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多维度助力推进新课程改革

合集下载

新课程改革中的三维目标

新课程改革中的三维目标

新课程改革中的三维目标引言新课程改革是指对现有教育课程进行全面改革和创新,旨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中的三维目标是指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能力、素养和品德,实现教育目标的多维度发展。

本文将从知识技能、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详细介绍新课程改革中的三维目标。

知识技能知识技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知识技能。

1.跨学科知识:新课程改革鼓励学科之间的融合与交叉,培养学生掌握多领域知识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例如,在语文教育中引入科技、艺术等领域的内容,使学生在语文阅读与写作中获得更广泛的知识背景。

2.信息素养:新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处理和利用能力。

学生应具备获取和评估信息的能力,掌握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并能进行有效地沟通和合作。

这样的能力将使学生在信息时代中更加自信和独立。

3.实践技能:新课程改革强调实践教学,鼓励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科学课上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面对问题时所展现出来的思考、分析和判断等认知过程。

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创新思维:新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想法和解决方案,并通过实践来验证和完善。

2.批判性思维: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质疑和评估信息,形成独立的判断和观点。

这样的思维能力将使学生更加理性和客观地看待问题。

3.问题解决能力:新课程改革鼓励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学生应具备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和评估结果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情感态度是指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所形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

新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合作共赢和社会责任感等情感态度。

“一课六融合”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一课六融合”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基金项目: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基金资助项目;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基金资助项目(2020284)作者简介: 汪维鹏,男,1980-10生,博士,教授,E mail:wangweipeng@suda.edu.cn收稿日期: 2021-03-08“一课六融合”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汪维鹏1,邓益斌2,杨 红2,温 红3 (1苏州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学系, 苏州 215123; 2苏州大学药学院药剂学系; 3苏州大学药学院教学办公室)摘要: 文章提出了以提升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一课六融合”课程+教学模式,即围绕核心专业课程建设在线开放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科研创新项目、综合训练课程、企业家教学课程、企业实践课程、全英文教学课程等,通过线上线下融合、虚实融合、科教融合、理实融合、产教融合、国际融合,实现一门课程多维度、多视野、多层次的教学,为学生搭建了学习知识、创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空间。

学生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教学模式; 创新能力; 一课六融合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1450(2021)04-0238-04 DOI:10.13754/j.issn2095-1450.2021.04.06Thereformandpracticeofcurriculumplusteachingmodelwith“sixintegrationsinonecourse”WANGWeipeng,DENGYibin,YANGHong,WENHong(DepartmentofPharmaceuticalAnalysis,CollegeofPharmaceuticalSci ences,SoochowUniversity,Suzhou215123,China)Abstract: Acurriculumplusteachingmodelwith“sixintegrationsinonecourse”,focusingonthecoreprofessionalcourses,hasbeenputforwardtoconstructaseriesofcoursesincludingonlineopencourses,virtualsimulationexperimentalteachingprojects,scien tificresearchinnovationprojects,comprehensivetrainingcourses,entrepreneurteachingcourses,industrialpracticecourses,coursesinEnglish,etc.Themulti-dimensional,multi-angled,andmulti-levelteachingofasinglecoursehasbeenachievedthroughsixinte grationsofonlineandoffline,virtualityandactuality,scienceandeducation,theoryandreality,productionandeducation,andChinaandanothercountry,creatinganenvironmentforstudentstolearn,innovateandapplyknowledge.Thestudents’innovationabilitieshavebeensignificantlyimproved.Thereforeitisofsignificancetopromotethisteachingmodel.Keywords: teachingmode; innovationability; sixintegrationsinonecourse 2012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首次在政府文件中提出教育信息化概念并强调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融合的基本发展思路。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主要内容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主要内容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主要内容第一章新课程改革与教学理念重建第一节新课程与教学改革一、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与特点(一)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

具体目标主要指以下五个转变:1.课程内容的转变2.课程结构的转变3.课程实施方式的转变4.课程评价的转变5.课程管理的转变(三)新课程改革的特点1.由“专制”走向民主2.由封闭走向开放3.由专家走向教师4.由立足结果走向立足过程二、新课程对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一)确立全新的教学理念(二)建立民主的教学关系(三)改革教学与学习方式(四)重建教学管理与评价制度第二节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理念的重建一、新课程背景下教学与课程的关系在新课程改革中,课程不再是仅仅由教材、教学大纲或教学计划等文字资料组成的了,而是由这些文字资料和教师与学生对课程的体验和感悟共同组成的,并且教师与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将占课程的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因此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构建与提升的过程”。

因此,在新课程中,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是一种动态的、生成性的、互相促进、相互作用的关系。

二、新课程背景下教与学的关系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多元·多维·多样: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课堂评价策略探索——以《坚持改革开放》为例

