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教育的实施

合集下载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论文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论文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如何在语文课中指导学生审美呢?作为语文老师,必须在教学意识上解决两个问题,其一是审美的内容,语文教材中,课文题材和题材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审美对象,如小说和童话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诗歌和散文展现了优美而深远的意境……因此,在备课中,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语言乃至美的结构,从内容到形式进行美的探求。

其二是遵循学生审美规律的问题。

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挖掘美育,引导学生感知美、导行美、创造美呢?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如下方法的尝试。

一、引导寻美、让学生发现美画家罗丹说:“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语文教学要从词句入手,在品尝词句中发现美。

如教《望庐山瀑布》时,抓住“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疑”字。

先引导学生质疑:诗人为什么不用“真”而用“疑”呢?这样学生就会从记忆中提调出瀑布从极高处倾泄而下的表象,脑子中出现了“真”有从天而降的图像。

接着,让学生在想一想,这可能吗?这样就会理解诗人用“疑”字的原因是:“银河落九天”是不可能的,只是自己“疑”而已。

体会到诗人把情景说的恍恍忽忽的,这种似假还真的写法反而给读者留下无尽的遐想,假如我们再来一个追问:诗人为什么不说“像”而“疑”?让学生更进一层地想象诗人当时真实的感受——惊叹这条瀑布的奇特。

因为是人感到眼前的瀑布“像”黄河之水天上来一样,怀疑它是从九天之上落下来的银河呢?只有反复品味,才能理解只有用“疑”才最精当,从而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之所在。

二、引导入境、让学生感受美要让学生感受美,首先要营造美的环境。

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已成为引导学生人情入境教学的一种美育途径。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借用各种媒体设备,营造美的情境和美的氛围,调动学生的感官,领略意境之美:也可以让学生采用绘画、唱歌、表演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尽情感受写景之美,感受状物之美;还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意境。

美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美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美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体现美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教授学生语言文字技能,更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的体现不仅仅是通过课文内容和教学方式,更应该是贯穿其中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

本文将从课文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育目标三个方面来探讨美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一、课文内容的美育体现小学语文课文的内容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来源,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选择富有审美情感的课文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小学语文课文应该是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情感共鸣的作品。

在选择课文时,可以注意以下几点来体现美育的内容:1.注重文学作品的选择。

选择一些蕴含情感、富有想象力的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童话等,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文学作品带来的美的享受。

可以选取一些富有节奏感的古诗词,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韵律美;或者选择一些温馨感人的童话故事,让学生沉浸在故事情节中。

2.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

小学生正处于接受新知识和新文化的敏感期,可以通过选择一些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来培养学生的美育意识。

可以选择一些古诗词或古典散文,让学生感受其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3.注重当代文学的推介。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当代社会和人们的生活状况,可以选择一些当代优秀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到现代生活的多姿多彩,培养他们对当代文学艺术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以上三点都体现了美育在小学语文课文内容中的重要性,通过选择富有审美情感的文学作品,可以引导学生从儿童到青少年逐渐形成健全的审美情感。

二、教学方法的美育体现除了课文内容的选择外,教学方法也是美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体现。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教学方法来体现美育意识:1.启发式教学。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自主探索和思考。

在学习一个诗歌作品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通过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等方面自主分析和感悟,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审美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策略探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策略探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策略探析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阶段,而美育教育作为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充分的渗透和体现。

本文将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策略,以期为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一、开展文学欣赏活动,培养审美情感文学是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文教学作为文学传播的主要途径,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解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阅读课、诗词歌赋鉴赏等形式,引导学生走近优秀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富有教育意义、有助于培养学生情感的文学作品,通过深入解读和讨论,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开阔他们的美感世界。

除了课堂教学,学校还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例如朗诵比赛、诗歌演讲、故事会等,让学生们能够更加全方位地感受文学的魅力,培养他们对优秀文学作品的喜爱和欣赏能力,从而达到渗透美育教育的效果。

二、关注语言的美感,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语言作为交流和表达的工具,在小学阶段应该注重对学生语言的美感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教学设计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美感,例如通过课文欣赏、诗歌鉴赏等方式,让学生领略语言之美,感受文字的魅力,激发学生对语言表达的热爱和兴趣。

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有趣的语言表达活动,例如做词语的游戏、写诗句、编故事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去发现语言之美,在参与中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还能够渗透美育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热爱和感悟力。

