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孤独症的康复训练方法
孤独症患儿康复训练的步骤
孤独症患儿康复训练的步骤
1、拟定学习目标:了解儿童的起点行为与分析现有能力后,要
具体地列出他该增进的行为和该减少的行为,并让家长了解,配合共同教导。
2、实用的原则:孤独症儿童的抽象思考能力有缺陷,不懂的举
一反三,要尽量通过实物帮着他们理解与获得有用的沟通技巧。
所以在教导孤独症儿语言训练时要以生活用语为优先。
3、循序渐进的原则:儿童各方面的能力是依循一定的顺序而发展,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能力也不例外。
例如一个孩子还不会说话,妈妈却拿着果汁要他说出;喝;才给他,结果弄得孩子大发脾气,妈妈沮丧不已。
如果这个妈妈能了解孩子的学习重点在于基本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仿说,她就不会缘木求鱼地要孩子去做那些根本做不到的事。
所以在教学前必须先做能力分析,依儿童的个别差异,循序渐进的教。
4、避免一成不变的学习过程:孤独症儿童本来就有固定行为的
特性,故在教导时应尽量多变化,不分时地给予机会教育。
否则会造成他只在特定地方才知道某个东西,离开该处就不知道了。
例如在教孩子认识水时,要让他了解在瓶子中的是水,水龙头流出来的也是水,水沟中的水也是水。
幼儿园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活动
幼儿园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活动幼儿园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活动是指为自闭症儿童设计特定的康复训练活动,以促进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在幼儿园中,教师应该注重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班级生活和学习。
下面将从理论、方法和实际操作等方面,详细阐述幼儿园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活动。
一、理论1. 自闭症的特点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主要特征为社交障碍、语言障碍、刻板行为和兴趣、感知细节等。
自闭症儿童的认知和沟通能力较弱,对于周围环境的变化,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导致行为异常。
2. 康复训练的基本原则康复训练是一种综合性的干预措施,旨在通过认知、语言、社会互动技能等方面的训练,促进自闭症儿童的身心发展。
康复训练的基本原则是:(1)个体化:针对每个自闭症儿童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康复训练计划。
(2)科学化:康复训练应基于科学原理和实践经验,并应不断调整和改进。
(3)综合性:康复训练应包括认知、语言、行为和社会互动等多个方面。
(4)渐进性:康复训练应根据自闭症儿童的训练进程,按照阶段性目标进行有序地推进。
(5)积极性:康复训练应充分发挥自闭症儿童的积极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康复训练,提高训练效果。
3. 康复训练的内容(1)语言训练:由于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能力较弱,教师应采用多种形式的语言训练,包括语音、语义、语法等方面的训练。
(2)认知训练: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记忆和思维等方面存在缺陷,因此,认知训练应成为康复训练的重点,着重培养自闭症儿童的认知能力。
(3)社会技能训练:自闭症儿童在社交互动方面存在困难,教师应着重培养自闭症儿童的社会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人际交往中。
(4)行为训练:自闭症儿童的刻板行为和兴趣会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因此,行为训练应着重培养自闭症儿童的正常行为习惯。
二、方法1. 连贯性训练自闭症儿童对于外界的变化和信息理解能力较弱,因此,教师应通过连贯性训练,帮助自闭症儿童更好地理解、记忆信息,使其容易适应新的环境和学习。
自闭症训练方法
自闭症训练方法
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其症状包括社交交往和语言沟通能力的缺陷,以及重复性行为和强迫性行为等。
自闭症的训练方法因儿童的病情严重程度和年龄而异,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训练方法:
1. 应用行为疗法:行为疗法是一种帮助自闭症儿童建立积极行为模式的方法,包括正反馈、负反馈和时间延迟等技术。
2. 应用语言疗法:语言疗法是一种帮助自闭症儿童理解和表达语言的方法,包括语言模仿、语音启蒙、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等技术。
3. 应用社交技能训练:社交技能训练是一种帮助自闭症儿童提高社交技能和交往能力的方法,包括目光接触、身体语言、面部表情、语言交流等技术。
4. 应用感觉整合疗法:感觉整合疗法是一种通过刺激自闭症儿童感官系统,帮助他们整合感觉信息,提高感官协调性和情感调节的方法。
5. 应用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帮助自闭症儿童改变不良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提高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的方法,包括认知重构、行为分析和自我监测等技术。
除了以上训练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如音乐疗法、艺术疗法、物理治疗等,可以帮助自闭症儿童缓解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训练方法需要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结合家庭、学校和专业机构等多方面的支持和合作,全面提高儿童的康复和发展水平。
孤独症儿童家庭康复指导内容
孤独症儿童家庭康复指导内容
以下是 9 条孤独症儿童家庭康复指导内容:
1. 要多和孩子说话呀!就像给花朵浇水一样,不断滋养他们的语言世界。
比如,你可以随时和孩子聊聊:“宝贝,你看这个是什么颜色呀?” 这样
能刺激他们的语言发展呀。
2. 得给孩子创造规律的生活呢!好比火车在轨道上才能平稳前进。
每天在固定时间吃饭、睡觉、玩耍,孩子会更有安全感,就像小船有了安稳的港湾。
3. 带孩子出去走走吧,外面的世界多精彩呀!就像雏鹰需要广阔的天空飞翔。
去公园、超市,让他们感受不同的人和环境。
4. 别忽视孩子的兴趣呀!顺着他们喜欢的事情引导,这不就像顺着水流划船更轻松嘛。
比如孩子喜欢拼图,就和他一起玩拼图,锻炼他的手眼协调。
5. 要耐心等待孩子的回应啊!如同等待花苞绽放,别着急,总会看到花开的那一天。
当孩子努力表达时,给他足够的时间。
6. 别忘了鼓励孩子呀!一句小小的夸赞能让他们开心好久呢,如同阳光温暖花朵。
孩子做对了事情,马上说:“宝宝真棒!”
7. 放音乐给孩子听呀,音乐的力量可大了!就像春风吹拂心田那般美妙。
欢快的音乐会让孩子心情愉悦呢。
8. 多和孩子互动玩游戏呀!你追我赶,多么有趣,就像小鱼在欢乐地嬉戏。
这样能增进亲子关系呀。
9. 保持家庭氛围的快乐哟!一个充满欢笑的家就像温暖的太阳,能照亮孩子的世界。
大家都开开心心的,对孩子的康复多重要呀!
