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测评的评价标准

合集下载

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及评价标准

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及评价标准

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及评价标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在不断改变和创新。

传统的单一考试评价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综合素质评价因此崭露头角。

本文将探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及其评价标准。

综合素质评价是指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的方式。

它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关注学生在思想品德、身心健康、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综合素质评价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帮助他们全面成长。

综合素质评价的标准是多元的,综合考虑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思想品德、身体素质、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首先,学习成绩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学习成绩的评价中,不仅仅是看分数,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其次,思想品德也是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生的思想品德包括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

学生应具备积极向上的思想态度,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他们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并能够尊重他人,关心社会,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此外,身体素质也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

学生应该注重身体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

他们应该具备良好的体能基础,具备一定的运动技能,并有意识地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

实践能力也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学校可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如课外科研、社会实践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要进行综合素质评价,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评价方式可以多样化,可以通过考试、综合测评、个别评价等方式进行。

评价应该具有客观性、公正性和准确性,通过多种评价手段综合评判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评价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

学校、家庭、社区等各方面都要发挥作用,建立学生成长的良好环境与机制。

学校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和实践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发展自己的特长。

家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生综合测评评分标准

学生综合测评评分标准

学生综合测评评分标准一、引言学生综合测评是教育系统中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手段。

学生综合测评评分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评价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学生综合测评评分标准提出一些想法。

二、学业水平学业水平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分标准在学业水平上应该考虑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应用和创新能力的表现。

不同学科的评分标准应考虑到不同的学科特点和难度,并且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较高的应用能力和较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创新思维对于学生综合测评,创新思维的评分标准应该被纳入考虑范畴。

学生创新思维的评分标准可以从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创新点、独立思考和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评价,鼓励学生敢于挑战传统观念,勇于尝试新颖的思维模式。

四、实践能力学生综合测评评分标准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实践能力的评分标准可以考虑学生在实验环节中的操作熟练度、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团队合作团队合作是现代社会中对学生的要求之一。

学生综合测评评分标准应该考虑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

这包括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角色定位、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通过团队合作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发展社交技能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六、人文素养评价学生综合能力应该全面考虑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人文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生综合测评评分标准应该强调对学生人文素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读经典著作,培养自己的文化修养。

七、身心健康身心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综合测评评分标准应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情况,包括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运动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评价。

在评分标准中应该鼓励学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身心健康的培养。

八、社交能力社交能力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方面之一。

学生综合测评评分标准应该关注学生的社交能力,包括人际关系的处理、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等。

体育课综合测评评分标准

体育课综合测评评分标准

体育课综合测评评分标准体育课是学校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而综合测评评分标准则是对学生在体育课上综合表现的评判依据。

本文将围绕着体育课综合测评评分标准展开,探讨其内容和影响。

一、定量评价项目体育课综合测评涵盖了运动技能、体质健康和体育精神等多个方面。

其中,运动技能的评价是比较容易量化的,包括跳远、投掷、游泳、羽毛球、篮球等项目。

这些项目通常会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相应的分数。

而体质健康评估则需要根据身高、体重、肺活量等指标进行评价。

二、非定量评价项目除了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综合测评还包括了一些非定量评价项目,如运动技能改进、体育知识和交流能力等。

这些项目的评价较为主观,并不仅仅依靠分数来决定。

例如,学生在运动技能改进方面的表现可以通过教师的观察和评价来衡量,而在体育知识和交流能力方面,则可能通过小组讨论、展示等形式进行评价。

三、综合评分方法为了综合评价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表现,通常会采用加权平均分的方式进行评分。

具体来说,每个评价项目都会有不同的权重,权重越高,其对最终评分的影响也就越大。

这样的评分方法能够综合考虑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表现,避免了个别项目过分突出的情况。

四、评分标准的制定评分标准的制定是体育课综合测评的基础。

一般来说,评分标准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年级和年龄特点,以及国家和地方教育机构的相关规定。

评分标准应该明确、合理,并具有可操作性。

教师在制定评分标准时,可以参考已有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也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五、评分标准与学生成绩评分标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绩,因此其制定要公正、客观。

学生成绩的评定应该准确反映出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实际表现,既不能过分追求高分,也不能肆意压低分数。

教师在评分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努力程度、个体差异和课堂表现等因素,以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

六、评分标准的调整评分标准并非一成不变的,随着体育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综合测评评分细则

综合测评评分细则

综合测评评分细则综合测评评分细则是指为了对被测评项目进行全面评价而制定的评分规则。

在综合测评中,评分细则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确保评分的公平、准确和一致性。

评分细则需要具体而明确,并且要能够量化评价指标,以便进行评分操作和结果的比较和分析。

评分细则的制定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测评指标:评分细则需要确定测评项目的关键指标,这些指标应该能够全面反映项目的质量和特点。

例如,在对一个产品进行综合测评时,可以考虑外观设计、性能表现、用户体验等方面的指标。

2.评分标准:评分细则需要明确每个指标的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应该具备可操作性和可量化性,具体描述了每个分数段的特征和要求。

例如,对于外观设计指标可以分为5个等级: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一般(70-79分)、较差(60-69分)和差(0-59分)。

3.评分方法:评分细则需要明确测评的具体方法。

评分可以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种方法进行。

定量分析是通过量化指标进行评分,例如对于性能指标可以通过实验数据进行评价。

定性分析是通过主观判断进行评分,例如对于用户体验指标可以通过用户调查和反馈进行评价。

评分方法要具备客观性和可重复性。

4.评分流程:评分细则需要明确评分的流程和操作。

评分流程应该包括评分人员的选择和培训、评分材料的准备和分发、评分标准的解释和说明、评分结果的统计和分析等环节。

评分流程要保证评分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5.评分结果的汇总和报告:评分细则需要明确评分结果的汇总和报告方法。

