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课件第十一章

合集下载

第十一章 多体理论

第十一章  多体理论

第11章多体理论§11.1 多体理论概述§11.1.1少体问题与多体问题众所周知,宏观世界是由许多微观客体构成的,量子理论是处理微观客体的有效工具。

在一定的层次之下,按着微观粒子数目的多少可以把体系分为少体体系和多体体系。

一般情况下,界定两种体系的粒子数并无十分明确的规定,通常把粒子数少于5个的体系称为为少体体系,否则为多体体系或者多粒子体系。

对少体问题的研究可以提供粒子之间相互作用的信息,它是研究多体问题的基础和出发点。

在前面几章中,所处理的基本上属于单体问题,即使原本是二体问题的氢原子也被化成了单体问题来处理,它们都属于少体问题的范畴。

真实的物理世界是由许多相互作用着的微观粒子构成的,多体理论就是研究如何处理这种多个相互作用着的粒子体系的理论。

多体理511512论在原子、分子、等离子体及原子核物理学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按着所研究对象的属性及能量大小分类:⎪⎪⎪⎩⎪⎪⎪⎨⎧⎪⎪⎩⎪⎪⎨⎧⎩⎨⎧⎩⎨⎧非相对论相对论费米子非相对论相对论玻色子全同粒子非全同粒子正如前面提到的,本书只涉及非相对论的内容。

§11.1.2 多体理论的基本问题1、多体体系的哈密顿算符设体系由N 个粒子组成,若只顾及二体相互作用,则体系的哈密顿算符为()()∑∑=>=+=Nj i N i j i v i t H 11,ˆˆˆ (11.1.1) 其中,()i t ˆ是第i 个粒子的动能算符,()j i v,ˆ是第i 个粒子与第j 个粒子的相互作用能。

第i 个粒子的动能算符可以具体写出为()222ˆi im i t ∇-= (11.1.2)二体相互作用也可以写成(11.1.3)513二体相互作用应该满足如下条件:粒子无自身相互作用,即不存在()i i v,ˆ的项;当第i 个粒子与第j 个粒子的相互作用被计入后,不再顾及第j 个粒子与第i 个粒子的相互作用。

N 个粒子体系的双粒子相互作用有()121-N N 项。

量子力学课件第十一章

量子力学课件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散射11.1 引言11.1.1 经典散射理论设想单个粒子入射到某一散射中心(比如说,一个质子撞击一个重原子核)。

其入射能量为E ,碰撞参数为b ,以散射角θ出射−如图11.1所示(为了简单起见,假定靶在方位角方向是对称的,那么轨道将在一个平面上,并且靶很重,反冲可以忽略)。

经典散射理论的基本问题是给定碰撞参数,计算散射角。

一般来说,碰撞参数越小,散射角越大。

图11.1:经典散射问题,碰撞参数为b ,散射角为θ。

图11.2:弹性刚球散射。

例题11.1 刚球散射。

假定靶是一个半径为R 的刚球,入射粒子被它弹性散射(如图11.2所示)。

用α表示,碰撞参数为sin b R α=,散射角为2θπα=-,所以,sin cos 222b R R πθθ⎛⎫⎛⎫=-= ⎪ ⎪⎝⎭⎝⎭[11.1] 显然,()12cos ,if ,0,if .b R b R b R θ-⎧≤=⎨≥⎩ [11.2]一般地,入射到横截面面积为d σ的无穷小面元内的粒子将被散射到相应的无穷小立体角d Ω内(如图11.3所示)。

若d σ越大,d Ω将越大;比例系数,()/D d d θσ≡Ω,称为微分(散射)截面:1图11.3:入射到面积d σ内的粒子被散射到立体角d Ω内。

[11.3]利用碰撞参数和方位角φ,d bdbd σφ=,sin d d d θθφΩ=,所以, ()θθθd dbb D sin =[11.4](由于θ通常是关于b 的减函数,导数实际上是负的—所以要加上绝对值符号。