多元·多维·多样: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课堂评价策略探索——以《坚持改革开放》为例

多元·多维·多样: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课堂评价策略探索——以《坚持改革开放》为例摘要:新课标提出“议题”与“评价”两个重要概念,喻示着课堂新风向——构建议题式教学评价体系。

以九上道法《坚持改革开放》为例,从多元化、多维化、多样化探索议题式教学评价策略,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教学评价;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课程理念中明确提出“通过设置议题,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的实践探究和体验活动”,要求“围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发挥评价的引导作用,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

”[1]议题与评价两个重要概念的提出,喻示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新风向——建构议题式教学评价体系。

这一新风向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探索议题式课堂模式下多元化、多维化、多样化教学评价策略。

一、新课标中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检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是对学生学习态度与学习成果进行阶段性评价总结的关键环节。

新课标中要求通过观察、访谈、作业、纸币测试等方法,在课堂评价、作业评价、期中评价三个环节对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发展状况进行评价。

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坚持素养导向、以评促学、以评促教、重视表现性评价、多主体评价的原则,对评价结果要个性化、发展性解读,避免单纯以分数评价。

[1]二、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学评价的现状结合学生的问卷调查和教师的访谈,发现新课标下的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课堂的教学评价还存在着一些问题[2]:(一)议题式评价主体单一从评价主体分析,议题式教学评价主体单一,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一直处在“他评”的状态中,没有发挥学生自评的积极性,降低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和动力。

由于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对议题式教学观念认知、评价能力不足,易导致课堂中教师对学生关注度不够,主观评价成分较强,对学生真正的认知程度不准确等问题。

“101计划”对“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影响分析

“101计划”对“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影响分析

“101计划”对“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影响分析
陈蒙;钱美
【期刊名称】《中国新通信》
【年(卷),期】2024(26)3
【摘要】“101计划”是以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和试验区,以深化课程改革为核心,探索计算机领域人才培养的人才观、教育观、科学观,旨在引领和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而软件工程课程作为计算机大类学科中的核心课程,针对其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的问题,开展一系列相关教学改革与实践改革的研究。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准确定位课程性质,并且合理规划课时量,以有效地实施教学活动。

此外,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在课程教学采用了“校工融合”、“多维度”和“多尺度”的创新教学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着重于提高学生的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在“101计划”框架下进行的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研究,为未来的教育教学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总页数】3页(P112-114)
【作者】陈蒙;钱美
【作者单位】新疆理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基于“卓越计划”的课程整合教学方法探索--以软件工程专业框架类课程为例
2.新工科背景下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践——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
3.课程思政背景下软件工程专业课教学改革探索——以《软件需求工程》课程为例
4.“101计划”软件工程课程建设思想及成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泛在学习”教育背景下的课程思政改革探索

“泛在学习”教育背景下的课程思政改革探索

“泛在学习”教育背景下的课程思政改革探索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泛在学习理念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泛在学习以其高度灵活的学习方式和全方位的学习资源,为教育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活力和可能性。

在这一教育背景下,课程思政改革也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

本文将探讨泛在学习背景下的课程思政改革,并从多个维度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泛在学习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全方位、多维度、灵活性强的学习方式,其核心特点是随时随地、个性化、自主性。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移动设备、虚拟现实等多种媒介进行学习,不再受制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这种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为教育教学带来了巨大的革新。

在泛在学习背景下,课程思政改革具有以下几点重要意义。

泛在学习为课程思政改革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传统的课程思政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资源主要来自于教师讲授和教材阅读。

而泛在学习打破了这种限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开放式课程等多种渠道获取知识,使课程思政的内容更加丰富全面。

教师也可以结合泛在学习的特点,设计更具创新性和开放性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都能接触到课程思政的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泛在学习为课程思政改革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共享。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课程、微课程、教育APP等方式获取各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包括文字、音频、视频、互动式学习等,使课程思政的教学更加生动、形式更加多样化。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教学互动和学习评价,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泛在学习为课程思政改革提供了更广泛的教学参与和教学交流平台。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参与度较低,教学交流受限。

而泛在学习的特点是信息共享和互动交流,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全国 ja的师生进行教学交流和学习合作,加深对课程思政内容的理解和应用,增强学生的协作和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新课标下如何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策略

新课标下如何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策略

新课标下如何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策略摘要:教学评一体化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反思与评价的过程。

教学评一体化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许多新理念及具体要求。

这些要求体现在学科理念、学科内容方面及教学方法与手段上。

因此,本文主要探究新课标下如何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教学评一体化;策略前言教学评一体化是以实现教育目标为前提,强调评价中体现教与学、评与课的统一。

