渣基本处置完毕;继续深入开展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全国共出动执法人员255余万人(次),检查企业100余万家(次),查处环境违法问题8 779件,挂牌督办环境违法案件1 770件;对生产、已停产或停产整顿的铅蓄电池企业加大监管力度;完成环境安全百日大检查,检查企业4.3万家,发现重大环境安全隐患2 296个,整改2 245个,挂牌督办企业105家。

2012年4月-12月时事政治汇总

2012年4月-12月时事政治汇总

2012年4月-12国内国际时事热点精选2012年4月(国内)1.4月2日上午,博鳌亚洲论坛2012年年会开幕。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2.4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正在对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柬埔寨各界认为,时隔12年,中国最高领导人再次访柬,两国签署《中柬联合声明》,为柬中关系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双方达成的各项协议将促进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造福两国人民,推动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开启柬中关系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3.全国人大常委会文物保护法执法检查组第一次全体会议4月5日在北京举行,正式启动首次文物保护法执法检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作出重要批示。

4.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4月6日上午来到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参观正在这里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

这次展览以“科技创新、合作共赢、安全发展”为主题。

5.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清网行动”成效显着,有力促进了社会稳定,维护了群众利益。

望继续坚持“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宗旨,把追逃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有效。

6.新华社北京4月10日电鉴于薄熙来同志涉嫌严重违纪,中央决定,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停止其担任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职务,由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对其立案调查。

7.4月18日,科技部印发《高速列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提出继续“提高列车速度”目标,以及实现“高速列车谱系化、智能化”的目标。

这是中国高速铁路装备发展的战略需求。

8.“海上联合——2012”中俄海上联合演习4月22日起在青岛举行。

是中国海军与外国海军举行的规模最大、科目最丰富的联合军事演习。

9.4月27日,第九届中国慈善排行榜发布,福耀玻璃集团董事曹德旺因在2011年股捐35亿元成立河仁慈善基金会再次获封中国“首善”称号。

核电知识介绍

核电知识介绍

国内、外核电形势及核电知识介绍
我国核电主要堆型及特点
CPR1000核电设备简介
广核集团引进法马通M310核电机型,在大亚湾核电机组的基础上 进行改进,形成的二代加的核电技术。是我国当前的主力机型,在红 沿河4台机组、宁德4台机组、阳江4台机组和福清6台、方家山4台机 组等都采用该机型。
二代改进型(二代加)CPR1000
我国核电站的技术过硬吗?
我国的核电站起步晚,技术上可靠吗?如果发生像福岛第一核电
站全厂停电那样的情况怎么办?
福岛第一核电站建造于上世纪60年代,采用沸水堆技术。目前 我国主要在运、在建的核电机组均采用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技术,其安
全性在近几十年中得到了持续的改进,具有安全性高、技术先进可靠
成熟等特点,全世界共发展了70余台同类机组,具有1000多堆年的 同类型核电机组运行经验。我国压水堆核电站主要有四大优势: 1、堆芯不会失去冷却。机组即使失去全部厂内外电源,也能通 过自带的气动结水泵和蒸汽排放的形式维持对堆芯的冷却。此外,还 额外设臵第五台柴油机,全厂失电的风险进一步降低。 2、不会发生氢气爆炸事故。机组的安全壳约 4.9万立方米,比福 岛第一核电站(3400立方米)大14倍,可以有效降低并稀释氢气浓
为什么选核电?
世界面临的问题:资源稀缺、化石燃料殆尽、气候变化等严重问 题。 全球变暖的时代需要清洁能源,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 水能、生物质能源和核能。 我国能源安全面临三大挑战:第一是我国的化石燃料人均储备非 常低;第二是能源结构非常不合理;第三是能源效率比较低。 核电的CO2零排放量为零,是名副其实的清洁能源。核电还有一个 不容忽视的优势:成本低。据统计,1克铀原子核经过裂变反应能释放 出相当于2.8吨煤燃烧所得到的热能,生产1度电的成本远低于火电。 用核电更便宜,而且稳定性好。 第三代轻水堆核电站设计技术的成熟,安全性大大提高。 核能的巨大益处无法拒绝,而且相对风险可控 ——只要从今后提 高标准、严格推行并做足风险防范。

201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201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201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综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现予公布201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部长二〇一三年五月二十八日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作报告。

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新华社记者摄2012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指出,我们要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加强环境保护,着力解决重金属、饮用水源、大气、土壤、海洋污染等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

新华社记者摄2012年,是中国发展征程上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

面对世界经济复苏明显放缓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惠民生,宏观经济运行总体良好,较好完成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理念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是贯彻落实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精神。

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的标志性成果是提出积极探索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环境保护新道路;28个省(区、市)召开了环境保护工作会议,26个省(区、市)以党委或政府的名义出台了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的文件。

二是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年度任务全面完成。

2012年,全国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上年减少3.05%、4.52%、2.62%、2.77%。

2020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答案(生态文明建设读本)

2020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答案(生态文明建设读本)

2020年专业技术⼈员继续教育答案(⽣态⽂明建设读本)1.在我国国⼟空间的主体功能区中,优化开发区域不包括()。

(1.0分)A.环渤海区域B.长三⾓区域C.珠三⾓区域D.北部湾地区2.2018年10⽉,联合国政府间⽓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指出,如果⽓候变暖以⽬前的速度持续下去,预计全球⽓温增幅最早可能会在()达到1.5℃。

(1.0分)A.2025年B.2030年C.2035年D.2050年3.在⼗九⼤报告关于⽣态⽂明的新部署中,着⼒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内容不包括()。

