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优秀教案设计
《藤野先生》教案(通用10篇)
![《藤野先生》教案(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8d7ffdfc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75.png)
《藤野先生》教案《藤野先生》教案(通用10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藤野先生》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藤野先生》教案篇1教学重点: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教学内容:1、理清文章结构层次2、围绕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来分析文章教学要求:1、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2、当堂练习作文片段教学步骤:一、引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已学过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从中了解到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虽然施行的是封建书塾教育,但思想还算开明,因此,鲁迅对他很恭敬。
虽是很恭敬,但并不是很有感情。
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日本医专的教授,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鲁迅对他的感情又是如何的呢?让我们来一起学习鲁迅的这篇散文《藤野先生》弄个明白。
明确本文出处、教学重点、写作背景以及与《回忆我的母亲》写法上的不同。
二、简介作者留学目的: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
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
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从事了文学,成了一位著名的文学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三、理清全文结构层次提示: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投影显示文章结构层次图如下:相识前相识相处时相别后东京(离往、初到、在)仙台(回)北京见闻感受;相识肖像;声调深切;怀念相处四件事例:珍藏讲义;悬挂照片;相别神情话语;多写文章。
明确:从结构表中可知全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的,这是全文的一条明线。
那全文的暗线是什么呢?分析讲解直接写藤野先生的文字:1、学生浏览610段,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
明确这些语句体现了人物什么特点。
藤野先生公开课教案(10篇)
![藤野先生公开课教案(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a6aa27f6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b4.png)
藤野先生公开课教案〔10篇〕藤野先生教案篇一《藤野先生》是八年级下教材的第1课,是一篇叙事散文。
讲述的是鲁迅先生与日本人藤野先生交往的一段经历,以及作者在日本先学医,而后弃医从文的过程,文中表现了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摒弃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他的真挚思念,并反映出那个时代的进步,青年所持有的忧患意识以及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爱国心。
讲读这篇课文要注意三点:一、脉络清楚,言之有序。
二、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主要特征,突出人物品质。
三、语言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在教学本课文时,我依据课文的内容,设计了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明确事件的内在联系,从而明确主题,进而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一、课文的线索本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的线索,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
开头写东京〔是作者往仙台见藤野先生的缘由〕,然后用设问句自然过渡。
接着写初到仙台受优待〔衬托藤野先生〕,写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思念。
除回忆藤野先生这条明线外,本文还有一条内在的线索,就是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很多材料,如写东京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赴仙台途中对日暮里和水户的深刻印象,写仙台医专日本“爱国青年〞寻衅和看电影事件,写作者弃医从文,都围绕这条内在的线索。
因此,文章篇幅虽长却脉络清楚,材料虽多却井然有序。
二、抓住特征描绘人物的手法作者采用白描手法,写人抓特征,几笔勾勒,就甚为传神。
如写藤野先生,写他的“黑瘦〞、“八字须〞、“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衣着“模胡〞,冬天穿旧外套,活生生地画出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
又如写“清国留学生〞,抓住了盘辫子这个细节,很能反映他们的思想本质。
在清末,不少仁人志士剪辫子,表示与清王朝决裂,而这些留洋学生既要学时髦,又要表示忠于腐朽的清王朝,于是只好盘起辫子。
作者用夸张的手法,揶揄的口吻,对他们的辫子进行形褒实贬的描写,揭示了这些留学生庸俗腐朽的思想本质,也反映了对他们的厌恶之情。
藤野先生教案
![藤野先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94fa54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bc.png)
藤野先生教案对于“藤野先生教案”大家一定要多了解下面为您讲解。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也是离不开老师提前备好教案课件,大家可以开始写自己课堂教案课件了。
严格按照教案进行教学有助于提高授课效果。
希望本次交流能够对你有所帮助!藤野先生教案篇1藤野先生公开课教案设计一.情景设疑春有春花,夏有夏花,人有心灵之花。
有一朵不败之花开在鲁迅的心里,即藤野之花让我们一起走进藤野先生的回忆散文《藤野先生》二.展示目标1 .掌握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2. 了解爱国主义精神。
三.自主学习1.文章第37段中“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具体表现在哪些行动上?2. 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先读6—10段,找出有关藤野的描写;找出具体写与藤野交往的几件事,完成练习:“先生,您行为(语言)让我感受到您品质(性格)。
”3. 藤野最后决定离开仙台,离开之前与藤野告别。
(读32—35段)找出描写藤野的神态言行的`语句,体会鲁迅对藤野的感情。
4. 文章题目“藤野先生”,但有许多笔墨写了其他内容,这些内容与藤野有关吗?5. 文章写藤野与爱国是否冲突,二者有无焦点?四.交流探究1.珍藏讲义;悬挂照片;多写文章。
2. 先生,您-添改讲义行为(语言)让我感受到您工作认真负责、没有民族偏见、教学认真品质(性格)。
3. 神态:脸色悲哀凄然。
语言:“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行为:赠照片、题字、叮嘱、寄照片、通信。
写法小结:写人可以通过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展现人物形象,可以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语言行动等展现人物性格。
4. 头顶盘辫子、赏樱花、日暮里、水户、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
从这些事件都可以看出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5. 不冲突。
因爱国而学医,因学医而见藤野,因爱国而弃医,因弃医而别藤野。
五.拓展延伸时隔二十年,仍能“时时记起他”。
足见藤野对他人生的影响之大,一位优秀的教师就像一盏不灭的灯,会长久地照耀着人们,给人以精神力量。
藤野先生教案(多篇)