它不仅可以让我们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还能引导学生学习方式和方法。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并采取不同的教学对策。

而且,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对于教学策略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并将其与新课标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得教学策略能够发挥出最大化作用。

一、新课标下的“教学评一体化”新课标2022版中的教学评一体化的教主要体现为基于核心素养目标和内容载体而设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决定育人方向和基本方式,直接影响育人效果;学主要体现为基于教师指导的、学生作为主体参与的系列语言实践活动,决定育人效果;评主要发挥监控教与学过程和效果的作用,为促教、促学提供参考和依据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评”应该发生在日常教学中。

当然,想要达成“教—学—评”一体化,实践是最好的路径,通过教师这个转化剂,课程理念和教学内容才能成为学生成长的营养和能量。

二、新课标下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一)合理定位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是实施教学评估的前提和基础,并且要对每一个阶段的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地安排。

教师还应该将教学重点放到培养能力上来,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点、技能点以及技巧等内容,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同时,也可以适当调整课堂教学模式,使其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与安排,同时要兼顾各阶段的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发展的特点,从而使课堂的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和趣味性。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与专业课程教学的结合——以“影视特效课程”为例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与专业课程教学的结合——以“影视特效课程”为例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与专业课程教学的结合——以“影视特效课程”为例摘要:作为综合型人才培育的主阵地,高职学校承担着专业知识高效传递、价值观科学引导的重要使命。

将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与专业课程教学,进行有机结合,能凸显隐形与显性思政元素,在政治方向与价值导向的一致性,更是实现课程与思政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

本文以影视特效课程为例,浅层分析了强化课程思政教育质量必要性,并结合现阶段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难点,对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的新型融合路径,进行了初步探究,希望能为高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节节提升,提供有效服务,以此助力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专业课程;融合路径引言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溶解式互渗,不仅可以丰富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使其更具内涵性、层次性与多样性,还能凸显课程思政育人本质,促使整个育人过程更具整体性与连贯性。

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要持续优化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多维度、立体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充分结合专业教学特点,精准定位思政元素渗透点,以此实现对高职学生行为习惯、价值理念的适度引导,依托思政元素渗透成效提升,实现教、育质量的节节攀升。

为此,教育工作者要从课程思政教育难点出发,深化研究新型融合路径,在快速突破课程思政教学弊端基础上,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均衡发展。

一、课程思政概述课程思政指的是以各类课程和思政理论融合为契机,构建全员、全过程、全课程育人格局,利用教育合力,形成协同育人效应,在稳步提升学生政治思想觉悟基础上,螺旋式提升教、育成效。

[1]课程思政并不是一门新增设的教学课程,而是消化式融入教学体系的课程教学,其是将立德树人新型教育理念,作为教学指导根本任务的综合型教育理念,能将政治教育理论、价值理念、精神追求等,思想政治元素,消化式融入各门课程中,以此实现对学生行为举止、思想意识的潜移默化式影响。

立德树人是课程思政教学本质,协同育人是课程思政的核心理念,多元化、立体式教学引导,是课程思政的重要结构,显性与隐形因素结合,是课程思政的主要渗透方法,而科学创新则是课程思政的核心思维引导。

版式设计课程教学的多维化改革探讨

版式设计课程教学的多维化改革探讨

教学心得ART EDUCATION RESEARCH版式设计课程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版式设计课程涉及的范围相对较广,如书籍、报纸和广告、商品包装等,只有保障版式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学生毕业后更好地参与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版式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新时期,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已经认识到版式设计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并且尝试进行了改革探索,但是课程教学质量仍然不够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受到限制。

首先,课程目标设置的针对性不足,导致目标引导作用和考核强化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影响了教学效果。

其次,教学训练方式较单一,难以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教学活动难以兼顾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版式设计课程训练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最后,重视艺术但轻视技术。

在版式设计课程教学中,一些教师过于关注对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希望学生创作的作品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但忽视对学生技术水平的提高,这会阻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职业技能的强化。

因此,相关教育者要积极探索改革版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制订更为科学的教学计划,全面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实际效果。

二、对版式设计课程教学的多维化改革在全面分析版式设计课程教学的基础上,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就应该研究具体的课程内容,进而制订更加科学的教学改革方案,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结合版式设计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多维化教学改革方式,笔者发现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制订相应的改革方案。

1.实施点、线、面构成式教学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是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

教师在系统分析版式设计课程的基础上,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综合素质,可以结合课程内容进行分隔训练,突出教学的针对性,保证教学效果。

如,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版面内容和形式规划的理解,教师可以尝试引入单独的点、线、面构成式训练,让学生面对复杂的内容时迅速把握其中的点、线、面元素,并按照点、线、面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完成版式设计。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与整合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与整合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与整合一、概述课程与教学是教育学领域中的两个核心概念,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教育活动的基础。

