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临床案例分析.ppt

合集下载

最新β-内酰胺类抗生素课件-PPT文档

最新β-内酰胺类抗生素课件-PPT文档
12
三、其他-内酰胺类 碳青霉烯类:硫霉素、亚胺培南、泰能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头霉素类:氧头孢类 单环-内酰胺类:氨曲南 四、 -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舒巴 坦、他唑巴坦 五、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复方制剂:略
13
##
5
一、窄谱青霉素 青霉素G (penicillin G) 1、来源与化学 1)、化学结构 2)、特点:有机酸、现配现用、钾钠盐 2、体内过程: 1)、口服不吸收,肌注和静注 2)、分布广,能透过炎症时的脑膜 3)、原形从肾排泄,同酸性药物竞争排泄系统 4)、长效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和苄星青霉 素
##
9
四、抗铜绿单胞杆菌类 羧苄西林:不耐酸不耐酶,对G-菌尤其绿脓杆菌有效 五、抗革兰氏阴性菌类 美西林、替莫西林 ##
10
头孢菌素特点
##
11
头孢菌素临床应用 第一代:敏感菌所致呼吸道和尿路感染、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第二代:敏感菌所致肺炎、胆道感染、菌 血症、尿路感染和其他组织器官感染 第三代:用于危及生命的败血症、肺炎、 骨髓炎、尿路感染及绿脓杆菌感染 第四代:对三代耐药的感染 ##
6
3、抗菌作用: 1)、大多数G+菌:球菌和杆菌 2)、少数G-菌:球菌和杆菌 3)、螺旋体: 4)、放线菌、厌氧菌 5)、对真菌、寄生虫、病毒、立克次体无 效 4、临床应用 1)、对敏感的G+菌、G-菌、螺旋体所致疾 病首选 2)、加用抗毒血清
7
5、不良反应: 1)、变态反应 表现:皮肤过敏、血清样变、过敏性休克 机制:降解产物所致血管扩张,循环血量减少, 最后循环、呼吸衰竭,中枢抑制。 防治:仔细询问过敏史、避免滥用和局部用药、 避免饥饿时用药、皮试、现配现用、准备肾上 腺素、注射后观察30分钟 2)、赫氏反应 3)、其他: 青霉素脑痛、局部疼痛、水电解质紊乱 ##

β-内酰胺类抗生素PPT课件

β-内酰胺类抗生素PPT课件

2021/7/27
10
半合成青霉素——耐酸青霉素
药物 苯氧青霉素类—青霉素V、非奈西林 等
特点 - 耐酸,不耐酶 - 抗菌谱与青霉素G相似,抗菌作用较弱
2021/7/27
11
半合成青霉素 ——耐酶青霉素
药物:
- 甲氧西林 (methicillin)
- 苯唑青霉素类
苯唑西林(Oxacillin),氯唑西林(cloxaciliin),双氯西林 (dicloxacillin)
特点:
- 抗菌谱:对G+菌作用<第1代头孢菌素,对G菌作用较强,但对绿脓杆菌无效。
- 对β-内酰胺酶稳定,>第1代头孢菌素。
- 肾毒性<第1代头孢菌素。
应用
严重的G-杆菌感染,败血症等
2021/7/27
17
第三代头孢菌素
药物: - 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定、头孢哌酮 特点: - 抗菌谱:对G+菌作用<第2代,G-菌作用强,包括铜绿
药物
羧苄西林(carbenicillin) 、替卡西林(ticarcillin) 、呋苄西林 (furbenicillin) 、哌拉西林(piperacillin) 等
特点:
- 不耐酸,不耐酶
- 抗菌谱广,对G+菌、G-菌均有效,包括铜绿假单胞菌。
应用:
主要用于全身性绿脓杆菌感染,亦可用于其他敏感菌引起 的严重感染。
2021/7/27
21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药物 克拉维酸(棒酸), 舒巴坦, 三唑巴坦
抗菌谱广,但抗菌活性低。 抑制多种β-内酰胺酶
保护不耐酶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青霉素类,头孢菌 素类合用有协同作用。 复方制剂: - 奥格门丁(augmentin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 替门汀(timentin ) 克拉维酸+替卡西林 - 舒他西林(unasyn ) 氨苄西林+舒巴坦 - 舒巴哌酮(sulperazone ) 舒巴坦+头孢哌酮