)例题11.2 刚球散射(续上例)。

对刚球散射(例11.1), ⎪⎭⎫⎝⎛-=2sin 21θθR d db [11.5] 从而,1这是很不恰当的用语:D 不是微分,它也不是截面。

就我所知,用d σ代表名词“微分截面”更为恰当。

但是恐怕我们还得使用这个术语。

我也想提醒你们注意记号D (θ)是不标准的:大多数人把它称为/d d σΩ—这使得等式11.3看起来像是同义反复。

《量子力学》课件

《量子力学》课件

贝尔不等式实验
总结词
验证量子纠缠的非局域性
详细描述
贝尔不等式实验是用来验证量子纠缠特性的重要实验。通过测量纠缠光子的偏 振状态,实验结果违背了贝尔不等式,证明了量子纠缠的非局域性,即两个纠 缠的粒子之间存在着超光速的相互作用。
原子干涉仪实验
总结词
验证原子波函数的存在
详细描述
原子干涉仪实验通过让原子通过双缝,观察到干涉现象,证明了原子的波函数存在。这个实验进一步 证实了量子力学的预言,也加深了我们对微观世界的理解。
量子力学的意义与价值
推动物理学的发展
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之一,对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促进科技的创新
量子力学的发展催生了一系列高科技产品,如电子显微镜、晶体 管、激光器等。
拓展人类的认知边界
量子力学揭示了微观世界的奥秘,拓展了人类的认知边界。
量子力学对人类世界观的影响
01 颠覆了经典物理学的观念
量子力学在固体物理中的应用
量子力学解释了固体材料的电子 结构和热学性质,为半导体技术 和超导理论的发现和应用提供了
基础。
量子力学揭示了固体材料的磁性 和光学性质,为磁存储器和光电 子器件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量子力学还解释了固体材料的相 变和晶体结构,为材料科学和晶
体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量子力学在光学中的应用
复数与复变函数基础
01
复数
复数是实数的扩展,包含实部和虚部,是量子力 学中描述波函数的必备工具。
02
复变函数
复变函数是定义在复数域上的函数,其性质与实 数域上的函数类似,但更为丰富。
泛函分析基础
函数空间
泛函分析是研究函数空间的数学分支,函数空间中的元素称为函数或算子。

unit11

unit11

第十一、十二章量子物理基本要求1.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不能从经典物理获得解释。

普朗克提出了能量量子化假设,从而成功地解释了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并导致了量力学的诞生和许多近代技术。

2.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无法用光的波动理论解释。

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假设。

用爱因斯坦方程 hν= mv2/2 +w 解释了实验规律。

3.巴耳末得到的氢光谱实验规律和卢瑟福的原子模型促使玻尔提出了氢原子的玻尔理论,较好地解释了氢光谱规律。

弗兰克---赫兹实验证实了能级的存在。

4.德布罗意提出了物质波假设,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德布罗意波的波长λ=h/p ,频率ν=E/h.戴维逊---革末的电子衍射实验证实了物质波的存在。