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中规定的学科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总和,它是教育活动的蓝图和指南。

教学则是指教师根据课程的要求,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品德教育的过程。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密不可分,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教育的发展。

在当今社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的多元化需求、学生的个性化差异等因素,都对课程与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和整合,成为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分析二者之间的互动机制,并提出整合课程与教学的策略和方法,以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全面发展。

1.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概述课程与教学是教育体系中紧密相连的两个核心要素,它们之间的关系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

课程作为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为教学提供了基本框架和依据而教学则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使课程内容得以传递、内化与应用。

从内涵上看,课程是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它规定了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要素,为教学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指导。

同时,教学又是课程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它通过师生的互动与交流,使课程内容得以生动展现和有效传递,进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从关系层面分析,课程与教学之间存在互动关系。

一方面,课程的设置需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变化另一方面,教学过程中的反馈和评估结果也为课程的改进提供了重要依据。

这种互动关系使得课程与教学能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课程与教学的整合也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

通过整合课程与教学,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这要求我们在课程设计上注重系统性、连贯性和前瞻性,同时在教学策略上注重多样性、灵活性和创新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高中生物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

高中生物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

高中生物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摘要:新课程改革是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的重大变革之一,为适应新课程改革,高中生物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掌握新的教学理念、方法和技能。

同时,需要加强团队协作,与教育教学工作者、家长和学生进行更加密切的沟通,以提高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

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追求创新和发展,积极应对教育教学中的挑战和机遇。

关键词: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适应策略1.新课程对高中生物教学的影响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极大地推动了高中生物教学的改革与转型。

新课程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实践与创新,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针对此,高中生物教师应该树立发扬"三个代表"精神,加强自身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提升,关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学生的发展,创设丰富多彩、具有挑战性和探究性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此外,高中生物教师还需注重课程内容的更新和设计。

新课程改革要求课程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和现实选择,需要将基础知识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融合前沿科技和科学新成果,为学生提供更加实用、权威、科学的知识。

针对新课程的特点,教师还要注重探究性学习和跨学科教学的深入实现,开拓跨学科、交通互动的课堂,促进知识的丰富和升华,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同时,为了更好地贯彻新课程的理念,高中生物教师还需加强教师团队协作,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和课堂教学观摩,不断进取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高中生物课程的全面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

2.相关理论2.1.学习理论与高中生物教学高中生物教师应该了解并适用的学习理论有很多,包括建构主义、认知心理学、情感学习等。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建立知识结构,教学应该注重引导、启发,而非灌输;认知心理学则强调学生主动构建意义,强化对知识结构的理解和应用;情感学习则是在认知学习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情感参与和情感投入,以促进学习的深入和细致。

基于“五融合五重构”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改革与实践——以“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为例

基于“五融合五重构”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改革与实践——以“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为例

基于“五融合五重构”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改革与实践——以“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为例“环境规划与管理”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环境工程专业规范》中规定的环境类专业核心课程,集政策、理论和技术方法于一体,是环境科学与技术的高度融合。

生态环境保护形势的改变对“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的思想理念、技术方法、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新要求,因此,对该课程进行集成创新、资源整合与融合重构,培养规划与管理能力俱佳的新工科创新性高素质环保人才已成为高校适应现代教育和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1-2]。

基于此,结合国内相关院校“环境规划与管理”教学改革实践,聚焦自身教学痛点问题,从课程教学目标、内容、模式、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了“五融合五重构”混合式教学改革路径,以期为高校本科环境类学科构建提供参考。

一、课程教学痛点问题及成因(一)课程教学目标重知识,轻能力培养,价值引领不足最初的课程教学过程侧重讲授理论知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不足,导致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对环境规划和管理工作的胜任力不强。

且有些教师认为专业思想政治就是重点讲授“专业认知”“环境伦理学”等课程,对课程思政重视程度不够,导致部分学生未意识到课程的重要性,缺乏课程自信和责任意识。

(二)课程知识繁杂,内容体系性不强,前沿性和专创融合不足环境规划与管理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综合性强,涉及管理学、规划学、化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背景,涵盖面广,内容繁多,但学时只有32学时,难以全面覆盖,且该课程要求学生具备较大的知识储备,这对其他专业基础课相关知识掌握不牢靠的部分学生而言,难以深入理解一些重点内容。

如部分学生经济学、数学、计算机基础较弱,便难以掌握好环境费用效益分析、环境质量预测模型等内容,很难自由运用多学科知识。

同时,教材内容落后于学科发展,几乎没有体现近几年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和进展。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新人工智能、环境信息系统成图建库、智慧化管理等新技术在教材中几乎未涉及,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生难以及时升级和拓展最前沿的知识和创新理论,实践及创新能力培养受阻,达不到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新课程教材的变化与教学策略

