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复习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知识清单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知识清单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一、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一)三民主义的提出1、背景(1)客观上:①《_______》签订后,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鸦片战争以来许多仁人志士提出各种救国主张,其实践均以失败告终,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2)主观上: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孙中山受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走上了用暴力推翻清政府的道路。

2、提出:②_______年,在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上,孙中山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

随后在《民报·发刊词》上,孙中山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

(1)性质: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⑤_______纲领。

(2)积极作用:三民主义思想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3)局限性:带有明显的时代和阶级局限性,没有明确的反帝要求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二)三民主义的实践1、1911年,⑥________爆发,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

2、1912年,颁布⑦《________》,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

3、袁世凯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后,企图复辟帝制。

孙中山为捍卫民主共和,先后领导发动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均已失败告终。

(三)三民主义的发展——新三民主义1、背景(1)国际: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共产国际的帮助。

(2)国内:孙中山等维护共和制度的斗争相继失败,北洋军阀政府推行专制统治。

2、提出⑧________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会议改组了国民党,确立了联俄、联共、⑨_______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4、性质: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

5、意义: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革命目标基本相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12_______时期的旗帜。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知识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知识总结

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轻巧识记]毛泽东思想一个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三个精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三大理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理论。

三项实践: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指导社会主义革命、指导社会主义建设。

四个阶段:酝酿、形成、成熟、发展。

【概括归纳】二十世纪初的四大进步思潮、三条道路(1)民主共和思想(2)实业救国思潮(3)民主科学思想(4)马克思主义思想走西方人的路——走苏俄之路——走自己的路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1、内容酝酿:1978年5月掀起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进一步解放思想。

准备: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决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揭开改革开放的序幕。

提出:1982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特色论)基本形成:1983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规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初级论)成熟并形成体系:1992南方谈话: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标志)1992中共十四大,明确了改革的下一步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理论成熟)写入党章:1997中共十五,决定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

其他内容:(1)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2)和平与发展。

(3)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2、历史地位: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

“三个代表”创立过程:(1)200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江泽民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

(2)2002年,在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章程》。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复习梗概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复习梗概

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内容和评价(积极、局限)背景:①鸦片战争以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许多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不同的救国主张,但这些方案屡屡碰壁②19世纪末,中国面临瓜分危机的时刻;20世纪初,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③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不断发展(表现:A.1895年广州起义B.1905年组建同盟会)⑤民族资本主义较快发展内容:(1)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2)民权主义指“创立民国”,就是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3)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评价:进步性: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局限性:①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口号(时代局限)②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高龄(阶级局限)2.三民主义的实践实践一:辛亥革命是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一次实践实践二:1912年,孙中山根据三民主义思想原则,领导制定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

意义: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实践三:袁世凯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后,实行独裁统治,企图复辟帝制。

孙中山开始了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

他先后领导发动“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但都以失败告终。

3.新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内容和历史意义背景:①多次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失败②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帮助③孙中山本身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提出: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宣言,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内容:(1)民族主义:一为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为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2)民权主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和集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3)民生主义:指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满足农民需求,顾及无产阶级利益,避免阶级分化)意义:进步性: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军阀统治,这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

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第六单元归纳

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第六单元归纳

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第六单元归纳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第六单元归纳第六单元是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探讨,内容大致分为四部分:古代科学技术发展概述、古代天文学、古代医学和古代地理学。

本文将从这四个方面对该单元进行归纳总结。

一、古代科学技术发展概述中国古代发明和科技的进步是世界上最为杰出的,古代科技的突破不仅仅促进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更是对全人类的科技文明做出了贡献。

古代科技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原始时期、奴隶社会时期、封建社会时期和资本主义社会时期。

在原始时期,人类在狩猎、捕捞、采集和制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在奴隶社会时期,古代科技开始发展,制造出了较为复杂的工具和武器。

同时,也出现了数学和天文学的发展。

在封建社会时期,科技的进步开始紧密联系于经济生产,发明出了风车、耕牛、磨坊等农业生产工具和铁鎌、铁镐等农业生产武器。

同时,医学和物理学也在这一时期得到显著的发展。

在资本主义社会时期,科技的发展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使军事和文化上的发展得到极大地推动。

