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 视距测量.ppt

合集下载

第四章 距离测量ppt课件

第四章  距离测量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2.装电池
2.装电池
各种不同品牌的仪器电池位置不一样
精选PPT课件
3.开机、定标
3.开机、定标
照准部水平方向旋转一周,望远镜绕横轴旋 转一周,即完成定标。
最好的达“分米”级。
精选PPT课件
脉冲测距原理图
2、相位式
相位式光电测距仪是将发射光强调制成 正弦波的形式,通过测量正弦光波在待测距 离上往、返传播的相位移来解算时间。
将返程的正弦波以棱镜站为中心对称 展开后的图形:
2N
精选PPT课件
由于 t2ft2D ,所以 t 2N
2f
则: D2cf(N 2)= 2( N+ N)
4
αO1

RO4 RO1
αO4
(西)
o
3
RO3
αO3
RO2
Ⅲ (南)
1 Ⅰ
y(东)
αO2
2 Ⅱ
精选PPT课件
直线 O1 O2 O3 O4
R与α的关系 αO1=RO1
αO2=180°-RO2 αO3=180°+ RO3 αO4=360°-RO4
三、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α12已知,通过连测求得12边与23边的连接 角为β2 (右角)、 23边与34边的连接角为β3 (左角),现推算α23、α34。
§ 4-3 光电测距
电磁波测距仪是用电磁波(光波或微波)作
为 载波传输测距信号以测量两点间距离的
一种方法。
电磁波测距仪的分类: 1、光电测距仪 (可见光、红外光、激光) 2、微波测距仪 (无线电波、微波)
精选PPT课件
红外测距仪
电磁波测距仪的优点: 1、测程远、精度高。 2、受地形限制少等优点。 3、作业快、工作强度低。

第四章 距离测量 PPT

第四章 距离测量 PPT
钢尺由于材料原因、刻划误差、长期使用的变形以 及丈量时温度和拉力不同的影响,其实际长度往往不等 于尺上所标注的长度即名义长度,因此,量距前应对钢 尺进行检定。
12
4.1 钢尺量距
(1)尺长方程式
经过检定的钢尺,其长度可用尺长方程式表示为
l l l( t t) l
t
0
00
式中 lt—钢尺在温度t时的实际长度(m); l0—钢尺的名义长度(m); Δl—尺长改正数(m); α—钢尺的膨胀系数,α=1.25×10-5m/1℃; t0—钢尺检定时的温度(℃); t—钢尺使用时的温度(℃)。
23
4.2 视距测量
❖ 视距测量是利用望远镜内的视距装置配合视距尺 ,根据几何光学和三角测量原理,同时测定距离和 高差的方法。它利用望远镜十字丝分划板上的视距 丝和标尺进行观测,方法简便、快速、不受地面起 伏影响。视距测量精度一般为1/200-1/300,精 密视距测量可达1/2000。被广泛用于测距精度要 求不高的地形测量中。
1尺间距2水平距离3高差cos316100cos30二视距测量的观测步骤1在测站点安臵仪器量取仪器高i在测站点上立2瞄准待测点上的视距尺分别读取上下中丝读数计算尺间隔3使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如有竖盘指标自动补偿装臵则无需此操作读取竖盘读数计算竖直角4带公式计算水平距离和高差
第四章 距离测量
§4.1 钢尺量距 §4.2 视距测量 §4.3 光电测距
u 电磁波测距仪的分类: 按所采用的载波可分为
1、以光波作为裁波的光电测距仪 2、以微波作为载波的微波测距仪 u按测程可分为①短程测距仪,<5km
②中程测距仪,5~15km ③远程测距仪,>15km
34
一、光电测距原理
可在A点安置能发射和接收光波的光电测距仪,在B点