评分结果可以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综合得分,也可以通过生成报告进行展示。

评分报告要简明扼要,突出项目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综合测评的评价标准

综合测评的评价标准

一.现行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中存在的弊端和问题综合测评是指对大学生的德、智、体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的量化指标与实施细则,平时考核积累,每学期评定一次,是大学生奖学金、三好生评比和毕业生就业的重要依据和参照,是一项与每一个大学生都密切相关的工作。

但是,由于存在人为的完全量化等方面的缺陷,综合测评已走入一种“学生排斥,老师头疼”的尴尬境地。

1.测评体系系统不够完善,指标设定不合理多数高校的“综合测评办法”在指标体系上都把德育、智育、体育作为三个基本指标,并对应成相应的分数。

如果用当前倡导的素质教育思想与观念来分析这种框架体系,就会发现这种框架体系的局限性:首先,德育标准概念化。

高校学生综合测评体系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但作为评价机制,它排斥概念化的口号。

各高校在制订学生道德教育的客观标准上缺乏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开拓创新的意识,大多停留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等原则口号上,大概念清楚,具体标准模糊,因而造成了在这一项的评分上人人都得满分的结果,否定了主体道德水平的个性差异。

其次,智育标准考分化。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实施的综合测评,评测重点仅仅局限在“智”的方面,以考分作为衡量学生“智育”水平的评判标准,抹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得学生与社会脱节,缺少社会实践能力。

测评比例中比重较大的智育引导学生过于追求各门功课的均衡发展,不少学生为取得各门功课的高分忽视了全面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这与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存在偏差,这是对全面发展的误解。

这种评价尽管肯定了学生知识积累上的差异,但智育指的应该是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仅仅只是学习成绩。

再次,体育标准模式化。

目前很多高校采取体制测试作为大学生综合测评的体育得分,无法体现一个大学生身心发展是否健康。

未来社会对大学生的身心素质有极高的要求,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不能适应未来激烈竞争和紧张的生活,可以这样说,健康的身体是将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才能的前提与基础。

以开放性、合作性、竞争性为特点的21世纪,对人才提出的重要素质中,还包涵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健康的心理素质,这是使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获得完美结合的前提。

学校综合测评管理办法

学校综合测评管理办法

学校综合测评管理办法近年来,学校综合测评在教育领域逐渐得到重视和广泛应用。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规范学校综合测评的进行,制定和实施相应的综合测评管理办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综合测评的概念、目的、内容、评价标准、操作方式等多个方面展开论述,旨在探讨如何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学校综合测评管理办法。

一、综合测评的概念综合测评是指以多个维度、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不仅包括学术能力,还包括综合素质和社会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综合测评的目的是通过更全面、准确的测评方式,帮助学校和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在学习、品德、能力等方面的表现,从而更好地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二、综合测评的目的学校综合测评旨在打破传统单一考试评价的限制,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综合测评,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三、综合测评的内容综合测评内容应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综合素质、体育健康、社会实践、实验实践和个人发展等多个方面。

学业成绩涉及学生在各学科的表现,而综合素质则包括道德品质、艺术修养、创新思维、组织能力等。

此外,体育健康、社会实践、实验实践和个人发展等方面的评价也应纳入综合测评的内容之中。

四、综合测评的评价标准综合测评应制定科学、公平、公正的评价标准,确保评价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评价标准应根据学生的年级和不同的测评内容进行制定,并对各个方面的评价指标进行明确说明,以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五、综合测评的操作方式综合测评的操作方式可以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

定量方面可以通过考试、测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评估,而定性方面则可以通过观察记录、小组合作等方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经验等进行评价。

综合测评的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以便于他们了解学生的进步和不足之处,并加以及时纠正。

六、综合测评的数据管理和分析综合测评的数据管理和分析是保障评价结果准确性和实用性的关键环节。

综合表现评分项目及标准

综合表现评分项目及标准

关于《评优量化标准》中“综合表现评分”的说明(试行)驻县教师负责对实习生综合测评中的“综合表现评价成绩”进行评价,综合表现评价成绩的计算公式为:综合表现评价成绩=思想品德修养测评得分*20%+现实表现测评*60%+社会综合实践与活动等测评得分*20%。

总分为100分。

一、思想品德修养测评第一,量化标准要求思想品德修养测评满分为100分,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项:(一)政治与思想表现。

(30分)(二)纪律与集体观念。

(40分)(三)职业道德与个人修养。

(30分)第二,打分方式(一)、(三)根据实习生的现实表现,由驻县教师参考实习学校的意见进行测评。

(二)纪律与集体观念考核内容:考勤(日常请销假、集体活动参加情况)1、校内出勤情况:平时记录方法:上班(课)和参加小组会议、活动情况:分为“全勤”、“请病假X次”、“请事假X次”、“无故旷工<会>X次”四种情况记录。

(校内出勤情况请组长如实详细记录在《每周工作简报表》中,驻县老师也要与实习学校了解实习生校内出勤情况)2、离校请假情况:离校请假分为以下情况:国家法定假期请假,实习学校公休假,师大考试假,个人病假、事假。

平时记录方法:由驻县老师负责掌握,写清楚本组某人请假类别和天数(次数)。

每次请假必须如实填写《请假条》,必须由本人提前向驻县老师请假,不写请假条者,均视为私自离校。

请假条每月月底一次性上交驻县教师。

3、私自离校情况:未经请假私自离开实习点视为私自离校。

4、考勤指标量化计分方法:(1)考勤指标量化计分满分40分(即全勤为40分)。

(2)2天以内的学校公休假,个人事假,每请假一次(请假一次:指离开实习县区、或请假超过24小时、或请假需在外过夜的),扣5分。

校内出勤请假的人,每请假一次,扣1分。

二者重复的部分不再累加。

(3)3天及以上的学校公休假、国家法定假期、师大考试请假、个人病假者,只记次数,不扣分。

评奖评优时同等条件,考虑请假少者。

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办法

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办法

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办法一、为全面考核、正确评价学生综合素质水平,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创新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商务人才,特制定本办法。