三、注重文化传承,培养国学情怀美育教育旨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文化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化传承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国学情怀,让学生从小就接触并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可以通过教学歌曲、传统诗词、古文观止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情感认同,从而渗透美育教育的内容。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途径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途径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途径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美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美感、情感和审美情趣。

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呢?本文将从语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校园文化建设三个方面探讨渗透美育教育的途径。

一、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首先要有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作为小学生,他们的审美能力还在发展阶段,所以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学、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诗词、古文、民间故事等形式,教给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感受文字之美、语言之美。

还可以通过展示优秀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感受绘画之美。

在教学中,可以邀请美术老师给学生进行绘画指导,通过画画来感受美的力量,激发学生的艺术天赋和创造力。

语文教学中还可以引进音乐教育内容,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美的魅力。

通过培养学生对文学、美术、音乐的欣赏能力,可以提高学生对美的认知和感知,增强他们的审美情趣,从而渗透美育教育。

二、多元化的语文教学方法渗透美育教育还需要多元化的语文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学生对美的需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传递美的信息;可以通过诗词朗诵来感受文字之美;可以通过文学作品改编成小品或话剧等形式,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和体验美。

教师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文学、美术、音乐等方面的活动,鼓励学生自己去创造美。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可以唤醒学生对美的热爱,让他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仅仅获取语言知识,更能够感受和体验美的魅力。

三、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的建设也是渗透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地方,一个有氛围、有文化的学校对学生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实施策略初探

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实施策略初探

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实施策略初探摘要:加强美育,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整体人文水平的提升,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和挑战。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就课堂教学中融入美育教育,做了一些尝试。

关键词:小学语文美育实施策略美育,即审美教育,是以陶冶人的情感、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

美育是培育新时代人才的需要,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初步的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

小学语文教材以其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和热情洋溢的抒情色彩集中体现了作品的美,所选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语言精品,不仅具有典范性,而且各具特色,无一不蕴含着美的成分,无处不闪烁着美的光芒。

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美育渗透,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呢?一、提高教师自身的美育素养教师自身美育素质的高低对美育质量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观念要从改变教师的审美意识观念入手。

国家教师聘用管理部门应该大幅度提高教师的入行起点,将有实际能力与学识的人才吸收到教师队伍中来。

在教育工作中为了确保美育质量,学校还应配备精干的艺术教育专职教师队伍,这些艺术教师不仅有较好的素质还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在教育教学中可发挥骨干带头的作用,并可以定期为学校各学科教师特别是语文学科教师进行培训与指导。

在学校教学之外,必须以硬性指标定期为教师提供培训。

在培训过程中将一些实用技巧和理论传递给老师,促进教师有源源不断的美育资源注入语文课堂教学当中。

在课余时间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是必要的,让教师的内心活跃起来,以此去带动学生活跃起来,从而更好地实施美育。

二、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发掘美语文是一门美的学科,所选课文大都是名家名篇,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是一种美的享受。

小学语文教育中美育教育的实施与效果

小学语文教育中美育教育的实施与效果

VS
美育教育与小学语文教育密切相关, 二者相互促进。美育教育可以通过艺 术手段和审美活动,丰富小学语文教 育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积极性。同时,小学语文教育也 可以为美育教育提供丰富的素材和载 体,促进学生审美素养的全面提升。
美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想象力的拓展
美育教育有助于学生在语文学习中 拓展想象空间,丰富想象内容,提 高想象能力。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对文本的 深入分析和评价作者观点,能够培 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
情感的疏导
美育教育有助于学生在语文学习 中抒发内心情感,缓解心理压力
,保持心理健康。
THANKS
运用生动的教学语言、形象的教学手段( 如多媒体、图片等),营造美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
通过朗读和背诵优美的诗文,让学生感受 语言的韵律美、意境美,提高语言感受力 和表达力。
课外阅读中的美育拓展
01
推荐优秀读物
向学生推荐适合年龄段的优秀 读物,引导他们阅读具有审美 价值的文学作品,拓宽审美视
美育教育可以通过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 传承和弘扬,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 自信,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03
小学语文教育中美育教育 的实施途径
课堂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03
挖掘教材中美育因素
创设美的教学情境
强化朗读和背诵
通过分析课文中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 美等元素,引导学生感受美的存在,培养 审美情趣。
鉴赏美的能力
学生能够在欣赏文学作品 的过程中,鉴别和评价不 同风格、流派和时代的美 。

