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压力易感性.pptx

合集下载

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的护理查房

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的护理查房

发病机制:遗传性压力 易感性周围神经病的发 生与机体钾离子代谢异 常有关。当患者受到外 界压力或刺激时,可导 致神经细胞膜的稳定性 降低,进而引发神经细 胞的损伤和功能障碍。
病理生理特征
遗传性压力易感性 周围神经病是一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性疾病
病理生理特征包括 轴突离子通道缺陷 和轴突膜异常
神经电生理检查可 发现运动和感觉神 经传导速度减慢, 波幅降低
睡眠干预与环境优化
保持病室安静, 避免噪音干扰
调整病室温度、 湿度和光线, 提高患者舒适

建立良好的睡 眠习惯,如睡 前泡脚、阅读

合理安排治疗 和护理时间, 避免在患者入 睡时进行操作
健康宣教
患者及家属教育
疾病知识:介绍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等 日常护理:指导患者及家属如何进行日常护理,如饮食、锻炼等 心理支持:强调家庭支持对患者康复的重要性,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 及时就医:提醒患者及家属在出现症状时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活动受限的康复锻炼
康复医师制定康复计划 患者进行主动和被动活动 定期评估患者活动能力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康复计划
心理疏导与支持
建立信任: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倾听与理解: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理解患者的感受 提供支持:给予患者情感支持,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疾病 协助治疗:协助医生进行心理治疗,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
药物治疗:根据患 者情况,遵医嘱给 予镇痛药物,如非 甾体抗炎药、阿片 类镇痛药等。
物理治疗:采用物 理治疗手段,如冷 敷、热敷、按摩等, 缓解疼痛症状。
心理护理:关注患 者情绪变化,给予 心理支持和安慰, 减轻疼痛带来的焦 虑和恐惧。
感觉异常的护理
遵医嘱用药,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保护感觉障碍的身体部位,避免刺激和外伤 指导患者进行感觉功能训练,促进感觉功能的恢复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或液体,防止感觉异常加重

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是怎么回事

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是怎么回事

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是怎么回事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的病理病因,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病因
*一、症状
1、主要临床特征为反复发作的急性单神经病或多神经病,多在轻微牵拉,压迫或外伤后反复出现,持续数天或数周后可自行缓解,半数6个月内缓解,部分患者可残留一部分后遗症,发作次数越多,临床症状越重,1/3的病例可仅有1次发作。

2、最常受累的神经,依次为腓肠神经,尺神经,臂丛神经,桡神经和正中神经,临床表现为运动感觉性周围神经病,也可表现为单纯运动或感觉神经病,多为无痛性,反复发作者可有肌萎缩,PMP-22基因突变携带者,可无临床症状或仅有腱反射减退或消失,神经电生理检查可见受累神经和未受累神经均有弥漫性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远端运动潜伏期延长。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病因,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相关内容叙述,更多有关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方面的知识,请继
续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找到更多扩展内容,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遗传性压力易感性神经病5例临床分析

遗传性压力易感性神经病5例临床分析

遗传性压力易感性神经病5例临床分析作者:吴文波奚和明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2年第27期遗传性压力易感性神经病(herediary neuropathy with liability to pressure palsies, HNPP)是一种临床少见的常染色体遗传性周围神经病,以反复发作的周围神经受压后麻痹,大部分完全恢复为特征,部分患者在疾病后期遗留轻到中度的周围神经病变。

临床主要表现为在轻微牵拉、压迫或外伤后反复出现肌无力、麻木和肌萎缩、踝反射消失、弥漫性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神经活检为节段性脱髓鞘和腊肠样结构改变。

又称为腊肠样神经病。

现将我院收治的6例病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例1:男性,16岁,“反复左上肢麻木、无力1年,短暂右上肢麻木、无力4 d”入院。