《测量学视距测量》课件

《测量学视距测量》课件

棱镜杆是测量中常用的一种设备。 当测量人员需要确定目标物体的 高度或垂直距离时,棱镜杆可以 帮助测量人员进行测量。
视距测量的精度控制
视距测量的精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设备精度、气象条件、地形等。为了 保障测量的精度,应严格控制这些因素,并进行数据的严格处理和分析。
视距测量的误差来源和影响因素
视距测量的误差来源和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包括人为误差、仪器误差、随机误差等。在进行测量时,应注意控 制这些误差源,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视距测量在农业测绘中的应用
在农业测绘中,视距测量可以帮助测量土地的面积和高程,以确定土地植被 的状况和作物的适宜种植面积。视距测量还可以帮助农业灌溉和水利工程的 规划和设计。
视距测量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测量方法的不断研究,视距测量在未来将会得到更广泛的 应用。未来的测量方法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以提高测量的效率和精度。
视距测量的数据处理方法
视距测量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常用的方法包括误差分析、数据 拟合、数据插值等。这些方法有助于提高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视距测量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测量难度大
视距测量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测量难度较大。在处理测量 数据时,应注意细节并进行 数据验证。
数据处理复杂
视距测量后的数据处理较为 复杂,需要进行数据拟合、 插值等操作。在处理数据时, 应注意各种处理方法的优劣 性。
视距测量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在城市规划中,视距测量可以帮助确定城市道路的规划和布局。视距测量还可以帮助确定城市景观的合理布局 和美观程度。
视距测量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在电力工程中,视距测量可以帮助测量杆塔之间的距离和高度,以确定输电 线路的路径和高度。视距测量还可以帮助优化电网结构,提高电网运行的安 全性和经济性。

工程测量距离测量ppt文档

工程测量距离测量ppt文档
3)利用检定后钢尺丈量各段距离li。前、后读尺员同时 读取读数,估读至0.5mm,记录员依次记入。计算距 离D’。
四、精密钢尺量距(毫米级)
2、成果计算(hAB,D’ ,l0,lt ):尺长、温度及倾斜改正
尺长改正:
一整尺的尺长改正数: △l = lt- l0(钢尺检定长度-名义长)
每量测1米时的尺长改正数 :
p
p
ε
l
f
C
D
A
N B
❖ 视线水平时两点间距离 D
DC l
f
p
D f l C Kl p
5.2 视距测量
仪器高
i A
a
中丝读数
b
B
h
D
❖视线水平时两点间高差h:h=i-v ❖B点的高程: HB=HA+h=HA+i-v
5.2 视距测量
1、视距测量原理:利用望远镜内的视距装置配合视距尺,根据 光学和三角几何学原理,同时测定距离和高差的方法 精度:1/200-1/300
M
仪器中心 十字丝面
视距夹角
p
p
ε
l
f
视距丝间隔
C
D
A
N B
f K :视距乘常数;C视距加常数 p
5.2 视距测量
2、水平视距测量
M 仪器中心 十字丝面
(4)钢尺垂曲误差 (5) 钢尺倾斜误差 (6) 定线误差
钢尺检定求得尺长改正数; 尺温每变化8℃,尺长将变
1/10000; 精确丈量时,使用弹簧秤保持钢
尺拉力稳定,30m钢尺施力100N, 50m钢尺施力150N; 保持尺子水平,中间应有人托住 尺子; 水准仪测定高差; 一般量距中,目测定线;精密量 距,经纬仪定线。