二、学生素质综合测评按照学生在德、智、体三方面的基本素质,用定量的方式测定。

测评总分(满分值)为100分。

具体分值比例如下:德育:35%;智育:50%;体育:5%;创新实践能力:10%。

三、评分要求及标准1、德育素质(满分100分):平时表现占50%,德育理论学习占20%,周二活动及时事政策教育占30%。

①平时表现:按照《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试行)》对学生的政治表现进行考察,包括政治学习态度、法制观念、组织纪律、集体主义观念、道德品质修养、文明礼貌、公益活动、社会工作、卫生习惯等各方面。

实用文档②德育理论学习:根据学生德育课综合成绩测算,其中教学计划内德育课(必须取得学分)占60%,平时政治、形势、规章制度等考试( 包括全校或二级学院组织的各类思政教育考试)占40%。

③周二活动及时事政策教育:包括每周二由学校及二级学院安排的各项活动、政治理论学习、报告会及时事政策教育等。

④附加分:在德育素质分总分基础上附加,具体加分标准应根据学生表现不得超过下列分数限:实用文档同时获得二项嘉奖者以最高分计,不重复加分,理论学习奖和特别嘉奖除外;集体加分根据学生表现,不合格的个人不予加分。

⑤扣分:在德育素质分总分基础上扣分A、赌博、酗酒、打架等扣5分;B、违规使用电器、私拉电线等扣3分;C、故意损坏公物扣2-3分;D、宿舍抽查不合格,每人扣1分;E、符合献血条件不参加献血者扣4分;F、通报批评扣5分,警告扣8分,严重警告扣10分,记过扣20分,留校察看扣30分。

原则上不累计扣分,但表现严重不好者可酌情累计。

2、智育素质满分为100分①具体测算按奖学金条例实施;②成绩等级换算如下:优=90分、良=80分、中=70分、及格=60分、不及格=50分;实用文档③免修课经教务处核准,按90分计;④外语成绩因同班(专业或年级)指定计划课程不同,造成无法评比的,下述办法计分:如,一班修A、B、C课程,二班修A、B、D课程,将一班C课程成绩作一班D课程成绩,将二班D课程成绩作二班C课程成绩(即一、二班均以A、B、C、D 四门课计成绩,如有2门以上不同课程则以加权平均成绩换算);⑤智育附加分A、获国家级各项学术竞赛前六名分别加6、5、4、3、2、2分;B、获上海市各项学术竞赛前三名分别加3、2、1分;C、获校级各项学术竞赛前三名分别加0.7、0.5、0.3分。

综合测评评分标准

综合测评评分标准

附表1 综合测评评分标准评价分值等级说明:(1)优:指能很好地做到“综合测评标准”所述要求;(2)良:指能较好地做到“综合测评标准”所述要求,个别方面有欠缺;(3)中:指基本做到“综合测评标准”中所述要求;(4)差:指基本达不到“综合测评标准”中所述要求。

适应角色转变,扎实开展团的工作———共青团铁东区委书记的述职报告2011年是适应角色转变、思想进一步成熟的一年。

这一年,自己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紧紧围绕党的中心,立足本职岗位,较好地完成本线的工作任务。

自己政治觉悟、理论水平、思想素质、工作作风等各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总的来说,收获很大,感触颇深。

一、以德为先,进一步提升个人思想素质过去的一年,我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以一个团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个人的道德修养、党性锻炼、思想素质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一是道德修养进一步提高。

作为一个团干部,我的一言一行、我的自身形象将直接影响到团委各成员,甚至更广大的青少年。

因此,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每时每刻提醒自己,从小事做起,注重细节问题,做到干净做人、公正做事,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的工作,要求自己在工作中诚实、守信、廉洁、自律,起好表率作用。

二是党性锻炼得到不断加强。

不断加强自己的党性锻炼,我严格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党员纪律处分条例》来要求和约束自己的行为,牢记党的宗旨,在团的工作中,以广大青少年的权益为出发点,务求时效。

三是政治思想素质不断提高。

一年来,我继续加强学习,积极参加理论中心组学习,经常自发利用休息时间学习,积极参加团省委组织赴井冈山革命传统与理想信念教育专题培训班、区委区政府组织赴清华大学县域经济培训班,通过“看、听、学、思”,进一步加深了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进一步系统掌握了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对共青团工作的要求。

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我通过学习原文、听专家讲课等,开拓了思想新境界,政治思想素质有了新的飞跃。

综合测评评价标准

综合测评评价标准
集美大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来自内容项目及评分标准得分
日常
行为
规范
100

参加政治活动10
参加校、院各类政治学习活动、讲座和开会(包括各类班团组织活动)等
缺席一次-1分
学风建设表现20
学习精神、态度和上课出勤情况
满勤+20分,每缺勤一节-1分,直至20分,迟到、早退一次各-0.5。
日常文明行为10
其它
创建文明宿舍
获省级的宿舍成员+5分,校文明宿舍、百佳宿舍的宿舍成员每人+3分,院级+1分
科技竞赛成果
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活动和获奖情况
参加院级以上获一等奖+5分,二等奖+4分,三等奖+3分,参加者+1分,本项可累计加分,参加创新活动(如创业计划大赛)效果显著者16-20分,较好12-16分,一般6-10分
发表学术论文
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以公开发行刊物为准,每发表一篇+10分,可累计加分,当年有效
遵守校规校纪+20分,通报批评-5分,警告-10分,严重警告-15分,记过-18分,留校察看-20分
社会公益表现10
参加各项公益活动表现
献血+2分,青年志愿者活动由院分团委认定
参加早操锻炼10
参加早操锻炼情况
满勤+10分,缺勤一次-1分,直至0分,缺勤10次以上者,取消各类评优、评奖资格
奖励
50分
资信证书
日常言行的文明状况
穿拖鞋出入公共场所等不文明行为一经查处,一次-1分
宿舍文明建设20
创文明宿舍成绩
本学期宿舍卫生检查平均分95分以上的宿舍成员+20分,90以上+15分,85以上+10分,80以上+5分,80分以下宿舍成员得0分,未整理内务者和值日生失职者每次-2分