5.施特恩---盖拉赫实验证实电子有自旋。

6.德布罗意波是概率波。

微观粒子状态用波函数Ψ描述,波函数的平方|Ψ|2表示粒子在某点于某时刻出现的概率密度。

微观粒子状态的演化用薛定谔方程描述。

激光的产生与特性。

自测题:一. 填空题1.氢原子处于基态轨道的速度约为6410/,电子m S的德布罗意波长为______________.2.波长为λ的光子的动量p = ______,能量ε=_________,能量与动量的关系为___________质量m =_________.3.绝对黑体在温度t=0o C时,最大单色辐出度对应的波长λm=____________.4.太阳单色辐出度对应的波长λm=540nm,若将太阳视为黑体,则太阳的总辐出度为__________.5.已知钨的红限波表为230nm,现用波长180nm的紫外光照射金属钨,从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为_________eV.6.氢原子处于基态的能量为____________,处于主量子数为n的激发态的能量为__________.7.在锂表面,入射波长λ=310nm 的单色光.为了停止光电子发射需加遏止电压 1.7V,则锂的逸 出功为_______eV.(2.3eV)8.质量等于电子静止质量的光子波长为______________.9.电子通过电压为_________伏的加速区,才能使德布罗意波长为0.1nm.(150V)10.一个离开质子相当远的电子以2eV 的动能向质子运动,并被质子束缚成一个基态氢原子,在该过程中发射的光波的波长为___________nm.11.描写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波函数为(,,,)x y z t ψ,则2|(,,,)|x y z t ψ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x y z t dV ψ(dV 表示点(x,y,z)处体积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描写原子中电子状态的四个量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分别表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若氢原子中主量子数n=3,那么轨道角动可能取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若角量子数l=2,则轨道角动量在磁场方向的投影的可能取值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________________;弗兰克-赫兹实验证实了____________;康普顿效应证实了_____________________;施特恩-盖拉赫实验证实了___________________;戴维逊-革末实验证实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计算题1.钡的逸出功为2.5eV,当波长为400nm的光入射在钡发射极上,要使光电子轨道限制在半径为0.2m的圆内,所需横向磁感应强度B为多少?(1.32×10-5T) 2.氢原子巴耳末系的最长波长和最短波长是多少?氢原子从主量子数n=5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能发射几种波长为多少的光?用能量12.6eV 的电子轰击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能激发到n 等于多少的能级?能发射几条谱线?3. 求出能占据一个d 支壳层的最多电子数,并写出这些电予的轨道磁量子数m 和自旋磁量子数m s .4. 试列出银原子中电子按壳层的排布.5. 一维无限深势阱中粒子的定波函数为试求:粒子在0x =到3ax =之间被找到的概率,当(1)粒子处于基态时;(2)粒子处于n =2的状态时.a 为势阱宽度.。

量子力学课件(完整版)

量子力学课件(完整版)

Light beam
metal
electric current
11
能量量子化的假设
造成以上难题的原因是经典物理学认为 能量永远是连续的。
如果能量是量子化的,即原子吸收或发 射电磁波,只能以“量子”的方式进行, 那末上述问题都能得到很好的解释。
12
能量量子化概念对难题的解释
原子寿命 ①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处于一系列分立的能级之中。
18
当 kT hc(高频区)
E(, T)

2hc2 5
e hc
kT
Wein公式
当 kT hc(低频区)
E(, T)

2c 4
kT
Rayleigh–Jeans公式
19
能量量子化概念对难题的解释
对光电效应的解释
如果电子处于分立能级且入射光的能 量也是量子化的,那么只有当光子的能 量(E =hυ)大于电子的能级差,即E =hυ > En-Em时,光电子才会产生。如 果入射光的强度足够强,但频率υ足够 小,光电子是无法产生的。
2 , k 2 / ,
得到 d 2 0,所以,t x(t)
dk 2 m
物质波包的观点夸大了波动性的一面,抹杀 了粒子性的一面,与实际不符。
45
(2)第二种解释:认为粒子的衍射行为是大 量粒子相互作用或疏密分布而产生的行为。 然而,电子衍射实验表明,就衍射效果 而言, 弱电子密度+长时间=强电子密度+短时间 由此表明,对实物粒子而言,波动性体 现在粒子在空间的位置是不确定的,它是以 一定的概率存在于空间的某个位置。
2
这面临着两个问题:
1、信号电磁波所覆盖的区域包括大量的 元件,每个元件的工作状态有随机性,但 器件的响应具有统计性;

量子力学(全套) ppt课件

量子力学(全套)  ppt课件


1 n2

人们自然会提出如下三个问题:
1. 原子线状光谱产生的机制是什么? 2. 光谱线的频率为什么有这样简单的规律?
nm
3. 光谱线公式中能用整数作参数来表示这一事实启发我们 思考: 怎样的发光机制才能认为原子P的PT课状件态可以用包含整数值的量来描写12 。
从前,希腊人有一种思想认为:
•2.电子的能量只是与光的频率有关,与光强无关,光
强只决定电子数目的多少。光电效应的这些规律是经典
理论无法解释的。按照光的电磁理论,光的能量只决定
于光的强度而与频率无关。
PPT课件
24
(3) 光子的动量
光子不仅具有确定的能量 E = hv,
而且具有动量。根据相对论知,速度 为 V 运动的粒子的能量由右式给出:
nm
11
谱系
m
Lyman
1
Balmer
2
Paschen
3
Brackett
4
Pfund
5
氢原子光谱
n 2,3,4,...... 3,4,5,...... 4,5,6,...... 5,6,7,...... 6,7,8,......
区域 远紫外 可见 红外 远红外 超远红外


