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版全国高中物理竞赛辅导 牛顿运动定律
高考物理竞赛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竞赛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2e5b781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34.png)
高考物理竞赛知识点总结物理作为一门基础科学,不仅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
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了解和掌握物理竞赛的知识点对于取得优异的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高考物理竞赛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力学1. 力、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表明,一个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该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
F=ma是力学问题中最基本的计算公式。
2.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认为,如果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那么该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第三定律则说明了力的作用和反作用,即每个作用力都有一个与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3. 斜面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当物块与斜面接触时,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可以分解为垂直向下的分量和平行于斜面的摩擦力,其中摩擦力可以用来计算物块是否会滑动。
4. 动能和功: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可以通过物体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来计算。
功则是力对于物体运动所作的功率,在计算功时需要考虑力和物体运动的方向关系。
5. 机械能守恒:当物体只受重力和弹力两种力作用时,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用来解决问题。
机械能守恒定律表示,在这两种力作用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保持不变。
二、电学1. 电流与电压: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可以用欧姆定律I=U/R来计算。
电压则是单位电荷在电场中所具有的电势能。
2. 电阻和电功率:电阻的大小可以决定电流的大小,其单位为欧姆,可以通过欧姆定律来计算。
电功率则是电流通过电阻时所消耗的能量。
P=UI是计算电功率的公式。
3. 并联和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个支路电流之和,而总电阻可以通过平行电阻公式来计算。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个电阻电压之和,而总电阻可以通过串联电阻公式来计算。
4. 电场和电势:电场是由电荷带来的力的作用区域,单位是牛顿/库仑。
电势则表示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所具有的电势能,单位是伏特。
2021年新高考大二轮物理专题一 第2课时 牛顿运动定律与直线运动PPT课件
![2021年新高考大二轮物理专题一 第2课时 牛顿运动定律与直线运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d1975aa31b765ce050814de.png)
考题示例
例 1 (2019·全国卷Ⅰ·18)如图 1,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
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H.上升第一个H4 所用的时间为 t1,第四个H4
所用的时间为 t2.不计空气阻力,则tt21满足
A.1<tt21<2
B.2<tt21<3
√C.3<tt21<4
D.4<tt21<5
图1
专题一 力与运动
内容索引
NEIRONGSUOYIN
高考题型1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1.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常用的六种解题方法
2.解题的 动性质
→ 选取正方向
→
选用公式 列方程
→
解方程并 加以讨论
3.两种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分析方法 (1)刹车问题的分析 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问题常用逆向思维法,对于刹车问题,应先 判断车停下所用的时间,再选择合适的公式求解. (2)双向可逆类运动分析 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减为零后反向运动,全过程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不 变,故求解时可对全过程列式,但需注意x、v、a等矢量的正负及物理意义.
123
3.现有甲、乙两汽车正沿同一平直道路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 在后,它们行驶的速度均为10 m/s.当两车快要到一十字路口时,甲车司 机看到绿灯已转换成了黄灯,于是紧急刹车(反应时间忽略不计),乙车 司机为了避免与甲车相撞也紧急刹车,但乙车司机反应较慢(反应时间 为t0=0.5 s).已知甲车紧急刹车时制动力为车重的0.4倍,乙车紧急刹车 时制动力为车重的0.6倍,g=10 m/s2,假设汽车可看成质点. (1)若甲车司机看到黄灯时车头距警戒线15 m,他采取上述措施能否避 免闯红灯? 答案 能
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讲解部分)2021版新课标版高考物理复习PPT教学课件(67页)
![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讲解部分)2021版新课标版高考物理复习PPT教学课件(67页)](https://img.taocdn.com/s3/m/7c793a94e45c3b3567ec8bf0.png)
2.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基本物理量
符号
单位名称单位符号质量来自m千克(公斤)
kg
时间
t
秒
s
长度
l
米
m
电流
I
安[培]
A
热力学温度
T
开[尔文]
K
物质的量
n,(ν)
摩[尔]
mol
发光强度
I,(IV)
坎[德拉]
cd
(教学提纲)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讲 解部分 )—202 1版新 课标版 高考物 理复习 获奖课 件(共67 页PPT) (免费 下载)
(教学提纲)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讲 解部分 )—202 1版新 课标版 高考物 理复习 获奖课 件(共67 页PPT) (免费 下载)
(教学提纲)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讲 解部分 )—202 1版新 课标版 高考物 理复习 获奖课 件(共67 页PPT) (免费 下载)
例1 一汽车在路面情况相同的公路上沿直线行驶,下面关于车速、惯 性、质量和滑行位移的讨论,正确的是 ( ) A.车速越大,它的惯性越大 B.质量越大,它的惯性越大 C.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位移越大 D.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位移越大,所以惯性越大