此外,还出现了许多革命性发明,如蒸汽机、电力、轮船等。

二、古代天文学中国古代天文学发展较早,继承传统的天文观察观念与方法,并加以创新,最终成为世界上最为出类拔萃的天文学体系之一。

中国古代天文学主要的表现是探索天理、确定历法及观测和纪录天文现象。

中国古代天文学从夏代望肃到唐代开元盛世,跨度达千余年,发生了四次较大的变革:分别是商周制古历、春秋秦汉观测、唐代表现和明清时期的距离计算。

在春秋战国时期,史书上记载了众多天文学家的活动,如晋国的史官乐正子,他曾测得纬度与地球径的比值约为200,远远超过了古希腊人的估计。

伍德列传中,也有“孙子录此”用竹简记录观测星象的记录。

在唐代,天文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唐朝国师僧一行先创制了古代钟表,被世人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钟表。

同时,唐初人杜德戡首创“度量天地“标准。

隋唐以后,中国天文学的发展进入严重困顿期。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综合复习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综合复习课件
39
薄伽丘和《十日谈》
《十日谈》是薄伽丘最重要的 作品,它为作家赢得了“欧洲 短篇小说之父”的名誉。小说 讲的是欧洲大瘟疫时期,十位 贵族青年到郊外避难,约定每 人每天讲一个故事,一共讲了 十天,这就是《十日谈》书名 的由来。小说的主旨在抨击禁 欲主义,歌颂爱情,肯定人的 自然欲望。
薄伽丘
40
十日谈之绿鹅
2、概况
时间: 14——17世纪:
发源地: 意大利
32
文艺复兴为什么首先在意大利兴起?
①经济条件: 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在意大利的出现 ②阶级条件: 新兴资产阶级的形成和逐渐成长 ③文化条件: 保留了较多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④政治条件: 处于分裂状态,政治环境相对宽松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 政治和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10
①言论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 5.智者言论特点: ②注重实利 ③否认绝对权威,怀疑神灵 人物:普罗塔戈拉
6.代表:
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
7.评价: 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积极性
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11
局限性
二. 苏格拉底的智慧
1.思想主张:
3
启蒙运动
公元17---18世纪
成熟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第1课
4
普罗塔戈拉 智者的启蒙
人是万物的尺度பைடு நூலகம்
苏格拉底
蒙昧中 的觉醒
苏格拉底的智慧
认识你自己 美德即知识 斯多亚学派
斯多亚学派
人生而平等
6
一.智者的启蒙
1.时间: 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
2.原因:
①经济:工商业发展,城市经济繁荣; ②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③平民地位的提高和个人主义的成长 ④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第六单元

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第六单元

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第六单元多则价谦,万物皆然,唯独知识例外。

知识越丰富,则价值就越昂贵。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第六单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相对论1、背景:19C,科学进步愈发显示出转化为生产力的巨大威力,经典物理学的危机2、时间:20C初,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3、内容:基本原理: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论原理4、影响:①提醒人们不要被常识和日常经验所蒙蔽②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③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④是核开发的理论基础二、量子理论1、发展:德国普朗克:量子假说德国爱因斯坦:光的量子理论丹麦玻尔:原子的量子理论2、影响:①带来了技术创新:半导体和激光器②直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广东高考在线微信平台整理)三、电脑和网络1、时间:20C美国发明电子计算机 (代表数字化技术的产生)20C60N美国诞生网络技术2、意义:互联网打破了常规的空间和时间界限;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信得增长点,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推动全球化的发展,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四、生命的奥秘1、20C70N 生物工程技术正式形成1993年第一种转基因食品晚熟西红柿在美国投放市场1990年“登月计划”的国际扔了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我国1999年加入这项计划)1997年克隆实验成功五、登上太空1、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标志宇航事业伟大的开端。

1961年苏联“东方一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加加林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地球人。

1969年美国“阿波罗-11”登月飞船发射,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登上月球。

2、意义:航天事业的发展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

六、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一)两弹一星1、内容:1964.10 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965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成功;1966.10 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1967.6 第一颗氢弹试爆;1970.4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长征一号”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开端;1975.11 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2、意义:提高国际地位,维护国家安全,成功打破核垄断,核讹诈;发展高科技,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环境(二)东方魔稻1973年袁隆平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培育成功意义:1、解决中国粮食问题;2、为世界粮食短缺问题提供战略计划。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是研究“规模经济时代的崛起与全球化的加深”这一主题的单元,本文就这一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它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结果。