总之,孤独症儿童需要我们更多的爱和耐心,家庭的努力对他们的康复至关重要!让我们一起为孩子的成长加油!。
孤独症康复训练手册
孤独症康复训练手册简介孤独症,也称为自闭症,是一种影响儿童和成人的神经发育状况,表现为社交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重复、刻板的行为模式。
本手册旨在为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专业、实用的康复训练方法和指导。
训练原则1. 个别化:针对孤独症儿童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2. 系统性:康复训练应持续、有计划地进行,涵盖各个方面的发展需求。
3. 早期干预:尽早发现和干预孤独症儿童,以提高康复效果。
4. 家庭参与:家庭是孤独症儿童康复的重要支持,家长需积极参与训练过程。
5. 积极强化:通过正面的奖励和反馈,鼓励孤独症儿童积极参与训练。
训练内容社交交往能力训练1. 眼神交流:鼓励儿童与训练者进行眼神交流,可采用游戏、互动等方式进行。
2. 面部表情:引导儿童观察和模仿面部表情,以提高情感表达能力。
3. 社交互动:通过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帮助孤独症儿童学习社交技巧。
沟通能力训练1. 语言理解:通过图片、实物等辅助手段,提高孤独症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
2. 表达能力:鼓励儿童用语言、手势等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3. 非语言沟通:教授儿童理解非语言信息,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
行为技能训练1. 自我照顾:教导孤独症儿童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技能,如穿衣、洗澡等。
2. 情绪管理:帮助儿童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适当的情绪调节方式。
3. 适应环境:训练儿童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提高其社会适应性。
认知能力训练1. 注意力: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提高孤独症儿童的注意力。
2. 记忆力:运用记忆卡片、故事等方法,锻炼儿童的记忆力。
3. 解决问题:设计问题解决任务,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家庭支持与训练1. 家长培训:定期举办家长培训班,提高家长对孤独症的认识和康复训练技能。
2. 家庭康复计划:协助家长制定家庭康复计划,确保训练持续进行。
3. 亲子活动:组织亲子活动,增进孤独症儿童与家人的情感交流。
注意事项1. 保持耐心和关爱:孤独症儿童康复过程可能较长,需保持耐心和关爱。
自闭症孩子训练方法
自闭症孩子训练方法训练自闭症儿童的方法有:(一)实施行为治疗1. 逐渐放松:从轻度释放身心至长期保持,让孩子能够身心自在,从而打破被激励的无序活动模式;2. 访谈:不仅要让孩子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情绪,更要让他们知道如何正确表达自己;3. 回忆性行为治疗:通过回忆性技巧,记住有压力的事实并改善应对策略;4. 书面技术:比如挥之不去的思想的书写,写下对拒绝的回应,提升自卑心理,促进心理状态的更新和确立;(二)实施认知行为治疗1. 对症法:通过提出引诱、讨论问题的办法,帮助患者解决当前的问题;2. 解释法:帮助自闭症患者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之间的关系;3. 模仿法:将良好行为和有效解决方案模仿给自闭症患者,让他们模仿学习;4. 分析法:让自闭症患者思考过去发生的事情,找出他们可能出现行为问题的原因;(三)采用计划性操作:1. 熟悉规则:当自闭症患者感到困惑时,做好准备,让他们接受更多的社会规则;2. 重复思维策略:使已学习的思维策略反复被练习,情形再现;3. 情况描写:使患者有充足的思考机会,根据教师或家长提供的描述,自主分析解决问题;4. 自主培养:活跃自闭症患者的发言要求,大胆发言,做出抉择,提高自主意识;(四)实施社会功能训练1. 遵守社会规则:和别人交谈时要恭敬有礼;2. 克服社会焦虑:把一些害怕的事放到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3. 理解社会反应:学习我们如何识别及回应其他人的暗示;4. 模仿学习:跟随行为或语言上比较熟练的人,逐渐模仿学习。
通过以上几个方法,可以让自闭症儿童掌握较好的技能,克服自闭症症状,摆脱焦虑和阻碍,获得更多的社交能力和较为向上的社会表现。
若家长能够耐心陪伴孩子,让他们受到良好的社会和心理教育,可以促进其身心发展,帮助他们改善病情,走出深陷其中的困境。
自闭症妇幼康复治疗方案
一、引言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起源于儿童早期的神经发育障碍,以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兴趣和活动受限以及重复刻板行为为特征。
在我国,自闭症儿童的数量逐年上升,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极大的负担。
为了帮助自闭症儿童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本文将针对自闭症妇幼康复治疗提出一些建议。
二、康复治疗原则1. 个体化原则:针对每个自闭症儿童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
2. 综合性原则:结合多种康复治疗方法,全面提高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语言交流、认知和适应能力。
3. 家庭参与原则:充分发挥家庭在康复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使家庭成为自闭症儿童康复的坚强后盾。
4. 早期干预原则:尽早发现自闭症儿童,并对其进行早期干预,以降低自闭症儿童的生活质量。
三、康复治疗方案1. 社会交往训练(1)社交技能训练:通过角色扮演、游戏互动等方式,培养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
(2)亲子互动:鼓励家长与孩子进行亲子游戏、共同活动,增进亲子关系,提高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
(3)同伴互动:组织自闭症儿童参加同伴活动,让他们在同龄人中学会交往。
2. 语言交流训练(1)语音训练:通过发音练习、模仿等手段,提高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2)词汇训练:通过图片、实物等辅助工具,帮助自闭症儿童扩大词汇量。
(3)句子训练:通过模仿、重复等方式,培养自闭症儿童的语言组织能力。
(4)沟通技巧训练:教授自闭症儿童如何表达需求、情感,提高其沟通能力。
3. 认知能力训练(1)注意力训练:通过注意力游戏、注意力训练软件等,提高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
(2)记忆力训练:通过记忆游戏、记忆训练软件等,提高自闭症儿童的记忆力。
(3)思维训练:通过思维游戏、思维训练软件等,提高自闭症儿童的思维能力。
4. 适应能力训练(1)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教授自闭症儿童日常生活技能,如穿衣、吃饭、洗澡等。
(2)学校适应能力训练:针对自闭症儿童的特点,提供针对性的学校适应能力训练。
孤独症儿童如何进行家庭康复训练?
法 进 行 训 练 。
它 将 目 标 任 务 按 照 一 定 的 方 式 和 得 到 最 大 的 发 展 ,对 未 来 的 环 境
吸 训 练 ,达 到 调 节 特 殊 儿 童 神 经 无 法 集 中 。 针 对 不 同 的 治 疗 主 时 , 呼 吸 会 变 得 更 深 沉 且 缓 慢 ,
的 元 素 ,吸 入 的 空 气 量 少 ,感 觉 松 ,刺 激 器 官 功 能 运 作 ,将 体 内 事 业 股 份 有 限公 司 ,2001:267—270
就 会 比 较 迟 钝 。 压 抑 呼 吸 会 导 所 有 的 空 气 全 部 呼 出 ,这 时 横 膈
帮 助 寻 找 特 殊 儿 童 身 体 表 达 的 特 放 在 腹 部 (肚 脐 的 下 方 ,丹 田 的 位
参 考 文 献
质 ,并 引 导 他 们 将 身 体 上 的 功 能 置 ),当 吸 气 时 ,横 膈 膜 下 降 ,可 直
【l1f3]伏 裔 玉兰.舞 蹈 动作心 理 治疗 .
