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镜面对称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镜面对称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镜面对称一、教学目标1.理解镜面对称的概念,并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中;2.掌握如何画出物体的镜像线;3.能够通过画出物体的镜像并找出异同点,判断物体是否对称;4.能够进行简单的镜面对称的操作。
二、教学重点1.镜面对称的基本概念;2.画出物体的镜像线;3.判断物体是否对称。
三、教学难点1.能够进行简单的镜面对称的操作;2.通过找出异同点来判断物体是否对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引导学生想象一面镜子,并分析镜子有哪些特点,以及在生活中镜子有哪些应用。
2. 概念讲解通过图片和实物演示,讲解镜面对称的概念及其基本特点。
3. 实例演示在黑板上绘制一些简单的图形(如正方形、矩形、三角形等)并绕镜子进行镜面对称操作,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异同点,判断图形是否对称,并进行解析。
4. 课堂练习在纸上出两个形状相似但并非完全对称的图形,让学生用直尺和铅笔画出它的对称轴,并在其上将图形对称复制到对侧,使得图形完全一致。
5. 趣味游戏分成小组进行游戏,每组选择一个代表,以最快的速度画出被指定的图形的对称轴和它的镜像。
五、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提醒学生一定要在生活中多加注意,不断探索镜面对称的应用。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上的练习;2.选做题目:在上面规定好的网格中画一些不规则图形,并用到你们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对称。
七、教学评估在课堂上即时评估学生的复制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等。
八、教学反思此课中加入了趣味游戏,使得学习环节更加生动有趣,学生能够更加轻松愉快的接受和消化知识点,课程设置得比较合理,但普遍难度不大,需加强不同难度层次的讲解。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7篇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7篇《镜面对称》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观察物体”中第69页的例题3和练习。
教学目标:1、通过照镜子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的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讨论和游戏等活动,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3、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利用生活经验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通过照镜子实践活动,建立镜面对称现象的表象。
教学难点:理解镜面对称在镜面成像时所发生的变化。
教具准备:大镜子一面、小镜子每人一面,反写的数字、文字、算式卡片,半个图案的蝴蝶、天坛、青蛙、雪花等图片,钟面,课件。
教学过程:一、巧用情境,感受镜面对称现象的存在1、欣赏“倒影”,激趣导入多媒体出示:“倒映水中的湖光山色”,即课本第一幅主题图。
让学生说出主题图中见到的景色:“山的倒影、树的倒影、房子的倒影、船的倒影、鹅的倒影……”2、巧用情境,提出问题师:你们在哪里还见到过类似“映在水中山色”的现象。
(生:镜子里。
多媒体出示:“映在镜子里的擦桌子的男孩”,即课本第二幅主题图)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镜面有关的数学知识。
(板书:镜子中的数学)你们想知道镜子中有哪些数学吗?你们先想一想并提出你最想知道的有关镜子中的数学问题?【评析】课伊始,趣亦生。
一段“倒影”欣赏,再现了生活中“倒影”、“镜子成像”现象的情境,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了探索数学问题的欲望。
让学生依据自己的数学经验提出“镜子中的数学”问题,如此导入新课,有趣而自然。
二、照镜实践,探索镜面对称现象的特征师:镜面对称现象有什么特征呢?我们通过“猜测判断”和“演示验证”两个活动来理解并作出归纳。
1、猜测判断课件出示题目:(1)男孩向前走一步,镜子里的男孩(向前或向后)走一步。
举起双手,镜子里的男孩(举起或放下)双手。
(2)女孩左手拿着一张纸,右手拿着一支铅笔;镜子里的女孩(左手或右手)拿着一张纸,(右手或左手)拿着一支铅笔。
数学教学“镜像对称”教案镜像对称
数学教学“镜像对称”教案镜像对称教案标题:镜像对称教学目标:1.了解镜像对称的概念和特点;2.掌握镜像对称的相关性质;3.运用镜像对称判断图形的性质和进行问题解决。
教学重点:1.镜像对称的概念和特点;2.运用镜像对称判断图形的性质。
教学难点:1.运用镜像对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镜像对称的示意图和实例;2.板书工具:黑板/白板,彩色粉笔/白板笔;3.镜子。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动的视频或实物,激发学生对镜像对称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们看到的是物体的真实像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引导学生思考物体的特点和相似之处,并导入今天的学习内容。
Step 2:引入镜像对称概念(15分钟)通过课件展示一系列镜像对称的图形,并问学生:“你们觉得这些图形有共同的特点吗?”引导学生发现镜像对称的特点:对称轴、对称点和对称部分等,然后给出镜像对称的定义。
Step 3:讲解镜像对称的性质(20分钟)1.镜像对称的性质:任意一点与其镜像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并且镜像图形和原图形的相应部分之间距离相等。
2.通过课件展示具体的实例,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找出图形的对称轴和对称点,同时理解镜像对称性质。
Step 4:巩固与拓展(30分钟)1.练习1:学生通过画出物体的镜像来练习镜像对称。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具体的物体或图形,要求学生根据镜面的位置画出它的镜像。
教师批改学生的作业,并让学生进行自评,找出自己的错误并讨论改正。
2.练习2: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通过观察给出的图形,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和对称点,并解释一些有趣的现象。
学生可以互相提问,开展小组活动。
3.拓展:运用镜像对称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给出一些与镜像对称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并提供解决方案。