(1.0分)A.解决⼈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壤污染等突出问题为重点B.开展农村⼈居环境整治⾏动C.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D.杜绝城市环境污染问题4.()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这是⼈类应对⽓候变化历史中的⼀座新⾥程碑,它确定了加强落实《联合国⽓候变化框架公约》的领域。

(1.0分)A.联合国⼈类环境会议B.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C.联合国⽓候变化⼤会D.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脑会议5.根据世界银⾏发布的数据,全球PM2.5污染主要集中在()。

(1.0分)A.亚洲B.欧洲C.⾮洲D.⼤洋洲6.政府间⽓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表明,未来⼈类还有约()⼆氧化碳的排放空间。

(1.0分)A.5000亿吨B.6000亿吨C.7000亿吨D.8000亿吨7.()作为地球⽂明(地球⽂明是星球⽂明的⼀种表现形态)的⼀个发展阶段,为最终使星球⽂明向星际⽂明过渡奠定物质和精神的基础。

(1.0分)A.精神⽂明B.物质⽂明C.政治⽂明D.⽣态⽂明8.⽣态⼯业园区是我国第()代产业园。

(1.0分)A.⼀B.⼆C.三D.四9.1992年,全球环境领域发⽣的重⼤事件是()。

(1.0分)A.提出全球治理理论B.“全球治理委员会”成⽴C.发表了《天涯成⽐邻》研究报告D.中国⾸次明确提出全球治理理念:“共商共建共享”与“公正合理”10.()是环境权的核⼼,是指⽇照权、眺望权、景观权、嫌烟权、亲⽔权、清洁空⽓权、公园利⽤权、历史性环境权、享有⾃然权等。

全州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及2025年远景目标实施方案

全州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及2025年远景目标实施方案

全州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及2025年远景目标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省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及2025年远景目标实施方案的通知》(X政办发〔X〕117号),结合我州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一)X年目标。

放射源辐射事故发生率较低(全州辖区内使用的放射源均为Ⅳ、Ⅴ类放射源,根据辐射事故等级划分,Ⅳ、Ⅴ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为一般辐射事故Ⅳ级),放射性污染治理取得成效,辐射环境质量保持良好,核与辐射应急能力得到增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水平大幅提升,核安全、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得到有效保障。

核技术利用装置安全水平提高方面。

废旧放射源实现安全收贮,防止发生放射源辐射事故。

安全保卫和应急响应方面。

核安保机制进一步完善,形成复杂条件下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响应能力。

安全监管方面。

核安全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

配合省级部门逐步建成辐射环境监测体系,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得以提升。

(二)2025年远景目标。

放射源辐射事故发生率保持在较低水平,放射性废物及时得到安全处理处置,辐射环境质量持续保持良好。

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实现现代化。

核安全、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继续得到有效保障。

二、重点任务(一)强化管控,保障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

加强放射性物品运输活动安全监督,提高放射性物品运输装置安全防护水平,强化运输过程中安全保障措施。

(州公安局、交通运输局、环保局牵头;各县市人民政府落实。

以下均需各县市政府落实,不再列出)(二)规范管理,减少核技术利用辐射事故发生。

实施放射源安全行动计划。

完善放射性药品生产、运输、销售、使用等环节辐射安全管理制度,实行放射性药品运输事后备案。

开展放射源安全专项检查行动,核实放射源生产、销售、使用情况,排查安全风险。

强化高风险移动源辐射监管。

加强对质子重离子等医疗装置以及使用I类源辐照装置的安全管理。

(州环保局、公安局、交通运输局、卫计委牵头)加强废旧放射源辐射安全管理。

某州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及2025年远景目标实施方案

某州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及2025年远景目标实施方案

某州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及2025年远景目标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省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及2025年远景目标实施方案的通知》(x政办发〔x〕117号)要求,结合我州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一)2020年目标进一步提高核技术利用装置安全水平,辐射环境质量保持良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水平大幅提升,核安全、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得到有效保障。

1.核技术利用装置安全水平提高方面放射源和射线装置100%落实许可证管理;废旧放射源、闲置放射源实现安全收贮,避免发生重特大辐射事故。

2.辐射事故应急响应方面完善辐射事故应急工作机制,切实提升联系响应效能,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确保全州辐射环境安全。

3.辐射安全监管方面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安全监管监测体系,强化核与辐射安全现场监督执法,辐射环境监管监测能力明显提升。

(二)2025年远景目标放射源辐射事故发生率保持在较低水平,放射性废物及时得到安全处理处置,辐射环境质量持续保持良好。

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实现现代化。

核安全、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继续得到有效保障。

二、重点任务(一)强化管控,保障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加强放射性物品运输活动安全监督,提高放射性物品运输装置安全防护水平,强化运输过程中安全保障措施。

(牵头单位:州公安局、州交通运输局、州环保局;责任单位:各县市人民政府)(二)严格管理,规范核技术利用强化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监管系统信息管理,实施放射源安全行动计划。

完善放射性药品生产、运输、销售、使用等环节辐射安全管理制度,实行放射性药品运输事后备案。

开展放射源安全专项检查行动,核实放射源生产、销售、使用情况,排查安全风险。

强化高风险移动源辐射监管。

(牵头单位:州环保局、州公安局、州交通运输局、州卫计委;责任单位:各县市人民政府)加强废旧放射源辐射安全管理。

完善废旧金属回收熔炼辐射安全管理制度,督促企业自主开展辐射监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