综合测评标准

综合测评标准

职继学院本科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试行)一、思想道德素质分的测评思想道德素质的测评,分基础分和附加分两个方面,满分为20分。

即思想道德素质分=基础分+附加分。

(一)基础分。

基础分为10分,基础分的评定是在学生对上一学年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行自我总结的基础上,根据学生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和校纪校规的情况表现,由班级测评小组审核打分。

(二)附加分(本项满分10分)1、政治理论学习。

本项满分1分(1)积极参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方针政策的课堂学习,加0.5-1分。

(2)参加党校党课的学习且成绩合格者,积极撰写思想汇报者,加0.5- 1分。

2、校纪校规知识学习。

本项满分1.5分。

(1)测评年度,积极参加学校规章制度学习和安全教育的学生可适当加0.5-1.5分。

(2)测评年度,参加校纪校规及安全知识考试成绩在60-79分者,加0.5分;80-89分者,加1分,90分以上者,加1.5分。

3、思想道德表现。

本项满分2.5分。

评价学生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表现,以及在学习、生活过程中体现的团队精神、学习态度、精神面貌、出勤情况和受处分情况等。

(1)积极参加主题团日的活动及参加民主选举、支部会、班会的加0.5-1.5分。

(2)根据上课出勤情况加0.5-1分。

(3)测评年度,因事迹突出,受学院通报表扬者加0.5分,受校级奖励者加1分,受省级奖励者加1.5分,受国家级奖励者加2.5分。

(4)受学院通报批评者扣0.2分,受警告处分者扣0.5分,受严重警告处分者扣1分,受记过处分者扣1.5分,受留校察看处分者扣2分。

4、园区表现。

评价学生在生活园区的行为表现情况。

本项满分1分。

(1)被评为校级先进宿舍、文明宿舍及卫生免检宿舍的加1分。

(2)卫生检查10次不合格寝室,舍长扣0.5分;寝室成员扣0.3分。

5、社会工作。

考察学生参加社会工作的情况以及学生干部工作积极性、履职能力、服务意识和工作成效。

综合测评中五大发展标

综合测评中五大发展标

综合素质评价五个标准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成就、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这五个方面,具体内容如下,供大家参考。

1综合素质评价包括哪五个方面综合素质评价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想品德。

主要考察学生爱党爱国、理想信念、诚实守信、仁爱友善、责任义务、遵纪守法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表现。

重点记录学生参与党团活动、“一十百千工程”、专题教育活动、公益活动与志愿服务等活动的内容、次数、持续时间及收获等。

二是学业成就。

主要考察学生知识技能、学习能力、学业情感等方面的情况。

重点记录学生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学习内容和成绩,研究性学习表现与成果等。

三是身心健康。

主要考察学生健康生活方式、体育锻炼习惯、身体机能、运动技能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情况。

记录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主要结果,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习惯、效果,以及自我调控能力、应对困难与挫折的表现等心理健康情况。

四是艺术素养。

主要考察学生在审美情趣和人文修养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重点记录学生在艺术、人文等方面的兴趣和特长,以及参加艺术活动的过程和成果,特别是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表现。

五是社会实践。

主要考察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动手操作、体验经历等情况。

重点记录学生参加技术课程实习,游学,到社会大课堂实践基地、高校科研院所、博物馆、科技馆、企业、社区等社会场所开展参与实践活动的内容、次数、持续时间及收获等。

2综合素质评价表栏目及内容评价表围绕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自我认识与生涯规划等方面设置基本信息、担任职务、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学科特长、体质与体育特长、艺术特长、科技特长、其他特长、社团和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研究性学习代表成果、处分信息、自我陈述和签名盖章等14个栏目。

每个栏目均对填写的内容字段、字数等都作了相应限制,力求既全面反映学生全面发展情况又集中反映考生个性特长,文字简洁明了。

每个栏目填写内容要求如下:1.基本信息:“政治面貌”,考生填写“党员”“团员”或群众。

综合测评指标评价要点和标准(领导班子和领导个人)

综合测评指标评价要点和标准(领导班子和领导个人)
廉洁从业
正确履职行权,贯彻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自觉遵守领导人员廉洁从业各项规定;严于律己,严格约束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自觉接受组织和职工群众监督
一级综合
考核指标
二级综合
考核指标
评价要点和标准
能力
科学决策能力
思路清晰、有前瞻性,善于把握国际国内经济发展趋势和行业发展规律,具有战略意识和全局意识;坚持按程序办事,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注重调查研究,能够针对形势变化及时调整思路和对策。
职业操守
把发展壮大国有企业作为职业追求,忠诚于国有企业事业,具有高度职业认同感;勤勉敬业,始终充满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动力;严守国家和企业秘密,遵守商业道德,诚信践诺,坚守职业精神。
作风建设
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持原则、关于担当,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艰苦奋斗、勤俭办企业;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密切联系职工群众,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在职工群众中威信高。
注重学习,学以致用,不断推动企业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增加可持续发展能力;用于创造,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不断增强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核心竞争力。
团队建设能力
善于抓班子、带队伍,注重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带领的团队有活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选人用人
落实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知人善任、人尽其才,建设高素质领导人员队伍;坚持公道正派,秉公用权,以坚强党性选党性强的人,以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造就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重点,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市场化选聘和管理经验管理者机制健全。
创新成效
积极深化企业改革,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重加大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力度;不断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市场化经营能力。