小学美育教育实施方案范文

小学美育教育实施方案范文

小学美育教育实施方案范文一、背景概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美育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小学阶段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创造力的重要时期。

因此,积极推进小学美育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定位1. 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通过美育教育,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提高其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实施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能够主动感知美,欣赏美,并且能够对美进行正确的评价和判断。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通过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创造美,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

三、实施步骤1. 制定课程计划:根据小学阶段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制定适合的美育教育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应包括学生对各种艺术形式的欣赏和理解,以及艺术创作的基础技能培养。

2. 安排专业教师:为了保证美育教育的质量,需要安排专业的美育教师,他们具有艺术教育背景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艺术欣赏和创作。

3. 搭建艺术展示平台:为了提供艺术学习和展示的机会,学校应搭建艺术展示平台,定期举办艺术展览和表演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4. 加强家校合作:实施美育教育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向家长介绍美育教育的意义和目标,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生的艺术学习和创作。

5. 引导学生参与艺术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艺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艺术学习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活动可以包括艺术比赛、艺术展览、艺术实践等等。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像、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2. 互动式教学法:通过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

3. 实践式教学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艺术创作,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策略探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策略探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策略探析美育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提高审美能力的教育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提高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策略,以期为语文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注重文字的美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字的美感。

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选择优美的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要注重朗读和背诵,让学生在朗读和背诵中感受到语言的音美和韵律的美感。

要注重课文的欣赏,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的美丽意象、优美语言和深层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对美的表达能力。

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通过课文内容或者课外阅读,丰富自己的想象世界,激发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写作、朗诵等形式,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和追求。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和美术作品,激发学生对美的表达欲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拓展多元的文化体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拓展学生的多元文化体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视野。

要注重文化体验的多样性,让学生通过不同种类的文学作品、音乐作品、美术作品,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素养。

要注重文化体验的深度性,让学生通过深入的文化体验,了解文学作品和美术作品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

要注重文化体验的互动性,让学生通过文学赏析、音乐聆听、美术观赏等形式,参与到文化体验中去,提升学生对美的认知和理解。

四、注重课程的整合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课程的整合性,让美育教育渗透到语文课程的各个环节中。

要注重语文课程和美术课程的联动,让语文课程中的文学作品和美术作品相互呼应,形成课程的内在联系,提升学生的跨学科应用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语道出人们对美的需求已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为美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享受,一种乐趣,一种陶醉。

真正的美应当是纯洁的,真实的,善良的。

陶冶儿童美感,培养审美感受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中,无论是语言文字的表述,还是从内涵意义的阐明都充满了美的因素。

作为语文教师,其本身具有双重任务:不仅自己需要从教材中领悟美,而且还得教会学生从课本中学到美。

那么,教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一、教师语言揭示艺术美教学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时最重要工具。

著名的教育家斯霞曾指出:对于教师来说,他的语言恰似一面镜子,通过它,可以看出教师思维的逻辑性、感情的丰富性、知识的广阔性、认识的深刻性、表达的艺术性以及反映问题的敏捷性。

可以想象,教师语言缺乏美感,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教师语言深奥,学生就难以接受和理解。

所以,一位好的语文老师,语言应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课堂上要尽量做到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形象,富有逻辑性,富有吸引力,有条有理,声音抑扬顿挫。

只有这样,才能使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思想性和情感性如润物无声的丝丝春雨自然地与学生交融。

语文教师虽然不是演员,但总还是一个有感情的人,只要感情真实,语言动人,就永远给学生一种艺术的美。

二、创设情景感受语言文字美因为文学作品是用形象来反映生活的,而形象又是借助语言塑造出来的。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意境,制造气氛,表情范读,看图描述,配乐朗诵等多种艺术手段,以情动情,使语文教学达到一个更完美的境界。

如教学《荷花》一课时,可创设情景,学生随着轻柔的音乐来到“荷花池”边。

通过画面的展示,再加上生动的配乐朗诵,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写的意境中,一朵朵婀娜多姿的荷花便跃然纸上。

学生边听边想,仿佛自己已“飞”到美丽的田野,来到荷花池,眼前出现一池婷婷玉立的荷花,它们千姿百态,清香怡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美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美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美育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在新课标中,对小学语文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而美育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美”和“美育”概念的界定美是客观事物身上一种正面的价值属性。