1年前出现左上肢无力,左手并指不能,左小指麻木,反复发作,症状波动,时轻时重,无晨轻暮重,无双下肢无力及蹲起困难,无发热及肢体疼痛,无左上肢外伤,偶感双上肢肉跳,2月前患者左上肢睡觉受压后麻木、无力加重,左上肢不能举杠铃,发现左上肢较右侧变细,之后症状于1月内逐渐改善,入院前4 d出现右手写字费力、麻木,持续约5 h后好转。

查体:弓形足,颅神经查体未见异常,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上肢近端肌力5级,双上肢远端肌肉萎缩,以大小鱼际肌、骨间肌为主,左侧为著,左小指外展、内收力弱,夹纸实验阳性。

左下肢肌力5级,右下肢近端肌力5级,右足第5趾跖屈、背伸力弱。

左手尺侧感觉减退。

双上肢腱反射消失,双下肢腱反射减退,双侧病理征阴性。

肌电图:四肢周围性损害(累及运动及感觉纤维,合并双侧正中神经腕部、尺神经肘部、桡神经桡神经沟处、胫神经踝部、腓总神经腓骨小头处损害)。

家族史:其祖父、父亲、姑姑、表妹有类似疾病史。

例2:男性,15岁,学生,以“反复双上肢麻木、无力半年”为主诉入院,常在写字及打球时出现,数天后可自行好转,之后症状再发。

查体:双手骨间肌萎缩,大小鱼际肌萎缩,分指并指力弱,右手尺侧痛觉减退。

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诊断与治疗PPT

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诊断与治疗PPT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评估神经传导 速度,判断神经损伤程度
神经病理学检查:观察神经组织形 态,判断神经损伤类型和程度
肌电图检查:评估肌肉和神经功能, 判断神经损伤部位和程度
基因检测:检测相关基因突变,判 断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的 可能性
计算机断层扫描(CT):用于 观察神经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
磁共振成像(MRI):用于观 察神经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
汇报人:
CONTENTS
PART ONE
PART TWO
定义: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是一种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疾病,主要表 现为周围神经病变。
分类:根据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遗传 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1型、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2型等。
病因: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的病因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其中遗传因素是主要 的病因。
病理生理机制: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的病理生理机制涉及多种基因和信号通路,如 基因突变、信号通路异常等。
遗传因素:基因突变或遗 传缺陷导致压力易感性
环境因素:长期暴露于压 力环境中,如工作压力、 生活压力等
心理调适:保持乐 观心态,避免过度 紧张和焦虑
PART SIX
遗传性压力易感性 周围神经病的病因 和发病机制
诊断方法:基因检 测、神经电生理检 查等
治疗方法:药物治 疗、物理治干细胞治疗等 新技术的应用
基因编辑技术:研究如何通过基因编辑技 术治疗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包括神经系统检查、 血液检查等
监测血压、血糖、 血脂等指标,及 时发现异常情况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如合理饮食、 适量运动、戒烟限 酒等

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

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

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
介绍
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HNPP)是一种少见的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
主要影响周围神经。

本文将介绍HNPP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

病因
HNPP是由PMP22基因突变引起的,这一基因编码了与周围神经髓鞘形成有
关的蛋白质。

PMP22基因突变可导致髓鞘结构异常,进而影响神经传导的正常功能。

症状
HNPP的主要症状包括感觉和运动障碍,常见的表现包括肌无力、麻木和刺痛感。

病情通常发作和缓解,严重程度不一,但在一些患者中可导致严重的神经损伤。

诊断
诊断HNPP通常包括病史、临床表现和基因检测。

应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
状的疾病,如遗传性多发性神经炎等。

治疗
HNPP的治疗主要包括康复训练和症状缓解措施。

康复训练旨在帮助患者恢复
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药物治疗方面,一般采用镇痛药物、抗炎药物和其他辅助药物进行症状缓解。

结论
HNPP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遗传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重大影响。

及早
诊断和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管理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鉴于该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患者和家人需密切配合医生进行长期管理。

