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基础(平面构成)
构成基础(平面构成)
![构成基础(平面构成)](https://img.taocdn.com/s3/m/7c4ed33cbb68a98271fefaec.png)
(任务二)各组讨论总结(计划5分钟):
各组讨论并派代表出来总结,老师补充:
单元型的组合关系
形态除了自身有形状、位置、大小、方向、色彩和肌理等视觉元素的变化外,形象与形象的关系还可以产生多样的关系属性,常见的属性有以下几种:
(2)一个子项目应当按期完成,然后组长在组内分阶段评选最佳的设计与最勤奋的“员工”(计划5分钟);
(任务四)排列:群化时,单形沿水平、垂直或斜线方向排列
(2)对称状排列:群化时,沿左右、上下方向排列
(3)环线状排列:群化时圆形、方形、菱形等多边形环列构成
构成的群化图形要完整、美观,为此,应该注意外形的整体效果;
注意画面的平衡和稳定
四、展示、讲评作品并小结(计划5分钟):点评及小结
1、从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成效等方面对每组进行点评。
2、表扬:在整个项目中表现出的协作精神,以及取长补短,谦虚好学的良好的学习态度。对学生创造性的构思及表达给予表扬和鼓励。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讲、答、练相结合的方法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分析归纳抽象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提高表达概念要素的能力;借助实例,渗透相关专业的设计思想.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渗透平面构成单形与群化的理念及作用,激发观察、分析、探求的兴趣和热情;树立“想象的力量是无穷的”意识;在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中,感受构成的抽象美和简洁美.
1、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安排的内容丰富紧凑,学生的学习存在差异,极小部分学生未能做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讨交流.
2、可在群化数量上做些限制,促使学生思维开发。
平面构成基础
![平面构成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100b6fc6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42.png)
平面构成基础平面构成基础是指在平面设计中,构建出各种视觉元素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平面构成基础的运用可以使作品更加有层次感、有吸引力,同时也能够传递出设计者想要表达的信息和情感。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平面构成基础原则和技巧。
1. 对称和不对称对称是指平面设计中元素对称排列的一种布局方式,可以使作品显得稳定、平衡;不对称则是指元素的排列方式没有对称性,可以使作品显得动感、有趣。
在设计中,设计师可以根据作品的需求来选择对称或不对称的布局方式。
2. 重复和变化重复是指在设计中重复使用同一种或相似的视觉元素,可以产生统一感和连贯感;变化则是指在设计中变化使用视觉元素的属性,可以产生变化感和吸引力。
重复和变化的运用可以使作品更加有趣和有层次感。
3. 接近和对比接近是指将相似的元素放在一起,可以产生统一感;对比则是指将不同的元素放在一起,可以产生对比感。
接近和对比的运用可以使作品更加有张力和吸引力。
4. 平衡平衡是指在设计中通过元素的布局、大小、颜色等方面的调整,使整个作品达到平衡感。
平衡可以分为对称平衡和不对称平衡,设计师可以根据作品的需求选择适合的平衡方式。
5. 色彩和色调色彩是平面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色彩和色调来传递不同的情感和信息。
设计师可以根据作品的需求选择适合的色彩和色调,使作品更加有吸引力和表达力。
6. 字体和排版字体和排版是平面设计中文字部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字体和排版方式来传递信息和情感。
设计师可以根据作品的需求选择适合的字体和排版方式,使作品更加有吸引力和可读性。
7. 空间和层次空间和层次是平面设计中元素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和深度感。
通过调整元素之间的空间和层次关系,可以使作品更加有层次感和空间感。
8. 图形和线条图形和线条是平面设计中常用的视觉元素,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图形和线条来传递不同的情感和信息。
设计师可以根据作品的需求选择适合的图形和线条,使作品更加有吸引力和表现力。
平面构成基础
![平面构成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0086923a0b4e767f5acfcefd.png)
三、面的视觉规律
同样大小的圆感觉上面 大下面小、亮的大些黑的小 些。 用等距离的垂直线和 水平线来组成二个正方形, 它们的长、宽感觉不一样, 水平线组成的正方形给人的 感觉稍高些,而垂直线组成 的正方形则使人感觉稍宽些。
四、图与地的关系(正负形) 任何形都是由图与地两部分组成,要使形感到存在, 必然要有地将它衬托出来。 在设计中,成为视觉对象的我们叫图,其周围的空间 处叫地。一般来说图与地是共存的,具有前进性、视觉上 具有凝聚力的,容易成为图。而地是陪衬作用,与图相比 有后退感,它是依赖图而存在的,要辨认一方,必须依赖 于对方的存在。这说明我们对图和地的形态都要考虑,要 认真研究图与地的关系,使它们互相衬托、互相关联,形 成完美有趣的视觉效果。
练习第二步:基本形构成
布局构成-- 均等排列、重复、旋转、渐变、变异、调和、集中、扩散
思考题: 1、什么是构成? 2、什么是平面构成?