例如:“如果一个镜子与墙壁成45度的夹角,你站在镜子前面,你会看到自己哪一部分?请用镜像对称来解释。
”Step 5:总结与评价(10分钟)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为了巩固所学内容,教师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例如:通过观察街道的对称性,找出对称轴和对称点,并写一篇感想。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5 镜面对称-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5 镜面对称-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第5课“镜面对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理解镜面对称的概念,掌握镜面对称的性质,并能运用镜面对称进行图形的变换。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镜面对称的概念,知道镜面对称是一种图形变换方式。
2. 使学生掌握镜面对称的性质,能运用镜面对称进行图形的变换。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1. 镜面对称的概念及性质的理解。
2. 运用镜面对称进行图形变换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镜子、图片、课件等。
2. 学生准备:剪刀、彩纸、直尺、圆规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镜面对称现象,如:照镜子、舞蹈表演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2. 学生回答:都是通过镜子实现的,左右对称等。
3. 教师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镜面对称。
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镜面对称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镜面对称是一种图形变换方式。
2. 教师讲解镜面对称的性质,引导学生掌握镜面对称的规律。
3. 教师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是镜面对称的,并说明理由。
4. 学生练习:运用镜面对称进行图形的变换。
三、实践操作1. 教师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运用镜面对称进行变换,并展示作品。
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镜面对称进行创意设计?3. 学生展示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镜面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2. 教师布置作业:运用镜面对称进行创意设计。
板书设计:1. 镜面对称的概念和性质2. 镜面对称的应用作业设计:1. 运用镜面对称进行图形变换的练习。
2. 创意设计:运用镜面对称设计一幅作品。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总结,使学生掌握了镜面对称的概念、性质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镜像对称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镜像对称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镜像对称,能在平面图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1.镜像对称的概念。
2.画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重点:1.认识镜像对称。
2.学会画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1.理解镜像对称的概念。
2.准确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如剪纸、建筑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对称美。
2.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对称现象?对称有什么特点?二、新课讲解1.讲解镜像对称的概念:在平面内,一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对称轴两侧的图形完全相同,这种现象称为镜像对称。
2.举例讲解:展示几个简单的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让学生观察这些图形的对称轴,并引导学生找出对称轴的位置。
3.学生尝试:让学生拿出一张白纸,画出自己喜欢的一个图形,然后找出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三、实践操作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利用对称轴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本组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4.学生独立操作: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四、巩固练习1.做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互评:让学生相互评价对方的作品,指出优点和不足。
3.教师点评: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
2.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对称现象,并用画笔记录下来。
六、课堂小结2.强调镜像对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镜像对称的概念,学会了画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镜面对称教案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汉滨区晏坝镇晏坝中心小学洪苗苗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69页及第71页练习第4、5题及补充习题。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初步感知镜面对称的特点。
2、通过对平面镜的观察,发现、假想、实验等活动探索镜面对称的性质:上下、前后位置不变,左右位置相反。
3、领略镜面对称现象的美妙与和谐,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数学美。
教学重点初步感知镜面对称现象。