RH
C

1 m2
自然之美要由整数来表示。例如:
奏出动听音乐的弦的长度应具有波长的整数倍。
这些问题,经典物理学不能给于解释。首先,经典物理学不能 建立一个稳定的原子模型。根据经典电动力学,电子环绕原子 核运动是加速运动,因而不断以辐射方式发射出能量,电子的 能量变得越来越小,因此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终究会因大量 损失能量而“掉到”原子核中去,原子就“崩溃”了,但是, 现实世界表明,原子稳定的存在着。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它 实验现象在经典理论看来是难以解释的,这里不再累述。

物理课件第十一章节量子力学基础

物理课件第十一章节量子力学基础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假设,解释了光电效应实验的现
象。
物质波的发现
03
1924年,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的概念,为量子力学的产生奠定
了基础。
发展历程
1925年,海森堡和玻尔等提出量子力学的矩阵力学。 1926年,薛定谔提出量子力学的波动方程。
1930年代,量子电动力学的发展,解释了电子的磁性和光子的发射与吸收过程。
物理课件第十一章节量子力学基础
目 录
• 量子力学的起源与发展 • 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 • 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 • 量子力学的应用 • 量子力学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01 量子力学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背景
19世纪末经典物理学的困境
01
经典物理学在解释微观粒子(如电子和光子)的行为时遇到困
难。
光电效应实验
02
海森堡矩阵力学中,物理量的测 量会导致态矢量的塌缩,从而改
变系统的状态。
海森堡矩阵力学与薛定谔波动力 学并列为量子力学的两大基础。
量子力学的公理化
量子力学的公理化表述是基于一些不 证自明的公理建立起来的理论体系。
公理化表述使得量子力学具有形式化 和严格化的特点,有助于深入理解和 应用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的公理化表述包括态矢空间、 可观测物理量、演化算子等基本概念 和规则。
04 量子力学的应用
原子结构与性质
原子结构
量子力学能够描述原子的电子结 构,包括电子云分布、能级和跃 迁等,从而解释元素的化学性质 和光谱特征。
原子光谱
量子力学能够解释原子光谱的精 细结构和规律,如巴尔末公式、 里德伯公式等,为光谱分析和化 学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分子结构与性质
分子轨道理论
利用量子力学中的分子轨道理论,可 以描述分子的电子结构和化学键的本 质,解释分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量子力学基础教程陈鄂生

量子力学基础教程陈鄂生

i (mk ) t
2
二、共振跃迁 末态能量大于初态能量 1.共振吸收(受激吸收)
Em Ek 时, mk
Wk m t Fmk 4
2 2
0 。若 mk,则
i mk t
e
1
2
mk

Fmk sin
2 2
2
mk
2 2
t
mk
其中二级修正: t 1 imnt (2) (1) (t )e dt am (t ) an (t ) H mn i n 0
五、跃迁几率与跃迁速率 一级近似下 : (r , t ) am (t )e
m iEmt /
m ( r )
iEmt /
e
iEk t /
y z 0
z ~ 1011 m, ~ 106 m z
cos( 2

z t ) cos t
2 z

sin t
ˆ F ˆ cos t ,其中 F ˆ e x 于是 H 0
ii.共振跃迁速率
wk m


wk m
e2 02
(0) (1) a ( t ) a ( t ) a am (t )的一级近似:m m m (t ),
dam (t ) 1 dt i
imnt a (t )H mn (t )e (0) n n
a 其中一级修正为:
(1) m
1 i

t
0
imk t H mk (t )e dt
方程左乘 (r )后做全空间积分
* m
n
n
dam (t ) iEnt / (t )e iEnt / i e an (t ) H mn dt n

北京大学量子力学课件_第11讲

北京大学量子力学课件_第11讲

n 1
例: 求
S 0
ˆn [x, p x]
ˆ x [x, p ˆ x ]p ˆx p
S 0 n 1 s n s 1
n 1 n 1 ˆ ˆx i p x inp S0
n 1
在算符的运算时,要特别小心 。 ˆ ,B ˆ ,B ˆ 对易,可证明 ˆ 和 A 例:如 A

n2
S 0
s 1 ˆ ˆ ˆ n 1 s 1 n 1 ˆ ˆ ˆ ˆ B [ A , B ] B [ A , B ] B
ˆ ,B ˆ ,B ˆ s [A ˆ ]B ˆ n s 1 [A ˆ ]B ˆ n 1 B
S 1
n 1
ˆ ,B ˆ s [A ˆ ]B ˆ n s 1 B