β-内酰胺类抗生素ppt课件

β-内酰胺类抗生素ppt课件
分类:第一代头孢菌素 第二代头孢菌素 第三代头孢菌素 第四代头孢菌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一、第一代头孢菌素
药物:头孢噻吩、头孢唑啉、头孢羟氨苄、
头孢氨苄、头孢匹林、头孢拉定
药理: 1.对革兰阳性球菌敏感:
包括肺炎链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 对MRSA不敏感 金葡球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稳定性优于二、三代
表皮~;
链球菌:草绿色~(甲型)、
G-球菌
脑膜炎球菌;
溶血性~(乙型)、 肺炎~等
淋球菌等
杆菌
革兰阳性杆菌:白喉~、
炭疽~ 革兰阳性厌氧杆菌:产气荚膜~、
破伤风~等 革兰阴性杆菌:百日咳~、
流感~
螺旋体
钩端螺旋体属-如:病原性钩端螺旋体;
疏螺旋体属- 如:回归热螺旋体; 密螺旋体属- 如:梅毒螺旋体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第二节 青霉素类
青霉素G 最早应用于临床,杀菌力强、毒性 低、价格低廉。
处理敏感菌所致的各种感染的首选药物。 母核:6-氨基青霉烷酸(6-APA)(噻唑烷环 A+β-内酰胺环B)
β-内酰胺环B对 抗菌活性起关键作 用。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一、青霉素: 1929年,Alexander Fleming 发现青霉
2.对革兰阴性杆菌、肺炎杆菌及异型变型杆菌 敏感
对革兰阴性杆菌作用弱于第二、三代 对革兰阴性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不稳定
3.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肠杆菌和厌氧菌无效
不良反应:1.过敏反应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2. 耐酶青霉素 又称异噁唑类青霉素,侧链为 苯基异噁唑。(保护β-内酰氨环)
药物:苯唑西林、
特点:耐酸,
氯唑西林、
耐酶,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共37张PPT)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共37张PPT)
– 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和血眼屏障,但脑膜 发炎时脑脊液可达有效浓度
– 脂溶型低,细胞内分布少
青霉素 G-体内过程
• 代谢 • 排泄
– 以原形从肾脏排泄,90%经肾小管分泌 – 合用丙磺舒可竞争青霉素的肾小管分泌
,减慢青霉素的消除延长作用时间。
• 延长半衰期
– 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低效)
青霉素 G
– 改变PBPS结构 合成增加 药物亲和力下降
– 改变细胞通透性 跨膜通道孔蛋白
– 增强外排 – 缺乏自溶酶
第二节 青霉素类
• 母核为6-氨基青霉烷酸(6-APA),由噻唑环和β -内酰胺环(
基本结构)组成。
改造 形成 半合 成青 霉素
第二节 青霉素类
• 窄谱青霉素类 • 耐酸青霉素类 • 耐酶青霉素类 • 广谱青霉素类 • 抗铜绿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类 • 主要作用于G-菌的青霉素类
窄谱 青霉素 GBiblioteka 概述• 青霉素发现、发展 • 药理学特点 • 水溶液不稳定,极易分解 • 易受酸、碱、醇、氧化剂、金属离子
分解破坏 • 不耐热 降解青霉胺 • 作用较强 • 抗菌谱较窄
青霉素 G-体内过程
• 吸收 口服不耐酸,吸收少,生物利用度低,
需肌注或静滴
• 分布 细胞外液,广泛分布 – 关节腔、浆膜腔间质液、淋巴液、中耳 液大量分布
• 第三代 头孢噻肟、 ~唑肟、 ~曲松、 ~地秦、 ~他定、 ~哌酮(先锋必)、 ~地尼、 ~克肟等
• 第四代 头孢匹罗、 ~吡肟、 ~利定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 药动学
– 吸收良好 – 可透过屏障 头孢曲松-血脑屏障 第三代可透过血眼
屏障 – 除头孢哌酮经胆汁排泄外,均经肾排泄 – 除头孢噻吩、头孢噻肟经代谢后排泄外,其余均以