![藤野先生教案(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b0c36fa5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3d.png)
藤野先生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藤野先生的背景和成就。
2. 激发学生对藤野先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藤野先生的生平简介。
2. 讲述藤野先生在教育领域的贡献和影响。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看藤野先生的照片,让学生对其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 教师简要介绍藤野先生的生平背景和成就。
3. 提问学生对藤野先生的了解和兴趣。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记录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第二章:藤野先生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藤野先生的教育理念。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藤野先生的教育理念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藤野先生的教育理念。
2. 分析藤野先生的教育理念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1. 教师介绍藤野先生的教育理念,如“教育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藤野先生的教育理念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3.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例子。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情况。
2. 记录学生的观点和例子。
第三章:藤野先生的教学方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藤野先生的教学方法。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藤野先生的教学方法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藤野先生的教学方法,如“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和体验”。
2. 分析藤野先生的教学方法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教学活动:1. 教师介绍藤野先生的教学方法,如注重学生实践和体验。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藤野先生的教学方法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3.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例子。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情况。
2. 记录学生的观点和例子。
第四章:藤野先生的教育贡献1. 让学生了解藤野先生的教育贡献。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藤野先生的教育贡献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藤野先生的教育贡献,如创立了日本教育学会和编写了许多教育著作。
2. 分析藤野先生的教育贡献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藤野先生》优秀精选教案
![《藤野先生》优秀精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f1df33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1d.png)
《藤野先生》优秀精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藤野先生》中的精彩片段;(2)能够分析并欣赏鲁迅先生的散文风格;(3)能够理解藤野先生的形象特点及其在文中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学会从文本中提炼要点,分析人物形象;(3)学会抒发情感,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增强文学素养;(2)培养学生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情厚谊;(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分析并欣赏鲁迅先生的散文风格;2. 理解藤野先生的形象特点及其在文中的意义;3. 背诵《藤野先生》中的精彩片段。
三、教学难点1. 理解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的深厚感情;2. 分析鲁迅先生通过藤野先生这个人物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藤野先生》全文及相关背景资料;2. 学生准备:预习《藤野先生》,了解作者鲁迅及作品背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简介鲁迅及《藤野先生》的背景;1.2 提问:同学们对藤野先生有什么了解?2. 自主学习2.1 让学生自主阅读《藤野先生》,体会文本情感;2.2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点评并引导。
3. 合作探讨3.1 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特点,讨论其在文中的意义;3.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抒发4.2 学生分享心得体会,教师点评并引导。
5. 课堂小结5.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5.2 强调藤野先生的精神风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6. 作业布置6.1 背诵《藤野先生》中的精彩片段;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本;2. 运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对藤野先生的敬意;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4. 运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藤野先生的形象特点。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2. 分析《藤野先生》中的精彩片段,引导学生体会鲁迅先生的散文风格;3. 深入解读文本,探讨藤野先生的形象特点及其在文中的意义;4. 开展小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6. 学生分享心得体会,教师点评并引导。
《藤野先生》教案
![《藤野先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0c3a7f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dc.png)
《藤野先生》优秀精选教案1.1 背景介绍:1.1.1 介绍鲁迅先生是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经历。
1.1.2 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结识了一位名叫藤野先生的日本人。
1.1.3 藤野先生对鲁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鲁迅心中永远的先生。
二、知识点讲解2.1 课文内容分析:2.1.1 分析课文中的事件发展,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心和帮助。
2.1.2 分析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敬仰之情。
2.1.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三、教学内容3.1 课文朗读与理解:3.1.1 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题。
3.1.2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事件发展,理解藤野先生的形象。
3.1.3 指导学生理解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敬仰之情。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4.1.1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主题。