资本主义的兴起是工商业和农业的融合产生的结果,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新的工艺和生产方式的出现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有私人所有制、市场经济、劳动力市场、竞争、利润和生产资料市场。

资本家利用资本向工人提供劳动雇佣,生产出的商品在市场上获得利润或财富增长,从而实现了资本积累和扩张。

而这种资本积累和扩张的结果是贫富差距的加剧,资本主义在利润与道德、股东与利益分配之间产生了矛盾,资本主义发展到了今天,利润追求已经成为其根本驱动力。

二、扩张的必然20世纪初以来,全球范围内的资本主义已经形成竞争和合作的双重格局。

资本主义的扩张一方面体现在对资源的获取、技术的应用、生产力的提升和市场的开拓,一方面体现在不断战略并购、企业的联合和全球化战略的开展。

世界市场的形成加快了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步伐,各大企业不断进行跨国并购以实现资源和市场的控制。

电子科技、代表金融理财的“美国侨银”等都是代表着全球化大趋势的出现。

同时,产业移动化也加强了资本主义的全球化趋势,一些实力富强的公司开始将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或者是非洲等正在崛起的新兴市场。

三、全球化的发展与危机全球化来自于20世纪的市场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大大增加了良方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同时也推动了贸易和资本流动。

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发展不平衡和贸易保护主义引发了一系列的政治和社会冲突,这就给资本主义和全球化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危机。

全球化的危机体现在两大方面。

一是经济危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不断经历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系统被逐渐动摇。

二是政治危机,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不同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经济贸易购买博客,各国的区域主义、民族主义等意识形态也崛起。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复习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复习
智者运动 背景(时间)、智者学派的观点、
西
古代
代表人物、观点及影响
方 (奴隶社会) 苏格拉底 主要观点智者学派的异同人背景Fra bibliotek时间、文
含义、旗帜(核心)、

精 神
文艺复兴 代表人物及作品、 性质、
文 精
的 起
影响(可用宗教改革

的影响来回答)



背景、时间、开始标志、


近代
发 (资本主义
展 社会)
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主张、 新旧教的变化 影响
背景、核心、影响
启蒙运动 代表人物、代表作及主要观点
1、宗教改革反神权不反宗教。
2、启蒙运动既反神权又反君主专制。 (1)启蒙运动时期神权影响依然存在。 (2)反对君主专制,而非君主制。
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政体。 (3)宗教神权和君主专制都属封建势力。
3、唯有启蒙运动的思想家提出了要建立资产 阶级国家的构想。

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教版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 (1)

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教版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 (1)

历史第六单元1.进步性:①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②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要求③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④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2.局限性:①民族主义:没有明确的反帝②民生主义: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1.进步性: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有力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2.局限性: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五、毛泽东思想的特点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第三、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六、毛泽东思想的影响1.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

2.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3.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4.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和理论先导。

九、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发展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动力:改革外部条件:和平与发展政治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战略步骤:三步走战略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依靠力量: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祖国统一:一国两制理论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十、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1.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2.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3.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4.邓小平理论是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

十一、“三个代表”1.形成过程:(1)创立:2000年2月,明确提出。

(2)形成:2001年庆祝中共成立8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阐述其内涵和精神实质。

(3)成熟: 2002年十六大报告对其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作了更加深入的阐述。

2.主要内容(1)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新教材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学案(知识点汇总及配套习题,14,15课)

新教材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学案(知识点汇总及配套习题,14,15课)

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 - 1 -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 - 11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必备知识·素养奠基一、学校教育的发展1.古代中国教育:(1)形式:官学与私学成为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

(2)概况。

①官学:汉朝的太学、西晋的国子监,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汉朝开始设立地方官学。

②私学:(3)作用:官学和私学在古代文化的保存和传播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古代典籍传承的依托;支撑了科举考试。

2.近代大学教育:概况。

3.新中国成立后教育发展:(1)新中国成立初期:①收回教育主权,接管了各级各类学校;②1949年底,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决定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③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④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2)“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教育事业受到很大破坏。

(3)“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高考制度恢复。

(4)改革开放后:①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②20世纪90年代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③各类教育加速发展。

4.作用:(1)学校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在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情境在线】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大学。

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

汉武帝在长安设太学。

太学之中由博士任教授,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

太学的建立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提示:通过思想上的统一,达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有利于传承儒家思想。