学生综合测评评价标准

学生综合测评评价标准

学生综合测评评价标准导言:学生综合测评评价标准是评估学生学业发展和综合能力的重要依据。

它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综合考量,为学生提供全面的评估,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探讨学生综合测评的目的、内容和标准,以及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一、综合测评的目的:学生综合测评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业水平、思维能力、学习态度、现实问题处理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并对学生的优势和不足加以评判,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综合测评的内容:1. 学习成绩评价:学习成绩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指标,测评中可以通过课堂测试、考试、作业、实验等方式对学生的学术能力进行评估。

同时还可以考虑到学生成绩的稳定性和持续进步情况,以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2. 学习态度和行为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对于学业发展同样重要。

包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与师生和同学的关系等。

这些因素反映了学生学习的态度和行为习惯,对学生成绩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3. 综合素质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沟通能力等非学术方面的能力。

通过开展课外活动、科技创新竞赛、实践实习等方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综合测评的标准:1. 公正公平:学生综合测评的标准应该公正公平,不偏袒个体,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准确。

2. 倾向发展:综合测评的标准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优势和潜能,并提供相应的发展机会和资源支持。

3. 多样化:综合测评的标准应该多样化,包括不同形式的评价方式和多维度的评价内容,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

4. 可操作性:综合测评的标准应该具有可操作性,方便教师和学生理解和使用,以实现测评的有效性。

四、综合测评对学生发展的影响:1. 激励学生:通过综合测评,学生可以了解自己在学业和综合能力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更好地激励自己,进一步提高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中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标准

中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标准

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三级指标一、遵纪守法1、遵守国家法律,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并能制止违反纪律的行为。

A2、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自觉维护纪律。

B3、遵守学校、班级各项规章,能较好正确处理纪律与自由的关系。

C4、能基本遵守校纪校规,有时有违反纪律的行为.D5、纪律观念淡漠,有不良嗜好,侵害他人利益的行为。

E二、关心集体1、主动参加集体活动,积极维护班级荣誉,能够为实现集体目标付出最大的努力。

A2、喜欢参与集体活动,为实现目标付出努力.B3、愿意参与活动,为目标尽心尽力.C4、能够参与活动,服从小组分工安排.D5、很少参加集体活动,团队精神差.E三、诚实守信1、待人诚实,不说谎话、大话、空话,不弄虚作假。

A2、言而有信,一般许诺别人的事情会尽力去做.B3、一般能说到做到,但有时会说谎,会耍小动作。

C4、有经常性的说谎行为,作业经常抄袭,考试经常作弊。

D5、言而无信,弄虚作假,口是心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E四、行为习惯1、具有良好的生活、卫生等习惯,多次被评为“行为规范学习标兵”;A2、行为习惯良好,能遵守《中学生行为规范》;B3、基本遵守《中学生行为规范》,有时有不良的行为;C4、生活、卫生等行为习惯一般,有说脏话,乱丢乱扔的现象;D5、生活、卫生等行为习惯差,说话不文明,有严重不良行为,如打架、赌博、偷窃等;E五、学会负责1、对自己所做的事能高度负责,要求自己的事自己做,会自我批评;A2、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能认真去完成,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B3、能较好地完成分配给自己的任务,有时会忽视后果;C4、能完成学校或班级分配的任务,自制能力不够;D5、对自己不负责任,自主能力很差;E六、热心公益1、积极参加学校或班级组织的社会公益和社区服务活动,经常学雷锋做好事,并受到学校或其他组织的表扬;A2、热心公益性活动,活动效果有待提高;B3、能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公益性活动,但组织性不够强;C4、能在老师的组织下参与一部分社会公益和社区服务活动;D5、不愿参加班级、社会公益或社区服务等活动;E七、学习兴趣1、态度认真,学习主动,不缺课,能按时完成作业。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综合素质评价标准道德品质:优秀:模范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模范遵守校纪校规和社会公德,尊敬师长,与同学和睦相处,经常热心为班集体、同学服务。

良好:能够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能够遵守校纪校规和社会公德,能够热心为班集体、同学服务。

合格:有违纪、违规行为,但改进比较明显,能够热心为班集体、同学服务。

不合格:有违法犯罪的事实和记录,有自信,上进心强,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公益活动,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爱护公共设施,主动关心和帮助学困生,关心家庭成员,孝敬父母长辈。

公民素养:优秀:有自信,上进心较强,能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公益活动,能够维护环境卫生,爱护公共设施,关心和帮助学困生较为主动。

良好:有自信,上进心,能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公益活动较为积极,能够维护环境卫生,爱护公共设施。

合格:能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公益活动,没有破坏环境卫生和公共设施的不良记录,能够关心和帮助学困生。

不合格:自我约束力差,有损害集体利益、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

研究能力:优秀:90%以上课程测评成绩均达到“良好”及以上,研究十分认真,课堂上积极主动,作业完成得很好,能够制定有效的研究计划,善于在研究中反思和总结。

良好:60%以上课程测评成绩均达到“良好”及以上,且没有“不合格”的测评成绩,研究认真,按时完成作业,能够制定较为有效的研究计划,能够在研究中反思和总结。

合格:所有课程测评平均成绩达到“合格”及以上,研究态度一般,不旷课,基本能按时完成作业成绩。

不合格:不能主动研究,缺乏良好的研究惯,研究能力与研究态度差,有经常抄袭作业现象,考试存在作弊现象,所学课程测评平均成绩“不合格”。

交流与合作:优秀:主动关心集体,维护集体利益,积极参加校内外各项有益活动,团结互助,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良好:关心集体较为主动,维护集体利益,参加校内外各项有益活动较积极,较认真,团结互助,能够较好地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和标准