3、如何运用自然形态抽象形态进行构成?
作业 运用点、线、面的形象元 素,进行有规律的组合,(重复、近似、 渐变等),设计出有节奏感、运动感、进 深感、整齐化一等视觉效果的画面。
面
线的移动轨迹构成面 面的形态: 一般分为三类 1、几何形 2、有机形 3、偶然形
二、面的形态、作用、性格
直线形的面具有直线所表现的心理特征,如方形、 矩形、三角形、四边形,有简洁、明了、安定、秩序感, 男性的性格; 曲线形面具有柔软、轻松、饱满的感受,女性的象征。
偶然形的面,如水和油墨混合、墨洒产生的偶然形等, 比较自然、生动、有人情味
平面构成基础
黑白画理
平面构成又称黑白构成,主要用来培养人们 在二维空间的表现能力,解决在设计过程中遇到 的表现形式与构图等问题。平面构成是各种设计 领域的基础。 虽然平面作品看上去通常都很简单,但平面 构成理论却是很重要的基础知识,包含了构图、 造型、表现形式等主要设计内容,对一个设计师 来说是一个一生都在研究的问题。
平面构成(平面设计入门基础知识)
![平面构成(平面设计入门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8d44f07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7c.png)
平面构成(平面设计入门基础知识)《平面构成》1、总论2、形态属性3、形态要素4、基本型与骨骼属性5、骨骼关系6、基本形式第一章总论1、构成得起源1919年德国建筑师格罗佩斯创建了全新得“国立魏玛建筑学校",这就就是著名得“包豪斯”。
包豪斯顺应工业社会得发展,致力于纯美术与应用视觉艺术得共性研究,提倡艺术与技术得统一,建立起现代工业设计得新体系。
“构成”就是包豪斯设计基础课程体系中得一门重要课程、2、构成得定义构成:将造型要素按照某种规律或法则进行组织,建构理想形态得造型活动。
平面构成:在二维平面上将造型要素按照某种规律进行组织,构成理想形态得造型设计基础训练、3、平面构成得目得、特点及学习方法(1)目得培养创造力与基础造型能力,为专业设计构思提供方法与途径。
研究形态、色彩、质感、构图、表现力与美感等造型因素,这些因素就是其她艺术造型得本质与基础。
(2)特点基础性:学习设计入门课,对初学设计有重要得专业引导与指导作用。
趋理性:将繁杂造型关系还原分解成造型要素,再按一定法则综合构成、设计性:设计就是有目得得造型活动,设计方案必须收到有条件得制约、实践性:体现在课程对材料,工具与工艺得尝试把握以及对现有形态得积累,也有对新形态得发现与创造。
(3)学习方法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感性与理性相融会得原则、努力开拓思路,发挥想象力,丰富构想,培养艺术创造能力。
接受严格系统训练,勤思考,勤动手。
4、平面构成所用得材料与工具(1)工具笔:毛笔、钢笔、铅笔、签字笔、马克笔、绘图笔、直线笔、曲线笔、鸭嘴笔等。
绘图仪器:直尺、三角尺、曲线板、圆规、分规与小圈圆规及多用小刀、剪刀等工具、 (2)材料纸张:白卡纸、白板织或较光滑得纸张,如果就是做肌理还可以用宣纸,毛边纸,水彩纸或质地较粗糙得纸张来达到效果、颜料:通常用瓶装浓缩黑色水粉颜料填色,也可用中华墨汁代替。
5、平面构成给设计思维带来得思考平面构成就是一种开发潜在创造力得训练方法,其思维途径至少可以给我们带来以下几点思考:(1)严谨得逻辑思维构成练习中首先确定构成形态得若干基本要素,然后进行分解,组合,排列,这种方法就是一种富于理性得,逻辑性很强得思维方法,这样可以避免先入为主得弊病,又便于在众多得方案中优选出最佳方案。
平面构成基础知识
![平面构成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db80ba0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89.png)
平面构成基础知识二,以一个基本形的近似变化构成近似构成主法是重复构成的轻度变动,近似构成在骨格选择上基本上和重复构成相同,都是基本形成在重复骨格内的排列构成。
基本形为以一个基本形象的近似形为构成元素,因此它的基本形不像重复只有一个基本形象而是多个基本形象。
1.近似基本形为同一个相同基本形象但大小变化。
如正三角形,同为正三角形的大大正三角形或小正三角形。
2.近似基本形为它的类似形。
如三角形、可以是各种不同角度的三角形,如正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任意三角形。
3、近似基本形为两个几何形的相加或者相减而得,如一个梯形加上一个圆形,一个梯形减去一个圆形。
(示意图)4。
近似基本形为一个一个有意画出的基本单位填色所得的近似形象。
5。
近似基本形为变化不大的有机形。
以上为近似构成中的以不同方式处理画出的基本形象。
在构成时基本上和重复构成一样,可以变换方向和填色选择图形。
由于近似的基本形比重复有变化,因此在构成时应注意视觉的整体效果。
搞不好容易使构成变得零乱而分散。
但如变化的好可以既保持近似基本形的整体统一感又可以增加设计效果。
另一类近似构成,可以先设立骨格线,类似基本形在骨格框架内基本平均放置,每个基本形所占的骨格空间大致相近似。
如在重复骨格中输入大小不等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多角形,但保持骨格内各单位间一定的空间关系,这种富有变化的构成方式是一种新的构成方法。
把一个有规则的图形和一个不规则图形互相重叠输入重复骨格中,也会得到特殊的没有特别限制的不规则表现,在整个构成中会产生无限的变化。
三。
一个或几个发射中心的构成发射构成是一个重复单位围绕中心向中心聚集的特殊的重复形式。
发射在我们生活中是经常可见的自由现象,如太阳发射的光芒,电灯泡发出的光束,他们都是由一个中心点向外发射,都是由发射中心和具有方向的发射线两个要素构成。
发射构成分类如下:1。
一个发射点的构成把基本形输入到发射骨格中,逐渐的向外放射排列,完成后可把中心点保留或者遮盖隐去。
平面构成基础知识(理论学习知识)