1 m 1 2 ˆ ˆ] [ i ( m ) px x 2
c e
* i t
所以,
ˆ (t ) x
ˆ a ˆ) (a 2m

(ce it c* e it ) 2m
x( 0) cos( t )
ˆ a ˆ) m (a ˆ x (t ) p 2 i

[i , r ] 0 另外,对易关系与表象选择无关 如 n ˆ [x, p x ]
[i , pn x] p x
n 1 ˆ inp x
ˆ z , r] [L
(3)算符的厄密性(Hermiticity) A. 算符复共轭:若对波函数(任意)有
ˆ A
ˆ * * B
例如 2. 对不显含时间的薛定谔方程
ˆ E H ˆ 2 E 2 ,则 ˆ 1 E 1 , H 若 H
c11 c 2 2
E(c11 c 2 2 )

《量子力学》课程11

《量子力学》课程11

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的一种表象。当我们选取一组可对 ˆ 易的力学量算符 F 的完全的正交的本征函数 系作为基矢来表示态矢量,我们就称这种表 象为 F 表象。例如,若选坐标算符的一组 完备本征函数(称为本征矢)为基矢,则称 为坐标表象,若选动量算符的一组完备本征 矢为基矢,则称为动量表象。同一态矢量由 一种表象到另一表象可以通过一个幺正变换 来实现,这就是表象变换。
2
2

2
量子力学
例2:设粒子在势阱宽度为 a 的一维无限深势 阱中运动,如果粒子的状态由波函数
( x)
4 a
sin
x
a
cos
2
x
a
描述,求粒子的能量的可能值和相应的几率。
解:E n
n
2 2
2
2ma
2
n ( x)
2 a
sin
n x a
量子力学
( x)
2 a sin
量子力学

2

2
c3
2

1 2 1
c1
2
2
量子力学
第四章 态和力学量的表象
在量子力学中,把体系的状态和力 学量算符的具体表示方式,称为表象。本 节讨论量子力学的表象理论,将介绍量子 态和算符在某一任意表象中的矩阵表示, 以及从一表象到另一表象的变换。
主要内容:
1、态的表象 2、算符的矩阵表示 3、量子力学公式的矩阵表述 4、幺正变换
2 2
2)测量
2 的可能值。 l
量子力学
解: c1Y11 c2 Y20 ,(c12 c2 2 1) ˆ Y mY , l 2Y l (l 1) 2Y ˆ l z lm lm lm lm 1)

第11章光与物质作用的全量子理论

第11章光与物质作用的全量子理论
1 i ( a a ) t / 2
(a a )e
e 1 i ( a a ) t / i 0 2
e
g
0
0 1 i 0 1 0 e
e
g
0
(11.1.20)
t
为了揭示其中各项的物理意义和求出旋转波近似下的相互作用哈密顿量,需要利用如下的关系式:
(11.1.21)
(11.1.22)
其中各项代表的物理意义如图 11.1.2 所示。
图 11.1.2 旋转波近似。 (a) 共振过程;(b) 非共振过程
现简要说明如下:
a 是原子从 e 跃迁到 g 并发出一个光子;a 是原子从 g 跃迁到 e 并吸收一个光子。这两个
过程都是贡献大的项 e
图 11.1.1 示意了光场与原子的耦合。 (11.1.1)
图 11.1.1 场与原子的耦合示意图
对一个二能级原子,有如下标识: 上能级(激发态)的本征态: e ,下能级(基态)的本征态: g 。即二能级体系的基矢是: e , g , 这样,态矢量可以表示为:
ce e cg g
基矢的矩阵形式为:
(a a ) n a a(a a 1 ) n
可以证明,在相互作用表象下,场与原子相互作用的哈密顿量为:
(I ) it i t it a eit HF A g ae e e i( ) t g a e i( )t a ei( )t a ei( )t a e
(11.1.15)
1 H a a eg z g (a a)( ) 2
(11.1.16)