教学难点探索镜面对称的性质:上下、前后位置不变,左右位置相反。
教学准备每位学生准备一面小镜子。
教师准备一些镜面对称的图片和一面大镜子。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1、教师一边讲述"猴子捞月亮"的故事,一边用简笔画在黑板上画出简单的形象,引出问题:猴子能捞到月亮吗?为什么?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看法。
3、教师小结:是啊,平静的水面就象镜子一样,猴子捞的是天上月亮的倒影,当然捞不到月亮。
水面这个大镜子真是太奇妙了,现在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来欣赏美丽的风景。
(二)欣赏图片,初步感知镜面对称。
1、教师谈话:同学们,在生活中你见过这种现象吗?出示例3第一幅主题图。
从这幅图里,你能发现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主题图中的倒影。
)2、课件出示多幅水中倒影图片,学生继续观察,并思考:水中的倒影和岸上事物的形状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认识到它们的大小形状一样)教师小结:刚才我们看到的也是对称现象, 它们是一种上下对称。
3、导入镜面对称师:除了水面以外,你还见过能照出人或其他事物的东西吗?(学生发言)师:同学们,我们天天都要照镜子。
当你站在镜子前,镜子中的你和镜子外的你一样吗?有不同的地方吗?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思考交流后,教师出示例3第二幅主题图。
仔细观察镜子里的情景和镜外的情景一样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镜面有关的数学知识。
(板书:镜子里的数学)(三)、游戏互动,探究镜面对称的特征1、照一照。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镜面对称教案
镜面对称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正确体会镜像对称的相对性。
2.通过观察、游戏、动手操作等形式,进一步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3、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主动的探索未知。
4、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镜面对称现象,使学生体会自然美与数学美的结合,体验学习的快乐。
重点难点体会镜像对称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1、情景在黑板前竖一面可携带的大镜子,教师组织学生依次到镜子前照一照,学生可对着镜子作各种动作,如:打招呼,做鬼脸等。
2.师提出问题:(1)你在镜子里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2)为什么会出现和一个自己行为一样的人呢?生回答:那是一面镜子。
师导入课题:镜面对称。
(板书)[设计意图]创设活动情景,将生活中的问题与数学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索新知1、游戏设疑,感知镜面对称教师请两名学生来当自己的镜子,师对着学生作一些动作。
生表演。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有可能做出不同的反应,一个和老师的动作一样,一个和老师的动作相反,究竟谁对?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2、实践体会。
学生讨论后,教师让学生亲自体验,通过照镜子,自己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在镜子前作各种动作,让学生亲自观察、体会。
进一步体验镜外人与镜内像的不同之处。
师引导学生小结镜像对称的特点:照镜子时,人与像上下、前后位置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改变。
3、找有关镜面现象的生活原型师:在生活中你能说出其他镜面对称的现象吗?生:水面上小船的倒影、池塘边树的倒影……….师出示课件:让学生仔细观察;(1)在这幅图中,你观察到了什么?生:有两栋房子,六只天鹅,岸上有树,水底也有树,里面包含着他们的影子。
(2)师:水上房子和水下房子是相同的吗?他们的方向怎样?生:样子相同,但方向相反。
(3)让学生观察另一幅图画并说明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质疑,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新知的主动性。
联系生活,让学生走进生活,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年级数学《镜面对称》教案
二年级数学《镜面对称》教案二年级数学《镜面对称》教案3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镜面对称》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二年级数学《镜面对称》教案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9页。
教学目标:1、通过照镜子、欣赏图片等活动,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了解镜面对称的特点。
2、通过观察、实验、表演、动手操作等形式进行探究,进一步感受镜面对称的性质;3、在探究、实验中领略镜面对称现象的美妙与和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了解镜面对称的特点。
教具:大镜子一面、小镜子每人一面。
教学流程:一、提出学习目标1.欣赏“倒影”,激趣导入出示书中“倒影”图:让学生说出主题图中见到的景色:“山的倒影、树的倒影、房子的倒影、船的倒影、鹅的倒影……”。
这些景色美吗?请大家再来看一遍,看看水上景物和水中景物的位置有什么关。
生1:反过来了。
生2:水上的山好象是往上长的,水下的山好象是往下长了。
生3:水中的景物和水上的景物一模一样,可是水中的景物是倒过来的。
师:所以,我们就把水中景物叫做水上景物的倒影,其实,平静的水面就是一面平放的`大镜子。
2.巧用情境,提出问题师:你们在哪里还见到过类似“映在水中山色”的现象。
(生:镜子里。
)师:你们想知道镜子里有哪些数学吗?先想一想再提出你最想知道的有关镜子里的数学问题?今天我们研究镜面对称。
2、提出学习目标(1)照镜子,做各种动作(有关前后、上下、左右的动作,如往前走往后退、站立蹲下、刷牙等),仔细观察,有什么发现?(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说说镜面对称的特点。
二、展示学习成果1、小组内展示(1)学生个人到大镜子前照一照,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2)小组归纳本组同学的发现。
人教课标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镜面对称 一等奖教案
第三课时:镜面对称学习内容:教材P69 练习十五学习目标:1、使学生明确生活中的镜面对称现象,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2、通过照游镜子和游戏,加强学生对镜面现象的感知。