工程测量视距测量与方位角计算课件

工程测量视距测量与方位角计算课件

05
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测量技术
智能化测量技术是指利用先进的传感器、通信和数据处理技术,实现自动化、高精 度和实时的测量。
智能化测量技术能够提高测量效率,减少人为误差,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支 持。
智能化测量技术还涉及到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测量数 据的自动分析和处理。
视距测量的原理与公式
视距测量公式
D= (100 * d) / (a * sin(C)),其中D 为水平距离,d为尺子长度,a为望远 镜瞳距,C为望远镜与尺子间的夹角 。
高差测量公式
坐标计算公式
X= D * cos(A) + x0,Y= D * sin(A) + y0,其中X、Y为目标点坐标,D为 水平距离,A为目标方位角,(x0, y0) 为测站点坐标。
工程测量的应用领域
交通工程
道路、桥梁、隧道等交通基础 设施的勘测设计、施工和运营 管理。
矿山与地质工程
矿产资源勘探、矿区规划、地 质调查与灾害防治。
城市规划与建设
城市地形测量、地籍测量、建 筑物施工放样等。
水利工程
水库、水电站、堤防等水利设 施的选址、设计和施工。
农业
土地整治、农田水利工程、农 业园区规划等。
工程测量视距测量与方位角 计算课件
目录
• 工程测量概述 • 视距测量原理 • 方位角计算方法 • 工程测量实践案例 • 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01
工程测量概述
工程测量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工程测量是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 ,通过一定的测量方法,获取地 形、地物等空间信息数据的技术 。
重要性
工程测量是工程建设的基础,为 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管 理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确保工 程质量和安全。

第十一章 视距测量

第十一章  视距测量
4
2.视线倾斜时的视距测量
当地面上两点的高差较大时,必须使视线倾斜一个竖直角, 才能在标尺上进行视距读数,这时视线不垂直于视距尺,不能用 前述公式计算距离和高差。
5
视线倾斜时的视距测量计算公式
如上图所示,设想将标尺以中丝读数这一点为中心,转动一 个角,使标尺仍与视准轴垂直,此时上、下视距丝的读数分别为 b′和a′,视距间隔为:a′- b′ ,则倾斜距离为 化为水平距离
10
用视距丝读取尺间隔的误差
视距丝的读数是影响视距精度的重 要因素,视距丝的读数误差与尺子最小分 划的宽度、距离的远近、成像清晰情况有 关。在视距测量中一般根据测量精度要求 来限制最远视距。
11
标尺倾斜误差
视距计算的公式是在视距尺严格垂 直的条件下得到的。若视距尺发生倾斜, 将给测量带来不可忽视的误差影响,因此, 测量时立尺要尽量竖直。在山区作业时, 由于地表有坡度而给人以一种错觉,使视 距尺不易竖直,因此,应采用带有水准器 装置的视距尺。
D Kl C
式中和分别称为视距乘常数和视距加常数,在仪器制造时, 使K=100,C=0。因此,视线水平时,计算水平距离的公式为 D Kl 100l 100a b 从图中还可看出,量取仪器高之后,便可根据视线水平时的 横丝读数或称中丝读数,计算两点间的高差:
h iv
如果A点高程为已知,则可求得B点的高程为 H B H A i v
D' Kl ' K a'b' D D' cos Kl ' cos
由于通过视距丝的两条光线的夹角很小,故和可近似地看成直 角,则有:
l ' l cos
最后得到视准轴倾斜时水平距离的计算公式:D

视距测量法PPT课件

视距测量法PPT课件
第8页/共9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9页/共9页
二、视距测量计算公式
1、视线水平时:
第1页/共9页
1、视线水平时: • 水平距离:D=kl 视距常数通常为100,l为尺间隔 • 高差:h=i-v
i为仪器高,v为目标高即中丝读数
第2页/共9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视线倾斜时:
第3页/共9页
2、视线倾斜时:
• 水平距离:D=klcos2α k视距常数通常为100,l为尺间隔, α为视线的竖直角
R-270。
。 • 4、利用有关公式算出所求平距D和高差h
第6页/共9页
四、误差来源:
• 1、读数误差:注意消除视差,目标不要太远,两点 之间不超过100米
• 2、视距尺倾斜误差:尺子应竖直 • 3、外界影响:视线尽量离开地面1米以上 • 4、K值的影响:一般第7可页/忽共9略页
五、注意事项:
1、消除视差,标尺读数要准确,标尺要保持竖直。 2、竖直角观测时要注意调节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 3、选用合适时间观测 4、记录要清晰准确,不得涂改
第5页/共9页
(二)经纬仪视距测量
• 1、于测站A上安置仪器,盘左位置,对中、整平,量取仪器高i,立尺于目标点B。 • 2、照准视距尺,消除视差,使中横丝切仪高处(i=v),读取上下丝读数,读取
竖盘读数L、记录,计算90-L。 • 3、盘右同上再次观测目标A切仪高处(i=v), 读取竖盘读数R、并记录,计算
• 高差:h=1/2 klsin2α+i –v i为仪器高,v为目标高即中丝读数
第4页/共9页
三、距离测量方法与计算:
(一)水准仪视距测量(提供水平视线)
1.安置仪器于A水准点,精平; 2.瞄准B水准点上的水准尺; 3.读取上、下丝读数M、N,计算尺间隔 l=M-N; 4.视线距离(水平距) D=kl 5. 量取仪高i,读取中丝读数v,h=i-v