4.1.2 学生能够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和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之情。
4.1.3 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学生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的理解。
5.1.2 学生对藤野先生的形象和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之情的深入理解。
5.1.3 学生对课文主题的把握。
以上是前五个章节的教案内容,后续章节将根据您的要求进行编写。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6.1.1 课件或黑板6.1.2 课文文本6.1.3 相关背景资料的图片或视频6.2 学具:6.2.1 笔记本和笔6.2.2 课文文本6.2.3 相关背景资料的阅读材料七、教学过程7.1 导入:7.1.1 播放相关背景资料的视频,引起学生兴趣。
7.1.2 引导学生回顾鲁迅先生的留学经历,为新课做铺垫。
7.1.3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鲁迅与藤野先生的关系。
7.2 课文讲解:7.2.1 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关注重点句子和段落。
7.2.2 逐段讲解课文内容,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和鲁迅的感激之情。
7.2.3 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加深学生理解。
藤野先生优秀获奖教案
![藤野先生优秀获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1cc9cda76e58fafbb003b2.png)
藤野先生优秀获奖教案藤野先生优秀获奖教案【篇一:藤野先生优质课教案】藤野先生永城市高庄初级中学张雷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理解本文语言浓厚的感情色彩。
3.了解藤野先生的思想品质。
教学重点:1. 了解作者留学日本的情况、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2.把握课文的组织结构,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过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我们了解到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虽然施行的是封建书塾教育,但思想还算开明,因此,鲁迅对他很恭敬”虽是很恭敬”但并不是很有感情。
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日本医专的教授,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 鲁迅对他的感情又是如何呢?让我们一起走访《藤野先生》吧!二、检查预习1。
作家作品学生介绍鲁迅其人及作品。
1881年诞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城一个逐渐没落的封建家庭。
1936年病逝于上海。
原名周树人,鲁迅是他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用的笔名,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人。
我们在初中学过他的作品有《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阿长和山海经》、《社戏》《雪》2。
《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题意为早晨的花到了傍晚才拾起来”是鲁迅在中年以后回忆自己青少年时的经历感受的集子,原题是《旧事重提》,这组散文,是浸透着儿时故乡瓜果的清新甜美滋味的小品,鲁迅把这美好的回忆散文,比作一组晨光里绽开的花朵,拾来自赏、自慰,而并不是直接为了战斗。
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一曲少年时代生活的恋歌,而不是投向敌人的投枪和匕首。
我们前面提到的《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阿长和山海经》都是选自这一本集子。
3。
简介作者的留学目的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
1904 —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
藤野先生获奖教案
![藤野先生获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79f7e6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c3.png)
藤野先生获奖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诗词鉴赏、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藤野先生获奖教案藤野先生获奖教案(通用3篇)藤野先生获奖教案篇1【教学目标】1、品析体现先生品质的关键语句,体会特殊时期难能可贵的真情;2、抓住重要事件和关键信息点,理解特定背景下藤野先生的“伟大”。
2023最新-初中语文《藤野先生》教案(优秀5篇)
![2023最新-初中语文《藤野先生》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2b44442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be.png)
初中语文《藤野先生》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如下是漂亮的编辑为大伙儿收集的初中语文《藤野先生》教案(优秀5篇),欢迎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语文说课稿《藤野先生》篇一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藤野先生》。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教材分析我将在“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先来谈谈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藤野先生》选自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篇课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写了作者留学期间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几件事,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怀念之情以及强烈的爱国情感。
学好这篇文章,不仅对学生学习散文有重要影响还可以激发爱国情感。
因此,在关注文学表达、思想情感的同时,更要注重德育教育在平时教学中的渗透。
二、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散文知识,但认识往往停留表面,在领悟藤野先生高尚品质和作者思想情感方面需要引导。
有些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有些好动,注意力易分散。
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个体差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初二学生的心理、智力发展水平,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速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的爱国之情并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依据前面教材的解说和学生的学习特点,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将“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写作手法”定为教学重点,将“感受作者的爱国之情”定为教学难点。
四、教学方法根据本课的特点及新课改的要求,我将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提问对话法、引导点拨法、多媒体辅助法。
关于鲁迅先生藤野先生优秀教案教学设计大全
![关于鲁迅先生藤野先生优秀教案教学设计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b2ab941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6b.png)
