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条件下热传导方程的数值求解
热传导方程的求解
热传导方程的求解热传导方程是描述物体内部温度分布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
求解热传导方程有多种方法,下面将介绍两种常用的求解方法。
一、分离变量法分离变量法是一种常见且简单的求解热传导方程的方法。
它基于热传导方程的偏微分方程特性,将变量分离并进行独立的求解。
1. 问题设定假设需要求解的热传导问题为一维情况,物体的长度为L,初始时刻温度分布为u(x,0)=f(x),物体两端保持恒温边界条件u(0,t) = A,u(L,t) = B。
2. 分离变量假设u(x,t)可表示为u(x,t) = X(x)T(t),将u(x,t)代入热传导方程中,可得到两个方程:X''(x)/X(x) = T'(t)/αT(t),其中α为热扩散系数。
由于左侧只依赖于x,右侧只依赖于t,所以二者必须等于一个常数λ。
3. 求解分离后的方程将上述得到的分离变量方程代入边界条件,可得到两个常微分方程,分别是X''(x)/X(x) = λ 和T'(t)/αT(t) = -λ。
这两个常微分方程可以求解得到X(x)和T(t)。
4. 求解系数通过使用初始条件u(x, 0) = f(x),可以求解出常数λ的值,进而求解出X(x)和T(t)。
5. 求解问题最终将X(x)和T(t)重新结合,即可得到热传导问题的解u(x, t)。
二、有限差分法有限差分法是一种数值求解热传导方程的常用方法,它通过将连续的空间和时间离散化,将偏微分方程转化为差分方程进行求解。
1. 空间和时间离散化将物体的空间进行网格划分,时间进行离散化,并在网格节点上计算温度的近似值。
2. 差分方程将热传导方程中的偏导数进行近似,得到差分方程。
例如,可以使用中心差分法来近似偏导数。
3. 迭代求解根据差分方程,通过迭代计算每个网格节点的温度值,直到达到收敛条件。
4. 求解问题最终,根据求解的温度值,在空间和时间通过插值或者线性拟合等方法得到热传导问题的解。
热传导方程的求解及其应用
热传导方程的求解及其应用热传导是指物质内部由高温区向低温区传递热量的过程,是自然界中十分普遍的现象。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研究这一过程,我们需要借助数学模型来描述和求解热传导过程,其中最常用的数学模型就是热传导方程。
一、热传导方程的数学模型热传导方程是描述物质内部温度变化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偏微分方程。
它可以描述均质物质内部的热量传递,以及介质中的温度变化。
热传导方程的数学表示式如下:$$ \frac{\partial u}{\partial t}=\alpha \nabla^2 u $$其中,$u$表示物质内部温度的分布,$t$表示时间,$\alpha$表示热扩散系数,$\nabla^2$表示拉普拉斯算子,表示温度分布的曲率。
二、热传导方程的求解方法热传导方程是一个偏微分方程,需要借助一定的数学方法才能求解。
下面简要介绍两种常见的求解方法:1.分离变量法分离变量法是求解偏微分方程的常见方法之一。
对于热传导方程,我们通常采用分离变量法将其转化为两个方程:$$ \frac{1}{\alpha}\frac{\partial u}{\partial t}= \nabla^2 u $$设$u(x,t)=f(x)g(t)$,代入上式得:$$ \frac{1}{\alpha}\frac{g'(t)}{g(t)}= \frac{f''(x)}{f(x)}=\lambda $$其中,$\lambda$为待定常数,$f(x)$和$g(t)$分别为$x$和$t$的函数。
将上述两个方程分别求解,可以得到形如下面的解:$$ u(x,t)=\sum_{n=1}^{\infty}c_nexp(-\lambda_n\alphat)sin(\frac{n\pi x}{L}) $$其中,$\lambda_n$为常数,$L$为问题的区间长度。
2.有限差分法有限差分法是一种常见的数值求解方法,可以用来求解各种偏微分方程,包括热传导方程。
基于大数据的物理现象研究:热传导方程的数值求解
基于大数据的物理现象研究:热传导方程的数值求解CFD模拟仿真理论求解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许多物理现象都可以用微分方程来描述。
其中,热传导方程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基础的例子。
热传导方程是一个二阶线性偏微分方程,描述了热量在物体中的传递过程。
在现实世界中,许多问题都需要用到热传导方程,例如材料热性质分析、能源工程、生物医学等。