孤 独 症 是 伴 随 人 的 一 生 的 病 症 , 用 应 用 行 为 分 析 法 (ABA )和 电 助 系 统 进 行 的 训 练 。它 通 过 丰 富
因 此 孤 独 症 儿 童 的 家 庭 康 复 训 练 脑 语 言 训 练 方 法 进 行 康 复 训 练 。 的 图库 、语 音 和 场 景 ,给 予 患 儿 针
为 语 言 理 解 和 表 达 困 难 、难 以 与
语 言 障 碍 在 孤 独 症 儿 童 群 体 直 到 儿 童 掌 握 所 有 步 骤 ,最 终 可
身 旁 的 人 建 立 情 感 、对 各 种 感 官 中 表 现 最 明 显 、最 普 遍 。 多 数 孤 以 独 立 完 成 任 务 为 止 。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精细动作训练的常用方法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精细动作训练的常用方法精细动作训练是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的重要部分,它可以帮助自闭症儿童提高手部力量、协调性及灵巧度,以及手眼协调能力,从而促进他们的生活能力和思维水平的发展。
为了让自闭症儿童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进行精细动作训练,我们需要采用一些常用的方法。
对于2、3岁以内的孤独症幼儿,我们可以采用早期精细动作训练。
其中,将物体投入训练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在这个训练中,我们可以教自闭症儿童将小物体准确地投入,使用金属制品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并且更换使用的物体可以让他们逐渐提高投放的难度。
此外,穿珠子训练和翻揭训练也是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孤独症幼儿锻炼手指活动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
另外,撕扯搓揉训练也是常用的精细动作训练方法。
这种训练可以帮助自闭症儿童锻炼手指力和手部协调性,可以使用一些易于撕扯和搓揉的材料,如纸张或黏土等。
总之,对于自闭症儿童的精细动作训练,我们需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技巧,逐步提高他们的手部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为他们的思维能力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让孤独症儿童在纸上画直线、曲线、圆圈等,这有助于锻炼他们手部协调和手指灵活性。
可以先在纸上画好线条,然后让孩子模仿着画,逐渐提高难度,让他们自己画出线条来。
也可以使用练簿,让孩子在练簿上完成各种线条的练。
3.拼图训练拼图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孤独症儿童手眼协调和手指灵活性的方法。
可以先从简单的拼图开始,逐步提高难度。
在拼图过程中,可以引导孩子注意形状、颜色等细节,帮助他们提高观察力和认知能力。
4.塑料ine训练让孤独症儿童用塑料ine做各种形状的物品,如动物、植物等。
这可以锻炼他们手部协调、手指灵活性和想象力。
可以先从简单的形状开始,逐步提高难度,让孩子自己设计并制作出各种形状的物品。
教授幼儿画图形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能力来选择。
初学者通常不会正确握笔,因此自闭症康复治疗师或自闭症父母首先要教孩子正确的握笔姿势。
自闭症训练方法和技巧
自闭症训练方法和技巧自闭症训练方法和技巧康复训练包括ABA教学方法,还有人际关系训练、技巧发展训练,主要分析如下:1、人际关系训练:理论基础是心理缺陷理论,自闭症儿童有共情缺陷,是自闭症患者的核心缺陷,其对他人的心理活动缺乏推测能力,注意缺陷使患者与正常人不同。
从婴幼儿时期开始,不能与养育者或者照料者形成共同注意某事的能力,故患者的社会参照能力比较差,不能与他人分享情感、感觉、经验,也不能和亲人建立亲情和友谊。
2、ABA教学方法:通过良好的行为强化和不良行为的消除,保留了好的行为,去除不好的行为,像攻击、自伤。
3、语言障碍训练:通过视觉、词语卡、情景卡片,结合语音辅导的方法,得到改善语言表达、语言应用能力、内在的思维能力。
4、药物治疗:如果合并精神症状,像焦虑、抑郁、强迫、多动等,可以使用精神科的药物治疗,改善相关症状。
主要是考虑系统的康复训练,比如常用的有言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可以多跟孩子沟通和交流,同时教育孩子学会表达、说话、叫人应物等等。
也可以考虑进行兴趣、爱好的训练,让自闭症的孩子多些兴趣、爱好,同时有针对性发现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尤其是发现孩子的特长以后,有目的的让孩子继续进行学习,不断培养孩子的特长,最终才有可能让孩子在长大以后有一定的一技之长甚至有一定的工作能力。
也可以考虑做感觉统合训练,才能够让孩子手眼并用,身体的各个器官比较协调。
只有综合去做才能够让自闭症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表达、学会与人交流,尤其是学会情感交流。
自闭症训练方法模仿能力训练模仿是孤独症儿童学习的重要课程。
在任何一个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模仿技能的发展都是一个必要的基本组成部分。
孤独症儿童学习模仿具有特殊的困难,因此必须从一开始就要教给他们模仿技能,从而把他们迟缓的或怪异的行为方式纳入正常的学习模式中,一步一步地引导他们发展出我们所需要的行为方式。
模仿能力训练的内容包括:操作物品模仿、动作模仿、声音模仿。
训练最好从粗大动作的模仿开始。
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的内容
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的内容
儿童孤独症的康复训练方法包括社交能力训练、行为训练、感觉统合训练、音乐训练方法以及游戏训练方法等。
建议家长根据儿童情况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对症康复治疗,促进疾病尽早恢复。
1、社交能力训练: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引导式参与的方法,帮助孤独症儿童逐渐建立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孤独症的症状缓解;
2、行为训练:建议家长带儿童由专业的医生进行一对一的干预训练,以分解目标、强化和辅助为基本原则,帮助儿童尽快摆脱孤独症的困扰;
3、感觉统合训练:可以通过多个感觉刺激儿童的大脑神经系统,使大脑对外界的刺激能够更协调、更有效地作出合理的反应,以达成感觉统合的目的;
4、音乐训练: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播放音乐的方法,帮助调节儿童内心的孤独感,促进尽早恢复;
5、游戏训练:家长可以通过和儿童做游戏的方式,改善儿童的不良情绪和孤独的性格,有助于症状缓解。
家长在儿童康复训练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要有耐心帮助儿童尽早恢复。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DTT
南京脑科医院 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
傅俊俐
ABA和DTT
ABA(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运 用行为分析法