关于鲁迅先生《藤野先生》优秀教案教学设计大全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背景及文学地位。
掌握《藤野先生》的主要情节、人物关系和文学特点。
分析鲁迅先生通过小说所表达的反封建、倡导民主的思想。
1.2 过程与方法:运用阅读理解技巧,深入解读《藤野先生》文本。
学会欣赏鲁迅先生的文学语言和表达技巧。
通过小组讨论、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情,激发对文学的热爱。
感受鲁迅先生倡导的民主、自由、平等等价值观。
学会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藤野先生》全文。
鲁迅先生相关散文、诗歌、杂文等。
2.2 教学重点:鲁迅先生的生平背景及文学地位。
《藤野先生》的主要情节、人物关系和文学特点。
鲁迅先生倡导的民主、自由、平等等价值观。
2.3 教学难点:鲁迅先生的文学语言和表达技巧。
深入解读《藤野先生》的内涵和意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背景及文学地位。
引导学生关注《藤野先生》的,激发阅读兴趣。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藤野先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教师提供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细节。
3.3 课堂讨论:小组内讨论《藤野先生》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和文学特点。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心得体会。
3.4 深入解读:教师引导学生从更深层次解读《藤野先生》,分析鲁迅先生的思想观念。
学生通过写作、发言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回答问题等方面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4.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在阅读笔记、作文等作业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4.3 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检测学生对《藤野先生》及鲁迅先生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鲁迅全集》、《藤野先生》单行本等。
《藤野先生》教案(通用5篇)
![《藤野先生》教案(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f88ea75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fa.png)
《藤野先生》教案(通用5篇)《藤野先生》教案1【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那个时代进步青年所特有的忧患意识以及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爱国心;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要珍惜今日生活,并为之而奋斗。
2、知识与技能:感知部分片断,把握人物品格;学会品味语言,体会人物内心活动,进一步把握人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过程与方法:品读语言,揣摩心理;联系实际,理解人物。
【重难点】把握人物形象。
【设计思路】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了思路、理解了文章主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课文的。
由于本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的,所以本节课就把重点放在把握人物的品格上,力争使学生对藤野先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为此,设计时,通过多个角度,遵循从初步感知,到揣摩人物内心心理,到理解人物最崇高的品质的思路,全面挖掘理解人物。
【教学过程】一、回顾1、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把握文章脉络,理清作者思路。
3、文章的主题。
二、师生合作,研习课文本文作者深情地回忆了与藤野先生交往的一段经历,作为一名弱国的学生,身处异国他乡,倍受他人凌辱,而此时遇到了一位使自己一生都难以忘怀的先生。
先生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具有什么品格,影响了作者一生?1、初读课文有关藤野先生的段落,谈谈自己的初步感受:部分学生朗读作者和先生相处部分,其余学生思考。
初步感知藤野先生的形象。
⑴谈谈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出:认真负责严格要求生活俭朴热情诚恳正直求实⑵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先生的这种品质?教师引导,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得出:添改讲义认真负责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关心解剖实习热情诚恳了解女人裹脚求实精神2、从具体语言入手,再读课文,把握人物内心活动:⑴找出有感触的语言,细细品读,体会先生复杂的感情:例:“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拿来我看”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语文《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优秀5篇
![语文《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0b32b57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5c.png)
语文《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优秀5篇藤野先生教案篇一[教学重点]1、理清课文段落结构。
2、着重分析藤野的形象,以及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即本文的明线及暗线。
一、导入新课(在课题封面上,单击任意处进入菜单,然后单击“导入新课”按钮进入,注意一定要单击蓝色的按钮处,以下均同)1、由学生介绍作者及作品。
2、教师总结(单击任意处进入)。
另外,每页下面有两个按钮,绿色表示“回主菜单”,蓝色表示“回上一张”。
3、教师讲解时可以进入下三张,均为已学过的。
鲁迅作品。
二、写作背景1、本文写作背景。
2、鲁迅留学日本的经历。
3、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图。
三、段落结构1、阅读课文。
2、理清课文的三大部分。
四、人物形象1、出示藤野先生图片。
2、通过“目睹印象”和“耳闻亲见”的分析,概括出藤野先生的学者形象。
3、讨论作者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的四件事,并由此概括出藤野先生高尚品质。
教师作小结。
五、课文暗线1、学生分组讨论,哪些地方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2、分“在东京”、“去仙台”、“弃医从文”、“怀念先生”四个部分分析爱国主义感情。
六、小结退出1、教师小结本课。
2、退出。
鲁迅《藤野先生》教案篇二学习目标:1、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
品析副词对表达文意的作用。
2、研读精彩语段,体味富含感情色彩的语言。
3、体会鲁迅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程序设计:一、检查作业采用小组自改互查的方式,组长点评完成情况。
二、研读关键语段,深透理解文意1、指名朗读课文1、2语段,思考:(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与后文哪几句话相呼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2)“实在标致极了”改为“实在丑极了”可以吗?学生交流后回答,教师明确:(2、集体诵渎第5语段,思考:(1)初到仙台的“我”受到优待。