(教学提纲)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讲 解部分 )—202 1版新 课标版 高考物 理复习 获奖课 件(共67 页PPT) (免费 下载)
(教学提纲)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讲 解部分 )—202 1版新 课标版 高考物 理复习 获奖课 件(共67 页PPT) (免费 下载)
3.牛顿第一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 (1)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它是以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为基础,经 过科学抽象、归纳推理而总结出来的;牛顿第二定律是通过探究加速度与 力和质量的关系得出的实验定律。 (2)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而是不受任何外力的理想情 况,在此基础上,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指出了力和运动的联系:F=ma。 注意 (1)惯性不是一种力,对物体受力分析时,不能把“惯性力”作为物 体实际受到的力。 (2)物体的惯性总是以“保持原状”或“反抗改变”两种形式表现出来。
2021版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基础课1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学案
![2021版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基础课1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93f7287c1cfad6185fa75c.png)
2021版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基础课1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学案[高考导航]考点内容要求高考(全国卷)三年命题情形对比分析2020 2021 2021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ⅡⅠ卷·T20:v-t图象、牛顿第二定律T25:水平面上的滑块—木板模型Ⅱ卷·T22: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拓展实验T25:斜面上的滑块—木板模型Ⅰ卷·T18:牛顿第二定律的明白得和应用Ⅲ卷·T22: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拓展实验Ⅲ卷·T25:滑块—木板模型(两个滑块) 超重和失重Ⅰ单位制Ⅰ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知识排查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成立条件:物体不受外力作用。
3.意义(1)指出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2)指出力不是坚持物体运动状态的缘故,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缘故,即产生加速度的缘故。
惯性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先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2.性质:惯性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性质,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形和受力情形无关。
3.量度: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独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
牛顿第三定律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后一个物体同时对前一个物体也施加力。
2.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3.表达式:F=-F′。
小题速练1.摸索判定(1)物体不受外力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 )(2)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
( )(3)运动的物体惯性大,静止的物体惯性小。
( )(4)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不随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 )答案(1)×(2)×(3)×(4)√2.[人教版必修1·P70·科学闲逛](多选)小华坐在一列正在行驶的火车车厢里,突然看到原先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小球向后滚动,假设桌面是光滑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A.小球在水平方向受到了向后的力使它向后运动B.小球所受的合力为零,以地面为参考系,小球的运动状态并没有改变C.火车一定是在向前加速D.以火车为参考系,现在牛顿第一定律差不多不能适用答案BCD3.[人教版必修1·P82·做一做](多选)用运算机辅助实验系统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点击实验菜单中“力的相互作用”。
2020-2021学年高二物理竞赛牛顿运动定律课件
![2020-2021学年高二物理竞赛牛顿运动定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0110f0d7c1cfad6185fa7f0.png)
v 恒矢量 (F 0)
➢ 指出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又叫惯性定律; ➢ 仅当物体受到其它物体作用时才会改变其运动状态; ➢ 只在惯性参考系中才成立。
二、牛顿第三定律
当物体A以力FAB作用在物体B上时,物体B也必 定同时以力FBA作用在物体A上,FAB和FBA在同一直线 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其数学表达式为
由初始条件:
v 0 t 0
两边积分:
v
dv
t dt
0 mg kv B 0 m
得
v
mg k
B
1
kt
em
讨论:
(1) 当t 时,v mg B
k
mg B vT k
——终极速度
当t
m 时,v k
vT
1
1 e
0.632 vT
t m k
v vT
——小球以终极速度匀速下降。
(2)
R
例3(P38 例1-11) 一重物m用绳悬起,绳的另一端系 在天花板上,绳长l=0.5m,重物经推动后,在一水 平面内作匀速率圆周运动,转速n=1r/s。这种装置 叫做圆锥摆。求这时绳和竖直方向所成的角度。
解:以小球为研究对象,
对其进行受力分析。
小球的运动情况, T
竖直方向平衡,水平方
向作匀速圆周运动,建 m
立坐标系如图:
mg
y T cos T
o T sin x mg
拉力的沿两轴进行分解, 竖直方向的分量与重力平衡, 水平方向的分力提供向心力。
y T cos T
利用牛顿定律,列方程:
x方向
T sin m 2r m 2l sin
mo gT sin x
y方向
T cos mg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公式定理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公式定理](https://img.taocdn.com/s3/m/1ae93cc9be23482fb4da4cc0.png)
1.波尔相关理论:
(m为电子的质量,M为相当于电子的粒子的质量,比如 子)
2.阈能
(最好用资用能来进行推导,这个比较保险,公式容易记错)
3.康普顿散射
4.不确定关系
1. 2.