β内酰胺类抗生素-PPT课件

β内酰胺类抗生素-PPT课件

Penicillin G经酶解生成6-APA
6-APA与相应的侧链酸缩合
临床上半合成青霉素 衍生物钠盐的制备
(二)头孢菌素及半 合成头孢菌素
头孢菌素C(Cephalosporin C)
Cephalosporin C的结构特点
Cephalosporins的母核是四元的β-内酰胺环与六元的氢化噻嗪环骈合而成。 四元环骈六元环”的稠合体系受到的环张力比青霉素母核的“四元环骈五元环”体系的环张力小。 结构中C-2-C-3的双键可与N-1的未共用电子对共轭,比Penicillins更稳定。
他唑巴坦(Tazobactam)
在Sulbactam的化学结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研究发现其2-位甲基被取代后可以得到一系列新结构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的活性更强,其中他唑巴坦(Tazobactam)已经正式上市。
3. 碳青霉烯类
沙纳霉素(Thienamycin)是七十年代中期Merck公司的研究人员在筛选能作用于细胞壁生物合成的抑制剂的过程中,从链霉菌Streptomyces cattleya发酵液中分离得到的第一个碳青霉烯化合物。
碳青霉烯、青霉烯、氧青霉烷和单环β-内酰胺抗生素通常称为非经典的β-内酰胺抗生素。 β-内酰胺酶抑制剂也属于非经典β-内酰胺抗生素。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β-内酰胺酶是细菌产生的保护性酶,使某些β-内酰胺抗生素在未到达细菌作用部位之前将其水解失活,这是细菌产生耐药性的主要机理。β-内酰胺酶抑制剂是针对细菌对β-内酰胺抗生素产生耐药机理而研究发现的一类药物。它们对β-内酰胺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本身又具有抗菌活性。
甲氧西林和苯唑西林 结构比较
Oxacillin在弱酸条件,微量铜离子的催化下,发生分子重排,生成苯唑青霉烯酸。在339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

B内酰胺类抗生素ppt课件

B内酰胺类抗生素ppt课件

膜蛋白(占1%)
黏肽合成酶功能——青霉素作用靶点
每种菌种不同
PBPs1,2,3——细菌存活、生长繁殖所必需
PBP1A、 PBP1B——与细菌细胞延伸有关 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噻吩等与其有高亲和力
PBP2——与维持细菌细胞外型有关 美西林、棒酸、亚胺硫霉素等选择性与其结合
PBP3——与PBP1A相同,与中隔形成和细菌分裂有关
• 抗G(-)杆菌:iv美西林 、po匹美西林
ppt课件.
11
一、天然青霉素
青霉素G
( Penicillin G)
O
R1 C NH
S
BA
N O
CH3
CH3 COOH
天然青霉素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取,有X、F、 G和K等多个品种,其中以青霉素G的收率最高,而且性 质较稳定。青霉素主核的化学结构是6-氨基青霉烷酸 (6-APA)。其中-内酰胺环是关键结构,此环裂解则 失去抗菌活性,主核6-APA可带有各种不同的侧链,而 侧链决定了不同青霉素的抗菌及药理特性。青霉素G的 R1是一个苄基,故又称为苄ppt青课件.霉素。不耐酸,口服吸收 12 差。
ppt课件.
4
诺卡杀菌类单环衍生物 (1976,日本藤泽公司
克拉维酸(棒酸), 七十年代,英国
硫霉素类,1978年, 美国Merch公司
ppt课件.
5
第一节 抗菌作用机制和耐药性
ppt课件.
6
一、抗菌作用机制
1. 机制 (1)抑制黏肽合成酶活性,阻碍细菌细胞壁肽聚糖合成,使
细菌细胞壁缺损,菌体膨胀裂解而抗菌。 a. 药物与靶酶——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 b. 抑制黏肽合成酶催化的黏肽交联反应 c. 细胞壁缺损,菌体膨胀裂解

抗生素类药物分析—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分析课件)

抗生素类药物分析—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分析课件)
头孢氨苄 λmax = 262nm 2、 IR法
专属性强,各国药典广 泛采用
(四)色谱法
1、TLC法
对照品 供试品
相同条件比较R
f
和斑点颜色
2、HPLC法
供对试照品品相同条件比较t紫色
+ 0.1%四苯硼钠 →↓白
2. 沉淀反应(青霉素盐) 遇酸→↓
青霉素钾 青霉素钠
H+ 青霉素 白
在过量HCl或 有机溶剂中溶解
3. 重氮化 - 偶合反应
芳伯氨基
普鲁卡因青霉素 H 普鲁卡因 青霉素
重氮化-偶合反应

(三) 光谱法
1、UV法 样品、分解产物
CH2 COHN
NH2
O
S CH3
N
CH3
COOH
-氨基酸 茚三酮 蓝紫色
3. 双缩脲反应
CONH
似肽键
- 内酰胺类
碱性酒石酸铜 (开环分解)