究其缘由是“物以希为贵”、那么如何理解“大慨”?(2)“居然睡安稳了”句中“居然”是什么意思?对表达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3、自读课文第24至31语段,合作探究:(1)怎样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2)“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句中“何尝”是什么意思?(3)匿名信和看电影事件促成作者弃医从文的转变,对这两件事的叙述侧重点有什么不同?学生思考、交流后发言,教师明确:4、学生自读课文38语段,教师点拨:结尾把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与爱国主义思想统一起来,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政治斗争结合起来,从而深化了主题,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
藤野先生课文教案(优秀10篇)
![藤野先生课文教案(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98e1d224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5a.png)
藤野先生课文教案(优秀10篇)《藤野先生》优秀教案篇一一。
教学目标:1、学习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和组织材料,学习抓住人物特征,通过具体事例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2、体会、理解文章含义丰富的语言,掌握文章叙事线索。
3、体会作者对老师的崇敬之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
二。
教学重点、难点:1、明确文章的线索,探讨文章的主题。
2、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归纳其性格特征。
3、联系材料,领会作者弃医从文的情感因素,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
三。
教学安排:2课时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导入。
1、让学生说说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并阐述理由。
(有老师、父母、朋友、还有偶尔相识的陌生人)再让学生说说在成长中,哪件事最让你难忘?由学生的回答导入文章。
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讲述了他与先生的交往。
鲁迅先生怀念藤野先生的原因与我们刚才所讲的原因是不是一样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看课文。
2、复习有关《朝花夕拾》的知识。
让学生说出已经学过的两篇课文的名称。
然后说说在《从》《阿》及《藤野先生》三者之间的先后顺序。
顺序是《阿》《从》《藤野先生》,作品是按照作者成长的经历来排列的,《朝花夕拾》是一本回忆散文集。
二。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速读课文。
1、速读课文,思考问题:(1)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写了哪些事情?(2)文章重点写了发生在哪里的事情?此外还写了什么地方的事情?你能说出文章中的地点变化吗?2、明确:(1)文章以作者在日本仙台求学的经历为线索,写了作者在日本求学的一段经历,即写了离开东京,去仙台学医时藤野先生的关心,匿名信事件,幻灯片事件即离开仙台等一系列事情。
(2)重点写了发生在仙台的事情,此外还写到了东经等地的事情。
文章中的地点变化:东京——仙台——中国。
三。
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是文章的叙事线索,以次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3):在东京的所见及去仙台求医的缘由。
《藤野先生》教案设计
![《藤野先生》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c35e82a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14.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藤野先生》优秀教案设计适用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藤野先生》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鲁迅及藤野先生的生平事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理解人物形象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鲁迅先生热爱祖国、敢于斗争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藤野先生》的主要内容及其结构。
2. 鲁迅先生的文学地位及其作品的特点。
难点:1. 理解鲁迅先生通过藤野先生这个人物所表达的思想内涵。
2. 分析文章中的象征手法及其作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和文学地位,引导学生了解《藤野先生》的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熟悉人物形象。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结构,概括藤野先生的主要事迹和精神品质。
4. 讲解分析: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讲解,重点解析鲁迅先生通过藤野先生这个人物所表达的思想内涵。
5. 实践拓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学习藤野先生的精神品质。
6.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四、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讨论、回答问题时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3.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五、课后作业1. 请结合课文内容,简要总结藤野先生的主要事迹和精神品质。
2. 请谈谈你从藤野先生身上学到的启示,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品质。
3. 选读一篇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了解其写作风格,并与《藤野先生》进行对比分析。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鲁迅先生的照片和有关资料,让学生感受到先生的真实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交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初中语文藤野先生教案(优秀4篇)
![初中语文藤野先生教案(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51531630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cd.png)
初中语文藤野先生教案(优秀4篇)《藤野先生》优秀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提取信息,概括事件。
2、多角度、多层面地解读人物。
【教学重、难点】多角度多层面的解读藤野先生。
【教学方法】品读法【教学过程】板书课题一、激趣导入:春有春花,夏有夏花,人的心里也会开花。
一些不能忘记的事不能忘记的人,就是心中常开不败的花朵,有一天细细捡点慢慢品味,就是鲁迅所说的朝花夕拾。
今天,我们就跟随鲁迅先生的文笔,细细评点那朵开在鲁迅心头的藤野之花。
二、明确目标:这节课的目标是:(齐读:)1、提取信息,概括事件。
2、多角度、多层面地解读人物。
三、朝花夕拾之一经典回放:鲁迅的老师过渡:在鲁迅先生的文章中直接写人的并不多,有《阿长与山海经》的阿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老先生,再一个就是藤野先生。
他是日本人,鲁迅先生为什么对他如此难忘?1、速读感知出示:请带着问题快速浏览:1、用原文回答鲁迅先生为什么时时记起藤野先生?2、文中着重写了鲁迅和藤野先生交往的哪几件事?出示:教你一招:第一步,寻找相关段落。
第二步,提取关键词语。
[学情预估]:第37自然段。
学生活动:齐读倒数第二段。
过渡:写人离不开事件,是通过哪些事件反映出藤野先生对他的鼓励和教诲?来看第二个问题:着重写了鲁迅和藤野先生交往的哪几件事?[学情预估]:添改讲义、改解剖图、关心实习、了解裹脚2、品读镜头出示:品读6,23段,镜头就是文本中的一个典型事件或细节,请任意选取这样一个镜头,深情朗读,并用“鲁迅致藤野先生”对话的方式品出藤野先生的品质。
再教一招:如何选镜头:就是选取能体现藤野先生品质的事件或细节。
如何品镜头:先生,您_____的行为,让我感受到您_____的品质。
出示:动画,同步解说我们将“镜头”整理成一本“影集”,名为“永远铭记的温暖”,主角是藤野先生。
师示范:我的镜头品读是(动画)镜头:添改讲义: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藤野先生》课文教案