DTT(Discrete Trial Teaching) ----分离式试验教学(回合训练法)
特点:1.把每个技能分解成最小步骤 一步一步教。 2.强化性教学,反复练习每个步骤。 3.利用提示帮助孩子反应正确。 4.利用强化和强化物。
反应标准的一致性 反应标准的变化 反应中附带行为 没有正确反应时的操作
辅
助
辅助:一种附加的刺激,用于帮助给出正确反应。 目的:让孩子知道怎样做是正确的。 原则:从手把手辅助减少辅助辅助消退。 危害:依赖辅助做出正确反应。 形式:手把手辅助半辅助
视觉辅助 方位辅助 示范辅助 语言辅助 NO,NO,YES法辅助 无错辅助
指令→反应→结果→停顿
辅助
(开始下一回合)
指令
指令:一般指老师/家长向孩子发出的口头要求。 指令前三原则:
1.得到孩子的注意力;
离孩子较近 眼对视 利用孩子兴趣
2.确定孩子的理解; 3.增加配合能力。
指令要求
简 单 清 楚 只 讲 一 遍 清 楚 要 求 指 令 一 致
指令与模仿的区别
听指令:老师/家长只是发出口头命令, 无动作示范,孩子执行命令。
模仿:老师/家长发出指令“这样做”, 随 时做出示范动作,孩子做出同样 动作。
反应
反应:老师/家长给出指令后,孩子做 出的 回答或其它反应。
反应形式:正确反应 错误反应 无反应
指令
等待反应
正确反应 错误反应 无反应
强化
停顿
【心理教育】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 5种方法要掌握
【心理教育】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 5种方法要掌握一、儿童自闭症的危害1.无法与他人很好的沟通2.智力异常:70%左右的智力落后,不过也有10%智力超常,20%智力正常3.感觉异常:如痛觉迟钝、对某些声音或图像特别的恐惧或喜好等4.多数患儿有多动、注意力分散、发脾气、攻击、自伤等常见行为5.不能很好地注意事物的细节部分6.重复刻板行为7.专注力差8.思考方式较简单9.不能有组织及有次序地完成工作和某项任务10.有并发症发生二、儿童孤独症的康复训练1.做好感觉统合训练的前期测试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是包括测试、训练、评价、反馈等内容的系列活动,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操作性。
训练前对每个参训儿童先进行测试,有助于训练教师设计出针对性强的训练计划与步骤,从而使训练更有效。
训练的内容、份量、方法和进度都要适合孤独症儿童的身心发展,让他们在能力上能够接受,但又要有合理的难度及要求,使他们能按自己的能力和需要循序渐进。
这样儿童容易有成功的机会,也更愿意积极配合。
如果碰到困难的项目,儿童不愿意做,教师或家长需要及时调整训练难度或方式,而不是强迫儿童进行,因为强迫会让儿童产生反感或反抗心理,甚至会导致紧张以致肌肉收缩,达不到训练效果。
此时可以通过调整训练时间、训练方向以及改进训练方法和从不同角度利用器材,去尽量满足所有儿童的训练需求。
2.按照孤独症儿童的综合情况来调整训练或者活动①感觉统合训练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来训练儿童各种感觉及感觉间的协调性的。
动作的准确性、次数及力度都会直接影响训练效果。
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时刻留意儿童的反应,把握儿童动作的规范性与有效性,积极给予反馈。
正确的反应要及时加以赞赏和鼓励,而错误便要纠正。
给予儿童的赞赏应该是直接的和明了的,根据每个儿童喜欢的鼓励方式区别对待,形式可以是精神的或物质的,目的是给予儿童正面的鼓励,使一些外化的鼓励因素逐渐内化,以达到训练目的。
②由于缺乏变化与想象力,孤独症儿童常常坚持重复刻板的活动模式,重复一些身体活动或行为方式。
自闭症康复训练方法
自闭症康复训练方法一、ABA训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目标的分解、强化和辅助是ABA的基本训练原则,回合式操作教学法、塑造法和连环法则体现了ABA的具体训练方法;训练方法的实施是以遵循训练原则为基准的;而训练原则正是在方法的实施过程中得以具体体现的;分解目标就是强调把每个能力分成最小、最简单的单元进行教学,它是运用连环法和塑造法的前提;连环法是将简单的单元行为连成链条形成更复杂的行为;而每个单元行为的建立都要用塑造法来完成;在塑造的过程中要通过指令、强化、辅助所构成的一个个回合加以具体操作运用;因此,连环法的运用是以塑造法为基础的,而塑造法的完成是以一个个回合具体体现的;一回合式操作教学法回合式操作教学法包括指令、个体反应、结果强化或辅助、停顿4个基本的元素;指令发出后,孩子出现正确反应马上强化,然后停顿;预示着一个回合的结束;如果在指令后出现错误反应,停顿;进入下一个回合:重新发指令→辅助→强化→停顿;如果孩子在指令发出后1-3秒钟没有反应就认为是无反应,立刻重复指令,如仍失败;第三次发指令后立刻辅助;关于回合的目的,Lovaas在书中是这样描述的:回合可以帮助孩子注意到刺激;使教者和孩子马上知道反应是否正确;帮助教者以一致的方式要求孩子,以免引起孩子理解上的混乱,延误进步;帮助教者快而容易地辅助孩子的进步;1、指令Lovaas认为由于孤独症儿童问题的出现同时发生在感觉输入和加工两个过程;迅息进入到大脑以后不能进行有效地过滤以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因此,发指令时要注意简明、扼要、突出重点,教者的声音大而自信以确保孩子接收到,做出我们所期望的反应;其次,指令要适合孩子的接受能力;孤独症儿童的个体差异性很大,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要求;同一个个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有不同的要求;要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从简单到复杂;重复指令是一种指令无效性的表现,也是很多初学者容易出现的错误;我们要求发出指令后要给孩子一定的思考时间;等待的过程是期待孩子独立做出反应的过程;等待是强调反应是思考以后的结果;而对指令的重复,剥夺了孩子的思考时间,干扰了孩子的加工过程;指令的必要性强调反应是功能性的反应;不仅要求孩子要有相应的反应,而且这种反应一定是具功能性的;例如:叫名字,答应“哎”;有的孩子答应“哎”,但是他的眼神并没有交流,也没有相应地行动如过来,这是形式上的东西;对叫名字的反应,可以是多样的;我们常人的反应可以没有语言但一定有眼神交流;通过指令,不仅可以帮助孩子理解语言更主要的是使孩子明白自己和别人是有关系的,要对别人的指令做出功能性的反应;而非别人只是满足自己生理需求的工具而已;2、结果1强化当孩子对指令做出正确反应后,我们要及时给予强化;强化的原理就是适当的行为因受到强化而继续出现;不适当的行为因没有受到强化而减弱乃至消失;一般强化的方式分为两种: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就是通过奖励性刺激,促进正向行为的增加以达到帮助孩子体验到与人交往的愉快,建立自信、体验成就感的目的;例如:有的家长反应孩子强烈反抗学习;如果,我们当初在孩子出现一点点能力哪怕是一点点配合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孩子就不会表现出对学习的反抗;负强化就是通过移去孩子不喜欢的刺激物,促进正向行为的增加以达到帮助孤独症儿童建立是非感,增强其自我控制能力的目的;孤独症儿童大多自我控制力很差,我们在肯定其正向行为的同时,为了提高他们的自我约束力,当他们出现不好的行为时,我们会运用一定的惩罚,如有的孩子害怕气球,当他表现不好时,通过气球约束他的行为;一旦表现好了,气球就被拿走;运用强化时的手段我们称为强化物;一般强化物有两类;生理性强化和社会性强化;生理性强化包括食品、活动、孩子的依恋物甚至可以是孩子的自我刺激行为;社会性强化包括夸奖、笑容、亲吻、拥抱等与人有关的行为;运用什么强化物要依孩子能否有被强化的感觉而定;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