因此,研究热传导方程的数值解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采用数值方法求解热传导方程已经成为一种常见手段。
数值方法可以将连续的物理过程离散化,将微分方程转化为差分方程,从而用计算机进行计算。
常用的数值方法包括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谱方法等。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关注有限差分法在热传导方程中的应用。
有限差分法是一种将连续的空间离散化为有限个离散点的方法,通过在离散点上逼近微分方程,得到一组线性方程组,然后通过求解线性方程组得到数值解。
有限差分法具有简单、直观、易于编程等优点,因此在求解热传导方程时被广泛应用。
首先,我们考虑一维热传导方程的初边值问题:其中,u(x,t)表示在位置x和时间t时的温度,α表示热传导系数,g0(t)和g1(t)分别是边界上的温度函数,f(x)是初始温度分布。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数值求解。
具体步骤如下:1.将连续的空间离散化为有限个离散点,例如将区间[0,L]等分为N个小区间,小区间长度为Δx=L/N。
2.将微分方程转化为差分方程。
对于时间方向的导数,我们可以采用前向差分法;对于空间方向的导数,我们可以采用中心差分法。
因此,原微分方程可以转化为以下差分方程:其中,u表示在时间nΔt时在第i个小区间上的温度,Δt是时间步长。
1.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的离散化。
对于初始条件,我们可以将f(x)在每个小区间上进行线性插值;对于边界条件,我们可以直接将边界上的温度函数g0(t)和g1(t)赋值给边界上的节点。
2.通过求解线性方程组得到数值解。
热传导方程的建立、数值解法及应用
推导物体的热传导方程时,需要利用能量守恒定律和关于热传导的
Fourier定律:
热传导的Fourier定律定律(用自己的语言组织):
d t 时间内,沿某面积元d s 的外法线方向流过的热量d q 与该面积元两
u 侧的温度变化率 n 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 .自然条件下温度趋于减少,所
以等式右边有个负号d.即q: k
2u y2 xix
ui, j1
2ui, j y2
ui, j1
O(y2 )
y jy
上式误差之所以为x2的高阶无穷小可以通过泰勒公式来证明。
泰勒公式展开为佩亚诺余项形式:
u ui1, j =ui, j + x
xix
x
1 2!
2u x2
xix
x2 O(x2 )
y jy
y jy
同理:ui1, j =ui, j
uin, j,k (1 2rx
2ry
2rz ) rx (uin1, j,k
un i 1,
j,k
)
ry
(uin,
j 1,k
uin, j1,k ) rz (uin, j,k 1 uin, ) j,k 1
这样的处理还没有完,由于边界的情况未知,所以我们需要对边界进行 特殊处理。 边界条件一般分为三类:边界温度已知、边界温度的法向梯度已知、两 者的线性组合已知。 • 第一种最简单,只要设定一个初始温度ui0, j ,之后的每一次迭代过程
热传导方程的数值 解法及应用
主讲人: 陈鹏
主要内容
1.热传导方程的建立 2.用有限差分法建立热差分模型 3.双层玻璃中的一维热传导 4.利用PDE工具箱设计面包烤盘 5.利用差分模型研究浴缸水温的变化规律
热传导方程热传导方程的导出及其定解条件
(1.9)
二、扩散方程
在研究分子扩散过程中也会遇到类似的方程。例如气体的扩散,液体的渗透,半
导体材料中的杂质扩散等。下面,我们来建立所考察介质扩散过程所满足的偏微分方
程。
由于扩散方程和热传导方程的导出极为类似,我们不重复这一过程。只要将扩散
过程所满足的物理规律与热传导过程所满足的物理规律作个类比,扩散方程就不难写
本章中的讨论仅限于对一个空间变量的方程进行,对于多个空间变量的情形, 可 以 进 行 类 似 的 讨 论 , 有 兴 趣 的 读 者 可 以 参 看F. John编 著 的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Springer-Verlag, 1982.
§ 1. 热传导方程的导出及其定解条件
出。
在 推 导 热 传 导 方 程 的 过 程 中 起 基 本 作 用 的 是Fourier定 律 与 热 量 守 恒 定 律 , 即 方
程(1.1)与方程(1.3)式。在考虑扩散过程时,我们碰到的是相应的扩散定律与质量守恒
定律,即
dm
=
−γ(x,
y,
z)
∂U ∂n
dS
dt,
(1.10)
t2 t1
S
由于t1,t2与区域Ω都是任意的,于是
νρ
∂u ∂t
=
∂ ∂x
k
∂u ∂x
+
∂ ∂y
k
∂u ∂y
+
∂ ∂z
k
∂u ∂z
.
