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石油化工企业火灾主要原因及预防对策
石油化工火灾及预防
![石油化工火灾及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304b6597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5e.png)
石油化工火灾及预防石油化工行业是一种充满危险的行业,由于其特殊的工艺和材料特性,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往往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石油化工火灾的预防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火灾事故的原因、火灾预防的措施和应急救援的方案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火灾事故的原因1.1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石油化工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包括操作不当、违章操作、过载操作等。
例如,未按规定使用和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操作不当导致设备发生故障等。
1.2 设备老化:石油化工设备多为高温和高压设备,长时间的运行和腐蚀会导致设备老化。
设备老化可能导致设备破裂、泄漏等,从而引发火灾事故。
1.3 电气设备故障:石油化工过程中大量使用电气设备,电气设备故障可能导致火花或者电弧,引发火灾事故。
1.4 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如雷击、地震等也有可能引发火灾事故。
二、火灾预防的措施2.1 安全教育培训:石油化工企业应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火灾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2.2 设备检修维护:石油化工设备的定期检修和维护非常重要,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故障,防止设备老化引发火灾事故的发生。
2.3 安全管理制度:石油化工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明确的责任分工、安全操作规程等。
任何人员都必须按照规定操作,严禁违规操作。
2.4 防火设施建设:石油化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防火设施,包括火灾报警系统、灭火设备、保护罩等,以提高火灾发生时的应对能力。
2.5 防止静电积聚:石油化工过程中常常会产生静电,静电积聚可能引发火灾事故。
因此,石油化工企业应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积聚,例如安装接地装置、采用导电材料等。
三、应急救援的方案3.1 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石油化工企业应制定火灾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应急措施和逃生路线等。
员工必须熟悉和掌握应急预案,以便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快速正确的应对。
3.2 灭火措施:在火灾事故发生时,石油化工企业应迅速采取灭火措施,例如使用自动灭火系统、灭火器等。
石油化工企业重大危险源火灾爆炸事故预防
![石油化工企业重大危险源火灾爆炸事故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3150bff9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2d.png)
六、建议
为提高石油化工企业火灾、爆炸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及评价能力,建议企业采 取以下措施:(1)加强安全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2)定期 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3)完善工艺控制流程,减少工艺失 误;(4)加强对危险源的监测和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风险;(5)建立健全应 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石油化工企业火灾、爆炸概 述
1、基本概念
石油化工企业火灾、爆炸是指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由于原料、产品及中 间产品的易燃易爆特性,或由于设备、工艺管道泄漏、违规操作等原因,在瞬间 产生大量热量和气体,导致火势蔓延和爆炸。
2、发生原因
石油化工企业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主要由以下原因导致:(1)原料和产品 的易燃易爆性质;(2)设备老化、维护不当或设备故障;(3)工艺控制不当;(4) 人员操作失误或违规操作;(5)安全管理不善。
2、安全培训:企业应对员工进行系统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 安全操作技能。培训内容应涵盖工艺流程、设备操作、应急处置等方面,以确保 员工能够正确、熟练地操作设备和应对突发情况。
3、应急处பைடு நூலகம்: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并组织定期的应急演练。一旦 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应迅速启动应急响应程序,采取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最大 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谢谢观看
1、设备故障: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设备、储存设施和管道等如果存在缺陷 或老化现象,容易发生泄漏、爆炸等事故。此外,设备维护和检修不到位也会增 加事故风险。
2、操作不当: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如果违反操作规程、未经培训合格上岗或 对工艺流程不熟悉,容易引发事故。例如,错误的操作可能会导致化学反应失控、 压力容器超压等。
结论
石油化工火灾及预防
![石油化工火灾及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2f4b77d7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1d.png)
石油化工火灾及预防石油是我们工业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而石油化工是对石油和天然气进行加工的重要产业。
然而,由于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危险因素,如易燃易爆物质、高温、高压等,石油化工火灾的发生危害严重,对人身安全和环境造成极大威胁。
因此,加强石油化工火灾的预防非常重要。
1. 火灾的原因和危害石油化工火灾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设备故障、操作不当、电气短路、静电火花等。
火灾一旦发生,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
石油化工企业一旦发生火灾,由于现场大量储存的燃料和化学品,往往会导致火势迅速扩大,火势难以控制,给救援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2. 火灾的预防措施为了减少石油化工火灾的发生,石油化工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2.1 优化设备和工艺:通过优化设备和工艺,减少火灾的发生机会。
例如,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减少人为操作的风险;合理布局设备和管道,确保生产过程的流畅和安全。