3、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主动地探索未知世界。
学习重难点:重点:明确镜面对称概念难点:判断生活中的镜面对称。
学习准备:镜子学习过程:一、明确教学任务,提出目标出示湖面图。
你看到什么?你想说些什么?倒映的想象在我们生活中也挺普遍的。
是啊,湖水静的像面镜子。
小朋友,你们喜欢照镜子吗?镜子有什么用?二、探索新知,感受镜面对成现象。
1、初步感知照镜子的时候你发现什么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现象。
如果让你研究这个问题,你打算从哪几个问题展开研究呢?(板书学生个别情况。
)请两名学生上台演示,做镜子游戏。
他们做得对不对呢?带着这样的问题,让我们一起去照照镜子。
回来之后我们用你的感受说一说好吗?(带学生去舞蹈教室)好,请小朋友自由活动。
再,请排成一横队。
向前走一步,你发现什么?举起你的右手,你发现了什么?举起你的左手你发现了什么?2、游戏:请同桌做你的镜子,合作摆一摆。
不确定时可以请镜子帮忙。
3、请学生分两队坐好,选代表做“做镜子”游戏三、练习1、照过镜子也玩了游戏,那么现在来请你说说你的感受。
2、下面哪个是小朋友在镜子里看到的样子,请出手势判断。
(练习十五第5题)3、看镜子写数字。
(P70页练习题)4、看镜子写时间。
(P70页练习题)四、总结: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如果让你给这样对称取个名字,你打算怎样取?五、作业:1、用镜子完成练习42、和父母玩“做镜子”游戏,3、找一找生活中在哪还出现过镜面对成情况。
镜面对称公开课教案1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71页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2、经历探索镜面对称现象的一些特征的过程,发展空间知觉和观念。
3、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和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镜面对称现象,了解平面镜成像的一些特点。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镜子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1、听故事:小老鼠照镜子?(课件1:) 老师问同学们:“同学们,你们喜欢猫和老鼠的故事吗?”不过那只小老鼠最近遇到了一件怪事,是什么怪事呢?咱们一起去看看吧!——[一只老鼠悠闲自得的踱着步子,来到它非常熟悉的一个房间。
突然,它发现在自己的对面又多了一个自己的同类。
它先是一愣,接着便停住脚,仔细打量对面那只长得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家伙……更令它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家伙竟然摹仿自己的样子:我走它走,我停它停,我跑它跑,我跳它跳,我笑它笑……,简直如影相随!它发怒了,冲着那个家伙大声咆哮,可对方也冲着它大声咆哮……小老鼠气急败坏,可怎么办呢?终于,他想到了一个绝妙的方法:它拿出一张纸,飞快地画上一副眼镜,并将镜片密密的涂满黑色,“啪”的贴到了那个讨厌的家伙的脸上。
然后飞快地逃走了…… ]师:你们猜猜小老鼠在想什么?(生:这镜子里的家伙是谁呀?)(生:这镜子里的家伙怎么和我长得一模一样呢?)老师继续引导学生:师:这是怎么回事?镜子里真的还有一个它吗?(生:不是,镜子里的是它的影子,那不是真实的它。
)师:哦,镜子里的不是真实的小老鼠,而是它的“像”。
那镜子里的像与我们真实的人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设计意图:以生动的动画故事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学生通过观察生动有趣的情境,并结合平时的认知,初步悟出人在镜子里可以成像,像和人的动作一样。
二、探究新知:三.照镜实践,探索特征:1、设疑:师:请同学们猜一猜,当我们上下,左右,前后动的时候,镜子中的像会怎样动呢? (生发表自己的猜测。
镜面对称教案
镜面对称教案镜面对称教案「篇一」教学内容:镜面对称。
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导学生认识湖面对称、镜面对称。
2、通过亲自照镜子的活动,让学生知道镜面对称的特点,照镜子时,上下与前后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但左右的位置需要调换。
重点: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难点:能体验出照镜子时左右位置发生调换。
教具准备:镜子、道具(图具、手巾等)。
教学过程:一、动画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称的物体有很多,这些物体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美丽。
如蜻蜓、树叶、蝴蝶、京剧脸谱等。
你们还看见过其他的对称现象吗?生:树在水中的倒影。
生:照镜子。
师:请看,这有一只馋嘴的小老鼠正在主人家找吃的,它看到了什么?(镜子)(动画)师:你们猜猜小老鼠在想什么?生:这镜子里的家伙是谁呀?生:这镜子里的家伙怎么和我长得一模一样呢?二、探究镜面对称。
(1)照照。
师:我们现在来亲自体验一下照镜子,像小老鼠那样做一做动作,照一照自己。
请仔细观察镜子里外的人一样吗?有不同的地方吗?a、分小组活动,定组长,全员参与。
b、活动内容:面对镜子向前走3步。
面对镜子往后退3步。
面对镜子人蹲下。
面对镜子左手拿书、右手拿笔。
面对镜子左手伸姆指、右手伸食指。
(2)说说。
第一组:我向前走3步,镜子中的我也向前走3步。
第二组:我往后退3步,镜子中的我也往后退3步。
师:照镜子时,前后的位置不会发生改变。
还有不同的发现吗?第三组:我面对镜子蹲下,镜中的我也蹲下,我再站起来,“那个我”也站了起来,真有意思。
师:照镜子,上下的位置不会发生改变。
左右的位置有没有变化呢?第四组:左手拿手,镜中是右手拿书;右手拿笔,镜中是左手拿笔。
第五组:左手伸姆指,镜中是右手伸姆指;右手伸食指,镜中是左手指食指。
师:你还发现了什么?生:我还发现照镜子时,左右位置发生调换。
师:通过亲自照镜子,同学们体验到照镜子时,上下、前后的位置不会发生改变,只有左右的位置需要调换。
(3)游戏。
a、两人游戏。
《镜面对称》教案(精选10篇)