(1.4) (1.5)
(1.5)式称为非均匀的各向同性介质的:热:::传::导:::方::程:::。如果介质是均匀的,此时k ,ν 及ρ均 为常数,记k/νρ = c2,即得
热传导问题解题
热传导问题解题热传导是物体间的热量传递过程。
无论是工业生产、能源利用还是日常生活中,都与热传导有关。
研究和解决热传导问题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科学工作,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热传导问题的解题方法和相关应用。
热传导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多物理场耦合问题,涉及到热传导、流体流动、辐射传热等多个方面的耦合作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运用热传导方程和相应的边界条件来进行求解。
热传导方程是描述热传导过程的基本方程之一,它可以用来表达热量在物体内部传递的速率。
通常情况下,热传导方程可以写成以下形式:∂u/∂t = α∇²u其中,u表示温度场,t表示时间,α为热传导系数,∇²为拉普拉斯算子。
通过求解这个偏微分方程,我们可以得到物体内部的温度分布,从而了解热量如何在物体内部进行传递。
解决热传导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数值求解方法。
数值求解方法可以将热传导方程离散化,然后通过数值计算的方式逼近实际解。
常用的数值求解方法有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和边界元法等。
这些方法通过将问题的区域划分为有限个小区域,然后在每个小区域内建立代表物体温度的方程,最终得到整个区域内温度的数值解。
在实际应用中,热传导问题的解题方法有很多。
例如,在工业生产中,可以利用热传导问题的解题方法优化生产线的布局,减少能源的消耗。
在建筑设计中,可以利用热传导问题的解题方法优化建筑的保温设计,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在能源利用方面,可以利用热传导问题的解题方法,研究新型能源材料的热特性,从而提高能源材料的利用效率。
除了利用数值求解方法解决热传导问题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可以用来解决热传导问题。
例如,可以利用试验手段测量物体的温度分布,然后通过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物体的热传导特性。
在实验室中,可以利用实验仪器来模拟热传导过程,从而研究热传导问题的相关性质。
总之,研究和解决热传导问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科学工作。
数值计算在热传导问题中的应用研究
数值计算在热传导问题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值计算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热传导问题中,数值计算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数值计算在热传导问题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热传导问题简介热传导问题指的是在固体、液体或气体中,热量通过传导方式传输的过程。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需要解决热传导问题,比如热传导材料的设计、热交换设备的优化等。
数值计算能够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热传导方程热传导问题可以通过热传导方程来描述。
热传导方程是一个偏微分方程,它描述了温度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关系。
在数值计算中,我们需要将热传导方程离散化为差分方程,从而求解数值解。
三、数值计算方法在热传导问题中,常用的数值计算方法有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和边界元法等。
这些方法中,有限差分法是最常用且易于实现的一种方法。
它将求解域离散化为有限个节点,并通过差分近似来计算节点上的温度值。
四、数值计算的步骤数值计算热传导问题的一般步骤包括:确定求解域、建立离散网格、设置边界条件、离散化热传导方程、迭代求解差分方程、分析结果等。
在每个步骤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问题的特点来选择适当的数值计算方法和参数。
五、数值计算的优势相比传统的解析方法,数值计算在热传导问题中具有以下优势:首先,数值计算可以处理复杂的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而解析方法常常只能求解简单情况;其次,数值计算可以快速获得数值结果,从而加快了热传导问题的求解过程;此外,数值计算还可以对不同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和优化设计,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热传导问题。
六、数值计算在热传导问题中的应用案例1. 热传导材料的设计:数值计算可以帮助我们设计高效的热传导材料。
通过数值模拟不同材料的热传导性能,我们可以评估其热导率、温度分布等参数,并选择合适的材料用于特定的应用场景。
2. 热交换设备的优化:在热交换设备的设计中,数值计算可以帮助我们优化其热传导性能。
通过数值模拟不同结构和材料的热传导过程,我们可以找到最优的设计方案,提高热交换设备的效率。
物理热传导公式
物理热传导公式是用来描述热量传递过程的数学模型,它可以
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热量在不同物质之间的传递行为。
根据热
传导的基本定律,当两个物体的温度不同时,热量将从温度较
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物体,直到两个物体的温度相等为止。
在数学上,热传导公式可以用以下的微分方程来表示:
k * ∂^2T/∂x^2 + ∂T/∂t = 0
其中,T表示物体的温度,x表示物体的空间坐标,t表示时间,k表示物体的热传导系数。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物体的温度变
化率与物体的热传导系数、温度梯度和时间有关。
通过求解这个微分方程,我们可以得到物体在特定条件下的温
度分布和热量传递行为。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物
体的温度变化和相关参数,来验证热传导公式的正确性和适用性。
除了基本的热传导公式外,还有许多其他的热传导模型和理论,如热对流、热辐射等。
这些模型和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
解和预测热量传递过程,为工程和科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
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总之,物理热传导公式是描述热量传递过程的重要数学模型,
它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预测热量传递行为的方法和工具。
通过
学习和掌握热传导公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热量传递的规律
和机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
指导。
热传导问题的数值解法
热平衡法不是在控制方程的基础上进行离
散,而是直接对元体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
和傅里叶定律,从而得到该节点温度的离 w
e
散方程。
二维稳态常导热系数无内热源的稳态导热
问题,对元体(m,n)列出能量守恒方程:
s
w e n s 0
➢ 从元体西界面导入的热量为: ➢ 从元体东界面导入的热量为: ➢ 从元体北界面导入的热量为: ➢ 从元体南界面导入的热量为:
控制方程
t
a
2t x2
对该方程,扩散项在i时刻采用中心差分格式, 非稳态项取向前差分格式进行离散,得:
t (i1) n
t (i) n
a
t (i) n1
2tn(i)
x2
t (i) n1
t (i1) n
a x 2
t t (i)
(i)
n1 n1
1
2a x 2
t
(i n
)
上述离散方程一旦i时层各节点温度已知,每一个离散方程中只有一个未 知量,因此可以立即求出i+1时层上各内部节点的温度,而不必联立求解
2t x2
x2
1 12
4t x4
x4 ...