![平面构成基础知识(理论学习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cbc77b2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df.png)
平⾯构成基础知识(理论学习知识)平⾯构成基础知识(理论知识)⼀、构成的含义平⾯构成是视觉元素在⼆次元的平⾯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学的原理,进⾏编排和组合,它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法。
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
⼆、平⾯构成是设计的基础平⾯构成主要是运⽤点、线、⾯和律动组成结构严谨,富有极强的抽象性和形式感。
⼜具有多⽅⾯的实⽤特点和创造⼒的设计作品,与具象表现形式相⽐较,它更具有⼴泛性。
是在实际设计运⽤之前必须要学会运⽤的视觉的艺术语⾔,进⾏视觉⽅⾯的创造,了解造型观念,训练培养各种熟练的构成技巧和表现⽅法,培养审美观及美的修养和感觉,提⾼创作活动和造型能⼒,活跃构思。
第⼀章平⾯构成中美的形式法则⼀、对称与平衡1.对称:形本⽤对折的⽅法,基本上可以重叠的图形称为对称。
它们是等形等量的配置关系,最容易得到统⼀,是具有良好的稳定感的最基本形式。
(1)轴对称“以对称为中⼼。
左右、上下或倾斜⼀定的⾓度的等形的对称图形。
(2)中⼼对称:对称的图形,对称点在中⼼就称为中⼼对称。
(3)旋转对称:⼀个图形按照⼀定的相同的⾓度旋转,成为放射状的图形,称为旋转对称,旋转90度的图形,称为回旋对称。
旋转180度的图形彼此相逆,叫逆对称,也称反转对称。
(4)移动对称:图形按照⼀定的距离或按某种⼀定的规则乾地平⾏移动所得到的图形称为移动对称。
(5)扩⼤对称:图形按⼀定的⽐例放⼤,称为扩⼤对称。
2.平衡:从视觉上来指⼀种等量和不等形的⼒的平衡状态。
如均衡、适称。
平衡⽐对称在视觉上显得灵活、新鲜,并富有变化的统⼀的美感。
⼆、对⽐、调和1.对⽐:对⽐是互为相反因素的东西,同时设置在⼀起的时候所产⽣的现象,使它们各⾃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运、静、刚硕、柔软,⾼、矮、强、弱放在⼀起的形成对经。
⼤⼩关系放在起时⽐它们单独地放置时,⼤的显得更⼤,⼩的显得更⼩。
强弱关系放在⼀起时,也会产⽣同样的感觉。
通常在构成设计中运⽤这种对⽐关系寻求变化和刺激,创造具有各种特性的画⾯效果。
平面设计三大构成基础:概念、要素、形式
![平面设计三大构成基础:概念、要素、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d9350b307e21af45b307a8cf.png)
平面设计三大构成基础:概念、要素、形式平面构成得概念所谓构成(包括平面构成与立体构成),就是一种造型概念,也就是现代造型设计用语。
其含义就就是将几个以上得单元(包括不同得形态、材料)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得单元,并赋予视觉化得、力学得概念。
其中,立体构成就是以厚度塑形象,就是将形态要素按照一定得原则组合成形体;平面构成则就是以轮廓塑形象,就是将不同得基本形按照一定得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
平面构成元素,包括概念元素、视觉元素与关系元素,概念元素就是指创造形象之前,仅在意念中感觉到得点、线、面、体得概念,其作用就是促使视觉元素得形成。
视觉元素,就是把概念元素见之于画面,就是通过瞧得见得形状、大小、色彩、位置、方向、肌理等被称为基本形得具体形象加以体现得。
关系元素,就是指视觉元素(即基本形)得组合形式,就是通过框架、骨格以及空间、重心、虚实、有无等因素决定得;其中最主要得因素就是骨格,就是可见得,其它如空间、重心等因素,则有赖感觉去体现。
平面构成得框架一切用于平面构成中得可见得视觉元素,通称形象,基本形即就是最基本得形象;限制与管辖基本形在平面构成中得各种不同得编排,即就是骨格。
基本形有“正”有“负”,构成中亦可互相转化;基本形相遇时,又可以产生分离、接触、复叠、透叠、联合、减缺、差叠、重合等几种关系。
骨格可以分为:在视觉上起作用得有作用骨格与在视觉上不起作用得无作用骨格,以及有规律性骨格(即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等骨格)与非规律性骨格(即密集、对比等骨格)。
基本形与骨格得上述这些特性,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而构成千变万化得构成图案(如下图,就就是由基本形通过重复、接触、差叠等构成得)。
平面构成得要素平面构成得要素:点得构成形式、线得构成形式、面得构成形式点得构成形式(1) 不同大小、疏密得混合排列, 使之成为一种散点式得构成形式。
2)将大小一致得点按一定得方向进行有规律得排列,给人得视觉留下一种由点得移动而产生线化得感觉。
平面构成基础
![平面构成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bb1c96b1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ce.png)
平面构成基础平面构成是美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在二维平面上通过各种元素的组合和排列,形成一种有机的整体结构。
平面构成不仅仅是美术设计中的基础,也是许多其他领域中的重要概念,如建筑设计、平面广告、网页设计等。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平面构成的基础要素和技巧。
一、基础要素1. 点:点是平面构成的基本单位,它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元素。