2.2 加强培训和管理:石油化工企业需要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和管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例如,培训员工正确使用消防设备和应急救援措施;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演练机制,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应对和救援。
2.3 安全设施和装置:石油化工企业需要安装和使用各种安全设施和装置,以防止火灾的发生和蔓延。
例如,安装自动火灾报警系统和灭火系统,提前发现和扑灭火灾;建立完善的通风系统和防爆设施,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排除燃气和有害物质。
2.4 严格执行安全规程:石油化工企业需要严格执行各种安全规程和标准,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
例如,遵守操作规程,减少操作失误;按照法规要求进行定期安全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的运行正常。
3. 火灾应急救援即使在石油化工企业采取了一系列的预防措施,火灾仍有可能发生。
因此,石油化工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火灾应急救援机制。
3.1 建立应急预案:石油化工企业需要建立详细的火灾应急预案,包括各种应急措施和救援流程。
石油化工生产火灾隐患及预防对策
![石油化工生产火灾隐患及预防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cf47603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70.png)
石油化工生产火灾隐患及预防对策
石油化工生产是一项高危、高风险、高能耗的行业,一旦发生
火灾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
污染和影响。
因此,预防石油化工火灾事故,减少火灾隐患是十分
必要且紧迫的。
石油化工生产中可能存在的火灾隐患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设备老化:石化设备设计寿命一般为20-30年,长期运营
容易导致设备老化、结构松散,增加了设备故障的几率。
二、设备泄漏:石化生产中涉及的大量化学品,对管道、设备、阀门等容器的密封要求极高,一旦出现泄漏情况,就会造成潜在的
火灾隐患。
三、操作人员操作技能差:石化行业操作人员技术要求高,对
操作要求熟练及时,对应变化要有能力做出正确反应。
四、火灾预警系统不完善:火灾预警系统是及时发现火灾、防
止火灾扩散的重要设备,如果火灾预警系统不完善,就很难及时处
理火灾事故。
为了减少石油化工生产中的火灾隐患,可以采取以下预防对策:
一、加强设备的检修及更新: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更新,及
时更换出现老化、损伤较多的设备,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少设备出现故障的几率。
二、完善设备泄露检测机制:建立检测机制,对石化生产的管道、设备、阀门等容器,加强密封性的检查,预防泄漏出现。
三、进行操作人员培训及加强管理:加强操作人员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应变能力,加大操作人员的管理力度。
四、完善火灾预警系统:建立完善的火灾预警系统,及时监测火灾风险,及时解决突发事件。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大幅度预防石油化工生产中的火灾隐患,维护正常、安全、稳定的石油化工生产。
石油化工生产火灾隐患及预防对策
![石油化工生产火灾隐患及预防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0eeb6d6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29.png)
石油化工生产火灾隐患及预防对策石油化工生产火灾隐患石油化工生产火灾隐患是一种常见的隐患,它的危害性非常高,一旦发生火灾,往往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石油化工生产火灾隐患:1. 设备不合格一些设备在使用前没有进行充分的检修,或者没有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操作,可能会因设备故障而引起火灾。
2. 电气设备故障电气设备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老化和故障,如果没有及时检修,就会引发火灾。
3. 不当储存危险品石油化工生产中使用的一些危险品如果储存不当,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危险,甚至引发火灾。
4. 周围环境不良石油化工生产场所周围环境如果存在易燃材料或者存在明火,也会引发火灾。
石油化工生产火灾预防对策针对石油化工生产中可能存在的火灾隐患,采取以下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火灾的发生率:1. 设备全面检修在设备使用前对其进行全面检修,有效降低设备故障引发火灾的可能性。
2. 加强电气设备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气设备,尽早发现和排除故障,提高其运行安全性。
3. 危险品储存规范对于石油化工生产中使用的危险品,应该按照规范进行储存,对于易燃物品应该严格限制储存数量,并要求进行分类储存。
4. 建立安全规范针对石油化工生产现场,应该建立严格的安全规范,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和常规演练,提高现场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5. 加强周围环境管理定期检查周围环境情况,及时发现和清除周围可能会引发火灾的物品,避免周围环境对生产场所造成危害。
结论石油化工生产场所存在火灾隐患,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预防措施来降低其发生率,为生产场所和员工的安全保障。
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实行责任落实和教育培训,才能够有效防范火灾隐患的发生。
石油化工火灾及预防范文
![石油化工火灾及预防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20cb3a7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01.png)
石油化工火灾及预防范文石油化工行业是一个高度危险的行业,因其涉及到大量的可燃物质和高温操作,很容易发生火灾事故。
石油化工火灾不仅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还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石油化工火灾的预防工作。
本文将从事故原因分析、预防措施以及应急响应等方面,探讨石油化工火灾的预防。
一、事故原因分析(一)人为因素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人为因素是造成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操作人员疏忽大意、违反操作规程、操作不当等,都可能导致火灾发生。
此外,人为事故还包括设备维修不当、施工作业不规范等。
(二)设备故障石油化工行业存在大量设备和管道,设备故障也是火灾发生的重要原因。
设备老化、缺乏维护保养、使用不当等都可能引发设备故障,造成严重的火灾事故。
(三)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也是石油化工火灾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会导致管道破裂、设备损坏等,进而引发火灾事故。
二、预防措施(一)加强人员培训为了减少人为因素引发的火灾事故,必须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操作规程、安全操作技术、应急处理等,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
(二)设备维护保养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保养是预防设备故障火灾的重要措施。