m,n
m,n
tm1,n
tm1,n
2tm,n
2t x2
x2
1 12
4t x4
x4 ...
m,n
m,n
2t x 2
tm1,n
tm1,n x 2
2tm,n
0(x2 )
m,n
略去截断误差,得到温度在x方向二阶导数的中心差分表达式:
2t
tm1,n tm1,n 2tm,n
数值解: 用导热体内有限个离散点上的温度值的集合来代替实际连续的温度场 分布
热传导方程的建立、数值解法及应用
1 u 2! x 2
(x) 2 O(x 2 )
2u 2 ui 1, j +ui 1, j =2ui , j 2 x O(x 2 ) x
稍微整理一下便得(*)式
最后结合热传导方程,就可以得到差分形式,即下一时刻位于(i,j)号网格
n1 u 中,所有位置的温度 i, j 与上一时刻周围网格温度的关系为:
采用诺伊曼条件(Neumann boundary condition),即第二类边界条件. 流入面包各面的法向热流密度是一个常数,即:
T k q 0 n
这样我们得到了二维稳态的热传递方程模型:
2T 2T k ( 2 2 ) h (Textend T ) x y T k q01.0472 0.8976 0.7854 0.6981 0.6283 0.5712 0.5236 0.4833 0.4488 0.4189 0.3927 0.3696 0
边长
1.0000 0.7624 0.6204 0.5246 0.4551 0.4022 0.3605 0.3268 0.2989 0.2754 0.2554 0.2381 0.2230 0.2097 0
d t 时间内,沿某面积元 d s 的外法线方向流过的热量d q 与该面积元两 u 侧的温度变化率 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 .自然条件下温度趋于减少,所 n
以等式右边有个负号.即:
u d q k en d s d t k u d s d t n 2 en为该面元的外法向单位向量. k 又叫导热系数(单位:W/ m ),
对于一个封闭的体积元 ,在 d t 时间内其内部的热量的变化为为d Q.通过 对体积元的闭合面积分,得到:
热传导问题的数值解法
1. 空间离散化
01
将求解区域划分为一系列小的网格或节点,用离散的差分代替
微分。
2. 时间离散化
02
将时间轴划分为一系列小的时段,用离散的差分代替微分。
3.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的离散化
03
将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转化为离散形式。
差分方程的求解
01
1. 迭代法
2. 直接法
02
03
3. 松弛法
通过迭代逐步逼近解,常用的有 Jacobi迭代法和Gauss-Seidel迭 代法。
02
根据问题的几何特性和求解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单元类型和
划分方式。
单元划分应尽量保证求解精度和计算效率。
03
建立系统方程
01
根据热传导的物理定律和边界条件,建立每个单元的热平衡 方程。
02
将各个单元的方程联立起来,形成整个求解域上的系统方程 。
03
系统方程通常为线性方程组,可以使用不同的求解方法进行 求解。
步骤
首先将求解区域划分为一系列离散点,然后根据泰勒级数展开,将偏微分方程 中的导数项用离散点上的函数值之差代替,从而得到离散化的差分方程。
特点
有限差分法简单直观,适用于规则区域,但对不规则区域 处理较为复杂。
有限元法
定义
有限元法是一种将连续的求解区域离散化为有限个小的子域(即有限元),然后在每个子 域上应用数学方法进行求解的方法。
热传导定律也称为傅里叶定律,指出热流密度与温度梯度成正比,方向由高温指向低温。数学表达式为:q = -k * grad(T),其中 q为热流密度,k为导热系数,T为温度,grad表示梯度。
热传导定律是热传导过程的基本规律,描述了热量传递的方向和大小,是数值解法的基础。
热传导方程的推导与求解
热传导方程的推导与求解热传导方程是描述物体内部温度分布随时间变化的方程,常用于研究热传导过程和热能传递的问题。
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中,热传导是一种重要的热传递方式,热传导方程的推导与求解对于理解热传导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热传导方程基于热传导定律,即热量在热传导过程中沿温度梯度方向从高温区传向低温区。
假设我们考虑一个一维热传导问题,研究物体中某一点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我们使用x轴表示物体的空间坐标,t表示时间。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热传导方程的基本框架。
根据热传导定律,我们可以得到热传导方程的一般形式:∂T/∂t = α ∂²T/∂x²其中,T表示温度,t表示时间,α表示热扩散系数。
该方程说明了温度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率与热扩散系数α和温度梯度的平方成正比。