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和标准

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和标准(一)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分为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维度。

与这六个方面对应的评价要素及关键表现如下表:(二)关于等级评价标准的说明1. 道德品质等级评价需要提供的有关材料:(1)班主任期末评语的原始资料;(2)反映学生思想品德、包括奖励或处分等原始记录;(3)担任校、班或小组干部、参加校内外劳动的证据;(4)在校级及其以上有关活动中的获奖情况。

2. 公民素养等级评价需要提供的有关材料:(1)反映学生公民素养,包括为同学服务、为困难群体提供帮助的原始证据;(2)自我评价的原始记录;(3)有关心家庭成员、参与家务劳动、参加社区公益活动的证据;(4)有维护环境卫生和公共设施、参加环保活动的记录。

3. 学习能力等级评价需要提供的有关材料:(1)反映学生学习能力,包括体现创新精神、参与探究活动、课外阅读的证据(如:实验报告或探究活动方案的原始记录、课外阅读的书目和反思笔记、小制作或小论文等);(2)个人学习计划、总结或自我反思的原始证据;(3)在校三年的阶段性学习水平考试与考查成绩的原始记录;(4)生物和地理的笔试成绩及理化生实验考核成绩、综合实践活动原始记录;(5)校级及以上学科获奖证书、实践性活动的成果或作品。

4. 交流与合作等级评价需要提供的有关材料:(1)参加学校或班级活动的记录;(2)与他人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证据,包括同学提供的交流、分享资料;(3)有关心集体、为集体争得荣誉的证据。

5. 运动与健康等级评价需要提供的有关材料:(1)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情况及考查记录;(2)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纪录;(3)有平时参加体育锻炼及生活习惯的观察记录;(4)有在某体育项目上具有特长的证据或参加校级及其以上体育活动的获奖记录。

6. 审美与表现等级评价需要提供的有关材料:(1)有音乐、美术课学习情况和艺术表现性活动测评成绩的记录;(2)有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艺术创作,表现其审美情趣的作品;(3)有在艺术方面有一定特长的证据或在校级及其以上艺术活动获奖证据。

小一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与评价标准

小一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与评价标准

小一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与评价标准综合素质教育强调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培养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等多方面素质。

对于小一学生而言,其综合素质测评与评价标准的制定应当兼顾学生的学习能力、社交能力以及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发展。

本文将从学业水平评价、个人素养评价和社会责任评价三个方面,探讨小一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与评价标准。

一、学业水平评价学业水平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科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定。

小一学生的学业水平评价应当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不仅要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和掌握,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方法。

具体评价标准如下:1. 学科知识能力评价: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数学运算能力、科学常识掌握以及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2. 学习方法评价: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目标设定能力、学习计划制定能力以及学习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情况。

3. 学习成果评价:以学生的作业、考试成绩和学科竞赛获奖情况等为依据,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科知识掌握情况。

二、个人素养评价个人素养评价是对学生个体的品德、情感态度、身心健康等方面进行评价。

小一学生的个人素养评价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具体评价标准如下:1. 品德评价:对学生的正直诚实、守纪守法、友爱互助、有责任感等道德品质进行评价。

2. 情感态度评价: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例如善于表达情感、乐于助人、积极乐观的态度等。

3. 身心健康评价:评价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例如身体发育情况、心理健康水平等。

三、社会责任评价社会责任评价是对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表现出的责任感和参与度进行评价。

小一学生的社会责任评价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具体评价标准如下:1. 社会参与评价:评价学生积极参与班级、学校的集体活动情况,例如学生会工作、志愿者活动等。

2. 团队合作评价:评价学生在集体合作活动中表现出的能力和态度,例如团队意识、协作能力等。

3. 社会责任感评价:评价学生对社会公益事业的关注和参与情况,例如参与环保活动、帮助弱势群体等。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三篇)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三篇)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是指对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

下面是一份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的示例:评价内容:1. 学业水平:包括学科知识掌握情况、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评价;2. 创新能力: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3. 社会实践:评价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服务社区和社会的能力等;4. 身心健康:评价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情况;5. 品德素养:评价学生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团队合作精神等。

评价方法:1. 考试评价:通过学科考试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2. 作业评价: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等;3. 课堂表现评价: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等;4. 项目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表现和成果;5. 自我评价:要求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并配合教师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标准:1. 设定评价指标:根据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2. 量化评价指标:将评价指标转化为具体的量化指标,以便进行评价;3. 成绩等级划分:依据评价指标和量化指标,制定相应的成绩等级划分;4. 及格标准确定:确定达到成绩等级及格标准以及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等级的具体要求。

评价过程:1. 评价准备:确定评价的内容、方法和标准,并通知学生和家长相关信息;2. 评价实施:按照评价方法和标准进行评价,记录评价结果;3. 评价结果反馈: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并进行必要的解释和指导;4. 评价总结:对评价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及时调整和改进评价方法和标准。

评价结果的使用:1. 教学改进: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 学生指导:根据评价结果,对学生进行个别化的指导和辅导,帮助他们全面发展;3. 综合测评:综合评价结果准确地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状况,为学生的升学和就业提供参考;4. 教育管理:评价结果可作为学校管理和调整教育资源的参考依据。

奖学金评定实施细则及综合测评细则

奖学金评定实施细则及综合测评细则

奖学金评定实施细则及综合测评细则一、引言奖学金是学校对优秀学生的一种奖励和鼓励,旨在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提高学术成绩。