设备维护保养包括更换老化部件、清洗设备表面、修复设备漏洞等,确保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三)加强设备安全管理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减少设备故障的可能性。
具体措施包括增加设备的防爆装置、加强设备的耐火性能、加强设备与管道的连接,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与安全。
(四)加强火灾预警系统建设建立完善的火灾预警系统,对可能发生火灾的区域进行监测和预警。
火灾预警系统包括火灾报警器、火焰探测器、烟雾探测器等,能够及时发现火灾并采取措施进行扑救。
三、应急响应(一)做好应急预案编制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及时制定和更新应急预案是防范火灾事故的关键。
应急预案应包括火灾扑救措施、人员疏散方案、应急联系方式等内容,确保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石油化工类火灾特点和预防策略
![石油化工类火灾特点和预防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d3b7f4ea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ad.png)
石油化工类火灾特点和预防策略石油化工类火灾是一种常见但又极具危险性的火灾类型。
在石油化
工装置中,常见的火灾原因包括静电放电、裂解气体燃烧、蒸气云爆
炸等。
由于石油化工装置中常有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存在,一旦发
生火灾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针对石油化工类火灾的特点,我们需要采取以下预防策略:
1.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在生产过程中,要求操作人员严格按照
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禁止擅自更改操作程序或使用不合格的设备。
2. 加强火灾监测:在石油化工装置周围设置火灾监测仪器,及时监
测火灾风险,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 实施防爆措施:在易发生火灾的区域安装防爆设备,确保设备设
施符合防爆标准,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4. 开展安全演练:定期组织石油化工类火灾的应急演练,提高员工
的应急反应能力,有效应对火灾事故。
5. 定期检查设备:定期对石油化工装置中的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
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减少火灾发生的隐患。
总之,针对石油化工类火灾的特点,我们需要从各个方面入手,以
确保石油化工装置的安全运行,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保
障生产安全和员工健康。
通过全面的预防措施和严格的管理制度,我
们可以更好地防范和应对石油化工类火灾,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石油化工类火灾预防
![石油化工类火灾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4ddfa96e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83.png)
石油化工类火灾预防一、石油化工类火灾的危害1. 人员伤亡:石油和化工原料易燃易爆,一旦着火,火势迅速蔓延,很容易导致人员伤亡。
石油化工企业一旦发生火灾,由于工厂内原料存储大、工艺装置复杂,给救援带来一定困难,人员伤亡非常严重。
2. 生产设施损失: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设施大多贵重,一旦发生火灾,雇用和设备损失都将非常巨大。
3. 环境污染:石化行业生产工艺中的排放、废水、废气等都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导致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二、石油化工类火灾预防的主要手段1. 预防管控:企业应当加强设备检修、设备检验和设备保养工作,保证设备运行的正常。
对于有危险源的工序,应当采取控制措施,防止一些可燃易爆的物质着火。
2.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工作岗位、工作内容、操作程序和责任等内容,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保证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 安全设施的设置:企业应当安装火灾报警系统、灭火系统等安全设施,以便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做好灭火工作,保证员工的安全。
4. 安全检查:企业应当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对设备、设施、仓库等进行技术检验,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5. 应急预案:企业应当建立火灾应急预案,明确火灾发生后的处置流程,安排好员工的疏散逃生工作,保证员工的生命安全。
6. 人员培训:企业应当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增强员工的自我保护能力。
三、石油化工类火灾预防的对策1. 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每个石油化工企业产品限制应制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体系,明确安全生产的指导原则、安全生产声誉和总要求,建立科学充分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2. 完善安全诊断机制:定期对重点部位进行安全诊断,建立安全评估体系,寻求改善之道,确保设备、厂房、仓库、堆场及其他设施在其使用寿命内事情安全可靠。
3. 完善维保系统管理:对石油生产运转中的主要设备,配料、包装/储罐和配套设备进行综合监理,以保障生产设备及「器安全运�。
石油化工火灾及预防范本
![石油化工火灾及预防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008193ad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e1.png)
石油化工火灾及预防范本一、引言石油化工行业作为重要的工业领域,由于涉及各种危险物质,火灾事故的发生潜在风险较高。
为了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必须加强石油化工火灾的预防工作。
本文将对石油化工火灾的危害、可能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二、石油化工火灾的危害1. 人员伤亡:石油化工火灾往往伴随着大面积的火焰和浓烟,容易导致工人被困、中毒或被火焰灼伤,甚至造成人员死亡。
2. 财产损失:石油化工企业通常具有大规模的设备和重要的生产设施,火灾事故往往会导致设备损坏或烧毁,给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3. 环境污染:石油化工火灾会产生大量废气、废水和废渣,其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一旦泄漏到环境中会对周围的空气、水源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三、石油化工火灾的可能原因1. 设备故障:石油化工企业通常涉及大量的机械设备和工艺设备,设备的故障或失效可能导致火灾的发生。
2. 不当操作: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如果操作不规范、粗心大意或者违反操作规程,可能引发火灾。
3. 电气故障:电气设备问题或者因电线老化等引起的短路、电弧等现象可能引发火灾。
4. 进料泄漏: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化学物质的泄漏可能导致火灾。
5. 静电引发:石油化工生产中会产生静电,如果不加以控制,静电可能引发火灾。
6. 火源引发:外界的明火、高温源等可能成为石油化工企业火灾发生的诱因。