量子力学讲义第1112章

量子力学讲义第1112章

第四篇 跃迁问题和散射问题量子跃迁 ~ 初态 −→−'H末态:几率?弹性散射 ~ 初态 −−→−)(r U 末态:散射截面(几率)?第十一章 量子跃迁量子态的两类问题:① 体系的可能状态问题,即力学量的本征态和本征值问题。

② 体系状态随时间演化问题ψψH ti =∂∂。

11.1 跃迁与跃迁几率设 )0().()(),()(0)0()0()0(00=∂∂='+=tH r E r H t H H t H n nnψψ → 定态波函数 ,......2,1,)(),()0()0()0(==-n e r t r t E in nn ψψ。

将)(t H ' 作微扰,t =0时加入。

本节讨论在)(t H '作用下,由初态)0(k ψ−→−'H末态)0(m ψ的几率?=→m k W一、体系由)0(k ψ→)0(m ψ的几率将),(t r ψ按}{)0(n ψ展开:)()(),()0(r t C t r n nn ψψ∑=。

由0H 的定态波函数知,0H 引起的变化由tE i n e )0(-反映,故可令t E i n n n et a t C )0()()(-=,)(t H '引起的变化由)}({t a n 反映。

),()()()(),()0()0()0(t r t a r e t a t r n nn n t E in n nψψψ∑∑==→-。

)(~)(2t a t a W m m m k =∴→称为几率幅。

二、)(t a n 的运动方程利用含时S-方程,有∑∑∑∑'+=∂∂+nnn n n n n n n n n n t r H t a t r H t a t r t t a i dt t da t r i ),()(),()(),()()(),()0()0(0)0()0(ψψψψ 由 ∑∑'=→=∂∂nn n n n n n n t r H t a dt t da t r i t r H t r t i ),()()(),(),(),()0()0()0(0)0(ψψψψ用),()*0(t r m ψ左乘,并积分得∑'=nt i mnn m mn e H t a dt t da i ω)()(, 式中 )(1,)()()0()0()0()*0(n m mn n m mnE E d r H r H -='='⎰ωτψψ~玻尔频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 散射11.1 引言11.1.1 经典散射理论设想单个粒子入射到某一散射中心(比如说,一个质子撞击一个重原子核)。

其入射能量为E ,碰撞参数为b ,以散射角θ出射−如图11.1所示(为了简单起见,假定靶在方位角方向是对称的,那么轨道将在一个平面上,并且靶很重,反冲可以忽略)。

经典散射理论的基本问题是给定碰撞参数,计算散射角。

一般来说,碰撞参数越小,散射角越大。

图11.1:经典散射问题,碰撞参数为b ,散射角为θ。

图11.2:弹性刚球散射。

例题11.1 刚球散射。

假定靶是一个半径为R 的刚球,入射粒子被它弹性散射(如图11.2所示)。

用α表示,碰撞参数为sin b R α=,散射角为2θπα=-,所以,sin cos 222b R R πθθ⎛⎫⎛⎫=-= ⎪ ⎪⎝⎭⎝⎭[11.1] 显然,()12cos ,if ,0,if .b R b R b R θ-⎧≤=⎨≥⎩ [11.2]一般地,入射到横截面面积为d σ的无穷小面元内的粒子将被散射到相应的无穷小立体角d Ω内(如图11.3所示)。

若d σ越大,d Ω将越大;比例系数,()/D d d θσ≡Ω,称为微分(散射)截面:1图11.3:入射到面积d σ内的粒子被散射到立体角d Ω内。

[11.3]利用碰撞参数和方位角φ,d bdbd σφ=,sin d d d θθφΩ=,所以, ()θθθd dbb D sin =[11.4](由于θ通常是关于b 的减函数,导数实际上是负的—所以要加上绝对值符号。

)例题11.2 刚球散射(续上例)。

对刚球散射(例11.1), ⎪⎭⎫⎝⎛-=2sin 21θθR d db [11.5] 从而,1这是很不恰当的用语:D 不是微分,它也不是截面。

就我所知,用d σ代表名词“微分截面”更为恰当。

但是恐怕我们还得使用这个术语。

我也想提醒你们注意记号D (θ)是不标准的:大多数人把它称为/d d σΩ—这使得等式11.3看起来像是同义反复。

我认为如果我们单独用一个符号来代表微分截面的话,它将会带来较少的混淆。

()()422sin sin )2cos(2R R R D =⎪⎭⎫ ⎝⎛=θθθθ [11.6] 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微分截面不依赖θ。