强化物;强化物是要经常变换的;强化手段的运用关系到孩子社会性的发展;孩子对强化物需求的不同意味着孩子社会性程度的不同;我们要努力把孩子培养成社会化的人;他们要懂得别人的表情、在意别人的表情,通过别人的表情约束自己的行为;因此,强化就不能停留在生理性强化的层面;为了让孩子将来能够理解社会性强化的意义,对于仍需要生理性强化的孤独症孩子,我们在运用强化时,生理性强化与社会性强化要同时使用,并且社会性强化出现在生理性强化之前,目的是让孩子在正确行为与社会性强化之间建立联系;而生理性强化只是社会性强化的信号而已,以达到用社会性强化逐步替代生理性强化的作用;如我们要求孩子“坐下”;孩子一旦坐下马上表扬,然后给予他喜欢的食物—饼干;这样,使孩子理解“坐下”妈妈就会笑,就会表扬我;而妈妈笑了,才有饼干吃;逐渐,他懂得了妈妈表情的含义;而很多家长只重视知识的积累,而并不关注强化物背后的社会意义;因此,训练长期停留在生理性强化物支撑下的知识的积累;知识的积累固然很重要,但绝对不是最终目的;另外运用强化的最终结果是使孩子偶然出现的正确行为成为经常性的行为,最后成为一种行为习惯;因此,运用强化最终是要摆脱强化;为了做到这一点,在训练中要避免过度强化;所谓过度强化就是强化的频率太高使得孩子形成对强化的依赖;具体表现为不给予强化即使能做也不做;一般来说,较高频率的强化用于当孩子刚接受训练,不习惯接受别人的要求或对新环境适应较弱时;孩子情绪较差时;孩子面临新的课题时;通过高频率的强化达到与人的配合、对环境的适应和自信的建立;较低频率的强化一般用于孩子能够较好地配合时;课题难度不大或孩子已表现出能够独立完成时;通过强化比率的下降看到孩子配合能力及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最后乃至撤消强化以成为一种自身的行为习惯;强化的关键就是从外部强化向内部强化的转换;2辅助当孤独症儿童表现为不配合或者有难度,不能独立完成时,我们用辅助的方法;不配合时运用辅助是为了形成配合;有难度时是为了建立自信,减少挫折感;一般辅助有几种方式:身体辅助、视觉辅助和语言辅助;身体辅助,我们通常所用的就是手把手的辅助;例如当孩子不会做某个动作时,我们就手把手地教;孩子不会拍手,我们就把着他的手帮助他拍手;视觉辅助包括示范、手势、眼神、位置等;例如,我们教孩子认识“杯子”;桌子上有杯子和笔;发指令“拿杯子”;我们可以用示范的方法拿杯子给孩子看,要他模仿;我们也可以用手指或用眼神示意的方式帮助孩子认识杯子;例如,我们用手指着杯子或用眼睛看着杯子;另外改变物体的位置也是一种很有效的辅助方式;如把杯子放在孩子容易拿到的地方,待他能力提高后再将位置还原;在运用辅助时,家长容易出现的问题是:l、辅助不及时;辅助不及时会造成孩子形成猜测和有挫折感;例如:我们在教孩子认识杯子时,如果孩子拿错了;家长会说“错了”,或者是生气的表情或者不说话,待孩子又去拿旁边的笔时,家长脸上马上露出微笑或者说“对了”;家长往往将其理解为孩子的自我修正性行为;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自我修正的能力;大部分孩子是一种猜测;久而久之,孩子就形成不是看着桌子上的物体而是看着家长的脸或听家长的声音来判断对错;而不是将注意力放在如何根据物体的特征去命名物体;还有的孩子因辅助不及时有挫败感而拒绝学习,表现为发脾气,哭闹甚至是自伤性行为;2、依赖辅助;例如:我们有个孩子;妈妈教他特指问句“这是什么”苹果当出现特指问句后,妈妈总是马上提示“苹”,孩子就接着说“果”;半年的时间里一直没有摆脱辅助;有一次,我们在提出问题后,谁也没有提示他;过了大约一分钟,孩子才看了看桌子上的苹果说“苹果”;因此对辅助依赖的恶果是使得孩子不去动脑筋思考问题,甚至连“看”这个必要的过程都被省略了;久而久之就不会思考了;为了避免对辅助的依赖,我们在运用辅助时要注意辅助程度的逐步减弱和辅助频率的逐渐降低助程度的减弱表现在辅助方式的变化;孩子进步的过程表明运用辅助方式的变化的过程;如指令“拍拍手”;当孩子没有模仿能力时我们可以运用身体辅助,手把手地教;待孩子有一定的模仿能力后,我们要借助于他的模仿;先示范给他看,然后要求他模仿拍手;示范就是视觉辅助;从身体辅助过度到视觉辅助,这是独立意识的增强;身体辅助也许不是对语言的理解而是对成人辅助手势的理解;视觉的辅助也许也不是对语言的理解而是对视觉印象的理解;这些都只是过度,目的是使孩子逐步理解语言;摆脱辅助的标志就是孩子在听指令后独立做出拍手的动作;又如指令“过来”;在孩子与成人面对面时,他对指令的正确反应也许是对眼神的理解即成人看着他的眼神,未必是对语言的理解;辅助频率的降低;以语言为例来说明;很多家长反应,孩子的语言迟迟不能从重复性语言上升为主动表达;原因就是家长的辅助太频繁使得孩子依赖家长的辅助而丧失了主动表达的机会,进而丧失了表达的主动意识;例如:孩子想要饼干时,家长马上说“你说,我要饼干;”孩子重复出来后,家长给予饼干;孩子对表达的理解就是对大人声音的模仿;至于大人说话的意思、在何种场景下说这句话,都不用去考虑;成人的不正确做法误导了孩子的理解;因此,训练孩子的主动表达是要强调他的主动性而不是说的内容是否完整;可以借助于模仿,但在孩子有需求时要等待而不是及时辅助;等待的过程就是孩子独立思考的过程;思考我要说什么,妈妈才能满足我;什么样的话适合这样的场景;3、停顿结果出现后,下一个回合开始前,要稍微暂停几秒钟;作用是:使学生对刚才的反应与结果的关系有一个记忆的过程;给老师一个思考的时间;思考上一个回合孩子的反应以决定下一个回合如何处理;区别两个回合,使得孩子对下一个指令更加清晰的判断;二塑造法塑造法是行为改变的一种方法,是ABA中重要的方法之一;孤独症儿童任何一个新行为的建立过程都是行为的塑造过程;在塑造过程中,首先将一个新的行为目标分解,通过强化近似成功的反应引导孩子朝着即定的方向和目标迈近,以达到建立新行为的作用;因此,运用塑造法的前提是掌握好目标的分解和强化;目标的分解就是将一个大目标分解为数个小目标;分解的结果是要适合孩子的接受能力;如果难度超过他们的接受范围,孩子会知难而退;一般孩子如此,孤独症儿童更是如此;孤独症儿童的学习过程与其说是学习知识的过程,倒不如说是逐步培养自信的过程更为重要;很多孤独症儿童对困难异常敏感,也许在他们的生活中有太多的负面体验,他们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但又太缺乏自信;他们会拒绝学习他们认为困难的东西;如果强加逼迫,会严重挫伤他们的自信,甚至会引发孩子的自虐性行为或攻击行为;因此,分解目标对孤独症儿童来说非常重要;目标分解就如同上楼需要楼梯,教孩子如何一步一步走上去达到终点;强化的关键是判断强化的时机;强化孩子什么强化孩子进步的地方;那么,依据什么判断孩子进步了依据分解的每个小目标孩子达到了没有如果目标不明确,强化就没有指向;强化的重点应该是鼓励孩子接近要求的任何一次行为;如果其间发生退步现象一定不能强化;否则,就意味着停滞不前甚至是倒退;下面以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训练为例来说明塑造法的运用:在孤独症儿童中有一些没有口语能力,他们的语言训练从模仿发音开始;如教发“啊”,我们先分解目标:第一步:要求模仿张嘴;如果做不出,我们可以用手辅助他张开嘴;逐渐地,他不用手的帮助就能张开嘴巴了;我们马上强化他;当这种行为稳定后,我们开始进行下一步;第二步:要求他张嘴发出声音;也许因为我们以前只强化他张嘴的行为,刚开始时有的孩子可能只张嘴而没有声音;此时,他对模仿发音的理解就是张嘴;认为,你一说话,我只要张嘴就行了,不用去想你到底在说什么;这不是我们所希望的;我们对此行为不再强化;张嘴只是过度而已,我们要提高要求;由于没有得到强化,孩子不再只张嘴了,他会发出声音,但有可能不是“啊”;我们马上强化他;我们强化的是他发出声音的行为,尽管他发出的声音和我们不一样,但毕竟比只张嘴不出声音是进步了;第三步:要求他发出近似“啊”的声音;这一阶段,我们强化他发出“啊”的近似音;对于发出其他的音的行为不再强化;这样,由于以前发的音没有得到强化;孩子就不会随便发音;他要认真听别人在说什么,要求自己做什么;努力模仿我们的发音,力求和我们发的一样;第四步:要求他发音“啊”;这一阶段,我们只强化发出“啊”的行为;对于发出近似“啊”的行为不再强化;一个模仿发音“啊”的教学过程,分解了四步;每一步都有明确的目标;孩子在每一步的过程中,在不断调整自己;他在想别人要求我做什么,