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整理教育心理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①学生如何学;②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学习。

教育心理学以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为核心,其研究序列是学与教。

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㈠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㈡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㈢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㈣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教改和教研成果的价值大小、水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的使用。

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是从1903年桑代克著《教育心理学》开始的。后他又将其分为“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别差异及原因”三卷。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分期:㈠初创时期,1903—20世纪20年代;㈡过渡时期,20世纪30年代—20世纪50年代。我国教育心理学开始兴起;㈢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

发展时期的代表人物: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提出“掌握学习”理论);布鲁纳(《教育过程》,认知发现学习);加涅(《学习条件》,指导学习);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有意义接受学习)。

教育心理学发展现状和趋势:⒈中心问题,学与教问题成为学校教育心理研究的中心问题;⒉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深入学与教过程的研究之中,比较重视研究较为复杂的学生的学习过程,研究方法越来越先进;⒊课堂教学,重视课堂教学的心理学问题,强调理论的实际应用,重视学习的个别指导(因材施教)问题;⒋学习过程,更加重视学习过程中认识、情感和动作技能等方面的统一,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增多对学习条件有较系统的研究;⒌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学校教育、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影响增加。

观察法是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被试者某种心理活动的客观表现,从而对它进行了解。(调查法是通过材料间接了解)

第二章现代心理学的教育观

人是教育的着眼点,也是心理学的主题。

广义的教育指有系统地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一切方面。

学校教育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影响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和影响学生个体心理的发展。

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人逐渐接受一定社会或群体所要求的知识经验、行为规范、价值观体系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的过程。也就是人从生物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

从心理学角度可把教学看作是诱导学习的一种活动系统或工作制度。

课是教学的一个基本单位,包括:一段时间、教师和学生及师生相互作用。

从过程开展分析,课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内容输入、师生及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经验输出。

学生是学与教活动的主体。学校管理和学与教活动应以科学地学生观为基础。

正式的学生群体:根据上级正式文件或学校内部正式规定而建立的各种学生

群体组织。

正式的学生群体有共同的目标和行为规范,有集体的活动、共同的感受和一定的组织方式。也称之为学生集体。最为重要的学生集体是班集体。

班集体根据性质分为:团结的班集体、聚散的班集体(依靠少数干部维持,对学生缺乏吸引力)、离散的班集体。

优秀班集体的形成过程:组建阶段、形核阶段(班集体有了核心人物)、形成阶段、发展阶段。

美国心理学家史莫克建议教师应在下列各方面指导与运用班集体:利用教师对班级的期望,使学生加强对自己与对班级的期望;利用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能力;利用教师对学生的接纳与爱护,促进学生之间的友爱与团结;利用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效应,发展与修正学生的共同行为标准;利用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增强学生间彼此沟通的能力;利用师生和班级共同奋斗的目标,加强学生间相互合作、团结一致的精神。

非正式的学生群体:没有正式规定建立,也无需任何人批准同意,有有关学生自愿组合而成的学生群体。多由2—7人组成,表现形式为“团伙”。

在青少年时期,团体的赞成与否往往超过教师和父母的影响。

破坏型非正式群体(即团伙)的特点:群体内部的一致性、情感依赖性、往往具有较突出的“领袖”人物。

可使用社会测量法来了解非正式学生群体,社会测量法由莫雷诺提出。

怎样看待和处理学生非正式群体:利用非正式学生群体的特点增强正式学生群体的素质;精心做好消极的非正式群体成员的工作,特别是“领袖”的工作,以限制其消极作用:争取转化为发挥积极作用;对于破坏型的学生群体“团伙”,要坚决予以拆散,不能允许存在。

教师的角色包括:教员(是教师的中心角色);学生模仿的榜样;课堂的管理者;办事员;团队活动领导者;公共关系人员;学者与学习者;社会心理工作者和临床心理学家;父母;权威人物。

罗森塔尔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可以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教师期望的这种效应就是“罗森塔尔效应”,也叫“皮革马利翁效应”。一般年龄较小的学生更易受到期望的影响。

讲台效应:台上台下感受的不同可能被教师利用,并产生积极效应,它可以起一种组织课堂的作用,使学生的注意集中在讲课者周围。

教师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课堂教学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是决定教师是否优秀的关键因素。

课堂师生交往的特点:是一种正式交往、是一种代际交往、是“一对多”式交往。

课堂交往障碍:课堂语言障碍、课堂交往中的心理障碍、角色地位障碍、交往技能障碍。

第三章教育目的和教师发展的心理学分析

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珍妮特••沃特认为教学应包括“三重四面”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目标,应包含三个基本支柱:学会认知、学会

做事、学会生存。

布鲁纳的教育目标观: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推进能力、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发展理智上的忠诚、促进学生们参加社会生活的意愿和能力。

教师职业专业化不仅是现代教育工作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基础教育活动现代化的保证和标志,也是提高教师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基础。

教师专业化含义:胜任教学工作,具有相关学科的较高专业素养和能力,知道怎样了解、关心和教育学生,怎样利用和协调各种主客观条件,创设适合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有利环境;教师应遵循符合其职业的道德准则和职业行为规范,在思想和行为上作学生的典范。

学习目标:也称行为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学习目标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以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计划。

泰勒史学习(行为)目标之父。

教学目标的心理功能:启动功能(目标对行动有着“引火线”式的引发作用、启动作用)、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聚合功能。

教学目标选择的一般标准是:价值性标准、可能性标准、低耗性标准、丰富性标准、就高性标准。

马杰学习目标三要素包括:行为、条件、标准。

布鲁姆将教学目的区分为认知的、情感的与心因动作的三类。

根据布鲁姆的分类法,认知教学目标有六项: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根据柯拉斯沃的分类法,情感的教学目标分为五个程序:接受(是情感的起点)、反应、评价、组织、价值的性格化(是最高境界,价值成为性格的一部分)。

根据齐卜勒的分类法心因动作的教学目的有四个发展程序:整个身体的动作、协调细致的动作、非语言交流、言语行动。

第四章认知和社会发展与教育

发展是随着生理年龄的推移,作为经验和内部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在个体的整个体系内产生的机能构造上的变化过程。这是一种向着更高级的适应发展的不可逆过程。

疲劳和力衰引起的变化时一种暂时性的变化。

发展同神经成熟的方向相一致的梯度为头—尾梯度;发展是从身体的中心部向末梢部进行的叫近末梢梯度。

发展的一般趋势:综合的分化、平衡化、概念化、社会化个性化。

发展的最本质倾向表现为分化与整合的过程。

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社会环境因素、学校教育因素、主观能动因素。

成熟是第一位的决定因素,成熟条件不具备的学习是无效的。

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学校教育能充分利用儿童的遗传素质、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是有选择性的、学校教育能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