建筑施工测量课件子单元4-2 视距测量

建筑施工测量课件子单元4-2 视距测量

水平距离 /m
32.55高差 /m0 Nhomakorabea29高程 /m
112.96
58.7
1.69 96°15′ - 6°15′ 58.00 - 6.58 106.09
89.4
2.17 88°51′ 1°09′ 89.36 1.08 113.75
尺间隔 l =(2.643一2.317 )m= 0.326m 视距 Kl =(100×0.326)m = 32.6m 垂直角 α=90°-87°42′= 2°18′ 水平距离 D = 32.6m×cos22°18′= 32.55m
二、视距测量的 观测与计算
三、视距测量的 误差及注意事项
单元4 距离测量与坐标测量 子单元2 视距测量
一、视距测量的原理
视距测量时,有两种状态,当地面较平坦时,可将望远镜置于 水平状态,读取标尺的中丝读数和上、下丝读数差,再通过简单 的计算得到水平距离和高差;
当地面起伏较大或通视条件较差时,必须使望远镜置于倾斜状 态,才能读取标尺读数。这时除读取标尺的中丝读数和上、下丝 读数差外,还需读取竖盘读数,应用三角函数进行计算。
高差 h = 32.55m×tan 2°18′+1.46m - 2.48m = 0.29 m
测点高程 H1 =( 112.67 + 0.29 )m = 112.96 m
单元4 距离测量与坐标测量
四、视距测量的注意事项
子单元2 视距测量
1.读数误差
由于距离是尺间隔的100倍,如果尺间隔有1mm误差,将使 视距产生0.l m误差。该误差与距离远近成正比,因此,对视线 长度有限制要求,例如测绘一般地区1:500地形图时,地物点 的视线长度不大于60米。
1.视线水平时的视距公式

《测量学视距测量》课件

《测量学视距测量》课件
设备型号等信息。
误差控制
注意控制测量误差,采 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
方法提高测量精度。
数据处理与分析
数据整理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筛 选出有效数据。
计算分析
根据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 ,得出所需结果。
结果评估
对分析结果进行评估,判断其 准确性和可靠性。
报告编写
编写测量报告,将分析结果以 图表、文字等形式呈现出来。
视距测量的应用场景
01
02
03
04
土地测量
用于土地边界、地块划分等测 量工作。
林业调查
用于森林资源调查、树木高度 测量等。
军事应用
用于目标定位、火炮射击等军 事活动。
考古研究
用于遗址定位、文物测量等。
视距测量的优缺点
优点
操作简便、精度较高、成本低廉。
缺点
受天气、光线等因素影响较大,测量范围有限,难以测量较远距离的目标。
使用视距测量公式时需要注意测量精度和误差控制,特别是 在长距离和复杂环境下进行测量时。同时,还需要了解测量 公式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03
视距测量的实施方法
测量设备的选择与使用
测量设备类型
选择合适的视距测量设备,如望 远镜、测距仪等,根据测量需求 选择精度高、稳定性好的设备。
建筑工程测量
建筑工程测量是视距测量的重要应用 领域之一。在建筑工程的各个阶段, 都需要进行精确的测量工作,以确保 施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在施工过程中,视距测量可用于监测 建筑物的变形和位移,及时发现和解 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在施工前,通过视距测量可以确定建 筑物的位置、高度和角度等信息,为 施工提供基础数据。