![《藤野先生》课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3d4c70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ca.png)
《藤野先生》课文教案《藤野先生》课文教案(通用14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藤野先生》课文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藤野先生》课文教案篇1一、设计思想(一)、教材分析:《藤野先生》是一篇传统课文,是鲁迅对20世纪初自己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经历的回顾,重点叙述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热情地歌颂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洋溢着作者一腔的爱国之情。
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能学到叙事性文章的写法,也能从中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
(二)、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有主见,他们对于作品内容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概括、分析能力,但看问题往往不够客观、全面、深入。
不过,他们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好胜心强。
倘若教师在班级中创设交流、探索、合作的良好氛围,在教学中“还政于民”,引导得当,学生定会从中获得感悟,得到教益的。
(三)、设计理念: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总目标“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设计。
在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同时,展开横向思维,读懂事件与主题的关系;在引导学生欣赏名家作品的同时,使学生受到前人高尚情操的熏陶,达到既学读书又学做人的目的。
本文篇幅较长,涉及的人和事较多。
如果讲课时不分巨细、面面俱到,势必会顾此失彼,给学生“零碎”的感觉。
授课时,应紧紧抓住文章两条线索: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这一明线,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这一暗线,采用由主到次、由整体到局部的教学思路,首先弄清文章的主要形象藤野先生,然后再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中要始终突出以学生为本位的思想,“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法重点就在探究学习上,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时可采用默读法、圈点勾画法,之后,可采用讨论法、仿写法等学法。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刻画人物,突出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课文《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优秀10篇
![课文《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86ebca40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0d.png)
课文《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优秀10篇《藤野先生》优秀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把握文章的线索。
通过教师讲授和小组合作,学生可较为熟练地进行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
结合创作时代背景,学生可深刻体会作者深刻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教师讲授和小组合作,学生可较为熟练地进行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
【教学难点】正确把握本文的线索,学生可深刻体会作者深刻的爱国情感。
三、教学方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请学生说说自己遇到的最难忘的老师,并说说原因,互动两轮,顺势引题。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教师提问,学生独立思考,回顾:散文的线索是什么?(明确:是对零散的散文语言材料加以整合,加工,使之更加有序,情感或观点更加鲜明的语言组织方式。
)朗读全文,独立思考,本文详写了几件事?分别是什么?(明确:改讲义、匿名信事件、观看教学影片、送别)同桌讨论,与藤野先生相关的是哪几件?另外两件如何归类?(明确:改讲义、送别是叙述作者与藤野先生间的互动,次两件是照应了标题《藤野先生》,是文章的明线;匿名信事件、观看教学影片是与作者的爱国情感相关,属于暗线。
)(三)细读课文,深入研读通读全文,学生独立思考:关于藤野先生,本文写了几件事?几件详写?几件略写?(明确:详写的有改讲义和送别;略写的有被当做扒手、询问裹小脚、担心作者不参加解剖课。
)同桌讨论,改讲义这件事体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性格特征?小组合作,探讨一下其它几件事体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性格特征?(明确:送别——没有民族间的偏见;询问裹小脚——治学严谨,对自己专业领域里的知识盲点非常感兴趣;担心作者不参加解剖课——作为教师,认真负责;尊重他人的信仰,没有民族偏见;被当做扒手——不拘小节。
)独立思考: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明确:藤野先生是一位生活中不拘小节,工作中治学严谨,认真负责,人格上非常尊重他人,没有民族偏见的教师。
藤野先生优秀教案优秀6篇
![藤野先生优秀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0994c69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83.png)
藤野先生优秀教案优秀6篇《藤野先生》优秀教案篇一一、艺海拾贝1、从原名、评价、主要著作、我们已学过的作品四个方面回顾鲁迅。
2、从写作目的、命名之意、文体三个方面介绍《朝花夕拾》:二、初读标疑温馨提示:朗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疑难字词,并给文章标上自然段序号。
小试牛刀:(这些字音、词义是老师希望你掌握的)1、注音:烂熳( )绯( )红匿( )名诘( )责不逊( )驿( )站畸( )形杳( )无消息解剖( )瞥( )见深恶( )痛绝2、解词:①标致:②模糊③落第:④不逊:⑤匿名:⑥诘责:⑦凄然:⑧油光可鉴:⑨抑扬顿挫:⑩杳无消息:火眼金睛:(你还有读不准音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吗?查查字典吧!)二、复读感知温馨提示:填写下表就能了解课文内容,别忘了“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地点(注明起止段)简要概括事件我的发现:全文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顺序来记叙的。
三、细读探究1、哪几件事在写藤野先生?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这些材料是围绕什么线索组织的?你能看出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吗?2、哪几件事没写藤野先生?和藤野先生有关吗?这些材料是围绕什么线索组织的?3、你认为文章的主题是什么?四、拓展延伸:夜深人静之时,面对挂在东墙上的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与恩师已阔别20年了,鲁迅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先生说。
把握课文主旨,展开合理想像,模仿作者口吻,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表露作者当时的心迹。
《藤野先生》优秀教案篇二一、导入新课,培养兴趣师:今天我们学习《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是什么人物?生:鲁迅的老师。
师:是,但准确吗?鲁迅的老师很多啊,三味书屋的寿老先生,也是他的老师。
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医专留学时的老师,教解剖学。
师:哎,这就准确了。
学语文,就是要把语言表达到最准确、最完美。
下面老师提供两则小资料:A、藤野先生简介:藤野先生全名藤野严九郎,1874年生于日本福井县一个世代为医的家庭。