我应该怎样做,以逐步接近我们的目标,最终达到我们的目标;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塑造的过程就是为孩子提供达到目标的思路的过程;三连环法连环法就是将简单的行为组合在一起而形成一系列更复杂的行为;这个序列就是链条;生活中没有单一的事情去做,而是综合的一系列的行为;连环法必须遵循以下几个步骤:1、定义目标行为;2、将目标行为分解成小的回合3、减少指令、辅助和强化,直到在开始或结束的链条中只有一个指令;连环法一般分为前进连环法和后退连环法;前进连环法即从链条的第一步开始,以链条的最后一步结束;后退连环法从链条的最后一步开始,以链条的第一步结束;例如:教孩子购物;确定目标行为是购物;然后将目标行为分解:1、知道超市的位置;2、能够走到超市,中途不跑开;3、知道买东西要用钱;4、知道拿购物筐去购物;5、记住自己要买的东西;6、挑选自己要买的东西放进购物筐里;7、到收银台交钱;知道应找回多少钱;8、提着购买的东西回家;运用前进连环法,就是从知道超市的位置开始教起;后退连环法从最后一步提着购买的东西回家开始教;运用不同的方法要依据训练的不同内容而定;有时两种方法可以结合起来使用;一般情况下,从孩子最简单、最容易做的一步教起;每一步的完成要通过塑造法进行训练;开始训练时每一步都要通过指令、强化、辅助的过程,随着能力的提高,要逐渐减少强化、辅助;例如,当第一步完成后,我们对第一步要撤消强化、辅助,指令也要将每一步发一个指令转换为在一个指令下顺序做出已完成的几步;随着孩子完成的步骤越来越多,指令越来越少;直到发一个指令“买东西”,孩子能独立完成买东西的全部过程,然后给予强化;自闭症儿童小游戏一唱五官进行的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针对功能较弱的一些孩子;自闭症孩子非常喜欢音乐,并且在听音乐时会模仿一些动作,而且伴随注意力比较集中;基于以上这些特点我设置了唱五官这个游戏,让孩子在儿歌中指认自己的五官;歌词改自找朋友,过程是:找呀找呀找朋友,我的眼睛在哪里出示眼睛的卡片给孩子看,在这里呀,在这里,放下卡片,指自己的眼睛我的眼睛在这里;……目标是:建立模仿意识,认识自己的五官,愉悦儿童的身心,让孩子在愉快的环境里学到一些东西;二抓小鱼这是小朋友之间的进行互动的集体游戏,针对功能较高的并且有一定理解能力的孩子;自闭症孩子喜欢圆圆的、能转的东西;这个游戏就根据这个特点让小朋友手拉手围成一圈转一转,圈中间站一个小朋友,拉成圈的小朋友要唱儿歌:“小鱼小鱼哪里游小鱼小鱼水里游,小鱼小鱼你想出来吗我想出去玩一玩;你想出来并不容易,一,二,三,收网喽”在数数的时候,站在圈中间的孩子要快速的逃到圈外,这样就算赢了;而圈外的小朋友往中间挤,尽量不让圈内的小朋友逃出来;目标:关注圈内的小朋友,理解简单的游戏规则;三翻饼双人游戏,针对年龄较大的有语言的自闭症儿童;过程是:两个小朋友手拉手开始左右摆动,念儿歌:翻饼,烙饼,一个锅里俩饼;翻几下一个小朋友问,翻一下另一个小朋友回答,然后两个小朋友从一侧的手臂下钻过去两遍;目标:肢体接触,两个小朋友之间的互动,两个小朋友之间的交流以及对数的理解和身体协调能力的训练,也便于训练者较容易控制场景;四爆米花游戏把一定数量的小球放在1块布的中间,然后一起把布抬起来,一边转一点说爆米花爆米花1个玉米1朵花2个玉米2朵花3个玉米3朵花许多玉米许多花1 2 3一起把小球抛向天空,很有天女散花的感觉,孩子都非常爱玩五金锁银锁的改版事先:准备好水果可以是各种水果,不拘泥与芭乐石榴甲方坐下,手腕对靠,手掌撑开;乙方,面对面坐下手执石榴芭乐;等甲方喊“芭乐石榴快快进窝“,乙方就将“芭乐石榴,推到甲方的手掌中;接下来由乙方手腕对靠,手掌撑开,喊”芭乐石榴快快出窝“,甲方把芭乐石榴推到乙方的手掌中;这个活动应该是比较平常的,我们主要抓住了三个变化,让这个模式变的十分搞笑,激发小孩笑神经:1,进出窝的方式,只要一种方式孩子玩的有点腻了,我们随手把椅子,被子;袖子,衣服,水桶等等能容纳物品的东西都拿来当”窝“;2、进窝的东西不局限于芭乐石榴,可以是球、果冻、拼图等等能滚能扔的小物件,口号也随着物品变动而改变;3,在玩的比较熟悉的后,口号又可以变为物品的特征,要求乙方将手中所持有的物品推进窝,例如:苹果,不说苹果,而说”红色的圆圆的快快进窝“;2、生活篇:“猜我看的是什么”,较远距离的眼神追踪;难度:中级;活动要点:1在日常生活中找机会中穿插进行,每回进行五六次即可,在孩子不耐烦之前即时打住;2调动孩子的兴趣和注意力,动作和语气显得另类或搞笑效果会更好;我通常是趁孩子情绪好的时候,声调夸张的:“小小,你猜我看的是什么呢”如果孩子的注意力没有转过来,我就主动凑到他面前盯着他的眼睛看,并一直延长声调:“我看的是——”;开始小小很疑惑,会看我一下然后身体转动角度,我就跟着他转动,仍然盯着他看;几次转动后我用手点了点他的鼻尖,他一下就笑了:“是我”我马上夸奖他聪明;3增加孩子成功的机会和成就感,提高孩子的参与度:初期孩子能力不足,不要太在意结果,只要孩子在关注在配合就已经很好了;的方法是,在孩子猜错时马上把自己的眼神移到孩子猜的物体上,并大声给予鼓励和强化;4辅助必不可少:活动初期要伴随着很大的身体或头部转动,必要时把食指放在两眼中间指示方向;随着孩子能力的提高,逐步减少提示和辅助;4增加对比性:如我看的是沙发,而小小猜成了地板,我的眼神就会在沙发和地板之间来回移动,增加对比性,看着沙发的时候提示“沙发”,看着地板的时候提示“地板”;5目标物体:家具:如沙发、、电视、空调、茶几等,房屋结构:地板、天花板、墙、窗户、门等,家庭成员;6孩子能力提高后可增加视线的不确定性:发出口令“我看的是——”后尾音尽量延长,眼神在不同物体上移动,或故意眼神诡异摇头晃脑的,让孩子能够进行眼神追视,然后突然定住在某一个物体上,同时口令停止;大小声游戏两人或两人以上都可以玩;一人当老师,其他人当学生;老师随意说什么,学生都要跟着说,但必须和老师声音大小相反;老师大声,学生就要小声,老师小声,学生就要大声;这个游戏可以很好地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和声音大小的调控能力;卡片游戏之2——翻翻乐:选取成对的片8-10组,图案面朝下放在桌子上;孩子和家长轮流翻卡片,一次可以任意翻两张;如果翻开的两张卡片图案相同,则赢得卡片,并可以继续翻,直到翻开得两张卡片图案不一样,则轮到对方翻;赢得卡片最多的为胜者;游戏变化:1 用石头、剪刀、布决定谁先玩:开始时家长故意问一句谁先玩呀,孩子往往希望自己先玩;家长也装做想先玩;同时作出姿势要用石头剪刀布来决定;石头剪刀布的过程也要设置很多的停顿或假动作,迫使孩子不得不集中注意力参照家长的一举一动;2 孩子的兴致正高的时候,故意半天不动,等待孩子的眼神接触;。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计划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计划
自闭症儿童通常表现出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不喜欢与人交往,而是宁愿独自玩耍。
此外,他们还缺乏正常的情感反应,常常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同时表现出刻板行为和强迫行为。
大多数孤独症儿童发病较早,并伴随不同程度的智力问题、语言障碍或运动障碍。
因此,针对孤独症的康复训练应该以教育和行为矫正为主,训练内容涵盖多个方面,最重要的是训练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必要的社交技能。
康复训练计划包括以下内容:
1、创造语言环境,与儿童多交流,并纠正他们的发音错误。
2、训练儿童遵循良好的作息规律,让他们知道什么时候
该做什么。
3、教授儿童基本的自理能力,如自己吃饭、穿衣,并鼓
励他们学会解决面临的问题,如饥饿时要求吃饭等,通过反复强化达到训练目的。
4、教授儿童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如进学校向老师敬礼,过马路看红绿灯等。
5、逐步帮助儿童克服已有的不良惯,如刻板行为。
如果
儿童在训练中出现暴躁、发脾气等不良倾向,应尽早纠正,比如不理睬其耍赖发脾气,仍然要求他们按时吃饭睡觉。
虽然一开始可能会遇到强烈反应,但通过反复强化训练,应该可以克服某些不良惯。