新课程教材的变化与教学策略

新课程教材的变化与教学策略课程教材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和学生学习的基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课程教材也会不断发生变化。

对于课程教材的变化,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策略来应对:
1.及时更新教材:根据课程教材的最新变化,及时更新自己的教材,使自己的教学内容与最新的知识水平相适应。

2.结合实际情况教学:通过将课程教材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使学生在认识理论的同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实际应用。

3.多维度讲解:在讲解课程教材时,要从多个维度来阐述,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课程内容。

4.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风格,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程教材。

总的来说,课程教材的变化带来了新的机会和挑战,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材,结合实际情况教学,多维度讲解,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教学,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更加丰富多彩、高效有效。

1/ 1。

2024年新课程改革培训心得体会例文(6篇)

2024年新课程改革培训心得体会例文(6篇)

2024年新课程改革培训心得体会例文近期,我参与了一次新课程改革的培训活动,以下是我从中获得的深刻体会。

新课程改革是教育行业的一项关键性创新,其主要目的是推动教学内容的革新与优化。

经过这次系统的培训,我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更为深入。

我了解到,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实践技能和全面素质的新型人才,强调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这对我在教学工作中的指导意义重大。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科间的整合与跨学科学习。

在课程设计上,要求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机结合,构建情境式学习环境,以促进学生进行综合性的思考和问题解决。

这对我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机遇。

我意识到,以往的教学方式过于侧重单学科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科间的联系和交叉。

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尝试将多学科知识融入课程,创建多元化的学习场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合作学习。

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我往往扮演知识传递者的角色,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转变教学观念,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支持者,而学生应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通过培训,我掌握了如小组合作学习、问题解决学习等合作学习策略,这些方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合作意识。

新课程改革注重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教学。

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学习风格和潜能,教育应尊重并适应这种差异性,实施个性化的教学策略。

这对我提出了挑战,因为传统教学模式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通过培训,我学习了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等个性化教学方法,我相信这些方法将有助于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总之,这次培训使我对新课程改革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积累了诸多实用的教学策略。

我深刻体会到,教育教学工作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以适应日新月异的教育环境。

我将把所学应用到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课程与教学整合论

课程与教学整合论

课程与教学整合论一、概述课程与教学整合论是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核心议题。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常常被视为一个复杂而多维度的现象,其背后涉及到教育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理论。

在现代教育中,课程与教学的关系经历了从融合到分离,再到重新整合的过程,这反映了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和深化。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现代教育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科层化和制度化的过程,这导致课程与教学逐渐分离。

这种分离不仅体现在理论层面,也体现在实践层面。

课程被视为一系列预设的知识体系,而教学则被视为将这些知识传递给学生的过程。

这种分离带来了许多问题,如课程内容的同质化、教学方法的单一化等,这些问题限制了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课程与教学整合的理念逐渐兴起。

这种理念强调课程与教学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认为课程不仅仅是预设的知识体系,还包括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而教学也不仅仅是传递知识的过程,还包括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和创新的过程。

这种整合的理念旨在打破课程与教学的界限,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从而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课程与教学整合论的研究和实践不仅涉及到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深层次问题,也涉及到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的现实问题。

对于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来说,深入探讨课程与教学整合的理念、方法和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课程与教学整合的背景与意义课程与教学整合的理念源于对教育本质的深入思考。

传统教育模式中,课程和教学往往被视为相互独立的实体,课程设计者制定课程内容,而教师则负责将这些内容传授给学生。

这种模式在实践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课程内容与实际教学之间的脱节,以及学生学习体验的碎片化。

这些问题促使教育界重新审视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寻求更加高效和全面的教育模式。

课程与教学整合的理论基础包括认知心理学、社会建构主义以及整体教育观念。

认知心理学强调学习者如何主动构建知识,而社会建构主义则侧重于学习过程中社会互动的重要性。

新课程教学改革-课改教学经验总结6篇

新课程教学改革-课改教学经验总结6篇

新课程教学改革-课改教学经验总结6篇篇1近年来,新课程教学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各地区、各学校纷纷投入课改浪潮,积极探索、实践新课程理念。

我校作为一所重点中学,也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响应课改号召,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

下面,我将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新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总结和反思。

一、课程改革背景与目标新课程教学改革是在国家教育部门的大力推动下进行的。

此次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改革,旨在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主要做法与经验1. 更新教学理念在课改过程中,我们首先更新了教学理念。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我们需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因此,我们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2. 调整课程结构在课程结构方面,我们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增加了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的比例,减少了必修课程的课时。