四、石油化工火灾的预防措施1. 安全管理:石油化工企业应建立和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确定组织架构和责任制,加强岗位安全责任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2. 设备维护:定期检查、保养和维修设备,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和故障及时排除,避免因设备故障引发火灾。
3. 操作规范:制定严格的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工人操作安全规范,杜绝操作不当引发火灾的可能。
4. 火灾隐患排查:定期对石油化工企业进行火灾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消除潜在的火灾隐患。
5. 静电控制:对于易产生静电的工艺环节,采取相应的静电控制措施,防止静电引发火灾。
2024年石油化工行业静电火灾的预防(3篇)
![2024年石油化工行业静电火灾的预防(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2da9fd2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af.png)
2024年石油化工行业静电火灾的预防石油化工行业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火灾风险,尤其是静电火灾。
静电火灾是由于电荷在载体间产生的自然放电引发的火灾,具有瞬间、高温等特点,一旦发生,往往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生命安全隐患。
因此,预防和控制石油化工行业的静电火灾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静电火灾的原理、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静电火灾的原理静电火灾是由于电荷在载体间产生的自然放电引发的火灾。
在石油化工行业中,液体和颗粒物的流动以及液体的运输、储存和传输过程中,都会产生静电。
当静电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形成静电火灾的危险。
石油化工行业中产生静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摩擦:当两种材料之间存在接触和分离时,容易产生摩擦,从而产生静电。
2. 分离电荷:在石油化工行业的流动过程中,由于分离电荷效应,导致载体们与液体分离,进而产生静电。
3. 粉尘或颗粒摩擦: 粉尘和颗粒物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由于摩擦作用,产生静电。
二、预防措施为了预防和控制石油化工行业的静电火灾,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包括静电防护、设备维护和培训等方面。
1. 静电防护(1)地球化防止积分:在液体的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使用带有接地装置的容器和管道,确保静电能够迅速地释放到地球上,降低积聚电荷的机会。
(2)接地保护:所有可能产生静电的设备、管道和设施都应该进行接地处理,确保电流能够有效地通过接地设施流向地球。
(3)防止积聚:为了防止电荷的积聚,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增加通风、减少摩擦、调整温度和湿度等,以减少静电的产生。
2. 设备维护(1)定期检查: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和管道的绝缘能力良好。
(2)防爆设备:对于易爆的场所,应使用专门的防爆设备,如防爆电器和仪表。
3. 培训和教育(1)员工培训:对石油化工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静电火灾的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防火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管理规范:制定一系列的防火管理规范,明确职责和行为准则,确保每个员工都遵守相关的防火规定。
化工厂火灾事故防范及整改措施
![化工厂火灾事故防范及整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7f89a8e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4d.png)
化工厂火灾事故防范及整改措施一、化工厂火灾事故的风险因素1. 物理因素:化工厂的生产过程中常常涉及到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危险因素,一旦这些因素失控,就容易引发火灾事故。
2. 化学因素:化工厂中存在大量的化学物质和危险废物,其中有些物质在遇热或遇水时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加剧了火灾事故的危险性。
3. 人为因素:工人的操作不当、设备的维护不到位、管理水平不高等人为因素也是导致化工厂火灾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以上种种因素,都为化工厂火灾事故的发生提供了可能的条件,因此,化工厂必须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识别,以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化工厂火灾事故的防范措施1. 完善的设备和设施:化工厂在设施设备方面应当尽可能地完善,保证设备的质量稳定,防止设备因老化、损坏或操作不当而产生火灾隐患。
2. 严格的管理制度:化工厂应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规范员工的工作操作流程,加强监管和管理力度,避免操作不当导致火灾事故。
3. 安全防范意识培训:化工厂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增强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危机应对能力,提高员工对化工厂火灾事故的认识和预防能力。
4. 定期的安全检查和维护:化工厂应做好设备和场地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场地的安全使用,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5. 健全的应急预案:化工厂应制定健全的应急预案,提前做好火灾事故的应急预案和救援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火灾事故,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以上防范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化工厂火灾事故的发生几率,保障员工和财产的安全。
三、化工厂火灾事故的整改措施1. 加强隐患排查和整改:对化工厂可能存在的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对发现的隐患进行整改,切实消除可能引发火灾事故的危险源。
2.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对化工厂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和完善,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3. 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化工厂应建立健全的应急救援体系,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和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火灾事故,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石油化工行业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
![石油化工行业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3ef8806b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91.png)