总截面是将D (θ)对立体角积分:()Ω≡⎰d D θσ [11.7]粗略地讲,它是被靶散射的入射束的总面积。

例如对刚球散射,()22R d R πσ=Ω=⎰[11.8]可以预期,它正是球的截面面积;入射到此面积内的粒子将击中靶,而在此之外的粒子将不能击中靶。

这里所给出的表达形式的实质在于它对于不能简单地说“击中或击不中”的“软”靶(比如一个原子核的库仑场)也同样适用。

最后,假定有一束入射粒子,具有均匀强度(或粒子物理学家所称的亮度)Λ≡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入射粒子数目。

[11.9] 单位时间内通过面积d σ(散射到立体角d Ω内)的粒子数目是()dN d D d σθ==ΩL L ,从而,()1dND L d θ=Ω[11.10] 由于它只涉及实验室中容易测量的量,通常被作为微分截面的定义。

如果探测器接收散射到立体角d Ω内的粒子,计录下单位时间内的粒子数目,除以d Ω,再除以亮度得到微分散射截面。

***习题11.1 卢瑟福散射。

设电荷为q 1,动能为E 的入射粒子被一电荷为q 2 的静止重粒子散射。

(a ) 给出碰撞参数和散射角的关系。

2 答案:120(/8)cot(/2)b q q E πεθ=。

(b ) 求出微分散射截面。

答案:()()1220216sin 2q q D E θπεθ⎡⎤=⎢⎥⎣⎦[11.11](c ) 证明卢瑟福散射的总截面是无穷大。

通常说1/r 势具有“无穷大作用距离”;你逃脱不了库仑力的作用。

11.1.2 量子散射理论在散射的量子理论中,我们设想有一列入射平面波,()ikzz Ae ψ=,在z 方向上传播,它与一散射势相遇,产生一列出射球面波(图11.4)3。

也就是说,我们要寻求具有以下通式的2可参考有关经典力学的书,例如:Jerry B. Marion and Stephen T. Thornton, Classical Dynamics of Particles and Systems , 4th ed., Saunders, Fort Worth, TX (1995), Section 9.10。

3就目前来说,这里没有牵涉到很多量子力学方面的知识;我们在讨论的是波(相对于经典粒子)的薛定谔方程的解:()(), ikr ikze r A ef r r ψθθ⎧⎫⎪≈+⎨⎬⎪⎭⎩对大的 [11.12](球面波项中出现因子1/r 是为了在远离散射中心处2ψ形如1/r 2以保证几率守恒。

)与通常一样,波数k 与入射粒子的能量之间的关系为:图11.4:波散射;入射平面波产生出射球面波。

mEk 2≡[11.13] 像以前那样,我将假定靶关于方位角对称;不过对更一般的情况,出射球面波的振幅f 也可能依赖于φ。

图11.5:在时间dt 内通过面积d σ的入射束体积dV 。

所有问题就归结为确定散射振幅()f θ;由它可给出θ方向上的散射几率,进而与微分散射,甚至可以把图11.4看作一幅描述水波遇到一块岩石的画面,或者(更好地三维散射的角度)一幅表示声波从一个篮球上反弹的图画。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以实函数形式写出波函数:[cos()()cos()/]A kz f kr r θδ++()f θ将代表被散射到θ方向上的声波振幅。

截面相联系。

以速度υ运行的入射粒子在时间dt 内通过无穷小面积d σ的几率是(图11.5)22incident ()dP dV A dt d ψυσ==它等于粒子被散射到相应的立体角d Ω内的几率:2222scattered 2()AfdP dV dt r d r ψυ==Ω,由此得出2d fd σ=Ω,从而,()()2θσθf d d D =Ω≡[11.14] 显然微分截面(实验工作者感兴趣的量)等于散射振幅(可通过求解薛定谔方程而得到)绝对值的平方。