以上是对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的概述和介绍,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
有价值的信息。

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详细信息,请随时
联系我们。

感谢阅读!。

反复以臂丛神经损害为表现的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1例报告

反复以臂丛神经损害为表现的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1例报告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7年10月第34卷第10期• 953 •文章编号:1003-2754(2017) 10-0943-02 中图分类号:R745反复以臂丛神经损害为表现的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1例报告黄刚,谢琛,胡凡,吴晓牧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h c rc d ita ry n c u ro p a th y w ith liab ility to p r c s s u r c p a ls ic s,H N P P)是周围神经系统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具有明显的遗传及临床异质性,通 常由轻微事件(轻微牵拉、压迫及外伤)引起的复发性压迫性单神经或多神经损害的周围神经病变,其中腓总神经损害及尺神经损害是最常见的表现,约占70%,臂丛神经损害约占10%〜25%[]但是国内以臂丛神经损害为表现的H N P P报 道较少,206年赵冰等[1曾报道过3例以臂丛神经损害为表现的H N P P。

现报道1例我科于207年2月诊断的反复以臂丛神经损害为表现的H N P P,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5岁,因反复右上肢无力、麻木1y余,再发1w。

患者于2016年1月10日晨起时发现右上肢抬举无力及握力差、持物无力,伴前臂及手桡侧麻木感,无疼痛,在当地医院行颈椎M R I及四肢肌电图未见异常,给以中药治疗(具体不详)2 m上述症状逐渐缓解,以后未再感肢体无力麻木。

于207年1月25日晨起时再次出现右上肢抬举无力及握力差伴有右侧指尖麻木,无疼痛,其他肢体无异常,与 207年2月1日入住我科,患者夜间有枕在右臂睡觉的习惯,其父在25〜30岁期间发作过左下肢麻木无力(具体不详)约为1m i左右缓解。

入院体检:神清,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颈软,四肢肌张力正常,右上肢肌力检查示:右侧三角肌肌力4级,右侧肱二头肌肌力4-级,右侧肱三头肌3+级,右侧伸腕肌力3-级,屈腕3级,右侧屈指肌力3级,右侧伸指肌力2级,左上肢及双下肢肌力均正常,四肢腱反射消失,病理征阴性,右侧上肢肘关节痛觉减退,共济失调检查阴性。

内科学_各论_疾病: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_课件模板

内科学_各论_疾病: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_课件模板
简介:
nt polyneuropathy)。 1947年由DeJong 首先报道,其主要临床特征是在轻微的机 械损害和压迫的情况下便可发生单神经麻 痹,并可多次缓解和复发。病理特征为髓 鞘增厚形成腊肠体样结构。
内科学疾病部分: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
病因:
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原因_由什 么原因引起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
并发症: 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并发症_遗 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有哪些并发症
??????? 反复发作者可遗留运动功能障碍 及肌萎缩。
内科学疾病部分: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
治疗:
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治疗方法_ 如何治疗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
(一)治疗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无须特殊治疗。 (二)预后 预后多良好,反复发作者可遗留运动 功能障碍。
症状及病史: 电生理表现不典型的病例可采用基因诊断。
内科学疾病部分: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
诊断:
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鉴别诊断_ 如何诊断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
本病还需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 1.CMT1型 两者致病基因相同,电生 理检查均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且CMT1的 腓肠神经活检有时也可见到腊肠样结构, 因此临床易混淆。CMT1患者有弓型足、脊 柱侧弯以及鹤腿
主要临床特征为反复发作的急性单神 经病或多神经病,多在轻微牵拉、压迫或 外伤后反复出现,持续数天或数周后可自 行缓解,半数6个月内缓解,部分患者可 残留一部分后遗症。发作次数越多,临床 症状越重,1/3的病例可
内科学疾病部分: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
病因:

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干预护理

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干预护理
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干预 护理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01 03 05 07
汇报人员
02 遗 传 性 压 力 易 感 性 周 围 神 经 病 概 述
干预护理的重要性
04
心理护理
康复护理
06
生活护理
家庭和社会支持
01
汇报人员:XX医院-XX
02
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概述
定义和特征
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是一种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 具有家族遗传性。
护指导
心理护理的实施和效果评价
心理护理的实施方法:包括 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 教育等方面
心理护理的效果评价:采用 量表、问卷、访谈等方式对
护理前后进行评价
心理护理的定义和目标
心理护理的注意事项:如保 护患者隐私、建立信任关系

05
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的重要性
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通过康复护理,可 以帮助患者恢复身 体功能,提高生活 质量。
提供生活支持:协助患者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困难,如家务、工作等,让他们更好地适应 疾病带来的变化。
提供信息支持:向患者及家属提供疾病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疾病, 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提供社交支持: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增强他们的社交 支持和归属感。
家庭和社会支持的实施和效果评价
该疾病主要影响周围神经系统,导致四肢感觉和运动功能异常。
患者通常对压力敏感,容易在紧张、焦虑等情绪状态下症状加重。
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的发病年龄可以从儿童期到成年期, 但多数在青少年时期起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是一种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神经性 疾病,具有家族聚集性。 发病机制: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 前认为与神经细胞的代谢异常、信号转导异常以及细胞凋亡等有关。

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附1例经基因确诊病例报告)

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附1例经基因确诊病例报告)

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附1例经基因确诊病例报告)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hereditary neuropathy with liability to pressure palsy, HNPP) 最早由De Jong于1947年描述, 是一种最容易发生于手腕、膝盖、肘部和肩部等受压部位的嵌压或压迫性神经病变[1,2]。

此病特征是发作性、复发性、局灶性运动感觉性周围单神经病, 通常无疼痛[2,3]。

HNPP症状一般始于二十余岁。

研究表明, 在罕见的情况下HNPP可在其症状发作之前保持一段时间的无症状。

本文报告一例起病年龄较晚, 临床表现为双侧腕管综合征的病例, 电生理检查强烈提示HNPP, 后经基因检测确诊。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患者为女性, 年龄43岁, 右利手, 2016年11月12日来我院神经内科就诊。

2周前, 患者骑自行车时撞到了障碍物, 并未摔倒, 头部及身体其他部位均未受伤。

初始症状为右手正中神经支配区域间歇性麻木, 并有夜间麻醒。

患者为家中独生女, 育有一子, 父母已去世。

患者无吸烟饮酒嗜好, 否认有周围神经病及精神病家族史。

神经查体示:双手正中神经分布区针刺觉减退, 右侧Tinel征阳性 (叩击腕部正中神经, 远端正中神经支配区出现麻木、疼痛) , 拇短展肌和其他肌群力量正常。

四肢腱反射正常, 双侧巴彬斯基征阴性, 无高弓足及脊柱畸形。

1.2 电生理检查使用丹麦产Keypoint 4肌电图仪进行电生理检查。

运动传导检查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及胫神经, 参数包括运动潜伏期、波幅及传导速度。