(另有说法为 )
5.光电效应
光子携带能量:
光电子的动能:
反向截止电压:
[附]三角函数公式
3.能均分定理
二、固体液体气体和热传导方式
4.热传导定律
5.辐射
6.膨胀
7.表面张力
8.液体形成的球形空泡(两面都是空气)由于表面张力产生的附加压强为:
3、特殊准静态过程
9.等容过程
10.等压过程
11.等温过程
12.绝热过程
(1)状态方程(泊松方程)
完整的应为:
(2)做功
(整个方程实际的意义就是: ,本来是很简单的,所以对于绝热过程来说,一般不要乱用泊松方程,否则会误入歧途,因为泊松方程好像与热力学第一定律加上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完全等效)
……)(指的是第k级明纹的位置,中央为暗纹)
5.等倾干涉
(注意等倾干涉的半波损失有两种情况)
( 指的是第一次进入 介质的折射角)
6.等厚干涉(略)
7.牛顿物像公式
(其中 与 为以焦距计算的物距和像距)
对于物方与像方折射率相同的透镜有
牛顿公式的符号规则为:
以物方焦点的远离光心的距离为牛顿物距(即当经典物距小于焦距的物体的牛顿物距小于零);以像方焦点的远离光心的距离为牛顿像距。
13.热力学第一定律
( 指系统吸收的热量, 指外界对系统做的功)
14.特殊过程的有关关系列表如下:
特殊过程
人大附中高中物理竞赛辅导课件(力学)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共13张ppt)
![人大附中高中物理竞赛辅导课件(力学)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共1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ee32c54fc4ffe473368abd1.png)
它从静止开始沉降时,受到水的粘滞阻力为f=kv(k为
常数),证明小球在水中竖直沉降的速度v与时间t的
关系为
v
mg
F
kt
(1 e m )
k
式中t为从沉降开始计算的时间(18联赛
真题改编)
F
证明:取坐标,作受力图。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
kv
F
ma
m
dv dt
f
a x
mg
mg kv F ma m dv dt
Fx
ma x
m
d x
dt
Fy
ma
y
m
d y
dt
Fz
ma z
m
d z
dt
自然坐标系中:F
ma
m d
dt
Fn
ma n
2
m
4、定量的量度了惯性
mA aB mB aA
惯性质量:牛顿第二定律中的质量常被称为惯性质量 质量是物体平动惯性大小的量度
引力质量:
F
G
m1m2 r2
r0
式中 m1、m2 被称为引力质量
而且指向相反的方向。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1、它们总是成对出现。它们之间一一对应。 2、它们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绝不是平衡力。 3、它们一定是属于同一性质的力。
二 惯性系与非惯性系
问 题
a=0时小球的状态符合牛顿定律 a≠0时小球的状态为什麽不符合牛顿定律?
结论:在有些参照系中牛顿定律成立,这些系称为惯
经典力学中不区分引力质量和惯性质量
牛顿第二定律的另一种形式(牛顿当年发表形式)
任一时刻物体动量的变化率总是等于物体
所受的合外力。
2020-2021学年高二物理竞赛牛顿运动定律课件
![2020-2021学年高二物理竞赛牛顿运动定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8661b7e45c3b3566ec8be2.png)
基本单位: 米、千克、秒、安培 m . Kg. S. A. [L] [ M].[ T].[ I ].