点在平面上的位置、大小和颜色等属性可以通过调节来达到不同的构图效果。
2. 线:线是由无数个点相连而成,它可以是直线、曲线、斜线等。
线的位置、长度、方向和粗细等属性都会影响平面构成的效果。
3. 形状:形状是由线条相互连接而成的,它可以是简单的几何形状,也可以是复杂的自由形状。
形状的大小、比例和形状之间的关系是构图中重要的考虑因素。
4. 颜色:颜色是平面构成中不可忽视的要素,它可以给作品带来极大的视觉冲击力。
颜色的明暗、对比和饱和度等属性都会对构图产生影响。
二、构图技巧1. 对称与不对称:对称构图是指将平面分为左右或上下对称的两部分,这种构图方式通常给人稳定、平衡的感觉。
而不对称构图则是通过将元素放置在平面上的不同位置,创造出动感和张力。
2. 重复与变化:重复是指在平面上重复使用相同的元素或形状,创造出统一感和规律感。
变化则是通过改变元素的大小、颜色、形状等属性,使平面构成更加有趣和富有层次感。
3. 对比与和谐:对比是指在平面构成中使用明暗、大小、颜色等方面的对比,以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
而和谐则是通过统一的颜色、形状和比例等要素,使整个构图看起来和谐舒适。
4. 空白与填充:空白是指在平面上留有一定的空间,不填满所有的区域。
空白可以给人以舒适的感觉,也可以使构图更加简洁和清晰。
填充则是指将元素填满整个平面,使构图更加紧凑和充实。
5. 重点与层次:重点是指在平面构成中突出的元素,它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层次则是通过前后、大小和明暗等关系,使构图产生深度和立体感。
三、实际应用1. 平面广告设计:平面广告设计是运用平面构成基础的一个重要领域。
平面构成基础
![平面构成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11f42f39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3c.png)
平面构成基础平面构成是指通过不同的元素在平面上进行排列和组合,创造出具有艺术美感和视觉效果的图形。
平面构成是绘画、设计和摄影等艺术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概念,它涉及到形状、线条、色彩、纹理和空间等方面的运用。
形状是平面构成的基础要素之一。
形状可以分为几何形状和有机形状两种。
几何形状包括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它们具有明确的边界和规则的结构,能够给人以稳定的感觉。
有机形状则是指不规则、自然的形状,比如云朵、树叶等,它们更富有变化和动感。
线条也是平面构成中至关重要的元素。
线条可以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种。
直线给人以稳定、简洁的感觉,常用于表达力量和稳定感;而曲线则具有流动、柔和的特点,常用于表达优雅和柔美的形象。
线条的长度、粗细和方向等特性也会影响到图形的整体效果。
除了形状和线条,色彩也是平面构成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色彩可以通过明暗、冷暖和纯度等方面的变化来表现。
明暗对比可以增强图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冷暖色调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绪,而纯度的变化则可以让图形更加丰富多样。
纹理也是平面构成的重要手段之一。
纹理可以是真实的物体表面纹理,也可以是虚拟的纹理效果。
通过使用不同的纹理,可以给图形带来质感和触感,使其更加生动和有趣。
空间是平面构成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平面构成不仅仅是二维的,还需要考虑到三维空间的表现。
通过运用透视、投影和比例等技巧,可以在平面上创造出立体感和深度感,使图形更具有空间感。
平面构成的基础包括形状、线条、色彩、纹理和空间等方面的运用。
通过合理地组合和运用这些要素,可以创造出具有艺术美感和视觉效果的图形。
在绘画、设计和摄影等艺术领域中,平面构成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概念,它能够帮助艺术家和设计师创造出独特而有吸引力的作品。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了解平面构成的基础知识,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提升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
因此,熟悉和掌握平面构成的基础原理和技巧,对于从事相关领域的人士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平面构成基础
![平面构成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cd94a2c6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2f.png)
平面构成基础平面构成是指将平面上的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和关系组织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
平面构成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概念,它关乎到设计作品的视觉效果和传达的信息。