(1) 正中神经:拇短展肌记录, 腕部及肘部刺激。

(2) 尺神经:小指展肌记录, 腕部、肱骨内侧髁下5cm及肱骨内侧髁上5cm刺激。

(3)腓总神经:趾短伸肌记录, 踝部、腓骨小头下及腓骨小头上 (腓骨小头上下距离10cm) 刺激。

(4) 胫神经:踇展肌记录, 踝部及腘窝刺激。

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护理查房PPT

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护理查房PPT

评估运动康复 效果:通过定 期评估,了解 患者运动功能 恢复情况,及 时调整康复计

药物治疗及不良反应观察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 不良反应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注意事项:告知患者用药注意事项,如避免饮酒、避免与某些药物同时使用等 随访:定期随访患者,了解病情变化及用药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加强团队协作:加强医护人员之 间的沟通和协作,形成良好的工 作氛围,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医生应与患者建立信任和尊重的关系,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和 问题。
沟通技巧:医生应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包括倾听、解释和指导,以帮助患者理解病情和 治疗方案。
关注患者感受:医生应关注患者的情感和心理状态,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疏导,以减轻患 者的压力和焦虑。
情绪管理:教会 帮助患者识别、 表达和管理情绪, 减轻焦虑和抑郁
社会支持:鼓励 患者与家人和朋 友保持联系,提 供情感支持
饮食护理
饮食原则:根据患者病情和营养需求,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饮食调整: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饮食结构,保证营养均衡
饮食指导: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饮食注意事项,鼓励患者自主选择健康食品
保持规律作 息,避免熬 夜和过度劳 累
保持饮食均 衡,避免过 度摄入高脂 肪、高糖分 的食物
适当进行运 动锻炼,增 强身体素质 和免疫力
避免长时间 暴露于噪音、 强光等不良 环境刺激
定期进行体 检,及时发 现并治疗潜 在的健康问 题
定期随访及复查建议
随访时间:建议 在出院后1个月、 3个月、6个月和 1年进行随访

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健康宣教 (2)

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健康宣教 (2)
质量。
发病原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遗传因素: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 病具有家族聚集性,与基因突变有关
环境因素:长期暴露于压力、焦虑、抑 郁等不良心理状态下,可能导致发病
神经损伤:外伤、感染、中毒等可能 导致神经损伤,进而引发疾病
其他因素:免疫系统异常、内分泌失 调等也可能导致发病
临床表现
01
感觉异常: 疼痛、麻木、 刺痛等
02
运动障碍: 肌肉无力、 肌肉萎缩等
03
自主神经功 能障碍:出 汗异常、血 压波动等
04
皮肤病变: 皮肤干燥、 皮肤瘙痒等
预防措施
遗传咨询
遗传咨询的目的: 了解遗传性压力 易感性周围神经 病的发病风险, 采取预防措施
01
遗传咨询的内容: 包括遗传病的发 病机制、遗传方 式、预防措施等
03
02
遗传咨询的对象: 有家族史、个人 史或临床症状的 人群
心理支持: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安慰,帮助患 者建立信心,积极面对疾病
放松训练:教授患者进行深呼吸、冥想等放松技巧, 减轻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
物理治疗:包括 按摩、热敷、冷 敷等方法,帮助
缓解症状
药物治疗:根据 病情,使用抗抑 郁药、抗焦虑药 等药物进行治疗
心理治疗:通过 心理咨询、心理 辅导等方式,帮 助患者调整心态,
02
药物剂量:根据患者病 情和药物说明书调整药 物剂量
03
药物副作用:注意药物 的副作用,及时调整药 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04
药物联合使用:根据病 情需要,可以联合使用 多种药物进行治疗
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认识和改变错误的认知模式, 减轻心理压力