热扩散系数α反映了物体对热传导的难易程度,是与物体材料性质相关的参数。
根据热传导方程的一般形式,我们可以继续推导具体问题的热传导方程。
以一根长为L的均匀杆以及杆的初始温度分布T(x,0)为例,我们可以推导出热传导方程的初始和边界条件。
首先,我们考虑初始条件,即t=0时刻的温度分布。
假设杆的初始温度分布为T(x,0) = f(x),其中f(x)是一个已知函数。
那么在t=0时刻,温度分布满足T(x,0) = f(x)。
其次,我们需要确定边界条件。
根据实际问题的不同特点,边界条件可以是温度的固定值或者温度梯度的固定值。
以杆的两端温度固定为T(0,t) = T0和T(L,t) = TL为例,我们可以得到边界条件。
有了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我们可以开始求解热传导方程。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分离变量法。
假设温度分布可以表示为T(x,t) = X(x)T(t),其中X(x)是与x有关的函数,T(t)是与t有关的函数。
将该形式的温度分布代入热传导方程,我们可以得到两个方程:X(x)T'(t) = αX''(x)T(t)将这两个方程变量分离,并将常数项记为-k²,我们可以得到两个独立的常微分方程:T'(t)/T(t) = αk²,X''(x)/X(x) = -k²分别求解这两个常微分方程,我们可以得到X(x)和T(t)的解。
数值计算方法解决二维热传导方程问题研究
数值计算方法解决二维热传导方程问题研究概述:热传导方程是描述物体中温度分布随时间演化的常见方程之一。
解决热传导方程的问题在工程、科学及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解析解往往难以得到,因此我们需要借助数值计算方法来求解这类问题。
本文将研究使用数值计算方法解决二维热传导方程问题,并介绍常用的数值方法及其应用。
引言:热传导方程是描述物体中温度分布的偏微分方程,通常形式为:∂u/∂t =α(∂^2u/∂x^2 + ∂^2u/∂y^2),其中u(x, y, t)表示温度分布,α为热扩散系数。
本文将研究如何使用数值计算方法求解该方程的初始值问题。
数值方法介绍:1. 空间离散化在二维情况下,我们将区域划分为网格点,并对温度进行离散化。
常用的方法有有限差分法和有限元法。
有限差分法将二维空间离散化为矩形网格,根据差分近似导数并代入热传导方程,得到离散的方程组。
有限元法则通过将区域分解为多个小区域,利用试探函数对温度进行表示,在每个小区域内代入试探函数并求解线性方程组来得到温度分布。
2. 时间离散化对时间进行离散化也是求解二维热传导方程的重要步骤。
常用的方法有显式方法和隐式方法。
显式方法使用差分公式来逐步推进时间,从而求解温度在每个时间步长上的值。
隐式方法则利用迭代算法来求解线性方程组,通过反复迭代使得解逼近真实解。
数值方法应用与优缺点分析:1. 有限差分法有限差分法是最常用的数值方法之一,简单易于实现。
它将二维空间划分为网格点,并利用中心差分公式来近似偏导数。
在时间方向上,显式差分方法使用向前差分公式,而隐式差分方法则使用向后差分公式。
有限差分法的优点是计算效率高,在稳定性和精度上具有较好的表现,但对于非线性问题的处理稍显困难。
2. 有限元法有限元法是一种更为复杂的数值计算方法,对于复杂的边界条件和几何形状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它将区域分解为小区域,并在每个小区域内引入试探函数。
通过求解线性方程组,可以得到温度的离散解。
第四章_导热问题的数值方法
5 热传导问题的数值方法5.1一维稳态导热一维稳态导热在直角坐标系下的控制方程可表示为:0)(=+s dxdT k dx d (5-1) 式中k 为导热系数,T 是温度,s 是单位容积的热产生率。
首先选定控制体和网格,如图5.1所示,并对方程(5-1)在所选定的控制体进行积分,即得:0)()(=+-⎰dx s dxdTk dx dT k e w w e (5-2)图5.1 控制体和网格然后进行离散化。
如果用分线段性分布来计算方程(5-2)中的微商dxdT,那么最终的方程为:0)()()()(=∆+---x s x T T k x T T k wW P w e P E e δδ (5-3)假设源项s 在任一控制体中之值可以表示为温度的线性函数,即P P c T s s s +=,则导出的离散化方程为:b T a T a T a W W E E P P ++= (5-4)式中x s b xs a a a x k a x k a c P W E P w wW ee E ∆=∆-+=δ=δ=)()( (5-5) 式(5-4)就是一维稳态导热方程的离散形式,系数a E 和a W 分别代表了节点P 与E 间及W 与P 间导热阻力的倒数,它们的大小反映了节点W 和E 处的温度对P 点的影响程度。
式中的k e 和k w 是控制容积中的e 和w 界面上的当量导热系数。
进行计算时,物理参数值存储在节点的位置上。
为了确定k e 和k w ,还需规定由节点上的物理量来计算相应界面上的量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由两种,即算术平均法与调和平均法。