为了确保奖学金评定的公正性、透明性和科学性,制定本《奖学金评定实施细则及综合测评细则》。

二、奖学金评定实施细则1. 奖学金种类学校设立了多个奖学金种类,包括优秀学生奖学金、学术进步奖学金、社会工作奖学金等。

每一个奖学金种类都有相应的评定标准和资助金额。

2. 奖学金评定标准(1)学术成绩:学生在各门课程中的成绩是评定奖学金的重要指标。

优秀学生奖学金的评定标准包括平均学分绩点、课程成绩排名等。

(2)学术研究:对于科研类奖学金,学生需要在科研项目中表现出色,包括发表论文、参预科研竞赛等。

(3)社会工作:学生积极参预社会工作也是评定奖学金的一项重要指标,包括学生会工作、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等。

3. 奖学金评定程序(1)申请阶段:学生需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和方式提交奖学金申请材料,包括个人简历、成绩单、奖励证书等。

(2)评定阶段:学校成立奖学金评定委员会,由相关教师和学校领导组成,负责对申请材料进行评审,并根据评定标准进行综合评定。

(3)公示阶段:评定结果将在学校网站上进行公示,学生可以查询自己的奖学金评定结果,并对评定结果提出异议。

(4)资助阶段:奖学金资助将根据评定结果进行发放,学校将通知获奖学生领取奖金。

三、综合测评细则1. 综合测评内容综合测评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包括学术成绩、科研能力、社会工作、创新创业等方面。

学生需在各个方面展现出色的表现,才干获得综合测评的高分。

2. 综合测评标准(1)学术成绩:学生的学术成绩是综合测评的重要指标,包括平均学分绩点、课程成绩排名等。

(2)科研能力:学生需要在科研项目中表现出色,包括发表论文、参预科研竞赛等。

(3)社会工作:学生积极参预社会工作也是综合测评的一项重要指标,包括学生会工作、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等。

(4)创新创业: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表现也会被纳入综合测评的考量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现行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中存在的弊端和问题综合测评是指对大学生的德、智、体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的量化指标与实施细则,平时考核积累,每学期评定一次,是大学生奖学金、三好生评比和毕业生就业的重要依据和参照,是一项与每一个大学生都密切相关的工作。

但是,由于存在人为的完全量化等方面的缺陷,综合测评已走入一种“学生排斥,老师头疼”的尴尬境地。

1.测评体系系统不够完善,指标设定不合理多数高校的“综合测评办法”在指标体系上都把德育、智育、体育作为三个基本指标,并对应成相应的分数。

如果用当前倡导的素质教育思想与观念来分析这种框架体系,就会发现这种框架体系的局限性:首先,德育标准概念化。

高校学生综合测评体系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但作为评价机制,它排斥概念化的口号。

各高校在制订学生道德教育的客观标准上缺乏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开拓创新的意识,大多停留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等原则口号上,大概念清楚,具体标准模糊,因而造成了在这一项的评分上人人都得满分的结果,否定了主体道德水平的个性差异。

其次,智育标准考分化。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实施的综合测评,评测重点仅仅局限在“智”的方面,以考分作为衡量学生“智育”水平的评判标准,抹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得学生与社会脱节,缺少社会实践能力。

测评比例中比重较大的智育引导学生过于追求各门功课的均衡发展,不少学生为取得各门功课的高分忽视了全面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这与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存在偏差,这是对全面发展的误解。

这种评价尽管肯定了学生知识积累上的差异,但智育指的应该是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仅仅只是学习成绩。

再次,体育标准模式化。

目前很多高校采取体制测试作为大学生综合测评的体育得分,无法体现一个大学生身心发展是否健康。

未来社会对大学生的身心素质有极高的要求,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不能适应未来激烈竞争和紧张的生活,可以这样说,健康的身体是将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才能的前提与基础。

以开放性、合作性、竞争性为特点的21世纪,对人才提出的重要素质中,还包涵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健康的心理素质,这是使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获得完美结合的前提。

而仅仅以体制测试成绩作为体育得分是以偏盖全的一种做法。

第四,奖罚标准制度化。

奖罚分是在上述成绩的基础上直接加分,在综合测评成绩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学生为了这些加分,可能会积极地去争取担任学生干部,而且希望“学生干部级别”越高越好,因为“级别”越高加分就越高;为了加分,有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也勉强自己去做,如身体不好,但因无偿献血的加分比较高,就“积极”参加献血。

这样培养出来的不是一个真正全面发展的大学生,而是一个“功利”、“虚伪”的大学生。

这种加分制度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学生地素质,对于学生素质地提高并不具有全部地真正意义。

2.测评体系系统与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素质要求偏差较大如今,用人单位在选拔大学毕业生时,除看学习成绩外,更是有选择地对政治素质、创新意识、进取心、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外语、计算机水平,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交际能力等多方面地素质提出了要求。

现行的综合测评体系无法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及用人单位考察毕业生提供比较具体的依据,容易造成社会需要与大学生自我定位的错位。

这种评定很难在评价中突显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不能科学地反映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每个学生达到培养目标的程度,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发展,也不利于学生的就业。

在做人方面,以前用人单位希望分来的大学生是党员和学生干部,强调得更多的是学生“政治素质”;而现在用人单位虽然提出了“党员优先”,强调得更多的则是“团结协作”、“自我约束”的能力。

在做事方面,用人单位一般追求的是“忠于职守”、“老实厚道”,而现在用人单位更加看重的是“独立创新”、“灵活应变”。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具备复合型、创造型、协作型素质的人才已成为“抢手货”。

现在,很多用人单位采用“招考”的方式而不再依赖学校的评价和鉴定为主要依据录用人才,这就是重要的原因[3]。

3.测评体系系统操作有漏洞,不利于素质教育在大部分高校,综合测评成绩=德育分+智育分+体育分+奖惩分。

德育分是由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干部评议出来的。

有些学生为了得到较高的德育分,在同学中拉帮结派,做表面文章,力图给老师留下好印象,这也给一些参与测评的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干部以很大的发言权,也就催生了一些学生以各种方式孝敬老师的不良行为。