在随后的几节中我们将学习计算散射振幅的两种方法:分波法和波恩近似。

问题11.2 对一维和二维散射,构造与11.12式相对应的表达式。

11.2 分波法11.2.1理论表述正如我们在第四章中所发现的那样,在球对称势()V r 情况下,薛定谔方程的解可表示为:()()()φθφθψ,,r,m l Y r R = [11.15] 其中m l Y 是球谐函数(4.32 式),()()u r rR r =满足径向方程(4.37 式):()()Eu u r l l m dr u d m =⎥⎦⎤⎢⎣⎡+++-2222212r V 2 [11.16] 当r 很大时势趋于零,并且离心部分贡献可以忽略,上式变为,222d uk u dr≈- 其通解为:()ikr ikr u r Ce De -=+;第一项代表出射球面波,第二项代表入射球面波。

我们目的是求散射波,所以要求D =0。

因此,当r 很大时,我们有,()ikre R r r,这符合上一节中的物理图象(11.12 式)。

上述讨论是针对r 很大的情况(更准确地说对应1kr 的情况;光学中称为辐射区)。

正如在一维散射理论中那样,我们假定势是“局域的”,即认为在有限的散射区域之外势为零(如图11.6所示)。

在中间区域(此区域内V 可以忽略,但是需保留离心项),4径向方程4这里不适用于库仑势,因为当r →∞时,1/r 比1/r 2 更慢地趋于零,在此区域内离心项不占主导地位。

变为:()u k u rl l dr u d 22221-=+- [11.17] 通解(方程4.45)是球贝塞尔函数的线性组合:()()()l l u r Arj kr Brn kr += [11.18]然而,无论l j (它有点像正弦函数) 还是l n (它像一个余弦函数的推广)都不能表示出射波(或入射波)。

我们需要的是类似于ikre 和ikre-的线性组合;因此选择球汉克尔函数:()()()()1;ll l h x j x i n x ≡+ ()()()()2l l l h x j x i n x≡- [11.19]图11.6:局域势散射:散射区(较暗的阴影),中间区(较亮的阴影)和辐射区(此区域内1kr )。

表11.1:球汉克尔函数,(1)(2)表l因此库仑势不是局域的,分波法不适用。

趋于/ikrer ,而(2)()l h kr (第二类汉克尔函数)趋于/ikr e r -;因而对于出射波,我们需要第一类球汉克尔函数:()()()kr h r R l 1~ [11.20]因此,在散射区域之外(()0V r =),波函数为: ()()()()⎪⎩⎪⎨⎧⎭⎬⎫+≡∑m l m l l m l ikzY kr h eA r c ,1,,,,φθφθψ [11.21] 第一项是入射平面波,求和项(展开系数,l m C )代表散射波。

但是由于我们假定势具有球对称性,波函数不依赖于φ,5所以,仅有对应于0m =的项存在(注意m im l Y e φ )。

根据方程4.27 和4.32 ,有: ()()0,cos ll Y θφθ≡[11.22] 其中l P 为l 阶勒让德多项式。

通常重新定义展开系数,令1,0l l l C i +≡:()()()()()⎩⎨⎧⎭⎬⎫++=∑∞=+011cos 12,l l l l l ikz p kr h a l i k e A r θθψ [11.23]下面将会看到这种表达形式的方便之处;l a 称为第l 分波振幅。

在r 很大的情况下,汉克尔函数近似于1()/l ikri ekr +-(表11.1),因此, ()()⎩⎨⎧⎭⎬⎫+≈r e f e A r ikr ikz θθψ, [11.24]其中,()()()θθcos 120ll l p a l f ∑∞=+=[11.25]从而更严格地证实了方程11.12 所假设的通式,并且告诉我们如何根据分波振幅(l a )计算散射振幅()f θ。

微分截面是: ()()()()()()θθθθcos cos 1212'''*'2l l l l llp p a a ll f D ++==∑∑ [11.26]总截面是:5由于入射平面波定义了一个z 方向,球对称性被破坏,θ依赖性没有问题。

但是方位角对称性仍然存在;入射平面波不依赖φ,并且散射过程也不可能导致出射波依赖于φ。

()2124ll al ∑∞=+=πσ [11.27](这里对角度的积分利用了Legendre 多项式的正交性和方程4.34 。

)11.2.2 计算技巧余下的事情是根据问题中的势能计算确定分波振幅l 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