《镜面对称》教案(精选10篇)《镜面对称》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9页及练习十五的第4,5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2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镜面对称现象,学生体会自然的美与数学的美的结合,体验学习的快乐.3 通过活动,游戏和动手操作,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4 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主动地探索未知.○●教学准备多媒体,可携带的大镜子一面,学生每人准备一面小镜子,写有反数字的卡片.一,激活兴趣,切入课题.教师:上节课我们在图形王国找到了许多美丽的对称图形,这节课继续认识对称,希望通过大家的认真观察,能发现生活中更多有趣的对称现象,看看会有什么新收获,好,让我们和明明一起找一找吧!【教学过程说明:我利用学生对轴对称的图形基本特征的认识,以及对称现象丰富的生活来源,在数学小精灵的引领下,学生明确课堂目标,兴趣盎然,迅速进入新课的探索情景.同时为学生知识的迁移主动建立连接.】二,提供素材,引导探究.1. 感知对称现象的特征用课件出示图片1师: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仔细观察这里的景色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生:这是美丽的水乡,可以看到清清的河水,水上架着一座桥,水中还有两只小船.生:我啊,发现河上有座桥,水面上也有座这样的桥,而且是对称的.水面上的树和岸上的树一模一样,对称的,水面上这些景物都是岸上景物的倒影.师:这个现象你见过吗生:见过,下过雨后,操场上有干净的积水,从旁边跑过我低头可以看到自己的倒影.2.鼓励肯定,人人参与学习.师: 你们观察得很仔细.听听明明是怎么说的.课件播放声音:你们说的对极了,平静的湖面像一面巨大的镜子,岸上的景物和水面上的倒影一模一样,也是对称的.我有几张美丽的照片,你们愿意继续欣赏吗生:(劲头十足)愿意.l 提出观察要求.师:如果你发现了其中的对称现象,就轻轻的告诉同桌,并指给他看,好吗l 同桌合作学习.课件配音乐播放:桂林山水,雪山天池,镜子家居生活照片.【低年级学生容易受新鲜事物的吸引,我在网上搜集了具有明显镜面对称现象的景物照片,学生在游历祖国东西南北,欣赏自然美的神韵时,同时也能主动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现象,通过大量的感知和生活的交融,激发学生对这种对称现象的积极探究.】学生认真的观察,互相交流在景物照片中找到的对称现象.【教学过程说明:在同桌交流中,相互启发,增加信息的捕捉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体会快乐.】3.汇报探究结果.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生:它们的两边是对称的,另一半都是在水面和镜子里看到的.师:说得好,像这样,岸上的景物和水面上的倒影,镜子外和镜子中的景物一模一样,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对称现象.l 联系实际.师:生活中像这样的对称现象你还能找一找吗1生:电脑开机等待时,从显示屏上可以看到自己的模样.2生:早起洗脸时,水面上看到自己的倒影.3生:过走廊时,玻璃窗上可以看到自己的像.……4生:太阳下,我和影子是这样的对称现象.师质疑:谁来判断这是不是对称现象生: 这不是对称现象,地面不像镜子,影子黑黑的,鼻子眼睛都看不到,和你不是一模一样的.【教学过程说明:在感知镜面对称特点后,回到生活再发现,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讨论解决问题.找一找让学生明确镜面对称的特点.在应用中培养用数学的能力,创设情景,满足学生的自尊.】4,学以致用,体验成功.l 用一用,动手做师:你们太棒了!我非常佩服大家的观察能力.你们愿意用学到的知识帮助明明解决难题吗q课件显示:半只蝴蝶.画外音:这是什么呢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它们恢复完整呢学生利用小镜子独立操作完成71页第4题,同座交流,汇报明确.师:用照镜子的办法就解决了明明的问题,镜子里的世界可真奇妙呀.l 照一照,再发现师:课前我们照镜子,做观察,下面把你的活动和发现和小组的同学说说吧.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抽出有特点的发言全班交流.师:丽丽在照镜子时发现一个奇怪的问题,什么问题生:咦,镜子里的我怎么是右手拿本左手拿笔学生各抒己见,讨论中明确面对面的左右对称关系.师:哦,原来师这样,我们也来照一照,看看是不是这样.学生拿物品照大镜子观察验证.加深感知镜对称的特点.l 玩一玩,镜对称师:韵律操马上要比赛了,怎样才能让你做得更准确,漂亮学生提建议.方法一请领操员做示范,方法二照镜子练习.指名学生面对镜子和领操员做韵律操,其余小朋友边唱节奏边观察它们上下前后左右的对称关系.师:通过这些照镜子的活动你得到什么结论学生小结镜对称的特点明确:不仅一模一样.而且面对镜子做上下前后的动作一致,左右相反.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动脑筋发现了新知识,愿意用我们收获的知识做游戏吗宣布活动要求,同伴间互为镜子里外的人再做"照镜子"的游戏,从不同的角度体验镜对称.音乐活动.【教学过程说明: 活动再探究.我设计了两步:1,课前活动和课堂实践相结合.由于学生有相关的生活经验,不必重复再现,小组交流可以检验和补充学生照镜子活动的观察结果. 鼓励质疑问难,实践操作验证结论或解决问题,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激发科学探索的兴趣.2,学生对学生,学生对镜子,韵律操活动再次提高观察兴趣,在游戏活动中为下面的练习铺平道路.玩中学.】l 想一想,多探究1. 认真观察,独立完成71页第5题,汇报说明它的对称关系,判断结果.2. 每组四张写有反数字的卡片,同桌合作,进行看镜子写数字的游戏.在小组内交流结果.小组内活动交流并小结.5,小结师:时间过的可真快,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总结收获,分享知识,体验探究学习后的成功喜悦.6,提出课后建议,将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延伸师:留心生活中的对称现象,看一看,说一说,你还有什么发现和问题,把它们写在数学上,告诉大家.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教学过程说明: 一节课,并不能完全解决孩子心中的所有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鼓励他们继续探索,培养问题意识,将探索学习潜移默化的进行到底.】【教学收获】镜面对称实际上是一个物理现象,但是作为小学二年级的数学内容出现,在实际教学中容易出现抽象,空洞,最关键的是教学要求的把握.我为了能较好的直观教学,让学生能全面感知镜面对称的特点,设计了做韵律操的环节,效果很好,学生马上发现面对面时的对称关系,在玩中探究了新知.在学生联系实际找对称时,一个学生提出了影子问题,这是一个意外的收获,我没有给予评价,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评价,在比较中,争论中,找到了不同.我心里真为他们感到高兴.通过这节课,我又一次体会到老师的信任对学生创造力的影响,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镜面对称》教案篇2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p69例3、做一做和p71的练习4、5、思考题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2、通过学生活动,体会和感知镜面对称的特点;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像力。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镜面对称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镜面对称一、教学内容1. 知识点•镜面对称的概念•活用镜面对称进行图形的判断和构造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图形判断和构造能力二、教学重点•学习和掌握镜面对称的概念•能够通过活用镜面对称进行图形的判断和构造三、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镜面对称的概念•帮助学生在活用镜面对称进行图形的判断和构造中发现规律和方法四、教学方法•演示法•体验法•组合法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和练习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同时提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目标。