1、算术平均法假定k 与x 呈线性关系,由P 与E 点的导数系数确定e k 的公式为:eeE e e P e x x k x x k k )()()()(δδ+δδ=-+ (5-6)2、调和平均法利用传热学的基本公式可以导出确定界面上当量导热系数的调和平均公式。
控制容积中P 和E 的导热系数不相等,但界面上热流密度应该连续,则由Fourier 定律可得:()()()()EePePE EeeE PePe e k x k x T T k x T T k x T T q +-+-δ+δ-=δ-=δ-=(5-7)而()Pe PE e k x T T q δ-=则()()()Ee Pe eek x k x k x +-+=δδδ (5-8)这就是确定界面上当量导热系数的调和平均公式,它反映了串联过程热阻的迭加原则。
传热学-第四章-热传导问题的数值解法
23
判断迭代是否收敛的准则:
迭代次数,表示第k次迭代
Monday, March 30, 2020
表示第k次迭代所得计算域内的最大值 当有温度t接近于零的时,选此准则较好
24
例题:
Monday, March 30, 2020
25
Monday, March 30, 20day, March 30, 2020
27
1. 一维非稳态导热的数值求解: 第三类边界条件下,常物性、无内热源无 限大平壁的一维非稳态导热问题为例。
1) 求解域的离散
2) 节点温度差分方程的建立
运用热平衡法可以建立非稳态导热物体内部节点和 边界节点温度差分方程。
Monday, March 30, 2020
29
➢ 两点结论:
(a) 任意一个内部节点n在(i+1)时刻的温度都可以由该节点及 其相邻节点(n-1) 、(n+1)在i 时刻的温度由上式直接求出,不必联 立求解方程组,这是显式差分格式的优点。这样就可以从初始温 度出发依次求出各时刻的节点温度;
(b) 必须满足显式差分格式的稳定性条件,即
物理意义:
15
§4-3 边界节点离散方程的建立及代数方程的求解
第一类边界条件:已知全部边界的温度,作为已知值加入到内节点的离散方程中, 组成封闭的代数方程组,直接求解。
n=N
封闭
(m,n+1)
第二类边界条件或第三类边界 条件:部分边界温度未知。
不封闭
w (m-1,n)
n e
(m,n) s
(m,n-1)
(m+1,n)
y
n=1
m=1
m
x
m=M
Monday, March 30, 2020
热传导方程的求解
热传导方程的求解热传导方程是描述热传导的基本方程,它可以用来解决各种热传导问题。
本文将介绍热传导方程的求解方法和一些应用。
一、热传导方程的基本形式热传导方程是一个偏微分方程,它描述了物质内部的热传导过程。
在一维情况下,热传导方程的一般形式为:$$\frac{\partial u}{\partial t}=k\frac{\partial^2 u}{\partial x^2}$$其中,$u(x,t)$是温度场分布,$t$是时间,$x$是空间坐标,$k$是导热系数。
在二维和三维情况下,热传导方程的形式稍有不同,但都可以用相似的方法求解。
下面将介绍热传导方程的求解方法。
二、热传导方程的解法解决热传导方程的数值方法有许多,如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边界元法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最基础的解法——分离变量法。
1、一维情况对于一维情况,我们可以假设$u(x,t)$可以表示为下面的形式:$$u(x, t) = X(x) \cdot T(t)$$将上式代入热传导方程中,得到:$$\frac{1}{k}\frac{T'(t)}{T(t)}=\frac{X''(x)}{X(x)}=-\lambda$$其中,$\lambda$是常数。
由此得到两个方程:$$X''(x) +\lambda X(x)=0$$$$T'(t) + \lambda k T(t) = 0$$第一个方程的通解为$X(x)=A\sin(\sqrt{\lambda}x)+B\cos(\sqrt{\lambda}x)$,其中$A$和$B$为常数。
第二个方程的通解为$T(t)=Ce^{-\lambda kt}$,其中$C$为常数。
将两个通解联立起来,得到:$$u(x,t)=\sum_{n=1}^{\infty} [ A_n \sin(\sqrt{\lambda_n}x) +B_n \cos(\sqrt{\lambda_n}x)] e^{-\lambda_n kt} $$其中,$\lambda_n$是第$n$个特征值,$A_n$和$B_n$是对应的系数。
热传导方程的数值求解
热传导方程的数值求解热传导方程是描述热传导现象的一种常见偏微分方程。
它在物理学、工程学以及其他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热传导方程的数值求解方法。
通过数值求解,我们可以得到方程的近似解,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热传导过程。