本文将从平面构成的基础要素、构成原则和应用实例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平面构成的基础要素1. 点:点是平面构成的最基本要素,它没有大小和形状,只有位置。
点的位置可以决定其它元素的相对关系。
2. 线:线是由点构成的,它有长度和方向。
线的形状和走向可以引导人们的视线,产生视觉上的动态效果。
3. 形状:形状是由线构成的,它具有大小、边界和表面。
形状的大小和比例可以影响设计作品的整体效果。
4. 颜色:颜色是平面构成中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不同的颜色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和信息。
5. 纹理:纹理是平面构成中的细节表现,它可以增加作品的层次和质感。
6. 空间:空间是平面构成的重要因素,它可以通过透视和比例关系来表现。
二、平面构成的原则1. 对称:对称是平面构成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它可以使作品更加稳定和平衡。
2. 平衡:平衡是指作品中各个元素的相对比例和位置关系的和谐统一。
3. 重复:重复是平面构成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增加作品的统一感和节奏感。
4. 节奏:节奏是指作品中元素的有序排列和重复出现的规律性。
5. 对比:对比是平面构成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增加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和吸引力。
6. 运动:运动是指作品中元素的方向和形态的流动感,它可以增加作品的动感和活力。
三、平面构成的应用实例1. 海报设计:海报设计是平面构成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通过对各个元素的组织和排列,可以传达出海报所要表达的主题和信息。
2. 品牌标识:品牌标识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各个元素的组织和排列,可以塑造出独特的品牌形象和识别系统。
3. 展示陈列:展示陈列是平面构成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通过对展品的布局和陈列方式,可以展示出展览的主题和内容。
4. 网页设计:网页设计是平面构成的新兴应用领域,通过对各个元素的组织和排列,可以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界面效果和交互体验。
平面构成基础课件
![平面构成基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350d40f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de.png)
象思维的敏捷性,反映出现代人的审美理
想。
2023/10/25
4
三、平面构成研究的内容:
• 如何创造形象; • 怎样处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关系;
• 如何掌握美的形式规律,并根据美的形式 法则,构成所需要的图形。
在经过一定量的学习和练习后,扩大和 丰富初学者的思维能力和造型手段,再过 渡到平面设计(应用设计)的新阶段,这 就是平面构成的作用和实质。
2023/10/25
8
2023/10/25
9
第一节:基本元素——点
一、点的定义:
在几何学中,点只表示某一位置,而无形状和面积。 (例如:两线交于一点;直线与面相交于一点……)
而在平面构成设计中,点是以形象存在的。也就是说: 无论点有多小,它都会有自己的形象。
(例如:◆ ◥ ● ▲ ♠ ◈ ……)
2023/10/25
48
2023/10/25
2、自然形的面
• 寻找一些自然界的物体, 如:动物、人、植物等形 体,以面的形式表现出来。
• 把立体的形象、繁复的形 象作单纯平面的剪影形式 的概括。大胆地屏弃了形 象的刻画,用高度概括简 化的手法,表达了形象的 特征,使人一目了然,心 领神会。
18
不同的构成方式,可以带给人不同的 视觉及心理感受。
各种点以不同形式成的视觉效果。
2023/10/25
19
2023/10/25
点绘技法
• 点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 力,急于求成,反而欲速 不达。(一旦出现失误, 补救所费的时间往往要多 于遵循规律所用的时间。)
• 此画是生赖范义1974年画 的《查尔斯·布朗逊》,可 谓与超级写实主义油画有 异曲同工之妙。
2023/10/25
平面构成基础
![平面构成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9ab66536ee06eff9aef80774.png)
3 不规则性形态的面;4 偶然性形态的面。
1 直线性的面; 表现规则、平稳、较为理性的视觉效果
2 有机性形态的面;得出柔和、自然、 抽象的面的形态
4 偶然性形态的面。
4 偶然性形态的面。 自由、活泼而富有 哲理性
4 偶然性形态的面。
3 不规则性形态的面;较为理性的人文特点
群化的面能够产生层次感,
点、线、面的应用
总结
• 平面构成,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工艺美术 理论。它不拘于一定的固有格式,手法灵 活千变万化,尤其有利于锻炼思维能力, 从而更好的为设计服务。 • 设计类的作品一定得到大家的认同或进入 市场,才能真正的被人认可。
(二)基本形
就是用点、线、面等基本元素
构成设计形态的基本单位。
从中培养设计人员的审美能力,并提高其创造 “抽象形态”和构成的能力。
•
平面构成构筑于现代科技美学基础之上, 它综合了现代物理学、光学、数学、心理 学、美学等诸多领域的成就,带来新鲜的 观念要素 .