2. 学习镜面对称的概念通过课件、教具等方法向学生介绍什么是镜面对称。
同时,通过教师演示和孩子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这一概念。
最后,由学生归纳本节课要点。
3. 活用镜面对称进行图形的判断和构造通过研究教材中的实例,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学习如何通过镜面对称构造图形和判断图形是否对称。
通过组合法或体验法等方法,让学生参与其中,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4. 总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所学知识点,收集问题,梳理正确的思路。
六、课堂练习•选择题:以下哪些图形是镜面对称的?•判别题:以下哪些图形不对称?•综合应用题:根据所给图形通过镜面对称构造对称图形。
七、课后作业1.预习下节课的内容2.完成课后练习册上有关镜面对称的题目3.回家观察环境中具有镜面对称的事物、图形。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前仔细研究了教材,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教学设计,灵活地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不过在后续的教学中,仍应注重发掘学生的思考潜力,提高教学效果。
二年级上教案-第五单元第三课镜面对称-人教版
二年级上教案-第五单元第三课镜面对称-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为二年级上册数学课程中的第五单元“图形与几何”的第三课,主要围绕镜面对称的概念展开。
教学内容将包括镜面对称的定义、特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识别和创造镜面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镜面对称的概念,能够识别生活中的镜面对称现象。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创造对称图形的能力,发展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美的感受,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1. 镜面对称概念的理解,特别是对称轴的概念和作用。
2. 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可能会遇到的对准和对称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镜子、模型、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剪刀、彩纸、对称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如舞蹈中的对称动作,引出对称的概念。
2. 新授:介绍镜面对称的定义,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展示对称轴和对称图形。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利用镜子、彩纸等学具,自己动手制作对称图形,加深对镜面对称的理解。
4. 巩固练习: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识别和创造镜面对称图形。
5. 总结:回顾本课重点,强调镜面对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板书将简洁明了地展示镜面对称的定义、特征和实例,同时配以图形和图表,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设计对称图形的练习题。
2. 实践作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镜面对称的例子。
课后反思本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内容是否清晰,学生是否能够理解镜面对称的概念,并能在实际中应用。
同时,考虑如何针对学生的理解程度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和练习。
---本教案按照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要求编制,旨在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和实物操作,帮助学生掌握镜面对称的基本知识,并能在生活中发现和应用数学的美。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提高数学能力,还能培养审美观念和创造思维。
重点细节:教学难点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难点是教学过程中学生最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地方,对于本课“镜面对称”而言,教学难点主要集中在学生对镜面对称概念的理解,尤其是对称轴的概念和作用,以及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可能会遇到的对准和对称问题。
二年级数学《镜面对称》教案2篇
二年级数学《镜面对称》教案4教学内容:课本P69例3及练习十五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1、认识镜面对称现象,了解镜面对称的性质。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1、认识镜面对称现象,了解镜面对称的性质。
2、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镜面对称的性质。
教学准备:有关镜面对称的主题图、镜子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主题图(清澈的`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天鹅那美丽的身影),创设情境。
2、揭示学习的内容。
这些现象你们见过吗?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和镜子有关的数学知识。
[设计意图]:出示镜面对称的实例,调动学生的认知经验。
创设优美的意境,营造和谐氛围。
二、小组合作,学习镜面对称1、组织游戏活动——照镜子。