测量学 视距测量 课件

测量学 视距测量 课件

α45=α34+180°-β4 = 57°20′+180°-247°20′ = -35100°° <0° (- 10°+360°)
PPT课件
5、要在成像稳定的情况下进行观测。
§7-3 电磁波测距简介 (光电测距)
15
一、测距仪的类型:
电磁波测距是用电磁波 (微波或光波 )作载波传输测距 信号,测量两点间距离的一种方法。
按载波不同分为:微波测距仪、激光测距仪、红外测距仪 按测程长短分为:短程测距仪(< 3km);
中程测距仪(3km~15km); 远程测距仪(>15km)。 按测距精度为(测距中误差):Ⅰ级: < ± 5mm;
§7-2 视距测量
1
? 一、视距测量的基本原理 1. 视准轴水平时的视距公式 2. 视准轴倾斜时的视距公式
? 二、视距测量方法 1. 观测方法 2. 计算方法
? 三、视距测量的主要误差来源
2
普通视距测量的精度 一般为1/200-1/300 ,但 由于操作简便,不受地形 起伏限制,可同时测定 距 离和高差 ,被广泛用于测 距精度要求不高的地形测 量中。
? 34 ? ? 32 ? ? 3 ? ? 23 ? 180?? ? 3
PPT课件
35
推算坐标方位角的通用公式:
?

?
?

? 180??
?
左 右
当β角为左角时,取“+”;若为右角时,取“- ”。
注意: 计算中,若α前 >360°,减360°; 若α前<0°,加360°。
PPT课件
36
例题:已知α 12=46°,β 2 、β 3及β 4的角值均注于图上,
? δ东偏取正值,西偏取负值。我国磁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49m tan 327 1.40m 1.40m 1.90m
二、视距测量方法
10
(一)、观测方法 1.在测站上安置经纬仪,量取仪器高,精确到厘米。 2.瞄准竖直于测点上的标尺,并使中丝读数等于仪器高。 3.用上、下丝在标尺上读数,下丝-上丝=l 4.使竖盘水准气泡居中,读取竖盘读数,
φ
h′ v 式M中MEh′—N—N高E差主90值

B
(M也E称M初 算N高E差N)。
i
h i
hM EDMsiEncos
l

A
D
HA
MN

大M地E水 准EN面

l cohs Dh'Kil
MKvlEcc1oossKlHsBDinEN2ELNcoc12KsoisKlEcl ovsNMisnKcN2ol csscooisns2
5
A、B两点间的高差h为
h i v
式中 i ——仪器高(m); v ——十字丝中丝在视距尺上的读
数,即中丝读数(m)。
surveying
6
2.视线倾斜时的水平距离和高差公式
D ′=Kl′
M
M′
l
E
l′
N′
N
A、在B两M点M间E的和高N差NhE为中:
由h于很h小,iv34
H B H A hAB
2
surveying
7
视线倾斜时水平距离的计算公式为:
D Kl cos2
视线倾斜时高差的计算公式为:
h 1 Kl sin 2 i v
2
surveying
8
例题:
9
如上图,在A点量取经纬仪高度i=1.400m,望远镜照准B 点标尺,中丝、上丝、下丝读数分别为v=1.400m,
d f l p
Dd f
f l f
p
surveying
4
D f l f
p
令 K f , c f 则有
p
D Kl c
式中 K——视距乘常数,通常K=100;
c ——视距加常数,常数c值接近零 。 故水平距离为
D Kl 100l
surveying
2
12
*
视距测量记录与计算手簿 *
测站: A 测站高程: +45.3仪7m器高:
仪1.4器5:m
下丝读数
测 点
上丝读数 尺间隔l
中丝 读数
v/ m
m
竖盘 读数
L °′″
垂直角