同时,我们还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3. 改革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我们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我们需要采用更加生动、活泼、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我们引入了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4. 加强师资培训教师是课改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更好地推进课改工作,我们加强了师资培训工作。

通过组织专题讲座、教学研讨、教学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同时,我们还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改工作,为教师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展示平台。

三、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尽管我们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部分教师仍然存在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训和引导;其次,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教学资源有限等因素制约了个性化教学的开展;最后是评价机制仍需完善以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
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成为教育发展的关键。

传统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单向传授,而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核心素养的培养。

教师需从多方面进行教学变革。

在教学目标设定上,从单纯的知识掌握转变为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多维度目标的融合,使学生不仅学会知识,更能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字词语法,还要通过文学作品赏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文化传承意识。

教学方法上,摒弃满堂灌的方式,倡导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师可组织小组讨论、项目式学习等活动。

如在科学课程中,让学生分组探究物理实验,自主设计方案、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培养其动手能力与科学思维。

同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在线教学平台等丰富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更直观生动呈现给学生,突破时空限制,拓展学习视野。

例如,通过虚拟实验室让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模拟操作,增强学习体验与安全性。

评价体系也需创新,不再仅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而是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综合考量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小组合作贡献以及学
习过程中的成长与进步等,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创新融合视阈下“云端”专业课程思政研究--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创新融合视阈下“云端”专业课程思政研究--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第34卷第2期总第288期202]年1月(下)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BEI Open Vocational CollegeVol.34.No.2(Gen.No.288)Jan.(last half)2021创新融合视阈下“云端”专业课程思政研究一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高军(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广东深圳518172)[摘要]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应对挑战,加大线上教学改革力度,在周密安排线上专业教学的同时,借助高职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深入推进线上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在价值引领与技能培训融合理念、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融合理念和线上资源与课堂教学融合理念等的支撑下,通过专业课程思政云引导、云调查、云融入、云建设和云评价等举措,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推进三教改革,肩负起特殊时期教育教学的使命与担当,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

[关键词]立德树人;课程思政;创新融合;学生为本;线上教学[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096-711X(2021)02-0001-03doi:10.3969/j.issn.2096-711X.2021.02.001[本刊网址]http://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各类教学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迎难而上,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在周密安排线上教学的同时,借助高职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优质平台,深入推进线上课程思政改革,专业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互相配合,实现线上教学期间思想政治教育不放松。

在线教学期间,教师不断探索信息化教学手段,创新线上课堂教学模式,将云端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相结合,赋予专业课程价值引领功能,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在创新融合的理念指导下不断拓展和创新课程思政的新思路、新路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真正实现“教师停课不停教,学生停课不停学,课程思政始终在线上”,坚决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实现专业课程线上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通过线上教学形成协同效应,肩负起特殊时期教育教学的使命与担当,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

赫尔巴特的基础教育思想及其当代研究价值

赫尔巴特的基础教育思想及其当代研究价值

赫尔巴特的基础教育思想及其当代研究价值发表时间:2015-01-22T11:06:41.507Z 来源:《教育学》2014年12月总第73期供稿作者:巩勃[导读] 赫尔巴特认为,道德教育不仅直接影响儿童的心灵,而且能指导他们的感情、愿望和行为,形成他们的性格。

巩勃陕西省西安市西电中学710077一、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的唯一的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而这种道德是由五种永恒不变的观念,即内在自由的观念、完善的观念、善意的观念、法权的观念和正义的观念组成的。

赫尔巴特还把儿童未来的目的分为两部分,即希望达到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

所谓希望达到的目的是一个人有时可以根据自由选择而给自己提出的目的,或者说与职业选择有关的目的。

为达到这一目的,教育就必须发展人的多样的、各方面的感受性,培养人的多方面的兴趣。

所谓必要的目的就是道德的目的,这是一个人在任何活动中都必须达到的目的。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以各种观念来丰富儿童的心灵,把他们培养成具有完美的道德品格的人。

赫尔巴特认为,道德教育不仅直接影响儿童的心灵,而且能指导他们的感情、愿望和行为,形成他们的性格。

道德教育的方法应该依靠学生已有的美德。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找到学生的善良特征,甚至学坏了的学生的善良特征。

用一个火花燃起另一个火花。

道德教育的方法,他认为包括以下几种:约束学生;限定学生;规定明确的行为规则;使儿童心灵保持“宁静和明朗”;以奖励和谴责去“鼓舞”儿童的心灵;劝告规律的生活方式,家长要保证儿童合理的生活秩序,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分辨是非,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

二、当代研究价值首先,开展对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的研究,有助于促进当前的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实施。