石油化工行业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一、设备故障1、设备老化石油化工行业的设备往往需要长时间运行,设备老化是导致火灾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设备使用时间的延长,设备的结构和功能容易发生问题,从而引发火灾事故。
为了避免因设备老化导致的火灾事故,企业需要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检修,并及时更换老化设备。
2、设备设计缺陷在石油化工行业,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非常重要。
如果设备设计存在缺陷,容易导致设备故障,从而引发火灾事故。
企业需要注重设备的设计和制造质量,确保设备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减少因设备设计缺陷导致的火灾事故。
3、设备维护不及时在石油化工行业,设备的定期维护和检修非常重要,可以有效预防设备故障和火灾事故的发生。
如果企业对设备的维护不及时,容易导致设备故障,从而引发火灾事故。
因此,企业需要加强设备维护管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二、操作失误1、操作不当在石油化工行业,操作不当是导致火灾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
员工在操作设备和工艺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容易引发设备故障和火灾事故。
为了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火灾事故,企业需要加强员工的操作培训和管理,确保员工具备良好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2、化学品混合在石油化工行业,化学品是常见的危险品,如果化学品混合不当,容易引发火灾事故。
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化学品管理,确保化学品的存储和使用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避免因化学品混合导致的火灾事故。
3、违反操作规程企业在制定操作规程时,需要重视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确保员工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因违反操作规程导致的火灾事故。
同时,企业需要对员工进行操作规程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操作规程的遵守度。
三、安全管理不善1、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在石油化工行业,安全管理制度是防范火灾事故的重要手段。
如果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容易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
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和管理程序,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石油化工火灾及预防
![石油化工火灾及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eadac2ac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61.png)
石油化工火灾及预防石油化工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火灾只是一个常见的事故类型之一。
石油化工火灾对环境和人类造成的损害是严重的。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重视预防火灾的工作。
本文将探讨石油化工火灾的原因、后果以及预防措施。
石油化工火灾的原因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火灾的原因很多,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原因:1. 电气故障电气故障是石油化工行业火灾的一大原因。
电气故障包括电器设备的故障、电线盘结、漏电和短路等等。
一旦发生电气故障,容易引起火灾。
2. 管道破裂管道破裂一般情况下与管道老化、腐蚀、焊接不良等因素有关,这种情况容易导致管道中的油品泄漏,形成易燃气体,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很容易引发火灾。
3. 不当操作不当操作是石油化工行业火灾的一个主要原因。
包括操作员操作技术不熟练、操作失误等情况。
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导致火灾的发生。
石油化工火灾的后果石油化工火灾对环境和人类造成的损害是严重的。
在石油化工火灾时,常常会发生油品泄漏,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同时,火灾还会对人类造成严重威胁,导致生命和财产损失。
如何预防石油化工火灾为了预防石油化工火灾的发生,需要加强管理和技术措施,以下给出几种预防措施:1. 强化防范意识在石油化工企业中,必须注重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增强员工的防范意识,从而减少火灾的发生。
2. 定期维护设备石油化工企业必须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定期检查和修理设备,确保设备状态良好,避免设备出现故障,从而减少火灾的发生。
3. 采用火灾报警和监测系统石油化工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检测火灾的风险,例如安装火灾报警和监测系统,及时发现火灾隐患,采取措施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4. 加强消防安全建设在石油化工企业中,必须注重消防安全建设,包括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排查火灾隐患、加强消防力量建设等措施,从而有效预防火灾的发生。
结论石油化工火灾不仅会对环境和人类造成巨大的损害,而且往往会带来不可估量的财产损失。
石油化工生产火灾隐患及预防对策分析
![石油化工生产火灾隐患及预防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2259708f61fb7360a4c65e5.png)
石油化工生产火灾隐患及预防对策分析在石油化工生产中,很多生产原料中含有易燃和易爆物质,其腐蚀性非常强,在通常情况下,都是经过高温,通过发生化学反应来持续完成的,整个工艺操作非常复杂,而且需要进行连续性作业,需要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致使工艺管线很容易产生爆炸混合物,然而生产区聚集的燃火点较多,具有很大的火灾发生的危险性。
由此可见,石油化工生产自身具备的特点就伴随着火灾隐患。
所以,对石油化工生产存在的火灾隐患进行分析,并利用科学的防范措施加以预防,这样才能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
1 石油化工生产存在火灾隐患的原因1.1 物料品种过多石油化工的生产需要使用很多物料品种,很多物料自身具有易燃和易爆的特点,而且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物料的品种具有复杂性,物料品种的形态也有区别,一旦达到了物料品种的着火点,那么就很可能引起火灾的发生。
1.2 生产设备在布置上过于紧凑生产设备依据设备功能的不同以及不同的工艺操作进行划分。
对设备的布置极为紧凑,例如装置上的设备管线、阀门等主要的布局方式是以立体交错为主,但是在对设备排列的过程中,期间的紧凑感很强,之间进行相互联系,如果生产设备发起火,那么就会产生连锁反应,也会导致其他设备着火。
1.3 建筑结构主要是以立体布置形式为主,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大为了使生产设备紧凑,使其进行良好的贯通,就要分析是有化工生产企业的建筑结构,通常,石油生产企业的建筑结构主要是以框架式结构为主,再加上框架式的生产设备布置比较密集,并且主要是采用立体式的布置,这就很容易导致立体性火灾的发生。