交通错觉
欧普艺术 家以赛亚· 勒 维安特 当你注视着英 格玛图时, 这些紫色的 同心圆环仿 佛充满了飞 快环形运动 的粒子,好 像无数的微 小到几乎看 不见的汽车 拼命地绕着 轨道行驶。
数字构成概述
• 平面构成是一门研究形象在二度空间里的 变化构成的科学,是探求二度空间的视觉规 律、形象的建立、骨格的组织、各种元素 的构成规律,造成既严谨又有无穷律动变化 的装饰构图。
研究对象;
• 主要是在平面设计中如何创造形象,怎样处理形象 与形象之间的联系,如何掌握美的形式规律。 • 并按美的形式法则,构成设计所需要的图形,
以由大到小的点按一定的轨迹、 方向进行变化,使之产生一种 优美的韵律感。
平面构成基础-ppt课件
![平面构成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802fbf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15.png)
线
点
体
面
构成艺术
构成艺术
2.视觉元素
视觉元素——也称形象,我们能看到的一切都称之为视觉 元素。 视觉元素是将点、线、面概念元素体现在实际设计中, 把概念元素通过某种形象化的东西视觉化、形象化。视觉元素 包括形象的大小、形态、色彩、肌理等。
大小
形状
色彩
肌理
3.关系元素
关系元素是视觉元素在画面上进行组织、排列的方式,是 形成一个画面的依据,完成视觉传达的目的。关系元素包括: 方向、位置、空间、重心等。
构成艺术
自然形
构成艺术
自然形
构成艺术
自然形
构成艺术
人造形
构成艺术
人造形
构成艺术
人造形
构成艺术
自由抽象形
构成艺术
自由抽象形
构成艺术
规则抽象形
构成艺术
四、平面构成的元素
平面构成打破具象的描写,主要从抽象形态入手,激发人 们对形的敏感性和创造性。
1.概念元素 概念元素 ——也叫基本要素,是那些实际不存在或不可见 的,但为人们的意识所能感觉到的东西,如尖形上的点、物体 周边的轮廓线、由面所包围的体等。概念元素包括点、线、面 和体。
形状与形态按照绘画的特点可分为具象形和抽象形, 具象形又可以分为自然形和人造形,抽象形分为自然抽象 形和规则抽象形。
构成艺术
自然形指的是自然形成的物体的外形及其一切可视形状( 如天、地、山川、树木等)。 人造形指的是人在改造自然过程 中生产创造的物形(如建筑、车船、道路、生活用品等)。 自 由抽象形指的是不受几何制图限制的任意抽象图形和造型(如 自由的曲线、不规则的方形等)。 规律抽象形是对标准几何形 的特指。
构成艺术
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基础知识
![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7c288ff7cd184254a3535c2.png)
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一、平面构成(1)什么是平面构成构成的根本含义是指将多个相同和不同形态的单元形态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形态。
平面构成则是指将造型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和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它是以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方法,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
(2)平面构成的内容平面构成是一种区别于绘画和图案的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图形设计,它将点、线、面这些基本造型元素遵循一定的视觉规律进行有目的的安排,从而产生符合人类审美情趣的图形。
平面构成课程主要学习的内容包括元素形态、行是法则、构成方式三个部分.(3)平面构成基本元素①元素—-点1。
什么是点:在自然界中,点是一种细小的痕迹或物体,例如沙子,蚂蚁等。
在文学作品中,点是一个符号,例如逗号、句号、省略号等。
在几何学上点是空间中只有位置、没有大小的图形。
在设计领域点是一种重要的设计元素。
2.点的表情:点的表情就是人们看到点的形态时产生的视觉感受和心理反应。
点的状态是各种各样的,它的大小,形状,数量以及位置的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点的大小:在同一环境中,相对面积越小,点的感觉就会越强。
相反,相对面积越大,点的感觉越弱。
●点的形状:点可以是任何一种形状的,只要这个形态达到足够小,都可以认为它是点。
●点的数量:不同数量的点,给人形成不同的感觉。
I.当画面上只有一个点的时候,它必然成为唯一的视觉中心。
1II.当画面中有两个相同点的时候.由于张力使两个点感觉彼此吸引,从而在视觉上产生连线,形成线的感觉。
III.当画面中有三个点的时候,两两相吸引,在视觉上形成三角形的状态。
IV.当画面中出现多个不规则排列的点的时候,画面显得很自由,很活跃。
V。
当画面中出现多个点规律排列的时候,画面显得很均匀稳定,进而产生面的感觉。
●点的位置:点在画面中由于所处位置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点位于画面中间的时候,形成一个视觉中心,会产生稳定的感觉。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https://img.taocdn.com/s3/m/455ca352804d2b160b4ec084.png)