导出单位:通过物理定理等导出的单位
如米/秒、牛顿、
2、量纲:表示导出单位是由哪些基本单位组成的式子。 量纲通常是用方括号表示,如: 基本量量纲: 长度[ L ] 质量[ M ] 时间[ T ] [v]=[长度]/ [时间]=L T-1 [a] =[长度] /[时间2]=L T-2 [p]=[质量 ]·[速度]=M LT -1
一、牛顿运动定律
一)牛顿第一定律
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
F i 0, 则v 0
i
v C
a)说明物体具有惯性---不受外力时物体都有保持静 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b)说明力是引起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c)惯性参照系:凡是牛顿定律适用的参照系,与惯性系 作匀速直线运动的,也称为惯性参照系。
说明:a )定律定量地说明了力的效果----改变物
体的动量。物体动量的变化率一定等于物体所受的 合外力。
b) 定量地说明了物体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F a m1
F
1
m2
a2
注意:a)要注意定律的瞬时性---力的作用与加
速度是瞬时对应的。
F 明今天
a
b)要注意定律的矢量性----定律中的力和加速度都 是矢量(具有叠加性)。
Fy ma y
F ma
4)分析讨论结果。
例1(1-24). 在顶角为2 的圆锥顶上系一劲度系数为k,
原长为x0的轻弹簧,今在弹簧的另一端挂一质量为m的 物体,使其在光滑的斜锥面上绕圆锥轴线运动,如图。
高中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高分辅导专题 牛顿定律(共31张PPT)
![高中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高分辅导专题 牛顿定律(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202694dc281e53a5802ffa1.png)
F (g 3a) y
15 Y– 8 多F 普勒效应v2 ya F第十五y章g 机械波
F ( yg v2 ya)(3)
F
G
M1M 2 r2
[MLT 2 ] [G][M ]2[L]2
[G]
[L]3 [M ][T ]2
[M 1L3T 2 ]
单位:m3/kg.s2
15 – 8 多普勒效应
[例]一小钢球,从静止开 始自光滑圆柱形轨道的顶点 下滑。 求:小球脱轨时的角度θ。 解:
第十五章 机械波
t=0
例1 阿特伍德机
(1)如图所示滑轮和绳子的质量均 不计,滑轮与绳间的摩擦力以及滑轮与
轴间的摩擦力均不计.且 m1 m2 . 求
重物释放后,物体的加速度和绳的张力.
解 以地面为参考系
画受力图、选取坐标如图
m1g FT m1a
m2 g FT m2a
a m1 m2 g m1 m2
_v _ R
θ0 g R sinθ dθ
v
= 0 vdv
g R ( 1_ cosθ
)=
_v _ 2 2
③
15
–
8
多普勒效应 mg cosθ N =
m
v2 R
脱轨条件:
N=0
第十五章 机械波
①
由式 ① 得:
mgcosθ
=
m
v R
2
④
gR (1
cosθ )=
v2 2
③
由③、④可解得:
cosθ
=
2 3
FB
Fr
v
y
P
v
F0 b
o
全国高中物理竞赛牛顿运动定律
![全国高中物理竞赛牛顿运动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39799bcd2af90242a995e55d.png)
竞赛专题二牛顿运动定律宋善炎严娇【基本知识】一、惯性系和牛顿运动定律1、惯性系牛顿定律成立的参考系叫惯性系。
一切相对惯性系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也是惯性系。
实验证明:地球参考系可以近似看做惯性系。
相对地面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上的参考系可视为惯性系。
2、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其他物体的作用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任何物体都有保持自已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可用质量来量度,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是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2)牛顿第二定律:在外力作用下,物体所获得的加速度的大小与所受合外力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其数学表达式为F ma该定律只适用于质点或做平动的物体,只在惯性系中成立,遵从力的独立性原理(叠加原理):作用在质点上的每一个力都各自产生对应的加速度,即F i m a如在直角坐标系中,有分量式F x ma x F y ma y F z ma z在自然坐标系中,则有:F ma m dv, F manm v2 dt n由加速度的定义,可以给出第二定律的微分形式m dv m d2r( 3)牛顿第三定律Fdt dt 2当物体 A 以F1作用在物体 B 上时,物体 B 也必同时以F2作用在物体B上, F1和 F2在同一直线上,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数学表达式为F1F2牛顿三定律只适用于宏观、低速(远小于光速)的机械运动。
v3、牛顿定律在曲线中的应用( 1)物体作曲线运动的条件:物体的初速度不为零,受到的合外力与初速F 度不共线且指向曲线“凹侧”。
如图该时刻物体受到的合外力 F 与速度的夹角为满足的条件是 0o180o图 1,。
(2)圆周运动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是,物体受到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沿半径指向圆心、大小恒定的力作用,其大小是F v 2m2Rma n mR变速圆周运动中,合外力在法线方向和切向方向都有分量,法向分量产生向心加速度v22R F r ma r v F n ma n m m,切向分量产生切向加速度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撤去外力,加速度也立即消失.
(5) 不是力,只是在大小和方向上与力相同.所以分析物体 受力时不能将此作为力来分析.
(6)分量形式:
直
自
角
然
坐
坐
标
标
(7)第二定律背后的物理意义是重要的,它暗示了物体通过交
换动量来进行相互作用,而这一交换是借助于力来完成的.它和
第三定律一起,揭示了动量守恒定律.
(8)牛顿第二定律适用于惯性系.
(3)牛顿第二定律首次提出质量(mass)的概念.