4. 与重氮苯磺酸反应 头孢哌酮 酚羟基
C6H5 OH
重氮苯磺酸
(偶合)
橙黄色
(二)各种盐的反应
1. K+、Na+的火焰反应
Na+ 焰色→鲜黄色
第二节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二、鉴别反应 (一)显色反应

羟 肟 酸 铁 反 应
O
R
N7 H
S
61 2
8 N5 4 3
NaOH
CH2R1
O
COOH
O
R
N7 H
S
61 2
HN5 4 3
CH2R1
O
NHOH COONa
O
R
N7 H
6
S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ppt课件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ppt课件

胞 膜
胞膜外
等渗环境
7
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胞壁粘肽:由N-乙酰葡萄糖胺(NAG)和N-乙 酰胞壁酸(NAM)两种氨基酸重复交替连接成网状结构。
ppt课件
8
青霉素与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抑制转 肽酶活性,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
细胞壁缺损
水分由外界渗入
细胞膨胀变形
细胞破裂溶解死亡
ppt课件
9
G+菌
第三十九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ppt课件
1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
β -Lactam Antibiotics
1 分类、作用机制和耐药机制 2 青霉素类 3 头孢菌素
ppt课件
2
BA 青 霉 素 类
头 孢 类
ppt课件
BA
3
一、β -内酰胺抗生素的分类
㈠青霉素类
窄谱
耐酶 广谱 抗铜绿假单胞菌 抗G-菌
ppt课件
12
第二节 青霉素类
天然青霉素 窄谱青霉素——青霉素G(掌握)
耐酶青霉素(掌握)
半合 成青
广谱青霉素(掌握)
霉素 抗铜绿假单孢菌广谱青霉素(熟悉)
抗G-杆菌青霉素(了解)
ppt课件
13
一、天然青霉素
青霉素G (penicillin G)
【来源及化学】
1、来源
提取
青霉菌培养液中
②长效制剂:
普鲁卡因青霉素(双效西林) 仅用于轻症或预防
苄星青霉素(长效西林)ppt课件
17
抗菌谱:“五球四杆三螺一放”
重点
ppt课件
18
【临床应用】
1.各种敏感的G+球菌感染的首选药
如链球菌感染性疾病 2.G+杆菌感染的首选药

β-内酰胺类抗生素PPT幻灯片课件

β-内酰胺类抗生素PPT幻灯片课件

头孢吡肟 头孢克定
47
第一代头孢菌素
主要特点:
1、对G+菌作用强,G-菌作用弱;对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无效;
2、对各种β-内酰胺酶稳定性差;
3、对肾脏有一定的毒性。
4、组织穿透力差,脑脊液浓度低;
48
第二代头孢菌素
主要特点: 1、对G+菌作用比第一代稍差;对G-菌作用比第一代强;对铜
绿假单胞菌无效,但头孢孟多对厌氧菌有效; 2、对多种β-内酰胺酶比较稳定; 3、肾脏毒性降低。
34
二、半合成青霉素
由于天然青霉素存在有抗菌谱窄、不耐胃酸口服无效及不 耐酶易被水解等缺点。
改变天然青霉素G的侧链可获得耐酸、耐酶、广谱、抗铜 绿假单胞菌及主要作用于G-菌等等。
35
半合成青霉素
(一)耐酸青霉素类 (二)耐酶青霉素类 (三)广谱青霉素类 (四)抗铜绿假单孢菌青霉素类 (五)抗革兰氏阴性菌青霉素类
该类药物皆为广谱青霉素,对G+菌和大多数G-杆菌特别是
对铜绿假单胞菌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
常用药物有:羧苄西林、哌拉西林、替卡西林、磺苄西林、
41
(五)抗G-杆菌青霉素
美西林、匹美西林和替莫西林
特点: 对G+菌的作用差;对铜绿假单孢菌无效; 对G-菌的作用强,对G-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稳定; 主要用于G-杆菌所致的泌尿生殖系感染、伤寒及胆道感染。
36
耐酸
青霉素V
耐酶
氨基(广谱)
甲氧西林 苯唑西林 氯唑西林 双氯西林 氟氯西林
氨苄西林 阿莫西林
抗铜绿假单胞菌 广谱
羧基 羧苄西林 替卡西林 磺基 磺苄西林 脲基 呋布西林 美洛西林 阿洛西林 哌拉西林 阿帕西林