图1-1 俄国的构成主义作品(第三国际纪念碑)
2. 构成概念在中国 构成概念能够“落户”中国,与新文化运动所带来的 思想解放有关,受其影响而兴起的出版业成为构成主 义的重要传入渠道以及实验场,而真正起到实质作用 的却是作为现代文学先驱的鲁迅。 构成体系作为设计基础,在纯绘画领域、书法艺术、 摄影艺术、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纺织设计、服装 设计、书籍装帧设计、舞美设计、商业美术设计等 领域广泛运用。
第一节 点
一、点的概念 几何学中的点是无面积的,它只有具体位置没有大小。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线的交叉结 合处,或是线的两端,或是某一空间位置。在视觉状,而且要以一定的形状出现,可以 是一个数字、一种图形、一粒种子、一艘轮船,只要它在所处的环境中足够小。
二、点的位置关系 1. 点与位置 点在平面上,与平面的大小关系及周围环 境位置的不同,会让人产生不同的视觉感 觉。一个点在平面上,它与平面的大小关 系以及与周围环境位置的不同,也会让人 产生不同的感觉。在一个正方形平面上, 一个黑圆点放在平面正中,点给人的感觉 是稳定和平静。如果这个圆点向上移 动就会产生力学下落的感觉。点的位置移 动到左上角或右上角,都会产生动感和强 烈的不安定的感觉。反之将点移到正方形 的中部以下,则给人非常平稳安定的感觉。
2. 直线的形象及性格特征 直线有垂直线、水平线、斜线、折线四种形象。直接、锐利、理性,具有男性阳刚的特征。 (1)垂直线:力量、伸展感,具有男子的特点;上升、下降有很强的运动感。 (2)水平线:平静、安定,有中年人的特点,有稳定感。 (3)斜线:运动、方向、不安定,具有青年人的情感,45°的斜线最具动势。 (4)折线:折线分为锯齿状、垛字状、齿轮状、阶梯状、松带状五种形象。
图1-6 1934年,鲁迅设计的《引玉集》封面
构成基础
![构成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d44c2218650e52ea55189816.png)
2.图底反转:一定的形体占据一定的空间,其体积深度便具有了空间的含义。在二维的平面空间中也是一样的,空间与形体的基本形必然是通过一定的物形得以界定和显现。我们将形体本身称为正形,也称为图;将其周围的“空白”(纯粹的空间)称为负形,也称为底。
13.构成从内容上分,有(纯粹构成)和(应用构成)。
14.平面上形成空间的因素有(重叠空间)、(大小空间) 、(倾斜空间)。
15.基本形是由基本原素(点、线、面),经过各种组合形成的。
16.立体主义在发展历程中共经历了三个时期:(塞尚时期 、 分析立体主义时期 、 综合立体主义时期)。
12.“蒙娜丽莎”在背景的处理上,达芬奇运用的是?
答:“蒙娜丽莎”没有华丽的服饰,一条深褐色的头纱上,也不带任何装饰品;衣纹的自然褶襞被子画得很仔细。他用一调胶的颜色来表现软缎的质感。袒露的胸部显不了这位妇女的健康、华贵和青春的美。在背景的处理上,达芬奇运用的是“空气透视法”,反后面的出崖、小径、石桥、树丛与潺潺的流水,都有推向遥远的深处,仿佛这一切都被笼罩在薄雾里,以此来加强“蒙娜丽莎”形象地位。
7.肌理:又称质感,使物体表面的纹理与质地特征。一般分为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两部分。
8.浅谈视幻艺术。
答:又称"光效应艺术"或"欧鲁艺术"。其特点是利用几何形和色彩对比,造成各种形与色彩的骚动,给人以视觉错乱的印象。黑白构图为其典型,常用直线、曲线、国和三角形等几何纹样的组合。常见于各种服装印花面料的设计上。传统织物人字呢和千格呢等也可以有视幻效果。已在开发人类视觉的一项运动。它凭借艺术元素创造出看似闪烁、颤动的影像,和观众大玩视觉游戏。光效应艺术的作品本身虽为静止的,但其形状与色彩却能造成视觉上的动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比教案
教案科目:构成基础(平面构成)
使用教材: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构成基础》
授课形式新授授课时数2课时(80分钟)
授课章节名称模块一平面构成单形及群化构成
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接触构成,之前只接触过素描、色彩之类比较直观的美术形式,但是对于较抽象的构成概念理解不透彻。
教学目的1、知识与能力目标:利用简单的几何图形设计单形,并群化,感知图形的奇妙,并基本认识构成; 认识图形的8种组合方式;会通过多种尝试,组合新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讲、答、练相结合的方法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分析归纳抽象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提高表达概念要素的能力;借助实例,渗透相关专业的设计思想.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渗透平面构成单形与群化的理念及作用,激发观察、分析、探求的兴趣和热情;树立“想象的力量是无穷的”意识;在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中,感受构成的抽象美和简洁美.