2024年课文《藤野先生》优秀教案
![2024年课文《藤野先生》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2aae78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91.png)
2024年课文《藤野先生》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鲁迅先生及其作品《藤野先生》的背景知识。
分析并欣赏《藤野先生》中的文学特色和修辞手法。
深入理解作品中描绘的人物形象及其内涵。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2 教学内容鲁迅先生的生平简介及其文学地位。
《藤野先生》的故事背景和情节概述。
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文学手法和修辞技巧的分析和讨论。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鲁迅先生及其作品《藤野先生》的历史背景。
作品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文学手法和修辞手法的识别与分析。
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现实意义。
2.2 教学难点鲁迅先生作品中的讽刺和幽默手法。
作品中复杂的人物性格和心理描写。
文学作品与历史背景的关联性分析。
学生文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鲁迅先生及其作品《藤野先生》的背景知识。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作品中的文学特色和人物形象。
案例分析法:分析作品中的具体情节和修辞手法。
写作练习法: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2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利用课件、视频等辅助教学,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拓宽知识视野。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
第四章:教学安排与步骤4.1 教学安排课时:本章节计划用2课时完成。
教学顺序:先介绍鲁迅先生及其作品,分析作品中的文学特色和人物形象。
4.2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介绍鲁迅先生及其作品《藤野先生》。
第二步:阅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文学特色和人物形象。
第三步:分析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心得。
第四步:总结讲解,对作品中的文学特色和人物形象进行总结和解读。
第五章:教学评估与反馈5.1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和沟通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藤野先生》优秀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积累“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
做到会读、会写并理解其含义。
2、收集鲁迅生平和创作的资料,认识鲁迅的人生道路,为理解鲁迅作品打下基础。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明确这篇回忆录是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记叙的。
2、复习人物描写的方法,探究本文外貌描写及典型事例对揭示人物思想和性格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学习他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精神。
2、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
教学重点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教学难点联系背景解读本文的主旨,思考和感悟人生意义。
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积累“绯红、标致、诘责、油光可鉴、深恶痛疾”等词语。
2.回顾复习作者鲁迅及相关知识;了解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时代背景材料。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思路。
4.研读典型事例,理解人物形象。
学习运用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5.学习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同学们,七年级我们学过鲁迅的《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回忆起自己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老先生的“方正、质朴、博学”,令童年鲁迅信服、敬畏。
但鲁迅在回忆中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却是另外一位日本人——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什么让鲁迅这样深情感念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感受这段难忘的经历、认识这位给鲁迅以鞭策的先生。
(出示文题、作者)二、资料助读1.作家作品学生介绍鲁迅其人及作品。
2.简介作者的留学目的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
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
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于1906年到东京开始从事文学活动,1909年回国后,继续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成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阅读这篇课文。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课文,标示段序,初步感知文意。
疏解疑难字词,读准字音,弄懂词义。
2.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了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
请你依据文章叙述中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理清课文内容,列出结构简表。
提示: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两名学生,到讲台上板演自己列出的结构图。
文章结构层次图如下:见藤野前,在东京相识与藤野在仙台相处离别相别后,深切怀念明确:从结构表中可知全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的,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组织材料。
开头写在东京的所见所感是作者往仙台的缘由,接着写到仙台后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
这就是当年的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显示图片)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这是全文的一条明线。
这篇文章还有另外一条暗线,那么全文的暗线是什么呢?我们先按下暂且不表。
下面先来看作者在文中是如何描述藤野先生的。
四、研读,分析藤野形象1.学生采用跳读方式。
阅读有关写藤野先生的内容学生浏览6—10段,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
(投影显示如下)跳读课文,找出文中作者关于藤野先生的描写,说说作者初到仙台时,目睹耳闻的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课文如何描写藤野先生的形象?目睹印象——治学严谨耳闻亲见——生活俭朴学者形象读到此,一个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已展现在我们的目前了,这是作者,也是我们读者对藤野先生的初步了解。
让我们继续读下去,看作者为我们叙述了藤野先生的哪些事情,透过这些事情,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藤野先生的内在品质。