热传导方程的一般形式可以写作:$\frac{\partial u}{\partial t} = \alpha \nabla^2 u$其中,$u$是温度分布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函数,$\alpha$是热扩散系数。
上式表示了温度分布随时间变化的速率与温度分布的曲率之间的关系。
要求解这个方程,并得到温度分布随时间变化的近似解,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常见的数值方法。
其中,有限差分法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
有限差分法是将求解区域离散化,将连续的空间和时间分割成有限的小区域。
通过在这些小区域上近似描述方程,我们可以用差分方程代替原方程,进而得到方程的数值解。
对于热传导方程,我们可以将时间和空间分割成一系列网格点。
在每个网格点上,我们可以用温度的数值逼近代替温度的连续函数值。
这样,我们可以得到在每个时间步长和空间步长上的温度逼近。
通过迭代计算,我们可以得到整个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温度近似解。
在具体的计算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显式差分法或隐式差分法。
显式差分法是一种较为简单的方法,它根据当前时间步的温度逼近来计算下一个时间步的温度逼近。
然而,显式差分法需要满足一定的稳定性条件。
在一些情况下,显式差分法可能会导致数值解不稳定和发散。
为了克服这些限制,我们可以使用隐式差分法。
隐式差分法通过在时间步迭代过程中使用未知的时间步温度逼近,可以得到更加稳定的数值解。
然而,隐式差分法的计算复杂度较高,需要求解一个线性方程组。
除了有限差分法之外,还有其他的数值方法可以用于求解热传导方程。
例如,有限元法、辛方法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根据具体的问题和计算需求,选择适合的数值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在实际求解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数值参数的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
四边形网格有更高的精确度,而三角形网格有较大的误差。这是因为对于求解域,四边形
是正交网格,它的二次扩散项为零,而三角形网格是非正交网格,需要计算二次扩散项,
并且这种计算存在误差。如果用式(2.1g)来计算平均误差,并把结果列入表 1,会证明上
面的观察结果。
∑ Error = E = 1 Nmax θ num − θ exact i ×100% N max i=1 θ max − θ min
特定条件下热传导方程的数值求解
范悦宏 1,张敏 1,黄庆宏 2,刘晶 1,许彬 1
1南京理工大学动力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4) 2南京师范大学动力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42) 摘 要:用基元有限容积方法,在非结构化网格中二阶迎风格式离散和求解稳态热传导方 程。在验证求解方法的算例中,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网格同时采用,并且提供了三种非结构 化网格(三角形网格、四边形网格和混合网格)的计算结果。同时,用精确解同得到的数 值解相比较。虽然从两种网格形式都能得到满意的精确度结果,但对于非正交的非结构化 网格,二次扩散项对提高精度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 结构网格 非结构网格 热传导
且 y > 0.5),温度梯度较小。将 40╳40 正交网格的计算结果作为参考解[8],使用 1600 个控
制元的非结构网格计算,网格及计算结果如图 8 所示。图 9 为不同热传导系数下的温度分
布。将区域(x > 0.5 且 y > 0.5)的热传导系数增加到 k = 1000 + T,以显示热传导系数对导
(a) 四边形网格
(b) 三角形网格 图 5 不同网格的温度分布
(c) 混合网格
(a) 正交结构化网格
(b) 算例 1
图 6 结构网格的温度分布
(c) 算例 2
2.3 不连续区域的热传导
单位边长的正方形区域中, 四边保持恒定温度 T1,控制方程如下,
其中,
−φP −φP
−φP −φP
⎟⎞ ⎟⎠ ⎟⎞ ⎟⎠
⎪
⎪
⎪
1
⎩
φi,P > φP φi,P < φP φi,P = φP
φim,Pax = max(φP ,φE ) ,φim,Pin = min(φP ,φE )
α P = min (allαi )
(1.11)
(1.12) (1.13)
•
•
•P
•E
•
i
热问题的影响,并可以得到导热系数大的区域,温度梯度小的结论。
Y Y
1
1
0.9
0.9
1.0
0.8
0.8
0.7
0.7
2.0
0.6
0.6
3.0
4.0
0.5
0.5
0.4
0.4