西方学者认为,美是事物的自然属性,美是某种客观精神实体,美是主观心理世界中的现象;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社会生活或关系,美在劳动与实践。

”而中国传统美学对于美的认知则是从另外的角度思考的。

从伦理学基础来看,儒家孔子以仁为美,孟子以充实为美,荀子以善为美;道家有老庄以真为美。

从美学起源来看,羊人为美,羊大为美。

新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美是人类社会实践达到一定的自由程度而体现出来的正面价值。

事实上,“美”与“真”“善”是融为一体的,三者缺一不成其为美,笔者这里不详谈“真”与“善”的具体内涵。

美育是把自然人外在方面的形式结构(审美客体)的成果和内在方面的“形式感”成果以情感教育的方式对美育对象实施教育的过程。

简而言之,美育就是以艺术教育为核心的与音乐、绘画、文学等美的形式相关的情感教育。

二、美育的必要性(一)古今中外,历史悠久中国和西方的古典美育中,有许多往哲先贤提出了著名的美育观点。

这些闪闪发光的思想瑰宝并没有随着历史的逝去而消散,仍旧有许多值得当今社会借鉴的地方。

西方的古典美育中,有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谈到的心灵教育,音乐教育,和身体教育;有亚里士多德“和谐教育论”中强调的音乐教育功能;有罗马诗人贺拉斯“寓教于乐”说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完人教育”说。

无独有偶,中国的古典美育历史更为悠久。

正所谓“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

在《庄子》天地篇中也提到天乐,俗人通过修道成为道人;中国是诗的国度,而诗歌是文学美的高度集中形式。

孔子有“兴观群怨”说,“诗,可以兴(引譬连类,感发意志),可以观(观风俗盛衰),可以群(交流、协合群体),可以怨(讽刺)”。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基础,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美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让美育渗透到教学中?本文将从文学欣赏、语言表达和阅读习惯三个方面来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一、文学欣赏文学是美的载体,通过文学作品的欣赏可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课文、背诵古诗词、讲述寓言故事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

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演讲、朗诵、剧本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文学之美。

通过文学欣赏的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语文水平,还能够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二、语言表达语言是美的表达方式,通过语言表达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写作指导、口语表达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

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富有想象力和情感的写作题目,让学生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作文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对语言之美的感悟和追求。

三、阅读习惯阅读是美的享受方式,通过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导读、朗读、讲故事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教师可以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优秀文学作品,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美的力量。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读书分享、读书报告等活动,让学生在分享中感受美的快乐。

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还可以让他们在阅读中享受美的乐趣。

美育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让美育渗透到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悟。

只有在教学中贯彻美的理念,不断丰富美的内容,才能真正实现美育渗透的目标。

小学美育课实施方案简短

小学美育课实施方案简短

小学美育课实施方案简短
美育课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
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了更好地实施小学美育课,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首先,我们将在美育课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欣赏
和分析艺术作品,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

同时,我们还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鼓励他们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和感受。

其次,我们将注重美育课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在语文课上,我们可以通过诗词、文言文等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感受语言之美;在数学课上,我们可以通过几何图形等内容,培养学生对形式之美的认知。

通过跨学科的融合,让学生在不同学科中都能感受到美的存在,形成全面的审美素养。

此外,我们还将注重美育课与实际生活的结合。

我们将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
博物馆等文化场所,让他们亲身感受艺术的魅力;我们还将鼓励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展示自己的艺术作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欲。

最后,我们将注重美育课与家校合作的结合。

通过与家长沟通交流,让家长了
解美育课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在家中也注重培养孩子的艺术兴趣,共同为学生的美育教育贡献力量。

总之,小学美育课实施方案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美
育课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结合实际生活和家校合作,全面推进学生的美育教育。

希望通过这一方案的实施,能够让学生在美育课中收获更多,感受到美的魅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爱美、创造美的精神素质,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丰富而高尚的感情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极为重要。

语文教学是门艺术,应在教学中处处体现不同的美,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美的熏陶。

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发掘美识字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对小学生来说,可以通过识字教学中的美育,使他们真正体会自然界的美。