6、如儿童存在明显的运动障碍,可适当安排体育活动项目,如拍球、跳绳、沿直线行走等,训练儿童的运动平衡能力。
7、精细动作的训练,如串珠、拼图等,培养儿童肢体控
制能力,同时也可以达到培养儿童注意力集中的效果。
自闭症居家康复训练内容
自闭症居家康复训练内容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患者在社交交往、语言和行为方面存在困难。
自闭症患者需要通过系统的康复训练来提高其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行为调节能力。
下面将讨论自闭症居家康复训练的内容。
1.社交技能训练社交技能是自闭症患者最需要提高的能力之一。
训练内容包括:-目光接触:教导患者与他人进行目光接触,提高互动和交流。
-社交问候:教导患者正确地向他人问候、打招呼等社交礼仪。
-平等交流:教导患者学会倾听他人,尊重他人观点,并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合群行为:教导患者如何参与团队活动、玩耍和沟通,提高团队合作的能力。
2.语言和沟通训练自闭症患者在语言和沟通方面常常存在困难,需要通过训练来提高。
训练内容包括:-语音训练:教导患者正确发音,练习语音表达。
-词汇和语法训练:通过游戏和练习,教导患者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语法规则。
-交流技巧:教导患者使用肢体语言、非语言交流和辅助通讯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对话技巧:教导患者如何开启、维持和结束对话,提高对话模式和技巧。
3.行为调节训练自闭症患者常常表现出特定的行为模式和固定的兴趣。
通过行为调节训练,可以帮助他们学会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情境。
训练内容包括:-情绪管理:教导患者正确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并学会有效应对负面情绪。
-自我控制:教导患者掌握自我约束和情绪调节的方法,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灵活性培养:帮助患者培养灵活的思维方式,并逐渐适应和接受新的情境。
-社会规则:教导患者理解和遵守社会规则和道德准则。
4.生活自理训练生活自理能力是自闭症患者独立生活和融入社会的基础。
训练内容包括:-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如饮食、穿衣、洗漱、上厕所等基本生活技能。
-独立行动能力:培养患者独立使用交通工具、完成购物、理财等独立行动能力。
-家务劳动训练:教导患者参与家务劳动,如打扫卫生、整理房间等。
5.家庭互动训练家庭互动是自闭症患者康复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庭成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与患者进行互动:-与患者进行游戏和玩耍,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情绪。
孤独症孩子训练方法
孤独症孩子训练方法一、引言孤独症,也称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表现为社交互动困难、沟通障碍以及重复性行为。
对于孤独症孩子,早期干预和训练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孤独症孩子的训练方法,帮助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支持他们的成长。
二、评估与诊断在开始训练之前,对孤独症孩子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诊断是至关重要的。
这将有助于了解孩子的具体需求和能力,为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提供依据。
三、社交技能训练1.模仿训练:孤独症孩子往往难以模仿他人的行为。
通过简单的模仿游戏,如模仿动作、表情等,可以提高他们的模仿能力。
2.分享和轮流训练:教孩子学会分享玩具、食物等,以及轮流进行活动,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社交技能。
3.情感识别: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教孩子识别和理解各种情感,增强他们的情感认知能力。
四、语言与沟通训练1.语言理解:通过简单的指令和问题,提高孤独症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
2.语言表达:鼓励孩子表达需求、感受等,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非语言沟通:教孩子使用手势、表情等非语言方式进行沟通,增强他们的沟通技能。
五、认知与行为训练1.认知训练:根据孩子的认知能力,选择合适的认知训练任务,如颜色、形状、数字等认知。
2.行为干预:针对孤独症孩子的重复性行为,采用适当的行为干预方法,如替代性行为、行为塑造等。
六、家庭与学校支持1.家庭支持:家长在孤独症孩子的训练中起着关键作用。
他们应积极参与训练,与专业人士紧密合作,为孩子提供持续的支持。
2.学校支持:学校应为孤独症孩子提供个性化的教育计划,确保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得到适当的支持和辅助。
此外,学校还应培训教师,使他们了解孤独症孩子的需求,并能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
七、持续性与多元化训练1.持续性训练:孤独症孩子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进行。
家长和教育者应保持耐心,坚持训练,并定期评估调整训练计划。
2.多元化训练:每个孩子的情况都是独特的,因此训练方法应多样化,以满足孩子的特定需求。
轻度自闭症能治愈吗 五大治疗方法及五大康复训练(专业文档)
轻度自闭症能治愈吗五大治疗方法及五大康复训练(专业文档)儿童自闭症是一种我们熟悉的儿童疾病,它也是一种对患儿有严重危害的疾病之一,在得病后,我们要及时的进行治疗,特别是要重视治疗方法及康复训练的选择。
轻度自闭症能治愈吗虽然训练不能让自闭症患儿彻底痊愈,但训练对于自闭症患者的矫治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
自闭症儿童由于本身的发育障碍失去正常、健康发展的内在能力,但并不意味着只能眼看他们陷在自闭状态中而无可奈何。
国内外几十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自闭症儿童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教与不教,教得是否得当,他们的发展方向是完全不同的。
好的方向就是他们能够逐步具备社会适应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甚至在接受培训后从事某项工作而达到生活自立。
否则听之任之,孤独症儿童很难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好转,相反往往会发展出愈加严重的情绪、心理、行为等障碍,使得他们周围的社会甚至家人都感到越来越不能忍受他们。
而由于被他人排斥,孤独症儿童的挫折经历就会越来越多,这将进一步把他们推向更加自闭的状态。
小儿自闭症治疗方法1、按摩法:推拿按摩通过手法的变化刺激人体外部器官,通过穴位、经络或神经系统的传导,直接或间接地刺激肌肉、骨骼,关节、韧带,神经、血管,产生局部或全身性的反应(变化),这种变化使人体内部的各种生理机能逐渐趋于正常,增加人体抵抗力,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健身”,增强健康的目的。