1)、讲明游戏的要求:两个学生为一组,一人拿镜子,一人照镜子。
照镜子的学生做两个动作(身体向前靠、身体向后移。
)做完之后交换,并把自己看到的情形说一说。
学生听清要求后分组活动。
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谁愿意把看到的情形说给全班同学听?学生汇报。
你们看到的情形与他们一样吗?3)、小结镜子里的前后方向和实际的前后方向是一致的。
4)、组织学生第二次游戏。
要求:还是两个人一组,一人拿镜子,一人照镜子。
照镜子的学生做两个动作(举起自己的左手与镜子里的你打个招呼;再举起你的右手给镜子里的你打个招呼。
)做完之后交换,并把自己看到的情形说一说。
学生听清要求后分组活动。
5)、全班交流。
(对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
)6)、小结。
2、看镜子写时间教师出示P71思考题第二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钟面上的是什么时间,你是怎么知道的?把你的想法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进行游戏,亲身经历探究的活动,有助于发现镜面对称的性质。
通过活动进一步加深对镜面对称特点的理解和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拓展延伸,巩固练习1、指导学生完成思考题第一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镜像对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第三课时(第69、70页内容)。
教学目标1. 知道镜像对称图形的特点。
2. 通过学生活动,正确体会镜像对称的相对性。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
教学重难点体会镜像对称的相对性。
教、学具准备镜子、教科书第71页的开放题、卡片教学过程一、玩一玩镜子,创设情境1.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玩一玩镜子,好吗?(每人一面小镜子)师:你在镜子里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自己;我看到了书;我看到了黑板……师:这是怎么回事?二、引导探索,体验镜像对称的特点1. 出示教科书第69页的主题图,请学生仔细观察。
(1)师:这幅图画中,怎么会出现两栋房子、六只天鹅?怎么岸上有树,水底也有树?(2)生:下面的房子、天鹅、树是水里的影子。
师:(放大房子图)水上的房子和水下的房子是相同的吗?它们的方向怎样?生:样子相同,但方向相反。
师:其实这也是数学知识,是一种镜面对称。
(出示课题)2. 请学生用手中的镜子做游戏。
(1)发给学生只有半边图象的卡片,请他们想办法猜出另半边图象是什么?(小组活动)小组汇报:用镜子照;把卡片对折……(2)用镜子照自己的脸并做各种面部表情,同时观察镜子里的你面部表情的变化。
(3)出示教科书中第69页的小朋友照镜子图(例3)师: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镜子里面的小朋友又在干什么?3.师说:“小朋友们,让我们来照照镜子吧,好吗?”出示三面穿衣镜,请学生在镜子面前表演各种动作,同时请学生说出镜子里面的自己动作是怎样的。
(小组活动,教师参与其中。
)生:我向前走一步,镜子里的我也向前走一步。
镜子里的我左手拿笔,右手拿本子,镜子外面的我左本子,右手拿笔。
我往左走,走镜子里的我往右走。
学生任意做动作……三、运用拓展1. 判断。
哪个是你在镜子里看到的样子?圈出来。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镜像对称教学设计
镜像对称教学目标1. 知道镜像对称图形的特点。
2. 通过学生活动,正确体会镜像对称的相对性。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
教学重点知道镜像对称图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正确体会镜像对称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引入: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玩一玩镜子,好吗?你在镜子里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自己;我看到了书;我看到了黑板)2. 教师提问:这是怎么回事?通过今天的学习就知道了。
二、引导探索1. 出示69页的主题图,请学生仔细观察。
提问:这幅图画中,怎么会出现两栋房子、六只天鹅?怎么岸上有树,水底也有树?(下面的房子、天鹅、树是水里的影子。
)2. 提问:水上的房子和水下的房子是相同的吗?它们的方向怎样?(样子相同,但方向相反。
)教师:其实这也是数学知识,是一种镜面对称。
3.学生活动照镜子。
1)学生在镜子面前表演各种动作,同时请学生说出镜子里面的自己动作是怎样的。
(小组活动,教师参与其中。
)(小组汇报:我向前走一步,镜子里的我也向前走一步)2)学生用手中的镜子做游戏,发给学生只有半边图像的卡片,请他们想办法猜出另半边图像是什么?(小组活动)(小组汇报:用镜子照;把卡片对折)3)用镜子照自己的脸并做各种面部表情,同时观察镜子里的你面部表情的变化。
4)出示第69页的小朋友照镜子图(例3)提问: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镜子里面的小朋友又在干什么?(学生汇报:镜子里的我左手拿笔,右手拿本子,镜子外面的我左手拿本子,右手拿笔。
我往左走,镜子里的我往右走。
)三、运用拓展1. 判断,哪个是你在镜子里看到的样子?圈出来。
(第71页练习十五的第5题)2. 思考题:(第71页练习十五的第1题、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有困难的可动手做)(1)看镜子写数字。
(2)看镜子写时间。
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知道照镜子、水面倒影等等这些生活中的事就是数学知识,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你有什么收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镜面对称
镜面对称(教材第69页)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后进行教学的。
镜面对称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之一。
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镜面对称的特点,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教学设计举例与评析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昨天,淘气到蓝猫家做客,在蓝猫家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你们想知道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演示:淘气到蓝猫家做客,进到屋里,却发现那儿还有一个淘气,和自己一模一样,他做什么动作对方也做什么动作,为什么会有两个淘气呢?谁是真正的淘气呢?你们能帮淘气解开这个谜吗?