中国的汉字有一大部分指的是自然界的具体事物,在识字教学中把汉字与学生脑海中的自然景物联系起来,进而体会自然界的美。

如我在教学“山”字时,围绕“山”这一自然景物,引导学生想象、联想或出示有关图片,使“山”这个字具体到延绵不断的群山,此起彼伏的山陵,在这样的细致品味中,让学生认识“山”字来感受到强烈的自然之美。

在阅读教学中,语文老师应带着审美的情感、审美的目光,把每篇教材看成是一幅幅五彩缤纷、斑斓夺目的画卷。

如《趵突泉》描写大泉喷涌的姿态,又加以恰当的联想:“冒出水面半米高,像煮沸了似的,不断地翻滚。

”既把握形的描摹,又增其气势,大自然无穷的生命力便显现于眼前。

只有教师发掘了教材内在美,才能向学生揭示教材美的所在,从而激发学生领略大自然的风光和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以达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感受美小学语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具有很高美学价值的文学作品,教师通过移情,把学生带入一个美的情境,并在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中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充沛的热情表现和对教学工作的责任感,以及富有情感的生动讲述,宽松、平等的课堂气氛,友好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情感共鸣的第一步。

在课堂上教师教态大方,使学生觉得自然、亲切,恰当运用肢体语言,特别是眼睛的表情美,学生可从教师眼中看到课文的美学价值,产生美感,适当的手势也可以帮助抒发感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要避免过多的口头禅,改变平铺直叙,力求用语通俗文雅、诙谐幽默充满智慧,通过语言表达出优美的艺术境界,唤起学生的美感。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美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美育教育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升艺术修养,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通过艺术、文学等形式的教学,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使他们更加细致入微地感知世界,塑造高尚的人格品质。

## 1. 美育教育的意义美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它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让他们在琳琅满目的文学作品中感受美的力量,增强对美的认￿￿和理解。

其次,美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让他们学会用心感受、用文字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思想,提升写作水平。

此外,美育教育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品质。

## 2. 美育教育的实施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教育的实施方式多种多样。

老师可以通过朗诵课、课外阅读、文学作品赏析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的内涵与魅力。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书法展览等活动,开拓他们的艺术视野,激发对艺术的热爱。

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专业艺术家进行讲座或工作坊,让学生亲身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 3. 美育教育的未来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美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将愈发重要。

未来,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化修养,让他们在物质文明的同时,不忘初心,追求内心的美好。

同时,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可以借助互联网资源丰富美育教育的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美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品格的陶冶。

只有通过深入的美育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为社会的繁荣与进步贡献力量。

让我们共同关注美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入更多的美好与希望。

美育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美育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美育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美育教学是指通过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本文将从美育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角度进行探讨。

一、通过绘画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绘画是一种形象化的表达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绘画创作,让他们通过绘画展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想象。

在学习诗词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诗句进行绘画,表达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在学习作文时,可以让学生根据作文内容进行绘画,帮助他们更好地构思文章结构和内容。

通过这样的绘画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通过音乐提高学生的语文情感体验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表达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语文内容,提高语文情感体验。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选择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音乐,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体验文字所传达的情感。

在学习古诗词时,可以选择古典音乐进行欣赏,让学生感受诗词中蕴含的情感;在学习古代文学作品时,可以选择古乐进行欣赏,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

通过与音乐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内容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意识。

三、通过舞蹈激发学生的语文想象力美育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形式的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和感受语文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美育教学的手段和方式,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相信在美育教学的引领下,学生的语文学习将会更加丰富多彩,让他们在欣赏语文的也能享受美的魅力。

【此为小学语文美育教学文章,字数较少。

如需2000字,该段内容可以适当扩展,例如增加教学案例分析等内容,以丰富文章章节。

美育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美育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美育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摘要】美育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表达能力,促进整体素质发展,以及加深对语文文化的理解,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仅仅是掌握知识,更是在感悟美的同时培养自身素养。

美育教学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是一种教育理念。

通过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美育元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文学作品,提升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美育教学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美育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审美情趣、兴趣、语文表达能力、整体素质发展、语文文化理解、综合素质、教育理念1. 引言1.1 美育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引言:美育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情趣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意识到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美育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同时提高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

通过美育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语言的美丽和力量,从而更加热爱语文学习。

美育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培养他们的情感、想象、创造力等方面的能力。

通过对语文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学生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美育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是一种教育理念。

2. 正文2.1 通过美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美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美育教学通过音乐、美术、舞蹈等形式,引导学生去感受、欣赏和创造美。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诗词、文章、故事等文学作品来实现这一目标。