内科学_各论_疾病:遗传性感觉神经病_课件模板

内科学_各论_疾病:遗传性感觉神经病_课件模板
由于感觉障碍,可导致对外在环境伤 害因素的漠视,从而易外伤(烫伤、烧伤、 刮碰伤等)。
自主神经功能不全者,还可出现如瞳 孔固定、角膜溃疡、吞咽困难、食管和小 肠扩张等。患儿还可有智力低下和精神发 育迟滞。
内科学疾病部分:遗传性感觉神经病>>>
治疗:
遗传性感觉神经病治疗方法_如何治疗遗 传性感觉神经病
内科学疾病部分:遗传性感觉神经病>>>
病因:
3.先天性痛觉缺失的基因缺陷定位于 1q,靠近CMT1B型的基因位点,该基因编 码神经生长因子受体蛋白。病理解剖发现, 后根节小神经细胞缺失,三叉神经脊束萎 缩。皮肤有汗腺,但无神经支配。
4.家族性自主神经功能不全为常染色 体隐性遗传。神经活检可见小有髓和无髓 纤维均减少;尸检资料
内科学疾病部分:遗传性感觉神经病>>>
简介:
缺失(congenital insensitivity to pain)3个亚型。 由于遗传性感觉神经病 往往有严重的自主神经受累,因此上述3 个亚型与家族性自主神经功能不全 (familial dysautonomia)又统称为遗传 性感觉自主神经病(hereditary sensor
内科学疾病部分:遗传性感觉神经病>>>
病因:
骨破坏,胫腓骨骨质增生。 1.成人致残性遗传性感觉神经病尸解
病理资料显示,腰骶背根节小神经元细胞 脱失,后根变细,脊髓后索和周围神经内 的神经纤维数目减少。有髓和无髓纤维均 受累,轴突变性和节段性脱髓鞘同时存在。
2.儿童致残性遗传性感觉神经病的周 围神经病理改变与成人型相同。
应与感觉径路破坏性病变引起感觉减 退或缺失鉴别。应做详细的神经系统体检, 特别是感觉障碍分布检查,结合病史和其 他临床特点做出病因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疾病 遗传方式 染色体定位 基因
HNPPA AD
17p11.2-12 PMP22
HNPPB AD
unknown unknown
CMT 遗传神经病比率
类型 CMT1 CMT2 CMT4 CMTX HNPP
CMT比率 50% 20~40%? 罕见 10~20% 少见
名词解释
PMP-22:周围神经髓
鞘蛋白22 (peripheral myelin protein 22) P0:髓鞘蛋白0 Connexin32:髓鞘蛋白
臂丛上部麻痹(Erb-Duchenne型)
C5,C6神经根支配的肌肉轻瘫和萎缩(三角 肌,肱二头肌,肱桡肌,桡肌,有时包括冈上肌, 冈下肌和肩胛下肌)。产生特征性“ Porter’s tip”姿势(上肢内旋内收,前臂伸直 ,手掌向外向后); 肱二头肌和肱桡肌反射减低或消失; 三角肌区可有感觉障碍
臂丛下部麻痹
C8和T1神经根支配的肌肉轻瘫,可有肌萎缩( 如手腕和手指屈曲无力,手小肌肉无力,形成 “ 爪形手”畸形);
手指屈肌反射减低或消失;
上臂和前臂内侧、手尺侧感觉可正常或消失
同侧Horner综合症伴T1神经根受损。
神经痛性肌萎缩(Parsonage-Turner综 合症)
特征:急性剧烈的肩痛,放射至臂部、颈部和 背部。在疼痛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肩部和 邻近肌肉麻痹。疼痛常在数天内消失。
周围神经病表现
常为不对称性; 常表现为运动+感觉丧失; 反射:踝反射一般消失,其他腱反射可 正常、减低或消失; 骨骼:一些病人可有弓形足或脊柱侧弯 既往受累神经支配的区域可见肌无力和 萎缩
臂丛神经麻痹
Erb-Duchenne麻 痹 DejerineKlumpke麻痹 神经痛性肌萎缩
臂丛神经麻痹
3q13-22 unknown
CMT2C AD
unknown unknown
CMT2D AD
7p14 unknown
Dejerine-Sottas Disease (HMSNIII)
疾病 遗传方式 染色体定位 基因
DSDA AD (AR?) 17p11.2-12 PMP22
DSDB AD (AR?) 1q21.2-23
临床-遗传学联系
突变外显率多样性; 37%有基因缺失的病人没有家族史; “ 散发”病人的双亲常存在基因缺失; 16~30%具有HNPP表型的家族没有PMP- 22基因缺失
一些为PMP-22点突变 一些为基因插入
一些PMP-22基因缺失病人表现为慢性脱髓 鞘神经病,类似CMT1A
临床表现
8~64岁均可发病,平均发病年龄26岁 ,一些病人无症状; 一些基因突变携带者可无症状。 麻痹神经定位:
Electrodiagnostic features of hereditary
neuropathy with liability to pressure p