1.4 控制工艺参数时采用的方法不当,引起火灾发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有的生产必须充分考虑在哪种环境下才有利于生产,有的需要考虑温度,有的还要求在低温和高真空下进行。
控制石油化工生产的参数要考虑其流量、温度和压力,并且还要充分地了解物料的基本流速,如果参数控制失控,都可能引发火灾或者爆炸的发生。
因此,在石油化工生产的过程中,对工艺参数的控制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化工企业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
![化工企业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e2f118a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c7.png)
化工企业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化工企业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生产环境,而火灾爆炸事故是化工企业存在的一种严重风险。
此类事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甚至环境污染,因此必须重视其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
一、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分析1.设备失效:化工企业中存在大量的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设备和管道,如果设备出现失效、老化、疏漏等问题,就会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2.操作失误:操作人员缺乏专业技能或疏忽大意,执行操作程序不规范,容易引发事故。
比如未经充分检查设备工作状态就进行操作、使用不符合要求的工具或材料等。
3.物料泄漏:化工企业常常操作大量的有害、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如果泄漏发生,就会形成火源,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4.储存不当:化工企业中大量储存各种化学品,如果储存不当,比如堆存过密、拼堆、不分类储存等,将增加火灾爆炸事故的风险。
5.防火管理不到位:防火设施和装备的缺乏、防火控制措施不完善,如消防设备损坏或无法正常使用,防火安全意识薄弱等,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二、预防措施1.加强设备维护:对化工企业中的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减少设备失效的风险。
2.严格操作规程:建立健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按规定进行操作,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工作操作的标准化程度,减少操作失误。
3.加强物料管理:完善物料管控制度,采取合理的储存和运输措施,确保物料不泄漏,防止火源产生。
4.合理储存:对化学品按照性质进行分类储存,远离热源和火源,与其他物质分隔储存,避免不同物质相互作用。
5.健全防火管理:建立健全的防火设施和装备,如消防水系统、自动报警系统等,并制定防火应急预案,提高员工的防火安全意识。
6.加强培训和教育: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增强事故防范意识。
7.定期检查和演练:定期检查和测试防火设施和装备的工作状态,保持其良好运行的能力。
进行模拟演练,了解应对火灾爆炸事故的正确方法。
石油化工企业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石油化工企业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dbb020d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48.png)
石油化工企业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一、火灾爆炸事故的常见原因1、可燃气体泄漏由于可燃气体外泄容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因此,可燃气体的泄漏就容易造成火灾爆炸事故。
可燃性气体泄漏有以下几种情况:(1)设备的动静密封处泄漏;(2)设备管道腐蚀泄漏;(3)水封因断水,未加水跑气泄漏;(4)设备管道阀门缺陷或断裂造成泄漏。
这类事故大致是由于生产设备管理混乱,密封材料材质或检修不合要求,操作维护不当,在检修中未泄压却加外力,操作中巡回检查开停车不按操作规程进行等因素引起的,因此,必须按原化工部规定的检修操作规程、无泄漏工厂的标准以及设备动力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加以管理。
对已出现的泄漏,及时发现,及时消除,暂不能消除的要有预防措施,避免扩大或发生灾害事故。
2、系统负压,空气与可燃气体混合造成可燃性混合气体情况(1)系统停车,停车后随温度下降造成负压,由敞口吸入空气;(2)系统停水,停水后水封水因泄漏失去作用而导致空气吸入;(3)操作失误,联系不当,报警联锁装置不全或失灵,造成气体抽送不平衡而至负压,由敞口或泄漏处吸人空气。
(4)气体人口管线被杂物、结晶体或水堵塞,造成抽负,由敞口或泄漏处吸入空气;(5)用空气作试压、试漏,系统可燃物未清除干净、未加盲板,造成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
这类事故大部分发生在气体输送岗位或与气体压缩有关的岗位,当发生在加压过程中时更加危险,因为在爆炸性混合气体中,一方面氧含量在增加,另一方面在加压后,爆炸极限范围扩大,更容易发生事故。
3、系统生产时氧含量超标氧含量超标,可能在许多部位出现,但究其原因集中在造气岗位,通常由操作失误、设备缺陷、人员违章、断油断汽或安全报警装置失灵所造成,氧含量超标可能超出造气岗位范围而在脱硫、变换、压缩等部位发生,应当引起特别重视。
4、系统串气系统串气有2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高压串低压,形成超压爆炸;另一种是空气与可燃性气体互串形成化学性爆炸。
前一种情况大部分是由于操作失误及低压无安全附件或附件失灵造成。
石油化工火灾及预防(三篇)
![石油化工火灾及预防(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1fc13137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7e.png)
石油化工火灾及预防石油化工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由于化学过程中产生的可燃物质和高温高压操作,石油化工火灾发生的可能性较高。
石油化工火灾不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预防和控制石油化工火灾具有重要意义。
石油化工火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故障:石油化工设备通常经受高温、高压和腐蚀等极端条件,容易发生泄漏、爆炸和火灾等事故。
2. 人为操作失误:操作工人操作不当、疏忽大意或违反操作规程,导致泄漏、火灾和爆炸等事故。
3. 电气设备故障:石油化工工厂中存在大量电气设备,电气设备故障可能导致火灾。
4. 不当存放和使用可燃物品:石油化工厂中存放和使用大量可燃物品,如果存放和使用不当,容易发生火灾。
为了预防和控制石油化工火灾,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设备检修和维护:石油化工企业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并制定设备维修计划,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同时,还要加强设备防爆措施,使用防爆设备,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2. 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石油化工企业要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同时,还要制定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程序,并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员工按规程操作。