教学重点单形及群化构成的理解及运用
教学难点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及建立新的思维方式
教学方法发现法、启发引导、讲练结合、谈话、讨论等
辅助教学
工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巩固知识(计划5分钟)
二、观察生活、引入新课(计划5分钟)
首先我们来看两段视频,大家可以观察下有什么必然的联
系?有什么规律吗?(让学生观察造房子与搭积木的小视频)
此设计充分利用
学生感兴趣的事
物,提出问题,引
导学生主动思考,
激发学生的好奇
心和求知欲。
教学过程
我们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复杂的物体都是由简单的小部
件组成的,同一个物体通过数量、方向等变化可以组合成新的形
象。
那“简单的小部件”有多简单呢?它又可以构成多少种形态
呢?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讲述今天的课题:单形及群化构成
三、讲授新课(计划60分钟)
在单元式造型中,决定了一种单元形(或几种单元形)后,
将他们组合而成的形体是无限的。
1 单元型的组合(计划5分钟)
1.1单元型的概念
单元形即基本型,是指构成图形的基本单位。
一个点、一条
线、一块面都可以成为单元形的元素。
单元形是千变万化、丰富
多彩的,这就给设计者提供了无数的设计资源。
几何形为基础的变化求取单形:
利用数学方法,对原有形态进行变化。
圆、方、三角、直线、
折线、曲线等形态都是比较简单的几何形。
对它们进行相减或相
溶合的办法,可以产生出形态各异的新单形。
自然形为基础的改造构成的单形
大自然与生活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形象与形态,每一种都独
具特征与美感。
对自然形进行加强、减弱、夸张和变形,可以创造出各种符
合设计目的的新形象。
学生学会倾听,能够
主动思考。
如图: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例:
学生做出相应
的总结后,给出图示
加深印象
2单元形的群化
2.1单元形的决定
单元形以简单的几何形态为好。
其次,再把单元形群集化的过程中,必然发生形体聚成一团的“形态融合”,或由单元形所包围的“间隙空间”等现象所以要选择效果好的单元形。
2.2形态融和
把两个单元形组合起来的方法以及混合单元形的组合方法。
2.3负形空间的形态
单元形之间所造成的空间形态考虑两种方法;分离组合;单元形连接而成的环状组合。
多个单元形作规律化组合,形成多形负形空间。
2.4新单元形的繁殖构成
构成方法:大致分为两种,即规律构成和自由构成。
自由构成是把单元形自由的组合,以来平衡的感觉。
(任务三)各小组分组设计(计划20分钟):
(1)由各组的小组长进行分工,安排每位同学以一个单形,利用数量、位置、方向等关系作群化构成,设计16个以上
的新形(计划15分钟);
(2)一个子项目应当按期完成,然后组长在组内分阶段评选最佳的设计与最勤奋的“员工”(计划5分钟);
(任务四)各组讨论总结(计划5分钟):
群化的组合排列方式:
(1)线形状排列:群化时,单形沿水平、垂直或斜线方向排列
(2)对称状排列:群化时,沿左右、上下方向排列
(3)环线状排列:群化时圆形、方形、菱形等多边形环列构成(4)放射状排列:群化时向一个中心点集中排列,构成放射图形(5)平面状排列:群化时相对集中,溶成一体,构成面状图形。
教师讲解概念,让学生对群化有个基本了解
通过小组讨论,取长补短,加深印象
学生小结,老师适当补充并整理
群化构成的基本要领:
群化构成要求简练、醒目,所以,单形的数量不宜过多;
单形的群化构成要紧凑、严密;相互之间可以交错、重叠、透叠,避免松散;
构成的群化图形要完整、美观,为此,应该注意外形的整体效果;注意画面的平衡和稳定
四、展示、讲评作品并小结(计划5分钟):点评及小结
1、从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成效等方面对每组进行点评。
2、表扬:在整个项目中表现出的协作精神,以及取长补短,谦虚好学的良好的学习态度。
对学生创造性的构思及表达给予表扬和鼓励。
3、建议:课前准备的越充分,课堂效率越高,要有好的自学方法,持续锻炼和提高自学能力
4、小结:
(1)、感性认识需要理性指导才能做得更好
(2)、学习没有一劳永逸,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提升自身的综合专业素养
(3)、口头表达能力体现了你将来的职业沟通能力,每个同学都要勇于锻炼,担任每次任务或项目的自评员、互评员。
通过点评作品,让学生加深印象,并直观了解群化的美,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