2、针灸疗法:儿童孤独症大多语言发育障碍伴智力低下,根据“百脉皆归于头,脑为髓之海,头为诸阳之气”等中医理论,我院中医科以针刺头部穴位为主,使患儿逐步恢复语言功能,并配合针刺头部语言区来增强患儿对语言的理解能力,睡眠障碍主要取心经原穴神门,调理心经经气,宁心安神,针刺脾经三阴交协调脾肾气机。
3、穴位封闭疗法:现在,美国等西方国家认识到孤独症康复的重要性。
通过大剂量应用维生素B6,可增强语言功能,改善睡眠,减少活动过度和激惹性,增加注意广度和对学习的兴趣,减少攻击行为和自伤行为。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精细动作训练的常用方法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精细动作训练的常用方法精细动作是指手和手指的动作,包括大把抓、对指捏和一些简单的技巧。
自闭症儿童由于脑部发育迟缓或大脑损伤,精细动作发展不良,手部力量、协调性及灵巧度都不足,手眼协调能力较差,影响他们生活能力的发展。
精细动作训练可以丰富他们对事物属性的感知和认知,从而提高思维水平。
我们要在自闭症儿童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创造条件让他们进行精细动作训练,掌握抓、握、拍、打、叩、敲、击打、挖、写、画等动作,培养手的灵活性、准确性、提高手眼协调能力,为思维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根据孤独症儿童发育的实际情况和自闭症儿童的特点,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资深康复指导师把孤独症儿童的精细动作训练分为如下几部分内容:一、对2、3岁以内的孤独症幼儿的早期精细动作训练1. 将物体投入容器训练教自闭症儿童把小物体准确地投入容器,所使用的小物体和窗口最好是金属制品,既不容易破碎,又会发出声响。
这种金属敲击时发出的悦耳的声响会激发他们的兴趣,自闭症幼儿会不厌其烦地继续干下去。
使用的物体要根据孤独症幼儿投放的情况更换,由大变小。
如由原来的罐头盒内投放小锁,小汽车等改为向小瓶子、小碗内投放葡萄干、大米等。
父母也可同他们一起做“套圈”游戏,谁套得准就鼓励谁。
在投的过程中既训练了手指活动的灵活性,又锻炼了手眼的协调性。
2. 穿珠子训练教孤独症儿童用铁丝或较粗的包皮电线做穿珠子、扣子等的游戏。
自闭症康复指导师或父母要交给他们穿的方法,由模仿自闭症康复师做、自闭症家长帮助做、到自己拿起扣子、珠子和线孤独症儿童自己做。
可锻炼自闭症幼儿双手协调、手眼协调的灵活性。
3.翻揭训练孤独症康复指导师或自闭症父母和孤独症幼儿一起看画册或像册等,鼓励自闭症幼儿自己用手去翻揭。
看画册上的人和物这不是最终目的,其目的在于在翻揭中锻炼孤独症幼儿的手指力和腕力。
因此,不管孤独症幼儿看不看图画情节,只要孤独症患者能一个劲地翻下去就行,哪怕是一次翻揭好几页也不要紧,随着手指灵活性的加强,渐渐会做到由厚到薄一页页地翻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闭症(孤独症)的康复训练方法
对于孤独症患儿来讲,只有早发现、早干预、进行行为矫治,才能帮她们缩短与正常社会的差距,让她们早日融入社会。
孤独症没有特效药物治疗。
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可以改善孤独症的预后,因此孤独症治疗一般认为就是年龄越小、效果越好。
1、早发现,早治疗。
治疗年龄越早,改善程度越明显;
2、促进家庭参与,让父母也成为治疗的合作者或参与者;
3、坚持以非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4、治疗方案应个体化、结构化与系统化;
5、治疗、训练的同时要注意患儿的躯体健康,预防其她疾病;
6、坚持训练,持之以恒。
自闭症康复训练的最佳时间为2-6岁,目前还没有一种药物能治疗,只能通过ABA训练方法来解决,从训练的第一天起就要坚持,如果有效果就不坚持训练,会退化到原始状态或加重病情,本套教材就是家长学习训练的实用教程,启航星工作室祝孩子早日康复。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训练的含义ﻫ一种以分解目标、强化与辅助为原则,以回合式操作教学法作为具体操作法,以教师或儿童家长所组成的干预小组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干预训练的形式。
强调将每一项要教的技能分成小的步骤,然后一步步地反复练习,使用提示帮助孩子做出正确的反应,并给与适当及时的奖励与惩罚。
ABA应用行为分析法教学的一些操作方法
孩子必须先学会每项技能的第一步,才可以开始学第二步。
我们可以把技能分成很小的步骤,这叫“分解目标”。
比如,要教孩子学习洗手就有好几个步骤:打开水龙头,搓手,擦肥皂,再搓手,关水,把手擦
干……。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使用“辅助”与“强化”来促使孩子正确反应,完成要求。
ABA把每项技能分成很小的步骤练习,就就是为了使孩子在学习中更容易得到成功,尽量使她们在学习过程中减少挫折感。
ﻫ可以瞧出, ABA的分解式操作教学(DTT)与传统的经典的教学方法不一样。
它就是由指令、反应与结果三个环节构成的。
经典的教学方法就是给孩子提供(瞧或讲)很多的信息内容,孩子在教授过程中只需被动地“听”,无需明确地作出反应。
ABA教法就不一样,只给孩子很少的“信息”(比如两张动物的卡片与一个指令:“把牛给我”),对孩子的要求十分明确,孩子对此也十分清楚。
因此,应该说ABA不就是那种被动、消极的学习方式,而就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法。
每次“操作”时孩子必须作出反应。
这种方式很适于对孤独症儿童的训练,因为我们的孩子不可能象正常儿童那样,只需被动听老师上课就能学会新的技能。
ﻫ为了促使孩子对指令作出(正确)的反应,必须使用辅助(这包括手把手练习、语言提示、手势与操作示范等提示)帮助。
传统的教育过程往往不包括象ABA这样的提示形式。
教一个非孤独症儿童时,她可能通过观察来学习,比如问她“今天就是星期几”?她不会回答,或者回答不正确时,可以再询问另一个孩子。
如果别的孩子回答正确,那么正常孩子下次也就可以回答出来了。
但就是我们的儿童就不一样了,所以必须给她们以提示,给她们多次的机会自己作出反应,再多次得到强化。
通过反复的练习,可以逐渐减少对孩子的提示,一直到无需再给提示,她也能正确作出反应。
强化也就是很重要的。
ABA强调任何一种行为变化都与它自身的结
果有关联。
如果一个孩子叫了“妈妈”,妈妈马上高兴地对她笑、并拥抱她,孩子可能因此会更多地叫妈妈。
妈妈对孩子的态度强化了孩子的行为。
开始对孤独症孩子训练时,往往能够使用的只就是初级强化物,它包括食物、饮料等,在使用初级强化方式(给以食物、饮料)时,也要使用表扬等,逐渐可以引导孩子接受次级强化手段,如表扬、赞赏,拥抱等。
无论如何,都不能忽视强化的作用。
教孩子较难的技能项目时,就要使用最好的强化物(孩子最想要的)。
强化的目的就是让孩子更愿意配合,更喜欢训练。
您在使用赞赏时,除了说“很好”、“真棒”以外,也应该明确地表明您所强化、表扬的就是什么行为。
比如,在孩子进行对名词的理解的训练时,指令就是“把火车给我”,孩子果真把火车拿给您了,结果(强化)可以这样说:“真好,把火车给了老师”(具体说明了什么样的动作反应“真好”)。
反复练习就是ABA的一个重要特点。
因为使用了强化与提示,孩子才愿意反复进行练习。
因为反复进行练习,孩子才能更快、更好地掌握新的技能。
有些从事训练的老师或家长往往容易出现如下“错误”,就就是在孩子对指令只做出一次反应或回答以后,就换做另一个题目了。
她们给孩子提示,使孩子“正确”地作出了反应,并没有给孩子机会反复练习,以致达到能够无须提示也可以正确操作的机会。
这样的训练就是无效的。
应该说,重复多次的练习,对孩子掌握技能就是特别重要的。
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