教师可以选用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的诗歌,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美感;也可以通过讨论名家书画作品、欣赏经典音乐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是很重要的,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要以课本为基础,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的美,进而发现生活中各种事物的美,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美育;审美能力;创造美的能力小学语文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础,小学语文教育关乎学生对事物认知的好坏和对世界的理解。

小学语文教育应该做到使学生感受到世间万物的美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即加强对美的教育。

一、对学生实施语文教育美育的作用1.美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语文这门学科是很富有感情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很多时候都需要学生独立去感受作者的感情,进而才能读懂文章的中心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美感,一定能达到学生对课文更深刻的理解,并能使学生对上课产生兴趣,一改以前学生对语文课的厌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美育是学生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改革的目标是素质教育,而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美育就是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

语文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基础。

语文的教育不仅能使学生学会一门语言,更重要是培养学生的各种情操,是其他学科所不能达到的。

而美育的作用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感知美的能力,培养正确的审美观,进而拥有创造美的能力,最终使学生成为一名具有高素质的人才。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实施美育1.在课本中发现语言的美课本是语文教学的载体,课本中的文章便是教学的内容,所以要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课本和文章是主体。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握书中的美,并把这种美传递给学生。

在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写人的文章,作者塑造的人物都有一种感人的力量,这些感人的形象都为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卧薪尝胆”一文,反映了越王勾践忍辱负重,经过10年的沉默终于率领三千越甲一举将吴国打败,报了一箭之仇。

在这篇课本中就要将勾践的形象加以升华,让学生认识到做人要能屈能伸,要有坚持的信念就一定会有所作为,这就是把人物的美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对英雄主义的热爱,势必在学生心中产生一种潜在的力量,对学生以后的发展起到更好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方式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方式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方式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传授经典文学知识:通过学习古代经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等,让学生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和美感,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2. 鼓励创作与表达: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文字作品,如诗歌、散文、小说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通过语文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 培养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分析和解读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美感和人文精神,培养他们欣赏、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4. 开展文学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文学活动,如朗诵比赛、作文比赛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文学的艺术魅力,激发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5. 引导审美情感教育:通过选取优秀的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作品,让学生欣赏和感受不同艺术形式的美,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和欣赏能力。

6. 教学环境的美化:创造温馨、美观、富有文化氛围的语文教学环境,让学生身处一个充满美的空间,激发他们对美和艺术的热爱。

通过以上方式,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

美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美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美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美育是指以美的观念和审美能力为目的,全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以及主动欣赏美的情感和表现美的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通过美育的渗透,可以不仅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使他们更加热爱语文,更加善于表达,更加具有创造力。

一、美育与语文教学的结合1. 文学作品的欣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可选择文学作品进行欣赏。

比如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童话故事、诗歌或者散文,让学生通过欣赏这些作品来感受美的情感和美的表现。

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 语文课堂的设计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手段来设计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欣赏美的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比如可以通过配乐朗读诗歌,通过美术作品赏析文学作品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对语文的热爱。

3. 学生作文的指导4. 语文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整合美育是一项全面的教育,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将美育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比如可以与音乐、美术等学科进行跨学科教学,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感受美的情感和美的表现。

三、美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1. 提高语文素养通过美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让学生在欣赏优秀文学作品的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语文。

2. 培养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3.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美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可以使学生更加具有创造力。

通过欣赏美的文学作品,学生可以受到启发,从而在写作中表现出更多的创造性,培养自己的创造力。

4.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实施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实施论文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的实施《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要求语文教学活动表现出更高、更丰富的审美性。

语文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同时也是审美教育的过程。

一、分析形象感知形象美美是通过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的,它既保留着生活形象的具体可感性,又渗透着作家的审美情感。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艺术形象无不感染着人、教育着人,表现出艺术美。

分析形象,引导学生感知形象美是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基本途径。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具体可感的形象。

教材中的形象大部分是贴近学生生活的人物形象和与生活有关的情境。

只要学生把握住课文中的具体形象,就会受到作者思想感情的影响。

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主要内容,感知生动鲜明的具体形象。

如《清澈的湖水》,作者不仅描绘了一幅宜人的风景画,还刻画出小洁这个爱护环境讲文明的小女孩形象。

课文展示的美景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洁的行为美更是感染着孩子们,在他们心里烙上了深深的印记。