如果说学习成绩是考出来的还值得大家信服,德育都是根据感觉打出来的,平时表现又缺少诚信的记载,这容易使学生在勾心斗角的功力追求中迷失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如《中国青年报》2005年11月10日就报道了一篇《部分大学生争夺奖学金不择手段》的文章,这一现象并不罕见,也已引起了高校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二.重构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指标的客观根据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的目的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的办学目标,通过理性的思考,制定出既合目的性,又合规律性的具体的客观评价标准,既要兼顾学生的道德修养,又考虑学生的意志品质;既考虑学生的人文知识的积累,又考虑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既考虑学生对新事物的感知能力,更考虑学生的发展潜能等。

要从心理学、生理学、能力学人文精神的诸多因素来考察,重点要注重学生的构建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其原则要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拘泥于对德智体总体原则的僵化理解。

更不能把“德育”与概念划等号,把“智育”与考分划等号,将“体育”仅与达标联系。

为改变这种片面的、落后的考核评价方法,我们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素质综合测评,使素质教育内容具体化、目标量化。

根据各高校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大学生素质综合测评指标主要内容为:1.评分方法N=A×20%+B×60%+C×10%+D×10%,N为综合测评成绩,A、B、C、D分别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发展性素质。

该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不同的指标所占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2、0.6、0.1、0.1。

每一个一级指标又包含二级指标,每一个二级指标又包含若干个评价要素,指标和评价要素的权重系数一般根据各项指标的重要程度设置。

2.测评内容及各项分值的计算(1)思想道德素质(20%)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操行测评成绩和班主任给予的考评成绩三部分组成。

总分20分,其中理论课成绩6分,操行测评10分,班主任考评成绩4分。

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为各课程的平均学分成绩的6%,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有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等。

操行测评内容共分十项,即政治表现、专业思想、学习态度、遵纪守法、集体观念、勤俭节约、劳动观念、文明修养、严于律已、团结友爱,每项各一分,由本班级学生共同打分取平均值。

(2)科学文化素质(60%)由基础知识能力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文化修养素质三部分组成。

总分为60分,其中基础知识能力素质为30分,专业技能素质为20分,文化修养素质为10分。

基础知识能力素质成绩为各专业基础课程平均学分成绩的30%。

平均学分成绩为学分成绩(每门课的实际得分乘以该门课的学分数)之和除以总学分数。

专业技能素质成绩为各专业选修课程平均学分成绩的20%。

文化修养素质内容共三项,即对文化知识的认识和掌握程度(4分)、对美与丑的鉴别能力(3分)、注意表现美(3分),其操作可由同学互评和教师评议两部分组成。

(3)身心健康素质(10%)由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两部分组成。

总分为10分,其中身体素质成绩为5分,心理素质成绩为5分。

身体素质成绩由体育课成绩、体质测试成绩、课外群体活动三部分,每部分的成绩依次为2分、2分、1分。

心理素质内容包括良好的自我意识、积极进取的精神、情绪协调和控制能力、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群众关系良好,每项各为一分,由本班级学生共同打分取平均值。

(4)发展性素质[4](10%)由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文艺体育竞技特长,其他能力等四部分组成。

每部分成绩依次为3分、2分、2分、3分。

创造能力包括科技竞赛及科技成果,参加校级以上科研成果竞赛,以获奖证书或文件为依据,学术论文以所载正式刊物为依据,出版的作品、获得的专利需经专家教授推荐并经校科技部或人文社科部审定。

组织管理能力包括对各级学生干部进行统一管理,分级考核,各级学生干部分别由供职单位进行考核、评定等级,由学院统一加权处理。

文艺体育竞技特长主要是指按校级以上文化艺术、体育竞技活动和其他相关活动等获得奖励或表彰情况进行加分,但一次活动获得多奖励时,不累计加分。

其他能力包括英语、计算机、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能力,操作技能,学校制定标准,对学生的特殊优秀表现给予嘉奖的特殊表彰,以获得的选修、辅修和第二专业、第二学位为依据进行的加分等。

三.完善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的思考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摇篮,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

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应该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进行科学评价依据,是学生学业评价的补充和完善。

要建立科学的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我们应努力做到如下几点:1.定量评价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综合素质评价的目标是多元的,评价手段和评价主体是多样的,既要关心过程,也要关心结果。

因此,不可能采用整体划一的评价指标来对待千变万化的评价对象,也不可能完全依靠定量评价手段。

对此,可以借鉴《高等工业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价方案》的做法,在测评的表述上采取“多因素状态方程”加“测评建议”的方式,如测评结论:XN=x1n1+x2n2+x3n3+x4n4(x,n分别为相应指标你的权重和系数)。

测评建议:对学生优点的肯定、不足的评价、改进的建议。

2.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素质发展的有力保障机制。

作为大学生素质评价的有力保障,最为重要的是学校应成立“人才培养委员会”和“大学生素质评价中心”,加强人才培养与素质评价的理论研究和工作协调,解决人才培养与素质评价“两张皮”的问题。

在人才培养上,要以市场为导向,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模式,培养社会欢迎的人才,注重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核心素质的培养。

“大学生素质评价中心”应以学工处和团委等部门为主牵头,具体负责对大学生平时的素质评价和评先评优工作。

“大学生素质评价中心”要定期召开会议,及时修订大学生综合测评标准,从而形成人才培养和素质评价协调有力的保障机制。

3.测评工作要增加透明度,做到“三个公开”。

一测评人员要公开,由各班民主推荐产生。

二测评过程要公开,要不断接受其他同学的监督,及时纠正测评中存在的问题。

三测评结果要公开,要将测评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尤其要对每位学生加减分要说明具体原因。

4.加大方案宣传力度。

从测评工作来看,许多问题是由测评组和学生对方案理解上的偏差所造成的,这固然有方案表达不准确、不严密的地方;甚至一些很明确的规定,由于学生理解的角度不同,也会有不同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