°′″
水平 距离
D/ m
初算 高差
h′/ m
高差 h /m
DJ6
高程 H 备注 /m
2.237
1 0.663 1.45 87 41 12 +2 18 48 157.14 +6.35 +6.35 +51.72 盘
一、视距测量原理
3

利用望远镜内的视距装置配合视距尺,根据光
学和三角学原理,同时测定距离和高差的方法。
进行视距测量,要用到视距丝和视距尺。
视距丝
n m
十字丝
1.视线水平时的水平距离和高差公式
d

M
11
l
v N
n′
n
p
F m′
m
i
n
12
l
13
m
14
h
B
D
A
mFn∽MFN
d f lp
1、变频法 2、相位法 3、干涉法 4、脉冲法
四、光电测距仪及其使用(常用短程红外光电测距仪)18
包括主机、电池和反射镜,与光学经纬仪 或电子经纬仪一起使用。
望远镜 液晶显示 操作键
装电池
反射棱镜
19
将主机发射的调制光信号经反射镜反射又回到主机接收。
单棱镜
(二)、注意事项
14
1、为减少垂直折光的影响,观测时应尽可能使视线离地面 1米以上;
2、作业时,要将视距尺垂直,并尽量采用带有水准器的视 距尺;
3、严格测定视距乘常数,K值应在100±0.1之内,否则应加 改正;
4、视距尺一般应是厘米刻划的整体尺,如果采用塔尺,应 注意检查各节尺的接头是否准确;
5、要在成像稳定的情况下进行观测。
b=1.242m,a=1.558m,α=3°27 ,试求A、B两点间的水
平距离和高差。
解:1)尺间距
l a b (1.558 1.242)m 0.316m
2)水平距离
D Kl cos2 100 0.316 cos2 327m 31.49m
3)高差
h D tan i v
§7-2 视距测量
1
• 一、视距测量的基本原理 1. 视准轴水平时的视距公式 2. 视准轴倾斜时的视距公式
• 二、视距测量方法 1. 观测方法 2. 计算方法
• 三、视距测量的主要误差来源
2
普通视距测量的精度 一般为1/200-1/300,但 由于操作简便,不受地形 起伏限制,可同时测定距 离和高差,被广泛用于测 距精度要求不高的地形测 量中。
1.574

Hale Waihona Puke 2.445位2
1.555
置 2.00 95 17 36 -5 17 36 88.24 -8.18 -8.73 +36.64
0.890
三、视距测量的误差及注意事项 13
(一)、误差来源 • 1、仪器误差
视距尺分划误差 视距乘常数 K 的误差 • 2、观测误差 视距尺倾斜误差 读数误差 竖直角观测误差 • 3、外界条件的影响 大气折光 空气对流 风力影响
求出竖直角α。 5.以上完成一个测点观测,重复2.3.4步骤,
观测另一个观测点。
视距计算直接用计算器计算,也可直接读。 在尺面上上下丝间隔1厘米为1米,1分米为10米, 1米为100米。
11
(二)、计算方法
1、水平距离:
D Kl cos2
2、高差:
h 1 Kl sin 2 i v
§7-3 电磁波测距简介 (光电测距)
15
一、测距仪的类型:
电磁波测距是用电磁波(微波或光波)作载波传输测距 信号,测量两点间距离的一种方法。
按载波不同分为:微波测距仪、激光测距仪、红外测距仪 按测程长短分为:短程测距仪(<3km);
中程测距仪(3km~15km); 远程测距仪(>15km)。 按测距精度为(测距中误差):Ⅰ级: < ± 5mm;
Ⅱ级: ± 5mm ~ ± 10mm; Ⅲ级: ± 11mm ~ ± 20mm 二、优点: 精度高,速度快,受地形影响小
电磁波测距
16
三、电磁波测距原理:
通过测定电磁波在测线两端往返传播时间t,从而求得距 离S.
入射波


反射波

A
S
S

1 2
ct
(其中c为光速)
反 射 镜
B
17
依据测定时间的方法不同,光电测距有如 下几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