创设情境调动感官感受美。

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形象具有具体可感性,像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人、事、景、物一样以其光、色、声、形或运动态势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觉,显得真切而生动。

小学阶段的儿童正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过度的阶段。

虽然初步具备了审美感知的身理条件,但由于知识经验有限,影响了学生对审美对象的感知。

这就要求教师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感受情境美。

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审美形象具有强烈的情感感染性,既再现情感、释放情感,又作用于人的情感并唤起情感使人感动。

高尚的情感把人引向美好的境界,获得对现实的自我超越,在自由自觉的心境中得到精神的快乐和健康的休息。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激发审美情感是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又一途径。

情感迁移激发情感。

从“以情动人”出发,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情感上的感染,从而开阔视野、启迪智慧、唤起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小学阶段的儿童生活经验少,缺乏亲身体验,与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的距离,学习起来经常无动于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教育的实施
发表时间:2014-09-30T15:56:46.35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4年11月总第189期供稿作者:刘才山[导读] 教师的范读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能引发学生情感,使学生、老师、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

刘才山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张义镇西沟小学733007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语文教学是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学会感受美、欣赏美、体验美。

关键词:小学语文美育审美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教材内容中的审美内容及形式,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一、在想象中拓展意境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小学生受教育知识及生活阅历的局限,对事物的认识是肤浅的,对美的鉴赏力不高。

因此,教师要鼓励他们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教给他们掌握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的特点,凭借熟悉的有关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事物的发展,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如陆游的《游园不值》中“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两个写景的句子,展现了深邃的艺术意境。

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那是怎样的情景”的假设进入原有的意境,这样,学生就可根据教师的点拨,展开想象的翅膀,体会这首诗的诗情画意:春暖花开,诗人在小心地走过苍苔时,忽然看见一枝美丽的红色杏花从墙头伸出来,在风中摇曳……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之中,即使是程度较差学生也能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在推敲中欣赏语言美,丰富学生内心情感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诗歌用字精练传神,散文句式优美多样,记叙文对话富有个性,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欣赏,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又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课文《鸟的天堂》中作者写道:“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这段话写得很生动,其中的“堆”字用得特别传神,它描绘了树叶一片挨着一片,层层叠叠的情景,“明亮”一词形象地写出了树叶的色彩明亮富有光泽,“颤动”一词把静态的树叶描绘得栩栩如生。

这些词语我们如不引导学生认识琢磨,就很难体会出文章所表达的美感。

三、在对话中把握人物美,丰富学生的人物形象
人物对话是刻画人物形象的一种方法,要引导学生琢磨人物对话时思考“为什么这句话他(她)讲合适,别人讲就不合适”,从而体会出人物性格特点乃至思想品质之美感。

如《金色的鱼钩》一文中,老班长回忆起指导员对他说的一句话:“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

”这既是上级对下级的命令,又是指导员对战士的关心,对话言简意明,既反映了指导员的精明果断,又衬托了老班长的责任重大,表现了长征时期红军官兵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琢磨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在诵读中体验情感美,积极陶冶学生情操
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而诵读课文又是体验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

我们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就是要使学生在语文文字的训练中更好地获得语文学习能力,并且有机地使学生受到思想情感的陶冶。

那么,怎样读课文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文中的情感美呢?一是范读。

教师的范读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能引发学生情感,使学生、老师、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

同时,通过范读,学生也会模仿教师的一些朗读技巧,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二是自读。

听了范读后,学生模仿自读,去揣摩作者的情感,使他们进一步受到文中情感的熏陶。

三是引读。

对一些特殊的、说明问题有承接性和层次性的句、段,通过引读,能直接抒发作者与读者的审美情感。

四是议读。

通过评议朗读,可让学生自己体会怎样诵读更能体验文章的情感。

如李白诗《早发白帝城》,描写了李白流放夜郎,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惊喜交加,旋即放舟东下江陵时喜悦畅快的心情,教学时应用各种方式诵读诗句,把握李白当时的心情,层层推进,以使学生与诗人的情感达成共识,从而受到感染、领悟诗意。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要提高对美育的认识,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特点,落实素质教育,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知识潜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的合格的人。

参考文献
[1]黄纪刚谈小学语文美育教学.《神州》,2011年,8期。

[2]杨翠琴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初探.《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9期。

[3]孙新年 “美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新课程》,2013年,6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