大家找找看,一共写了我与藤野先生之间的几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2.学生朗读11—23段,要求学生给每件事情拟一个小标题。
明确每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添改讲义———认真负责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关心实习———热情诚恳了解裹脚———求实精神结论:课文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
提问:学了6—23段文字,我们懂得了学写类似作文要注意哪几点?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
明确:①学会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②叙事应该有详略③上下文注意过渡④叙事时要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读到此,我们更深地了解到藤野先生为人正直,他真诚地关心着鲁迅,热情地帮助鲁迅,对待鲁迅没有丝毫的民族偏见。
读到此,我们会想:在这样一位老师的真诚帮助下,鲁迅定然能实现自己做医生的梦想,学成回国后去治病救人,救人救国。
可鲁迅最终却作出了弃医从文的决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日本学生怀疑鲁迅考试得了60分是先生泄露了题目,他们根本看不起中国人,因为当时中国是弱国。
二是因为看电影时,鲁迅看到中国人为俄国人作侦探被日本人抓获要枪毙时,日本学生拍掌欢呼,对中国人民大肆污蔑。
鲁迅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同时感到中国人思想的麻木。
这时鲁迅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要唤醒人们麻木的思想,当首推文艺。
为此,他决定弃医从文。
前面我们阅读了有关直接写藤野先生的一些文字,文中还有一些内容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这些事情与藤野先生有何联系?作者是用什么中心意思来统摄全文的?这也就是全文的一条暗线。
3.领会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作者是抱着什么目的去日本的?为什么又离开日本去了仙台?(出示《自题小像》)找找看,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表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学生思考,研讨交流,教师小结。
A.在东京所见所闻——清国留学生的丑态不学无术思想腐朽所感————厌恶之极,不屑与之为伍B.去仙台日暮里:触发忧国之情爱国水户:反清志士客死之地C.弃医从文(显示图片和电影资料)匿名信事件——个人与祖国的尊严受到侵犯爱国电影事件———思想受极大震动,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D.离开仙台,怀念先生直抒怀念之情——热情赞颂高度评价藏讲义爱怀念付诸行动——挂照片写文章国五、布置作业:抄写词语并明确词义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作业采用小组自改互查的方式,组长点评完成情况。
二、研读关键语段,深透理解文意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1、2语段,思考:(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与后文哪几句话相呼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2)“实在标致极了”改为“实在丑极了”可以吗?学生交流后回答,教师明确:(1)与“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呼应。
作者以极其厌恶的情绪和辛辣讽刺的笔触。
描写了东京清国留学生恶浊庸俗的生活。
“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远大抱负与灰色的环境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失望、痛苦、厌恶的复杂心绪包容在这感慨良多的一句话里面。
反衬出一个爱国志士忧国忧民的悲愤。
(2)句中“标致”是反语,用以讽刺。
“实在”表示“的确”的意思,用“实在”加强“标致”,增强了这一反浯的讽刺力量,更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鄙夷和反感。
而改动后则语意直露,缺乏讽刺意味。
2.学生集体诵渎第5语段,思考:(1)初到仙台的“我”受到优待。
究其缘由是“物以希为贵”.那么句中的“大慨”可以用“因为”替代吗?(2)“居然睡安稳了”句中“居然”是什么意思?对表达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教师点拨:(1)“大概”表示似有此事,但不完全肯定.与句末语气的“罢”合用,更加强了不肯定语气。
作者用诙谐的口气猜测他在仙台受“优待”的原因,有点自谦、自喜,还有点隐含的感激之情。
作者把初到仙台受到的优待,推断为“物以希为贵”,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而“因为”则表达不出这层意味。
(2)“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想不到。
前面说明这个客店居住条件不好,不易安睡,但出乎意料的睡安稳了,表露了作者对生活环境的恶劣不以为意。
“居然”一词加强了整个句子的幽默感。
3.学生自读课文第24至3l语段,合作探究:(1)怎样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2)“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特意写明呢?(3)“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句中“何尝”是什么意思?(4)匿名信和看电影事件促成作者弃医从文的转变,对这两件事的叙述侧重点有什么不同?学生思考、交流后发言,教师明确:(1)这是在考试风波一事使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和人格受到极大伤害后写下的一句极为愤慨的话。
这句话不是直接、正面表述作者的愤慨,而是以歧视中国的日本人的心理来写的:在他们看来,贫弱中国的国民是低能儿,分数六十分以上,是老师漏题,而不是个人能力所能达到的。
这种出于偏见而武断作结论,侮辱人格的做法引起作者极大愤慨,这种愤慨不仅是因个人的人格遭到侮辱,更因民族衰弱在列强面前遭到歧视而产生的悲哀。
所以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忧盼祖国强盛的愿望。
(2)文中看电影事件中所叙述的中国人的情形,是依着一个要被枪毙的中国人、一群围着看枪毙的中国人和一个“我”的次序来说的。
特意写明:“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说明作者没把自己看做局外人,旁观者。
(3)“何尝”与“不”连用,以反诘的语气加强肯定,说明他们无一例外的幸灾乐祸.麻木不仁,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人们精神麻木的极其沉痛的情感。
“酒醉似的喝采”原指日本学生看到枪毙中国人时兴高采烈的表现。
句中的“他们”指麻木的中国人。
(4)匿名信事例中作者有意揭示日本“爱国青年”的荒谬逻辑,表现在遭受屈辱后极为辛酸和愤懑的感情。
看电影事件反映作者难以抑制的激愤。
这两件事各有侧重,第一件事侧重写弱国国民受人歧视,从而激发作者立志使自己祖国富强的志向,第二件事写中国国民的不觉悟——这是造成民族衰弱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两件事促使作者弃医从文。
4.学生自读课文38语段,教师点拨:语段中“良心发现”一词是指作者热爱祖国、勇于斗争的思想受到触动;“增加勇气”是指作者长期遭受反动势力的迫害,一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对中国的希望,便增加了勇气;“正人君子”指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反动政府的御用文人等。
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决心以笔做刀枪,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中国的光明继续奋斗。
文章这一结尾,把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与爱国主义思想统一起来,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政治斗争结合起来,从而深化了主题,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
5.学生齐读课文1、5、24~31、36~38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朗读要求:第1段要读出辛辣嘲讽意味,第5段以轻松亲切语调表现友好之情,24~31段则充满愤激,36~38段应满溢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