高中历史必修三总复习重点知识点归纳

高中历史必修三总复习重点知识点归纳

中学历史必修三总复习重点学问点归纳(1、2、5、6单元)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化1、列举先秦时期的儒家代表及他们的思想主见。

孔子的思想:核心:①“仁” 即“爱人”,“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政治思想:“为政仁德”,以德治民。

教化思想:“有教无类”。

伦理观:性相近。

孟子的思想:政治思想:“仁政”思想;民本思想:民贵君轻;伦理观:“性善论”荀子的思想:政治思想:“仁义”“王道”;民本思想:“君舟民水”;伦理观:“性恶论”2、列举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及其主见。

简述宋明理学分别得到哪些新的发展。

如何评价宋明理学?1)代表及主见:北宋二程(程颢、程颐): A、“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B、把“天理”和伦理道德干脆联系起来 C、主见“格物致知”。

南宋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A “存天理,灭人欲” B、深化“格物致知” C、编著《四书章句集注》南宋陆九渊:A、“心即理也” B、“宇宙便是吾心 C、反省内心可得到天理明朝王阳明: A、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致良知”(核心);“知行合一”2)发展:北宋时期,儒家学融合了佛、道思想,形成了新儒学体系——理学。

明朝时王阳明吸取佛教禅宗的思想,把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心学。

3)评价:消极影响: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主动作用:重视主观意志力气;注意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主动作用。

3、简述明清进步思想产生的背景、代表人及主见、影响。

背景: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根本缘由)思想上:八股取士,程朱理学严峻束缚人们的思想。

代表及主见:“离经叛道”的李贽:A、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B、批判道学家的虚伪,强调人的正值私欲黄宗羲:A、抨击封建君主专制 B、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王夫之:具有朴实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影响:批判继承传统儒学,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朝气,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高二历史必修3-第六单元--单元总结(2024版)

高二历史必修3-第六单元--单元总结(2024版)

必修③
单元总结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答案】 (1)主要内涵:强调君民相互依存;君主
应重视民意,顺应民心。理想政治:君主用贤人,行仁

政。



(2)异:王韬主张君民共治,仿效英国实行君主立宪; 史
孙中山认为国家权力属于全体国民,仿效美国实行共和
制。同:吸取传统民本思想;接受西方民主思想;重视
近现代中国的四大理论成果
人 教 版 历 史
必修③
单元总结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人 教 版 历 史
必修③
单元总结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理性思考】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集中反映了资产
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
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但由于资产阶级的阶级
人 教

局限性不可能将中国革命引向胜利。毛泽东思想、邓小
历 史
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前进的
根本保证。
必修③
单元总结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例 1】 (2011·重庆文综,4 分)一百年前,孙中山
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
响;民族危机日趋严重;知识分子的反思和探索。
必修③
单元总结

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
教 版

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 史
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复习提纲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复习提纲

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一、“两弹一星”(20世纪六七十年代)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1.背景:国防现代化程度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影响到它的国际地位;为了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

2.过程①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我国由此跨入核国家行列)。

② 1967年,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③ 1964年,中国发射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④ 1966年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⑤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⑥ 1975年,中国又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二、杂交水稻:1)理论上:袁隆平打破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念;2)1973年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此后又培育出“超级杂交稻”.“东方魔稻”“第二次绿色革命”。

3)意义:解决中国和世界粮食短缺问题发挥重大作用三、巨型计算机:1)1983 年“银河– I "型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我国首次研制成每秒运算一亿次的计算机。

2)1997 年“银河–III”型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每秒运算 130 亿次的计算机,标志我国高性能巨型机研制技术取得新的突破四、载人航天技术:1)2003 年“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五、新中国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①国家独立,经济发展,国力提高②党和政府的重视③科技工作者的探索和努力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补充: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①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② 1967年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③1966年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一、扫盲教育1)1950年:全国工农教育会议:“开展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

2)1982年:宪法规定“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扫除文盲。

”3)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在20世纪末,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使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4)2001年1月1日,中国如期实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二、义务教育1)目的:普及青少年教育、扫除文盲、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合格公民。

高中历史必修3第6单元提纲及单元练习

高中历史必修3第6单元提纲及单元练习

第6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提纲26课现代科学革命一、经典物理学的危机17世纪创立的经典力学到19世纪达到了高峰,但是到了19世纪末,随着物理学研究领域深入到和时,很多现象无法用经典物理学来解释,经典物理学陷入了危机。