上述方程中等号右边第一项m 是一个比例系数,它反映 了一个物体运动状态被改变的难易程度的大小;第二项反映 的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量的大小.同样的力作用在物体上, 第二项越小,则m越大,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易被改变,也就 是物体的惯性越大.反之亦然.所以m 是物体惯性大小的一个 量度,它反映了物体本身的一个基本特性.这一特性被牛顿定 义为质量,也叫惯性质量. (4)牛顿第二定律是一个瞬时关系: 物体一旦受到外力作 用,立即产生相应的加速度;改变外力,加速度相应变化;一旦
2.1 牛顿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的重要性
Nature and Nature's laws lay hid in night;God said, Let Newton be! And all was light.
— Alexand黑
暗之中,上帝说,让牛顿出世吧!
于是,一切都变得明朗了. —亚历山大 · 蒲柏
根据经验,在速度低于光速三分之一的情况下,牛顿运动定律是 完全成立的.速度再大时,误差将变得比较大而不能忽略.
2.1.1 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
任何物体都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直到作 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其数学表达式为
2.说明 (1)牛顿第一定律明确了力的概念。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处于静止是自然的,而运动是需要原 因的.这是很容易思考和观察的.但伽里略的理论认为:如果物 体自由的话,它将以一定的速度(可以也可不为零)匀速运动. 牛顿继承和发展了伽里略的思想,用第一定律对力作出了明确的 定义——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去维持,只有当物体的运动状态 (速度)发生变化即产生加速度时,才需力的作用.
2.1.3 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 两个物体之间作用力 和反作用力 ,沿同一直线,大小相 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数学表达式:
(物体间相互作用规律) 2.说明
E
S
(1)虽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
同一条直线上,但是由于它们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因此不可能平衡;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它们总是同时产生,同
2021年新版全国高中物理竞赛辅导
牛顿运动定律
本章内容
2.1 牛顿定律 2.2 力学中常见的几种力 2.3 牛顿定律的应用 2.4 惯性与非惯性系
伊萨克·牛顿爵士(Sir Isaac Newton,1642年12 月25日—1727年3月20日),数学家、科学家和哲学家,同 时是英国当时炼金术的热衷者.
时消失;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属于同一种性质的力.例如:作用力是 弹性力,那么反作用力也一定是弹性力;作用力是引力,那 么反作用力也一定是引力.
讨论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沿同一直线的问题?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沿着同一直线是 第三定律的严格条件,如万有引力 就是这种情况.而两者的方向相互 平行是第三定律的一般条件,比如 电磁力就是这种情况.
牛顿 1642-1727
他在1687年7月5日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 原理》(Philosophiae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里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以及他的 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石.牛顿还和莱布 尼茨各自独立地发明了微积分.牛顿被誉为人类 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万有引力定律 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天上的运动和地上的运动 统一起来,为日心说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使得 自然科学的研究最终挣脱了宗教的枷锁.牛顿发 现了太阳光的颜色构成,还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架 反射望远镜.
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的普遍表达式 ,现代物理学已断定,对于
低速运动(
)的物体,m 为常量.故上式可改写为
2.说明
(1)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质点的运动. (2)力和加速度都是矢量,即有大小又有方向,因此上式是矢 量关系.当几个外力同时作用于一个物体时,其合外力所产生的 加速度,等于各个力单独作用时所产生加速度的矢量和,这就是 力的叠加原理.
亚历山大 · 蒲柏
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和数学微积分方法第一次
对大量物理现象作出了统一的定量的解释.如
如:the motion of spinning bodies,流体运动;抛体运动; motion on an inclined plane; 钟摆运动;潮汐;月亮和行星轨道.
液体粘性
空气漩涡
(2)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了物体具有惯性.
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可见,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是物体固有的, 这种特性称为物体的惯性(inertia).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称 为惯性定律.
(3)定义了一种特殊的参考系——惯性系.
一个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或处于 受力平衡状态下的物体,将保持其静 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不变.这样 的参考系叫惯性参考系.
惯性轮
在研究行星等天体的运动 时,常选“日心-恒星坐标 系”,以太阳中心为原点, 坐标轴指向其他恒星的惯 性参考系.
举例:
在研究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时, 常选“地心-恒星坐标系”,以地 心为原点,坐标轴指向其他恒星 的惯性参考系. (4)科学假设
第一定律本质上是一个假说,不能直接用实验来验证.
2.1.2 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动量为 的物体,在合外力 的作用下,其动量随时间的变 化率应当等于作用于物体的合外力.
抛体运动 潮汐
单摆
太阳系
牛顿从其第二、第三定律导出的一个推 论——动量守恒定律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守恒 定律.
牛顿定律经历了200多年的实验和观察验 证.他描述的宇宙万物运动的尺度远远超过了 我们所能精确测量的范围.
1916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扩展了我们所 能预言的尺度.但在低速情况下,相对论模 型就简化为经典模型.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