有趣的故事情境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过来了,都兴趣盎然地猜着,有个别学生还迫不及待地喊了出来:“那是一面镜子。
”
评析:以生动的动画故事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学生通过观察生动有趣的情境,并结合平时的认知,初步悟出人在镜子里可以成像,像和人的动作一样。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游戏活动,初步感知镜面对称
蓝猫想和大家玩一个照镜子的游戏。
(老师扮演蓝猫,请两个学生当蓝猫在镜子中的像。
)
蓝猫对着两生做一些动作,两个同学作出了不同的反应,生1和蓝猫的动作一样,生2和蓝猫的动作相反,究竟谁对呢?
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经过激烈的讨论,意见仍不统一。
评析:把学生喜欢做的游戏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在游戏中引发学生对认知的矛盾冲突,进而使学生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求知欲,激发了学生主动地探索的欲望。
2、走出课堂,亲自体验镜面对称
师:刚才我们通过讨论意见仍不统一,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得出结论?
孩子们想出了各种的方法,但没能得到大家的认同。
后来,有一个学生说:“老师,舞蹈室有一面很大的镜子,你带我们亲自照镜子,看谁说得对,好吗?”孩子们一致赞同这个方法。
教师带着学生走出课堂,让兴趣盎然的孩子们在镜子前做各种动作,让他们亲自观察、体会。
例如:
(1)学生向前走一步,观察镜子里的像怎样运动。
学生向后走一走,再观察。
(2)学生向上举手,再把手向下垂,观察镜子里的像怎样运动。
(3)学生右手拿着数学书,左手拿着文具盒,观察镜子里的像是哪只手拿着数学书的。
(当他们发现镜子里的像是用左手拿着数学书,露出了惊讶的眼神)
(4)数学书封面上的“数学”两字有什么变化?(当他们发现镜子里的“数学”两字左右两边的笔画是倒过来写的,马上惊奇地议论起来)
评析:针对游戏活动中学生产生的疑问,教师及时带领学生带着要解决的问题走出课堂,走进生活。
通过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照镜子时,镜子内外的人上下、前后的位置不会发生改变,而前后位置发生对换,直观感知镜面对称的性质。
学生在照镜子的活动中亲身体验镜面对称的现象,使疑问得到解决,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并使学生更深刻地领会数学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的道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镜面对称》教案
第三课时认识镜面对称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活动,认识活动中的镜面对称现象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认识镜面对称的性质
3、在活动中,感受镜面对称的趣味性,体验生活中的数学美
4、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与到数学交流活动中,共同分享学习的快乐
能够初步进行公正合理的自我评价与反思
二、学习重难点:
1、认识镜面对称现象及其性质。
2、能够辨别生活中的镜面对称现象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和一面大镜子。
2、学生每人准备一面镜子,最好是长方形镜面。
四教学过程
导入:前面我们认识了对称图形中的轴对称现象,大家掌握的非常好,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对称现象,老师希望大家有更加出色的表现。
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1、观察活动一:
(1)出示幻灯片:“桥梁及其倒影”。
(2)观察这幅图,你有什么发现或感受?
生:桥与影子连在一起,景色很美。
生:桥与影子完全一样。
生:桥和影子是对称的。
(3)刚才大家说的都不错,这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对称现象,是桥相对于水平面和影子相互对称的一种现象。
2、观察活动二:
(1)出示幻灯片:“小朋友及其镜面”
(2)再来观察这幅图,比比看谁发现的多。
生:镜面里外两个小朋友动作都一样。
生:镜子里外的东西都是对称的。
……
(3)小结:在生活中大家都照过镜子,都有这种体验,这也是一种对称现象,是我们和镜中影象相对于竖直镜面的一种对称。
……
认识镜面对称的性质
1、操作活动一:“照影子,上下活动头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发现人与镜像上下移动的同向性,既头部向上,经像也向上;头部向下,镜像也向下。
2、操作活动二:“照镜子,前后活动头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活动,发现人与镜像前后移动的同向性,既头部向前,经像也向前;头部向后,镜像也向后。
3、操作活动三:“照镜子,左右活动头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活动,发现人与镜面左右移动的逆向性。
既头部向左,镜面反而向右,镜面反而向左。
4、小结:在我们照镜子时,镜子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位置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了对换。
巩固练习:
1、游戏形式完成练习十五第四题。
小组同学互相说说你看到的完整图象是什么?镜子里外的事物是什么关系?
2、独立完成第5题,集体订正。
课堂小结:
1、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
2、你有什么收获与感想?
3、你觉得这节课表现的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