二、和相对论20世纪初,提出的相对论为物理学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他本人也成为继之后的最为大的科学家。

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原理是和。

相对论的提出是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

三、量子理论中的微观世界量子理论是现代物理学的另一支柱,它是由德国理论物理学家提出的。

量子理论是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就的科学理论之一,使人类对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和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27课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一、电脑与网络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正式诞生。

自电子计算机诞生以来向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更大,运行速度更快;一个是更小,更轻便使用。

年,国际互联网问世,中文根据音译称“”。

二、探索声明的奥秘工程(又称工程)是生物工程的核心技术。

1990年,被誉为声明科学“”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我国于年加入这项计划。

进入21世纪,该计划取得重大成果,完成了人类基因组的框架图和对人类基因组图谱的初步分析。

年,人类第一次用哺乳动物已分化的体细胞进行克隆成功。

三、登上太空年,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创造了宇航事业伟大的开端。

1961年,发射了“东方一号”载人宇宙飞船,苏联宇航员成了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人。

年,国“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航天员和登上了月球。

2003年10月15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并于次日安全返回地面,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8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一、“两弹一星”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年6月,中国发射第一枚近程运载火箭。

年中国拥有导弹和原子弹“两弹结合的战略核导弹。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3册 第六单元 单元复习提升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3册 第六单元 单元复习提升

单元复习提升易混易错练易错点1 中外教育的差异1.(福建福州一中高二月考,)汉代儒学家普遍主张仁、义、礼、智、信,并且认为仁与东方的“木”相合,义与西方的“金”相合,礼与南方的“火”相合,智与北方的“水”相合,信与中央的“土”相合。

这种思想表明了当时的儒学( )A.借助阴阳学说宣传“独尊儒术”B.钳制学术自由,提倡学校教育C.糅合五行学说强化个人德行D.适应统治需要,规范伦理秩序2.(天津杨柳青一中高二月考,)14世纪初的佛罗伦萨“俗语学校”教育的首要目标不在于传授某种技能,而是促成人心智之完善和潜能的发挥,注重培育人的语言、社交能力和品德。

这反映“俗语学校”教育( )A.开始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B.重在培养人们的政治素养C.意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D.渗透人文主义的基本理念3.(山西河津二中高三9月月考,)德国在统一前后教育学生必须绝对服从老师的管理,就像中古时期的奴仆一样驯服。

与此相反,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理念是:学生是“太阳”,是学校教育的中心,老师要围着学生转。

这两个国家教育理念的差异主要反映了( )A.经济发展水平差异B.封建专制思想影响程度不同C.民主化程度不同D.政治体制的本质特征不同易错点2 印刷术对东西方历史发展贡献的对比分析4.(甘肃酒泉高二期末,)下表为文献记载和各地考古出土的唐代印书统计表。

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印刷地印刷者种类印刷时间刁家历书晚唐长安城东市李家医书861年樊赏家历书882年成都卞家佛经晚唐西川过家佛书晚唐A.唐代各地印刷业水平差距小B.唐代民间印刷业较为活跃C.佛教成为唐代社会主流思潮D.活字印刷至迟出现于唐代5.()著名学者沈固朝在《欧洲书报检查制度的兴衰》一书中写道:“1485年美因兹大主教亨内伯格……发布禁令,严禁‘滥用’这一‘神赠技术’……。

1489年教廷向所有信徒发布了同样内容的敕令。

”上述主教和教廷行为的主要动因是( )A.印刷术成为马丁·路德进行宗教改革的工具B.印刷术促进了欧洲宗教改革,冲击了教会的权威C.欧洲宗教改革后形成的新教利用印刷术反对教会D.印刷术成为传播反教会思想的工具,引起教会的恐慌易错点3 图书馆与博物馆功能价值的辨析6.(安徽铜陵一中高一月考,)汪原放等人创办的亚东图书馆,在1913—1918年生意清淡,1919年后生意大为昌盛。