6.0 5.0
7.0
0.3
0.3
0.2
0.2
0.1
0.1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 X
nb
nb
∑ ∑ Bi (φi − φP ) + Ds,i + SP ∆VP = 0
(1.5)
i=1
i=1
最后简化式(1.5)得,
nb
∑ aPφP = aiφi + b i=1
(1.6a)
→→
ai
=
Bi
=
Γi dsi
Ai• Ai
→
Ai • eˆs,i
(1.6b)
nb
∑ b = Ds,i + S P ∆VP i=1
图 5 给出了 400 个控制元的温度分布图。误差分析同上算例,误差结果如表 1 所示。 我们可以得到与第一个问题相同的结论。图 6 为当控制元为 400 个的结构化网格温度分布 图。比较结构化网格和非结构化网格的温图分布,可以看出,在相同数量的控制元下,在
矩形域中,结构化网格得到的结果更为精确。
-5-
稳态的扩散方程或导热方程,对一个标量物理变量φ 可写成,
∂ ∂xi
⎜⎜⎝⎛
Γ
∂φ ∂xi
⎟⎟⎠⎞ + Sφ
=0
(1.1)
其中, Sφ 是单位体积中的净源项,Γ是对应于变量φ 的扩散系数。对在笛卡尔、圆柱和适
体坐标系中的结构化网格离散方程,我们不再赘述。有兴趣的读者请查阅参考文献[1-2]。 在此我们仅对非结构化网格的离散方程进行讨论。在一个控制容积 P 中,控制方程(1.1) 可以写成,
(2.1g)
-4-
(a) 四边形网格
(b) 三角形网格 图 3 三种不同的非结构化网格示意图
(c) 混合网格
(a) 四边形网格
算例 算例 1 算例 2
(b) 三角形网格 图 4 不同非结构化网格的温度分布图
表 1 算例的平均误差
四边形网格
三角形网格
0.09%
(1.6c)
nb
∑ aP = Bi i=1
(1.6d)
→
关于 Γi dsi 的计算,请看参考文献[5],以下讨论 (∇ φ )ave,i 的计算方法。对于区域内部的
→
单元和边界上的单元,(∇ φ )ave,i 的计算方法是不同的,此处分两部分来阐述。如图 1 所示
→
的内部单元,界面 i 上 (∇ φ )ave,i 的计算式为,
∂ ∂x
⎜⎛ k ⎝
∂T ∂x
⎟⎞ ⎠
+
∂ ∂y
⎜⎜⎝⎛ k
∂T ∂y
⎟⎟⎠⎞
+
S
=
0
(2.3a)
k
=
⎧3.0 +
⎨ ⎩
1.0
T
x > 0.5, y > 0.5 otherwise
(2.3b)
S
=
⎪⎧200 ⎪⎩⎨
−
4.0 ×10−2 T 0
3
y < 0.5 otherwise
(2.3c)
图 7 为 40╳40 的正交网格及其温度分布。我们可以看出,热传导系数大的区域(x > 0.5
∑ →
(∇φ )P
=
1 ∆VP
3 φ~k
k =1
→
Ak
界面上的平均φ 值由下式计算,
(1.15)
φ~1
= φB ,φ~2
= φi,P
+ φi,N 2
, φ~3
= φi,P
+ φi,S 2
(1.16)
2. 算例
2.1 复合边界条件下的热传导
在一个正反方形中,顶边和左边界为绝热,底边温度 T1 已知,右边界为第三类边界条 件(对流传热)。常物性、无内热源的控制方程及边界条件如下式,
0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 X
图 7 40╳40 个控制元的正交结构化网格及其温度分布
-6-
Y
Y
Y
1
1
0.9
0.9
0.8
0.8
1.0
0.7
0.7
2.0
0.6
0.6
3.0
0.5
0.5
4.0
0.4
0.4
nb
∑ Di + S p∆V p = 0
(1.2)
i=1
其中, Di 是扩散项,可以表示为基本扩散项 Dp,i 和二次扩散项 Ds,i 之和,
Di = D p,i + Ds,i
它们的物理意义分别是某一交界面上的法向扩散项和切向扩散项,
(1.3)
→→
D p,i
→
= Γi (∇ φ )ave,i
• eˆs,i
→
→
由式φi,P = φP + (∇ φ )r,P • d r i 计算得出 P 单元三个界面上的φ 值,其应处于 P 点及三
个邻点中φ 值的极大值与极小值之间。对界面 i 有,
对单元 P 有,
αi
=
⎪⎪⎪⎪⎪⎨⎧mmiinn⎜⎜⎝⎛⎜⎜⎝⎛11,,
φim,Pax φi,P φim,Pin φi,P
图 1 P 和 E 之间的界面 i
B
1
×
P•
N•
2
•S
3
图 2 边界单元
-3-
图 2 给出了典型的边界单元,界面 1 与物理边界 B 重合。对于这种情况有,
→
→
(∇φ )ave,1 = (∇φ ) P
(1.14)
→
对于单元的温度梯度 (∇φ ) P 可用下式计算,
-2-
∑ →
(∇φ )r,P
=
α ∆VP
nf
φi
k =1
→
Ai
(1.10)
界面值φi 由该单元及相邻单元节点的φ 值取平均值而得,∆VP 为该单元的体积,α 为保证
重构不至于引起局部极值的一个系数( 0 ≤ α ≤ 1)。以 P 单元为例,确定α 值的原则为:
Ai •
→
Ai
Ai • eˆs,i
(1.4a)
-1-
⎡
→ →⎤
Ds,i
=
Γi dsi
⎢⎢(∇→φ )ave,i ⎢⎣
→→
• Ai − (∇φ )ave,i
• eˆ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