3. 加强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石油化工企业要加强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并采取防止电气设备故障的措施,如安装漏电保护器和防雷设备等。
4. 加强可燃物品存放和使用的管理:石油化工企业要制定可燃物品存放和使用的管理制度,对可燃物品进行分类存放和标识,并设定存放和使用规则,严禁存放不符合要求的可燃物品。
此外,石油化工企业还应建立火灾预警系统和消防设施,如火灾报警器、消防水源、消防器材等,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发出预警,并组织人员进行灭火和疏散。
总之,预防和控制石油化工火灾是石油化工企业的重要任务。
只有加强设备检修和维护、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加强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和可燃物品存放和使用的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石油化工火灾的发生,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
石油化工火灾扑救
![石油化工火灾扑救](https://img.taocdn.com/s3/m/b580ed83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91.png)
石油化工火灾扑救石油化工企业是一种高危的生产企业,火灾问题时有发生。
一旦发生火灾,整个生产流程都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
因此,在石油化工企业中,火灾扑救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火灾原因在石油化工生产中,火灾的原因多种多样。
其中最常见的原因包括:1.电气设备故障:电气设备的老化、过载、短路等问题都可能引发火灾。
2.化学反应: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有许多化学反应会产生高温,高温导致的意外反应很容易引起火灾。
3.火源接触:石油化工场区内电热设备、高温饮食设备、打火机等都有可能成为火源,一旦接触到易燃物质,就可能引起火灾。
4.人为因素: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措施不当,如吸烟、乱扔烟蒂等也容易引起火灾。
火灾扑救措施针对石油化工产生的火灾,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扑救措施。
根据不同火灾情况,扑救措施也是不同的。
以下是针对不同火灾情况的扑救措施:大面积火灾扑救措施大面积火灾一般可以采用泡沫扑灭技术进行扑灭。
在使用泡沫扑灭技术时,需要根据火灾面积、火势、火源等情况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泡沫扑灭剂,同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泡沫发生器来进行泡沫喷射。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泡沫溅到周围设备和地面上。
液体火灾扑救措施液体火灾一般可以采用雾状喷射技术进行扑救。
在使用雾状喷射技术时,需要根据火灾液体的性质和火灾面积、火势等情况选择合适的雾化器,同时需要控制喷射雾的面积和方向,避免将液体喷到周围的设备和地面上。
气体火灾扑救措施气体火灾一般可以采用惰性气体置换技术进行扑救。
惰性气体置换技术是利用惰性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等)将火灾现场的氧气浓度降低,达到扑灭火源的目的。
在使用惰性气体置换技术时,需要根据火灾面积和火势选择合适的惰性气体,同时要控制气体浓度,避免产生其他安全问题。
预防火灾的措施除了及时扑救火灾,预防火灾同样是石油化工企业所必须的工作之一。
以下是一些预防火灾的措施:1.电气设备要定期维护检查,老化、过载、短路等情况要及时处理。
石油化工企业的火灾预防与应急处理
![石油化工企业的火灾预防与应急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943fd27e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68.png)
提高员工防火意识与技能培训
01
02
03
04
定期开展防火安全宣传教育活 动,提高员工的防火安全意识
。
对新员工进行岗前防火安全培 训,确保其掌握基本的防火知
识和技能。
对在岗员工进行定期的防火安 全培训,提高其应对火灾的能
力。
针对特殊岗位和工种,进行专 业的防火技能培训,确保其具
备处理火灾的专业能力。
定期进行消防设施检练 和培训,提高员工应对火灾的能力和 意识。
05
未来展望与建议
加强技术创新,提高防火性能
研发新型阻燃材料
利用先进技术研发具有优异阻燃 性能的材料,用于生产易燃易爆
物品的包装和防护。
升级生产设备
更新换代生产设备,采用自动化 、智能化技术,减少人为操作失
误导致的火灾事故。
燃烧速度快
石油化工产品易燃易爆, 燃烧速度快,火势发展迅 猛,难以控制。
爆炸风险高
石油化工企业中大量存在 的易燃易爆物质,一旦遇 到火源,极易引发爆炸。
石油化工企业火灾的常见原因
设备故障
生产设备、管道、阀门 等出现故障,导致泄漏
引发火灾。
操作失误
员工在操作过程中违反 安全规定或操作不当,
引起火灾。
案例二
某石油化工企业定期进行消防演 练和培训,员工熟悉应急流程, 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反应,有效 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火灾预防与应急处理的经验教训
经验一
经验三
加强设备维护和检查,及时发现和修 复潜在的安全隐患,防止设备故障引 发火灾。
建立消防安全管理体系,配备足够的 消防设施和器材,确保在火灾发生时 能够迅速响应和有效扑救。
紧急集合点
设定紧急集合点,以便撤离人 员能够迅速集结。
石油化工企业火灾爆炸原因及防范对策
![石油化工企业火灾爆炸原因及防范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4d1b2a0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ee.png)
(2)爆裂管线介质为高温蜡油,硫含量3.4%左右(最大值达到4.4%),属于典型高温硫腐蚀环境。
此管线已运行9年,未按照《中国石化加工高含硫原油企业设备及管道测厚管理规定》(中国石化炼〔2011〕618号)进行在线定点测厚,未能及时发现管线腐蚀减薄。
1.3 荆门石化2·8火灾事故2019年2月8日0时50分,荆门石化炼油二部二区S Zorb 装置反应器收集器(D-105)出口法兰垫片失效,催化剂和油气(温度:380~400℃,压力:2.6MPa)泄漏着火。
2时10分,明火被扑灭,未造成人员伤亡。
事故暴露出的主要问题有:(1)事故后检查发现,S Zorb 反应器收集器松动氢气喷嘴与设备轴线不同心,偏移达7mm, 超过设计允许偏差(±1.5mm);下游法兰垫片密封石墨被偏移的气流冲刷,造成失效泄漏;对夹式法兰在泄漏着火后,螺栓膨胀,加大了泄漏;(2)泄漏部位采用平面对夹式法兰,该结构在此工作条件下,密封可靠性差;(3) S Zorb 反应器收集器平台区域高温密封点多,操作频繁(每30min 放料一次),为易泄漏区,容易发生火灾,但该区域没有设计火灾及可燃气体报警器。
视频监控存在盲点,不能及时发现泄漏异常。
1.4 齐鲁石化6·9闪爆事故2020年6月9日,齐鲁石化改制单位一齐商建设公司在烯烃厂石脑油罐区一台1万立方米石脑油储销项部进行外壁防腐刷漆作业时,储罐突然发生闪爆,西侧罐顶与罐体连接处被撕裂掀开,火焰冒出。
2人被烧伤,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暴露出的主要问题有:(1)特殊作业管控流于形式①临时用电作业许可证(NO:0008805)中明确“在防爆场所使用的临时电源,电气元件和线路达到防爆等级要求”并要有专业电工进行确认,但电工未进行确认,现场也未落实防爆要求;②动火作业可燃气体分析流于形式,只在地面上进行了环0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化工企业在国民生产和社会发展中占有越来重要的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0年石油化工企业火灾主要
原因及预防对策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2020年石油化工企业火灾主要原因及预防
对策