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复习

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复习

C.②③④
D.①②④
清华大学毕业的博士生 清华科技园
A.“希望工程”
B.“211工程计划” C.“科教兴国”战略 D.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8,观察下列两幅图,从中得出的正确理解是 ①高等院校是培养大批科技人才的摇篮;②教育的发 展创新需要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③教育是科技进步 的动力,教育与科技是紧密结合的;④科技是改善教 育环境的必由之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6,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汤姆生在展望20世纪物理 学前景时,讲道:“动力理论肯定了热和光是运 动的两种方式,现在,它的美丽而晴朗的天空却 被两朵乌云笼罩了。”其中第二朵“乌云”,尤 以黑体辐射理论出现的“紫外灾难”最为突出, 为驱散这一“乌云”( ) A.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定律 B.牛顿导出万有引力定律 C.普朗克创立量子理论 D.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1,两弹一星: 1964年,原子弹; 1967年,氢弹; 1966年,核导弹; 1970年,“东方红1-号”; 1975,返回式遥感卫星。 2,“东方魔稻”: 1973,“南优2号” 3,巨型计算机: 1978年开始研制; 1983年,“银河-Ⅰ” ; 1997年,“银河-Ⅱ” 4,航天技术: 2003年,神五,杨利伟
7,四十集香港电视连续剧《寻秦记》的男主角 项少龙,他从21世纪穿越时空回到了秦朝统一前。 为这种文学艺术表现手法提供科学依据的是 A.基因改造工程 B.空间控制理论 C.相对论 D.量子论
8,1945年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平民 伤亡惨重。爱因斯坦认为“人类打开了这个潘多拉魔 匣”。打开这个“潘多拉魔匣”的钥匙是 A.牛顿经典力学 B.相对论 C.量子力学 D.网络信息技术 9,下列高新科技成果按照发明创新的时间先后排列正 确的是 ①世界上第一种转基因食品在美国正式投放市场 ②国际互联网问世 ③“东方一号”载人宇宙飞船的发射 ④人类第一次用哺乳动物已分化的体细胞克隆成功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④①② D.②①③④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6单元复习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6单元复习

最后十分钟提问。下节课再次提问。 作业:周四上课前完成试卷,答题纸上 交,注意审题技巧和答题规范。
3、内容? 4、意义? 5、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 会主义;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党
科学发展观: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大会 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比较
思 想 体 系 形成背景、成熟阶 段、为指导思想 解 题 决 问 思 想 精 髓 历 史 作 用
(前 提) 民权主义 民族主义 推翻满洲贵 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和时代的要求, 但没有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主张 族统治 推翻封建帝 从理论上解决了革命政党迫切需 制,建立资 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 产阶级共和国问题,未考虑一般民众的生存状况 解决土地问题反映孙中山维护广大人 “核定地价” 民利益的美好愿望和对世界潮流的敏 国民共享 锐观察,没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所 有制和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1992南巡讲话:内容(本质论和三个有利于)、意义? 成熟 1992中共十四大:内容(目标论)、意义 确立:1997中共十五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三 个 代 表 重 要 思 想
1、背景:国内、国际形势 2、创立 2001年,江泽民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过程 2002年,中共十六大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什么是社会主义, 解 放 思 想 怎样建设社会主 实 事 求 是 义 进一步回答了什 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 解 放 思 想 义; 实 事 求 是 创造性地回答了 与 时 俱 进 建设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党
20世纪80年代以来 的建设社会主义的 经验与教训 “三 十六大 个代表” 十六大
向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迈进; 加快推进社会 主义现代化

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复习

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复习

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 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③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及前景
⑵到抗战结束前后,毛泽东思想形成比较完整 的理论体系 。 ⑶ 1945年中共“七大”----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3、发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问题
⑴解放战争时期
邓小平理论
国际形势及 中国社建的 经验教训 十一届三中, 十二.三.四.五
形成 过程 主要 内容
国共合作, 国‘一大’ 三民主义及 三大政策
革命道路.领导权.目 发展道路.任务.阶 段.保证.一国两制. 标.同盟军.党建.社建
两个文明.三步走
解决 民主革命任务 问题 反帝反封建
重大 国共合作与国 的实 民大革命 践 地位 国共合作的政
③对社会主义建设: 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的思想根源。
④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邓小平理论解决的主要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三、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1.萌芽: ①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解 放了人们的思想。 ② 中央工作会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 ③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工作重心的转移、 改革开放。 2.初步形成: ① 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② 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并第一次对“邓小平理论”的概念做出系统的阐述。 3.成熟: ① 南方讲话:围绕“…”根本问题,标志着理论体系的成熟。
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相关实践与理论) ⑵意义: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 践相结合的创举,打破了俄国革命模式,为中国 革命指明了方向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泽东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