我们进行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实施,不仅要立足自身,挖掘和整理中国历代优秀文化教育传统思想的精华,古为今用,实现传统教育与现代化的结合,而且在对外开放中,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成果,洋为中用,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从而使中国和世界教育思想互融互合和重建重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与教学——多维度助力推进新课程
改革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向纵深推进,2006年,课程与教学研究以此为主线,对多层面问题进行了大量卓有效果的探索,取得了若干有代表性的阶段性效果。

这不只反映了新课程改革进入了冷静、理性的深入探索阶段,而且也标志着我国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中自觉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要让船儿跑得快,大家劲往一处使是关键。

李华/绘
在2006年,我国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向纵深推进,而课程与教学研究也在前期反思总结的基础上开始孕育新的突破。

集中地看,这一年的课程与教学研究大致沿着两条线索展开:一是以新课程改革为研究背景,继续关注课程与教学改革中的若干实践问题;二是着力于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建设,集中研究课程与教学论领域中的若干基础理论问题。

具体而言,2006年课程与教学研究集中关注了以下几大问题: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方法论;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方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学智慧;和谐课程、课堂
与教学的构建;教学与生活的关系;新的学习方式和其教学战略。

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方法论
在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问题上,目前国内出现了“大方向应该肯定”和“改革的方向有重大偏差”两种比较对立的观点。

对此,王策三先生撰文指出,看似矛盾的两种观点其实并不矛盾,其关键在于我们要研究具体事实和实际问题,梳理我国新时期课程改革发展的基本脉络,注意其一贯性、阶段性和曲折性,修正、调整一些提法、做法,维护和发展课程改革的积极效果。

外语教育专家张正东先生认为教育改革要采用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方法论,不宜根据某种理论一刀切,不能只看到我国拨乱反正后教育的缺点。

相反,我国教育不可追求与世界接轨,教育改革要警惕“急于求成”这个负面经验,要清楚“西方中心”的思维定势,对于我国的教育经验应当“择其善者而从之”。

孙振东从学校知识的性质动身,认为以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为指导,逾越后现代主义等“当代西方新理论”的知识观和教学观,坚持“教学
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和“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才干保证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

张济洲从文化学的角度,指出教育改革不是急风暴雨式的“文化革命”,新基础教育发展必需寻觅保守教育的文化合理性,立足于民族保守基础上探寻教育改革的自觉性。

郝德永撰文指出,新课程改革是一项整体的、复杂的、系统的基础教育建设工程,尤其是受制于文化心理积淀缺乏、教师准备缺乏等方面因素,新课程改革不可能是一帆风顺、速战速决的。

新课程改革所赋予基础教育的新思路、新使命、新方法的实现,以和可能带来的基础教育的新局面与新范式的形成,需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才干完成。

新课程改革的路径在于明确课程与教学认识论的当代视野、立场与逻辑,建立恰切的课程改革方法论和建立“研究与发展”型教师队伍。

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方向
学者们认为,对课程实质的再认识,是课程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内在要求;课程论的学科性质、功用和价值取向需要同时关注两方面的需求,既能科学分析课程改革中出现
的问题,又能切实有效地解决课程实践中遇到的难题;课程研究和教学研究作为一种理性认识形态,课程论和教学论作为知识形态,两者之间可以用“整合”一词。

在课程设计方面,学者们提出两种设计观,即体现课程根本属性的课程设计观和校本化的课程设计观。

在课程实施方面,学者们认为课程实施受课程制度和课程意识等隐性因素的影响,因而不应在一种取向下研讨不同取向的课程实施问题,重要的是要依据“是否满足同学的需要并且有利于同学的发展”这一规范来对课程实施进行价值判断。

针对课程评价存在的现状和问题,学者们认为需要进一步做好理论研究、加强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评价、制订有效的课程评价规范、建立合理的课程评价机制以和加强对话和协商等工作。

教学论学者们集中关注了现代教学论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和其教学回归生活、教学的知识观基础与教学的基础性等议题。

围绕这些议题,李定仁等从教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系入手,认为教学论的发生和其科学化历程是教学世界与生活世界逐步隔离的过程,理论教学论的出现和存在加速了教学世界远离生活世界。

而教学
论研究范式的革新,即文本式向田野式的转换,促使教学论向实践教学论转向,是教学世界与生活世界高度结合的必定选择。

张广君等根据当代中国教学论发展所面临的理论与实践困境,认为只有把教学看作是教师和同学的特殊交往生活,以教同学活视角看待教学问题,并且以生活的视角看待教学,才干完成教学论的理论与实践任务。