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ppt课件

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ppt课件

非典型 -内酰胺类
碳青霉烯类: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
单环-内酰胺类: 氨曲南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及其合剂:
舒巴坦、他唑巴坦、 克拉维酸
青霉素类
➢ 窄谱青霉素(青霉素G)
特点: ①革兰阳性球菌,对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 具有高度抗菌活性,肠球菌属中度敏感,对大多数革兰阴性杆 菌无效;
②不耐酸、不耐β-内酰胺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 表皮葡萄球菌对其普遍耐药,耐药率达90%~100%


肝胆
肝胆
神经、肾

肾脏>美平

出血
肝损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特点: 化学合成抗菌药物,快速杀菌剂。 通过抑制细菌DNA合成过程中的DNA旋转酶而发挥
杀菌作用 抗菌谱广,对G-、G+菌均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尤其对G-菌,部分品种对厌氧菌、分枝杆菌、军 团菌、支原体、衣原体亦有作用。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免疫缺陷者感染。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 对多数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是对产ESBLs和AmpC酶菌株
感染疗效最佳的品种,对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洋葱假单 胞菌、MRSA、肠球菌效果不佳
➢ 较易引起二重感染。 ➢ 泰能可引起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不宜用于中枢
神经系统感染,帕尼培南倍他米隆、美罗培南可用于3个 月以上的细菌性脑膜炎患者
青霉素类
➢ 广谱半合成青霉素—无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 对不产酶的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奇异变
形杆菌、伤寒沙门菌属等部分革兰阴性杆菌具抗 菌活性;对铜绿假单胞菌、沙雷菌、克雷伯菌属、 不动杆菌属等耐药; 阿莫西林在胆道、肺组织、尿路的浓度较高,用 于治疗胆囊炎、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抗幽 门螺旋杆菌,用于溃疡病的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解析:青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链球菌、 肺炎球菌、葡萄球菌、肠球菌;革兰阳 性杆菌:破伤风杆菌、白喉杆菌、炭疽 杆菌、产气荚膜杆菌;革兰阴性球菌: 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等有效。对革兰 阴性杆菌无效:对放线菌、螺旋体有效。 对革兰阳性球菌感染、革兰阳性杆菌感 染、革兰阴性球菌感染、梅毒,钩端螺 旋体感染等青霉素为首选药物。
• 3该患者下列抢救药物组合最合理的是 (D)
• A.地塞米松+去甲肾上腺素 • B.地塞米松+多巴胺 • C.曲氨西龙+异丙肾上腺素 • D.地塞米松+肾上腺素 • E.地塞米松+山莨菪碱
• 解析:青霉素过敏抢救方法:立即停止 使用青霉素,迅速皮下或肌注肾上腺素, 突击量糖皮质激素应用,可增强肾上腺 素的作用,克服受体阻断,在高浓度时 可阻止环磷腺苷的分解,提高患者应激 能力,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其他包括 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心肺脑复苏等。
• 解析: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原菌主要是 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治疗这种细菌感染, 首选的抗生素就是青霉素。其他情况抗生素选 择是:致病菌不明确者β-内酰胺环类抗生素 (青霉素、头孢霉素)和氨基糖苷类抗菌素 (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联合应用对 大多数细菌有杀灭作用,故可选用。霉菌感染 可用两性霉素,首次10mg加入液体中静滴, 后每次增加5~10mg/(kg.d),总剂量达3.0g, 共6周。