邓小平理论

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新时期
1、20世纪三位伟人、三大理论成果、三次伟大革命(历史巨 变),三个发展阶段 2、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探索民族发展之路的模式 三位 伟人
三大 理论 伟大 革命 发展 模式 共同 道路
三民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改革开放
辛亥革命推翻帝 新中国建立社会主 制,建中华民国 义制度的确立
推翻封建专 民权主 制制度,建 创立民国 立资产阶级 (政治革命) 民主共和国 (核心) 民生主义 核定地价 (社会革命) 平均地权 土地国有
没有将整 个封建地
不废除封建 土地所有制. 缺乏群众基 础.
三民主义的评价: 积极性 : ①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 领 ②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 要求 (3)反映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 利的愿望 (4)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局限性: ① 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 ②没有彻底的反封建的土地纲领
过渡时期 1949-1956
政—丰富马克思的国家学说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问题
丰富和发展
建设时期 《论十大关系》《关 1956-1966
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 矛盾的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和 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精髓、科学内涵 1、重要内容: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②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③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④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的理论; ⑤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⑥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的理论。 2 、精髓: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3 、科学内涵:
“新”在更 平均地权 民生
节制资本(控制私人资本) 关注农民和工人 主义
扶助 农工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过程: 解决主要问题:中国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1、形成
十年对峙(或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 )
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探索出了中国式的武装夺取
政权的道路:
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 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③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及前景
⑵到抗战结束前后,毛泽东思想形成比较完整 的理论体系 。 ⑶ 1945年中共“七大”----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3、发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问题
⑴解放战争时期 1945----1949
走欧美式的道路 俄国式道路到 有中国特色的社 走自己的路 会主义道路 是救国、建国、强国之路,是振兴中华、振兴民族 的道路——“中国崛起”之路
知识结构
三 民 主 义 的 形 成 和 发 展
经济上资本主义得到一步发 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客观 因素 政治上民族危机进一步加 深,各派救国方案失败 思想上西学东渐,人们思 想上得到启蒙
1.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2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 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3.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 和经验总结
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①理论思想上: 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②对中国革命:
形成
革命分为两步走,明确阐 《论持久战》 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概念, 《论联合政府》革命总路线 描绘新民主主义社会蓝图 《新民主主义论》
七届二中全会报告、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转 《论人民民主专政》变的一系列问题,人民民主专
成熟、并在中 共七大上被确 立为指导思想
解放战争 1945-1949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①七届二中全会
上的报告
a. 工作重心转移、工作中心 b.促进全国胜利的方针、 c. 基本政策、总任务
其人民民主专政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 ②<论人民民主专政 义国家学说,为新中国作政治理论准备
⑵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
1949----1956
解决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 (3)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956----1966
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相关实践与理论) ⑵意义: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 践相结合的创举,打破了俄国革命模式,为中国 革命指明了方向 。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2、成熟
①革命分“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
⑴发表《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和《论联合政府》:
主观 因素 提出 个人努力:以孙中山为代 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 历史舞台
提 出
背 景
1905年东京成立同盟会 提出同盟会纲领(十六字纲领);
《民报· 发刊词》进一步阐发为三民主义
一.三民主义——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三民主义 十六字纲领 含义 局限性
推翻清政府 没有 驱逐鞑虏 明确反 (民族革命) 民族独立 恢复中华 帝 (前提)
课程标准:
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2、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 深远影响 3、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20 世 纪 以 来 中 国 重 大 思 想 理 论 成 果
三民主义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旧三民主义之比较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 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 联俄 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联共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 扶助 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 农工 一切自由及权利。
平均地权(后来提出耕者有其田)
民族 “新”在反 帝
主义
反对满洲贵族统治
质的飞跃
“新”在强调 推翻君主专制, 民权 普遍平等的民权; 反帝反封相结合 主义 建立国民的政府
提出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 ①<论十大关系> ②<关于正确处理 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发展 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毛泽东思想--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的第一次飞跃.
阶段 主要著作 主要内容
形成阶段
土地革命 中国革命的道路、工农武 《星星之火可以 革命道路问题 1927-1937 装割据理论等 燎原》等 抗日战争 1937-19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