Nine HNPP subjects, 22 with CIDP and 49 with diabetic polyneuropathy. Of all the HNPP nerves studied, abnormally slow 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SNCV) was found in 93%, prolonged distal motor latencies (DML) in 78%, slow 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in 31%, and prolonged F-wave latencies in 90%. Mean SNCV for HNPP was 85.6% ±10.6% of the lower limit of normal and significantly slower than for CIDP (114.3% ±20.1%; p , 0.0001) or diabetes (108.1% ± 14.8%; p , 0.0001). Excluding the carpal tunnel site from the analysis did not alter this observation: Mean DML were more prolonged in HNPP, even without median nerve data in the analysis (118.5% ±31.0% of the upper limit of normal), than in CIDP (103.2% ± 31.6%; p , 0.05) or diabetes (86.3% ±18.3%; p , 0.0001). Mean HNPP 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was within normal limits.
遗传学
染色体17p11.2基因突变 常见突变:85%为DNA缺失
染色体上缺失区包含PMP-22基因 缺失区与CMT1A基因重复区一致
点突变:8种点突变
类型 无义突变:终止密码子G183A,G372A 移码突变:成熟前终止 (19-20delAG, 434delT); 长转录本 281-282insG 剪切点突变:78+1G>T; 179+1G>C 错义突变:G88A (Val30Met) 突变造成PMP-22蛋白失去功能
腓神经、尺神经和臂丛神经最常受累; 正中神经和桡神经较常见; 数根神经可同时受累 其他神经包括颅神经很少受累。
神经麻痹发病特点:
急性、复发缓解性周围神经麻痹; 神经麻痹发病次数不一; 受累神经:1~10根; 诱发因素:
40%在轻微外伤或肢体受压后; 局部重复活动
功能恢复
数天至数月 50%完全恢复 9%长期严重运动障碍
P0
Refsum Disease(HMSNIV)
CMT4A AR
8q13-21.1 unknown
CMT4B AR
11q23
unknown
X-linked Charcot-Marie-Tooth
CMTX X-linked Xq13.1 Connexin32
Hereditary Neuropathy with Pressure Palsies
不典型表现
少数病人具有Charcot-Marie-Tooth表现 ; 少数病人出现慢性多发性感觉神经病; 少数病人出现进行性感觉运动性单神经 病。
电生理特点
所有基因突变携带者,有症状或无症状者均出 现弥漫性电生理异常:双侧正中神经远端运动 潜伏期延长,伴双侧掌腕节段正中感觉神经传 导速度减慢,以及至少有一条腓神经的远端运 动潜伏期延长或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肘部尺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下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中度减慢; 感觉神经动作电位降低,特别是上肢。
尺神经麻痹
手指夹拢困难,小指 呈外展位,第4,5指 不能伸直而呈屈曲位 感觉障碍:小指和环 指尺侧及尺侧半手背
桡神经麻痹
伸腕、伸指及伸拇肌 瘫痪(垂腕征) 手背的拇指和第1、2 掌骨间隙区感觉减退 或消失。
上肢主要神经感觉分布区
腓神经麻痹
足和足趾不能背屈、 足下垂,步行时举足 高,足落地时足尖先 着地,类似鸡的步态 ,称跨阈步态。 感觉障碍:小腿外侧 和足背
CMT1A AD 17p11.2-12 PMP22 CMT1B AD 1q21.2-23 P0 CMT1C AD unknown unknown
Charcot-Marie-Tooth Type 2 (HMSNII)
疾病 遗传方式 染色体定位 基因
CMT2A AD
1p36 unknown
CMT2B AD
遗传性压力易感性神经病
Hereditary neuropathy with liability to pressure palsies
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分类 Charcot-Marie-Tooth neuropathies
Charcot-Marie-Tooth Type 1 (HMSNI)
疾病 遗传方式 染色体定位 基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