石油化工生产中使用的原材料(包括成品及半成品)大多易燃、易爆、易腐蚀,生产过程伴有高温、高压及深冷,工艺操作连续化,化学反应复杂,生产设备繁多,易形成爆炸混合物,且生产中使用的电源、火源及其他热源较多,故石油化工生产具有火灾及爆炸危险性。
国内外火灾案例亦已证明,一旦石油化工企业发生火灾,就可能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较大人员伤亡,并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分析石油化工企业火灾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做好防火工作,以达到控制火灾发生,减少火灾损失的目的,应成为消防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笔者跟踪调查了特大型石油化工企业——扬子石化公司自1991年至1999年发生的火灾事故,分析了9年中共发生的122起生产火灾,找出了引发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
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以期有助于进一步做好石油化工企业的防火工作。
引发火灾的主要原因
每起石油化工火灾的燃烧物、点火源、火势及损失各不相同,但究其成因,许多火灾有类似之处,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引发火灾的主要原因为:
一、设备泄漏。
分析结果表明,设备泄漏是引发石油化工火灾最主要的原因。
122起火灾中由于泄漏引发的有42起,占总起数的34.43%。
设备泄漏与设备设计、设备材质、检修质量及工艺特点有直接关系。
设备泄漏有三个因素:受热影响、受载荷影响或材质性能下降。
设备泄漏引发火灾甚至装置停车的例子很多。
如本公司炼油厂在1995年发生的10起火灾中就有8起是由于设备泄漏引发的。
二、违章动火。
石油化工企业在生产、检修过程中少不了动火,而因违章动火引发的火灾也占很大比例。
9年中扬子公司共发生22起因违章动火引起的火灾,占总起数的18.03%。
违章动火体现在两方面:1.领导违章指挥。
为了生产、检修进度,一些领导不顾或忽
视安全规定,在不具备动火的条件下指挥人员动火。
2.职工盲目动火。
有的职工不熟悉动火管理规定,或存在侥幸心理,不办动火手续,不采取措施清除可燃物,在不备灭火器材、无人在现场监护的情况下盲目动火,引发火灾。
三、误操作。
石油化工企业大多生产规模大,工艺流程复杂,工艺参数多,这就给操作带来难度,而9年中扬子公司火灾事故表明,误操作是引发火灾的又一重要原因。
由于操作引发的火灾共19起,占总起数15.258%。
误操作有管理上的问题也有操作人员业务素质上的问题等。
误操作表现为错开(闭)阀门,或未关严阀门,该置换的容器及管道未置换或置换不彻底,或不采取有效措施拆卸设备等,这就造成流程走向错误,设备超压、超温、物料泄漏,最终导致火灾。
例如:1992年7月18日,本公司炼油厂裂解车间TA—1324污油罐发生着火爆炸事故,398名消防官兵参战,出车37台次用了2小时才将大火扑灭,直接经济损失4.74万元。
究其原因是由于职工张某误操作使高压蒸汽串入吹扫线,导致油罐渣油冒顶,被温度高达340℃的吹扫管线引燃造成的。
四、电气故障。
由于设计、选型错误,安装、使用不当,设备线路老化,防雷、防静电设施不全等电气故障引发的火灾在石油化工企业火灾中也占有较大比例。
扬子公司9年中因电气故障引发的火灾就有18起,占总起数的14.75%。
如1994年8月9日,芳烃厂给排水车间2600#的隔油池A2601发生火灾,消防队出动12台车,用30分钟才将大火扑灭。
调查发现,火灾就是因为某溶助剂厂擅自使用非防爆型泥浆泵清理油池时,产生电火花引燃了油蒸气造成的。
五、自燃。
由于生产中高温表面多,采用高压压缩工艺,以及一些物质的本身性质,石油化工企业都有可能发生因自燃而引起的火灾,9年中扬子公司共发生此类火灾12起,占总起数9.84%。
如催化剂三乙基铝自燃、聚丙烯自燃等。
9年中,由于设备泄漏,违章动火、误操作、电气故障、自燃五方面的原因引发的火灾共为113起,占总起数的92.62%,这足以说明这五方面原因是引发石油化工企业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
预防火灾的基本对策
要预防石油化工企业火灾的发生,必须综合来自上述几个方面
的危险因素而探求防火安全基本对策,使整个生产系统具有相当的安全可靠性,笔者认为采取措施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基本上就能达到消除火灾因素,预防火灾发生的目的。
一、抓好基础阶段的防火工作。
如设备泄漏、电气故障等一些引发火灾的主要原因往往源于基础阶段。
要降低石油化工企业火灾概率,抓好基础阶段的防火工作十分重要。
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设备的设计、选材、制造和布置及安装均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
严格把好设计关,根据不同工艺过程的特点,选用相应的耐高温或低温、耐腐蚀、满足压力要求的材质,采用先进技术进行制造和安装,特别是有爆炸危险性场所的电气设备应正确设计选型。
二是新建、改建、扩建生产装置布局,单元设备布置,防火安全设施的设计和实施应遵循有关规范,做好严格的防火审核工作,并通过严格的试车和验收,夯实防火安全基础。
二、提高生产操作技术水平。
一方面应加强职工的工艺和操作纪律,制定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提高职工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
制定生产类事故应急预案,进行演练,提高职工事故状态下的应变
能力。
另一方面,要对装置原有的生产操作控制系统进行改造,如进行DCS改造,尽可能地采用最新科学技术,运用全自动程序控制系统进行生产操作中的检测、调节、操纵工作,自动完成全部生产工序,正常控制温度、压力、流量和液位等工艺参数,减少人为操作失误。
还应采用联锁、联动控制系统,在设备、装置出现异常情况时,如设备损坏、泄漏、动力源中断,及时报警并自动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三、控制火源。
火源是发生火灾的三个必要条件之一,控制火源是预防火灾的有效措施。
石油化工生产火源繁多,如明火、高热物或高温表面、电气火花、静电火花、冲击与摩擦、绝热压缩、自燃发热、热辐射等。
1.明火的控制。
建立严格的明火使用及管理制度,杜绝非必要明火在厂区出现。
对生产用火应严格审核,加强检查,特别是要加强检修动火的管理,坚持抓好“三不动火”工作,杜绝各种违章动火现象。
2.电气火花和静电火花的控制。
危险场所应采用本质安全防爆电气设备,控制电气火花;采用抑制、接地、增湿等方法消除静电火花。
3.高温表面的控制。
采用冷却降温、绝
热保温、隔热措施控制高温表面,使其不能作为点火源。
4.冲击与摩擦。
要采用新工艺新设备在生产操作中避免冲击与摩擦产生火花,如用非金属材料制作冲击或摩擦工具,加强设备的润滑保养。
5.加强其他火源控制。
四、化学危险物的处理。
应根据生产工艺特点或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分别采取措施,加强化学危险物的处理,在生产中采用密闭操作或惰性气体保护及通风置换等工艺手段,对本身具有自燃能力或遇空气自燃、遇湿燃烧的物质,应分别采取隔绝空气、防水防潮、通风、散热、降湿等措施。
分别存放相互接触能引起燃烧爆炸的物质。
一些危险物质的排污或放空物应采用相应的防火对策。
五、防火安全装置的设置。
常见的在生产中广泛使用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有:1.阻火设备。
它包括安全液封、水封井、阻火器、单向阀、阻火阀等,其作用是防止火焰闯入设备、管道或阻止火焰在其间扩展。
2.防爆泄压设备。
包括安全阀、爆破片(防爆片)、放空管等,安装于压力容器、管道等生产设备上,起降压防爆作用。
3.火星熄灭器。
安装于产生火星的设备和装置,防止火星飞出引燃可
燃物。
如机动车辆使用的火星熄灭器。
4.消防自动报警器。
一种是用于自动检测可燃气体浓度,当浓度达到一定值时自动报警或起动联锁装置自动停车。
另一种是用于发生火灾时及时报警并启动自动灭火联锁设施,及时运作,快速灭火。
六、搞好生产装置的火灾危险评价。
石油化工企业须对现有生产装置进行火灾危险度评价,找出生产中各种潜在火灾危险因素,从而为消除隐患,保证安全生产提供具体而可靠的依据。
评价是以生产设备为主体,逐一分析生产过程中所用物质的火灾爆炸敏感性及工艺参数,综合起来定量分析,评定装置火灾危险度等级,并确定该等级应具备的防火安全标准,再对照此标准通过多种有效的防火安全检查,及时找出不足之处,采取措施,整改火灾隐患。
特别是应吸取石化企业发生事故的教训,根据生产装置火灾危险度评价结果,确定企业的重点生产装置及重点检查、重点监督管理的内容和方式以确保生产安全。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