刘硕深入细致地辨析了知识概念的重建问题,认为建构主义不能作为正确知识概念的理论基础,用“重建”的“新”的知识概念指导课程教学改革必将发生灾难性后果。

钟启泉则从知识隐喻的角度考察了知识论历史演进的线索,认为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需要克服保守的“客观主义”知识观和“主观主义”知识论的两种片面性,既不能无视儿童已有的知识体系,单向地灌输知识;也不能走向轻视概念性知识、无视知识结构化的体验主义教育。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学者们一致认为,要理性面对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积极深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科学探索教师专业发
展的路径。

叶文梓从制度的层面上指出,对教师专业化内涵理解的片面性、重教师职业专业化轻教师个人专业化、制度建设主体单一、制度创新能力偏弱等问题,制约着教师专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推进教师专业化制度建设,应采取理念先行、低重心管理、资源整合和制度创新等战略。

孙亚玲认为教师专业规范的缺乏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大难题,而制订符合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的教师专业规范是解决我国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的一条出路。

徐廷福从教师专业伦理的角度指出,引导保守师德向教师专业化时代的专业伦理过渡,成为教师队伍建设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姜勇等从教师的专业影响力的角度,认为专业影响力是提升教师专业地位的重要内涵,而知识、场域和实践智慧分别是教师专业影响力的三个层面。

姜勇等同时认为,教师的意识唤醒是当前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前沿课题,认为教师的意识唤醒离不开教师的个体知识、交往实践和专业自主。

刘国艳从教育革新与教师发展的关系动身,认为教育革新应以教师发展为依托,教师发展又以教育革新为契机。

而建立对基础教育革新过程的多维理解,是实现教师专业发
展的首要条件。

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方面,杨骞认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应形成“五部曲”:学习教育理论、反思教学实践、尊重同行教师、投身教育研究与坚持教学相长。

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现路径,学者们分别提出了教师自传研究、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教师学习、行动研究以和校本教研等多种途径和方式。

教师的教学智慧
程广文等认为,教学智慧生成于具体教学情境,同时表征于具体教学行为,它与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具有某种一起性,但更多的则是它们之间的差别性,它是教学经验、理论修养和德性的整合结果。

王鉴认为,教学智慧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时所表示出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与行动的能力,它具有情境性、复杂性、实践性等特点,在类型上可以分为经验类教学智慧与发明类教学智慧,其养成与教师对教学艺术性内涵的理解、实践缄默知识的积累、教学研究能力的提高等关系十分密切。

杨小微根据教学活动的设计、实施与课后评价研讨三个环节,认为教师所需要的智慧
分别是解读的智慧、互动的智慧和反思的智慧,而教师智慧生长的基本路径在于以自主学习和合作研讨为基本内容的日常化的研究性教学实践。

和谐课程、课堂、教学的构建
黄翔从基础教育和谐发展的内涵入手,认为促进基础教育和谐发展的课程战略涉和物质、制度和意识三个层面,即有效开发与均衡配置课程资源;建立上下贯通、职责分明的课程保证制度;树立促进同学和谐发展的课程意识和观念。

彭泽平从教育和谐、公平的角度动身,认为构建和谐课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定要求,其建构战略是实现“课堂公平”;坚持“以生为本”;体现“教学民主”。

熊梅等认为和谐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是:井然有序,充溢活力、积极主动,优质高效、民主公平,尊重差别、参与合作,一起发展,而和谐课堂教学的构建要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优化课堂教学系统结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教学各要素在教育系统内部能够良性、协同运行。

王敏勤强调,和谐教学倡议整体建构,不只把教学过程看作
是一个系统,也把教学内容看作是一个系统,要求同学在自学的过程中,本着先整体后局部、先宏观后微观的原则,整体感知、理解教材,直奔主题,不要在细节上下工夫。

新的学习方式和其教学战略
余文森认为新的学习方式作为一个开放的整体,具有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意义性、交往性、体验性、问题性、创新性等八个基本特性,而全面完整地理解和掌握新课程学习的基本特性,是有效地促进同学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前提。

钟志华等从探究性学习的核心理念动身,提出了探究性学习的三个基本要诀,即精心设计探究性问题、详细编制探究导向图、灵活运用元认知提问。

孟庆男对基于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研讨,认为在具备一定的内在和外在条件下,自主性学习可形成独特的教学操作流程:确定学习目标、创设学习情境、进行学习引导、实现自主探究和形成总结评价。

曾继耘对课堂中的同学个体差别以和差别教学战略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课堂教学中同学的个体差别主要包括基础性差别、动力性差别、操作性差别和方向性差别等四
个方面,同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差别发展过程包括四个基本环节,即“形成活动意向”、“参与课堂活动”、“实现意义建构”和“获得个体体验”。

其中,个体的主动参与和交往互动是决定个体差别发展的外显活动,“选择性输入”和“投射式解读”则是导致个体走向差别发展的内在根据。

(来源:《中国教育报》2007年1月20日第3版,作者系中央教科所博士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