• 一般来说。大剂量青霉素、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对大 多数耐药菌株有效。另外,新一代喹诺酮类药物(如 左旋氧氟沙星、司帕沙星、格帕沙星等)也是青霉素 耐药菌株治疗的备选药物。万古霉素是惟一一种具有 持久活性的抗生素,对所有肺炎球菌均有效,因此对 青霉素高度耐药的重症患者可首选此药。
• 4.男性,15岁,高热,咳铁锈色痰,右下肺部 呼吸音弱,诊断为肺炎球菌肺炎,以下哪项不 正确(A)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临床案例分析
庄将协 福建省立医院 药学部副主任、主任药师
临床案例分析
• 一、案例摘要:患者,女性,25岁。1周前出现 发热、呼吸急促,两肺湿性啰音,心尖区可闻 及双期杂音。肝界扩大,两肢水肿,被诊断为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 1.治疗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首选的抗生素 是
• A.庆大霉素 • B.青霉素 • C.红霉素 • D.链霉素 • E.阿米卡星
治疗草绿色链球菌心内膜炎。
二、案例摘要
• 患儿,男性,13岁。因恶寒,发热,咽 痛2天由其母陪同就医。诊断:急性扁桃 体炎。给青霉素等治疗。皮试(-)。注 射用青霉素后,患儿刚走出医院约10分 钟,顿觉心里不适,面色苍白,冷汗如 注,母立即抱其返回医院。测血压 6.67/4kPa(50/30mmHg)。诊断:青霉 素过敏性休克。
• A.用药后复查胸片,阴影消散后停抗生素 • B.首选青霉素 • C.青霉素过敏的选用红霉素 • D.卧床休息支持治疗 • E.抗生素疗程一般建议是1~2周。
• 解析:肺炎球菌的抗生素治疗停药指标是退热 3天,抗生素疗程一般建议是1~2周。
• 5.急性淋病的首选治疗药物是(D) • A.庆大霉素 • B.红霉素 • C.丙磺舒 • D.青霉素G • E.氟哌酸
• 2.下列治疗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应用抗生 素的原则中正确的是(ABCE)
• A.早期治疗 • B.应用杀菌抗生素 • C.静脉给药方式 • D.疗程要长,约6~8周,需分离出病原微生
物后开始治疗
• E.剂量要大
• 解析: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治疗应用抗生素的原则: • 1.选用杀菌剂,如青霉素、链霉素、先锋霉素、万古
• 4.尽早治疗。在连续血培养4~6次后即开始试验治疗, 根据临床特点及可能的感染途径,致病菌可选用两种 不同抗菌谱的抗生素联合应用。
• 3.社区大叶性肺炎的轻型患者抗生素治 疗应首选(C)
• A.链霉素 • B.氯霉素 • C.青霉素 • D.庆大霉素 • E.亚胺培南
• 解析:肺炎球菌是细菌性肺炎的最常见原因,其感染 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是典型肺炎。大多肺炎球菌株对青 霉素敏感,因此轻型患者青霉素是首选药物。但约 25%的肺炎球菌对青霉素耐药。对高度耐药菌株的治 疗,应根据体外药敏试验选择药物。
• 1、青霉素导致过敏性休克的原因是(D) • A. 青霉素作为抗原,引起过敏反应 • B. 产生水解酶 • C. 药物的化学结构发生了改变 • D. 产生了青霉素烯酸和青霉噻唑酸 • E. 增加了细胞膜的通透性
• 解析:青霉素降解产物诱导机体发生变 态反应,青霉素产生抗原的决定簇有多 种,如青霉噻唑酸、青霉烯酸、青霉烯 二硫化物、青霉胺等。它们均能与蛋白 质或多肽结合形成抗原,引起过敏反应。 其中最重要的是青霉噻唑酸,其次是青 霉烯酸。
• 青霉素是以下感染者的首选药物: • 1、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猩
红热、丹毒、蜂窝组织炎和产褥热等;
• 2、肺炎链球菌感染如肺炎、中耳炎、脑膜炎和 菌血症等;
• 3、不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感染 • 4、炭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5、破伤风、气性坏疽等梭状芽孢杆菌感 染;
• 6、梅毒(包括先天性梅毒); • 7、钩端螺旋体病; • 8、回归热; • 9、白喉; • 10、青霉素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用于
• 2、青霉素过敏反应首选下列何种药物抢 救(B)
• A去甲肾上腺素 • B肾上腺素 • C异丙肾上腺素 • D多巴胺 • E间羟胺
• 解析:肾上腺素能立即收缩血管,减少 血浆外渗,阻止致敏原引起的组胺释放,
发病后最好在原注药部位立即注射,以
减缓致敏药物的扩散。肾上腺素的及时
应用是保证抢救是否成功的关键步骤, 称为休克第一针。
霉素等。
• 2.剂量要大。按体外杀菌浓度的4~8倍给药。有条件 时可在试管内测定患者血清中抗生素的最小杀菌浓度, 一般在给药后1小时抽取,然后按照杀菌剂的血清稀释 水平至少1:8时测定的最小杀菌浓度给予抗生素。血清 滴度≥1:8表示治疗有效;葡萄球菌心内膜炎要求1:32 为有效。
• 3.疗程要够。一般需4~6周,对抗生素敏感性差的细 菌或有并发症的顽固病例可延长至8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